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题一 制度自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1页
大专题一 制度自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2页
大专题一 制度自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3页
大专题一 制度自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4页
大专题一 制度自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专题一制度自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通览·宏观架构聚焦·热考主题演练·创新命题目录专题精练突破·压轴大题通览·宏观架构圈要点明线索学“透”历史1【构建体系】【提炼线索】线索1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家国同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王位传承由“禅让”变成“世袭”,“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维系的“宗法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线索2君主专制体制的不断发展(君权与相权)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体制,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明初废除宰相,清朝设立军机处,皇权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这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线索3中央集权制度的变革与完善(中央与地方)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格局。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后世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乃至文化教育传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线索4选官制度的创新与发展(选贤任能)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都是围绕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而变化,其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聚焦·热考主题抓主干研高考分层突破2主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治理体系[3年18考]主题二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3年12考]主题三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沿革[3年15考]主题四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3年13考]主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治理体系[3年18考]【重构·主干知识】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剖析先秦政治制度的基本内涵制度内涵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传承方式有父子相传、兄终弟及等。它是继“禅让制”之后出现的一种政治制度,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王控制国家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和部族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制度内涵分封制周灭商后,将封地连同居民大规模地分赏给王室子弟和功臣,让他们在地方做“诸侯”,辅佐周王。被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继续分封,对周天子有服从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的义务,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姬姓宗亲内,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礼乐制针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的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遵行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商周政体中,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形成一套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贵族等级制。【深研·高考命题】热考视角视角1古人类文化遗存与早期文明起源①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贫富分化(2024·新课标卷,24)②仰韶文化彩陶残片(2024·黑、吉、辽卷,1)③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2024·湖北卷,1)④龙山文化(2023·浙江6月选考,1)⑤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2023·新课标卷,24)⑥兴隆洼遗址(2023·河北卷,1)⑦龙山文化(2022·天津卷,1)⑧海南先民船型屋(2022·海南卷,1)⑨实证私有制的出现(2023·山东卷,1)⑩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2023·湖南卷,1)热考视角视角2夏商周的国家治理①西周青铜器的礼乐功能(2024·安徽卷,1)②西周血缘政治色彩浓厚(2024·湖南卷,1)③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态(2023·天津卷,1)④商王统治权力的强化(2023·福建卷,1)⑤分封制推动礼乐传播(2023·辽宁卷,1)⑥分封制推动文化扩展(2022·福建卷,1)⑦宗法制遭到破坏(2022·河北卷,1)⑧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2023·江苏卷,1)命题展望先秦时期是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发端时期,积累了治国理政丰富的经验和智慧。纵观近几年新教材高考,古人类文化遗存与早期国家的特征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备考需特别关注:结合考古学新成就和历史文献,考查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文化内涵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紧扣宗法分封体制,创设学术情境,从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角度考查早期国家的特征视角结合考古文化遗址考查史前文明的发展【典例1】(2024·湖北高考,1)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如图),制作精美,陶胎轻薄,杯壁厚度不超过0.5毫米。一般认为,蛋壳陶杯是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该类器物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据此可推断(

)A.早期国家认同已广泛形成B.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C.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D.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答案

C教考衔接本题依托中外历史纲要上P4“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的表述而命制。以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创设学习情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与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同类的器物主要发现于北方龙山文化遗存,这说明史前文明时期南北方出现了区域文化交流误区排查“蛋壳陶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尚未进入早期国家阶段;蛋壳陶杯类器物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说明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并不频繁;由材料无法判断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与大汶口文化是不是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视角

结合考古遗址考查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典例2】(2023·湖南高考,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答案

B教考衔接本题依托中外历史纲要上P3“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折射的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而命制。以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为切入点,考查中华文明的源头,考查学生提取、解读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解题关键城头山古城遗址存在房屋建筑、陶窑、祭坛和古稻田,这些都属于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的重要成果。湖南澧县位于长江流域,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误区排查城市是人类文明出现的标志性要素之一,但不是“最早”;“已摆脱”的说法过于绝对;迈入阶级社会的前提是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材料无法反映当时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视角

从史料鉴别角度考查私有制的出现【典例3】(2023·山东高考,1)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答案

C教考衔接本题依托中外历史纲要上P4正文中有关“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的表述进行命题。以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创设学习情境,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私有制的出现,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获取与甄别能力解题关键私有财产指个人或家庭占有的财产,在原始社会末期是相对于氏族或部落公有财产而言的。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说明当时贫富差距已经出现,私有制产生误区排查仅凭遗址出土的陶器无法证明当时出现私有财产;多人合葬墓可能是氏族集体墓葬或生活区域,无法体现贫富差距;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说明陶器制作水平较高,与私有财产无关视角

从国人与国君关系角度考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典例4】(2024·湖南高考,1)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

)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

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答案

B教考衔接本题依托中外历史纲要上P7“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和选择性必修1教材P3“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而命制。以西周国人与国君的关系创设学习情境,旨在考查学生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材料“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表明,西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所制约;“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表明西周血缘政治色彩浓厚误区排查国人对军国大事可以发表意见,但“取决于”说法过于绝对;材料未涉及“神权”;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才遭到破坏视角

结合具体事例考查春秋时期的宗法体制【典例5】(2023·江苏高考,1)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以免于在同楚国争霸过程中腹背受敌。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诸戎已融入华夏族 B.政治权力下移至卿大夫C.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 D.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答案

D教考衔接本题依托中外历史纲要上P9“春秋列国形势图”折射出的宗法分封体制走向崩溃而命制。以春秋时期晋楚争霸创设学习情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据材料“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在同楚国争霸”可知,春秋时期,同姓宗族诸侯之间或者同姓诸侯与异姓诸侯之间都存在大规模战争,这说明当时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误区排查材料信息“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仅体现了晋国与其交好,而非“诸戎已融入华夏族”;材料主要体现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而非卿大夫的权力;晋国为避免腹背受敌而与诸戎和好,这是为与楚国争霸做准备,并未体现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拓展·史论要点】拓展

学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特征表现多元一体李禹阶认为,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各区域文化由多元向一体的演进历程是在往复、曲折的文化互动即交流、排斥、冲突中完成的。江林昌认为,五帝时代中华文明多点同时起源、多元并行发展,到夏商周三代转变为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南北差异李禹阶提出,在包括中原与周边地区早期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宗教因素逐渐趋于淡化。刘礼堂等提出,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宗教呈现出规模逐渐扩大、范围逐渐拓展、信仰逐渐深化的趋势特征表现东方特色戴向明认为,距今四五千年前后在东亚大陆相继诞生的早期雏形国家,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早期小型城邦国家,在国家起源阶段就显示出了东方特色祖先崇拜徐义华认为,中国古人通过祖先神的宗教化和国家化,实现了宗族与国家的整合。先秦时期的政治、社会呈现出鲜明的血缘色彩。张弛认为,从兴隆洼到红山文化长达2000多年间,意识形态的主体一直都是祖先崇拜【体验1】(2024·河南开封三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中华文明“满天星斗说”,如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以鸟形陶鬶、三足陶鼎为特色;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以双唇尖底彩陶瓶为代表;而西辽河地区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则以筒形罐为特征。材料体现了中华文明(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的“满天星斗说”,描述了不同地区各自独特的陶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各具特色,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即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并行格局,故选A项;“一体”或“一统”,表明这些文化最终融合为一个整体,而材料中并未提及这种融合,排除B、C项;“自治”指某种政治或行政上的独立性,不是文化特色,排除D项。答案

AA.多元并行格局

B.多元一体格局C.多元一统格局

D.多元自治格局拓展

文明传承——分封制下“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政治上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和集权性。分封制“以蕃屏周”,巩固政治统治、扩大疆域,有利于统一的地域国家的形成民族关系上西周王朝以中原为核心,周边生活着众多诸侯王国,为后代中国形成、发展为“多民族”与“大一统”国家奠定了基础文化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从周公制礼,一个以天子与天道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就已逐步形成。分封制扩大了以周朝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认同感经济上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有地方治理的自主性,开发了落后地区,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体验2】(2024·广东深圳二模)西周在封邦建国的同时,也常常将诸侯的部分家族成员留守王畿辅佐周王。如周公长子就封于鲁,周公次子一脉在王室累世任官。这种做法(

) A.实现了对诸侯国的有效控制

B.破坏了宗法等级秩序 C.兼顾了周王室和地方的发展

D.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解析

根据材料“周公长子就封于鲁,周公次子一脉在王室累世任官”可知,诸侯的部分家族成员可以在中央和地方同时就职辅佐周王,从而加强了中央与地方封国之间的联系,兼顾了周王室和地方的发展,故选C项;这种做法能够加强与地方封国的联系,但由于分封制下地方权力大,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对诸侯的有效控制,排除A项;家族成员对周王的辅佐,就是对宗法制的维护,排除B项;西周时尚未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答案

C拓展

多元认知——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征【体验3】(2024·湖南株洲一模)《荀子·王霸篇》载:“彼持国者,必不可以独也。”《荀子·成相篇》云:“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这(

) A.与商周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有关

B.表明贵族等级分封制走向解体 C.与其“隆礼重法”思想一脉相承

D.使士阶层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解析

据材料“不可以独也”“愚而自专事不治”可知,荀子主张君主不可独裁专断,要多听群臣的意见,这与其受到商周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有关,故选A项;“贵族等级分封制走向解体”不合题意,与材料侧重君主不可专权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原始民主的传统,与“隆礼重法”不符,排除C项;材料重在君主要听取群臣的意见,不专制独裁,并非只听取“士阶层”的意见,排除D项。答案

A拓展

核心价值——先秦时代的华夏认同(1)拥有天下共主地位与权威的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相继出现,均是纵向上传承和认同三皇五帝以来的历史文化传统,横向上获得天下各地邦国、诸部政治与文化认同的产物。(2)夏代的九州、五服、四海,商代的内服、外服,周代的王畿内外人民对夏、商、周王朝的政治与文化认同,是三代王朝在近20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维系天下共主政治地位的深层机制。(3)天下各地邦国与诸部对于三代王朝政治上、文化上的普遍认同,则是古代“中国”最终走向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道路的根本内在原因。(4)夏商周三代王朝对三皇五帝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同、赓续和发扬光大,是古代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的精神纽带和动力源泉。(5)春秋战国时代,戎狄蛮夷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稳定发展。【体验4】(2024·山东聊城一模)春秋初年,楚、吴均因文化落后而被称为蛮夷之国,但到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及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却被《春秋》改称为“楚子”“吴子”;杞君(夏之后裔)朝鲁君时用夷礼被贬称为夷,后改用周礼则又得称为“诸夏”。上述称呼变化印证了当时(

) A.列国纷争的现实

B.华夏认同的观念 C.夷夏关系的对立

D.儒家思想的传播解析

华夏认同的观念是基于周礼、文化发展程度、礼仪等,其中包含了对“文明”和“野蛮”的划分。透过对楚、吴以及杞君的称呼变化就可以看出他们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即从夷变夏的过程,故选B项。答案

B【排查·易混易错】易错点

商周时期王位继承方式的演进商代王位继承方式既有兄终弟及,也存在父死子继。商代后期父死子继之中已经出现由正妻所生之子(即嫡子)来继承王位的倾向,这反映出宗法秩序已初步具备。周代实行宗法制,强调嫡长子继承。【纠错练1】(2024·北京朝阳区一模)据史载,夏朝的王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只有仲康、扃两代是“兄终弟及”;商朝在三十一王中,“父死子继”的有十七代,“兄终弟及”的有十四代;到周代明确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表明先秦时期(

) A.王位世袭制度难以推行

B.传统宗法关系逐步瓦解 C.血缘是王位继承的依据

D.王位继承体现民主色彩解析

根据材料“夏朝的王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只有仲康、扃两代是‘兄终弟及’;商朝在三十一王中,‘父死子继’的有十七代,‘兄终弟及’的有十四代;到周代明确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可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体现了血缘是王位继承的依据,C项正确。答案

C易错点

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萌发(1)出现了建立在编户齐民这种新型的社会组织方式基础之上的乡里制度和县制,这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前提。(2)战国时期,君主集权的专制制度已经开始在各国建立。将相制、郡县制、俸禄制等制度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贵族的特权,使独立的贵族逐渐变成听命于君主的官员,把原来通过分封赋予贵族的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纠错练2】(2024·湖北七市调研)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进行政治变革,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如郡县制、俸禄制、玺符制、上计制等。这表明(

) A.封建贵族特权逐渐丧失

B.中央集权制度雏形初显 C.宗法分封制度已然瓦解

D.战国政治体系趋于完善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国君权力增大,国家权力向国君手中集中,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反映出君主集权制度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雏形初显,故选B项;中央集权制度冲击了贵族分权体制,但封建贵族仍然掌握部分特权,排除A项;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并非瓦解,排除C项;战国时期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开始形成时期,政治体系并没有趋于完善,排除D项。答案

B主题二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3年12考]【重构·主干知识】先秦(萌芽)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君主权力加强秦朝(创立)(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2)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文书发挥重要作用西汉(发展)汉承秦制;汉武帝设立中朝,加强皇权;光武帝增强尚书台的作用,削弱三公权力隋唐(完善)确立三省六部制,既削弱了相权,又能保证皇权独尊,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宋元(加强)(1)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分掌行政、军事和财政,削弱了相权(2)元朝:中书省是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明清(强化)(1)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2)清朝:实行奏折制度和设立军机处,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认识古代中枢权力体制的异化现象中国自秦汉以来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无论是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还是权臣专权,其权力均依托于专制皇权,是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专制皇权的延伸和变异。它们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都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深研·高考命题】热考视角视角1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创设①皇帝制度(2023·浙江6月选考,3)②中国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2022·浙江6月选考,4)③东汉行政体制有效运行(2023·海南卷,2)④唐代宗始设枢密使(2022·重庆卷,3)⑤中央机构的变化(2022·广东卷,3)⑥辽夏金的职官制度(2024·甘肃卷,17)⑦清代奏折制度的特点(2023·北京卷,5)热考视角视角2中国古代皇权的加强与弱化①秦始皇刻石呈现的帝王形象(2024·黑、吉、辽卷,18)②三国魏晋时期加强皇权统治(2024·新课标卷,26)③两晋专制皇权的弱化(2023·广东卷,3)④金朝改革中央官制加强皇权(2022·辽宁卷,4)⑤清代君主专制的加强(2022·湖南卷,5)命题展望纵观近几年新教材高考,中央集权体制的不断成熟以及专制皇权的弱化等,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核心,体现了高考命题对制度创新和国家治理的关注。历代专制君主运用多种手段削夺和分散臣僚权力,中枢权力机构的沿革充分说明专制皇权固有的扩张性。探讨历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沿革,需要注意名实不符、非程序化权力经常取代程序化权力、权力机制缺乏恒定性等基本特点视角

从巩固政权角度考查魏晋时期的“禅让”【典例1】(2024·新课标卷,26)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答案

C教考衔接本题以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创设学习情境,旨在考查学生科学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解题关键材料中的“禅让”实际上是权臣在公卿大臣拥戴下的改朝换代,在此背景下,特权阶层的利益得以保全,由此可知,“禅让”反复出现体现了对特权阶层利益的维护误区排查“禅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权的平稳过渡,但并不能保障政治和平稳定,也不是真正废弃血缘世袭传统;权臣逼迫下的“禅让”否定了儒学的“忠”视角

从参与决策角度考查两晋时期皇权的特点【典例2】(2023·广东高考,3)下表的变化反映了(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48%19.1%32.9%东晋78.4%7.4%14.2%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答案

D教考衔接本题依托中外历史纲要上P30“历史纵横”“东晋士族专权”的表述而命制。以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来创设学习情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据图表信息,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中,高门士族占比大幅增加,说明当时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专制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削弱误区排查东晋擅权的主要是南渡的北方高门士族,不是江南士族,且未体现“擅权日甚”;高门士族与豪强势力不能等同;高门士族占比的增加说明当时门第选官比较盛行,客观上反映了九品中正制在当时的盛行视角

从历史概念角度考查六部的演变【典例3】(2022·广东高考,3)下图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答案

D教考衔接本题依托中外历史纲要上P41有关“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的表述而命制。以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的变化创设学习情境,考查六部名称及职能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北齐的主要政府机构在隋唐被重组和细化,规范到六部中,作为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六部的职权分工更加明确误区排查材料反映了中央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没有体现加强中枢决策权;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避免了”说法错误;职权分工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政令的执行效率视角

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奏折制度的特点【典例4】(2023·北京高考,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答案

C教考衔接本题依托中外历史纲要上P83正文中有关“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的表述而命制。以皇帝诏谕创设学习情境,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清朝奏折制度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迁移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据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误区排查早在康熙时期便已有奏折;材料强调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没有体现制衡皇权;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拓展·史论要点】拓展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发展演变。(2)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中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与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既对宰相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导致效率低下的弊端。【体验1】(2024·天津和平区一模)东汉中叶后,尚书台取代三公“总领纪纲,无所不统”。到魏晋之际,中书监、令受到重视,他们处于皇帝“喉舌之任”的地位,而对尚书省的官员就稍有疏远。当时,中书掌管内事,皇帝密诏下达州郡和边疆,均由中书草定,并不一定非要尚书签署不可。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尚书权力过大威胁到君主专制

B.三省制度日渐完善 C.中枢权力的发展适应现实需要

D.官僚政治已经成熟解析

根据材料“东汉中叶后,尚书台取代三公”“到魏晋之际,中书监、令受到重视,他们处于皇帝‘喉舌之任’的地位”可见从东汉中叶到魏晋时期,中枢权力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变化,最终起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故C项正确。答案

C拓展

唐宋时期中央管理体制的调整与完善(1)隋唐中枢机构的运行机制发生了质变:相权由个人独揽变为集体众治;国家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分离。尚书省长官被排除在决策系统之外,内廷秘书由皇帝的副手跃升为政府首脑,三省相互制衡。(2)两宋时期,设官分职体制呈现理性化精神。官、职、差遣的分离,在缓和矛盾、着眼效率的同时,确立了职级与事类的分立体系,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事权的明确与权力的集中。【体验2】(2024·湖南九校联盟二模)宋朝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只表示官阶俸禄品级,并不执掌实权;职是加官虚衔,属名誉称号;只有差遣才取得实权,负责具体事务。这一制度设计(

) A.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

B.防止了官吏专擅之权 C.适应文人治国的需要

D.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解析

据材料“官只表示官阶俸禄品级,并不执掌实权”“职是加官虚衔,属名誉称号”“只有差遣才取得实权,负责具体事务”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宋代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但这也扩大了宋朝的官僚队伍,进而加剧了政府的财政危机,故选D项。答案

D拓展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异化(1)皇帝亲领政府:废除宰相制度,皇帝亲领六部。(2)加强官僚控制:明朝设特务机构,清朝的奏折制度,加强了对官僚的控制。(3)中枢机构内侍化:明的内阁和司礼监、清的军机处,都不具有决策权,都是侍奉皇帝的内侍机构。(4)加强思想控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等。【体验3】(2024·安徽淮北一模)明英宗天顺年间,司礼监的宦官到内阁,阁臣只需常服接见;到彭时任首辅时,则要衣冠整齐接见宦官,阁臣与宦官相向而坐。这一变化表明(

) A.封建等级制度受到了冲击

B.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C.中枢机构实现了良性运作

D.宦官与内阁的权力对等解析

依据材料“天顺年间,司礼监的宦官到内阁,阁臣只需常服接见;到彭时任首辅时,则要衣冠整齐接见宦官,阁臣与宦官相向而坐”可知,随着宦官干政的程度越来越深,内阁诸臣由于需要与宦官频繁打交道,对宦官也就越来越客气,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排除A项;题干材料表明中枢机构没有实现良性运作,排除C项;“宦官与内阁的权力对等”表述错误,排除D项。答案

B拓展

中国古代制约皇权的四种力量朝议制度指国家遇到重要事务,由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决断的制度。这一制度体现了地主阶级内部最高层次的民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官僚制度秦朝时期确立,官员以法律制度作为办事依据,有制度赋予的权力,其代表有朝议制、三省六部制等;官僚制度制约皇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君主专制统治重史传统青史留名,为自己谋求高尚的历史地位,是帝王们极为重视的。人们通过借鉴历史的力量以及前代帝王尤其是有作为的帝王对同类事务的处理办法,来表达观点、制约帝王或影响朝廷决策,有时极为有效儒学制约儒家的“德治”“仁政”从道德层面制约皇权;“孝顺伦理”从价值观层面制约皇权;“天人感应”从心理层面制约皇权【体验4】(2024·江苏南京一模)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解析

据材料“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以说明君主是怕史书记载自己不好的行为,即此事反映了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D项符合题意;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的是他的失误,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并非全都真实可信,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

D【排查·易混易错】易错点

唐宋“政事堂”的设立及职能变迁唐代设立政事堂的目的并非在于分割宰相权力,其实际上是为了解决部门之间纠缠不休、影响行政效率的一项临时性措施,而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宋代对国家机构组织形式的重组,即设“参知政事”参与朝政。这代表了所谓的“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整个文官集团作为执政集团出现,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皇权独大或者相权独大的局面。【纠错练1】(2024·吉林通榆一模)唐贞观三年,设立宰相共同议事机构——政事堂。通常是中书令取旨后,执行主席(轮流担任)于政事堂主持讨论,讨论结束后秘书协助“执笔”,综合整理成诏敕文书。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据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置(

) A.旨在提高中枢系统的行政效率

B.侵夺了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力 C.有助于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D.折射出君主专制受到极大挑战解析

据材料信息“讨论结束后秘书协助‘执笔’,综合整理成诏敕文书”“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政事堂集体议决,对皇帝政令具有一定约束作用,这有助于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故选C项;唐朝政事堂集体议决,有利于提高中枢系统的行政效率,但这并不是目的,“旨在”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政事堂集体议决,并未反映侵夺了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力,排除B项;政事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皇权滥用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君主专制受到极大挑战,排除D项。答案

C易错点

内阁有一定权力,且对皇权有一定约束内阁在运作过程中,会对皇权产生一定的约束。明朝后期,很多时候内阁都在履行宰相职权。内阁在诏敕的起草和下发、奏章的票拟和批答等环节均发挥审查约束的作用,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纠错练2】(2024·安徽黄山一模)明代阁臣的入阁方式,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万历十九年则将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举若干人选、奏请皇帝点用的廷推定为唯一方式;天启年间,朝臣进一步要求皇帝点用在廷推名单中居于首位者。这反映了(

) A.内阁首辅权力变大

B.廷推带有原始民主色彩 C.科道影响内阁人选

D.皇帝权力受到一定约束解析

明代阁臣的入阁方式由长期以来皇帝直接任命到后来廷推作为唯一方式,再到朝臣还进一步要求皇帝点用廷推名单中居于首位者,说明皇帝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朝臣的制约,由此反映出皇权受到一定约束,故选D项;题干并未涉及内阁首辅权力的变化,仅是内阁首辅的产生方式发生了变化,排除A项;原始民主是指原始社会氏族成员共同管理社会生活的形式,而题干中的廷推与原始民主有本质区别,排除B项;题干所述是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等朝臣共同影响内阁人选,而不只是科道影响内阁人选,排除C项。答案

D主题三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沿革[3年15考]【重构·主干知识】时期历程先秦夏朝通过部族对地方进行控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加强对方国和部落的控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汉朝(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2)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3)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魏晋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时期历程隋唐从隋朝的州、县二级制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设节度使,后来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宋朝由州、县二级制发展为路、州(府)、县三级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知州,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设诸路转运司管理地方财政元朝实行行省制,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地方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明朝在各省设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郡县治,天下安与分封制相比较,郡县制的优势在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以郡统县的二级管理体制效率较高,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直接便捷,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更为重要的是,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能世袭,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而危及中央,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深研·高考命题】热考视角视角1古代地方管理机构的创设①郡县制的建立(2023·浙江6月选考,3)②秦乡里制度的变化(2024·广东卷,17)③两汉的“奉朝请”(2022·广东卷,2)④汉初的郡国并行制(2024·湖南卷,2)⑤郡国并行制与唐代藩镇(2023·天津卷,4)⑥明朝建立宗室藩屏(2024·湖北卷,5)热考视角视角2古代地方集权体制的不断调整①秦代地方集权体制(2022·河北卷,2)②东汉至南北朝的豪强地主势力(2024·湖南卷,3)③曹操复古九州之制(2023·江苏卷,2)④唐代藩镇的独立性(2024·湖北卷,3)⑤唐末至五代的藩镇割据(2024·湖南卷,5)⑥宋代实行崇文抑武方针(2023·重庆卷,4)⑦宋代提升国家行政管理能力(2024·黑、吉、辽卷,4)⑧唐代外重内轻的局面(2023·广东卷,4)⑨明代基层社会的治理(2024·江苏卷,4)命题展望地方治理是国家稳固的基石,基层稳,国家安。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矛盾。中央是否能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地方,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是否巩固的关键。中国古代地方制度大致可分为分封、郡县、州郡、道路、行省五个阶段,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历年高考命题主要集中于地方行政制度的创设、发展与变异,体现了新高考命题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等方面的高度重视视角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典例1】(2024·湖南高考,2)据史料记载,秦人“畏有司而顺”,楚人“好游侠”“易发怒”。秦末,六国旧地都出现了反秦斗争,其中楚地声势最大,反应最为激烈。这可用于(

)A.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B.说明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C.证明秦朝的制度不适用于楚地D.解释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答案

D教考衔接本题依托中外历史纲要上P19“学思之窗”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而命制。以六国旧地出现反秦斗争创设学习情境,旨在考查学生收集、辨析并能运用史料推理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根据材料“秦人‘畏有司而顺’,楚人‘好游侠’‘易发怒’”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百姓遵纪守法,具有很强的服从意识;楚文化则崇尚个性洒脱。秦末战争中,楚地反秦声势最大,这表明秦统一全国后,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冲突无法在短时间内弥合。汉初吸取这一教训,尊重各地区文化差异,推行郡国并行制误区排查材料没有将秦朝在楚地的统治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无法得出“最为严苛”的结论;材料强调秦与楚在文化上的差异,并非强调制度的不适应性,且秦朝的郡县制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视角

从国家统一角度考查曹操的复古改制【典例2】(2023·江苏高考,2)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答案

B教考衔接本题依托中外历史纲要上P28“学习聚焦”和“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中折射出的国家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历史发展潮流而命制。以曹操恢复古代九州之制创设学习情境,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体现了高考命题对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及家国情怀的重点关注解题关键据材料“恢复古代九州之制”“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可知,曹操以汉朝天子的名义恢复天下九州的建制,裁撤了地处偏远的交州,意在加强中央权力,实际上是在宣告汉朝“天下一统”的思想误区排查材料没有涉及三国的实力对比;曹操并不代表东汉政权,且当时地方豪强割据,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社会局势动荡,难保“政令通畅”;曹操的改制并没有持续下去,而且东汉时期基本保持州、郡、县三级制的地方行政层级视角

从士人任职角度考查唐代藩镇的影响【典例3】(2023·广东高考,4)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答案

A教考衔接本题依托中外历史纲要上P37有关“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的表述而命制。以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创设学习情境,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唐代藩镇割据的影响,体现了高考命题对史料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运用的关注解题关键据材料“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可知大量知识分子充任地方藩镇的幕僚,进一步助长了藩镇的实力,削弱了中央对地方藩镇的控制,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误区排查朋党之争指唐末时,两派士大夫结党互相争斗排挤的事件,与材料主旨无关;“游宦之士”“辟召幕僚”说明当时一些知识分子以辟召的方式得到藩镇的任用,不属于科举考试的范畴;材料未体现阶级矛盾视角

从乡约推广角度考查明代的基层治理【典例4】(2024·江苏高考,4)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出现源自乡约的“约”字地名,如安山约、大连约等,一约辖一村或数村。知县往往“慎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这一记载反映出该县(

) A.乡约与法律合流

B.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 C.保甲制形同虚设

D.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答案

D教考衔接本题依托选择性必修1教材P48“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主劝谕,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而命制。以广东《博罗县志》记载创设学习情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知县谨慎选择乡约之长,并赋予他们宣讲和保卫的职责,这反映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视误区排查乡约与法律合流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解释材料;材料中只提到乡约之长负责当地保卫事宜,并没有特别指出这是对农民的军事训练【拓展·史论要点】拓展

演进趋势——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演变(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体验1】(2024·贵州贵阳一模)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提出:“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中写道:“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据材料,郡县制(

) A.有利于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B.构建了中央与地方的官僚体系 C.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治理的需要

D.扩大诸侯权力并削弱中央集权解析

根据材料“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C项正确;郡县的主要长官由中央任命调遣,不得世袭,排除A项;郡县制是地方管理制度,材料没有涉及中央的官僚体系,排除B项。答案

C拓展

核心价值——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规律(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变化的主要原因。初期改革控制;后期集权受到破坏削弱对地方的控制。(2)分权是改革的基本方法。如宋代设通判、转运使;明代设三司,但分权易导致行政效率降低。(3)沿袭变革是变迁的主线。以对前代沿袭为主,变革为辅(如汉承秦制)。(4)下稳上动是变化的主要特征。县级相对稳定,州府省变化大。(5)削弱方式:细化行政区划。从“山川形便”(元朝以前)到“犬牙交错”(元朝后),以北制南,防止割据。(6)变化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与地方关系从内外失衡到轻重相维。【体验2】(2024·湖南常德二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如秦汉为郡,汉末魏晋南北朝为州,唐末为道,宋代为路,元明清为省。这一特点反映了我国古代(

) A.中央集权的需要

B.传统政治的弊端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经济发展的要求解析

据材料“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级政区的面积和人口规模都较大,容易形成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力量,由此可见,这是历代王朝调整第一级政区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自秦朝以来,传统政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材料并未反映传统政治的弊端,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并不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C项;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大,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

A拓展

内外关系——从内外失衡到内外相维(1)所谓“内”,指的是中央政府或中央政权。所谓“外”,指的是地方政府或者地方权力。在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偏重的时候,就被称为“内轻外重”,反之则为“内重外轻”。(2)“内轻外重”可能引发割据分裂局面,促使统一王朝走向瓦解,这是汉、唐两代的教训。“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的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有导致灭国的危险,这是宋、明王朝的结果。元代实行行省制,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基本形成了适度分权、内外相维的局面。因此,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轻重相维,也就是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使地方有适度的分权。【体验3】(2024·山东日照二模)东汉继承西汉制度,分封诸侯。但东汉的诸侯王亦多滞留京师,不治民,甚至久不就国,诸侯王国成为诸侯王租税收入的计算单位。这一现象有利于(

) A.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强化皇室宗族血缘纽带 C.地方世家大族势力滋长

D.减轻地方百姓经济负担解析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初期,为了避免出现像西汉末年那样由地方割据导致的混乱局面,中央政府有意限制诸侯王的实际权力,使他们无法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东汉初期将诸侯王滞留在京城,可以方便中央政府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控制,防止他们在地方上形成独立的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答案

A【排查·易混易错】易错点

唐代藩镇延续了唐王朝的统治唐朝中后期,中央势力衰微,藩镇林立,中央无力消除藩镇。各藩镇之间,内部矛盾重重,并没有强大到对中央形成绝对压制,因此林立的藩镇和中央形成互相抗衡、互相依赖的关系。唐王朝在这种现实下,也不断调整对藩镇的政策,如对节度使进行笼络等,其统治也在藩镇林立的情况下延续了上百年。【纠错练1】(2024·湖南常德一模)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官员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答案

D易错点

行政区划的原则: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1)元代以前,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的边界,政区独立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2)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打破了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局面,这使行省失去了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也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客观事实。【纠错练2】(2024·广西南宁一模)元朝以前,中国的一级行政区大多与经济区和自然区相吻合。元朝时期,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行政区。如,江西行省跨越南岭,深入今广东境内;湖广行省将洞庭湖横亘其间,又跨越南岭,直达今天的广西。元朝的做法旨在(

) A.推动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B.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需要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提高地方官员的工作效率解析

据材料“元朝时期,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行政区”可知,元朝实行的行省制打破了自然地理的限制,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地方形成分裂割据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答案

C主题四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3年13考]【重构·主干知识】1.选官制度时间概况西周至春秋世官制: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春秋战国各国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授予官职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两汉①汉武帝推行察举制,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分常科和特科②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是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时间概况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各州、郡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士人资品,分为九等,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隋唐科举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分为制举和常举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元朝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后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明清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与殿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古代中国选官的区域差异性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关注到了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出于保证公平、巩固统治等目的,统治者也试图解决这种差异引起的不公平问题。如明朝实行南北卷制度,采取分地域按比例录取的办法,照顾北方士人的中第比例,体现了区域公平的原则。2.考核制度时间概况秦汉主要是上计制:每年岁末,地方情况由郡国汇总,上报中央;御史参与审核魏晋南北朝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大都流于形式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两宋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清朝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辩证认识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古代考核制度渐趋严密,在发现人才,激励官吏忠于职守、勤勉为政上起着重要作用,但考核中的长官意志、流于形式、不论成绩唯凭年资等,使考核的实际目的无法完全实现。3.监察制度时间概况秦汉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时地方上实行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两宋中央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台谏合一元朝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清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辩证认识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我国历史上监察制度的优点是监察机构、法规比较健全,便于发挥监察对行政权力的制衡以及在惩恶扬善上的积极作用。但历代封建王朝的监察本质上是维护君主专制、巩固中央集权的工具,监察制度随时可能被破坏。【深研·高考命题】热考视角视角1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①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2024·北京卷,2)②汉代注重任用专业吏员(2022·江苏卷,2)③九品中正制与门阀政治(2023·天津卷,4)④唐代明经科考试(2024·黑、吉、辽卷,3)⑤选官制度与世家大族没落(2022·湖南卷,3)⑥科举制易结朋党的弊端(2023·重庆卷,3)⑦明代科举取士(2022·湖北卷,5)⑧明代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的关系(2023·湖北卷,5)热考视角视角2古代监察体系的完善①汉代“十三州”监察区(2023·全国课标卷,26)②乘牛车风尚与东汉政治衰颓(2023·山东卷,2)③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2023·湖南卷,4)④元代地方监督机制(2022·江苏卷,4)⑤明代地方监察制度(2022·山东卷,4)命题展望官员选拔与管理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当前国家反腐倡廉,加强干部队伍的选拔与监督,是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要依托点。高考命题主要以选官制度中的察举制、科举制为主,同时重点关注古代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复习备考时注意中国古代选官与管理制度的形成、特点和影响等视角

从治国理政角度考查汉代的选官制度【典例1】(2022·江苏高考,2)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 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 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答案

C教考衔接本题依托选择性必修1教材P30有关“察举制……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的表述而命制。以汉初规定文吏的基本技能创设学习情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链接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据材料“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可知汉初具体政务由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文吏担任,说明汉初注重任用专业吏员误区排查汉代察举制重视品德才能,题干材料未体现;汉初的治国思想以黄老之学为主导;魏晋南北朝时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视角

从社会变革角度考查唐代科举制【典例2】(2024·黑、吉、辽高考,3)唐代宗大历初年,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提出,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其所强调的是(

) A.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B.复兴儒学的紧迫性 C.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

D.官学教育的重要性答案

A教考衔接本题依托中外历史纲要上P40“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的表述而命制。以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创设学习情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唐代宗时期的明经考试多是考查对儒家经典的死记硬背,这导致当时的学生缺乏思考、学问走向僵化,故材料强调的是明经科考试急需进行改革误区排查材料强调的是明经科考试存在弊端,不是主张复兴儒学,且明经科考试内容依然属于儒家范畴;材料体现的是明经科考试急需改革,未涉及对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叙述,也不是强调官学教育的重要性视角

从地方治理角度考查明代的监察制度【典例3】(2022·山东高考,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赴各地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答案

A教考衔接本题依托选择性必修1教材P33正文中有关“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而命制。以监察御史巡按地方创设学习情境,考查明代御史巡按制度的特点及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朝廷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的相关情况,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误区排查材料仅强调对监察御史的考核,未涉及对其权力的限制;材料反映的是对监察御史的考核,未直接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强调了对巡按地方的监察御史的考核监督,与“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无关【拓展·史论要点】拓展

历史演进——两宋时期科举制的完善(1)“取士不问家世”。严厉清除科举制中的荐举因素,严格管控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2)严格考试制度。考场布置、进场搜身、试卷糊名、试卷誊录等,都在两宋加强或创立,保障了考试的公平性。(3)考试程序与内容的变革。两宋改革殿试制度,形成了州、省、殿三级考试,形成了三年一考的考试周期,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体验1】(2024·广东深圳二模)唐朝科举考生被录取后要到考官处谢恩,称考官为“师门”,自称“门生”。宋太祖改革殿试制度,使录取的考生只能向皇帝感恩戴德,做“天子门生”。宋仁宗后,殿试只分甲第排名次,不再落榜也成为定制。据此可知,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

) A.遏制结党营私并笼络士子

B.避免取士的主观随意 C.统一科举考试选才的标准

D.强化崇文抑武的政策解析

据题意可知,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中,考中的考生要向考官谢恩,成为考官的门生,这就容易造成考官和门生结成朋党,威胁皇权。到宋代时,考中的考生都要向皇帝谢恩,而且宋仁宗后,参加殿试的考生都不再落榜,这就使考生都进一步去拥戴皇帝。所以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遏制结党营私并笼络士子,故选A项。答案

A拓展

公平公正——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特点阐释内容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以督促官吏励精图治,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对象分类不仅中央朝廷的官吏要接受考核,而且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机构专业(1)唐代出现吏部考功司;(2)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3)明代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过程公开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体验2】(2024·新疆乌鲁木齐二模)唐代形成了“四善二十七最”的官员考核标准。“四善”是指德、慎、公、勤,即考核官员的道德标准。“二十七最”是依官员职务性质不同而界定不同的要求,偏重对在职才能的考察。中等以上考级必须有善。由此可知,唐代官员考核制度(

) A.依据考核结果决定官员升降

B.品德与政绩考察并重 C.保障政风吏治趋向清正廉洁

D.标准严格且内容广泛解析

据材料“‘四善’是指德、慎、公、勤,即考核官员的道德标准”“‘二十七最’是依官员职务性质不同而界定不同的要求,偏重对在职才能的考察”可知,唐代官员考核不仅注重品德,还注重政绩,B项正确。答案

B拓展

廉政建设——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特点阐释服务皇帝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于皇帝,御史只是皇权的御用工具垂直监察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严格选任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监察官的遴选。对监察官的考核也有特定的制度和规定以轻制重对监官采用秩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体验3】(2024·浙江绍兴一模)清代学者顾炎武认为中国古代监察体系中的监察官员往往“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大小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同代学者赵翼对此也评论说:“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两位学者的评述表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体系完整,垂直管理

B.以卑察尊,以轻制重 C.动态监察,独立弹劾

D.重上轻下,强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