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含答案)_第1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含答案)_第2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含答案)_第3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含答案)_第4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含答案)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

(2)三十而立()

(3)非学无以广才()

(4)险躁则不能治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夫君子之行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人舍然大喜

D.静以修身投以骨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淡泊”“宁静”,并且明确志向。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及理由。

【甲】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乙】

客舍喜崔补阙司空拾遗访宿①

步月访诸邻,蓬居②宿近臣③。乌裘④先醉客⑤,清镜早朝人。

坏壁烟垂网,香街火照尘⑥。悲荣俱是分⑦,吾亦乐吾贫。

【注】①崔补阙:崔峒。司空拾遗:司空曙。这两人是作者的好朋友,先于作者入仕。作者卢纶,曾三次应举,三次落第。②蓬居:用蓬章的住所,作者自指其室。③近臣:皇帝所亲近的臣子,指两位到访的朋友。④乌裘:指落魄失意。⑤先醉客:比客人先醉的人,作者自指。⑥香街:上朝时经过的街道。火照尘:上早朝时家仆举火引路。⑦分:命运。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乎

(4)人不堪其忧(5)吾亦乐吾贫

6.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甲】【乙】两文都谈到了交友,请从【甲】【乙】两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并谈谈你受到的启示。

8.【甲】文中的颜回和【乙】文中的诗人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白雪纷纷何所似()(2)撒盐空中差可拟()

(3)不亦说乎()(4)四十而不惑()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李清照诗词全集

B.与儿女讲论文义/义重如山

C.吾日三省吾身/归乡省亲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则是无信

11.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子曰"中的“子”是古代对别人的尊称,“匹夫"是指平民中的男子。

D.《论语》中有不少语句演化为成语,如“三十而立”“温故知新"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自《十二章》)

【乙】

戴安道①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②,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①戴安道:东晋时期美术家、雕塑家,②咨嗟:赞叹、叹息。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思而不学则殆___殆: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乐:

(3)惟独好画_________好:

14.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

B.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

C.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

D.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

16.从甲文中你学到了哪些学习方法?请写出一例。

17.乙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节选自《十二章》)

(丙)水陆草木之花,_________。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壮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壮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18.补全丙文中空缺的语句。

19.“谈笑有鸿假,往来无白丁”,刘禹锡与①_____________,交往凸显了他的才学之高:“可远观而不可整玩”,莲花不可②的姿态正是周敦颐“独爱莲"的重要原因。(根据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填空)

20.《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都在写法上都运用了的手法。《陋室铭》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_____________,表达了情操和的情趣。《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高洁人格。

2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4)宜乎众矣

(5)往来无白丁(6)无案牍之劳形(7)人不堪其忧(8)不蔓不枝

22.下面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康肃笑而遣之C.何陋之有D.睨之,久而不去

23.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世人甚爱牡丹爱不释手B.晋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C.灌清涟而不妖妖言惑众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24.翻译下面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5.甲文画线的两句运用的手法,通过连举三位古人的例子来证明“陋室不陋"。乙文中加点的“贤”字与甲文中的“"一词意义相近。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①司马牛①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此何惧?”

②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选自《论语·颜渊》)

【注释】①司马牛,相传为宋国大夫桓魋(tuí)的弟弟。传说他的哥哥桓魋参与宋国叛乱,失败后逃跑,司马牛也被迫离宋逃亡到鲁。

2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时:_________

(2)内省不疚省:_________

(3)我独亡亡:

27.请用“/"给画波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28.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29.刚刚开启全新的初中生活,或许也有同学正困扰于暂时没有结交到新的“兄弟朋友”。结合【甲】【乙】选文,说说你将如何劝导有类似困扰的同学。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选自《十二章》)

【乙】

何子少好读书,遇有异书,必厚赀①购之,撤衣食为费,虽饥冻不顾也。每巡行田陌,必挟策以随。或如厕,亦必手一编。所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盖欲以揽求王霸之余略,以揣摩当世之故。一遇事之盘错难解者,即傅②以古义合之。而有不合则深湛思之竟日继以夜。

(选自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序》)

【注释】①赀(zī):价格。②傅:凭借。

3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说乎___说:

(2)思而不学则殆殆:

(3)何子少好读书好:

(4)以揣摩当世之故故:

31.请用“/"给画波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而有不合则深湛思之竟日继以夜

3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撤衣食为费,虽饥冻不顾也。

33.【甲】【乙】两文共同阐述了怎样的读书态度?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乙]子曰:“吾尝①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①尝:曾经。

34.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子曰____________(2)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4)仁在其中矣

35.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是“通用、借代”之意,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下列关于通假字解释有误的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尊君在不"中的“不”,同“否"。

B.《论语》“不亦说乎”中的“说”,同“悦”,愉快。

C.《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的“有”,同“又”,表示重复或继续。

D.《两小儿辩日》“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同“智”,智慧。

3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7.《论语》是记录___的一部书。从选章看,它多从学习方法、___、___等方面,告诫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38.《十二章》中哪一句与[乙]文语意相近?它们共同强调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班级正在举办一场有关“学习之道"的圆桌分享会,下面是你们小组搜集的资料,请你阅读并完成相关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书》曰:“思曰睿,睿作圣。”学固不可以不思,然思之为道,贵切近①而优游②。切近则不失己,优游则不滞物③。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日用之间,何适而非思也。至于圣贤格言,切近的当,昭晰④明白,初不难晓。而吾之权度其则不远非假于外物。

(节选自《陆九渊集·与刘深父》)

【注释】①切近:深入事理的精髓。②优游:从容不迫的样子。③滞物:拘泥于外物。④昭晰:清楚,明白。

39.请你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不亦说乎说:

(2)学而不思则罔罔:

(3)学固不可以不思固:

(4)初不难晓晓:

实词迁移

(1)固——查阅词典法

“固”在《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中的义项有:①稳固,安定;②坚定,坚决;③固执;④本来。

第1题(3)的“固"的意思为:(填序号)。

(2)晓——成语助记法

成语意思

金鸡报晓①

无所不晓②

与第1题(4)的“晓”同义项的是:(填序号)。

40.请你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2处)

而吾之权度其则不远非假于外物

4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迁移方法引导

翻译迁移

第一步:实词释义

“权”“度"的意思可以结合语境判断。根据句中的“轻重”可知,“权"的意思应为“”;根据句中的“长短"可知,“度”的意思应为“"。

第二步:翻译成句

42.请你阅读【甲】【乙】两篇,分析两文所论述的学习之道的异同点。

【乙】文论述了的关系,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论语》十二章)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丙】

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其父康,曾为庐州太守,与袁术①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②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③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注释】①袁术:人名,当时的豪强。②辞:告别。③怀:装到怀里。

4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与人期行___期日中

B.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C.元方时年七岁三国时吴人也

D.相委而去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惭”“下"引”三个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

B.【甲】文中友人迟到在先,辱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C.【乙】文中曾子的话告诉我们要为朋友谋划才能取得朋友的信任。

D.【甲】【丙】两文均短小精悍,都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主题思想、人物性格主要通过对话、动作揭示出来。

4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46.【甲】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元方的“方正"?

47.【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还得到为人处世方面的什么收获?请结合原文内容选一点谈一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4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相委而去。委: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顾:

(3)传不习乎?传:_________

(4)博学而笃志。笃:

4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0.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不舍昼夜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

D.学而时习之___择其善者而从之

51.读了【甲】【乙】文段,你认为朋友交往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5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说话)乎邻居有烛而不逮(及、到)

B.好之者不如乐(乐趣)之者愿(希望)得主人书遍读之

C.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报偿)

D.“饭疏食饮水(热水)___太丘舍去(离开)

5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衡乃穿壁引其光(于是)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B.匡衡勤学而无烛(表顺接,就)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接,却)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学问和事业)下车引之(他,指元方)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于)以书映光而读(把)

54.下面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孔子赞叹颜回品德高尚,是因为他有安贫乐道的节操,身处贫困,却专注于做学问,自得其乐。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是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慨叹,规劝人们要珍惜时间。

C.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读书的勤奋刻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我们看到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明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对不义之财的鄙夷,“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是说六十岁时听力有变化了,七十岁时就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受任何限制了。

5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文本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级,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文本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十二章》

【文本三】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5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回也不改其乐乐亦在其中矣

B.谁吾德馨俭以养德

C.曲肱而枕之濯清涟而不妖

D.何陋之有夫君子之行

5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8.《陋室铭》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类比的手法,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整篇文章运用的表现手法,借“陋室”表达自己的志趣。

59.三段文字都展现了君子的美好形象,从中你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选自《十二章》)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②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

(选自《李生论善学者》)

【注释】①志:记,记住。②说:(shuì)劝说。

6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思而不学则殆殆: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

(3)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好:

(4)是不亦善学乎善:

6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B.学而不思则罔C.王生好学而不得法D.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6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

63.【甲】【乙】两文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这对我们的学习有怎样的启发?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选自《十二章》)

【乙】

初,公①未显②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

(选自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有删改)

【注释】①公:指范仲淹,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②显:显扬。

64.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曰"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B.“贤哉,回也"中的“贤”是“高尚、贤德"的意思,这里是孔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品质。

C.“乐亦在其中矣”中的“乐"指乐趣、快乐,说明孔子认为贪图享乐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D.“已欲任天下之重”中的“之"是助词,作“的”讲,与“下车引之"中的“之”用法不一样。

65.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6.怎样理解孔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7.两个文段都提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但其阐释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甲】文段中的“仁"强调面对富贵时的态度是①_____________,【乙】文段中的“仁”强调济世的情怀是②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甲】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8.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yùn)B.吾日三省吾身(shěng)

C.友人惭(cán)D.太丘舍去(shě)

6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7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句进行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1.读了【甲】【乙】文段,你认为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鲁哀公问孔子曰:“弟子孰①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②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节选自《论语》)

【注】①孰:谁,哪个。②贰:“二"的大写。

72.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2处)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73.颜回博得孔子的赞赏是因为他具备“_____________,"的品质(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彤彤请你一起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论语》。

【甲】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4)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①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②。君子笃③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④。"

(5)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选自《论语》)

【注释】①葸(xǐ):害怕,胆怯。②绞:尖刻刺人。③笃:忠诚,厚道。④偷:浇薄,不厚道。

7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为人谋而不忠乎

(2)四十而不惑

(3)故旧不遗

(4)天下有道则见

75.请你用“/"给【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蕙勇而无礼则乱

7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77.请你从以上五章《论语》中任选一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司马耕字子牛。牛多言而躁。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可谓之仁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②讱乎!"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可谓之君子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节选自《仲尼子弟列传》)

【注释】①讱(rèn):谨慎。②得无:莫非,能不。

7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学而不思则罔()___(2)三军可夺帅也()

(3)君子不忧不惧()___(4)斯可谓之仁乎()

7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80.请联系学习实际,谈谈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81.甲乙两文都要求得“仁”,请分别说说“仁"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8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①,闻沛国刘瓛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③。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④布衣,徒⑤行于路。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

(节选自《梁书范缜传》)

【注】①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叫做弱冠。②刘瓛(huán):南朝齐人,通博五经,世推为大儒。③冠:举行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④芒屩(juē):草鞋。⑤徒:步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亦说乎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④瓛甚奇之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闻沛国刘瓛聚众进说,始往从之。

(3)【甲】文中向我们介绍了以学为乐、择善而从、A_____________、B等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用自己的话概括)。

(4)【甲】文中的颜回和【乙】文中的范缜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古之欲明①明德②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③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④。

(节选自《礼记·大学》)

[注]①明:动词,彰明。②明德:美德。③齐:治理,整理。④格物:格,就是确实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辨事物,尽事物之理。

8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故:(2)思而不学则殆殆: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4)欲治其国者欲:

8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8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86.除“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外,【甲】【乙】两文都提到了什么的重要性?在这方面,【甲】文告诉我们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那么【乙】文告诉我们要做到哪些?

()

()

参考答案:

1.生气,恼怒。立身,指能有所成就。增长修养性情2.B3.(1)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2)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的陋室里,又怎么来得及!4.示例:我认为学习既要与思考结合,又要“淡泊”“宁静"并明确志向。学习与思考结合,才是有效的读书方法,如果只是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失去主见;明确志向,并且恬静寡欲,宁静专一,就会有所收获。反之,就会学无所获。

5.同“悦”,愉快泛指多次老师传授的知识能忍受以……为乐6.①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一个有才德的人吗?

②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7.【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启示我们交友要热情;或“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启示我们交友要讲究诚信。【乙】“步月访诸邻,蓬居宿近臣"启示我们交友不分贫富,主要在于志趣相投。8.都安贫乐道、超然豁达。【甲】文中的颜回箪食瓢饮,住在陋巷,不改其乐;【乙】文中的诗人虽然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但也以自己清贫的生活为乐。

9.像相比同“悦”,愉快迷惑(疑惑)10.D11.(1)不如柳絮趁风起舞;(2)别人不知道他却不生气,(他)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12.D

13.疑惑以……为快乐喜爱,爱好14.C15.(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做老师了,

(2)范宣认为(绘画)是没有用的,不应该在这件事上劳神费心。16.示例:学习与思考应该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学有所得。17.乙文讲述了戴安道用一幅《南都赋图》让范宣改变了对绘画的态度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相互学习的道理。

18.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9.博学的人靠近赏玩20.托物言志陋室不陋高洁傲岸的情操安贫乐道的情趣不慕名利洁身自好21.(1)出名(2)这(3)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4)应当(5)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6)官府文书(7)忍受(8)横生藤蔓22.C23.A24.(1)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3)(莲的)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它洁净的挺立在水中,只可远远的观看,却不可以靠近赏玩。

(4)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5.类比德馨(或:馨)

26.按时反省同“无”,没有27.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28.(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叫君子了吗?29.示例:①懂得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②如果自己做人做事坦坦荡荡,符合礼法,问心无愧,那么终将赢得他人认可,不必忧惧暂时的孤独。

30.同“悦”,愉快疑惑爱好,喜欢原因31.而有不合/则深湛思之/竟日继以夜32.(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他为此)缩减衣食(用度的开支)作为(购书的)费用,即使忍饥挨冻也不在乎。33.爱好读书;乐学忘艰;勤思博学;惜时刻苦。

34.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君子:指有才德的人。省:自我检查,反省。仁:仁德。35.C36.(1)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去思索,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37.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学习态度修身做人38.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39.同“悦”,愉快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本来知道,明白④天明,天刚亮知道,明白②40.而吾之权度/其则不远/非假于外物41.(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2)称量,然后(才能)知道轻重;衡量,然后(才能)知道长短。称量衡量42.相同点:都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不同点:【甲】篇还论述了学习应按时温习的学习方法,强调了学习的自觉性。以及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多请教他人的学习态度。

43.A44.C45.(1)(我父亲)等待您许久没有到来,已经离开了。(2)这橘子很甜,我想带几只回去给我母亲吃。46.从元方反驳友人的话“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中体现出元方(1)反驳得有理有据,落落大方;(2)懂得“诚信"、“守礼”的重要;(3)元方最后“入门不顾"的行为还体现出他坚持原则,懂得维护父亲的尊严。47.做人要讲诚信。示例:选文第③章让我懂得了为人应安贫乐道。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不会为了物质享受而辛苦奔波,只要心中有梦想,即使是粗茶淡饭也可以欣然下咽。

48.舍弃回头看老师传授的知识坚定49.(1)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您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它当老师了。50.C51.第一要守信用,不能失信于朋友;第二要注重礼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