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沟通”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A.东亚文化圈形成B.造纸术传入中亚C.佛、道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D.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剧烈反响【解析】选C。依据图中的时间信息可知,空白处所对应的时间大致为宋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宋代儒学在汲取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即理学,故C正确;东亚文化圈形成是在唐代,故A不正确;造纸术传入中亚是在8世纪,故B不正确;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剧烈反响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故D不正确。2.唐宋时期,我国思想界出现复兴儒学的运动,这一运动发生的思想背景主要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兴起C.佛教、道教和儒学已经相互影响D.汉唐儒学不能容纳佛教、道教【解析】选C。依据史实,佛教和道教思想只是在魏晋至唐兴盛,始终没成为正统思想,A错误;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道教在东汉末年兴起,故B错误;佛教、道教和儒学已经相互影响,如从唐代起起先风行中国佛教界的禅宗是一个典型的儒、释、道三教结合的派别。甚至从唐时起中医药学是儒、道、佛的一种共同语言和联系纽带,D不符合史实,故C正确。3.下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佛教 ()记述出处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唐代惠能《坛经》A.冲击了儒学地位 B.日趋世俗化C.受到理学的批判 D.呈现本土化【解析】选D。依据“助王化于治道者也”“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等内容可知魏晋至唐宋时期的佛教引入了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呈现出本土化的特点,故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趋势,没有体现对儒学地位的冲击和受到理学的批判,解除A、C;佛教是呈现出本土化特点,而非世俗化,解除B。4.视察下图并结合所学学问,推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朝气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D.起先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解析】选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主动引进西学,并与来华的传教士合译一些西方科学技术书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朝气,故A正确;B中“融为一体”表述错误,解除;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C错误;近代以后西方民主思想得到介绍并传播,解除D。5.从16世纪起先,中国社会兴起了“西学东渐”之风,到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不断深化,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学东渐最早体现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B.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C.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化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西学东渐有利于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沟通【解析】选A。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可知:B、C、D表述符合史实,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根源在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欧洲的启蒙思想无关,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6.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反对愚昧与专制的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A.求同与存异 B.理性与人文C.科学与理性 D.民主与科学【解析】选D。依据“《青年杂志》”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民主与科学。故D正确,解除A、B、C。7.(2024·全国卷Ⅲ)20世纪30年头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意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坚决果断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学问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相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快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解析】选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列宁领先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描述中国的社会形态,材料反映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社会有识之士中影响较广,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在中国得到传播,故D正确;材料说的是“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而非整个“学问界”,故A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官僚资本主义,故B错误;C说法过于确定,故C错误。8.所谓中华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涵盖以下哪些地区 ()①朝鲜半岛②日本③越南④吐蕃⑤南诏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解析】选C。题干所指中华文化圈限定是汉字文化圈,即其文字受到汉字影响,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汉字曾经传入朝鲜半岛、日本以及东南亚,C正确;吐蕃文字受到梵文影响,与汉字不同,解除A、B;D概括不全,解除。9.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急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闻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改变是 ()A.天皇驾驭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C.缓和了各种冲突,稳定了政局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心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解析】选D。大化改新仿照唐制建立起了中心集权制度,使日本迈入了封建文明的发展时代。由题干“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改变”信息,可知D符合题意。【补偿训练】朝鲜和日本都是中古时期重要的东亚国家。其共同之处不包括 ()A.都仿照中国建立过中心集权国家B.都仿效中国唐朝制度C.其文字都受到汉字的影响D.都建立了幕府统治【解析】选D。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中古时期的东亚,只有日本建立了幕府统治,D符合题意;朝鲜和日本的封建时期,都仿照中国唐朝制度,建立过中心集权国家,两国文字都受到了汉字的影响,A、B、C说法与史实一样,不符合题意。10.日本学者西嶋定生在《东亚世界的形成》一文中说:“东亚世界是以中国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为基础而形成的,随着中国文明的开发,在那里形成以中国文明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材料中的“中国文明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主要指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C.法家学派 D.儒家学派【解析】选D。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是在汉代,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儒学、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和中国化佛教等。汉代以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所以材料中的“中国文明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主要指儒家学派,故D正确。11.马克思把四大独创中的三大独创比作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法宝,其中推动大航海时代到来的法宝是 ()A.火药 B.指南针C.造纸术 D.印刷术【解析】选B。由“大航海时代”推断是指南针。指南针的应用为新航路开拓供应了技术条件,新航路开拓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拓展归纳】四大独创对欧洲的影响(1)造纸术的传入使纸张很快代替了欧洲中世纪长期运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书的成本降低)。(2)火药推动了欧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封建制度走向瓦解;火药成为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3)指南针的运用,使西欧人开拓了新航路,迎来了大航海时代,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4)印刷术经济、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12.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调的“启示宗教”。伏尔泰这样认为主要是为了 ()A.借古讽今促进启蒙 B.为新教作舆论宣扬C.抨击否定君主政体 D.推动中西文化沟通【解析】选A。伏尔泰推崇中国孔子的儒家学说,体现了对当时法国现实的不满,为启蒙运动供应了思想支撑,故本题选A;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不是宗教改革家,故可解除B;孔子、伏尔泰都不反对君主制,故可解除C;伏尔泰推崇中国孔子的儒家学说,客观上可能会推动中西文化的沟通,但这是影响,不是目的,故可解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32分,14题20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起先。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材料二明代时期,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的主动应对,并不限于基层商人的层面。在文化学问的层面,同样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涵的态势。一方面,随着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特殊是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文化学问界出现了诸如泰州学派及李贽等进步的思想家,他们提倡人的特性,确定人们的物质欲望,强调独立思索的精神。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激烈变动中的下层平民的要求,特殊是反映了那些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城市市民的要求,在当时产生了主动的影响。——陈支平《从世界发展史的视野重新相识明代历史》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猛烈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君学”,但他和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们都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李大钊主见“打倒孔家店”,但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孔子,他反对的是被历代封建帝王塑造成“专制政治之灵魂”。李大钊认为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这是东西方文明的“根本不同之点”。在他看来,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能够融会注意物质的西方文明,“以创建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表现出极大的自信。——摘自《李大钊全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魏晋时期佛教传播呈现出调适性的缘由及表现。(8分)(2)明朝中后期,西方思想及科技日渐向外传播,缘由是什么?依据材料二,面对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国有哪些主动应对?(10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8分)(4)综上,分析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突出特点。(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所学从中国思想界的现实状况和佛教的目的分析。其次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概括。第(2)题第一问,结合时代特征分析。其次问,依据材料二“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涵的态势”可知在面对西方文化碰撞时明朝的士大夫们实行了开放包涵的看法;结合所学学问徐光启与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促进了中西方思想文化沟通,李贽等人主见独立特性,强调独立思索;从下层平民和城市市民方面,他们往往对西方事物保持着较为深厚的爱好。第(3)题,依据材料三“但他和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们都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可见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能够辩证地看待;在他看来,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能够融会注意物质的西方文明,因此李大钊提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创建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从材料可知李大钊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表现出极大的信念。第(4)题,从魏晋佛教、晚明“西学东渐”以及近代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包涵性;在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答案:(1)缘由:佛教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有确定差异;佛教自身传播的须要。表现:附会中国本土文化思潮;实行易于民众接受的传播方式;迎合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2)缘由:新航路的开拓;对外殖民扩张。应对:明朝的士大夫们实行了开放包涵的看法;进步思想家提倡与西方进行沟通,提倡特性;下层平民和城市市民阶层对新事物保持着深厚的爱好。(3)辩证地看待东西方文化;提倡东西方文明能够相互融合;对中华文化前途充溢信念。(4)特点: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涵性;在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华夏文明为标记的前现代东亚,无论思想文化、科学技术还是政治制度、贸易、经济的发展,都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从而给世界以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始终持续到近现代早期的西方思想界。十七、十八世纪英国和法国都曾经出现“中国热”,华夏文化深深渗入欧洲文明。直到20世纪20年头,在经验了世界大战的空前灾难之后,有见识的欧洲学者又一次面对东方,谈论起东方——中国传统文化。——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20分)(20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行拟定论题,由材料“以华夏文明为标记的前现代东亚,无论思想文化、科学技术还是政治制度、贸易、经济的发展,都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从而给世界以巨大的影响”可以得出其旨在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前沿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 数字化技术在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中应用的研究报告 2024
- 第四节 人本取向课件
- 2024年低成本门面出租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品商授权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年伯方煤矿工人合同范本
- 中医烧伤的治疗原则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核心素养展示活动(语文)参考答案
- 中级茶艺师培训课件
- 医疗课件模板下载
- 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 丰田核心竞争力及战略分析课件
- 高风险作业施工安全措施
- 生物分离工程吸附分离及离子交换
- 外科手术中肝脏切除技术讲解
- 机动车驾驶培训汽车安全驾驶课件
- 《人员烫伤应急预案》课件
- 驾校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方案
- 2024年插花花艺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软硬件集成方案
- 自身免疫性脑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