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7题,每题2分,共34分)1.(2分)“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华夏族是单一民族发展而来 B.华夏族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的C.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2.(2分)“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随商贸进入的更是不胜枚举。”这表明丝绸之路的开通()A.有利于两汉时期科技的发展 B.推动了东西方贸易发展 C.加快了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发展3.(2分)学者石声汉认为,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这反映出()A.中国古代国人心态保守封闭 B.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兼收并蓄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D.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4.(2分)唐朝时期,东亚国家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事件中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A.中国古代国人心态保守封闭 B.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兼收并蓄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D.日本派“遣唐使”和郑和下西洋5.(2分)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元朝由宣政院统辖西藏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君主专制的建立与强化 C.兼容并包的社会新风貌 D.西北边疆的巩固措施6.(2分)胡适称这场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断言其有四重目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场运动”是()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 C.二次革命 D.武昌起义7.(2分)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辛亥革命为贰仟叁佰壹拾二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由此推断,“分界线”区分了()A.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与民主共和制度 C.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 D.半殖民地国家与民族独立国家8.(2分)下面是1920年《新青年》中的社会调查文章篇名表(部分),据此可知()作者篇名作者篇名陈独秀《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李昆《无锡各工厂劳动调查表》记者《香港罢工纪略》李幽影《北京劳动状况》莫如《南京劳动状况》李次山《上海劳动状况》无我《唐山劳动状况(一)》李少穆《皖豫鄂浙冶铁工人状况》高君宇《山西劳动状况》马伯援《湖北河南间底风俗》野《长沙劳动状况》学生《武昌五局工人状况表》A.工人阶级力量得以迅速壮大 B.马克思主义已经广泛传播 C.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D.民族工业蓬勃发展9.(2分)如图所示年代尺的标题应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D.开创了井冈山革命道路10.(2分)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将士们的家书。它们共同见证了()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1934年吉鸿昌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1937年蔡炳炎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1937年谢晋元二月间我们全处在反扫荡中,敌人的残酷仍然如故。——1941年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正面战场同仇敌忾 C.中华民族浴血奋战 D.抗战胜利举国同庆11.(2分)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看电影•学历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如图是九年级(1)班同学观看的三部电影,它们共同反映了()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历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历程12.(2分)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13.(2分)如图两幅图反映的军事行动,其根本目的是()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进攻图2022年解放军环绕台湾军事演习图A.维护国家主权 B.反对外来侵略 C.争取民族独立 D.反对霸权主义14.(2分)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15.(2分)九年级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汇报时,展示了如图所示内容。由此可见,他研究的主题是()一个庄园的图解教皇为查理加冕缔结封君封臣关系仪式A.王权与神权的斗争 B.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 C.中世纪庄园的兴衰 D.西欧忠君思想的传播16.(2分)“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材料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B.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C.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D.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7.(2分)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惊叹道:“1945年到1960年期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该史实应纳入的主题是()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D.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36分)18.(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编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表中②处是我国古代哪一盛世局面?这一盛世局面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等(2)材料二中,历代统治者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共同态度?结果如何?材料三:时期张謇与大生纱厂1886年张謇产生了“中国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的思想。1895~1899年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内地设厂深表忧虑,因此主张:劝工惠商振兴实业。大生纱厂于1895年开始筹建,到1899年正式投产,并逐渐站稳了脚跟。其间多遇资金和原料问题,经多方筹措、运转,苦心经营得以解决。20世纪大生集团成为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综合性大企业;张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20年代初大生一厂和二厂都出现严重亏损。1922~1928年大生集团由于资不抵债,被迫清资偿债,此后,各企业的经营实权已落入江浙财团人之手。——摘编自汪圣云《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为什么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初大生集团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以迅速发展?材料四: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1397133.61990年7662.1686.32000年24915.82282.12017年109331.713432.42021年147013.418930.9——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出现如此变化的原因。(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19.(16分)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科技改善民生】材料一:图一《齐民要术》书影图二《农政全书》书影(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一典籍的作者和图二典籍的成书朝代。【科技助力壮举】材料二:中国世界事件郑和下西洋★时间1405﹣1433年15世纪末﹣16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郑和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2)将材料二中★补充完整。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为材料二中的事件提供了助力?【科技改变世界】材料三: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在诺曼底则达90%)。——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3)依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科技成就梦想】材料四: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9月28日)(4)根据四则材料,结合所学,围绕“科技与复兴”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7题,每题2分,共34分)1.(2分)“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华夏族是单一民族发展而来 B.华夏族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的 C.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解答】据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请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知,华夏族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各族逐渐融合发展形成了华夏族。故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排除;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2.(2分)“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随商贸进入的更是不胜枚举。”这表明丝绸之路的开通()A.有利于两汉时期科技的发展 B.推动了东西方贸易发展 C.加快了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发展【解答】A.材料体现不出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两汉科技发展的关系,排除A。B.根据材料“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随商贸进入的更是不胜枚举”可知,丝绸之路开通后,促进了丝路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B正确。C.材料未涉及丝绸之路与汉朝大一统之间的关系,排除C。D.材料反映的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信息,并不是强调民族交融与发展,排除D。故选:B。3.(2分)学者石声汉认为,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这反映出()A.中国古代国人心态保守封闭 B.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兼收并蓄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D.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解答】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国人在作物引种方面引入各个地区的植物,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特点,故B项正确。“胡、番、海、洋”等字概括出不同引入物种的路径以及时代特征,不能简单认为是心态的封闭保守,故A项错误。引种作物不能简单认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主要是中外经济交流,不是文化交流,故D选项错误。故选:B。4.(2分)唐朝时期,东亚国家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事件中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A.中国古代国人心态保守封闭 B.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兼收并蓄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D.日本派“遣唐使”和郑和下西洋【解答】根据题干“唐朝时期,东亚国家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连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发明曲辕犁和筒车,促进了农业发展;唐朝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如玄奘西行促进了佛教的传播。这说明促成中华文化圈形成的事件有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兼收并蓄。故B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国人心态保守封闭不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排除A;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排除D。故选:B。5.(2分)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元朝由宣政院统辖西藏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君主专制的建立与强化 C.兼容并包的社会新风貌 D.西北边疆的巩固措施【解答】根据材料“西域都护、伊犁将军、宣政院、台湾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加强对西域、西藏和台湾地区管理的措施;为了加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管辖,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为加强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管理,元朝由宣政院统辖西藏;为了加强对我国东南地区的管辖,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因此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元朝由宣政院统辖西藏,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故题干图中空白处应填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A项正确;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与君主专制无关,比如废除丞相,设立军机处等,排除B项;兼容并包指广泛收罗,把所有各方面都包容在一起,对一个国家来说更多体现的是对外开放和积极吸收他国文化,不符合题干内容,排除C项;元朝时期设置宣政院以管辖西藏,不属于西北边疆地区的巩固,排除D项。故选:A。6.(2分)胡适称这场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断言其有四重目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场运动”是()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 C.二次革命 D.武昌起义【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据材料“‘中国的文艺复兴’,并断言其有四重目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A项正确;戊戌变法传播新学,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与“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无关,排除B项;二次革命是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革命,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武昌起义是暴力反抗清政府统治的革命,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不符,排除D项。故选:A。7.(2分)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辛亥革命为贰仟叁佰壹拾二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由此推断,“分界线”区分了()A.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与民主共和制度 C.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 D.半殖民地国家与民族独立国家【解答】根据材料“辛亥革命为贰仟参佰壹拾二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这是它的最大功绩,B项正确;辛亥革命并非彻底结束封建主义,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五四运动区分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区分了半殖民地国家与民族独立国家,排除D项。故选:B。8.(2分)下面是1920年《新青年》中的社会调查文章篇名表(部分),据此可知()作者篇名作者篇名陈独秀《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李昆《无锡各工厂劳动调查表》记者《香港罢工纪略》李幽影《北京劳动状况》莫如《南京劳动状况》李次山《上海劳动状况》无我《唐山劳动状况(一)》李少穆《皖豫鄂浙冶铁工人状况》高君宇《山西劳动状况》马伯援《湖北河南间底风俗》野《长沙劳动状况》学生《武昌五局工人状况表》A.工人阶级力量得以迅速壮大 B.马克思主义已经广泛传播 C.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D.民族工业蓬勃发展【解答】A.根据材料“《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香港罢工纪略》《南京劳动状况》《长沙劳动状况》《皖豫鄂浙冶铁工人状况》”及所学可知,题干描述了全国各地爆发工人运动的相关信息,说明这一时期工人阶级的力量有所壮大,A项正确。B.材料无法得出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的结论,排除B。C.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民主和科学,无法得出其广泛传播的信息,排除C。D.材料未涉及民族工业蓬勃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D。故选:A。9.(2分)如图所示年代尺的标题应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D.开创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解答】A.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B.根据题干“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黄埔军校”结合所学可知,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成果,根据题干“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武装起义”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因此题干反映了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符合题意。C.“武装起义”不属于合作,排除。D.开创了井冈山革命道路在国共关系破裂后,排除。故选:B。10.(2分)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将士们的家书。它们共同见证了()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1934年吉鸿昌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1937年蔡炳炎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1937年谢晋元二月间我们全处在反扫荡中,敌人的残酷仍然如故。——1941年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正面战场同仇敌忾 C.中华民族浴血奋战 D.抗战胜利举国同庆【解答】A.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排除A。B.“二月间我们全处在反扫荡中,敌人的残酷仍然如故。——1941年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排除B。C.根据材料“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1934年吉鸿昌”“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1937年蔡炳炎”“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1937年谢晋元”“二月间我们全处在反扫荡中,敌人的残酷仍然如故。——1941年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局部抗战至全民族抗战时期爱国将领抗击日本侵略的相关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C项正确。D.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C。11.(2分)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看电影•学历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如图是九年级(1)班同学观看的三部电影,它们共同反映了()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历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历程【解答】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是指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与题干信息“《开天辟地》”“《大决战》三部曲之一”“《建国大业》”不符,排除。B.国民大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与题干信息“《开天辟地》”“《大决战》三部曲之一”“《建国大业》”不符,排除。C.根据题干信息“《开天辟地》”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由“《大决战》三部曲之一”可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由“《建国大业》”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因此它们共同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符合题意。D.人民解放战争历程,是指1946年6月,国民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题干信息“《开天辟地》”“《建国大业》”不符,排除。故选:C。12.(2分)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解答】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因此“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故选:D。13.(2分)如图两幅图反映的军事行动,其根本目的是()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进攻图2022年解放军环绕台湾军事演习图A.维护国家主权 B.反对外来侵略 C.争取民族独立 D.反对霸权主义【解答】根据材料“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进攻图”“2022年解放军环绕台湾军事演习图”可知,两者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A项正确;反对外来侵略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关,排除B;材料与争取民族独立无关,排除C;郑成功收复台湾与反对霸权主义无关,排除D。故选:A。14.(2分)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解答】题干材料表明不同地区出现不同文明,不同文明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即反映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古典文化的再复兴、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文明进程的延续性,排除ABC。故选:D。15.(2分)九年级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汇报时,展示了如图所示内容。由此可见,他研究的主题是()一个庄园的图解教皇为查理加冕缔结封君封臣关系仪式A.王权与神权的斗争 B.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 C.中世纪庄园的兴衰 D.西欧忠君思想的传播【解答】图片反映的是庄园、教皇为查理加冕以及封君封臣制,这三者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和主要内容。故B正确;第一幅、第三幅图片与神权无关,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王权与神权的结合,排除A;教皇为查理加冕与中世纪庄园的兴衰无关,排除C;图片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不是西欧忠君思想的传播,排除D。故选:B。16.(2分)“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材料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B.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C.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D.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解答】根据材料“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等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强调殖民掠夺,促进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殖民掠夺对西欧的影响,而不是对世界联系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奴隶贸易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排除C项;殖民掠夺确实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这并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D项。故选:B。17.(2分)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惊叹道:“1945年到1960年期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该史实应纳入的主题是()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D.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解答】据“1945年到1960年期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史实应纳入的主题是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二战后,亚非拉国家通过民族独立运动以及改革,开始走上独立与振兴的道路,亚非拉国家得到了新发展。B符合题意。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36分)18.(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编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表中②处是我国古代哪一盛世局面?这一盛世局面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等(2)材料二中,历代统治者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共同态度?结果如何?材料三:时期张謇与大生纱厂1886年张謇产生了“中国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的思想。1895~1899年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内地设厂深表忧虑,因此主张:劝工惠商振兴实业。大生纱厂于1895年开始筹建,到1899年正式投产,并逐渐站稳了脚跟。其间多遇资金和原料问题,经多方筹措、运转,苦心经营得以解决。20世纪大生集团成为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综合性大企业;张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20年代初大生一厂和二厂都出现严重亏损。1922~1928年大生集团由于资不抵债,被迫清资偿债,此后,各企业的经营实权已落入江浙财团人之手。——摘编自汪圣云《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为什么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初大生集团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以迅速发展?材料四: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1397133.61990年7662.1686.32000年24915.82282.12017年109331.713432.42021年147013.418930.9——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出现如此变化的原因。(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解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表中②处是我国古代的“开元盛世”,这一盛世局面的具体表现有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人口明显增加,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2)据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可知,材料二中,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结果是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初大生集团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清政府在甲午战后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无暇顾及中国,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等。(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农业经济出现如此变化的原因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统治者的政策、国家主权的独立、世界政治环境的影响、政府的干预、改革开放等因素的影响。故答案为:(1)“开元盛世”。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人口明显增加,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2)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结果: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3)清政府在甲午战后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无暇顾及中国,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等。(4)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5)影响因素:统治者的政策、国家主权的独立、世界政治环境的影响、政府的干预、改革开放等。19.(16分)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科技改善民生】材料一:图一《齐民要术》书影图二《农政全书》书影(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一典籍的作者和图二典籍的成书朝代。【科技助力壮举】材料二:中国世界事件郑和下西洋★时间1405﹣1433年15世纪末﹣16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郑和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2)将材料二中★补充完整。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为材料二中的事件提供了助力?【科技改变世界】材料三: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在诺曼底则达90%)。——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3)依据材料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北京生物医药研发合同
- 2024年度北京市小汽车租赁行业培训合同
- 催化转化器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清洁梳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广告制作合同:某品牌广告制作协议
- 04版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授权合同
- 2024年度合同服务内容扩展:供应链管理合同标的的物流方案与风险控制
- 2024年度农产品批量供应与销售合同
- 退热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电磁阀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课件
- 体检结论模板(共20页)
- 乳腺X线报告书写
- 公司费用请款单
- MSDS(10-100048)聚脂烤漆
- 三角函数高考题汇编(共12页)
- 船舶风险辩识、评估及管控须知
- 减资专项审计报告
- 投标流程及管理制度
- 章质谱法剖析PPT课件
- 滑触线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