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基础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_第1页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基础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_第2页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基础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_第3页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基础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_第4页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基础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基础练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基础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救灾议

曾巩

然则,为今之策:下方纸之诏,赐之以钱五十万贯,贷之以粟一百万石,而事足矣。何则?今被灾之州为十万户,如一户得粟十石,得钱五千,下户常产之赀,平日未及有此者也。彼得钱以完其居,得粟以给其食,则农得修其畎亩,商得治其货贿,工得利其器用,闲民得转移执事,一切得复其业,而不失其常生之计,与专意以待一升之廪于上,而势不暇乎他为,岂不远哉?此可谓深思远虑,为百姓长计者也。

夫饥岁,聚饿殍之民,而与之升合之食,无益于救灾补败之数,此常行之,弊法也,今破去常行之弊法,以钱与粟一举而赈之,足以救其患,复其业。河北之民闻诏令之出,必皆喜上之足赖,而自安于畎亩之中,负钱与粟而归,与其父母妻子脱于流亡转死之祸,则戴上之施,而怀欲报之心,岂有已哉?天下之民闻国家措置如此,恩泽之厚,其孰不震动感激,悦主上之义于无穷乎?如是而人和不可致,天意不可悦者,未之有也。人和洽于下,天意悦于上,然后玉辂徐动,就阳而郊,荒夷殊陬,奉币来享,疆内安辑,里无嚣声,岂不适变于可为之时,消患于无形之内乎?此所谓审计终始,见于众人之所未见也。不早出此,或至于一有枹鼓之警,则虽欲为之,将不及矣!

或谓:“方今钱粟,恐不足以办此。"夫王者之富,藏之于民,有余则取,不足则与,此理之不易者也。故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盖百姓富实,而国独贫,与百姓饿殍,而上独能保其富者,此古及今,未之有也。故有曰:不患贫,而患不安。“此古今之至戒也。是故,古者二十七年耕,有九年之畜,足以备水旱之灾,然后谓之王政之成。唐水、汤旱,而民无损瘠者,以是故也。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专意以待一升之廪于上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而与之升合之食___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C.消患于无形之内乎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D.唐水、汤旱,而民无损瘠者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辨志

[清]张尔岐

今夫人生而呱呱以啼,哑哑以笑,蠕蠕以动,惕惕以息,无以异也。出而就传,朝授之读,暮课之义,同一圣人之《易》《书》《诗》《礼》《春秋》也。及其既成,或为百世之人焉,或为天下之人焉,或为一国一乡之人焉:其劣者,为一室之人、七尺之人焉:至其最劣,则为不具之人、异类之人焉。

恩施沾乎一域,行能表乎一方,业未大光,立身无负者,一国一乡之人也。若夫智虑不离乎钟釜,慈爱不外乎妻子,则一室之人而已。耽口体之养,徇耳目之娱,膜外概置,不通疴痒者,则七尺之人。笃于所嗜,瞀乱荒遗,则不具之人。因而败度灭义,为民蠹害者,则为异类之人也。岂有生之始遽不同如此哉?习为之耳。习之不同,志为之耳。志在乎此,则习在乎此矣;志在乎彼,则习在乎彼矣。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言志之不可不定也。故志乎道义,未有入于货利者也;志乎货利,未有幸而为道义者也。志乎道义,则每进而上;志乎货利,则每趋而下。其端甚微,其效甚巨。近在胸臆之间,而远周天地之内。定之一息之顷,而著之百年之久。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夫人生而呱呱以啼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B.习之不同,志为之耳申之以孝悌之义

C.定之一息之顷,而著之百年之久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则反窒焉而不宁盘盘焉,囷囷焉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徐青山先生琴谱序

清·夏溥

娄水徐青山先生,深于琴者也。先生固学道之人,志存经世,值世变沧桑,遂以琴隐,嘉遁吴门,寓居萧寺。丁酉之春,为溥趋谒之初。挹其风度,如在深壑幽岩中,相见恨晚。先生早岁与严天池、张渭川、施涧槃、陈星源诸公游。诸公皆殊绝名流,于琴皆有精诣;先生采撷英华,黜靡崇雅,自名其家,故于先生为绝调。先生谬许得溥而道不孤,溥何敢望先生之后尘。逮先生逝,而溥则孤矣。且溥又何敢自附于希声乎哉?

先生之超于夷等,于琴为著;而介性清操,盖有在琴之外者矣。如止以琴尽先生,是重颜鲁公书法,而不见其忠节也;是乐苏文忠之文章,而不举其政绩与其经传也。可乎哉?

材料二:

抚琴卜静处亦何难?独难于运指之静。然指动而求声,恶乎得静?余则曰,政在声中求静耳。声厉则知指躁,声粗则知指浊,声希则知指静:此审音之道也。

(徐青山《溪山琴况·静》)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溥则孤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先生之超于夷等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如止以琴尽先生不赂者以赂者丧

D.然指动而求声剑阁峥嵘而崔嵬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天子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文本二:

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入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初,上遣贰师大军出,令陵为助兵,及陵与单于相值,而贰师功少。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有删改)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B.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C.身虽陷败齐国虽褊小

D.令陵为助兵吾属今为之虏矣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某之才之学不逮于足下远矣,而且以是来,盖将警省其昏懦,鞭驱其驽怯,真不屑之教诲也。奉教以还,三复吟诵,初跃如其喜,且惕然而惧,故迟而不以书对者,有所不敢也。今足下以此为疑,盖深惜暗投其珠耳。姑诵闻之于师者以复足下。

抑愚又有所闻:圣贤之学,知与行两事耳。讲问辨诘,朋友之职也。至于自得之妙,力行之功,他人不得与焉,非自勉无所得也。某虽愚钝,然不可谓无志于此。足下于斯两者,涵泳从容,精修力践,旦旦有得。幸明以告我,赐中流之一壶①,则感责善之德深矣。

(节选自许谦《答吴正传书》)

【注】①中流之一壶:典出《鹃冠子·学问》“中流失船,一壶千金”,比喻可贵难得。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某之才之学不逮于足下远矣羡长江之无穷

B.盖将警省其昏懦吾其还也

C.故迟而不以书对者敢以烦执事

D.知与行两事耳秦伯说,与郑人盟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旌者,旗类,如曰“孑孑干旌,在浚之城”是也。为其有柄可揭,有游可垂,故能建之于城,则其貌孑孑然;植之于野,则来者指以为望也。此足以见旌为旗属,其类可稽也。

若夫节者,汉之铜虎、竹使符,唐之铜兽、龟、鱼,皆一类而异名也。考其意制,中分一物而两之,授者、受者各执其半以待参验,则符瑞圭璋亦其物也。盖节之为义,信也,著之于事,若曰以此为约也。后世但见《周官》旌之与节同出而联文,遂亦以旌为节,误矣。节若果为旗类,而乃将之以函,则揭示舒垂之用皆何在也?以意揣度,亦自可以知其不然也。

(宋·程大昌《演繁露》,有删节)

材料二:

宋舒城李龙眠写《汉苏子卿忠节图》,而文正诸公继以诗,厥后文信公天祥又识其首,迄今几四百年,而河南左布政使旴江饶君得之,携来京师示余。呜呼!忠义在人心,万世如一日也。子卿居匈奴十九年,卧起持汉节,仗义不屈。信公当宋运之去,蹇蹇匪躬之日,一览此图,慷慨激烈,有去国思君之念。盖公之心即子卿之心,所谓易地皆然者也。第子卿之生还,信公之死义,有幸不幸焉耳。

(明杨荣《跋》)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则来者指以为望也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而乃将之以函宁溘死以流亡兮

C.而文正诸公继以诗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第子卿之生还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已而自笑曰:“炎方六月,何自有冰雪哉?夫霄壤之间,凡可强而名者,借也。而吾以其不可名者寄焉,亦借也。岂惟拳石勺水为然?仰积气而为天,俯积块而为地,皆强而名之也,托之乎象其形也。天地且尔,又何一物非借乎?乃予之左雪山而右冰井也,亦象其形而借其意耳。《汉书》云:‘清室则中夏含霜。’夫室可霜也,安见山不可雪而井不可冰乎?"客有闻予言而叹者,曰:“信如子言,不知真之为借,借之为真矣。”

(选自明吴国伦《甔甄洞稿》,有删改)

材料二:

古有神物,如禹鼎知兴废。《瑞应图》宝鼎,不爨自沸,不炊自热,不汲自满,不举自藏。吴明国贡常燃鼎。虢州铁镬,大数围。丁谖作九层博山炉,上铸禽兽自动。勃海贡玛瑙柜,长三尺。南昌国贡大玳瑁盆,容十斛。又贡紫磁盆,可容五斗,举之轻若鸿毛。以上种种,皆宇宙间神奇秘宝,终为造化收拾,安得流落尘世?虽曰兵火变迁,恐亦于此无恙。古云玩物丧志,此非丧志物也,用录以广闻见。

(选自明人高濂著《遵生八笺》)

材料三:

董偃①常卧延清之室,以画石为床,文如锦也。石体甚轻,出郅支国。上设紫琉璃帐,火齐屏风,列灵麻之烛,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侍者于户外扇偃。偃曰:“玉石岂须扇而后凉耶?"侍者乃却扇,以手摸,方知有屏风。又以玉精为盘,贮冰于膝前。玉精与冰同其洁激。侍者谓冰之无盘,必融湿席,乃合玉盘拂之,落阶下,冰玉俱碎,偃以为乐。此玉精千涂国所贡也。武帝以此赐偃。

(选自王嘉《拾遗记》,有删改)

【注】①董偃:汉武帝的弄臣。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吾以其不可名者寄焉木欣欣以向荣

B.天地且尔若属皆且为所虏

C.终为造化收拾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侍者谓冰之无盘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8.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题。

赠黎安二生序

曾巩

夫世之迂阔①,孰有甚于余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②,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余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③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④。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注】①迂阔:迂远而不切实际。②道:指圣人之道,即儒家学说。③庸讵:也作“庸遽”,岂,难道。④择而取之:指在古文、道与时文、世俗之间的选择。

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孰有甚于余乎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特以文不近俗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C.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吾其还也

D.则于是焉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①焉。王弗许。

“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②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③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④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于裔土,何辞之有与?若犹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

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节选自《国语·周语中》)

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隧:隧礼,古时天子下葬的礼制。②不佞:不才。③大物:最高礼仪。④改玉改行: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的礼数也应变更。后指改朝换代。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请隧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B.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木欣欣以向荣

C.若犹是姬姓也若属皆且为所虏

D.先王之礼,于斯尽矣!不知东方之既白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忠恕,违道不远

(明)归有光

嗟乎!道固然也,非孔氏之徒为之也。天下之患,在于不知道。知其物而后能取之,知其途而后能由之,知其的而后能射之;夫然后取之而获,由之而至,射之而中也。不知其道而求之,何怪其言愈多,力愈勤,而愈不至也。嗟乎!亦取之心而已,谓道为远人,而心亦远人乎?天命之谓性,率是性而为道,心即道也。舍心以言道,则为荒远,荒远非道。舍道以言心,则为形躯,形躯非心。道也者,无所不尽,而心者,道之舍也。

故自圣人以下,未尝不勉勉于兹也。为人子者,以父之心为心,则何患乎不孝?为人臣者,以君之心为心,则何患乎不忠?居乎前后左右者,而以前后左右之心为心,则何患乎上下四方之不均?故忠恕非有所增益之也,求吾之心也。翳去而目明,垢去而鉴明,私去而心明,心明而道在是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然后取之而获吾尝终日而思矣

B.则为荒远金就砺则利

C.以君之心为心既自以心为形役

D.居乎前后左右者郁乎苍苍

参考答案:

1.D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A.不同。连词,表修饰。/连词,来。句意:和专门等待上面发给的两升粮食。/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

B.不同。助词,的。/代词,这。句意:给他们一升一合的粮食。/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C.不同。介词,在。/介词,比。句意:在没有征兆的时候消除隐患。/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

D.相同。连词,表转折。句意:唐尧闹水灾,商汤闹旱灾,但百姓没有饿死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参考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现在的策略,颁布一纸的诏书,拿五十万贯钱赏赐给他们,拿一百万石粮食借给他们,赈济灾民的事就足够处理好了。为什么呢?假如遭灾的州民是十万户,一户得粮食十石、得钱五千,这已经超过了下等家庭平常年景生产所得的钱财。他得钱能够修好房屋,得粮食供给一家食用,那么农民就能够修复田地,商人就能够置备货物,工匠就能够建造工具从事生产,闲散游民就能够找到劳工,所有人都恢复旧业,没有失去他们平常的生计,这跟专门等发给的两升粮食,而没有时间干别的相比,难道不是更长远吗?这可以说是深思熟虑,为百姓作长远打算了。

饥荒年岁,饥饿的百姓聚集,给灾民们一升一合的粮食,对赈济灾难没有益处,这是通常实行的拙劣办法。现在废除此法,用钱和粮食一起赈济灾民,足够用来救灾,帮助他们恢复产业。河北的灾民听到诏令,必定欣喜皇上值得信赖,自然安心在田野里,背着钱和粮食回来,和他的父母妻子孩子逃脱流亡转死的灾祸,就爱戴皇上的恩施,怀着想要报恩的心,还有停止的吗?天下百姓听到国家如此措施,恩泽深厚,谁不振奋感激呢?对主上的大义欢欣喜悦无穷尽,像这样还不能达到百姓团结,天下人不喜悦的,从来没有过。然后皇上乘着龙车祭礼天地,四夷之人争相纳贡,国内安宁,村里太平,难道不是在可以作为的时候改变,在没有征兆的时候消除隐患?这才是认真考虑事情的始终,看出众人没有看出的东西。不早出这样的办法,到了出现内乱的紧急情况,即便想要这样做,将来不及了!

有人说:“现在的钱粮,恐怕不够拿来开展这项举措。”君王的财富藏在百姓中,百姓有多余君王就拿走;百姓不够用君王就补足。这是不可改变的道理。所以说:“百姓富足了,君王怎么会不富足呢?百姓不富足,君王如何能富足?"百姓富有充实而国家贫穷,百姓饥饿贫困而国家却能保有财富,这两种情况从古到今都没有。所以又说:“不怕贫穷,而怕不安宁。”这是古今最紧要的告诫。因此,古代耕种二十七年,就可以有九年的积蓄,足够用来防备水旱灾害,这样以后就可以称它为王道政治成功了。唐尧时的水灾,商汤时的旱灾,百姓没有人饿死,就因这个缘故。

2.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修饰;/介词,凭借。

句意:每一个人生而呱呱地哭着。/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二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

B.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独;/代词,代百姓。

句意:习惯不同,又是志向不同造成的。/向人们反复讲明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的道理。

C.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承接,然后。

句意:在一呼一吸间定夺,显著于百年之久。/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

D.相同,均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句意:恢复回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盘结交错,曲折回旋。

参考译文:

辨志

[清]张尔岐

每一个人生而呱呱地哭着,哑哑地笑着,蠕蠕地动着,惕惕地息着,没有什么不同。出去从了先生,早上授他诵读,晚上教他意义,一样是圣人的《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呀。等到学成了,有的做了百世的人,有的做了天下的人,有的做了一国一乡的人;劣等的,是做了一室的人、七尺的人;至于最劣的,是做了不完全的人、异类的人。

恩泽施与一地,行为能成为一方的表率,事业虽没大发展,立身而无愧于世,这是一国一乡的人。至于那些心思不离开米粮慈爱不超出妻子儿女的,那只是一室的人。沉溺于口腹的满足,追求耳目的娱乐,身子外一概不问,不关痛痒的,那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沉溺于嗜好,昏乱无度,逸乐迷失,那是不完整的人。因此而败坏法度和道义,成为百姓祸害的,那就是异类。难道人生一开始,就有这样不同吗?习惯造成的啊。习惯不同,又是志向不同造成的。志向在这里,那么习惯就在这里;志向在那里,那么习惯就在那里。

孔子说:“如果立志在仁上,那就不会作恶。"这是说志向是不可不定的。所以志向在道义,就不会沉迷于货利;志向在货利,就不可能希望他做合乎道义的事。志向在道义,每次行动就能进步;志向在货利,每次行动都会退步。那发端很小,效力很大。近在自己心里,远遍天地之间。在一呼一吸间定夺,显著于百年之久。

习惯说

[清]刘蓉

刘蓉小时候,在养晦堂西边一间屋里读书。他低头读书,碰到不懂的就抬头思索,想不出,就在屋内踱来踱去。屋里有个洼坑,直径一尺,越来越大。每次经过,刘蓉都要被绊一下。(刚开始觉得很别扭,)时间一长就习惯了。

一天,父亲来到屋里,与他说话,回头看那个洼坑笑着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什么能治理好国家?”随后叫仆人把洼坑填平。后来刘蓉(读书想问题)又走到原来的洼坑,心里忽然一惊,觉得这块地似乎突然高了。低头看,地面平坦,已经平整。以后踏这块地,还是有这样的感觉。时间长了又习惯了。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啊!脚踏在平地上,就不能适应洼坑。等到时间久了,洼坑就好像平了,以至于把长久以来的洼坑填平,恢复回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所以说君子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开始时需谨慎。

3.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不同。表顺承,就。/表转折,却。

句意:孤单的就是我了。/对于他自身来说,却以从师学习为可耻。

B.相同。均为主谓之间,取独。

句意:先生超乎常人之处。/大王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吝啬感到奇怪。

C.不同。介词,用。/介词,因为。

句意:如果只是把先生看作一位琴家。/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D.不同。表目的,为了、以便。/表并列,并且。句意:然而手指运动是为了发出声响。/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徐青山先生琴谱序

清·夏溥

娄水的徐青山先生,是水平精深的琴家。先生本来就是学道之人,其志向在于经世济用,但正逢人世更迭,于是携琴归隐,遁于吴门,借住在佛寺中。丁酉年的春天,我第一次去拜访先生。感到先生的风度就像是身处深壑幽岩中那样超然物外,真是相见恨晚。先生早年和严天池、张渭川、施涧槃、陈星源诸公交往。诸公都是超绝的名流,对琴都有很精深的造诣;而先生博采众长,革除浮华崇尚清雅,自成名家,所以先生的琴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承蒙先生谬赞,认为遇到了我而其道不孤,但我又如何敢奢望比得上先生。等到先生过世之后,孤单的就是我了。而我又哪敢自称达到了希声之境呢?

先生超乎常人之处,在琴上最为突出;而耿介的性情、清高的节操,却是在于琴之外的。如果只是把先生看作一位琴家,那就相当于只看重颜真卿的书法,而没看到他的忠贞大节;只喜爱苏轼的文章,而不提他的政绩和经传之学。难道可以这样做吗?

材料二:

弹琴选择僻静的去处又有什么难的呢?难就难在做到运指之静。然而手指运动是为了发出声响,既有声响,又怎么能静呢?我却认为,正是要在声中求静。出声猛厉,便知道是下指急躁;出声粗糙,便知道是下指重浊;出声稀疏,便知道是下指沉静,这是鉴别琴声优劣的方法。

(徐青山《溪山琴况·静》)

4.C

A.不同。介词,用/介词,在。句意:而单于用八万大军包围截击李陵的军队。/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B.不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句意:但他们杀伤匈奴也有一万多人。/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和反省。

C.相同。连词,虽然。句意:李陵虽然兵败被俘。/齐国虽然狭小。

D.不同。动词,做/介词,被。句意:让李陵做协助之兵。/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几年后,天汉二年秋天,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在祁连山进攻匈奴右贤王,武帝派李陵率领他的步兵射手五千人,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约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法分散敌人的兵力,不让他们专门去对付贰师将军。李陵已到预定期限就要回兵,而单于用八万大军包围截击李陵的军队。李陵军队只有五千人,箭射光了,士兵死了大半,但他们杀伤匈奴也有一万多人。李陵军边退边战,接连战斗了八天,往回走到离居延海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拦堵住狭窄的山谷,截断了他们的归路。李陵军队缺乏粮食,救兵也不到,敌人加紧进攻,并劝诱李陵投降。李陵说:“我没脸面去回报陛下了。"于是就投降了匈奴。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文本二:

群臣都归罪于李陵,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极力为李陵辩护说:“……况且李陵带领不满五千人的步卒,深入匈奴腹地,抵挡数万的敌军,打得匈奴救死扶伤都忙不过来,调动全国所有能举箭引弓的人一起围攻他。李陵转战搏斗了上千里,弓箭用尽,道路受阻,战士们拉着空弓,冒着刀锋,依然向北与敌人死战,能够得到部下这样拼死效力,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兵败被俘,然而他对敌人的打击也足以名扬于天下。李陵没有自杀,是想寻求机会报效国家。”

当初,皇上派贰师将军出征,让李陵做协助之兵,到李陵与单于遭遇,贰师战功很少。皇上便以司马迁诬蔑、诋毁贰师,为李陵游说开脱罪名,判处他腐刑。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有删改)

5.C

A.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我的才学远远比不上您。/羡慕长江无穷无尽。

B.代词,自己,我;/语气副词,还是。句意:大概是让昏懦的我警醒反省。/我们还是回去吧。

C.均为介词,用、把。句意:所以迟迟不回复。/怎敢拿这件事来劳烦您。

D.连词,和、与、同;/介词,和、跟、同。句意:就是“知"和“行”两件事情罢了。/秦伯非常高兴,和郑国人结盟。

参考译文:

我的才学远远比不上您,您写信向我求教,大概是让昏懦的我警醒反省,鞭策鼓励驽怯的我,我说的话真不值得理会的。收到来信后,准备回复,但是再三阅读,最初心里很高兴,然而又惕然担心起来,所以迟迟不回复,是有所顾虑(怕说错话)。现在您以我不及时回复而怀疑交情,感到好似明珠暗投,是找错了对象。(所以)我暂且用从老师那里听来的道理来回复您。

而且我又听说:圣贤人的学问,就是“知"和“行”两件事情罢了。讲说、讨论,辨难、责问是朋友的职责,至于获取的“知"如何付之行动,则只能靠自己努力,跟他人无关。我虽然愚钝,但是对这两件事也是有所追求的。您对这两者的研究,是沉潜其中,反复推敲,专研其中,并亲身实践,日日都有所得。承蒙您来告诉我,您的教诲实在可贵难得,我更感受到您劝勉我从善的心意非常深厚。

(节选自许谦《答吴正传书》)

6.D

A.连词,表并列,可不译/连词,表转折,但是。句意:那么远来的人就能把它当作标志物。/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B.介词,用/连词,表承接,可不译。句意:用盒子装着它们。/宁可立即处死或放逐丧身。

C.连词,表承接,可不译/连词,表转折,却。句意:而范文正等先生又接着为此写下诗歌。/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D.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但苏武得以生还。/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啊。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旌,属于旗一类,就像“孑孑干旌,在浚之城”说的那样。因为它有柄可以高举起来,有不固定的飘带垂下来,因此若是能竖立在城墙上,则其就呈现旗帜高举的样子;若是把它竖立在野外,那么远来的人就能把它当作标志物。由此足可证明把旌作为旗一类的东西,大概是有迹可查的。

而节,比如汉朝的铜虎、竹使符,唐朝的铜兽、龟、鱼,则都同属于一类东西,只是名字不一样罢了。考查节的制作(方法),是把一物从中间分开,使它成为两半,授节者和受节者各拿一半以备验证,所以符、瑞、圭、璋也都是节一类的东西。所以节是信义的象征,把它做成事物,就好像说我们以此为约定。后世只看到《周官》一书中旌和节出处相同而且连缀成文,就也把旌认为是节,这是错误的看法啊。节如果真的属于旗,用盒子装着它们,那展示舒垂的用处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根据它们的意思进行揣度,也自然能知道不是这样的。

材料二:

宋朝舒城人李龙眠画下《汉苏子卿忠节图》,而范文正等先生又接着为此写下诗歌,此后文天祥先生又在画前作志,到如今几乎四百年了。而现在河南左布政使旴江人饶君得到这幅画,带到京都来给我看。哎!忠义一直在人心中,即使过了万世也如同一天。子卿在匈奴待了十九年,不管睡觉还是起床都带着汉使的节旄,坚持节义不屈服。文天祥在宋朝国运消亡之时仍然忠诚正直,一看到这幅图,精神振奋、情绪激动,充满离开国都、思念君主的想法。大概是文天祥先生的心志就是苏武的心志吧,即使世异时移也是如此。但苏武得以生还,而文天祥以死明义,就有幸运和不幸运之分了。

7.D

A.连词,表因果;/连词,表修饰。句意:我因为它们不可以命名寄寓其上。/树木欣欣向荣。

B.连词,况且;/副词,将要。句意:天地尚且这样。/你们这些人都会被俘虏。

C.介词,被;/动词,是。句意:终被造物主掌握。/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

D.都是助词,主谓之间,无义。句意:侍者说冰块不用盘子盛着。/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然后自己笑着说:“炎热的南方六月,哪里有冰雪呢?天地之间,凡是可以强行命名的,是借。我因为它们不可以命名寄寓其上,也是借。哪里只是拳头大小的石块、一勺水是这样呢?仰视积聚的云气称它为天,俯视堆积的土块称它为地,都是强行命名它们啊,依赖的是它们的形状相似。天地尚且这样,又有哪一个事物不是借呢?这样我命名左雪山、右冰井,也是借用它们形状相似和意图相同罢了。《汉书》说:‘清凉的屋子就是盛夏也像屋内结了霜。’屋内可以下霜,哪里看得出山不可以下雪,井不可以结冰呢?"有一个听了我的话的客人感叹说:“确实像你说的,不知道真实的是借呢,还是借是真实啊。”

材料二:

古代有神器,如禹鼎,可以测朝代的兴亡,《瑞应图》上的宝鼎,不在灶上烧,鼎中的水自己就沸腾了,鼎中的食物不煮自热,鼎中的水不汲自满,不抬鼎,它自己就收藏起来了。吴明国进贡了一口常燃鼎。虢州产的铁锅有几围大。丁谖制作了一座九层博山炉,炉上铸的禽兽可以自己动。勃海进贡了长三尺的玛瑙柜。南昌国进贡了一个大玳瑁盆,可装十斛东西。还进贡了一个紫磁盆,可装五斗东西,举起它像鸟毛一样轻。以上各种东西,都是宇宙间神秘奇异的宝物,终被造物主掌握,哪能让这些宝物流落到凡间?即使有战乱火灾发生,恐怕在这些战乱中,宝物也不会受损。古训说“玩物丧志”,这些宝物不是使人丧志的东西,记录出来可以扩大人们的见闻。

材料三:

董偃常常躺在延清室(休息),用画石做床,画石的花纹像画。这种石头很轻,产自郅支国。床上有紫色的琉璃帐幔,(前面)有用火齐宝石做的屏风,排列着用灵麻做的蜡烛,(还有)用紫玉做的盘子,床像一条弯曲的龙,全都用各色宝物装饰起来。侍者在床外面给董偃扇风。董偃说:“玉石难道必须扇风之后才清凉吗?”侍者于是收拢扇子,用手一摸,才知道有屏风。董偃又用玉精做的盘子,盛上冰块放在膝前。玉精与冰都是洁白透明的物品。侍者说冰块不用盘子盛着,一定会融化了弄湿席子,于是董偃向冰块和玉盘(伸手)一拂,冰与玉盘全都(落地)摔碎了,董偃便大笑起来。这种玉精是千涂国进贡的。汉武帝把它赐给了董偃。

8.C

A.语气词,吗/介词,在。句意:有谁比我更厉害吗?/大家在船上相互枕着靠着睡在一起,不知不觉东方的天空已经亮了。

B.连词,因为/介词,用。句意:只因文章不合世俗。/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威风的怒气来威吓他们。

C.均为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句意: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我们还是回去吧。

D.语气词,无义/代词,什么。句意:那么在这方面。/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

参考译文:

赠黎安二生序

曾巩

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且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吗?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

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那么在这方面,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世俗上作出选择。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9.C

A.语气助词/疑问代词,哪里。句意:请求襄王允许他死后用天子的隧礼入葬。/哪里用得着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B.连词,表目的,来/连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