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11月11日下午14:30-17:00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凿船贝"到“钢铁蚯蚓”

追溯盾构机的身世,那还得从18世纪末泰晤士河隧道工程的建设说起。如今,泰晤士河隧道看上去算不上什么亮眼的工程,然而它在隧道工程史上的地位可不容小觑;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采用盾构技术挖掘的隧道,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事件。

其时,伦敦交通严重拥挤,急需修建河底隧道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在200多年前,挖掘土石工程还处于“锹挖肩挑,打钎放炮"的时代,想要在伦敦地下修建跨河隧道,简直比登天还难!1798年,工程刚开工就被迫中断了,原因就是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作为工程主持,法国工程师布鲁内尔对泰晤士河隧道工程十分上心,然而在这些困难面前也不得不退却下来。一个偶然机会,布鲁内尔发现一种叫做“凿船贝”的船蛆钻洞行为非常有趣。这是一种在木质船舶上穴居并危害船舶的软体动物,对木质船舶有极大的破坏性。“凿船贝"是如何打洞的呢?以木材为食的“凿船贝”,用一个阀门状的器官进食,身上还有两个虹吸管可以吸水和排水。它还能从体内分泌一种液体,涂在孔壁上会形成一个保护壳,可以抵抗木板吸湿后发生的膨胀。“凿船贝"出于适应环境的进化,启发了布鲁内尔,他据此提出了一个基于盾构掘进的隧道施工方案。其实,这就是开放型手掘盾构的概念原型。

1818年,布鲁内尔完善设计,采用了全断面螺旋式开挖的封闭式盾壳,巨大的铁壳可以用螺旋千斤顶向前推进,可以支撑土(岩)体防止发生塌方……1823年,布鲁内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盾构机。布鲁内尔发明的盾构机,简直就像一个“钢铁蚯蚓”,挖土打洞的效率高多了。1843年,泰晤士河水底隧道历经曲折终于建成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流从这里穿过。为表彰布鲁内尔的伟大贡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其爵士头衔。

材料二:

20年逆袭,中国的“铸盾之路"

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的盾构机,可广泛应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以及军事防护工程等隧道工程。20年前,我国重大工程施工所需的盾构机一直依赖进口。依赖进口就意味着要受制于人,没有核心技术就得受制于人,这是国人发奋逆袭的驱动力。

2002年,国产盾构机研制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从而开启了我国非凡的“铸盾之旅”。2004年,我国首台国产地铁盾构掘进机“先行号"在上海成功下线,这是中国为实现从0到1的跨越而迈出的坚实一步。2008年,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盾构机在河南下线,并成功应用于天津地铁建设,从此拉开了中国盾构机产业化发展序幕。2017年,直径达15.03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盾构机研发正在全面抢占世界掘进机技术的制高点。2018年,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成功下线,这台直径12.12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的出口,终结了欧美国家对海外市场的垄断。中国盾构机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就世界而言,未来城市管廊建设与日俱增,盾构机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如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海太长江隧道,是目前国内距离最长(10226米)、断面最大(16米)的水下盾构隧道,也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南段工程的咽喉。海太长江隧道于2024年5月完成管道敷设,一旦运行,每年189亿立方米的“俄气”将被送至长三角地区,从而提高长三角地区天然气管网的应急保障能力。2020年,我国机械出口额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国产盾构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了九成,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接近七成,中国的盾构机从科技创新突破走向实体经济效益,成就斐然,中国盾构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靓丽名片。

材料三:

“钢铁长龙"如何穿地打洞

从电视画面上看上去,盾构机细长的身躯就像一条“钢铁长龙”。那么,盾构机是如何穿地打洞的呢?

盾构机作为一种开挖地下隧道的复杂机械系统,其首要任务是开挖切削土体。盾构机的刀盘就是它的“坚牙利齿”,长在头顶上,可以不停地旋转,像一个巨大的“电动刮须刀”,只不过它刮的不是胡子而是泥土。这个超级“电动刮须刀"每转动一圈就会有不少泥土砂石被切削下来,因此盾构机就会向前推进一段距离。

盾构机掘进打洞是需要排土的,那么这些土都到哪儿去了?原来,在盾构机的头部配置有一个泥浆储罐(土仓),主要是用于储存掘进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当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得把泥浆排出去。为此,在盾构机内部装备有专门的渣土皮带输送系统,可以不断地把泥浆储罐中的泥土直接传输到地面渣土池,全程采用自动化控制。

盾构机的缓慢掘进,排出的是渣土,留下的是隧道。不过,其身后的隧道会不会随着盾构机的离去而发生坍塌呢?现代盾构机自带双护盾,集开挖、支护、出渣于一体,并能实现隧道的一次成型。盾构机拥有一个拼装系统,由工人操作拼装机为挖掘好的隧道壁安装管片来加固隧道。一片接一片的管片紧贴隧道壁整齐排列,牢牢支撑起掘出的隧道。

盾构机靠什么来辨别方向?随着激光、计算机以及自动控制等技术的成熟,盾构机激光导航系统应运而生。有了激光导航系统,就等于为盾构机装上了“火眼金睛”,可以精确调整行进方向和姿态,控制精度达到毫米级。激光导航系统是如何实现的呢?原来,在工作井后面的墙壁上安装有激光束发射装置,而安装在机头内的“激光眼"则为黑色盒子——激光接收标靶。激光全站仪作为激光发射源和角度、距离及坐标量测设备,激光全站仪发出激光束,为整个导向系统提供基础数据。电子激光接收靶接收来自激光全站仪的激光,通过内置的光栅和两把竖向测角仪,可以测出盾构机的俯仰和旋转姿态。通常位于盾构机刚性结构上的后视棱镜为导向系统提供后视点,与电子激光接收靶配合使用,确保盾构机的位置和方向能够被准确测量和记录。黄盒子给激光全站仪提供电源,同时也实现PC机和激光全站仪之间的通信。在控制室的显示屏上,能够动态显示当前位置相对于隧道设计轴线的位置偏差,从而确保盾构机沿着正确的方向掘进。

(以上材料摘编自苏更林《中国盾构,走向世界的“名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泰晤士河隧道在隧道工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采用盾构技术挖掘的隧道。

B.世界上第一台盾构机是布鲁内尔受“凿船贝"适应环境的启发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改进完善而发明的。

C.首台国产地铁盾构掘进机“先行号”成功下线是中国在铸盾之路上实现从0到1跨越迈出的坚实一步。

D.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复合式盾构机下线拉开了中国盾构机产业化发展序幕。

2.下列对材料划线语句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二段划线句将修建跨河隧道与传统作业方式对比,反衬出修建跨河隧道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B.材料一第三段划线句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凿船贝"的打洞机制,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材料二划线句以列数字的方式说明海太长江隧道是目前国内距离最长、断面最大的水下盾构隧道。

D.材料三划线句将盾构机比作“钢铁长龙”,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盾构机的外形、坚固的材质结构和强大功能。

3.下列对材料三中盾构机激光导航系统的图解,标注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激光接收标靶激光全站仪后视棱镜显示屏

B.激光接收标靶后视棱镜激光全站仪显示屏

C.后视棱镜激光全站仪激光接收标靶显示屏

D.后视棱镜激光接收标靶显示屏激光全站仪

4.盾构机如何穿地打洞?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现代盾构机工作的施工流程。(4分)

5.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习近平总书记鼓励科技人员“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中国盾构机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突破“卡脖子”问题有哪些启示?请结合相关材料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拾麦穗

陈荣力

①一想到拾麦穗,我的眼前就会闪现金黄的光泽。那是麦穗的光泽,是风的光泽,是太阳照在麦田、河流、树木和村庄之上的光泽。

②寒露已过,霜降未临,收了夏季作物的大田经过一段时间的歇息,又一次敞开怀抱。黝黑的泥土被翻了出来,笔直的田垄像布匹一样伸展开去,浸涨了的麦种鼓着椭圆的肚子,被一撮撮地投进温润的泥洞。那是麦种的家。陪伴它们的还有蚯蚓、蝼蛄、阳光、雨水和日渐干冽的风。

③冬雪落了下来,嫩绿的麦苗才几寸长,躲在雪被下像淘气的孩童与太阳捉着迷藏。好在太阳有法术,总能把麦苗从雪被里拎出来。而后,几乎是转眼之间,麦苗长高了,挺起了细长的腰杆—一现在应该叫麦子了。

④进入春天,风已不再像冬天那样暴躁和粗鲁,田鸡和昆虫躲在麦子的根部发出稚拙的叫声。分蘖、长叶、抽穗、灌浆……这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的,只是,风总是那么不安分,将麦子一会儿往东推,一会儿往西推,卷起的波浪和弄出的声响,让人误以为见到的是一片绿色的海。

⑤雨水多了起来,梅子渐渐黄了,田鸡和昆虫叫得更加勤快和老练。依仗着且益粗壮挺拔的麦秆,麦穗始终不肯低下饱满的头颅,终日举着黄澄澄的小排箫,对着天空、阳光、云彩和布谷鸟、吹着只有风才听得懂的乐曲。当然,上了年纪的老农也听得懂,于是取一颗麦粒在牙里一咬,然后老到地吐出一句:“麦子快可收割了。"

⑥对,现在该说说麦田了,浙东家乡的那片麦田。

⑦那片麦田像幅油画。起先是两抹淡蓝,一竖一横构成一个大大的“L”,那是环着麦田的两条河流。横的那条没有名字,竖的那条叫官河。仔细瞧,竖的那一抹淡蓝周边还有灰白的建筑、黛绿的树木和横跨淡蓝的石桥,那是沿河的屋舍和村庄。与两抹淡蓝相对应的另外两边,上端是团团簇簇、逶逶迤迤的绿,深绿、淡绿、黛绿、湖绿,绿的逶迤里还散漫着几朵随意的白,那是远方峰峦起伏一直连向天边的山和流浪着的云。右端是块块条条、挤挤挨挨的灰,白灰、青灰、瓦灰、褐灰,灰的挤挨中也少不了几处率性的绿,那是一个更大的村庄和依偎着村庄的树。被蓝、绿和灰们包围着的自然是大片大片的黄。那大片大片的黄,层层叠叠铺排开去,团团块块堆积起来,近看尚浅淡、稀滞,愈远愈显浓厚、鲜亮。若在这大片的黄上,点缀了几串蓝和灰,或几列褐和白,那便是农人在收割麦子了。

⑧细想起来,麦子的收割就像一个盲盒的开启,期待着拾麦穗的我们,永远不知道那看起来早已成熟的麦子会在哪一天收割。有时是缘于天气的雨或晴,有时是取决于农活的忙或闲,有时甚至就是生产队长头天夜里的突然起意。尽管如此,我们总是如被风拂过的麦子一样蠢蠢欲动,同样蠢蠢欲动的自然还有竹篓、篮子和土箕们。

⑨麦子正收割的时候是绝不允许拾麦穗的。熟透的麦子容易掉穗,收割、捆绑和搬运过程中,田垄、田沟到处都有掉下的麦穗。有时即使收割后天色尚早,我们也不敢造次,待第二天生产队粗粗拾过一遍后,我们才争先恐后地下到麦田里。第二遍拾麦穗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闲在家里的妇女,当然,更多的是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孩子。虽然已是第二遍,但那么大一片望不到边的麦田,遗落的麦穗依然不少,收获往往不菲。

⑩也有俭勤或不甘心的,又去拾第三遍。这第三遍,虽然成果和第二遍比大打折扣,但因为人少,时间又充裕,环境和心情都有点柳暗花明。

风从远方的山脚下吹来稀疏的云缕和隐约的鸟声,刚收割的麦田在阳光下泛出甜润润的泥腥味,无处躲藏的田鸡和昆虫忙着爬上田垄、跳下田沟,寸把高的麦茬旁,野菜和杂草舒展开毛茸茸的身子。忽然,一缕金黄的光泽让你下意识地眯了一下眼睛,田垄的麦茬旁或田沟的背阴区,一枚胖鼓鼓的麦穗慵懒地斜躺着。仔细瞧,尖尖的麦芒与风悄悄嬉戏着,饱绽的麦粒惬意地晒着日光浴,田鸡和昆虫绕了一圈又走开了,那道金黄的光泽让周边都明亮了几分。

麦穗是有灵性的。这不,发现了第一枚,很快就会发现第二枚、第三枚、第四枚,有时甚至两三枚躺在一起……沉浸于这种接二连三的意外和惊喜,心无旁骛地搜寻、拣拾,渐渐地,你觉得自己就是麦田的一分子,自己就是风,就是云,就是那闪着金黄光泽的胖鼓鼓的麦穗了。

已近中饭时分,电线杆上的田头广播响起熟稔的歌声。立起腰,站在空旷的麦田上静静张望,山的颜色深了一些,风似乎累了,不再流动,甜润润的泥腥味暖烘烘的,田鸡和昆虫已不见踪影,河对岸的村庄吐出道道乳白的炊烟,太阳照着田野,照着河流、屋舍、树木和一切你所看得到的地方。这样的画面让你忍不住憧憬、感动。

“江南五月桐荫稠,拾却麦穗春事收。"那些闪着金黄光泽的麦穗,在圆满一年春事的同时,也让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沉静下来,将目光投向季节、庄稼和土地。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用成熟麦穗“金黄的光泽”作为万物的色调,既写出了作者独特的视觉体验,又与文章尾段呼应。

B.第②至④段在季节流转中写出麦子从无到有的成长成熟过程,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

C.第⑤段中,上了年纪的老农能够听懂麦穗传递的生命信息,体现了其长久与庄稼打交道形成的心灵默契。

D.第段引用诗句,既交代了拾麦穗的时间,又点出其在春日农事活动中富有标志性和仪式感的地位。

7.关于第⑦段,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段从色彩、线条、形状、层次等角度构造画面,突出麦田“油画"特征。

B.“随意的”“流浪着的"率性的”等修饰语的使用,赋予画面灵动之感。

C.本段用大量笔墨写麦田周边的河流、村舍和山峰,弱化了麦田的主体地位。

D.段尾通过色彩变化引出了收割麦子的农人,巧妙自然过渡到后文割麦之事。

8.作者观察世界时饱含深情,并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人以童话般的审美体验。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依仗着日益粗壮挺拔的麦秆,麦穗始终不肯低下饱满的头颅,终日举着黄澄澄的小排箫,对着天空、阳光、云彩和布谷鸟,吹着只有风才听得懂的乐曲。

9.同样是拾麦穗,第三遍与第二遍相比,作者感受到“环境和心情都有点柳暗花明”,请对比两部分内容,分别概括其不同之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南阳张逢,贞元末,薄游岭表。行次福州福唐县横山店。时初霁,日将暮,山色鲜媚,烟岚霭然。策杖寻胜,不觉极远。忽有一段细草,纵广百余步,碧蔼可爱。其旁有一小树,遂脱衣挂树,以杖倚之,投身草上,左右翻转。既而酣睡,若兽蹍然。意足而起,其身已成虎也,文彩烂然。自视其爪牙之利,胸膊之力,天下无敌。遂腾跃而起,越山超壑,其疾如电。夜久颇饥,因傍村落徐行,犬彘驹犊之辈,悉无可取。意中恍惚,自谓当得福州郑录事,乃旁道潜伏。

未几,有人自南行,乃候吏迎郑者。见人问曰:“福州郑录事名璠,计程当宿前店,见说何时发?”来人曰:“吾之主人也。闻其饰装,到亦非久。"候吏曰:“只一人来,且复有同行?吾当迎拜时,虑其误也。”曰:“三人之中,衫绿者是。"其时逢方伺之,而彼详问,若为逢而问者。逢既知之,攒身以俟之。俄而郑到,导从甚众,衣衫绿,甚肥,昂昂而来。适到,逢衔之,走而上山。时天未曙,人虽多,莫敢逐。得恣食之。

既而行于山林,孑然无侣。乃忽思曰:“我本人也何乐为虎自囚于深山盍求初化之地而复焉?”乃步步寻求,日暮方到其所。衣服犹挂,杖亦在,细草依然。翻复转身于其上,意足而起,即复人形矣。于是衣衣策杖而归。昨往今来,一复时矣。

初,其仆夫惊失乎逢也,访之于邻,或云策杖登山。多岐寻之,杳无形迹。及其来,惊喜问其故。逢绐之曰:“偶寻山泉,到一山院,共谈释教。不觉移时。"仆夫曰:“今旦侧近有虎,食福州郑录事,求余不得。山林故多猛兽,不易独行,郎之未回,忧负实极!且喜平安无他。”逢遂行。

元和六年,旅次淮阳,舍于公馆。馆吏宴客,坐有为令者曰:“巡若到,各言己之奇事,事不奇者罚。"巡到逢,逢言横山之事。末坐有进士郑遐者,乃郑璠之子也,怒目而起,持刀将杀逢,言复父仇。众共隔之。遐怒不已,遂入白郡将。于是送遐南行,敕津吏勿复渡。使逢西迈,且劝改名以避之。或曰:“闻父之仇,不可以不报。然此仇非故杀,若必死杀逢,遐亦当坐。”遂遁去而不复其仇焉。吁!亦可谓异矣。

(节选自《太平广记》)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下文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我本人也A何乐B为虎C自囚D于深山E盍求F初化之地G而复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策,拄着,与“策马扬鞭"的“策”意思不相同。

B.“候吏迎郑者"的“者”与“坐有为令者"的“者”用法相同。

C.俟,等待,与《送东阳马生序》“俟其欣悦"的“俟”意思相同。

D.南,往南边,作状语,与《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的“夜”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逢经过横山店时,看见这里景色优美,不觉走到了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片可爱的草地后,他就想打个滚,撒个野。

B.张逢化身为虎,喜而狂奔。感到饥饿后,沿着村边慢慢行走,不知道怎的,觉得自己应该把福州郑录事吃掉。

C.化为猛虎的张逢食人后并未完全丧失人性,找到从前的草地后恢复了人形。当他回到住所,发觉距离前次出门已隔一夜。

D.在馆吏安排的宴席上,进士郑遐拔刀要杀张逢,这证实了张逢故事的真实性。在郡将的劝导和威逼下,郑遐放弃了复仇。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视其爪牙之利,胸膊之力,天下无敌。(4分)

(2)逢绐之曰:“偶寻山泉,到一山院,共谈释教。不觉移时。"(4分)

14.简述文中情节上的三处巧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渭川田家

王维〔唐代〕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之句。【注】①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句描写夕阳斜照村落,渲染暮色苍茫的气氛,也让人感受到村庄的宁静祥和。

B.三四句写田家老人惦念着放牧的孩童,拄着拐杖在门口等他归来,蕴含着亲情的温馨。

C.“秀"眠”“稀"将乡村平常事物写得十分生动传神,凸显了田家环境的秀丽与宁谧。

D.田夫们背着锄头去地里,路上见面闲聊后依依道别,可见他们虽忙碌却不失生活逸趣。

16.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都以田园生活图景为主要内容,但所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两首诗情感上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短歌行》中,曹操写道“_____________,”,借用周公的典故表达自己愿广纳贤才助自己一统天下。

(2)《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乐曲后“_____________,”,船与人、江与月都一片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乐曲中回味不已。

(3)班上正在开展飞花令诗词活动,规则是每个同学依次说出包含主题词“梦”的诗词,你可以用“_____________,"两句来作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金秋时节,在张北坝上草原,()的风机迎风转动,一排排光伏板熠熠生辉。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将张北新能源基地、承德丰宁储能基地等与北京负荷中心相连,让“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回望75年发展之路,电力需求始终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①我国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需求呈正向分布,②80%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北部,③约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部、中部。④中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⑤也对电力安全高效供应提出更高要求。⑥特高压电网具备输电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损耗低、占地省等。⑦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关键作用。

()6月底,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输电能力已超过3亿千瓦,支撑我国中东部地区约20%的用电需求。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西电东送”正在向更绿色、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推动西南水电和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的同时,促进中东部地区能源结构向清洁绿色()。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星罗棋布截至构造转化B.鳞次栉比截止构建转型

C.星罗棋布截至构建转型D.鳞次栉比截止构造转化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序号:______修改:_________

序号:______修改:_________

序号:______修改: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逼真"与“如画”这两个常见的批评用语,给人一种矛盾感。“逼真"是近乎真,“如画”是像画的。这两个用语都是价值的批评,都是说“好"。那么,到底是真的好呢,还是画的好呢?更教人迷糊的,像清朝大画家王鉴说的:“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染香庵跋画》)。丹青就是画。那么,①______,还是“逼真"好呢?

早期的画由于工具的简单和幼稚,只能做到匀称分明的地步,作画的人对于整个的画面还没有清楚的意念。因此“如画”是指像画的局部的线条,而②______,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活像是真的。“逼真”这个意念是跟着画法的发展来的,这时候画法已经从匀称分明进步到模仿整个儿实物了。

20.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括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745年,李白即将由东鲁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mǔ)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

B.美国学者唐·帕尔伯格在书中写道,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C.有时她也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

D.(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2.许多文学作品中都用过“逼真"或“如画”,下面两句话的括号内,填入哪个词语更合适呢?请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为人明须发,眉目(A)。(《后汉书·马援传》)

上粉县……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B)。(《水经注·沔水篇》)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诗人朽田在《桥》中说:“古韵盎然横跨两岸/连山连水连着过往/亦连着心田"。桥,是连接两岸的纽带,也是心灵相通的象征。桥,见证了岁月的流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繁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D.首先,“拉开了中国盾构机产业化发展序幕”的是2008年于河南下线的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盾构机及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不仅在于制造还在于应用。其次,选项张冠李戴,“泥水平衡"超大直径”是分别于2017年与2018年下线的盾构机的特征:2008年在河南下线的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原文说是“复合式盾构机"。

2.A【解析】“将修建跨河隧道与传统作业方式对比”错误,二者并不构成对比。

3.A【解析】文中说“黄盒子给激光全站仪提供电源,同时也实现PC机和激光全站仪之间的通信”,PC机即PersonalComputer,可知黄盒子连接的是激光全站仪与控制室,由此可知②为激光全站仪,在控制室内的未标注的④则为显示屏。根据文中“电子激光接收靶接收来自激光全站仪的激光”,且根据“安装在机头内的‘激光眼’则为黑色盒子——激光接收标靶"可知,激光接收标靶在机头内,为黑色盒子,综合判定①应为电子激光接收靶。文中说后视棱镜“通常位于盾构机刚性结构上”,而隧道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也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它们主要用于支护盾构机挖出的隧道,并通过管片拼装机安装到隧道壁上,形成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隧道管片的安装是盾构机刚性结构推进系统的一部分,故③为后视棱镜。故选A。

4.①长在头顶上的盾构机的刀盘不停地旋转开挖切削土体。

②激光导航系统精确调整盾构机行进方向和姿态,向前推进。

③渣土皮带输送系统将泥浆储罐(土仓)中达到一定高度的泥浆传输到地面渣土池。

④在开挖、出渣的同时,工人操作拼装机为挖掘好的隧道壁安装管片加固隧道。

【评分标准】“削土"调姿”“传渣"固隧”,每点1分。“调姿"放在第一步表述或最后表述不扣分,但不可遗漏。不能分步骤作答的,酌情扣1分。

【解析】现代盾构机工作的施工流程还是比较复杂的,有盾构机的始发与到达、盾构机的推进、管片拼装、衬砌、压浆和防水等,但题目要求“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文章材料三第四段“盾构机集开挖、支护、出渣于一体,实现隧道的一次成型"的表述是一个很好的提示,且通过对材料三后四个自然段的分析提炼,可以简要概括为“削土”“调姿"传渣”“固隧"四步,四步且在同时进行,学生将第二步“激光导航系统精确调整盾构机行进方向和姿态,向前推进”放在第一步表述或最后表述,不扣分,但不可遗漏。

5.①科技创新非一日之功,要保持热情,攻坚克难,持之以恒。中国盾构机的发展是花费近20年“发奋逆袭"的结果。

②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成功下线并出口,终结了欧美国家对海外市场的垄断,中国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

③强化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做好发展规划,推动协同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如“863计划"的实施。

④科技创新要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深度融合。中国盾构在科技创新突破中助益于城市管廊建设。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给满分。每点启示,结合材料作了简要分析即可,不必求全;但完全不提材料,即未结合“中国盾构机的发展历程”的相关表述作答,酌情减分。如有其它答案,结合材料分析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①科技创新非一日之功,要保持热情,攻坚克难,持之以恒。中国盾构机的“蜕变"是集国家之力,花费近20年,不断进步,“发奋逆袭”的结果。

②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结合“20年前,我国重大工程施工所需的盾构机一直依赖进口。依赖进口就意味着要受制于人,没有核心技术就得受制于人,这是国人发奋逆袭的驱动力"2018年,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成功下线,这台直径12.12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的出口,终结了欧美国家对海外市场的垄断”可知。

③强化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做好发展规划,推动协同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环境。2002年,国产盾构机研制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开启了我国非凡的“铸盾之旅”。

④科技创新要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深度融合。“就世界而言,未来城市管廊建设与日俱增”,中国“2020年,我国机械出口额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国产盾构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了九成,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接近七成,中国的盾构机从科技创新突破走向实体经济效益,成就斐然”。

6.B【解析】“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解读有误。

7.C【解析】通过周边的衬托,能更好突出麦田在画面中的主体地位。

8.①运用比喻修辞,将麦穗比作“饱满的头颅”“小排箫”,将麦穗的声音比作“乐曲”(1分),形象生动突出了麦子成熟时的形态和声音特征(1分);

②运用拟人修辞,通过不肯低头、举着排箫吹奏乐曲(1分),赋予麦穗以灵性,表现其成熟后的自信昂扬(1分)。

9.环境:第三遍时间更充裕,能沉浸式观察体验周边事物,故而环境更细腻,更有诗情画意(2分)。心情:①第二遍拾麦穗的人更多,有竞争之心,第三遍人少,显得闲适自由(2分)。

②第二遍麦穗更多,收获的满足感更强,第三遍麦穗少,更多是发现的意外和惊喜(2分)。

10.ACE

11.B【解析】“候吏迎郑者"的“者”作为后置定语的标志来煞尾,“坐有为令者"的“者”指代人,两处用法不相同。

12.D【解析】“在郡将的劝导和威逼下"有误,“威逼”于文无据。“若必死杀逢,遐亦当坐”,文中为“或曰”,未必为郡将所言。

13.(1)他看看自己锋利的爪牙,粗壮有力的四肢,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或:他发觉自己的爪牙多么锋利,四肢多么有力,自认为天下无敌。(“自视"利”“力"各1分,句意顺畅1分。)

(2)他撒谎说:“我偶然去寻找山泉,走到山上一家寺院,就和老和尚谈论佛理。不知不觉过去了这么长时间。”(“绐"移时”各1分,补充主语1分,句意顺畅1分,“释教"可不译。)

14.①张逢化身为虎后不久,恰巧郑录事(郑璠)经过;

②老虎打算吃掉郑录事时,恰巧从路人交谈中得知郑录事服色;

③老虎衔走郑录事时,恰巧天色未亮;

④张逢在淮阳宴席上讲述横山异事时,恰巧郑录事之子在场。

(每点1分,答出以上任意3点可得3分。照抄原文,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南阳人张逢,贞元末年,到岭南穷游。他走到福州福唐县,住在横山店中。当时雨后初晴,天色将晚,山水树木鲜艳明媚,云雾迷蒙,景致宜人。张逢拄着手杖寻找胜景,不知不觉走出很远。忽然有一片细密的草地,长宽各有一百多步,碧绿可爱。草地旁边有一棵小树,张逢就把衣服脱下来挂到树上,把手杖靠在树上,自己躺在草地上,左右打滚儿。一会儿,张逢就酣睡了,像野兽一样滚压着草地。他睡得尽兴了才起来,一看,自己已经变成一只老虎,皮毛纹彩亮丽。他看看自己锋利的爪牙,粗壮有力的四肢,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于是就腾跃而起,越岭翻山,快如闪电。夜深了,他很饿,就沿着村边慢慢行走,狗、猪、马驹、牛犊,一无所获。张逢心里恍恍惚惚,自言自语应该把福州的郑录事吃了,便在路旁潜伏下来。

不一会儿,从南边走来一个人,是迎接郑录事的官员。官员见到一个人就问道:“福州郑录事郑璠,计算行程,他应该住宿在前边这个旅店,你可知道他什么时候出发吗?”来人说:“他是我的主人。听说他是在穿衣收拾,不久就到。"迎接的官员问:“郑录事是只他一人来,还是有同行相伴?我担心迎拜他的时候弄错了人。”来人说:“三个人当中,绿色衣服的就是他。"当时张逢正趴在那里等候,官员详细询问来人,就好像替张逢问话似的。张逢知晓了情况,缩着身子在那里等着。过了一会儿郑璠到了,前导和随从特别多,他穿着绿色官服,膘肥体胖,趾高气扬地走来。等走到近前,张逢就把他叼起来,奔跑到山上。那时候天还没亮,人虽然很多,却没人敢追老虎。这样张逢就痛快地把他吃了。

不久,张逢行走在山林中,孑然一身,没有一个伙伴。于是他忽然想到:“我本来是个人,为什么愿意做只老虎,把自己囚禁在深山里呢?何不找到当初我变成虎的那个地方,再变回去呢?”于是他就到处去找,天要黑的时候才找到那个地方。衣服还在树上挂着,手杖也在,细草还是那般青翠。张逢扑到草地上打滚,尽兴了才起来,又变回了人的模样。于是他穿上衣服拿起手杖回来了。昨天这时候去的,今天这时候回来,恰好一个昼夜。

起初,他的仆人发现他不见了,很是着急,到处打听,有人说看到张逢拄着手杖登山去了。仆人们便分几路去找,杳无踪迹。等到他回来,仆人们又惊又喜,问他是怎么回事。他撒谎说:“我偶然去寻找山泉,走到一家寺院,就和老和尚谈论佛理。不知不觉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仆人说:“今早这附近有一只老虎,吃了福州的郑录事,残骸都没能找到。山林里因为猛兽很多,不宜单独外出,你没回来的时候,可让人担心死了!幸亏你没出什么事。”张逢于是就上路继续前行。

元和六年,他们走到淮阳,住在公馆里,馆吏设宴招待客人,座间有行酒令的人说:“如果轮到谁喝酒了,谁就应该讲讲自己遇到过的奇异之事,事情不奇异的要罚酒。"轮到张逢,他就讲了横山的事。末座有一个叫郑遐的进士,就是当年福州郑录事的儿子,他瞪大眼睛站起来,操起刀就要杀张逢,喊着报杀父之仇。众人一起把他们隔开。郑遐怒气未消,于是就进去禀报郡将。这种情况下,郡将送郑遐往南去,嘱咐渡口的官吏不准把他再渡回来;让张逢往西去,而且劝他改名隐姓躲避才好。有人说:“知道了父亲的仇人,这仇是必须要报的。但是,张逢这个仇人不是故意杀人,如果郑遐一定要杀死张逢,那么郑遐也该坐牢。”于是,郑遐只得不声不响地走了,也不再报杀父之仇了。唉,这也真是件怪事!

15.D【解析】田夫们背着锄头归家而不是去地里,“相见语依依"凸显出的是归家时的闲逸,并无忙碌之意。

16.同:两首诗都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歌颂(2分)

异:陶诗以“尘网”“樊笼"喻官场,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弃(1分),借宁静悠闲的田园村居图景表达归隐后身在田园的闲适自在(1分);王诗借田家傍晚归来的闲逸场景反衬自己不能身归田园,“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表达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艳羡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