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含解析)-2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含解析)-2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含解析)-2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含解析)-2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含解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含解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城市书写中,北京的形象具有相对统一的美感。这种美感往往指北京虽然在空间上属于城市,而且是大城市,在时间上却往往朝向传统,在文化经验上则生长出乡土记忆。在中国文学的情感经验中,“北京"往往作为“古都”呈现出沉静、优雅的古典美学特征。

在欧洲现代文学中,“城市"替代“远方”“孤岛"成为流浪探险故事的目的地,是浪漫古典的乡村生活的对立物。中国现代文学师法欧洲,共享着现代性叙事中时间上的现代与传统、空间上的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创造了一系列喧嚣、繁华的城市形象,与沉静质朴、停滞传统的乡村相互映照,共同建构了20世纪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空间经验。而在这样的普遍叙事中,北京作为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却成为传统中国的文化标签,这确实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与文学的特别之处。不管北京经历了多少新的变迁,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古都”几乎是北京统一的美学标签。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作家们面对列强纷至、战乱频仍的现实,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与客居异国的寂寞中,他们频频回首,创造了一个可以抚慰灵魂、寄托乡思的“古都"北京。

深邃天幕下悠远的鸽哨、街头缓慢细碎的驼铃、红墙古刹的千年记忆与细碎温厚的老北京市民的人间烟火……浙江才子郁达夫《故都的秋》中诗意盎然、岁月静好的故都,让北京而不是江南来承载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向往。老舍在40年代写作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在20世纪最不堪、最狼狈的一段历史。作者欣赏中有批判、眷恋中有痛惜,但改变的是作者的判断,却不是北京的美学特征。而且,这种批判中的欣赏、痛惜中的眷恋,蕴含在作者的文字深处,使得老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获得了较之同时期、同题材作品的独特性:新的历史没有摧毁抛弃这座静默千年的古都,而是赋予其抵抗侵略的新的力量,催其获得新生。

这样的北京成为20世纪中国城乡分化、社会巨变的大历史中一个独特的“城市”。一代知识分子在书写北京时的复杂心曲慢慢褪色,而北京刻印在这些文字中的形象却成为经典乃至统一的审美记忆,绵延在几代作家们对北京的书写描摹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在老舍的《龙须沟》中展开了一个人民政府改造环境的故事,故事中活跃着的仍然是亲切温厚的北京市民。80年代以后,社会与文学都发生了巨大转型,北京的沧桑巨变也进入作家笔下。刘心武的《钟鼓楼》与邓友梅的《烟壶》选取的仍然是古都北京的典型意象,古建筑与传统民俗;讲述的仍是千年古都的故事,百年沉浮,人事代谢。而钟鼓楼依然沉静、温厚地浸润着时光与风雨,精雕细琢的烟壶所蕴含的那种典雅、精致的文化仍然镌刻在人的灵魂深处。因此,刘绍棠将“京味小说"与“乡土文学”并论,这一观念虽然并不严谨,且颇受争议,但也的确在某些本质层面道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在书写北京时的某种审美统一性。

北京深入人心的“古都"形象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的书写中,也体现在文学史的阐释中。从美学特征来说,古都北京不是现代性历史中的“都市”,但从文学史的内在逻辑来说,它又是被现代性都市召唤出来的幽灵、映照出来的倒影。也就是说,它的美学特征是古典的、文化属性是传统的,但对它的古典与传统的书写产生并存在于现代性历史与现代性大都市的魔境中:有现代都市的无根,才有古都北京的安稳;有现代都市的喧嚣,才有古都北京的沉静;有现代都市的浮躁,才有古都北京的优雅。

因此,文学史在建构文学与现代历史的记忆时,更倾向于关注典范而纯粹的古都北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北京另外一些更复杂的书写向度。老舍笔下的北京,也会是因循守旧、满目疮痍的日占区,还是吞噬了劳动者骆驼祥子的阴暗空间,也藏纳着臭水沟,生长着流氓和汉奸。20世纪后期,作家王朔书写过北京在“古都"以外的形象。他将北京收缩到部队大院中,写了一群没有古都情结的大院子弟,“北京”于他们仅仅是身份上的政治中心与语言中的京片子。近年来,“北京"也是石一枫笔下北漂女孩陈金芳和文珍笔下具体可感的安翔路。这些都是对单纯的、仅仅作为现代性历史中文化标签的北京形象的突破与丰富。但或许因为在既有的文学史叙述中,北京作为“古都”的审美形象过于深入人心,这些写作虽在各自的接受维度上并不鲜为人知,却很少进入对“北京"文学形象的整体阐释中。

如果说文学史上这些更复杂的向度往往会被流转的时光净化,遮蔽了文学与历史更多维的互动,那么无论是今天的北京,还是今天的文学,都应该发现并呈现出更丰富的可能性。今天的北京,既有与全世界大都市同质化的商业中心、文化场所,也保留了无数刻印着传统时间的胡同、古建筑。它还是古都,但它是今天的、活的古都北京,是有着数不清的空间维度与文化层次的北京。“古都”不应变成一座巨大的文化博物馆被封存,而应该携带着今天的温度与血肉,从文学进入到当下与未来正在形成的新的叙述中。

(摘编自卢燕娟《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古都"北京》)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的形象具有相对统一的美感,这种美感往往更具有古典的、传统的特征。

B.北京作为传统中国的文化标签,自然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统一的美学标签。

C.上世纪后期,王朔等作家讲述的北京,虽未改变其整体阐释,却仍有创新丰富。

D.20世纪文学笔下的“古都”厚重而多元,也充满了时代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于空间上属于大城市,而于时间上却朝向传统,因而形成古典的美感。

B.即使时代巨变,文学形象的北京就其本质层面上讲仍旧保持其审美统一性。

C.古都的古典、传统特征使整体忽视了其它书写向度,其作品也不被大众熟知。

D.今天的北京具有多样的维度与文化层次,使其形成了新的叙事视角和空间。

3.下列有关北京的描述,不能充分体现古都典范而纯粹的一项是()

A.我常常觉得这中间有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B.北海公园的白塔,依旧傲然屹立。海子里的红荷花、白荷花,也照常吐放着清香。天坛、太庙和故宫,依然庄严肃穆……

C.今天是大年初六,饭庄店铺大开张。福聚德的伙计们簇拥着王子西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的挂在门前。

D.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10天左右……

4.文本中提到老舍的多篇作品,请分别概括其与古都的关系。

5.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古都"北京形象体现着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和评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上生发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浓厚底蕴。我们不再把传统看作“死”的、过去的东西,而是更加自觉地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进行建设性地系统吸收。

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方能更好创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正式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第二个结合"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意义,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继承发展关系,并推进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到一个新阶段。

文化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结合”,集中表达、系统呈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华文化主体性植根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并呈现出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的独特魅力。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改编自敏言《赓续文脉,于守正中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材料二: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一项宏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实现中西文化的综合,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作。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既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有所创造有所发展;也不免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变形。有人把后一种情况看得很严重,并因此而悲观失望。其实,按照解释学的观点,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都是正常的。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在接收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文化之前,头脑都不是一块白板,因而它对新思想、新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不免受到由头脑中本有的东西所决定的“视界"的局限。只要摆脱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清楚地意识到上述两种情况的同时存在,问题并不难解决。而综合创造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反思和学习,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文化;要用新的视角、方法去学习、接受。这样循环往复下去,扭曲变形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16世纪以来,在引进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科学、民主、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以后所要做的工作,一是要对已经建立起来的一切进行反思,巩固那些吸收得正确、理解得正确、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得好的东西,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清除那些思想文化垃圾,纠正那些扭曲变形的东西;另一方面,要广泛引进新的东西,特别是因“左”倾教条主义束缚而被冷落了的西方文化的最新成果。

“五四"以来,在运用近现代科学方法、科学观点,研究、分析、整理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做出了可观的成绩。旧的思想文化体系结构已经消解,精华与糟粕也得到了初步的鉴别。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少。由于“左”的和右的“形式主义"的干扰,出现了一方面是文化断裂,另一方面是大量封建文化糟粕以“旧用而不知”的形式继续毒害人们的局面。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既不可能用遗忘的方法摆脱掉,也不可能用全盘否定的方法否定掉,只有积极地批判继承,才能实现辩证的否定,即既克服又保留、提高。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分析、整理,也存在一个视角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既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又有许多独特的内容。如果用西方的模式剪裁材料,也会出现扭曲变形乃至附加的问题,特别是容易遗漏那些为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粹的东西。这种情况,不仅在许多用学来的近现代西方方法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中见到,在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学者中也不鲜见。由于受视角的局限,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东西还没有被挑选出来,有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领域的分析整理工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文化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理论框架和一定的文化研究方法。历次文化论争中的分歧,在相当程度上是根源于文化理论和方法的分歧。因此,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工程。

历史的经验证明,中西文化的综合需要一个过程。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让不同来源的文化要素同时存在、自由竞争可能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对各个具体的文化要素来说,这种同时并存、自由竞争,可能出现不同的前途,一是优胜劣败,一是兼综交融,一是既相互交流又长期保持相对的独立。

(改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的正式提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B.中华文化有了自己的主体性,就会有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并呈现出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的独特魅力。

C.按照解释学观点,人的头脑不是一块白板,头脑中本有的东西所决定的“视界”影响着人对新思想、新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D.文化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遗忘和全盘否定,而是要做到既克服又保留提高。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脉,与马克思主义共同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

B.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生命体,其目的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C.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即使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来研究整理,也可能会遗漏我们民族所特有的部分精粹。

D.历史证明,中西文化的综合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让不同来源的文化要素同时存在、自由竞争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

8.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一项是()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B.习近平在2024元旦贺词中说,我们的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为邦本"思想的发扬与光大。

C.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各国的新鲜食材汇聚在满洲里,餐厅结合当地人的口味不断改良,使欧洲美食成为满洲里的一大亮点。

D.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创造性转化《礼记》中的相关描述,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汲取《周易》中“保合太和,乃利贞”的智慧,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9.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10.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形象思维是借用形象来思考问题,是具体形象的变幻;逻辑思维是借用概念来思考问题,是逻辑的推演。

我们读诗、词、曲、散文、小说,实际上是在接收、玩味纸上的形象。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到底在说什么,他只给你“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这两个形象,你去想吧。人们想了一千多年,有琢磨不尽的美。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逻辑思维之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形象思维之下,却有无穷的解。

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没有逻辑推理,没有因果关系,甚至没有一个动词,我们看到的只是形象。从“枯藤”到“断肠人"连用十一个具体形象,如拼图一样拼出一幅天涯旅人图,产生了震撼人心的美。这是形象思维的力量,逻辑思维办不到。

唐诗是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高峰,实际上是形象运用的高峰,之后就跌落下来了。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总体而言,唐之后无好诗,是因为诗中的形象力下降,宋人的诗形象少得可怜,只剩下说理了,那些形成理障的作品,读来味同嚼蜡。

作品中的形象虽然是具体的,但它已不是自己而另有了象征。枯藤也早不是那个枯藤,昏鸦也早不是那个昏鸦,而是它们背后的情绪。人除了个体的思维,还参与群体思维,互相交流磨合,钱学森称之为“社会思维"。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形象模块”,一一对应内心的某种情绪。比如绘画中,蓝色为冷,红色为热,黄色为暖。生活中,东风表欢悦,西风表悲愁。作者在抒情时不直接说出那个“情"字,而取一个形象来指代,美就这样产生了。辛弃疾本来要说愁,但说出口的却是“天凉好个秋”,孟郊本来要说中榜后的狂喜,说出口的则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都是用相应的形象来进行象征、比喻。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还常精选形象来最后压轴,这叫“结情于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辛弃疾失意落魄,夜宿古寺忽被钟声惊醒:“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他不说心中的凄凉,却说“卷地西风"。蒋捷的《一剪梅》写乡愁,写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句却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都成了传颂不衰的名句。

下面是笔者几篇写历史人物的文章,当然都是对这些人物的解析、褒奖和崇敬,但收尾时却无一字言情说理,而只取一形:_

注意以上结尾,在大形象中分别添加了只属于他们个人标配的小形象来强化人物。细微处好像重要场合男人不同的领带和女人不同的胸花。这就是形象思维的象征性,一形胜千言。逻辑思维没有这个隐语效果,它必追求概念清楚,前因后果层层推理,是一种线性思维。形象思维有外溢的美,逻辑思维却只谨守规矩,只看脚下的路。

五彩成锦绣,变化才有美。形象思维把许多形象的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分先后,没有因果,相互融合,浑然一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最后连模块本身也找不见了,只是一团美感。就像制酒,酒成后只闻酒香,不见高粱。这种随机组合,依据背景、语境的不同,可以变幻无穷。同是面对秋天的树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积极兴奋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消极愁怨的。有时还将物、人的形象相融,像中国古代山水画,于深山古寺、茂林修竹间,点上几个小人儿。李渔有一段写芭蕉的小品:“蕉之易栽,十倍于竹,一二月即可成荫。坐其下者,男女皆入图画。"明明是写蕉,却突然请来人的形象,让其坐在蕉叶下,人的灵魂转附于蕉叶之上,顿然满纸生辉。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在逻辑思维框架下都不合理,但在形象思维框架下,不但合理,而且美丽、浪漫。这种美像瓷器的窑变一样,不可预知、永不重复,有时连作者都惊讶手中的笔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形象思维是画家手里的一个调色盘,可以随意蘸取颜色,明暗冷暖,掌控画面的情绪。比如笔者的《万里长城一红柳》写长城上一群环保志愿者的愉快生活,其中的一段也是借鉴《天净沙·秋思》,但置换了形象模块,就拼出另一种情绪:“长城古寺戍楼,蓝天绿野羊牛,栽树种瓜种豆。红柳树下,有缘人来聚首。"

又如《风沙行》,主要写风沙的肆虐和沙漠生活的艰苦,但这类文字多显沉重,有压抑感。这时就要扳回一点,拼入几个温暖可爱的形象:“沙地的可咏可叹之物还有许多。有一种红柳,生长很慢,极耐旱,枝通红。细枝可用来编筐子。我刚住下时房东送来一只新的红柳箩筐,横纹竖线,细编密织,就像是一只大红灯笼,红艳照人。放于墙角顿觉陋室生辉,寒窑生暖。”

“别看风沙脾气大,平歇下来也温柔可人。仲夏的夜晚,你一觉醒来正凉风过野,细沙打在窗纸上,簌簌唰唰,如春雨入梦,窗外月明在天,地白如霜,沙枣花暗香浮动。这时忆亲人,怀远方,心也温暖,情也安宁。"

总之,文章是靠形象的形状、颜色、声音、寓意等来创造和平衡美感的。

(节选自梁衡《形象思维与文章之美》)

1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富有意蕴,耐人寻味,善于借助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不讲究逻辑推理和因果关系。

B.诗词作品中的一些典型意象,在社会群体思维交流磨合、相互影响下,常用以表达某种相对固定的情绪。

C.同一个形象,由于不同背景、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引发不同的情绪,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情绪。

D.文学作品中有些事物用逻辑思维衡量并不合理,但以形象思维加以观照,却能收到不可预知的新奇美感。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长城一红柳》文中仿作《天净沙·秋思》,但其感情基调却与原作不同。

B.本文在阐明观点时多选用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作为例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比直抒胸臆更适宜于表达感情。

D.本文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实践,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消化、吸收及运用之效。

13.下列不适合填入文中横线处的一项是()

A.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乱世中的美神》)

B.我在祠中盘桓半日,临别时又在武侯像前伫立一会儿,他还是那样,目光如泉水般的明净,手中的羽扇轻轻抬起,一动也不动。(《武侯祠,1700年的深思》)

C.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把栏杆拍遍》)

D.只见湖边星星点点,隔不远处就会现出几株古柳,但不管哪一棵,则一律于枝端发出翠绿的新枝,密浓如发,披拂若裾,在秋日的暖阳中绽出恬静的微笑。(《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14.如何借助形象思维增强文章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15.请结合本文观点,赏析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的凄凉之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2024年7月10日,“萝卜快跑"遽然登上热搜。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向媒体表示,“萝卜快跑”在武汉投放了400多辆无人车。支持者为AI技术的运用欢呼,反对者则对无人车的高歌猛进表现出不安和抵触情绪。有出租车司机联名求助“给一条活路"。

10公里3.9元、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不拒载、车内无异味……萝卜快跑着实不简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出租车司机或网约车司机群体里,嘲讽萝卜快跑无人车不善“变通”的声音也高了起来,甚至盖过了最初的“恐惧感"。

7月16日前后,网传萝卜快跑停运,但官方回应称,武汉系订单被自动取消,而合肥系技术原因需要调整。短短十几天工夫,情绪的落差之大,观点的纷繁复杂,也折射着萝卜快跑无人车在极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丝“震颤”。但显然,当无人车恪守规则意识“不争不抢"安全第一”却让不少人类司机感到不适应时,我们应该展开的思考显然超越了技术层面。

首先,无人车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不必讳言,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冲撞了传统产业,对于传统产业的劳动者形成直接的“威胁"。

有人说,对于新技术,就该无条件地欢迎,“有什么好嚎的?”理由是,火车和汽车代替马车时,人的感受并不重要。这当然是一种事实,但另一个事实是,被颠覆的传统产业的劳动者在短暂的痛苦之后,从各个方面适应了残酷的现实,并重新找到了生存所需要的岗位。

争议开启的思考是有益的:发自传统产业深处的痛感,是在“呼唤"一种良性的关系,这就是:在新技术力量“攻城掠地”之时,也要允许和倡导温情的力量进行某种改善和修补。

具体而言,关键是在政策层面保持开放和引导的态度。既要允许“先行先试”,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也要抓紧完善相关规则,加强监管,让无人车在公共交通领域里规范地发挥作用,不至于“裸奔”。一年前,《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获得通过,该条例明确: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对汽车所有人、管理人进行处理。这种硬性规定可大大约束无人车的“任性”,保持“在路上”的边界感。

其次,无疑,在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冲击下,传统就业方式面临很大挑战。这是生产力变革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情形。生产力变革无须阻止,但生产关系调整势在必行。一方面,要通过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创造更多技术革新、产业转型的契机。另一方面,智能驾驶不只是传统行业的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传统行业的共赢者。城市应该兼顾传统行业特别是出租车行业的利益诉求,引导其与无人车行业深度合作,聚焦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探索优势互补的路径。为此,围绕生产力变革改变教育培训体系、加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可谓迫在眉睫。

再次,新技术发展在引发社会变革、促进现代社会治理成效提升等方面,意义显著,但也可能诱发新的社会风险,如集体失业危机、数据安全失序等。针对产业工人失业风险,可以通过适时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和规范新型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大力培养适应新技术发展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养;多元开发无人车行业的新岗位、新工种,吸引传统行业中的人员补充到监控、运维等程序中,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失业带来的震动。

(摘自伍里川《“萝卜快跑"引发的思考》)

材料二:

今年以来,萝卜快跑在武汉加速落地,由此激发的无人驾驶相关讨论空前激烈。自5月份起,便有武汉市民吐槽自动驾驶车辆“开得慢”“停滞不动”,武汉交通拥堵情况因此加剧;此外,网上也有声音称,武汉的出租车司机对萝卜快跑的投放感到不满,认为其是在“抢饭碗”。

对于前者,多位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其背后的原因可能主要是自动驾驶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自动驾驶车辆将安全设为最重要的判断因素,其他车辆稍微一别就可能将其逼停";另据记者在广州黄埔实际乘坐无人驾驶车辆的感受来看,自动驾驶车辆速度较慢,时速大多保持在三四十公里,遇到行人和其他车道车辆靠近时有明显的减速操作。

而针对无人驾驶是否抢了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的饭碗、是否会取代司机等问题,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7月9日回应称,“武汉市(出租)汽车行业比较稳定,网上谣言比较多”。该负责人介绍,“萝卜快跑"已在武汉投放400多辆无人驾驶汽车,不是网传的1000辆。

对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也认为,现阶段无人驾驶汽车尚不会对传统出租车构成挑战,因为无人驾驶出租车更多还是一项体验项目,尚未形成有效运力。出租车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网约车和出租车行业内部。无人驾驶汽车是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从经济全局上看,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增量,如车路协同建设,车上娱乐设施和车辆智能化带来的汽车产业的产值增长等。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表示,长期来看,自动驾驶也许会令行业对出租车司机、货运司机等传统驾驶员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然而,这种替代并非简单的岗位消失,而是就业结构升级,将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深刻转型。

(摘自沈钊《在挑战与机遇中前行的无人驾驶:多地试点显成效未来发展可期》)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具有低价、高效、安全等诸多优势,现阶段被吐槽主要是不善“变通”,没有具备很好的应对复杂场景的能力。

B.火车、汽车取代马车的历史类比表明,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可通过教育培训、产业升级、开发新岗位等方式应对挑战。

C.《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中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规定,主要目的是禁止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强化对无人车行为的监管,保持道路安全。

D.“萝卜快跑”无人车项目在武汉市引发的广泛讨论和社会反响,涵盖了技术、经济、社会及政策等多个层面,值得人们深度思考,仔细应对。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技术与传统产业应形成良性互动,即在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传统产业劳动者的利益,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实现共赢。

B.新质生产力(如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必然给传统产业带来巨大挑战,但也可能为传统产业创造更多技术革新、产业转型的契机。

C.发展科学技术是大势所趋,不能因噎废食,应该通过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度融合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D.武汉市民的吐槽和专家的分析,揭示了无人驾驶技术在现实应用中的挑战和局限性,也凸显了它的先进性、潜力和发展前景。

18.下列选项与材料二观点相符合的一项是()

A.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已非常成熟,很快就会全面取代传统的出租车。

B.无人驾驶汽车在武汉运力较低,尚未对出租车行业构成重大挑战。

C.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已经为传统产业劳动者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D.武汉出租车行业比较稳定,无人驾驶汽车不会引发任何社会风险。

19.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政策层面在推动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

20.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古都”是标签,偷换概念

2.答案:B

解析:A强加因果,C“不被大众熟知"错,D已然错误

3.答案:D

解析:古都典范而纯粹的意思是:它的美学特征是古典的、文化属性是传统的。D.本项不能体现。故选D。

4.答案:①《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不堪、狼狈的历史,赋予古都抵抗侵略的新的力量;②《龙须沟》展现的是社会变革时代的古都,活跃着的仍然是亲切温厚的北京市民;③《骆驼祥子》体现了20世纪文学创作中文化标签的北京形象的突破与丰富。

解析:①结合“而且,这种批判中的欣赏、痛惜中的眷恋,蕴含在作者的文字深处,使得老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获得了较之同时期、同题材作品的独特性:新的历史没有摧毁抛弃这座静默千年的古都而是赋予其抵抗侵略的新的力量,催其获得新生”可知,《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不堪、狼狈的历史,赋予古都抵抗侵略的新的力量;

②结合“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在老舍的《龙须沟》中展开了一个人民政府改造环境的故事,故事中活跃着的仍然是亲切温厚的北京市民"可知,《龙须沟》展现的是社会变革时代的古都,活跃着的仍然是亲切温厚的北京市民;

③结合“共同建构了20世纪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空间经验。而在这样的普遍叙事中,北京作为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却成为传统中国的文化标签,这确实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与文学的特别之处”可知,《骆驼祥子》体现了20世纪文学创作中文化标签的北京形象的突破与丰富。

5.答案:理解:①20世纪上半叶,战乱动荡,作家们坚守“古都"的美学传统,创造了一个可以抚慰灵魂、寄托乡思的“古都”北京;②20世纪中后期,中国巨变时期,文学作品选取的仍然是北京的典型形象,讲述的仍是传统的北京故事,突出的仍是古典传统美学的特征;③20世纪后期虽然也有一些其他书写向度的文学作品,但人们更加倾心的还是古典、传统的北京形象。评价:“古都"这一文学现象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丰富,需要继承和发扬,但文学中的“古都”更应该体现更丰富的空间维度与文化层次,需要大胆创新。

解析:①结合“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作家们面对列强纷至、战乱频仍的现实,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与客居异国的寂寞中,他们频频回首,创造了一个可以抚慰灵魂、寄托乡思的‘古都’北京"可知,20世纪上半叶,战乱动荡,作家们坚守“古都”的美学传统,创造了一个可以抚慰灵魂、寄托乡思的“古都"北京;

②结合“这样的北京成为20世纪中国城乡分化、社会巨变的大历史中一个独特的‘城市’。代知识分子在书写北京时的复杂心曲慢慢褪色,而北京刻印在这些文字中的形象却成为经典乃至统一的审美记忆,绵延在几代作家们对北京的书写描摹中”可知,20世纪中后期,中国巨变时期,文学作品选取的仍然是北京的典型形象,讲述的仍是传统的北京故事,突出的仍是古典传统美学的特征;

③结合“因此,文学史在建构文学与现代历史的记忆时,更倾向于关注典范而纯粹的古都北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北京另外一些更复杂的书写向度"可知,20世纪后期虽然也有一些其他书写向度的文学作品,但人们更加倾心的还是古典、传统的北京形象。

6.答案:A

解析:A.“‘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的正式提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错,原文“‘第二个结合’……并推进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到一个新阶段”,可见应该是“第二个结合”而不是“两个结合"。

故选A。

7.答案:D

解析:A.“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共同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错,原文“中华文化主体性植根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并呈现出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的独特魅力。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可见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呈现的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而是造就了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

B.“其目的是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错,原文“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可见不是“目的”而是“结果";

C.“即使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来研究整理,也可能会遗漏我们民族所特有的部分精粹”错,原文“如果用西方的模式剪裁材料,也会出现扭曲变形乃至附加的问题,特别是容易遗漏那些为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粹的东西”,可见应是“用西方的模式剪裁材料”才会出现遗漏我们民族所特有的部分精粹的情况。

故选D。

8.答案:C

解析:C.“使欧洲美食成为满洲里的一大亮点"没有体现中华文化主体性。故选C。

9.答案:①首先提出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实现中西文化的综合,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作”;②然后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③指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巩固那些吸收得正确、理解得正确、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得好的东西;清除那些思想文化垃圾,纠正那些扭曲变形的东西;广泛引进新的东西;④指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方法和态度,既不可能用遗忘的方法摆脱掉,也不可能用全盘否定的方法否定掉,还应该重视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领域的分析整理工作;⑤指出应该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⑥最后总结“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让不同来源的文化要素同时存在、自由竞争可能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解析:材料二第一段首先提出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实现中西文化的综合,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作”;

第二段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利”,也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然后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综合创造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反思和学习,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文化;要用新的视角、方法去学习、接受。这样循环往复下去,扭曲变形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综合创造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反思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用新视角、方法学习、接受,从而解决扭曲变形的问题。

第三段指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巩固那些吸收得正确、理解得正确、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得好的东西,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清除那些思想文化垃圾,纠正那些扭曲变形的东西"广泛引进新的东西,特别是因‘左’倾教条主义束缚而被冷落了的西方文化的最新成果”,巩固那些吸收得正确、理解得正确、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得好的东西;清除那些思想文化垃圾,纠正那些扭曲变形的东西;广泛引进新的东西;

第四段指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方法和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既不可能用遗忘的方法摆脱掉,也不可能用全盘否定的方法否定掉,只有积极地批判继承,才能实现辩证的否定,即既克服又保留、提高";指出还应该重视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领域的分析整理工作,“由于受视角的局限,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东西还没有被挑选出来,有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领域的分析整理工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五段指出应该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工程";

最后总结“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让不同来源的文化要素同时存在、自由竞争可能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

10.答案:①要自觉地建设性地系统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②坚持“两个结合"重大论断,把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③要广泛吸收西方文化的最新成果;④要积极地批判继承,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东西挑选出来;⑤要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

解析:由“我们不再把传统看作‘死’的、过去的东西,而是更加自觉地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进行建设性地系统吸收”可知,自觉地建设性地系统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可知,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

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推进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到一个新阶段"可知,坚持“两个结合”重大论断,把文化主体原则的体系化、学理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由“要广泛引进新的东西,特别是因‘左’倾教条主义束缚而被冷落了的西方文化的最新成果"可知,要广泛吸收西方文化的最新成果;

由“只有积极地批判继承,才能实现辩证的否定,即既克服又保留、提高”“由于受视角的局限,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东西还没有被挑选出来,有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领域的分析整理工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可知,要积极地批判继承,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东西挑选出来;

由“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可知,要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容纳现代文化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果的文化理论体系。

11.答案:A

解析:“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不讲究逻辑推理和因果关系”错。

12.答案:C

解析:“比直抒胸臆更适宜于表达感情"错。

13.答案:C

解析:C.结合“下面是笔者几篇写历史人物的文章,当然都是对这些人物的解析、褒奖和崇敬,但收尾时却无一字言情说理,而只取一形”可知,本项是议论,不符合。故选C。

14.答案:①选择适宜的形象和手法表情达意,增强含蓄蕴藉之美;②借助约定俗成的具象,表达某种特定的情绪,增强简约凝练之美;③选取多种形象随机组合,有机融合,增强丰富变幻之美;④创新形象模块,表达新的旨趣,增强独特新奇之美;⑤将物、人形象相融,浑然一体,增强融洽和谐之美。

解析:①结合“总之,文章是靠形象的形状、颜色、声音、寓意等来创造和平衡美感的"可知,选择适宜的形象和手法表情达意,增强含蓄蕴藉之美;②结合“作品中的形象虽然是具体的,但它已不是自己而另有了象征……而是它们背后的情绪”可知,借助约定俗成的具象,表达某种特定的情绪,增强简约凝练之美;③结合“五彩成锦绣,变化才有美。形象思维把许多形象的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分先后,没有因果,相互融合,浑然一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最后连模块本身也找不见了,只是一团美感"可知,选取多种形象随机组合,有机融合,增强丰富变幻之美;④结合“这种美像瓷器的窑变一样,不可预知、永不重复,有时连作者都惊讶手中的笔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可知,创新形象模块,表达新的旨趣,增强独特新奇之美;⑤结合“有时还将物、人的形象相融,像中国古代山水画,于深山古寺、茂林修竹间,点上几个小人儿"可知,将物、人形象相融,浑然一体,增强融洽和谐之美。

15.答案:①选用黄花这一典型形象,描绘出一幅黄花满地堆积、枯萎飘零的凄凉之景,强化视觉审美;②借物抒情,以花之凋零表现人之憔悴,传达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情,深化艺术体验;③将凋零不堪之花与不堪赏花之人融为一体,并以反问强化词人内心的苦闷,营造出震撼人心的凄凉之境,引发情感共鸣。

解析:①结合“满地黄花堆积”可知,选用黄花这一典型形象,描绘出一幅黄花满地堆积、枯萎飘零的凄凉之景,强化视觉审美;②结合“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可知,借物抒情,以花之凋零表现人之憔悴,传达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情,深化艺术体验;③结合以上可知,将凋零不堪之花与不堪赏花之人融为一体,并以反问强化词人内心的苦闷,营造出震撼人心的凄凉之境,引发情感共鸣。

16.答案:C

解析:C.“禁止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错。根据原文“该条例明确: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对汽车所有人、管理人进行处理。这种硬性规定可大大约束无人车的‘任性’,保持‘在路上’的边界感”,可见应是“约束无人驾驶汽车的‘任性’行为”。

故选C。

17.答案: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