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内将该题相对应的的答案标号涂黑。共39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1.5分)据《隋书•食货志》记载,597年,全国人口增长,京师和地方的仓库堆满财物,新上缴的赋税无法存储,只能堆积在走廊上。隋文帝杨坚因此免除了这一年的地丁税,以赏赐百姓。材料反映出()A.隋炀帝耗费大量财力 B.隋朝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C.隋大肆征收百姓赋税 D.隋文帝以身作则节俭治国2.(1.5分)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隋在运河沿线种植柳树,“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然而,“海内财力此时竭……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龙舟未过彭城阁,义旗已入长安宫。”作者评论道:“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营建东都 B.隋统一战争 C.安史之乱 D.隋炀帝暴政3.(1.5分)如图是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过程的梳理,请据此将“演变趋势”部分补充完整()A.官吏选拔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B.重文轻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C.血缘和门第观念完全被摒弃 D.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趋于停滞4.(1.5分)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根据下列年代尺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A.618年李世民建立唐朝 B.649﹣713年是武则天的专权时期 C.741年是唐朝的转折点 D.627﹣741年间社会呈现繁荣景象5.(1.5分)表中的材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文献资料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实物资料曲辕犁秘色瓷开元通宝A.农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发达 B.社会经济繁荣,物质文明丰富 C.制瓷技术高超,生活水平提升 D.商品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6.(1.5分)下列选项中史事与史论相符合的是()史事结论A陈胜、吴广起义首次有准备有组织的起义B黄巾军起义具有首创精神的农民起义C隋末农民起义被藩镇联合镇压的大规模起义D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起义A.A B.B C.C D.D7.(1.5分)诗歌是时代特征的折射,唐朝诗人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中的“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元稹《法曲》中的“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都折射出唐朝的()A.民族交往交融 B.女子地位较高 C.经济高度繁荣 D.音乐艺术多彩8.(1.5分)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唐朝()A.海外贸易繁荣 B.水陆交通发达 C.经济文化领先 D.民族关系和睦9.(1.5分)如图是颜真卿于758年写下的《祭侄文稿》(局部),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文中的“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指的是()A.李渊反隋 B.安史之乱 C.朱温灭唐 D.黄巢起义10.(1.5分)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献,里边保存着不少唐人的“放妻书”(离婚证书),其中有文书载:“……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这些文书反映了唐朝()A.女性生活奢靡 B.提倡婚姻自由 C.社会风气开放 D.实现男女平等11.(1.5分)如图是五代十国前期和后期的形势图,据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是()A.藩镇割据严重 B.北方战事不断 C.南方经济发展 D.逐步走向统一12.(1.5分)宋代文人辈出,如表是部分文人所任官职列表,此表可用来说明宋朝()姓名曾任官职职权范围范仲淹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负责边防晏殊枢密使负责管理全国军政欧阳修枢密副使协助管理全国军政A.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B.盛行尚武轻文的风气 C.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D.文人掌握国家军事权13.(1.5分)某历史学习小组准备探究“王安石变法”,下列材料中适合选用的是()A.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 B.澶渊之盟的考古资料 C.西夏与北宋历次战争列表 D.司马光对改革的评论14.(1.5分)《宋史》记载:“自景德(宋真宗年号,景德元年是1004年)以来,四方无事,百姓安康,户口蕃庶,田野日辟。”这一相对和平局面的出现得益于()A.澶渊之盟 B.宋夏和议 C.岳飞抗金 D.绍兴和议15.(1.5分)《中国通史简编》载:“岳飞死后,韩世忠(南宋名将)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兵事,幸得保全生命。……绍兴十二年正月和议成功,划定以淮水中流为界。”据此可知()A.北宋与辽议和,以淮水为界 B.宋军不敌金军,韩世忠休战 C.宋金达成和议,金向宋称臣 D.南宋与金和议,以淮水为界16.(1.5分)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描写了南宋统治者()A.满足现状,偏安江南 B.一心求和,与金对峙 C.立志北伐,收复中原 D.发展经济,向往和平17.(1.5分)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区也逐渐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据此可知宋朝()A.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扩大 B.生产技术得到革新 C.粮食作物有了较大发展 D.政府重视农业生产18.(1.5分)宋朝时出现了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据统计,《清明上河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这体现出宋朝()A.商业贸易十分发达 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印刷技术日趋成熟 D.绘画技巧丰富多样19.(1.5分)历史文献《蒙古秘史》记载,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A.成吉思汗 B.元世祖 C.阿保机 D.元昊20.(1.5分)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①忽必烈继承汗位②南宋灭亡③蒙古灭金④元朝建立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②﹣③﹣④21.(1.5分)在深圳蛇口赤湾山文天祥纪念公园的山顶上,人们可以远眺珠江口的零丁洋。当年文天祥被俘经过零丁洋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该诗的写作背景是()A.金灭北宋 B.西夏灭亡 C.元灭南宋 D.元朝灭亡22.(1.5分)这是一个特殊的机构,既是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机关,又直接统领吐蕃的政务和军事。该机构的名称及设立朝代是()A.安西都护府唐朝 B.驻藏大臣宋朝 C.宣政院元朝 D.伊犁将军清朝23.(1.5分)在宋代的文学史上,有两位来自济南的著名词人,人称“济南二安”。一位是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凄凄惨惨戚戚”;另一位是南宋男词人,词风豪放雄奇阔大,“醉里挑灯看剑”。他们是()A.李清照、苏轼 B.李清照、辛弃疾 C.李清照、关汉卿 D.马致远、苏轼24.(1.5分)深圳市龙华区观澜古墟的美育研学基地有一处“字信体验馆”。馆内设立了印刷术体验区,参与者可以体验“雕版刻章”、“活字印刷”等项目,该活动有助于人们了解()A.隋唐时期的教育发展 B.宋元时期的科技进步 C.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 D.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25.(1.5分)文学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很多历史信息,王安石的《元日》一诗中记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该诗能从侧面印证宋代()A.重视过元宵节 B.已经使用火药 C.市民阶层壮大 D.商品经济繁荣26.(1.5分)如表所示材料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元朝交通路线图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急递铺令牌A.海外贸易繁荣 B.技术发明高超 C.监察体系完善 D.中外交通发达27.(1.5分)中国的不少城市都有城隍庙。明太祖登基后,曾下诏加封天下城隍,使得城隍信仰制度化。他曾说过:“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鼓励民间信仰 B.加强中央集权 C.维护明朝统治 D.加强君主专制28.(1.5分)2022年10月,中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海发现一艘古代沉船。考古工作者鉴定为明代沉船,当时从中国驶向外国,其中载满瓷器。这一发现,可以证明,在明代()A.瓷器依然是中外贸易重要商品 B.严格限制民间对外贸易 C.造船技术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D.超载造成海运事故发生29.(1.5分)明代闽商陈振龙将甘薯引种到福建,后人有诗评论道:“万历番茄始入闽,如今天下少饥人。”这体现出引种甘薯最直接的作用是()A.带来了农产品商品化 B.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C.促进了粮食产量提高 D.改变了明朝经济结构30.(1.5分)七年级某同学在台州参观历史人物故居时,看到两副对联:“名播千秋昭典籍,身经百战著勋功。”和“荡彼倭夷靖海宇,保吾黎庶泽椒江。”据你推测,这一故居的主人应该是()A.岳飞 B.戚继光 C.郑和 D.郑成功31.(1.5分)中国的农书在宋元明时期不断东传日本,促使大量日本学者从事农学研究,并著书立说。其中有一本书首卷总论土壤、耕作、种子、施肥、收贮、水利,其余九卷分述五谷、蔬菜野菜、花果、经济林木、畜禽、药材、养生等。该书最有可能借鉴了()A.《梦溪笔谈》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32.(1.5分)明朝时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而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时,则有诗云:“圣朝不画长城界,一道平冈是九边”,该诗生动描绘了当时长城南北和平发展的局面。这一变化体现出()A.清朝长城彻底失去了军事价值 B.长城的民族交往纽带作用加强 C.清朝没有边疆防御的军事压力 D.边防压力是明灭亡的重要原因33.(1.5分)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子,深受宠爱,据载他获赐“庄田至四万顷”,而且“日有奉,月有进,所得珍宝不可胜计”。李自成俘获他以后怒斥道:“汝为亲王,富甲天下,当如此饥荒,不肯分发毫帑藏赈济百姓,汝奴才也!”据此材料可知,农民军起义的主要原因是()A.民众不堪重负 B.自然灾害频发 C.阶级矛盾尖锐 D.财政危机深重34.(1.5分)如表所示,不同的时代塑造了多种不同的郑成功形象。这表明()时代郑成功形象明末清初富有神话色彩的抗清英雄清朝早期叛国者、海贼清末为笼络台湾人,被宣传为“忠义典范”日据台湾时期开台始祖、拥有日本血统的英雄郑成功20世纪后民族英雄郑成功A.无法做到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B.时代背景会影响历史人物评价 C.时代变迁使历史研究丧失意义 D.官方的人物评价不能反映历史35.(1.5分)在西藏历史上,转世活佛往往由护法喇嘛作法降神祷问指定,一些上层贵族或大喇嘛乘机操纵宗教大权,为此,乾隆时规定,转世灵童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制度来确认,这一规定旨在()A.明确驻藏大臣的地位 B.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C.保证宗教活动神圣性 D.强化西藏政教合一体制历史地理学家利用历史信息绘制了如图两个示意图,观察1和图2,回答第36﹣37题图1明清太湖流域苏州都市圈图2清中期至清末太湖空间形态变化图36.如图1所示,苏州附近出现了规模可观的“都市圈”。借此可以研究()A.太湖流域工商业的发展 B.苏州成为全国大都市的过程 C.清朝地方行政区划方法 D.古代城市发展规划的超前性37.通过观察图2中太湖湖岸线的变化,发现太湖的面积越来越小,其原因可能是()A.太湖流域出现大量水上城市 B.太湖流域的气候越来越干燥 C.人口增长带来人地矛盾突出 D.过度使用带来水资源的匮乏38.(1.5分)奏折是清代特有的一种文书形式,它是上奏者与皇帝之间的私人信件。雍正曾反复强调奏折的保密性“密之一字,最为紧要,不可令一人知之”,“若不能密,不如不奏也”。这体现出清朝()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地方权力的削减 C.行政效率的提高 D.思想控制的加强39.(1.5分)由于合法、公开的海外贸易不被允许,东南沿海人民生活无着,就开始冒险走私。单个力量薄弱,结帮合伙,于是闽、浙、粤三省逐渐兴起了海盗。上述材料体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A.出现的原因 B.造成的影响 C.积极的作用 D.有限的成效40.(1.5分)《红楼梦》塑造了丫鬟晴雯的形象,她没有受到过任何文化教育,当别人拿着太太们的赏赐向大家炫耀时,她刚烈地说:“一样这屋里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这一情节反映出当时()A.人们对封建礼教的反叛 B.平等思想已深入人心 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政治批判的色彩浓烈二、综合运用题。共三小题,41题16分,42题14分,43题10分,共40分。41.(16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某校七年级学生以“文明交流,互鉴发展”为主题,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小钱币,大历史——互鉴】材料一:中国古代货币交流(部分)示意图货币交流中外交流民族交流东罗马金币出土于唐朝墓葬契丹货币西夏货币日本和同开珎与我国唐朝铸造的“开元通宝”很相似。少数民族货币外形与文字跟汉族相似。【千帆起,历史续——交流】材料二:图1《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局部)画面描绘了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图2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图3郑和宝船(模型)【大时代,新篇章——发展】材料三:2023年6月7日至8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摘编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外交流”部分所示货币反映的历史信息。据图“民族交融”部分所示货币分析,促使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发展壮大的共同因素。(2)仔细观察材料二的图1,结合时代特点分析“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目的。图2是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历史见证,指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技术原因。观察图3,“郑和宝船”是依据相关历史资料制作的郑和下西洋所用船只模型,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古代史上的“文明交流互鉴”(分别从中国吸收世界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两个角度列举)。(4)深圳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发生地和桥头堡。作为深圳学子,你能为“文明交流,互鉴发展”作出哪些贡献?42.(14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国家的统一与巩固】材料一:【边疆的管辖与治理】材料二:(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汪大渊《岛夷志略》【民族的交往与交融】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基于现代中国版图,指出与汉、唐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何拓展?列举清朝管理新疆的措施,并分析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的机构,并说明这一机构设置的意义。(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具有鲜明特色,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特色”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认识。43.(10分)中国戏曲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代戏曲代表表演区观众区说明关系原始社会原始歌舞天然场所(如苑丘)原始歌舞的全民表演区与观众区未分化戏曲借原始宗教反映于剧场巫祝祭坛天然场所表演区与观众区开始分化春秋战国俳优(大多为奴隶表演)贵族厅堂,殿庭、院落殿庭中坐席戏曲的贵族化趋势,表演进入人工建筑戏曲借等级观念反映于剧场汉魏百戏(歌舞杂技的融合)殿庭、广场坐席,帐篷戏曲进一步贵族化,观众区抬起隋唐多民族融合的歌舞剧歌台、舞台、乐棚戏场、变场戏曲的市民化趋势明显、表演区抬起,观众区抬起戏曲借市民文化反映于剧场宋元元曲、杂剧、散曲、南戏舞亭、乐亭瓦子(瓦舍)、勾栏戏曲进一步市民化,表演台加上屋顶;戏曲市民化得到较大发展,表演区和观众区的建筑一体化出现,后台雏形出现戏曲与剧场的直接相互促进明地方戏剧逐渐专业化的戏台宗祠、会馆戏曲表演的复杂程度提高,前台加宽,后台加大,建筑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戏曲与剧场进一步相互促进清昆曲、京剧大型宫廷戏台宗祠、会馆、戏园、庭院戏曲得到皇家重视,并在建筑上得到体现。城市中出现室内空间完整的剧场——摘编自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材料二:万丰粤剧在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万丰社区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传承,2019年被选定为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万丰粤剧平时在万丰广场演出,每遇祭祀、喜庆、宗族活动时,万丰粤剧团都搭台唱戏“万丰粤剧”传承人潘强恩接受采访时说:“像很多传统文化一样,粤剧的土壤在不断地萎缩。年轻人更关注的是电影、电视等文化形式。戏剧必须要有新气象,推出新作品、好作品。”——《宝安日报》:《万丰粤剧用艺术浸染乡邻》(2019年1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的剧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出现明显市民化趋势的根本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请你为新时代戏曲的传承出谋划策。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内将该题相对应的的答案标号涂黑。共39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1.5分)据《隋书•食货志》记载,597年,全国人口增长,京师和地方的仓库堆满财物,新上缴的赋税无法存储,只能堆积在走廊上。隋文帝杨坚因此免除了这一年的地丁税,以赏赐百姓。材料反映出()A.隋炀帝耗费大量财力 B.隋朝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C.隋大肆征收百姓赋税 D.隋文帝以身作则节俭治国【解答】依据题干材料“京师和地方的仓库堆满财物,新上缴的赋税无法存储,只能堆积在走廊上”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统一了隋朝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国家发展的措施。随后,隋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B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隋文帝统治时的情况,并没有相关内容能说明隋炀帝耗费大量财力,排除A项;“隋大肆征收百姓赋税”的说法与题干材料“隋文帝杨坚因此免除了这一年的地丁税,以赏赐百姓”不符,排除C项;题干材料并没有相关内容能表明隋文帝以身作则,节俭治国,排除D项。故选:B。2.(1.5分)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隋在运河沿线种植柳树,“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然而,“海内财力此时竭……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龙舟未过彭城阁,义旗已入长安宫。”作者评论道:“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营建东都 B.隋统一战争 C.安史之乱 D.隋炀帝暴政【解答】根据材料“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龙舟未过彭城阁,义旗已入长安宫。”可知,诗歌在反思隋朝灭亡的教训,而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D项正确;营建东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隋统一战争,排除B项;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排除C项。故选:D。3.(1.5分)如图是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过程的梳理,请据此将“演变趋势”部分补充完整()A.官吏选拔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B.重文轻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C.血缘和门第观念完全被摒弃 D.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趋于停滞【解答】根据图示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过程。选官制度,从以血统为标准,到以门弟为标准,再到以才能为标准,范围不断扩大,统治基础也就扩大了,A项正确;重文轻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是在宋代,排除B项;血缘和门第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影响,并没有完全完全被摒弃,排除C项;科举制使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趋于频繁,排除D项。故选:A。4.(1.5分)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根据下列年代尺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A.618年李世民建立唐朝 B.649﹣713年是武则天的专权时期 C.741年是唐朝的转折点 D.627﹣741年间社会呈现繁荣景象【解答】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开元年间”是指713年至741年。故D符合题意;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排除A;“贞观之治”后,唐朝第三个皇帝是唐高宗,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改国号为周。649﹣713年是武则天的专权时期说法错误,排除B;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755﹣763年的安史之乱,排除C。故选:D。5.(1.5分)表中的材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文献资料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实物资料曲辕犁秘色瓷开元通宝A.农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发达 B.社会经济繁荣,物质文明丰富 C.制瓷技术高超,生活水平提升 D.商品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解答】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居易的诗反映了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唐朝人民发明了新的犁地工具曲辕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秘色瓷是唐朝烧造的特制瓷器;开元通宝代表着唐朝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可见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物质文明丰富,B项正确;材料不止涉及农业发展,排还有工商业和城市,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生活水平提升层面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B。6.(1.5分)下列选项中史事与史论相符合的是()史事结论A陈胜、吴广起义首次有准备有组织的起义B黄巾军起义具有首创精神的农民起义C隋末农民起义被藩镇联合镇压的大规模起义D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起义A.A B.B C.C D.D【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是具有首创精神的农民起义,A史事与史论不符合,排除A项;黄巾军起义是首次有准备有组织的起义,B史事与史论不符合,排除B项;黄巢起义是被藩镇联合镇压的大规模起义,C史事与史论不符合,排除C项;黄巢起义是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起义,D史事与史论符合,D项符合题意。故选:D。7.(1.5分)诗歌是时代特征的折射,唐朝诗人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中的“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元稹《法曲》中的“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都折射出唐朝的()A.民族交往交融 B.女子地位较高 C.经济高度繁荣 D.音乐艺术多彩【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中的“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唐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表现;唐朝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学习,汉族吸收了少数民族的妆容、音乐等,民族交往交融加强,A项正确;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包容,女子地位的确很高,经济高度繁荣,音乐艺术丰富多彩,但材料中的诗句重点展现的不是这些,而是借助音乐、妆容等内容重点展现了民族交融,排除BCD三项。故选:A。8.(1.5分)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唐朝()A.海外贸易繁荣 B.水陆交通发达 C.经济文化领先 D.民族关系和睦【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政策开放,与外交往频繁,C项正确;海外贸易繁荣、水陆交通发达是唐朝与外交往频繁的因素,但不能作为根本原因,排除AB项;民族关系和睦属于盛唐气象,与对外交往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9.(1.5分)如图是颜真卿于758年写下的《祭侄文稿》(局部),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文中的“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指的是()A.李渊反隋 B.安史之乱 C.朱温灭唐 D.黄巢起义【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中的“758年”并结合所学的安史之乱可知,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直到763年才被平定,颜真卿颜鲁公写《祭侄文稿》的时间正值安史之乱期间,他所思念的侄儿正是被安史叛军杀害,由此可知,逆贼称兵犯顺指的便是安禄山、史思明等逆贼发动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B正确;李渊反隋发生在7世纪初,并于618年建立了唐朝,排除A;朱温篡权导致唐朝灭亡的时间是907年,排除C;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的9世纪,排除D。故选:B。10.(1.5分)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献,里边保存着不少唐人的“放妻书”(离婚证书),其中有文书载:“……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这些文书反映了唐朝()A.女性生活奢靡 B.提倡婚姻自由 C.社会风气开放 D.实现男女平等【解答】材料“放妻书”“……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可知,这些内容反映的是唐朝时期允许离婚,并且男性还对离婚的女性有良好的祝福,这说明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C项正确;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唐朝社会风气开放,不仅允许离婚,而且男性也不会因此怨恨女性,“女性生活奢靡”在题干中未有提及,排除A项;“唐朝提倡婚姻自由”在题干中未有提及,排除B项;实现男女平等与实际不符,排除D项。故选:C。11.(1.5分)如图是五代十国前期和后期的形势图,据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是()A.藩镇割据严重 B.北方战事不断 C.南方经济发展 D.逐步走向统一【解答】依据题干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五代十国政权建立与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关联,排除A项;仅凭题干图片不足以体现当时北方战事不断,排除B项;仅凭题干图片不足以体现当时南方经济发展,排除C项。故选:D。12.(1.5分)宋代文人辈出,如表是部分文人所任官职列表,此表可用来说明宋朝()姓名曾任官职职权范围范仲淹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负责边防晏殊枢密使负责管理全国军政欧阳修枢密副使协助管理全国军政A.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B.盛行尚武轻文的风气 C.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D.文人掌握国家军事权【解答】据题干中三位文人担任的职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文人都掌握着军政大权,这体现了宋朝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还派文人到地方担任地方的知州,D项正确;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是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时期出现的现象,是指地方割据藩镇并立势力和影响太大,王权日渐衰弱,与题干表格无关,排除A项;盛行尚武轻文的风气是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B项;题干表格意在强调文人掌握国家军事权,体现不出发展文教事业,排除C项。故选:D。13.(1.5分)某历史学习小组准备探究“王安石变法”,下列材料中适合选用的是()A.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 B.澶渊之盟的考古资料 C.西夏与北宋历次战争列表 D.司马光对改革的评论【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大地主大官僚的代表司马光的强烈反对,题干体现了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极为不满,司马光对改革的评论也可作为研究王安石变法的材料,D项正确;王安石变法发生于1069到1085年,与北宋形势图时间不符,排除A项;澶渊之盟发生于1005年,远早于王安石变法,排除B项;西夏与北宋历次战争间隔时间较长,难以看出北宋在王安石变法下发生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14.(1.5分)《宋史》记载:“自景德(宋真宗年号,景德元年是1004年)以来,四方无事,百姓安康,户口蕃庶,田野日辟。”这一相对和平局面的出现得益于()A.澶渊之盟 B.宋夏和议 C.岳飞抗金 D.绍兴和议【解答】根据材料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04年,辽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前锋直指靠近黄河的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宰相寇准反对迁都,力荐宋真宗亲征,宋真宗抵达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力挫辽军。1005年,宋辽订立和议: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A项正确;公元1044年“宋夏和议”,排除B项;岳飞抗金是在南宋时期,排除C项;1141年绍兴和议,排除D项。故选:A。15.(1.5分)《中国通史简编》载:“岳飞死后,韩世忠(南宋名将)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兵事,幸得保全生命。……绍兴十二年正月和议成功,划定以淮水中流为界。”据此可知()A.北宋与辽议和,以淮水为界 B.宋军不敌金军,韩世忠休战 C.宋金达成和议,金向宋称臣 D.南宋与金和议,以淮水为界【解答】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并给金岁市,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据“划定以淮水中流为界”可知,这是南宋与金的和议,以淮水为界双方休战。故D正确;北宋与辽议和时间是1005年,排除A;宋军不敌金军,韩世忠休战与材料“和议成功”不符,排除B;南宋向金称臣,排除C。故选:D。16.(1.5分)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描写了南宋统治者()A.满足现状,偏安江南 B.一心求和,与金对峙 C.立志北伐,收复中原 D.发展经济,向往和平【解答】题干材料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故A符合题意;一心求和,与金对峙与“直把杭州作汴州”等不符,排除B;立志北伐,收复中原与“直把杭州作汴州”等不符,排除C;材料反映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没有描写发展经济,向往和平,排除D。故选:A。17.(1.5分)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区也逐渐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据此可知宋朝()A.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扩大 B.生产技术得到革新 C.粮食作物有了较大发展 D.政府重视农业生产【解答】A.根据题干“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区也逐渐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可知,茶树与棉花都属于经济作物,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垦荒地,注重农具的改良,农业发展迅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显著增加,故A项正确;B.生产技术的革新不只存在于农业,还有制瓷业等,材料未涉及相关内容,故B项错误;C.茶树与棉花属于经济作物,并非粮食作物,故C项错误;D.材料只说了普遍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没有提及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故D项错误。故选:A。18.(1.5分)宋朝时出现了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据统计,《清明上河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这体现出宋朝()A.商业贸易十分发达 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印刷技术日趋成熟 D.绘画技巧丰富多样【解答】据材料“《清明上河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可知,宋朝商业空前繁荣,为招揽生意,有的店铺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这体现出宋朝商业贸易十分发达,A项正确;《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只是东京(今开封)的场景,无法体现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项;据材料“《清明上河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商家的经营,并未提及印刷术等信息,排除C项;材料重在强调广告而不是绘画,且仅从《清明上河图》中的广告看不出丰富的绘画技巧,排除D项。故选:A。19.(1.5分)历史文献《蒙古秘史》记载,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A.成吉思汗 B.元世祖 C.阿保机 D.元昊【解答】“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铁木真结束了上述材料中描述的状况。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故选:A。20.(1.5分)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①忽必烈继承汗位②南宋灭亡③蒙古灭金④元朝建立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②﹣③﹣④【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9年南宋灭亡;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元朝建立。故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④﹣②,C符合题意;其余三项排序不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21.(1.5分)在深圳蛇口赤湾山文天祥纪念公园的山顶上,人们可以远眺珠江口的零丁洋。当年文天祥被俘经过零丁洋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该诗的写作背景是()A.金灭北宋 B.西夏灭亡 C.元灭南宋 D.元朝灭亡【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南宋丞相文天祥是抗元英雄,曾在东南沿海组织斗争,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他的《过零丁洋》,C项正确;金灭北宋发生在1127年,与题干文天祥所处时间不符,排除A项;西夏灭亡于1227年,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元朝灭亡于14世纪,而文天祥生活于13世纪,排除D项。故选:C。22.(1.5分)这是一个特殊的机构,既是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机关,又直接统领吐蕃的政务和军事。该机构的名称及设立朝代是()A.安西都护府唐朝 B.驻藏大臣宋朝 C.宣政院元朝 D.伊犁将军清朝【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在西南地区,元朝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宣政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C项正确;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时期设立的管理新疆地区的机构,排除A项;驻藏大臣是清朝派驻西藏并参与西藏和清政府中央交流的驻扎大臣,排除B项;伊犁将军是清朝设立的新疆地区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排除D项。故选:C。23.(1.5分)在宋代的文学史上,有两位来自济南的著名词人,人称“济南二安”。一位是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凄凄惨惨戚戚”;另一位是南宋男词人,词风豪放雄奇阔大,“醉里挑灯看剑”。他们是()A.李清照、苏轼 B.李清照、辛弃疾 C.李清照、关汉卿 D.马致远、苏轼【解答】据“在宋代的文学史上,有两位来自济南的著名词人,人称‘济南二安’。一位是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凄凄惨惨戚戚’;另一位是南宋男词人,词风豪放雄奇阔大,‘醉里挑灯看剑’”可知,他们是李清照、辛弃疾。宋朝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北宋苏轼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南宋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醉里挑灯看剑”是他的词句。李清照是我国宋朝婉约派女词人的杰出代表。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凄凄惨惨戚戚”是她的词句,B项正确;苏轼是北宋词人,排除AD项;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排除C项。故选:B。24.(1.5分)深圳市龙华区观澜古墟的美育研学基地有一处“字信体验馆”。馆内设立了印刷术体验区,参与者可以体验“雕版刻章”、“活字印刷”等项目,该活动有助于人们了解()A.隋唐时期的教育发展 B.宋元时期的科技进步 C.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 D.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解答】A.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时期,隋唐时期尚未出现活字印刷术,且题干材料涉及的主要是科技方面的成就,与教育的发展无直接联系,故A错误;B.从“活字印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活动有助于人们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进步。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故B正确;C.“雕版刻章”“活字印刷”属于科技成就,而非文学艺术,故C错误;D.题干材料未对“雕版刻章”“活字印刷”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行说明,故D错误。故选:B。25.(1.5分)文学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很多历史信息,王安石的《元日》一诗中记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该诗能从侧面印证宋代()A.重视过元宵节 B.已经使用火药 C.市民阶层壮大 D.商品经济繁荣【解答】A.重视过元宵节,不符合题意的主旨,《元日》描写的是人们过春节时的场景,故A错误;B.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当时,人们主要利用火药的特性,制成爆炸性武器,或者用来制成管形火器。结合题干信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可知,王安石的诗能从侧面印证宋代已经使用火药,故B正确;C.市民阶层壮大,与题干材料无关,故C错误;D.商品经济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故选:B。26.(1.5分)如表所示材料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元朝交通路线图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急递铺令牌A.海外贸易繁荣 B.技术发明高超 C.监察体系完善 D.中外交通发达【解答】根据题干“元朝交通线路图”“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急递铺令牌”和所学的知识可知,元朝的交通四通八达,可以从陆上和海上前往亚非各国。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设置了驿站,方便人们出行。还有专门加急出行的特殊令牌,由此反映出共同的历史主题为中外交通发达,D项正确;根据题干“元朝交通线路图”“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急递铺令牌”和所学的知识可知,元朝的交通线路图里有陆上交通线路以及陆地上的驿站的设置,“海外贸易繁荣”不能成为共同历史主题,排除A项;元朝交通路线图、驿站和急递铺令牌都不属于技术发明,排除B项;元朝交通路线图、驿站和急递铺令牌也不属于监察体系,排除C项。故选:D。27.(1.5分)中国的不少城市都有城隍庙。明太祖登基后,曾下诏加封天下城隍,使得城隍信仰制度化。他曾说过:“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鼓励民间信仰 B.加强中央集权 C.维护明朝统治 D.加强君主专制【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明太祖设立城隍庙是为了约束百姓,进而到达巩固明朝统治的目的,C项正确;鼓励民间信仰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城隍信仰制度化”,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也没有涉及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28.(1.5分)2022年10月,中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海发现一艘古代沉船。考古工作者鉴定为明代沉船,当时从中国驶向外国,其中载满瓷器。这一发现,可以证明,在明代()A.瓷器依然是中外贸易重要商品 B.严格限制民间对外贸易 C.造船技术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D.超载造成海运事故发生【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对外贸易活跃;题干材料“明代沉船,当时从中国驶向外国,其中载满瓷器”可以证明,在明代瓷器依然是中外贸易重要商品,A项正确;明代通过法律手段严格限制民间的对外贸易活动,材料没有涉及限制民间对外贸易,排除B项;明朝时期的造船技术,在当时世界属于最顶尖的水平,材料没有涉及造船技术,排除C项;材料证明在明代瓷器依然是中外贸易重要商品,“明代沉船,当时从中国驶向外国,其中载满瓷器”说明不了超载造成海运事故发生,排除D项。故选:A。29.(1.5分)明代闽商陈振龙将甘薯引种到福建,后人有诗评论道:“万历番茄始入闽,如今天下少饥人。”这体现出引种甘薯最直接的作用是()A.带来了农产品商品化 B.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C.促进了粮食产量提高 D.改变了明朝经济结构【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根据材料“万历番茄始入闽,如今天下少饥人。”表明甘薯解决了人们饥饿的问题,说明甘薯最直接的作用是促进了粮食产量提高,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产品进行贸易,排除A项;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引种甘薯并未改变明朝经济结构,排除D项。故选:C。30.(1.5分)七年级某同学在台州参观历史人物故居时,看到两副对联:“名播千秋昭典籍,身经百战著勋功。”和“荡彼倭夷靖海宇,保吾黎庶泽椒江。”据你推测,这一故居的主人应该是()A.岳飞 B.戚继光 C.郑和 D.郑成功【解答】依据题干“荡彼倭夷靖海宇,保吾黎庶泽椒江”等信息可知,该历史人物与抗倭斗争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抗倭名将戚继光基本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领土完整,B项正确;岳飞是抗金英雄,排除A项;郑和是明朝著名航海家、外交家,曾七下西洋,排除C项;郑成功在明清之际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排除D项。故选:B。31.(1.5分)中国的农书在宋元明时期不断东传日本,促使大量日本学者从事农学研究,并著书立说。其中有一本书首卷总论土壤、耕作、种子、施肥、收贮、水利,其余九卷分述五谷、蔬菜野菜、花果、经济林木、畜禽、药材、养生等。该书最有可能借鉴了()A.《梦溪笔谈》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解答】依据材料“中国的农书在宋元明时期不断东传日本”可知,这本书为农书,结合所学可知,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广泛阅读有关农业的书籍,经过潜心研究,编著了农学名著。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等12类,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C项正确;《梦溪笔谈》为科技方面的著作,排除A项;《本草纲目》为中医典籍,排除B项;《天工开物》为农业手工业综合性著作,排除D项。故选:C。32.(1.5分)明朝时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而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时,则有诗云:“圣朝不画长城界,一道平冈是九边”,该诗生动描绘了当时长城南北和平发展的局面。这一变化体现出()A.清朝长城彻底失去了军事价值 B.长城的民族交往纽带作用加强 C.清朝没有边疆防御的军事压力 D.边防压力是明灭亡的重要原因【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根据材料“该诗生动描绘了当时长城南北和平发展的局面”表明长城对南北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B项正确;清朝长城彻底失去了军事价值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清朝没有边疆防御的军事压力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明朝灭亡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33.(1.5分)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子,深受宠爱,据载他获赐“庄田至四万顷”,而且“日有奉,月有进,所得珍宝不可胜计”。李自成俘获他以后怒斥道:“汝为亲王,富甲天下,当如此饥荒,不肯分发毫帑藏赈济百姓,汝奴才也!”据此材料可知,农民军起义的主要原因是()A.民众不堪重负 B.自然灾害频发 C.阶级矛盾尖锐 D.财政危机深重【解答】A.材料并未描述民众不堪重负的内容,故A错误;B.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明朝末年阶级矛盾异常尖说的表现,并未描述明朝末年自然灾害频发的表现,故B错误;C.材料“庄田至四万顷”“日有奉,月有进,所得珍宝不可胜计”“汝为亲王,富甲天下,当如此饥荒,不肯分发毫帑藏赈济百姓,汝奴才也!”的内容描述反映的是明朝末年皇室贵族、室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导致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故C正确;D.财政危机与材料描述内容不符,故D错误。故选:C。34.(1.5分)如表所示,不同的时代塑造了多种不同的郑成功形象。这表明()时代郑成功形象明末清初富有神话色彩的抗清英雄清朝早期叛国者、海贼清末为笼络台湾人,被宣传为“忠义典范”日据台湾时期开台始祖、拥有日本血统的英雄郑成功20世纪后民族英雄郑成功A.无法做到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B.时代背景会影响历史人物评价 C.时代变迁使历史研究丧失意义 D.官方的人物评价不能反映历史【解答】材料旨在对比不同时代的人物评价,并非无法做到客观,排除A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为了挽救明朝抗击清王朝,所以明末清初他是富有神话色彩的抗清英雄,清朝早期他是叛国者、海贼,由于郑成功本人在台湾威望很高,清末为笼络台湾人,郑成功被宣传为“忠义典范”,到20世纪后,由于郑成功维护了国家主权,被称为民族英雄,不同的时代背景对郑成功有不同的评价,B项正确;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历史始终会给人们以借鉴,排除C项;官方的人物评价反映了历史当前时代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35.(1.5分)在西藏历史上,转世活佛往往由护法喇嘛作法降神祷问指定,一些上层贵族或大喇嘛乘机操纵宗教大权,为此,乾隆时规定,转世灵童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制度来确认,这一规定旨在()A.明确驻藏大臣的地位 B.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C.保证宗教活动神圣性 D.强化西藏政教合一体制【解答】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必须由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这一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建立金瓶掣签制度,通过强化中央权威,有效缓解了藏区的教派分歧,减少了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其目的在于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B项正确;驻藏大臣设立时便是与达赖、班禅平等的地位,排除A项;驻藏大臣不属于宗教人物,无法保证其神圣性,排除C项;强化西藏政教合一体制是影响而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B。历史地理学家利用历史信息绘制了如图两个示意图,观察1和图2,回答第36﹣37题图1明清太湖流域苏州都市圈图2清中期至清末太湖空间形态变化图36.如图1所示,苏州附近出现了规模可观的“都市圈”。借此可以研究()A.太湖流域工商业的发展 B.苏州成为全国大都市的过程 C.清朝地方行政区划方法 D.古代城市发展规划的超前性【解答】根据材料“明清太湖流域苏州都市图”可知,苏州附近都市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借此图可以研究太湖地区工商业的发展,A项正确;从题干图示中,无法呈现出苏州成为全国大都市的过程,排除B项;图1只是苏州都市图,题干并未涉及到其他地区的情况,无法体现清朝地方行政区划的方法,排除C项;“古代城市发展规划的超前性”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37.通过观察图2中太湖湖岸线的变化,发现太湖的面积越来越小,其原因可能是()A.太湖流域出现大量水上城市 B.太湖流域的气候越来越干燥 C.人口增长带来人地矛盾突出 D.过度使用带来水资源的匮乏【解答】根据材料“发现太湖的面积越来越小”结合所学,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太湖就是受此影响,人口增长带来人地矛盾突出,C项正确;水上城市的出现,其原因主要是人口的增长,排除A项;太湖流域的气候四季分明,气候越来越干燥并不是太湖面积越来越小的原因,排除B项;水资源的过渡使用,从侧面反映了人口的增长,排除D项。故选:C。38.(1.5分)奏折是清代特有的一种文书形式,它是上奏者与皇帝之间的私人信件。雍正曾反复强调奏折的保密性“密之一字,最为紧要,不可令一人知之”,“若不能密,不如不奏也”。这体现出清朝()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地方权力的削减 C.行政效率的提高 D.思想控制的加强【解答】清代官员秘密与皇帝通信,即密折奏事制度作为清王朝皇权独裁制度的核心,强化了君主专制。故A正确;材料强调奏折制度的保密性,没有涉及到地方权力,排除B;奏折制度的执行使皇帝工作量大大提高,无法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C;奏折制度主要是奏事,与思想控制无关,排除D。故选:A。39.(1.5分)由于合法、公开的海外贸易不被允许,东南沿海人民生活无着,就开始冒险走私。单个力量薄弱,结帮合伙,于是闽、浙、粤三省逐渐兴起了海盗。上述材料体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A.出现的原因 B.造成的影响 C.积极的作用 D.有限的成效【解答】根据材料“由于合法、公开的海外贸易不被允许,东南沿海人民生活无着,就开始冒险走私。单个力量薄弱,结帮合伙,于是闽、浙、粤三省逐渐兴起了海盗。”可知,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沿海人民生计受损害,于是人们冒险走私,导致海盗的出现,反映了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影响,B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排除A项;材料中“海盗”的出现是消极影响,排除C项;闭关锁国政策有限的成效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40.(1.5分)《红楼梦》塑造了丫鬟晴雯的形象,她没有受到过任何文化教育,当别人拿着太太们的赏赐向大家炫耀时,她刚烈地说:“一样这屋里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这一情节反映出当时()A.人们对封建礼教的反叛 B.平等思想已深入人心 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政治批判的色彩浓烈【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反映出明清小说中女性从陪衬、点缀到受钦慕、被赞颂,这体现了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女性认识自身,寻求摆脱封建纲常束缚的要求,实质上反映出当时市民阶层对封建礼教的反叛。曹雪芹的《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的反映了古代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A项正确;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男尊女卑根深蒂固,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阻力巨大,排除B项;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男女平等的观念才深入人心,女性地位逐渐提高,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女性的解放,但没有体现出对政治的批判,排除D项。故选:A。二、综合运用题。共三小题,41题16分,42题14分,43题10分,共40分。41.(16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某校七年级学生以“文明交流,互鉴发展”为主题,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小钱币,大历史——互鉴】材料一:中国古代货币交流(部分)示意图货币交流中外交流民族交流东罗马金币出土于唐朝墓葬契丹货币西夏货币日本和同开珎与我国唐朝铸造的“开元通宝”很相似。少数民族货币外形与文字跟汉族相似。【千帆起,历史续——交流】材料二:图1《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局部)画面描绘了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图2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图3郑和宝船(模型)【大时代,新篇章——发展】材料三:2023年6月7日至8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摘编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外交流”部分所示货币反映的历史信息。据图“民族交融”部分所示货币分析,促使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发展壮大的共同因素。(2)仔细观察材料二的图1,结合时代特点分析“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目的。图2是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历史见证,指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技术原因。观察图3,“郑和宝船”是依据相关历史资料制作的郑和下西洋所用船只模型,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古代史上的“文明交流互鉴”(分别从中国吸收世界文化、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两个角度列举)。(4)深圳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发生地和桥头堡。作为深圳学子,你能为“文明交流,互鉴发展”作出哪些贡献?【解答】(1)根据材料一“东罗马金币”和“日本和同开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中外交流”部分所示货币反映的历史信息是唐朝时期中外交往频繁。根据“契丹货币”“西夏货币”“少数民族货币外形与文字跟汉族相似”分析可知,促使契丹和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发展壮大的共同因素是受中原文明影响较大,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2)仔细观察材料二的图1“《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局部)画面描绘了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结合时代特点分析可知,“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目的是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与文化。图2是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历史见证,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技术原因是造船技术发达;指南针的应用;航海技术发达等。观察图3,“郑和宝船”是依据相关历史资料制作的郑和下西洋所用船只模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是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根据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史上中国吸收世界文化事例有玄奘西行天竺取佛经等;中国古代史上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事例有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与中国文化等。(4)作为深圳学子,能为“文明交流,互鉴发展”作出的贡献有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好对外交流的使者;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等。故答案为:(1)历史信息:唐朝时期中外交往频繁。共同因素:受中原文明影响较大,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2)目的: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与文化。原因:造船技术发达;指南针的应用;航海技术发达等。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中国吸收世界文化事例:玄奘西行天竺取佛经等。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事例: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与中国文化等。(4)贡献: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好对外交流的使者;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等。(言之成理即可)42.(14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国家的统一与巩固】材料一:【边疆的管辖与治理】材料二:(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汪大渊《岛夷志略》【民族的交往与交融】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请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