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PAGE1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调研试卷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叙述正确是()A.②操作后要对b套上纸袋B.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C.a为父本,b为母本D.①和②是在花开后进行的2.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最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A. B.C. D.4.番茄的红果与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两株红果番茄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既有红果又有黄果。若子一代中所有红果番茄自交,子二代中红果番茄所占的比例是()A.5/6 B.1/4 C.2/3 D.1/95.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型比例是()A.白:粉:红=4:3:9 B.白:粉:红=3:12:1C.白:粉:红=6:9:1 D.白:粉:红=4:9:3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A.与母亲有关、减数分裂Ⅱ B.与父亲有关、减数分裂I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分裂I7.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蚕茧基因(G)与白色蚕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已知雄蚕产丝量大,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下列杂交组合中根据幼蚕体色从F1中选择出用于生产幼蚕效率最高的一组是()A.GgZtZt×ggZTW B.ggZtZt×GGZTWC.GgZTZt×GgZtW D.GGZTZt×GGZTW8.某种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1︰3︰1。那么,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Dd B.BbDd C.Bbdd D.bbdd9.某学习小组以某高等植物(2N=10)的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制作成荧光染色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下图所示的减数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时期,细胞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B.图乙时期,细胞的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图丙时期,细胞中有10条染色单体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10.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个精细胞,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请推测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A.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D.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1.某兴趣小组以肺炎链球菌为材料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其中细胞提取物是加热致死的S型菌破碎后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设计思路是设法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B.第②-④组利用酶的专一性去除对应物质观察转化情况C.混合培养后4组的平板培养基上均会有表面粗糙的菌落D.该实验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大致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并标记噬菌体B.②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其DNA分离C.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表明噬菌体的DNA已注入大肠杆菌D.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仅小部分具有放射性13.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现在要制作一个包含4种碱基、15个碱基对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时要用到6种不同形状大小的卡片,共需要90张卡片B.模型中d处小球代表磷酸,它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故a链从左向右的碱基序列和b链从右向左的碱基序列相同D.DNA分子上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14.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方法和相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使用的离心法有所不同B.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构建的DNA双螺旋塑料模型和用橡皮泥制作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D.研究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二、多项选择题15.为探究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过程,在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3H-dT可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带有放射性标记。短时间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复制起始区在低放射性区域B.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C.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D.3H-dT由低剂量转为高剂量的时间间隔对结果影响较大16.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M、N、P分别代表16、9、4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比例为2:1:117.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移向两极的机制有三种假说:假说1认为由微管发生中心端微管解聚引起,假说2认为由动粒端微管解聚引起,假说3认为由微管发生中心端和动粒端微管同时解聚引起。用不同荧光标记纺锤丝和染色体如图1,用激光使纺锤丝上箭头处的荧光淬灭(不影响其功能)如图2,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3,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发生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纺锤丝成分是蛋白质和DNAB.图2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C.纺锤丝牵引导致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D.实验结果表明染色体移向两极是由动粒端微管解聚引起的18.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19.利用下图牛皮纸袋内的小球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纸袋①和纸袋②中的每个小球分别代表的是雌配子和雄配子B.该模拟实验只模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没有涉及基因的分离C.每次取出的小球必须放回纸袋,目的是保证纸袋内显隐性基因数量相等D.从①③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配子的产生三、非选择题20.下图1表示某动物(2n=4)器官内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2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白)、染色单体(阴影)和核DNA(黑)数量的柱形图,图3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__性动物________(器官)组织切片,其中甲细胞对应图2中的时期是_________,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继续进行的分裂方式有_______,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2)图1中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乙细胞的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3)图3中代表受精作用的区段是___________,图中DE、HI、JK三个时间点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_________(都相同/各不相同/不完全相同)。(4)下图4是上图生物的某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一个子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5中可能与其一起产生的子细胞有___________。若图4细胞内b为Y染色体,则a为_________染色体。21.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100bp/s(bp表示碱基对)。图1为果蝇核DNA的电镜照片,图1中箭头所指示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图2是DNA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NA复制时期是_________,图示复制的场所是__________。相比较果蝇的遗传物质,蓝细菌的拟核DNA分子有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拟核复制时___________(存在\不存在)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2)据图分析可知,果蝇的DNA有__________(填“多”或“单”)个复制起点,不同复制起点_________(同时/不同时)开始复制。(3)通常一个DNA分子经复制能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这是因为DNA独特的___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___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4)图2中①②③构成的④_____________(是\不是)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⑤中碱基通过____________连接。某一DNA分子共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m个,第n次复制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个。22.下图为某家系的甲、乙两种遗传病遗传系谱图,甲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已知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2)分析可知图中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则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只患乙病的男孩概率为__________(3)Ⅲ3是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_________,与正常男人结婚生下乙病孩子的概率__________。Ⅲ2个体的细胞在正常分裂过程中最多含有__________个致病基因。23.科学家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具体过程的探索实验。(1)从结构上看(图1),DNA两条链的方向_________。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是边_________边复制。DNA复制时,催化脱氧核苷酸添加到DNA子链上的酶是_________。该酶只能使新合成的DNA链从5′向3′方向延伸,依据该酶催化DNA子链延伸的方向推断,图中的DNA复制模型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完全正确。(2)为探索DNA复制具体过程,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20℃条件下,用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T4菌体DNA活跃复制期时,在培养基中添加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不同时间后,阻断DNA复制,将DNA变性处理为单链后,离心分离不同长度的T4噬菌体的DNA片段,检测离心管不同位置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DNA片段越短,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越近)。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存在先合成较短的DNA片段,之后较短的DNA片段___________的过程,依据是时间较短时(30s内),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近的位置_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___。②若抑制DNA片段连接的相关酶功能,再重复上述实验,则可能的实验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近的区域_________。(3)下图3表示“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中的几种可能离心结果。①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一代,如果DNA为全保留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应如图3中试管_________所示;如果DNA为半保留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应如图3中试管_________所示。②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三代,若DNA为半保留复制,则15N标记的DNA分子占_________%。24.果蝇的红眼与紫眼受基因D、d控制,灰体与黑檀体受基因H、h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取A、B两个培养瓶,选取红眼黑檀体雌果蝇和紫眼灰体雄果蝇若干放入A培养瓶中,再选取紫眼灰体雌果蝇和红眼黑檀体雄果蝇若干放入B培养瓶中,分别置于常温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眼与紫眼是果蝇眼色不同表现类型,属于_______,控制该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填“常”“X”或“Y”)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2)放入A瓶的红眼黑檀体基因型为______,B瓶内羽化的F1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3)将A瓶中的F2红眼灰体雄果蝇与B瓶中的F2紫眼灰体雌果蝇移入新的培养瓶内培养,一段时间后,所得后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4)观察发现各代果蝇的翅型均为直翅,但在连续繁殖中偶尔出现一只裂翅雄果蝇。将其与直翅雌果蝇杂交,后代出现若干裂翅与直翅的雌雄果蝇。选用灰体裂翅雌果蝇与黑檀体直翅雄果蝇杂交,F1果蝇中灰体裂翅194只、灰体直翅203只;选用F1灰体裂翅雌果蝇与黑檀体直翅雄果蝇杂交,F2果蝇中灰体裂翅164只、黑檀体直翅158只。据此推测,控制翅型的基因与体色的基因的位置关系最可能是______,而F2只出现两种表现型的原因是_______。(5)将裂翅雌雄果蝇分成多组杂交,发现其中大多数杂交组合获得的子代中裂翅占2/3,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调研试卷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操作后要对b套上纸袋B.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C.a为父本,b为母本D.①和②是在花开后进行的【答案】B【解析】【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操作过程,其中①表示去雄,②表示传粉。【详解】A、②操作后要对a套上纸袋,A错误;
B、①为去雄,应该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②为传粉,应该在开花后进行,因此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B正确;
C、a进行了去雄处理,应该为母本,b提供花粉,应该为父本,C错误;
D、①为去雄,应该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②为传粉,应该在开花后进行,D错误。
故选B。2.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中的内容之一,A不符合题意;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中的内容之一,也是分离定律的实质,B不符合题意;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这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结果,不属于假说的内容,C符合题意;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这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中的内容之一,D不符合题意。故选C。3.最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详解】A、图A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B、图B表示双杂合子自交,不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错误;C、图C中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D、自由组合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D。4.番茄的红果与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两株红果番茄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既有红果又有黄果。若子一代中所有红果番茄自交,子二代中红果番茄所占的比例是()A5/6 B.1/4 C.2/3 D.1/9【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两株红果番茄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既有红果又有黄果”可知:红果对黄果为显性,假如控制红果性状的基因是R,控制黄果性状的基因是r,则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是RR、Rr,黄果番茄的基因型是rr。【详解】ABCD、根据题意“两株红果番茄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既有红果又有黄果”可知:红果对黄果为显性,假如控制红果性状的基因是R,控制黄果性状的基因是r,则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是RR、Rr,黄果番茄的基因型是rr。红果为显性性状,由于两株红果番茄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既有红果又有黄果,说明亲本基因型为Rr,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和比例为1/4RR、2/4Rr、1/4rr,所以若子一代中的所有红果番茄自交,子二代中红果番茄的比例是1/3+2/3×3/4=5/6,A正确,BCD错误。故选A5.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型比例是()A.白:粉:红=4:3:9 B.白:粉:红=3:12:1C.白:粉:红=6:9:1 D.白:粉:红=4:9: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基因A控制酶A的合成,酶A能将白色色素转化成粉色色素,基因B能控制酶B的合成,酶B能将粉色色素转化为红色色素。又已知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因此红花的基因型为AAB_,粉花的基因型为A-bb和Aa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和aabb。【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基因A控制酶A的合成,酶A能将白色色素转化成粉色色素,基因B能控制酶B的合成,酶B能将粉色色素转化为红色色素。又已知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因此红花的基因型为AAB_,粉花的基因型为A-bb和Aa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和比例为:白色aaB_(1/4×3/4)+aabb(1/4×1/4)=4/16;粉色A-bb(3/4×1/4)+AaB_(1/2×3/4)=9/16;红色AAB_(1/4×3/4=3/16),因此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粉:红=4:9:3。综上所述,仅D项符合题意。故选D。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A.与母亲有关、减数分裂Ⅱ B.与父亲有关、减数分裂I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分裂I【答案】A【解析】【分析】1、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男患者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父亲的色盲基因只能传递给女儿,不能传递给儿子。2、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详解】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假设相关基因为B和b),结合题意可知父母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患儿的基因型为XbXbY,故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母亲有关,该患儿是由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XbXb的异常卵细胞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的两条含有b基因的X染色体进入一个卵细胞中导致的,因此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A正确,BCD错误。故选A。7.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蚕茧基因(G)与白色蚕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已知雄蚕产丝量大,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下列杂交组合中根据幼蚕体色从F1中选择出用于生产幼蚕效率最高的一组是()A.GgZtZt×ggZTW B.ggZtZt×GGZTWC.GgZTZt×GgZtW D.GGZTZt×GGZTW【答案】B【解析】【分析】控制绿色和白色的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控制体色正常和油质透明的这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即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选择ggZtZt×GGZTW作为亲本杂交组合,可在F1中直接选择体色正常的雄性幼蚕个体,其基因型为GgZTZt。【详解】A、若亲本为GgZtZt×ggZTW,子代雄性幼蚕个体既有结天然绿色蚕茧,也有结白色蚕茧,A错误;B、选择ggZtZt×GGZTW作为亲本杂交组合,可在F1中直接选择体色正常的雄性幼蚕个体,其基因型为GgZTZt,B正确;C、若亲本为GgZTZt×GgZtW,子代幼蚕无论雌雄,均有结天然绿色蚕茧,也有结白色蚕茧,C错误;D、若亲本为GGZTZt×GGZTW,子代幼蚕无论雌雄,均有结天然绿色蚕茧,也有结白色蚕茧,D错误;故选B。8.某种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1︰3︰1。那么,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Dd B.BbDd C.Bbdd D.bbdd【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只看直毛和卷毛这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Dd,ACD错误,B正确。故选B。9.某学习小组以某高等植物(2N=10)的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制作成荧光染色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下图所示的减数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时期,细胞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B.图乙时期,细胞的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图丙时期,细胞中有10条染色单体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分析各图像中染色体的位置和数目可知,图甲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内,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互换,A正确;B、图乙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B错误;C、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5条染色体、10条染色单体,C正确;D、图丁细胞中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分裂Ⅱ末期,因此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D正确。故选B。10.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个精细胞,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请推测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A.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D.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基因型不同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1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最终产生1种2个精子。因此,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共产生了2种4个精子。【详解】如果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AB位于同一染色体上,a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若不考虑发生交叉互换,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基因型AABB、aabb2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分别形成AB、AB和ab、ab4个精细胞。如果这两对等位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产生基因型AABB、aabb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分别形成AB、AB和ab、ab4个精细胞。故正确答案为D。11.某兴趣小组以肺炎链球菌为材料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其中细胞提取物是加热致死的S型菌破碎后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设计思路是设法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B.第②-④组利用酶的专一性去除对应物质观察转化情况C.混合培养后4组的平板培养基上均会有表面粗糙的菌落D.该实验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提取物分别加入蛋白酶、RNA酶和DNA酶,以除去相应的分子,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详解】A、实验设计思路是单独研究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在转化中的作用。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在每个实验组中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然后观察在没有这种物质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变化,A正确;B、第②~④组利用酶的专一性蛋白酶、RNA酶和DNA酶,以除去相应的分子观察转化情况,B正确;C、R型菌菌落表面粗糙,混合培养后4组的平板培养基上均会有R型菌,C正确;D、该实验可证明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D。1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大致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并标记噬菌体B.②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其DNA分离C.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表明噬菌体的DNA已注入大肠杆菌D.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仅小部分具有放射性【答案】B【解析】【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用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完全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由于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故正确操作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即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低,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2)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故正确操作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即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实验结果说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由于完全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故能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所以要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液中培养并标记噬菌体,A正确;B、②过程是将培养液放入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分开,B错误;C、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噬菌体的DNA已侵入大肠杆菌,会随大肠杆菌沉淀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有放射性,C正确;D、因为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噬菌体在没有放射性的大肠杆菌中复制的子代用的原料都是没有放射性的,故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仅小部分具有放射性,D正确。故选B。13.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现在要制作一个包含4种碱基、15个碱基对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时要用到6种不同形状大小的卡片,共需要90张卡片B.模型中d处小球代表磷酸,它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DNA两条链反向平行,故a链从左向右的碱基序列和b链从右向左的碱基序列相同D.DNA分子上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答案】A【解析】【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详解】A、据图可知,4种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一共6种形状不同的卡片,15个碱基对需要碱基、脱氧核糖、磷酸各30个,A正确;B、模型中d处小球代表脱氧核糖,它和磷酸交替连接分布在DNA的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错误;C、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是指一条链是从3'→5',另一条是从5'→3',但a链从左向右的碱基序列和b链从右向左的碱基序列并不相同,C错误;D、DNA分子上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不是基因,无论基因还是非基因片段,都可以通过减数分裂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故选A。14.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方法和相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使用的离心法有所不同B.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构建的DNA双螺旋塑料模型和用橡皮泥制作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D.研究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答案】D【解析】【分析】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详解】A、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使用了差速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使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A正确;B、孟德尔获得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试验→分析→假说→验证→结论的实验程序,即假说—演绎法,B正确;C、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构建的DNA双螺旋塑料模型和用橡皮泥制作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C正确;D、研究DNA半保留复制使用的15N不具有放射性,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错误。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15.为探究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过程,在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3H-dT可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带有放射性标记。短时间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复制起始区在低放射性区域B.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C.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D.3H-dT由低剂量转为高剂量的时间间隔对结果影响较大【答案】ACD【解析】【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AC、据图可以推测,开始将其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故大肠杆菌DNA的复制起始区在低放射性区域,中间为低放射性区域,两边为高放射性区域,说明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故复制的方向是b→a,b→c,AC正确;B、放射性自显影检测无法得出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B错误;D、3H-dT由低剂量转为高剂量的时间间隔太长可能整个DNA分子都是低放射性,影响较大,D正确。故选ACD。16.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M、N、P分别代表16、9、4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比例为2:1:1【答案】AB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②表示受精作用,③表示生物性状表现,其中M、N、P分别代表16、9、3。【详解】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①过程,A正确;B、②是受精作用,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B正确;C、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M是4×4=16种,基因型N=3×3=9种,表现型比例是12:3:1,所以表现型P是3种,C错误;D、由表现型为12:3:1可知,只要含有A基因或者只要含有B基因即可表现为一种性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所以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D正确。故选ABD。17.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移向两极的机制有三种假说:假说1认为由微管发生中心端微管解聚引起,假说2认为由动粒端微管解聚引起,假说3认为由微管发生中心端和动粒端微管同时解聚引起。用不同荧光标记纺锤丝和染色体如图1,用激光使纺锤丝上箭头处的荧光淬灭(不影响其功能)如图2,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3,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发生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纺锤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和DNAB.图2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C.纺锤丝的牵引导致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D.实验结果表明染色体移向两极是由动粒端微管解聚引起的【答案】B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1)分裂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①纺锤体解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详解】A、纺锤丝的成分是蛋白质,无DNA,A错误;B、图2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且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C、着丝粒是自动断裂,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C错误;D、图3可知,一段时间后,动粒端荧光标记明显,说明染色体移向两极是由动粒端微管解聚引起的,D正确。故选BD。18.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XY代表雄性个体,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b不育,而雌配子Xb可育。【详解】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XBXb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XbY,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Xb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故选C。19.利用下图牛皮纸袋内的小球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纸袋①和纸袋②中的每个小球分别代表的是雌配子和雄配子B.该模拟实验只模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没有涉及基因的分离C.每次取出的小球必须放回纸袋,目的是保证纸袋内显隐性基因数量相等D.从①③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配子的产生【答案】C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纸袋①和纸袋②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每个小球分别代表的是雌配子和雄配子的部分基因,A错误;B、该模拟实验中存在等位基因,涉及基因的分离,B错误;C、每次取出的小球必须放回纸袋,目的是保证纸袋内显隐性基因数量相等,使每次取到两种基因的概率相同,C正确;D、从①③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模拟配子的产生,D正确。故选CD。三、非选择题20.下图1表示某动物(2n=4)器官内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2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白)、染色单体(阴影)和核DNA(黑)数量的柱形图,图3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__性动物________(器官)组织切片,其中甲细胞对应图2中的时期是_________,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继续进行的分裂方式有_______,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2)图1中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乙细胞的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3)图3中代表受精作用的区段是___________,图中DE、HI、JK三个时间点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_________(都相同/各不相同/不完全相同)。(4)下图4是上图生物的某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一个子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5中可能与其一起产生的子细胞有___________。若图4细胞内b为Y染色体,则a为_________染色体。【答案】(1)①.雄②.睾丸③.Ⅲ④.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⑤.初级精母细胞(2)Ⅱ→Ⅰ(3)①.HI②.不完全相同(4)①.①③②.常染色体【解析】【分析】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物质变化规律可知,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2中I代表有丝分裂后期,II代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后期,Ⅲ代表正常细胞未进行DNA复制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Ⅳ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Ⅴ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3中AH段代表减数分裂,HI代表受精作用,IM代表有丝分裂【小问1详解】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生物性别为雄性,图片为雄性动物睾丸组织切片细胞示意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图2中Ⅲ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没有染色单体,因此可以表示正常细胞未进行DNA复制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1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对应图2中的Ⅲ;乙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代表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产生子细胞为精原细胞,因此可以继续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小问2详解】图2中,I无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目加倍,代表有丝分裂后期;II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可以代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后期;Ⅲ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没有染色单体,因此可以表示正常细胞未进行DNA复制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Ⅳ中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DNA分子,染色体数为2,只有正常体细胞中的一半,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Ⅴ中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和DNA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1中乙细胞前一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图1中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乙细胞的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Ⅱ→Ⅰ。【小问3详解】图3中,AH段染色体数目减半,即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其中BC段代表同源染色体分裂,DE代表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等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GH段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HI段染色体数目回归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代表受精作用;图中DE段加倍是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HI段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因为受精作用,JK段是因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因此,这三个时间点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不完全相同。【小问4详解】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所含染色体应该相同(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只有少数部分不同),因此与图4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图5中的③,①的两条染色体都是黑色的,是其同源染色体,所以也是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因此图5中可能与图4一起产生的生殖细胞有①和③。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生成的生殖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若图4细胞内b为Y染色体,则a为常染色体。21.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100bp/s(bp表示碱基对)。图1为果蝇核DNA的电镜照片,图1中箭头所指示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图2是DNA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NA复制时期是_________,图示复制的场所是__________。相比较果蝇的遗传物质,蓝细菌的拟核DNA分子有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拟核复制时___________(存在\不存在)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2)据图分析可知,果蝇的DNA有__________(填“多”或“单”)个复制起点,不同复制起点_________(同时/不同时)开始复制。(3)通常一个DNA分子经复制能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这是因为DNA独特的___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___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4)图2中①②③构成的④_____________(是\不是)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⑤中碱基通过____________连接。某一DNA分子共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m个,第n次复制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个。【答案】(1)①.分裂间期②.细胞核
③.0
④.存在
(2)①.多
②.不同时
(3)①.双螺旋结构
②.碱基互补配对
(4)①.不是
②.氢键
③.×2n-1或(a-2m)x2n-2
【解析】【分析】1、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真核生物DNA的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3)复制条件:①模板;②原料;③能量;④酶;(4)复制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5)复制意义: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6)精确复制的原因:DNA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小问1详解】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由题干信息“图1为果蝇核DNA的电镜照片”可知:图示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相比较果蝇的遗传物质(反向平行的双链DNA),蓝细菌的拟核DNA分子(双链环状DNA),有0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拟核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因此存在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图为果蝇DNA的电镜照片,图中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果蝇DNA形成多个复制泡,而且复制泡大小不同,可能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为多起点复制,不同复制起点不同时开始复制。【小问3详解】通常一个DNA分子经复制能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这是因为精确复制的原因:DNA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小问4详解】③磷酸基团连在3号碳原子上,而脱氧核苷酸分子上的磷酸基团应该连在5号碳原子上,所以图2中①②③构成的④不是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⑤中碱基位于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上,通过氢键相连,某一DNA分子共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m个,则T=A=m个,所以G=C=个,第n次复制时新合成的DNA分子有2n-1个,需要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x2n-1或(a-2m)×2n-2个。22.下图为某家系的甲、乙两种遗传病遗传系谱图,甲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已知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2)分析可知图中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则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只患乙病的男孩概率为__________(3)Ⅲ3是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_________,与正常男人结婚生下乙病孩子的概率__________。Ⅲ2个体的细胞在正常分裂过程中最多含有__________个致病基因。【答案】(1)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①.AaXBXb②.AaXBXB或AaXBXb③.5/8
④.1/8(3)①.1/4②.1/8③.6
【解析】【分析】根据Ⅱ5和Ⅱ6都正常,而Ⅲ3为患甲病的女性,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1和I2正常,而Ⅱ4患乙病,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小问1详解】根据Ⅱ5和Ⅱ6都正常,而Ⅲ3为患甲病的女性,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1和I2正常,而Ⅱ4患乙病,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小问2详解】Ⅱ4患乙病,可知Ⅰ1和Ⅰ2基因型分别为XBY、XBXb,所以Ⅱ5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又根据Ⅲ3患甲病,可知Ⅱ5的基因型为Aa。综合分析,Ⅱ5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Ⅲ2为两病皆患的男性,基因型为aaXbY,所以Ⅱ1和Ⅱ2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则患病的概率为1-1/2×3/4=5/8。只患乙病的男孩概率为1/2×1/4=1/8。【小问3详解】Ⅱ5的基因型为1/2AaXBXB或1/2AaXBXb,Ⅱ6的基因型为AaXBY,故Ⅲ3的基因型为3/4aaXBXB,1/4aaXBXb,即Ⅲ3是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与正常男人(基因型为XBY)结婚生下乙病孩子的概率1/4×1/2=1/8。Ⅲ2基因型为aaXbY,细胞分裂时,经过DNA复制后基因加倍,所以在正常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最多含有6个致病基因。23.科学家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具体过程的探索实验。(1)从结构上看(图1),DNA两条链的方向_________。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是边_________边复制。DNA复制时,催化脱氧核苷酸添加到DNA子链上的酶是_________。该酶只能使新合成的DNA链从5′向3′方向延伸,依据该酶催化DNA子链延伸的方向推断,图中的DNA复制模型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完全正确。(2)为探索DNA复制的具体过程,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20℃条件下,用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T4菌体DNA活跃复制期时,在培养基中添加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不同时间后,阻断DNA复制,将DNA变性处理为单链后,离心分离不同长度的T4噬菌体的DNA片段,检测离心管不同位置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DNA片段越短,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越近)。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存在先合成较短的DNA片段,之后较短的DNA片段___________的过程,依据是时间较短时(30s内),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近的位置_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___。②若抑制DNA片段连接的相关酶功能,再重复上述实验,则可能的实验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近的区域_________。(3)下图3表示“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中的几种可能离心结果。①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一代,如果DNA为全保留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应如图3中试管_________所示;如果DNA为半保留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应如图3中试管_________所示。②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三代,若DNA为半保留复制,则15N标记的DNA分子占_________%。【答案】(1)①.相反②.解旋③.DNA聚合酶④.不是(2)①.连接成DNA长链②.放射性较强(或短片段DNA数量较多)③.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远的位置放射性较强(或长片段DNA数量较多)④.放射性一直较强/短片段DNA的数量一直较多(3)①.C②.B③.25%【解析】【分析】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条作为模板的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表现的特征是边解旋变复制。【小问1详解】分析图1可知,DNA的两条模板链分别是5'-3'和3'-5',故两条链方向相反,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可催化脱氧核苷酸添加到DNA子链上;因此该酶只能使新合成的DNA链从5'向3'方向延伸,据图分析可知,子链有一条延伸方向是从3'-5',故图1中的DNA复制模型不是完全正确。【小问2详解】①据题干信息可知“DNA片段越短,离心管顶部距离越近”较短时(30秒内),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近的位置放射性较强(或短片段DNA数量较多),随着时间推移,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远的位置放射性较强(或长片段DNA数量较多),故可推测DNA复制时子链合成的过程是存在先合成较短的DNA片段,之后较短的DNA片段连接成DNA长链的过程。②因DNA连接酶能连接不同的DNA片段,故若抑制DNA连接酶的功能,再重复以上实验,因DNA片段无法连接,故随着时间推移,据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近的区域放射性一直较强/短片段DNA的数量一直较多。【小问3详解】①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变更离婚协议书后子女探望权安排合同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同:新能源动力装置的研发与技术共享协议
- 04版技术研发与转让合同:某科研机构与科技公司之间的合同
- 2024年度教育培训服务与课程定制合同
- 2024年度新能源发电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脚踏车支架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医疗设备购买与维护服务合同
- 掷环游戏用铁圈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物业服务合同服务质量保证
- 贵金属及其合金制塑像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22G101三维彩色立体图集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形考任务1-9参考答案
- MOOC 法理学-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2页
- 北京一号是怎样构造和设计的
- 用友华表伙伴商务手册.
- 心理安全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
-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