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河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高河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高河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高河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高河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河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秋高河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学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华民族因地制宜、立象尽意的特有思维方式;倡导“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命至重、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这些哲学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在实践层面,中医药学强调养生“治未病”,并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强调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讲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强调养德养生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中医药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发展中医药。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事实上,科学并非只有一种表现形式,中国的科学并不等同于西方的科学,西方科学采用的方法也不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唯一方法,不能把西方科学当作衡量科学的唯一标准。中国有自己的科学传统,中医药就是中国传统科学最具代表性的门类之一。与其他中国本土科学一样,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逐渐构建了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辨证论治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独具特色的医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在几千年实践中形成了全球范围独树一帜、疗效确切、覆盖人生命全周期的医学科学。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与疫病斗争中产生《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疫论》等经典著作,形成了系统的、独特的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药。屠呦呦研究员从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汲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流行,中医药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独特理论、技术体系和经典方药。

而发祥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在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周边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传统医药产生重大影响。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就传遍世界;《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对于人类健康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境,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和先进性。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王国强《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材料二: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将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国哲学思想和中华民族健康养生实践经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讲,只有大力发展中医药学,才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中医药学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融合统一了医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的医学科学。

C.在疟疾重新开始肆虐的背景下,1969年,屠呦呦开始带领团队,从青蒿素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D.《肘后备急方》让屠呦呦研究团队意识到,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他们考虑改为低温提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医药学具有特色的健康养生文化,不仅将健康与人们的饮食起居相关联,还点明了培养自身良好品行和身体健康的直接联系。

B.中医药在历史发展中产生的经典著作,形成的系统、独特的防病治病的方法,为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灵感和方法指导。

C.居呦呦及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成功获得了安全性高的中性青蒿提取物,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D.中医药的智慧果实显示出了独特的价值和先进性,在应对病毒性传染病、白血病及老年性精神障碍等方面都有明显成效。

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各地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患者的体质而施以不同的治方。

B.广西巴马长寿村的形成与村民热爱生活、甘于平淡、乐于付出的人生境界有密切关系。

C.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最大亮点之一。

D.近年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我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医药海外中心。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在2022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继续提出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提案。中医药博物馆不纯粹是一个文化设施,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意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他回来了

柯岗

这是一九四七年九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山里实在黑,走在白马后边的人,往往当自己的胸脯碰上了马屁股的时候,才知自己并没有掉队。

二十一团在这一夜的行军序列中,是全军的后卫。队伍不断地跑跑停停,这是因为天黑,路滑,常常有人不自觉地拉长了距离的缘故。虽然前面不断地传来“跟上!"跟上!”的口令,然而这种现象始终很难消灭。

后面有人压着嗓子吵起来:

“快走!快走!你怎么不跟上呢?"

“老子掉进田里啦!你急啥?”

“可不敢掉队呵!后面有敌人,你没看队伍走多快?"

“谁掉队啦?”管理主任一面往后走,一面问。

“供给处的挑夫王德胜。"不知是谁这样顺口回答着。管理主任仍旧向后走。

“王德胜!爬起来了没有?担动担不动?”管理主任拉长嗓音问。

“起来了,担动了!你放心走吧!"王德胜回答着,开始用尽吃奶的力气,拼命追赶队伍,小担子在肩膀上咯吱咯吱地响着,好像有人在他的耳朵边低声说:“王德胜:你是好战士,你是翻身农民,大家相信你,叫你挑着公家的一百七十万冀币①、二百万蒋币②、三十块银洋。”于是他越发着急了,他觉得他肩上的担子几乎完全失掉了重量,只是路太小,太滑,天太黑,差不多走不到五十米,就要有一只脚掉进田埂下面的淤泥里。就这样,他一气跑了十几里路以后,实在累了,打算坐下来休息两三分钟再走。但当他把担子放下之后,忽然静得可怕,一点也听不见“跟上,跟上!"的命令了,连马蹄踩进泥坑里的声音也没有了,他发现自己掉队走错了路。

细雨迷蒙着漆黑的山道,雨丝在桐子叶上聚成了水珠,“滴嗒,滴嗒”地滑落下来。

往哪里去找队伍呢?他确实有些着急了。他担心两包钱会淋湿,心里也明白要想马上找到一个村子是不可能的。他很想找到一座小庙,哪怕是小得连人也进不去,只要能把两包钱放进去就行;要不然,这样淋到天明,都会湿透的。但,小庙又到哪里去找呢?

他无可奈何地把担子上那用油布包得方方正正的两包钱取下来,并排放在路边,然后又用自己的袖子把油布上面的水擦了一下,便一屁股坐在钱包上,两手紧紧握着扁担的中间,笔直地竖在脸前,接着就把脑袋往手上一靠,意思好像是说:反正我现在是不能走了,索性等天明,但是千万不能把钱湿透!

这一夜,王德胜觉得比一年还长。

黎明的时候,雨停了,阴云渐渐炸开缝来,东方泛起鱼肚白。他现在知道他昨夜把方向走错了,本来是向南的,可是他向了东。他挑起了担子,离开了道路,向左穿过没腰的荒草,攀登着生满小树的高山。在一座浓密的杉树林里,他找到一个相当隐蔽的石缝。他把扁担和钱包都放在石缝的顶里边,迅速用石块盖起来,然后自己坐在口上。他决定等到下午再下山,免得碰到敌人和土匪,晚上顺公路走。

他感到困得很,想睡觉,但又怕有土顽来,怎么办呢?他用双手扶着额角想了半天,然后把两颗炸弹的火索统统拉出来,挂在衬衣钮子上,把炸弹挂在胸膛上,用外衣包着,再用皮带在外面拴起来,而后侧身睡了。他想:如果土顽在他没有醒来的时候到了跟前,只要他们一拉他的衣裳,炸弹就会响的,叫他们也不能活。

就在这种情况下,王德胜甜蜜蜜地睡熟了。太阳从杉树的叶子上滑过去,在他那湿透了的军衣和帽子上,在他那圆脸、宽肩和露在袖口外的棒棰似的粗胳膊上,划着一条条的花纹。

确实,这一天,全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王德胜带着这么一担子公款,在这里得到了平安的睡眠。他做了一个梦:他已经回到了团里,管理主任把他挑的钱拿出来,买了好几口肥猪,大家在会餐,许多人和平时一样,把一些实在太腻人的肥肉块子,都往他的碗里送,他张着大嘴不停地嚼着。但忽然一不小心,自己咬住了自己的舌头。他醒来了,太阳已经偏西。

王德胜弄好担子,束紧皮带,顺着公路往南赶。突然啪的一声,一颗子弹从头顶飞过,两个着便衣持步枪的土顽从树林里窜了出来,冲到王德胜身边。

“不准动!"他们之中的一个,用枪威胁着王德胜,就动手解他的外衣,待另一个家伙正要解皮带的时候,那个解衣服的人突然连声喊着:“炸弹!炸弹!”回头就跑。解衣带的家伙并不知道炸弹在哪里,也跑了。王德胜趁势抽出一颗炸弹,朝他们的屁股投去,然后迅速冲向树林深处,在一条十分曲折的羊肠小道上继续向南行进。

转眼功夫天就黑了,他加快了行进速度,一气走了八十里。

拂晓,他饿得有些不能支持,坐下去几乎起不来。刚咬牙站起,前边忽然打起机关枪来,声音很近,子弹嗦嗦地穿着树枝。他已经发现,前边山根下就是公路,路东是自己的队伍,路西是白军。从这里下去,过了公路,跳进田里,就能回到自己的队伍。王德胜丢掉竹扁担,把两包钱捆在一起,像背包一样紧紧地绑在背上。弄好了鞋带子,拴紧了皮带,右手提着炸弹,火索已经挂在指头上,弯着身子走到小路转弯处,顺着没有路的山坡冲下去。

天大亮的时候,王德胜像泥人一样,被这里的警戒部队护送到自己的团部里来。他站在管理主任的门口,用他那高亢的鲁西口音喊着:“报告!"刚把右脚跨进门槛,他就大声说道:

“担子丢了,可是三百七十万零三十元在这里!”

管理主任马上拉住了他那沾着很多汗泥的双手。

(有删改)

[注]①冀币,当时解放区用的,冀南银行的纸币。②蒋币,蒋管区用的,所谓法币。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军过程中,有战士叮嘱“可不敢掉队呵”,由此可以看出该战士对战友的关心以及形势的紧张。

B.管理主任拉长嗓音问“担动担不动”,担心王德胜难以完成任务,表现了他对王德胜的关心。

C.王德胜在山上“甜蜜蜜地睡熟了”,全然不顾可能会有敌人前来袭扰的风险,可见他当时确实疲惫。

D.在解放战争的诸多大场面中,小说记叙一名战士掉队又归队的小故事,以小见大,展现的是解放军战士群体的优秀品质。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士们只有当胸脯碰上马屁股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并没有掉队,写出了夜晚之黑,也为后面王德胜的掉队埋下了伏笔。

B.王德胜路遇两个着便衣持步枪的土顽这一突发事件,表现了归队途中的凶险,使情节产生波澜,也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C.小说对王德胜的动作描写细腻丰富,如睡觉前“拉”“挂"包”“拴"等词,表明他是一名经验丰富、行动利索的战士。

D.小说与茹志鹃的《百合花》均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用清新淡雅的语言将故事写得诗意盎然,表达对解放军战士的赞美。

8.小说标题“他回来了”是对故事结局的交代,你从中可以读出哪些情感?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4分)

9.矛盾冲突的精巧设计对于一部优秀的小说至关重要,小说的冲突有多种类型,根据冲突的主体,可以分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利用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①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履危机悔之何及与其悔之而无及孰若辞之而不居。愿殿下三辞五辞,而必不居也。"太子悚然。孝宗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宁宗嗣位,召赴行在,辞。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②。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志,改命他人。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②掖垣:皇宫的墙垣。亦以称中书、门下两省。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一履A危机B悔之C何及D与其悔之E而无及F孰若G辞之H而不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张浚谪永"中的“谪”指降职,与“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谪”同义。

B.“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的中“名”与“云青青兮欲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雨”用法相同。

C.“属万里为之记"与“但为君故”(曹操《短歌行》)两句中的“为"含义相同。

D.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万里虚心向学。他多次前往拜谒被贬谪永州的张浚,未果,后写信极力请求才拜见成功;他终身谨记张浚的教诲,把自己书斋取名为“诚斋”。

B.杨万里治理有方。管理奉新县时,他不让官吏下乡催讨赋税,只是把欠税名单张贴在集市中,让老百姓自觉缴纳,不扰民就追回税款,使社会安定。

C.杨万里慧眼识才。担任东宫侍读时,他认为选拔人才最为重要,他所举荐的朱熹、袁枢等六十人,先后被提拔任用,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

D.杨万里能文能武。他进士出身,精于诗歌,曾著有《易传》流行于世;他亲自率兵讨伐进犯的盗贼,并且为潮、惠两州制定不同的防御贼人之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2)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14.杨万里为人正直表现在哪里?请举例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

清都[注]春霁,寄胡三、吴十一

元稹

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

白日当空天气暖,好风飘树柳阴凉。

蜂怜宿露攒芳久,燕得新泥拂户忙。

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

[注]清都:此处指作者在长安寓居的清都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描写清都春雨过后的画面,由概括到具体,虚实结合,并调动多种感官。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雨后初晴的阳光映照下,洁净如洗,清新和暖,充满生机。

C.诗人面对春景,又见蜂、燕在春雨之后的忙碌,引发内心诸多的感慨和思绪。

D.诗人状物注重细节描写,且运用拟人等手法,画面生动活泼,笔触清新自然。

16.唐代诗人贾岛在《二南密旨》中说“题者,诗家之主也"。本诗是如何围绕标题写作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对官场的厌恶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3)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自己的多重愁苦,宋人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A,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B,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a”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b”,则是雪月梅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与酒姑娘嬉戏了。“c”,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d”,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C,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8.下列诗句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②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

A.a①,b③,c④,d②B.a③,b①,c④,d②

C.a③,b②,c①,d④D.a④,b①,c③,d②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不知何时起,人们佐餐下饭的,从榨菜、卤蛋变成了一段段短视频。“电子榨菜”的名号由此而来。它可以是一段萌宠萌娃的搞笑日常,让人即刻实现“云撸猫"云养娃”的快乐;也可以是时尚博主的“开箱视频”,各种各样的彩妆服饰令人_____①_______;还可以是浓缩在几分钟内的影视解说……收获短暂欢愉之后,我们不禁心生警醒——看似鲜香爽脆、让人欲罢不能的“电子榨菜”,到底在榨干什么?

无疑,“电子榨菜"正在榨干用户的时间精力。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利用碎片时间放松身心本_____②_______。然而,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电子榨菜”从填满餐饮时光、通勤路途的“佐餐"逐渐成了掏空所有闲暇时间的“代餐”,剥夺了我们享受闲暇的真正能力。另外,看似需求旺盛的“电子榨菜"也反噬了视频创作的良性生产空间。如影视内容的过度浓缩或肢解,解说文案的“粗制滥造”、别字满屏,彼此间不计其数的抄袭、盗用冒用……甚至众多自媒体机构为追逐热点的一时流量,蜂拥而上“批量生产"。因此,如何平衡追求消遣放松和探求价值意义这两者的关系,如何摆正“电子榨菜”在生活中的位置,是一道考验我们智慧与定力的难题。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二处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潜能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尚未外化为现实的能力。冰山理论认为:人们拥有的能力就像冰山一角,只占能力的30%,而还有70%的能力隐藏在冰山之下,未被发掘。但是激发潜能需要坚定自信、奋斗目标、现实危机、榜样感召以及崇高的责任感等等。

阅读材料后,你对如何激发“潜能"怎样看?结合材料或根据自己对“潜能”的体验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一月考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答案】1.B2.A3.C

4.①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中医药学的内涵,及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②接着针对李约瑟的疑问,进一步阐述中医药学是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多方融合统一的医学科学。③然后从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具体阐释中医药学的贡献。④最后强调当前我们应如何大力发展中医药学。(每点1分)

5.①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②可以充分展示中医药学的成果。③可以彰显中医药的价值。④可以加深人们对中医药学的认识,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每点2分,答对3点满分)

【解析】

【1题详解】A.“只有……才能"错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表示必要条件,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不止有一条;

C.“1969年,屠呦呦开始带领团队,从青蒿素中寻找并提取”错误。原文为“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1969年其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

D.“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错误,表述绝对,原文为“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是也许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故选B。

【2题详解】A.“还点明了培养自身良好品行和身体健康的直接联系”错误。无中生有,文中说“强调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强调养德养生等等”,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养德养生之间有联系,没有说直接联系。故选A。

【3题详解】C.“中西医结合治疗”错误。材料一主要强调中医药学对内对外的价值和意义,并未提及中西医结合。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答案】6.C7.D

8.①惊喜之情。王德胜竟然能在和队伍失散后很快归队,并且所负责的钱财也安然带回,令人惊讶,让人惊喜。

②钦佩之情。王德胜克服迷路、大雨、敌袭、困等重重困难,独自一人安全归队,表现了他的顽强、忠诚等美好品质和丰富的战斗经验,令人钦佩。(每点2分)

9.①与环境的冲突。下雨又无处避雨,王德胜用身体保护纸币不被淋湿。表现了他以集体为先、富有责任感的形象。

②与敌人的冲突。无论睡觉还是赶路,时刻面临敌人威胁,王德胜对此准备充分。表现了他经验丰富、有勇有谋的形象。

③与自身的冲突。赶路途中,身体困、饿、累,王德胜均坚持下来。表现了他意志坚定、顽强执着的形象。(每点2分)

【6题详解】.“全然不顾可能会有敌人前来袭扰的风险"错误,王德胜是在做好各项准备后才睡觉,充分考虑了敌人袭扰的问题。故答案为:C。

【7题详解】.D“清新淡雅的语言”错误,《百合花》的语言是清新淡雅,本小说的风格是质朴、平实。故答案为:D。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答案】10.BDF11.C12.C

13.(1)恰逢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共同举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会"交”“召"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孝宗起初喜爱他的才能,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以”“善"见”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孝宗命太子参与政务,他上疏力谏,劝阻太子;②韩侂胄掌权时,他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③韩侂胄用兵时,他写文痛骂(每点1分)

【10题详解】

句意:一旦履行职务遇到危机,懊悔怎么来得及?与其懊悔来不及,不如推辞而不担此重任。

“一履危机"状语从句,其后断开,选B;“悔之何及”宾语前置,反问句式,其后断开,选D;根据固定句式“与其……,孰若……"可知,“而无及”程度副词,修饰“悔之”,其间不能断开,“其悔之而无及”后断开,选F。故选BDF

【11题详解】C.错误。文中“为"译作介词“替、给”,《短歌行》中“为"译作“因为”。

【12题详解】C.“他所举荐的朱熹、袁枢等六十人,先后被提拔任用,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说法错误,结合原文“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可知,太子敬重他是因为他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而不是因为他慧眼识珠,举荐的人才都得到了提拔。故选C。

参考译文: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他考取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做县丞。这时张浚被贬谪到永州,关闭大门,谢绝来客,杨万里多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张浚用使心意正直诚恳的学问勉励他,杨万里(立志)一生都服从他的教诲,于是把书斋命名为“诚斋"。张浚入朝做宰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升任为临安府教授,还没有赴任,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有逃避赋税的老百姓只把他们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纷纷前往缴税,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县里因而治理得很好。恰逢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共同举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宋孝宗称他为“仁者之勇”,于是有了重用杨万里的想法,提升他为提点刑狱。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潮州用来震慑盗贼的巢穴,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因母丧离职。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有一天太子读《陆宣公奏议》等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地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杨万里:“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杨万里就写上朱熹、袁枢等六十人的名字献上去,王淮陆续将这些人擢用。赶上高宗驾崩,孝宗想要执行三年守丧的制度,创建议事堂,命令皇太子参与决定各种政务。杨万里上奏章极力劝谏,又上书太子,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旦履行职务遇到危机,懊悔怎么来得及?与其懊悔来不及,不如推辞而不担此重任。希望殿下三番五次推辞,一定不居任。”太子为之恐惧。孝宗很不高兴,说:“杨万里把朕看成了什么样的皇帝!"因此杨万里以直秘阁出任筠州知州。宁宗即位,召杨万里赶赴朝廷,他辞却了。他以年老请求退休,进封宝文阁待制,退休。嘉泰三年,皇帝下令进封他为宝谟阁直学士,赏赐衣带。孝宗起初喜爱他的才能,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韩侂胄当政后,想网罗四方知名人士为他的羽翼,他曾经修筑南园,让杨万里作记,答应日后请他任中书、门下省的高位。杨万里说:“官可以不作,记却不可以写。”韩侂胄非常生气,便改命他人作记。韩侂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道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忽然从外面回来了,仓促间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哭,急忙叫拿来纸笔写道:“韩侂胄是个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阴谋危害国家,我空有这样的头颅,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扔下笔就去世了。杨万里精通作诗,曾经著有《易传》流行于世。死后赐谥“文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答案】15.A

16.①本诗标题为“清都春霁,寄胡三、吴十一”,首句用“蕊珠宫殿”照应“清都";②接着用草树无尘、白日当空、蜂、燕、宿露、新泥等景物描绘“春霁”画面;③“忆诸郎"则紧扣“寄胡三、吴十一”;诗人有感于春日雨后初晴的景物,慨叹时光荏苒,世事匆忙,引起对友人胡三、吴十一的思念,进而写诗寄友。(每点2分)

【解析】【15题详解】.“虚实结合"错,画面没有虚写。故选A。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每空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答案】18.B

19.A.又爱(喜欢)上了秋天B.(不时)也会下着微雨C.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每空2分)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a处,根据“江南日暮”这一关键词的限定可知体现的是日暮的情景,故③契合;

b处,根据“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与酒姑娘嬉戏了"这一句可知诗句要体现“雪”“梅"月”“酒"这四者,故①契合;

c处,根据“江南雪夜,更深人静”的限定可知要体现“雪夜"和“人”的情景,故④契合;

d处,根据“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的提示,可知此处描述的是昨夜的情景,故②契合。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根据后文“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可知横线处应引出作者对于秋天的态度,所以此处可填“又爱(喜欢)上了秋天”。

B处,根据后文“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可知横线处应填体现下雨情景的句子,所以此处可填“(不时)也会下着微雨”。

C处,根据前文“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