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园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50
60
■
90
30011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答题卡
一、选择题
题号123679101115选择题得分
答案
二、非选择题
4.(4分)
5.(6分)
8.(4分)
9.(6分)
13.(1)(4分)
(2)(4分)
14.(3分)
16.(6分)
17.(6分)
(1)
(2)
(3)
18.(3分)
19.(2分)A:___B:
20.(6分)
21.(4分)
甲:
乙:
22.(3分)高一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卷头相应位置填写班级、姓名、考场、考号;在答题卡相应栏内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II卷内容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相应空格或区域内。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卷、作文纸分别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中“守拙”二字是诗人对自己归于田园生活的状态自述。何为“守拙"?“此‘拙’乃是相对于世俗之‘机巧’而言,‘守拙’意谓保持自身纯朴之本性(自世俗看来为愚拙),不同流合污。”(袁行霈)诗人宁愿归隐田园,也不愿违背本性投身于仕途的机巧之中。
除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提及“守拙”,诗人在其他诗词中也常以“拙”自居。如《与子俨等疏》:“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感士不遇赋》:“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杂诗·其八》:“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咏贫士·其六》:“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可见,诗人对“拙"情有独钟。
“守拙”是远离官场黑暗,追求内心宁静的选择,是人生迷途处的智慧反思。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借用“比兴”的手法生动刻画了诗人入仕的状态。“羁鸟"指笼子里的鸟,“池鱼”指失去自由的鱼。借失去自由的“羁鸟"池鱼”暗喻自己在官场中心志被束缚。“旧林"故渊”是“羁鸟"池鱼”的归宿,暗喻田园才是自己率真本性的归宿。“鸟"鱼”的意象在诗人其他诗作中也多常见。在《感士不遇赋》:“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诗词中的鸟、鱼是灵魂自由,复返自然的代表。关于“守拙”,清代的沃仪仲对此别有会心:“有适俗之韵则拙不肯守,不肯守拙则机巧百端,安得复返自然!”诗人“守拙"是颖悟后灵魂的追求,是质性自然的坚守。
从另一方面来说,“守拙”是诗人坚守内心的选择。“陶渊明的‘守拙’并非是无为的消极避世,其一生的主导思想是建功立业,特别是追求文学上的建树。"在《感士不遇赋》中写道:“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在《咏荆轲》中用“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歌颂荆轲的豪情。
可以见得,诗人心中有效力家国的壮志豪情。但通过对当时社会的体察分析,亲身入仕的感受,对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正是诗人面对现实心中的愤语。《命子》:“福不虚至,祸亦易来"是诗人面对现实的慨叹。由此看来,陶渊明“守拙的目的就是守住本心不为惑染所障,‘守拙’的方法则是委运自然,陶公的守护真性重在要求不让自己存在的真性为世俗声利所扭曲,‘守拙’来于生命的内在要求”(李秀平)。
(摘编自白千群《论陶渊明“守拙"人格中的真意人生》)
材料二:
“拙”“真"自然”在陶渊明诗文中是同义词;“守拙"养真”“返自然"因而也是同义语,它们同指个体生命从营遂于外转而反求诸己,由沦于物欲转而返本归真。“复得返自然”不仅仅是指最终返回到了竹篱茅舍榆树柳丛的田园,更主要是指回归到自己的本心或本性。对于陶渊明这种自小“游好在六经"的士人来说,选择躬耕的确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孔子早有“遗训”:“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认为躬耕只是为了谋食而有碍于“谋道”。陶渊明辞彭泽县令而去做“陇亩民”,不仅自己“秉耒欢时务”,而且还“解颜劝农人”,这不正是孔子所痛斥的远君子而近小人吗?更要命的是,孔子鄙视耕稼的偏见到魏晋南北朝已变成了成见和定见,那些仰赖家世余绪的士族自己“未尝目观起一拔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却无知而又轻薄地蔑称农民为“田里猥人"田舍儿”。不难想象,陶渊明选择躬耕既要忍受来自士林的轻薄嘲讽,还得忍受有悖孔子遗训的指责批评,更不得不忍受耕不救穷的煎熬。以如此沉重的代价换来贫穷,却偏偏要选择躬耕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陶渊明真是“拙"到家了。一方面,他谴责当世那些“曳裾拱手”“宴安自逸"的不劳而食之辈;同时,他自己“解印绶,弃官去”后,便有滋有味地操起开荒、种豆、锄草、收禾这些农圃营生。诗人归隐躬耕“所愿"所怀”“所保"的是什么呢?从陶诗“所训讵乃浅”的语意与语气来看,诗人“所保"的绝不是身家性命。沃仪仲释陶的“所保”十分精到:“寄托原不在农,借此以保吾真。‘聊为陇亩民’即《简兮》万舞之意,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虽然陶渊明躬耕并非完全不在意收成,“寄托原不在农”一语有失绝对和偏颇,但这无妨沃氏解释的深刻独到。陶渊明归隐躬耕除了像农民那样关心作物收成的丰歉外,他同时也关注自己生命本性的“养真"与“守拙”——他正是为了“守拙"才“归园田”、为了“养真"才栖迟“衡茅”的。农民的耕作是对命运的被动接受,陶渊明的躬耕行为则是自己的主动选择。他与“陇亩民"的这些差别不仅不影响他作为诗人的伟大,反而正是这些差别使他的人生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更具有存在的深度。
(摘编自戴建业《养真与守拙——论陶渊明归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守拙”有着丰富的内涵,此处,“拙"乃自身纯朴之本性,陶渊明宁愿归隐田园,也不愿违背本性。
B.“守拙”是人生迷途处的智慧反思,陶渊明对“拙"情有独钟,其诗词创作中都能看到他以“拙”自居。
C.魏晋南北朝时士人多鄙视耕稼,陶渊明选择躬耕既要忍受当时世俗的一些成见,更要忍受内心的煎熬。
D.陶渊明的躬耕行为具有主动性,他与“陇亩民"的差别,使陶渊明的人生更具有独特魅力和存在深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用“羁鸟”“池鱼"比喻自己在官场中心志被束缚,如同“旧林”“故渊"的田园才是自己本性的归宿。
B.“守拙”是陶渊明坚守内心的选择,但不同于消极避世,作者认为陶渊明的主导思想是建功立业,心中有效力家国的壮志豪情。
C.“守拙"养真”“返自然"同指个体生命从营遂于外转而反求诸己,由沦于物欲转而反本归真,因而“拙”“真"自然”是同义词。
D.陶渊明“所保"的是他的“真”,陶渊明不仅在意作物收成,也关注“养真"与“守拙”,为“守拙"才“归园田”、为“养真"才栖迟“衡茅”。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
B.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C.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陶渊明《停云》)
D.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围绕陶渊明的“守拙"展开论述,但侧重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最美是百合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工作。最不知深浅的要算妻子肚子里的宝宝了,他已茁壮地长到了八个月,在我们的日子最缺少色彩的时候,他强大的胎音使我们义无反顾地握紧了生活的画笔。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
她叫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此时,她正好放假,主动要来帮忙,而且执意不要工钱,只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
妻子说,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
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阿纯的进驻,使我们的小家增添了许多笑声。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
阿纯爱和妻子背着我说悄悄话。其实,她们的悄悄话大多也只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并没有什么秘密。
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用来做连衣裙一定很好看。”
妻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笑着摇摇头。
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
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还美丽的百合花。
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
经不住阿纯的一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了商店。她看到了那种布,淡黄的布面上那高雅洁白的百合花使她怦然心动。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并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言不发地回家了。
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
阿纯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
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小书店的生意还不错,因为小店附近有两所学校和一个大工程局,来租书看的人还真不少。收入最多的一天,小小的钱盒里装了十七元钱。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了。
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一百八十二元钱!
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
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
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我用自己的‘工钱’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
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那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文字有删改)
文本二:
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的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选自《百合花》)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篇小说选材精巧恰当,篇幅紧凑短小,结构严谨,主题突出,讲述了一对夫妻和一位假期打工女生短暂相遇的故事。
B.本篇小说情节简单,但是主题非常鲜明,通过对生活的真实刻画,在娓娓道来中引起读者共鸣,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本篇小说中的阿纯是一个热爱读书、热爱生活、乐观开朗、心地善良又美好的女生,她的形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D.本篇小说,从开书店、为阿纯发工钱、去商店看花布却舍不得买等情节看出小说的主人公妻子是一个勤劳、节俭、善良的人。
7.下列与文本中加点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中为了解除生活上的困窘,“我”和妻子千方百计谋求出路,“义无反顾"强调了当时的“我们”直面生活的坚定态度。
B.文本一中“进驻"指军队开进某一地区驻扎下来,文中大词小用,突出了阿纯的到来对“我们”家不同寻常的意义。
C.文本二中对“布片"的描写,表现了小战士天真质朴的心理及回部队时的乐观情绪,推动后文情节发展。
D.文本二中“多了一只野菊花”使小通讯员形象更饱满鲜活,残酷的战争没有泯灭他对美的追求。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分)
9.文本一和文本二均没有以具体事物“百合花布"百合花被”为题,而是直接用“最美百合"或“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两个文本分别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一日,论为学功夫。先生①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②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节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注】①先生:指王阳明。②端拱:指闲适自得。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每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初学A必须思B省察C克治D即是E思F诚G只思H一个天理。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焉,相当于“于此”,与《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中的“焉”意思相同。
B.黄泉,指地下的泉水,不同于现在所说的“人死后所往之地"。
C.间,指间断,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的“间"意思不同。
D.廓清,意思与“克去”相近,指把私心杂念彻底清除,即“拔去病根"。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刚开始学习时往往心猿不定,意马四驰,考虑的大多是人的私欲方面的事。
B.克制私欲时要像猫捉老鼠一样一刻也不松懈,私心妄念一萌生,就要坚决消除。
C.扫尽心中杂念,在自我反省和自我审视上用功,达到意念专诚,方能天理纯全。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易懂。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4分)
(2)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4分)
14.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强调了什么学习之道?(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同时期。②兜鍪:古代作战时士兵所戴的头盔。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杜甫《登高》中“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内容和情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B.“何处望神州"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引出登临地点和远望之景,从而引发了千古兴亡之思,其中的“神州”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的地点相同,都是指中原地区。
C.全词通过三问三答,将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层次分明,意境高远,令人心生悲怆雄壮之感。
D.下阕中词人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功绩,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
16.此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写到孙权,请简要分析作者表达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执着追求是古代文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不卑不亢、蔑视权贵,是李白对独立自由个性的追求。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在古代诗词中,“酒"这一意象常常承载着文人的忧与愁,如“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巴黎奥运会的圆满落幕,全球的目光不仅聚焦于那一枚枚闪耀的金牌,更被赛场上那些A的“幕后英雄"——中医疗法深深吸引。神奇的中医疗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疗效,成为了众多运动健儿信赖的“秘密武器”,助力他们在赛场上屡创佳绩。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医的世界,感受这份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为健康加油,为梦想助力!
还记得中国游泳健将们身上的那些“火罐印"吗?它们不仅是努力的印记,更是中医智慧的展现。拔火罐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湿气和寒气,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此外,游泳运动员高强度的训练容易导致肩关节肌腱损伤,从而诱发肩部疼痛。
①拔罐治疗还可以帮助增强软组织的修复能力,②对于肌肉损伤有一定的辅助作用,③在负压的作用下,④能够促进血液循环,⑤放松肌肉张力,⑥进而缓解肩膀疼痛。
巴黎奥运会田径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中国选手杨家玉肚脐上的脐贴,不仅是金牌背后的“幸运符”,(甲)。中医的敷脐疗法,是一种使用中药敷料贴敷于肚脐上(“神阙穴")的外治法,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其使用形式和最近热门的三伏天灸B。通过脐贴,温阳固本,调理气血,有效预防肠胃受寒引起的痉挛与不适,为运动员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强势夺金,背后离不开(乙)。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伤病的困扰,针灸以其“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直击病灶,缓解疼痛;推拿则通过手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恢复,帮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以最佳身体状态在赛场上精彩发挥。
18.文中第一段用“秘密武器"比喻中医疗法,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以“运动”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暗喻;暗喻贴切,表达流畅。(3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2.“加油"一词来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张瑛为夜间读书的贫穷书生加上两勺灯油的故事,假如由你来编写词典,请结合画波浪线的句子,给“加油”编写词条,对其作出注释。(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00后的中国健儿们不仅夺得了耀眼的成绩,也发出了自己的青春宣言。20岁游泳运动员潘展乐打破了世界纪录,赛后他说:“游之前就想着全力去拼,发挥出自己最好成绩。我一直想的都是提高世界纪录,把标杆设置得高一些,再高一些。"21岁的郑钦文获得网球女单金牌后接受采访时说到:“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我希望达到自己的极限,成为更好的自己,甚至可以引领年轻一代。”
“少年自有少年狂”,同为00后,正值青春的你们,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C.“更要忍受内心的煎熬”错误,原文“陶渊明辞彭泽县令而去做‘陇亩民’,不仅自己‘秉耒欢时务’,而且还‘解颜劝农人’"同时,他自己‘解印绶,弃官去’后,便有滋有味地操起开荒、种豆、锄草、收禾这些农圃营生”可知陶渊明乐于躬耕在农田,并非忍受煎熬。故选:C。
2.答案:C
解析:C.“由沦于物欲转而反本归真,因而……"强加因果,原文“‘拙’‘真’‘自然’在陶渊明诗文中是同义词;‘守拙’‘养真’‘返自然’因而也是同义语,它们同指个体生命从营遂于外转而反求诸己,由沦于物欲转而返本归真”,可见“由沦于物欲转而反本归真"并不是“拙”“真"自然”是同义词的原因。故选:C。
3.答案:D
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陶渊明“守拙"是保持自身纯朴之本性,不同流合污,不愿违背本性投身于仕途的机巧之中。A.选项表达的意思是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B.选项表达的意思是陶渊明无所畏惧的反抗精神。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C.选项表达的是陶渊明为思念亲友而作。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D.选项写山村生活的简单、纯朴,与外界人事无涉(“罕人事”),与官贾不相交往(“寡轮鞅"),因而得到清静自在的居处(“白日掩荆扉”),空灵纯粹而不作世俗之想(“虚室绝尘想")。表达了“守拙”的品格特质。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故选:D。
4.答案:①文章首先定义的陶渊明的“守拙"等品格的相关内容和特点,引出“守拙”就是回归到自己的本心或本性的论点。②然后论证传统和当时的文化对躬耕的态度,得出陶渊明以沉重的代价坚守自己的“守拙"的理想。③接着从陶渊明自己对农耕的态度入手分析他对自己选择的认识,一方面是从反面批评,另一方面是正面介绍陶渊明的做法,正反对比论证。④最后得出陶渊明归隐躬耕除了像农民那样关心作物收成的丰歉外,他同时也关注自己生命本性的“养真”与“守拙"的结论,强调他的归隐农耕和一般农人的不同之处,对比中论证了陶渊明的归隐的目的。
解析:“‘拙’‘真’‘自然’在陶渊明诗文中是同义词;……‘复得返自然’不仅仅是指最终返回到了竹篱茅舍榆树柳丛的田园,更主要是指回归到自己的本心或本性”,文章首先定义的陶渊明的“守拙"等品格的相关内容和特点,引出“守拙”就是回归到自己的本心或本性的论点。“对于陶渊明这种自小‘游好在六经’的士人来说,选择躬耕的确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孔子早有……不难想象,陶渊明选择躬耕既要忍受来自士林的轻薄嘲讽,还得忍受有悖孔子遗训的指责批评,更不得不忍受耕不救穷的煎熬。以如此沉重的代价换来贫穷,却偏偏要选择躬耕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陶渊明真是‘拙’到家了”,然后论证传统和当时的文化对躬耕的态度,得出陶渊明以“以如此沉重的代价换来贫穷,却偏偏要选择躬耕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陶渊明真是‘拙’到家了”。“一方面,他谴责当世那些‘曳裾拱手’……同时,他自己‘解印绶,弃官去’后,便有滋有味地操起开荒、种豆、锄草、收禾这些农圃营生”,接着从陶渊明自己对农耕的态度入手分析他对自己选择的认识,一方面是从反面批评,另一方面是正面介绍陶渊明的做法,正反对比论证。“‘寄托原不在农’一语有失绝对和偏颇,但这无妨沃氏解释的深刻独到。陶渊明归隐躬耕除了像农民那样关心作物收成的丰歉外,他同时也关注自己生命本性的‘养真’与‘守拙’……农民的耕作是对命运的被动接受,陶渊明的躬耕行为则是自己的主动选择。他与‘陇亩民’的这些差别不仅不影响他作为诗人的伟大,反而正是这些差别使他的人生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更具有存在的深度”,最后得出陶渊明归隐躬耕除了像农民那样关心作物收成的丰歉外,他同时也关注自己生命本性的“养真"与“守拙”的结论,强调他的归隐农耕和一般农人的不同之处,对比中论证了陶渊明的归隐的目的。
5.答案:①材料一通过分析陶渊明的诗歌来得出诗人“守拙"的精神状态。②材料二先定义陶渊明的“守拙”为何?再通过分析传统和当时的文化对躬耕的态度,分析陶渊明“守拙"的艰难过程,最后是他“守拙”躬耕的特点与一般农人的区别。
解析:材料一第一段介绍了陶渊明“守拙";第二段介绍了陶渊明诗歌中经常出现“守拙”;第三、四和五段介绍“守拙"是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选择,并且在其诗文中得以彰显;分析材料一可得出侧重点在介绍陶渊明的“守拙”的精神状态,并在其诗歌中寻找到依据。
材料二“‘拙’‘真’‘自然’在陶渊明诗文中是同义词;‘复得返自然’不仅仅是指最终返回到了竹篱茅舍榆树柳丛的田园,更主要是指回归到自己的本心或本性”,先定义陶渊明的“守拙”为何?再通过“对于陶渊明这种自小‘游好在六经’的士人来说,选择躬耕的确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孔子早有……不难想象,陶渊明选择躬耕既要忍受来自士林的轻薄嘲讽,还得忍受有悖孔子遗训的指责批评,更不得不忍受耕不救穷的煎熬。以如此沉重的代价换来贫穷,却偏偏要选择躬耕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陶渊明真是‘拙’到家了”,然后论证传统和当时的文化对躬耕的态度,得出陶渊明以“以如此沉重的代价换来贫穷,却偏偏要选择躬耕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陶渊明真是‘拙’到家了”,分析传统和当时的文化对躬耕农田的态度,分析陶渊明“守拙"的艰难过程。最后“‘寄托原不在农’一语有失绝对和偏颇,但这无妨沃氏解释的深刻独到。陶渊明归隐躬耕除了像农民那样关心作物收成的丰歉外,他同时也关注自己生命本性的‘养真’与‘守拙’……农民的耕作是对命运的被动接受,陶渊明的躬耕行为则是自己的主动选择。他与‘陇亩民’的这些差别不仅不影响他作为诗人的伟大,反而正是这些差别使他的人生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更具有存在的深度”,最后是他“守拙"躬耕的特点与一般农人的区别。
整理可得材料一侧重通过陶渊明的诗歌发掘“守拙”的含义及他的人生追求;材料二侧重陶渊明的“守拙"养真”“返自然"的精神特质在当时所遇到的阻碍,说明了当时的陶渊明格格不入其流,最后论述了陶渊明的归隐躬耕的真实意图和与一般农人的不同之处。
6.D
解析:选项D.“从文中开书店,为阿纯发工钱,去商店看了百合花布却舍不得买等情节可以看出小说的主人公妻子……”理解错误。文章主要是为了表现阿纯的善良、乐观,所以小说主人公是“阿纯”,而非“我”的妻子。故选D。
7.C
解析:选项C.“推动后文情节发展"错误,小说《百合花》中对“布片”的描写共有三处,第一次是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第二次是文本二中“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第三次是“我"看见“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故文本二中对“布片"的描写是照应前后文,不是推动后文情节发展。故选C。
8.①此处是一处细节描写(1分,动作描写也可得分)。写出了阿纯对这笔钱的慎重态度(1分)。②与前文形成对比(1分),阿纯说不收工钱,此处又小心谨慎地把工钱收好,引发读者的思考(1分)。③情节上为下文写阿纯用“工钱”买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送给“我"的妻子埋下伏笔(2分)。
解析:内容上,画线句是“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这段描写是写阿纯把“工钱"珍藏起来的情景,“装进一个信封”“把信封夹在书里"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写出了阿纯对这笔钱的慎重态度。
情节上,联系后文“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可知,原来阿纯这么看重“工钱”,是早就打算用这钱给妻子买喜欢的百合花布,因此这个句子为下文写阿纯用“工钱"买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送给“我”的妻子埋下伏笔。
表达效果上,文章开头已明确阿纯为了多读书不想要工钱,行文到此,阿纯却收下了工钱,引发读者的思考。
9.①标题《最美是百合》运用象征的手法(0.5分),不仅说出了“百合花布"的美(0.5分),更说出了阿纯纯洁、美好的心灵,以及夫妇二人勤劳能干、善良节俭、待人真诚的美好品质(1分),也象征了幸福美好的生活(1分)。
②课文《百合花》中,标题《百合花》也使用了象征手法(0.5分),不仅代表了“百合花被”(0.5分),更是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化身,象征了他们如百合花一般的美好品质(1分),也象征着人性的美好、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1分)。
解析:两篇文章的标题“最美百合"百合花”均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层含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这两个标题都具有象征含义。
本文题目《最美是百合》,具有象征意义,百合花是纯洁美好的,阿纯为了满足妻子买百合花布的愿望,宁可用自己的工钱买给她,阿纯的形象也是纯洁美好的。因此这个标题象征阿纯纯洁、美好的心灵。
由结尾阿纯的信,“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可知,标题也象征幸福美好的生活。
文中的百合花布,只是用来表现出人形象的载体。如果改成了《百合花布》,则失去了象征意义,使文章丧失了诗意和美感。
同样,茹志鹃的《百合花》也具有象征意义,在“借被”“献被"这两个情节中,小说通过新媳妇对百合花被处置过程的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发展。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暇。
同时,百合花寓意着以新媳妇和通讯员为代表的军民之间开着一朵纯洁的花,表现了军民之间纯洁的感情。
如果将题目改成《百合花被》,则情感得不到升华,体现不出那个年代情感的纯真与美好。
10.BDG
11.A
12.D
13.(1)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
(2)等到没有任何私欲可以克制,自然有闲适自得的时候。
14.材料一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材料二强调初学时应先静坐安定思绪;心绪稍定后要反省体察、克制私欲。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初学的时候必然有思虑,时时刻刻反省体察,时时刻刻克己复礼,自己治理自己,就是思诚,心中所思都是天理。“初学”作状语,“必须思"和“省察克治”都是谓语,主语省略,应在“省察克治"前后都停顿,即BD处都应断开;“即是思诚”作谓语,构成判断句,应在G处断开。故选BDG。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A.错误。“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疑问代词,哪里。句意:风雨从这里兴起。/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B.正确。句意: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C.正确。间断;参与。句意:就没有时间可以间断。/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D.正确。句意:必须有一个彻底清除的决心。/马上纠正。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错误,材料一运用了大量比喻,而材料二只在说理关键处运用了比喻,没有运用大量比喻。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驽”,劣马;“驾”,一天的行程;“舍”停止。
(2)“私”,私欲;“克”,克制;“端拱”,闲适自得。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1)根据“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概括:材料一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用心专一。
(2)根据“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须教他省察克治"概括:
材料二强调初学时应先静坐安定思绪,心绪稍定后要反省体察、克制私欲。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材料二:
一天,(师生)探讨做学问的功夫。先生说:“教导人做学问,不能偏执于一种教法。人在刚开始学习时心思不专,精神不集中,其心中考虑的大多是人的本能欲望方面的事,所以先教他静坐安定思绪。时间久了,等到他心意稍微安定的时候,若还只是教他悬空静处,就像槁木死灰,也没有什么用了,必须教他审察克制私欲邪念。审察克制私欲邪念的功夫,就没有时间可以间断,好比铲除盗贼,必须有一个彻底清除的决心。闲来无事的时候要将好色、贪财、求名等私欲,一个个追究搜寻出来,务必要拔去病根,使它永不复起,这才叫痛快。就好比猫捉老鼠,一边用眼睛盯着,一边用耳朵听着,私心妄念一起,马上纠正,态度必须坚决,不能姑息纵容,不能给它方便,不能窝藏它,不能放它生路,这才算是真真切切地下苦功,才能够将私欲扫除干净。等到没有任何私欲可以克制,自然有闲适自得的时候。虽然《周易》上说‘天下何思何虑’,但这不是初学的功夫。初学的时候,必然有思虑,时时刻刻反省体察,时时刻刻克己复礼,自己治理自己,就是思诚,心中所思都是天理。等到心中天理完全纯正时,那就达到‘何思何虑’的境界了。”
15.D
16.(1)相同点:都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追慕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2)不同点:①《南乡子》通过对孙权不畏强敌、勇敢抗争的歌颂,表达自己渴望奋勇杀敌的壮怀,又蕴含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愤懑;②《永遇乐》借无处寻觅孙权这样的英雄,抒发对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忧思和自身报国无门的感慨。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愧疚之情"分析有误,应是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南乡子》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隅,奋发强,战斗不息,具有何等英雄气概。据历史记载:孙权九岁继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七岁。作者在这里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追慕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年少"却敢于与雄才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凡的胆识和气魄;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势力不断壮大。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抗争,战胜之,表达自己渴望奋勇杀敌的壮怀,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能、懦怯苟安,蕴含这词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永遇乐》中,“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用典。孙仲谋,即指三国时代吴国国主孙权,他继承父兄基业,西拒黄祖,北抗曹操,战功赫赫,先建都京口,后迁都建康,称霸江东,为世人公认的一代英雄豪杰。辛弃疾对孙权很是佩服。此处用孙权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追慕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意为:千古江山依旧,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再也见不到了。“无觅处”三字,表明了诗人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痛苦心情。言外之意,表达了对屈膝江左的南宋王朝深为愤慨和自身报国无门的感慨。由此可知,这两首词都用了孙权的典故,都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追慕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最后总结出两首词表达情感的不同。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8.运动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激发我们勇敢前行的激情。
19.A不为人知(默默无闻)B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20.②对于肌肉损伤的恢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⑤减轻肌肉张力;⑥从而缓解肩膀疼痛。
21.甲:更是中医敷脐疗法的生动诠释乙:中医针灸与推拿的健康守护
22.①“加油"一词来源于给读书人赞助灯油以示鼓励的故事。②字面意思是为给运作的机器或车子添加燃油料或加入润滑剂。③通常用于支持和鼓励他人或自己。
解析:
18.此题要求以“运动”为本体,使用暗喻修辞手法写句子。本体是“运动”,暗喻的比喻词为“是”“成为"就是”“变成"等,考生要抓住喻体与本体“运动”的相似性,找到恰当的喻体,然后连缀成句。比如,抓住运动和能量源泉都不可或缺,都能激励人们前行这一相似点,将运动比作能量源泉,由此写出暗喻的句子为:运动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激发我们勇敢前行的激情。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低钱饭店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代理桶装水运输合同范本
- 2024年承接业务分包合同范本
- 企业培训教学大纲
- 医疗器械市场分析
- 2024公司生产经营承包合同
- 兽药合理使用培训
- 2024至2030年中国重型汽车空气滤清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频率输入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非遗漆扇扇子科普宣传
- GB/T 15822.1-2024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
- MOOC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广西民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的设计 (全套图纸)
-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规范
- P91材质焊接及热处理工程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 《海子诗人简介》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