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旧石器时代,华南和中原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植被繁茂的森林,需用砍砸器进行劈砍,故流行粗大的砾石工具;而东北地区是温带的森林草原,故多使用小型的刮削石器来切割、刮削等。这说明影响工具制作的因素是()A.思想观念 B.智力水平 C.自然环境 D.生产技术2.(2分)如图是北京人和猿的肢骨比较图。猿的大腿骨与上臂骨的长度相同,而北京人的大腿骨明显长于上臂骨,由此推测()A.北京人依然保留猿的特征 B.直立行走促进了人类进化 C.火的使用影响智力的发育 D.猿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3.(2分)如图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酒器和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这可以用来研究()A.兵器的生产制造 B.青铜制造的工艺 C.奴隶的生活状况 D.礼乐制度的产生4.(2分)如图是“战国墓葬的等级及墓室形制图”,而战国晚期的楚国大夫邵佗的墓室却有14层台阶,这说明此时()王四墓道7层台大墓诸侯二墓道5层台大墓卿单墓道3层台大墓士无墓道2层台大墓A.邵佗受周王室重视 B.墓葬制度逐渐完善 C.分封制度逐渐瓦解 D.地主阶级力量壮大5.(2分)如图是一本书的篇章节选,这本书可能是()《尚贤》《尚同》《节用》《非命》《尊天》《事鬼》《兼爱》《非攻》……A.《墨子》 B.《论语》 C.《韩非子》 D.《老子》6.(2分)《黄帝内经•素问篇》根据季节变化制定了与之相应的作息制度: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说明中医重视()A.诊疗方式的多种多样 B.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C.因人而异的疾病预防 D.临床实践的不断探索7.(2分)有学者认为,郡县在本质上是一种雇佣制度,是皇帝雇佣代理人来管理国家,无论是郡守,还是县令,他们都只是代理人,不是权力所有者,说到底只是皇帝命令的执行人而已。由此可见,郡县制()A.有利于皇帝掌握国家权力 B.不利于提高官员的积极性 C.杜绝地方发生叛乱的可能 D.限制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8.(2分)秦国士兵在服役期间,除军服外,内衣和个人费用一律自理。在考古发掘出的秦朝士兵家书中,两位士兵不约而同地要求家人紧急寄钱和布,以便缝制衣服,如果寄不来,“即死矣”!这体现了秦国()A.重视边疆的防御 B.言论受到限制 C.手工业水平落后 D.百姓负担沉重9.(2分)文帝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这说明此时()A.生产水平远超前代 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休养生息取得成效 D.国家没有外敌威胁10.(2分)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像漆衣镜,上有孔子及其5位弟子的画像和传记,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孔子形象。这可以用来研究汉代()A.崇儒的文化风尚 B.休养生息的政策 C.私学兴起的过程 D.百家争鸣的现象11.(2分)如图是东汉时期南方的小型庄园城堡,当时的庄园为加强军事防御,四周有高墙环绕,四角有碉堡耸立,便于瞭望和防守。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人们自给自足 B.社会动荡不安 C.生产发展迅速 D.国家政权并立12.(2分)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不断南迁,213年江北的自耕农渡江到江南,一次就有十多万户,这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这说明()A.人口迁徙影响经济发展 B.国家统一促进人口迁徙 C.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D.民族融合利于社会进步13.(2分)曹操在诗句中描写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状况,而到了曹魏时期,社会出现“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情景,这说明三国时期()A.民族关系实现缓和 B.江南地区获得开发 C.诗词创作取得进步 D.社会经济有所恢复14.(2分)公元485年,拓跋宏采纳汉人大臣的建议,规定凡15岁以上,不分男女,都可以得到国家授予的土地,同时还限制土豪劣绅兼并土地,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这体现了()A.国家实现男女平等 B.地主阶级受到打压 C.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D.北方各族融为一体15.(2分)以下是从《齐民要术》中摘选的农业谚语,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农业生产必须()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以时及泽,为上策。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立秋叶如荷钱,犹得豆。A.多种经营 B.因地制宜 C.改进工具 D.不误农时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40分)16.(20分)七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题为“中国古代的战马和骑兵”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这是他们收集到的史料,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材料一: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要求战马高1.33米,骑士身高1.73米以上。秦兵马俑的战马高1.33米,骑士身高1.8米以上,完全符合标准。秦国重视骑兵的建设,发展出强大而又高度正规化的骑兵部队,骑兵达到总兵力的六分之一。——摘编自刘炜、赵春青等编著《看见中国:文物里的上下五千年》材料二:汉承秦制,从中央朝廷开始就非常重视养马、用马。汉朝对于他们难以饲养的马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不仅是出于抵抗北方匈奴或其他游牧民族的军事目的,而且也是因为大量的皇室贵族和官僚豪族都需要马匹。《史记•大宛传》记载“大宛国左右,马嗜苜蓿。汉使张骞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葡萄”。——摘编自葛承雍《天马与骆驼——汉代丝绸之路标识符号的新释》材料三:魏晋时期,骑兵出现由北向南发展的趋势。北方地域辽阔,产马量大,所以骑兵最先兴起。南方虽然不适应骑兵作战,但为了应付较大的攻守范围,也没有忽视骑兵的建设,并且有独立编队,协同步兵作战。骑兵的装备也出现由轻装到重装的演变。——摘编自刘炜、赵春青等编著《看见中国:文物里的上下五千年》请回答: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国骑兵部队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对秦国发展有何影响?问题二:阅读材料二,概括汉朝重视“养马、用马”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通西域的作用。问题三:根据材料三,总结南方地区骑兵得到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的骑兵发展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问题四: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七年级(1)班同学收集到的史料有哪些种类?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的战马和骑兵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17.(20分)“分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过不同的效果。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前期,周王利用宗法分封制的主导权,确保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地方诸侯国的经济实力,精心构建并维护分封制下的“本强末弱”格局。但是,西周后期,周王室的王畿经济实力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后来,周平王因赏赐有功之臣,失去了大量王畿之地。到西周后期,随着血缘关系的松弛、王畿经济实力的下降以及周王室军力的衰弱,分封制已经徒有其表,周王室失去了对地方诸侯国的有效控制。——摘编自范红军《西周盛于分封,衰于分封》材料二:西汉初,刘邦封了一大批“同姓王”,例如,他很喜欢他的儿子刘肥,就封他为齐王,为了让刘肥能分到大片封地,他规定凡是说齐地方言的区域,统统都封给刘肥……汉武帝时,他命令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作为私恩分给子弟。这个“恩”不是皇帝另外给的,而是出自王国自己的封地,封给自己的子孙一个“侯国”,就得从自己的封地中割出一块土地,而成为“侯国”后,这块土地就不再归王国管,而是改属旁边的郡。每一代诸侯都得分出几个侯国,几代下来,王国的封地就大为缩小。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分封制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完全被消除。——摘编自葛剑雄《不变与万变》请回答: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总结“周王室失去对地方诸侯国有效控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西周分封制产生了哪些影响?问题二:阅读材料二,分析汉初和汉武帝时期的土地分封,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问题三: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自拟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价值观正确。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旧石器时代,华南和中原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植被繁茂的森林,需用砍砸器进行劈砍,故流行粗大的砾石工具;而东北地区是温带的森林草原,故多使用小型的刮削石器来切割、刮削等。这说明影响工具制作的因素是()A.思想观念 B.智力水平 C.自然环境 D.生产技术【解答】据题干“旧石器时代,华南和中原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植被繁茂的森林,需用砍砸器进行劈砍,故流行粗大的砾石工具;而东北地区是温带的森林草原,故多使用小型的刮削石器来切割、刮削等”可知,这说明自然环境影响生产工具的制作。故C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影响工具制作的因素是自然环境,不是思想观念、智力水平、生产技术,排除ABD。故选:C。2.(2分)如图是北京人和猿的肢骨比较图。猿的大腿骨与上臂骨的长度相同,而北京人的大腿骨明显长于上臂骨,由此推测()A.北京人依然保留猿的特征 B.直立行走促进了人类进化 C.火的使用影响智力的发育 D.猿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解答】如图是北京人和猿的肢骨比较图。猿的大腿骨与上臂骨的长度相同,而北京人的大腿骨明显长于上臂骨,由此推测直立行走促进了人类进化。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促进了北京人的进化。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直立行走促进了人类进化,不是强调北京人依然保留猿的特征,排除A;题干材料不能说明火的使用影响智力的发育、猿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排除CD。故选:B。3.(2分)如图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酒器和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这可以用来研究()A.兵器的生产制造 B.青铜制造的工艺 C.奴隶的生活状况 D.礼乐制度的产生【解答】根据题干中“二里头遗址”“青铜酒器”“精美铜牌”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里头遗址是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材料反映了夏朝进入青铜文明时期,青铜制造的工艺,B项正确。材料中的“青铜酒器”“精美铜牌”都不是兵器,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奴隶的信息,排除C项。礼乐制度产生于西周时期,排除D项。故选:B。4.(2分)如图是“战国墓葬的等级及墓室形制图”,而战国晚期的楚国大夫邵佗的墓室却有14层台阶,这说明此时()王四墓道7层台大墓诸侯二墓道5层台大墓卿单墓道3层台大墓士无墓道2层台大墓A.邵佗受周王室重视 B.墓葬制度逐渐完善 C.分封制度逐渐瓦解 D.地主阶级力量壮大【解答】根据“战国墓葬的等级及墓室形制图”可知,作为楚国大夫的邵佗,如果按照实际等级只配享有单墓道3层台大墓,但是他的墓室却有14层台阶,说明他的墓室已经超出了的他的实际身份,这说明了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逐渐瓦解,故C符合题意;题干无法得出邵佗受周王室重视的结论,排除A;楚国大夫邵佗的墓室有14层台阶与墓葬制度逐渐完善不符,排除B;反映情况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与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不符,排除D。故选:C。5.(2分)如图是一本书的篇章节选,这本书可能是()《尚贤》《尚同》《节用》《非命》《尊天》《事鬼》《兼爱》《非攻》……A.《墨子》 B.《论语》 C.《韩非子》 D.《老子》【解答】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故A符合题意;《论语》是儒家经典,《韩非子》是法家韩非的著作,《老子》是道家老子的著作,排除BCD。故选:A。6.(2分)《黄帝内经•素问篇》根据季节变化制定了与之相应的作息制度: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说明中医重视()A.诊疗方式的多种多样 B.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C.因人而异的疾病预防 D.临床实践的不断探索【解答】根据题干“《黄帝内经•素问篇》根据季节变化制定了与之相应的作息制度……”可知,根据四季的不同,人的作息时间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观念,B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作息时间,无法体现诊疗方式的多种多样,排除A;题干反映的是因季节的变化调整作息时间,没有体现因人而异的疾病预防,排除C;题干反映的是因季节的变化调整作息时间,没有涉及临床实践的探索,排除D。故选:B。7.(2分)有学者认为,郡县在本质上是一种雇佣制度,是皇帝雇佣代理人来管理国家,无论是郡守,还是县令,他们都只是代理人,不是权力所有者,说到底只是皇帝命令的执行人而已。由此可见,郡县制()A.有利于皇帝掌握国家权力 B.不利于提高官员的积极性 C.杜绝地方发生叛乱的可能 D.限制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废封建,立郡县”,由皇帝直接派出郡守,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网系,统治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虽然郡守、县令在辖区内拥有巨大的权力,他们却与昔日之诸侯不可同日而语,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权力的来源,以及由来源决定的权力性质。官员经皇帝授权进行统治,而诸侯则以承担义务换取治理权,前者为上下级的单向命令关系,而后者为双向的契约关系。简言之,官员的权力是皇帝给的,封臣的权力来自契约保障的权利。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官员的积极性的问题,排除B;郡县制的实行无法杜绝地方发生叛乱的可能,排除C;实行郡县制与限制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无关,排除D。故选:A。8.(2分)秦国士兵在服役期间,除军服外,内衣和个人费用一律自理。在考古发掘出的秦朝士兵家书中,两位士兵不约而同地要求家人紧急寄钱和布,以便缝制衣服,如果寄不来,“即死矣”!这体现了秦国()A.重视边疆的防御 B.言论受到限制 C.手工业水平落后 D.百姓负担沉重【解答】根据材料“秦国士兵在服役期间,除军服外,内衣和个人费用一律自理。”等信息可知,秦国士兵负担沉重,为国打仗还要费用自理,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秦国重视边疆的防御,排除A项。士兵可以给家里写信,说明言论没有受到限制,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手工业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9.(2分)文帝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这说明此时()A.生产水平远超前代 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休养生息取得成效 D.国家没有外敌威胁【解答】根据“文帝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可知,题干意思是汉文帝全力用德政去教化百姓,因此国家安宁,百姓富裕,后世很少能比得上他。这说明汉朝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表明休养生息取得成效,故C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汉文帝的统治情况,没有与前代相比的内容,不能得出生产水平远超前代,排除A;汉武帝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西汉汉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国家没有外敌威胁无法体现,排除D。故选:C。10.(2分)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像漆衣镜,上有孔子及其5位弟子的画像和传记,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孔子形象。这可以用来研究汉代()A.崇儒的文化风尚 B.休养生息的政策 C.私学兴起的过程 D.百家争鸣的现象【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位,后世代承袭,共传4代,一直延续到东汉,第一代海昏侯是汉废帝刘贺(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他是汉武帝刘彻之孙。材料中海昏侯墓中陪葬了孔子像漆衣镜,体现了西汉武帝后官府崇儒的文化风尚,A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是道家思想的体现,不会陪葬孔子像的物品,排除B项;春秋晚期,孔子首创私学,与西汉不符,排除C项;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汉代不符,排除D项。故选:A。11.(2分)如图是东汉时期南方的小型庄园城堡,当时的庄园为加强军事防御,四周有高墙环绕,四角有碉堡耸立,便于瞭望和防守。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人们自给自足 B.社会动荡不安 C.生产发展迅速 D.国家政权并立【解答】根据材料“当时的庄园为加强军事防御,四周有高墙环绕,四角有碉堡耸立,便于瞭望和防守”可知,进行军事防御的庄园城堡大量出现,说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B项正确;防卫性质的城堡与自给自足的生产不符,排除A项;生产发展迅速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C项;东汉后期,国家没有分裂,不存在国家政权并立,排除D项。故选:B。12.(2分)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不断南迁,213年江北的自耕农渡江到江南,一次就有十多万户,这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这说明()A.人口迁徙影响经济发展 B.国家统一促进人口迁徙 C.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D.民族融合利于社会进步【解答】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不断南迁,213年江北的自耕农渡江到江南,一次就有十多万户,这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这说明人口迁徙影响经济发展,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A符合题意;东汉以后,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更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B;题干材料说明人口迁徙影响经济发展,不能说明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民族融合利于社会进步,排除CD。故选:A。13.(2分)曹操在诗句中描写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状况,而到了曹魏时期,社会出现“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情景,这说明三国时期()A.民族关系实现缓和 B.江南地区获得开发 C.诗词创作取得进步 D.社会经济有所恢复【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无关,排除A项。B.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江南经济的开发,排除B项。C.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的发展,未涉及诗词的创作,排除C项。D.根据材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可知,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状况。这一时期军阀割据混战,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凋敝。而“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反映了曹魏时期经济较前有所发展,故D项正确。故选:D。14.(2分)公元485年,拓跋宏采纳汉人大臣的建议,规定凡15岁以上,不分男女,都可以得到国家授予的土地,同时还限制土豪劣绅兼并土地,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这体现了()A.国家实现男女平等 B.地主阶级受到打压 C.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D.北方各族融为一体【解答】根据材料“规定凡15岁以上,不分男女,都可以得到国家授予的土地,同时还限制土豪劣绅兼并土地,使农业迅速发展起来”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通过有条件的授予的土地,使人们获得了土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土豪劣绅兼并土地,促进了北魏农业的发展,体现了改革可以促进经济发展,C符合题意;材料这是反映15岁以上的男女可以获得土地,无法得出国家实现男女平等的结论,排除A;把土地分给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主阶级兼并土地,不能得出地主阶级受到打压的结论,排除B;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土地措施,不能反映北方的民族交融,排除D。故选:C。15.(2分)以下是从《齐民要术》中摘选的农业谚语,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农业生产必须()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以时及泽,为上策。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立秋叶如荷钱,犹得豆。A.多种经营 B.因地制宜 C.改进工具 D.不误农时【解答】根据材料“以时及泽,为上策”“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立秋叶如荷钱,犹得豆”都体现了农业生产要不误农时,故D项正确;多种经营、因地制宜、改进工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40分)16.(20分)七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题为“中国古代的战马和骑兵”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这是他们收集到的史料,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材料一: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要求战马高1.33米,骑士身高1.73米以上。秦兵马俑的战马高1.33米,骑士身高1.8米以上,完全符合标准。秦国重视骑兵的建设,发展出强大而又高度正规化的骑兵部队,骑兵达到总兵力的六分之一。——摘编自刘炜、赵春青等编著《看见中国:文物里的上下五千年》材料二:汉承秦制,从中央朝廷开始就非常重视养马、用马。汉朝对于他们难以饲养的马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不仅是出于抵抗北方匈奴或其他游牧民族的军事目的,而且也是因为大量的皇室贵族和官僚豪族都需要马匹。《史记•大宛传》记载“大宛国左右,马嗜苜蓿。汉使张骞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葡萄”。——摘编自葛承雍《天马与骆驼——汉代丝绸之路标识符号的新释》材料三:魏晋时期,骑兵出现由北向南发展的趋势。北方地域辽阔,产马量大,所以骑兵最先兴起。南方虽然不适应骑兵作战,但为了应付较大的攻守范围,也没有忽视骑兵的建设,并且有独立编队,协同步兵作战。骑兵的装备也出现由轻装到重装的演变。——摘编自刘炜、赵春青等编著《看见中国:文物里的上下五千年》请回答: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国骑兵部队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对秦国发展有何影响?问题二:阅读材料二,概括汉朝重视“养马、用马”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通西域的作用。问题三:根据材料三,总结南方地区骑兵得到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的骑兵发展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问题四: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七年级(1)班同学收集到的史料有哪些种类?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的战马和骑兵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解答】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秦国重视骑兵的建设,发展出强大而又高度正规化的骑兵部队,骑兵达到总兵力的六分之一”可知,秦国骑兵部队的特点是强大而又高度正规化,结合所学可知,这对秦国发展的影响有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问题二:阅读材料二“汉承秦制,从中央朝廷开始就非常重视养马、用马。汉朝对于他们难以饲养的马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不仅是出于抵抗北方匈奴或其他游牧民族的军事目的,而且也是因为大量的皇室贵族和官僚豪族都需要马匹。《史记•大宛传》记载‘大宛国左右,马嗜苜蓿。汉使张骞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葡萄’”可知,汉朝重视“养马、用马”的原因是不仅是出于抵抗北方匈奴或其他游牧民族的军事目的,而且也是因为大量的皇室贵族和官僚豪族都需要马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的作用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问题三:根据材料三“魏晋时期,骑兵出现由北向南发展的趋势。北方地域辽阔,产马量大,所以骑兵最先兴起。南方虽然不适应骑兵作战,但为了应付较大的攻守范围,也没有忽视骑兵的建设,并且有独立编队,协同步兵作战。骑兵的装备也出现由轻装到重装的演变”可知,南方地区骑兵得到发展的表现是独立编队,协同步兵作战。骑兵的装备由轻装到重装。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的骑兵发展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问题四:综合以上材料可知,七年级(1)班同学收集到的史料有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战马和骑兵发展,受到政府政策、文明交流、民族交融等因素的影响。故答案为:问题一:强大而又高度正规化;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问题二:不仅是出于抵抗北方匈奴或其他游牧民族的军事目的,而且也是因为大量的皇室贵族和官僚豪族都需要马匹。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问题三:独立编队,协同步兵作战。骑兵的装备由轻装到重装;民族交融。问题四: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政府政策、文明交流、民族交融等。17.(20分)“分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过不同的效果。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前期,周王利用宗法分封制的主导权,确保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地方诸侯国的经济实力,精心构建并维护分封制下的“本强末弱”格局。但是,西周后期,周王室的王畿经济实力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后来,周平王因赏赐有功之臣,失去了大量王畿之地。到西周后期,随着血缘关系的松弛、王畿经济实力的下降以及周王室军力的衰弱,分封制已经徒有其表,周王室失去了对地方诸侯国的有效控制。——摘编自范红军《西周盛于分封,衰于分封》材料二:西汉初,刘邦封了一大批“同姓王”,例如,他很喜欢他的儿子刘肥,就封他为齐王,为了让刘肥能分到大片封地,他规定凡是说齐地方言的区域,统统都封给刘肥……汉武帝时,他命令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作为私恩分给子弟。这个“恩”不是皇帝另外给的,而是出自王国自己的封地,封给自己的子孙一个“侯国”,就得从自己的封地中割出一块土地,而成为“侯国”后,这块土地就不再归王国管,而是改属旁边的郡。每一代诸侯都得分出几个侯国,几代下来,王国的封地就大为缩小。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分封制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完全被消除。——摘编自葛剑雄《不变与万变》请回答: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总结“周王室失去对地方诸侯国有效控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西周分封制产生了哪些影响?问题二:阅读材料二,分析汉初和汉武帝时期的土地分封,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问题三: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自拟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价值观正确。【解答】问题一:原因:根据材料“到西周后期,随着血缘关系的松弛、王畿经济实力的下降以及周王室军力的衰弱,分封制已经徒有其表,周王室失去了对地方诸侯国的有效控制”概括得出,血缘关系松弛、王畿经济实力下降、周王室军力衰弱。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分析分封制的影响。积极: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消极:导致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问题二:变化:根据材料“为了让刘肥能分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肛门便袋护理
- 介入治疗并发症
- 2024变压器维修合同
- 2024年达美航空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照相机透明部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鸡用霉菌毒素强力清除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隐蔽天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纯香花生油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男式金属眼镜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牵引式拉模成型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GB 12955-2024防火门
- 集装箱购销协议合同范本示例
- 求职面试技巧培训
- 室内装修施工安全方案
- 直播电商代运营服务协议(GMV计费模式)
- 工程询价合同模板
-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中国瓦楞包装纸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无锡风机吊装施工方案
- 第九章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课件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