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1课时地带性分异规律课件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1课时地带性分异规律课件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1课时地带性分异规律课件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1课时地带性分异规律课件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1课时地带性分异规律课件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1课时地带性分异规律课标要求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性分异规律。教学目标1、观察景观图片,感受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地域差异事实。2、利用实例,从物质、能量交换的角度掌握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3、知道地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的自然带。4、运用实例,说明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和表现。

雪山逶迤,冰川纵横,河流蜿蜒,湖泊星布,草原如茵,草甸烂漫,森林如带,荒漠苍茫。天山把寒冷与炎热,干旱与湿润,高山与深谷,平坦与陡峻,冰雪与绿色,丰富与单调等并置在同一时空中。为什么冰川、草原、森林、荒漠能并存于天山之中?它们在天山中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一、地域差异

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1.地域外部条件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①太阳辐射量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区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量存在差异形成热带与寒带的地域景观差异低纬地区高纬地区吸收太阳辐射多吸收太阳辐射少半湿润区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②距海远近二者环境要素物质间交换、自然演化过程存在差异二者形成湿润区和干旱区的地域景观差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太阳辐射较多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太阳辐射更多的转化为风能自然带的命名:热量带+植被类型+带2.地域差异的成因具有一定宽度带状分布纬度热量海陆气候类型植被土壤自然带决定影响形成特点水分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落叶梧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温带荒漠带思考:同一种气候类型只能形成同一个自然带吗?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热带草原带3.不同空间尺度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带的分布五带的划分秦岭的阴坡和阳坡尺度大尺度小尺度变小大: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差异中: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之间的差异的尺度要小小: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则属于更小尺度的地域差异元素迁移与地域差异的形成

岩石风化释放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可溶于水,并可随水迁移。钠、钾的溶解度高于钙、镁。不同地域,降水量不同,钠、钾、钙、镁含量差异显著,水质、土壤性质和植物种类也相应具有差异。在湿润区,钠、钾、钙、镁易淋溶并迁出,土壤和水含盐量低,植物生长良好。在半湿润和半干旱区,钠、钾易淋溶,钙、镁大量保存,土壤中形成钙积层,影响部分植物生长。在干旱区,钠、钾、钙、镁均大量保存,土壤和水分含盐量高,植物生长不良。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区域性地域分异)(一)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自然环境存在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形成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自然地带。0°20°40°60°80°10°30°50°70°9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温带荒漠带自然带的命名:温度带+典型植被1.形成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2.分异基础:热量。3.表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4.规律:东西延伸、南北更替5.土壤:酸性、中性、偏碱性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6.分布①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苔原带(高纬)亚寒带针叶林带(高纬)热带雨林带(低纬)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②中纬度大陆东岸的自然带(低纬—高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叶混交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③中纬度大陆西岸的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低纬—高纬)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阔叶阔叶林带。大陆中部:亚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低纬—高纬)南北两侧: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低纬—高纬)④大陆内部中纬度地带组合有两种形式: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二)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1.形成原因:海陆分布。2.分异基础:水分3.表

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由沿海到内陆作有规律的更替。4.规律:南北延伸、东西更替5.土壤: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从沿海向内陆降水减少6.分布

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了地域分异,呈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变化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中纬度地区:东西方向上,虽然热量变化不大,但因距海远近不同,水分变化明显,所以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明显。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东西方向上,热量变化不大,水分变化也不大,所以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明显。分异规律示意图分布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自然带

延伸,

更替。在

纬度表现明显自然带

延伸,

更替。在

纬度表现明显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东西南北高低热量为主太阳辐射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南北东西中水分海陆位置水平地域分异1.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自然景观是()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2.导致图示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水热组合

D.植被高度DA下图为沿某经线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自然带E→G→F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3)D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受千岛寒流的影响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高大的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能量交换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高山冰川带高山寒漠带高山草甸带高山灌丛草原带高山针叶林带1.形成基础:水热状况。2.影响因素:纬度、海拔、相对高度(山麓到山顶)3.表现: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4.方向:水平延伸,垂直更替。低纬度高山地区变化最明显热量:逐渐减少水分:先增后减森林草原森林苔原冰原热量差异: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水分差异: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在山峰中部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①山麓自然带(基带):山麓与陆地水平自然地带一致。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用于判断山体位置5.分异规律山地基带与该地水平地带性自然带谱一致乞力马扎罗山山地基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地带性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植被带600050004000300020001000北南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甸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海拔(米)乞力马扎罗山5895m②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相似)纬度增高海拔增高雪线雪线雪线雪线林线林线林线林线阔叶林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基带③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南坡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好南坡山麓海拔低(或南坡相对高度大)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地所在纬度——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5km4km3km2km1km05km4km3km2km1km0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山地落叶阔叶林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荒漠高山冰川温带落叶阔叶林山地针阔混交林高山草甸寒漠高山冰川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5km4km3km2km1km0高海拔山体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山地落叶阔叶林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荒漠高山冰川低海拔山体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山地落叶阔叶林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5km4km3km2km1km0相对高度越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山地落叶阔叶林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荒漠高山冰川相对高度越小高山草甸高山荒漠高山冰川赤道南极北极河流河流森林带草甸带冰川带森林带草甸带冰川带阳坡光热充足植被分布上限比阴坡高南半球北半球请判断不同半球山体的阳坡和阴坡同一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雪线阳坡高于阴坡阳坡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融雪快,雪线高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低,融雪慢,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迎风坡降水丰沛,积雪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稀少,积雪少,雪线高注:同为向阳坡和迎风坡时,优先考虑迎风坡(降水)。阳坡气温高雪线也高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雪线:山地永久性积雪的下限,又称物质平衡线。是指平均固态降水量恰好等于融化和蒸发量的地带。600050004000300020001000北南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甸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海拔(米)乞力马扎罗山5895m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植被带1、温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2、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3、地貌(坡度):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高。4、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5、人类活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6、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破,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气温、降水、坡度分析)雪线:冰雪带下限●请观察珠峰南北两坡的雪线高低差异,并分析原因。南坡雪线更低,北坡更高。南坡处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积雪量大,雪线较北坡低。①东西走向的山地:

同一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同一海拔,阳坡温度较高,雪线较高;阴坡温度较低,雪线较低。②南北走向的山地(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相比,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背风坡自然带的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整体要比迎风坡的高)焚风:在山地迎风坡潮湿空气越过高山时,常在山的背风坡山麓地带形成一种干燥高温的气流。在迎风坡成云致雨,背风坡形成干热风的整个过程,称为焚风效应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的海拔不同,判断山坡坡向类型形成基础图示分布规律表现明显地区

量水

分高纬和低纬地区中纬度地区低纬的高山地区水

热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南北延伸东西更替水平延伸垂直更替经度地带性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海拔、相对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