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莱芜第一中学高一10月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莱芜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
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
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
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
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
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
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
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
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
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
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
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
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
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
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
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
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
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
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
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
不可分的。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
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荣华富
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
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
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
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
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减)
材料二: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
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
1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
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
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
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
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
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
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
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
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
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
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
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
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
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生灵,他具有与“大
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诗人的活动和观念时常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那么对生死存亡
的思考就不可能出现。
B.东汉末至魏晋诗歌中突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伤,这是人的觉醒在文艺和
审美心理领域的表现。
C.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是乱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上出现生死主题
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D.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中,诗人的第四种态度无疑与同时代其他诗人不同,因此这
一类作品便有了新的风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
体现在群体的广度上。
B.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来占据统
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怀疑和否定的结果。
C.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因为对生死主
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3.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的一项是()(3
分)
A.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B.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C.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2
5.请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说明它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滚烫的土地
阎秀丽
秋阳很毒,像针,扎在爹的脊背上。
娘抬头看了看天,说:“歇一会儿吧,这日头忒毒,晒得人脱层皮。"
爹没有言语,只是把镐头抡得更高了些,然后再使劲儿地落下。坚硬的山土在他的
镐头下只是蹦出了一个亮晃晃的镐印,几块细碎的土坷垃蹦在他裸着的胸膛和脸上,和
脸上的汗珠混合在一起,变成浑浊的小溪淌下来。娘便生了气,叨咕着说:“非得刨那点儿
地,不知道能种几粒粮食!”
爹回了头,擦了把汗,眼睛一横,说:“你懂啥,这片小山包荒着也是荒着,我刨出来
就能有用,要不种地,要不栽几棵树,咋了!"
娘说:“咱家的粮食也不是不够吃,你费那大劲儿刨这点儿地有啥用!乐意干你干!”
我在旁边看了看爹,娘能扔镐头耍脾气,我可不敢。爹那火爆脾气,不敢拿我娘撒气,
要是有个不小心,那火准定得烧到我身上。
爹头也没抬,只是把手里的镐头更加用力地刨下去。
我心里是极不愿意爹到处“开荒"的行为,但是我不敢反抗。
爹的工作在县上,机关里一个科室的科长,是村里人人羡慕的“公家人”。
周六回家,爹换上一身旧衣裳,扛了镐头就往山里走,娘阻拦不住。村里人也说,不值
当,吃公家饭的,还差那点儿地?正儿八经的庄稼人都没人弄。
为这,爹和娘吵了一架。
娘没有去地里,爹也没有喊我,一个人扛着镐头下了地。
娘并没有想象的清闲,反而在家里走来走去。把地扫了一遍又一遍,屋里的那几件
简陋的家具,也被娘擦得泛了光,映着娘有些魂不守舍的神情。并且时不时地扒着后门,一
遍又一遍地望着爹去干活的山沟沟。
我心想,再怎么望,也看不到那个小山包,何况是一个人。
到了中午,爹还是没有回来,娘让我去地里看看,喊爹回来吃饭。我有些不情愿,又不
敢违拗娘的意思,只能慢腾腾地向着那山沟走去。
太阳火辣辣地悬在正空,不知名的虫儿有气无力地嘶鸣着,连风都是热的。我心里
暗暗气着,这么热的天,不好好在家待着,拐带得我也跟着遭罪,刨了那点山边子,还能富
了?
气归气,还得去,这么热的天,爹要是中暑了,那可就糟了。
我到了山沟处,远远地就看见爹抡着镐头,高高地举起,重重地落下。镐头落下的时
候,他的身体弯成了一把苍劲的弓,站起身抡镐头的时候,身体微微向后仰着,和手里
的镐头成了一个别样的剪影,像一棵山崖上虬枝百结的老松。阳光从他的背上洒下来,在爹
重复的动作里,纷纷地跳跃不停。
3
我心头一热,赶紧走到爹的跟前,喊了一声,把手里的一瓶水递给他。他擦了擦额
头上的汗水,“咕嘟咕嘟"一口气就把一瓶水喝了个干干净净,嘟囔出一句话:“这天,真
要命,咦?你咋来了?”
“娘让你回去吃饭。"
“不急,我先把这块儿刨完了再回。”
我靠在一棵树的树荫下,懒洋洋地看着两只蚂蚁爬来爬去。爹抹了一把嘴,又拿起了那
把镐头。
“别刨了,就那点儿山边子地,种啥也长不出好庄稼来。"放羊的张老歪抱着一个鞭子,
从山的另一边赶着羊群过来,蹲在离我爹不远的一块石头上说。
“你是白当了一辈子的庄稼人。地是通人性的,你懒了,地也懒了;你勤了,地就
勤,它不亏待你,你得信得着这儿。”爹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说,“心里装着啥,地上就长啥。"
张老歪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话虽在理,不过你看,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那几
块地都撂荒了,你还开荒!你信不信,等将来你不在了,刨出来的地还得撂荒,图个啥!”
“人哪,是地养着呢,就是死了,也得埋在地里,还能给你悬到半空去?人不在了,地
还在,人活在地里呢。他们还能在外漂一辈子?早晚得回来,这里是根儿!"
张老歪没有说话,看着天空上的几朵白云,嘴里嚼着一根草叶子,半晌说了句:“这人
养地不假,还没听说地养人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爹站直身子,手里拄着镐头说,“一百年这样,一千年也
这样,哪块土地上都有人。咱们不在了,埋在这里,有魂在这儿呢,种上一棵树,树吸
收着咱们的营养,越长越大,开花结果,谁说咱们就没了?那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这不
就是地养人吗?”
“儿子说要接我去城里享福,恐怕我老了那天也回不来喽。"张老歪的神色似乎有些黯
然地说,狠狠地甩了一下鞭子,把羊惊得回头冲着他“咩咩”地叫了几声。
“那你就去呗。"
“要不我能去哪儿?”张老歪硬撅撅地撂下这句话,转身就去追跑散的羊去了,“你脚
下瓷实,刨吧,我的脚底下可就空喽……"
风里隐隐传来张老歪的话,瞬间就被阳光炙烤得没了踪影。
爹没说话,低下头,看着脚下褐色的土地,又把镐头高高地抡起。
爹和镐头已经浑然一体,山野间回响着镐头撞击大地的闷响。爹的身影紧紧贴服着大地,
浑然一体,像大地上移动的图腾。
娘扛着镐头出现在弯弯曲曲的土路上,我久久地站着,看了一眼娘,又看了看爹的背
影。
脚下的土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那股热气源源不断地传入我的四肢百骸,让我的心
也变得通透起来。
我走过去,把镐头从爹的手里拿过来,也像爹一样,将镐头高高地抡起。
(选自《小小说月刊》)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爹跟娘吵架后,娘在家看似忙碌的行为、魂不守舍的神情和扒着后门一遍遍张
望的动作里,包含着对爹的怨恨,更有担心和牵挂。
B.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喊爹吃饭的情节,写出了我内心的不情愿,为最后写“我
的心也变得通透起来”这一发展转变做了铺垫。
C.在爹的心里,“地是通人性的”,“你得信得着这儿”,这既有对土地的信任,
又有对土地的依恋,更体现了爹独到的处世哲学。
4
D.文中的“浑然一体"一词将爹、镐头和大地三者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生动贴切
地写出爹在山沟劳作的场景,两次使用,意蕴深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多处描写天气的炎热,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烘托了爹的形象,
同时还暗示我和娘都不愿让爹到处开荒的心理。
B.小说语言形象生动又不失质朴,如“叨咕”“拐带"嘟囔”等口语化词汇,
既符合人物的心理特点,又展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C.小说写张老歪与爹的对话,表现了二人对土地都饱含深情,但认识不同,衬托
了爹对人与土地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深化了小说主题。
D.小说主要采用第一人称,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
得真实亲切,同时便于表现我对爹刨地看法的转变。
8.小说题目“滚烫的土地”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9.小说多次写到“抡镐头"这一细节,你认为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欧阳修传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调西
京推官。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
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
后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
也。”时仁宗更用大臣,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朋.党.
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
理也。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
争先,或利尽而反相贼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曰小人无朋。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
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
如一,故曰惟君子则有朋。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
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
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于是邪党益忌修,谮之。出知
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欧阳文.忠.公撰纪、表、志,宋景文公撰列传。当时景文所撰
过文且一书出两手命文忠看详改归一体。文忠曰:“人所见不同,且宋公前辈。"遂已。故事,
修书,唯官高者一人书职名。时景文知郑州,在文忠下。文忠曰:“宋公用力久且深,何可
掩哉”遂于所撰各书之。古之君子,存心至公,无欲上人如此。
选自《宋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时/景文所撰过文/且一书出两手/命文忠看/详改归一体
B.当时/景文所撰/过文且一书出两手/命文忠看详/改归一体
C.当时/景文所撰过文/且一书出两手/命文忠看详/改归一体
D.当时/景文所撰/过文且一书出两手/命文忠看/详改归一体
5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坐贬夷陵令"的“坐”意思是因此,与《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意
思相同。
B.“辟”,由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征”“辟"不同,“征”,由君王征
聘。
C.朋党,现多为争夺权力、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与《朋党论》中的小人伪朋所指相
同。
D.“文忠"是欧阳修的谥号,是欧阳修逝世后,朝廷对他在文学和为臣方面的肯定与赞
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为人正直。在范仲淹被贬后,欧阳修上疏皇帝来谴责高若讷,被贬为夷陵令。
范仲淹出任陕西,请他作掌书记,他辞而不受。
B.欧阳修深受器重。仁宗之时进行人事变动,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是首选之人。
保州有战事,皇帝告知欧阳修可以越职进言。
C.欧阳修见解独到。他在《朋党论》中认为,君子因同道结为朋党,小人因利益结为朋
党。国君应当斥伪朋用真朋,天下就可以治理得很好。
D.欧阳修很有才能。为官论事切直;所写《朋党论》观点直截了当,论述精辟;参与《新
唐书》编纂,精通纪、表、志多种文体写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于是邪党益忌修,谮之。(5分)
(2)故事,修书,唯官高者一人书职名。(3分)
14.杨士奇在《书〈新唐书〉后》中评价欧阳修“存心至公,无欲上人”,这些品质体现在哪
些方面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病马
【唐】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759),当时诗人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当时属于唐朝
边境地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联语意紧密相承,“老”承“久”,“岁晚”承“天寒”,既交代了此马与自己长期
患难相依的关系,又写出了它现在的状态。
B.颈联写此马的毛发、骨相等资质绝非平常之辈,但它在我面前一直十分温顺驯服,对
我非常忠诚,表达出对病马的浓浓深情。
C.同是“沉吟”却意味不同。曹操在《短歌行》中因思慕贤才而沉吟,杜甫因感动于此
马为物虽微但对我情意深厚而沉吟。
D.同为“咏物"而视角各异,陆游《卜算子·咏梅》运用第三人称,杜诗以第二人称抒
6
情达意,把马人格化,生动而饶有趣味。
16.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杜甫以马自况之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诗人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诉说情谊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表露了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的句子:“,”。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了!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的格局,充分展现了大国形
象和新时代的风采。俯瞰京华的中央总馆,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放怀江南的杭州分
馆,臂挽流溪的广州分馆,同时拉开文化展览的巨幕,向普罗大众讲述文明的故事。
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一件件①的展品,让人
叹为观止。有记载“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铭刻着“中国”的何尊,有苏轼行草楷书法
的宋拓本《西楼苏帖》,还有刻着《长恨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历朝历代的瑰宝
荟萃一堂,琳琅满目,彰显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传承的②。
除了展示外,版本馆还具有保藏功能。保藏区里收藏了数千年间各种类型的版本,
如陶石、兽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媒体等。版本上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出了丰富
多元的社会风貌。有人说:保藏版本的目的,如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般,旨在保存
多样性的文明。而版本又是脆弱的,一旦被损坏了,就很难修复。可见,建设国家版
本馆对版本进行集中保藏,在保存中华文明方面起着③的作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4分)
20.文中画双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之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
其表达效果。(4分)
7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阅读障碍被认为是在中国儿童群体里最被忽视的心理问题之一。研究表明,中国有10%
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但是却常常被误认为是懒情、不专心、学习能力差。
其实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智力是正常的,只是大脑结构、大脑的功能以及大脑功能的连接方面
都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①:如刚学过的字就忘,读到句尾忘了句子的开
头,把形近字搞混、颠倒顺序、阅读很慢等,而最痛苦的并不是障碍本身,②,
小时候无法分辨洗发水和沐浴露的标签,总是被家人骂故意“捣乱"。
所以,大人要理解孩子的学习困难。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不努力,智商低,学习
能力差,笨蠢,坏孩子,瞎捣乱;也不要轻易判断孩子有阅读障碍。况且,即使是有阅读障
碍的孩子,③,很多这样的孩子就非常聪明,甚至能够把自己的劣势转化
为优势,比如说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的能力、有很出色的艺术和空间能力等。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2个字。(3分)
22.儿童阅读障碍被忽视的表现有哪些?请用三个被动句简要概括,每句不超过18个字。
(6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一代青年都曾经“迷茫”,都曾经被长辈担心“垮掉"。而任何时候,面对青春的迷
茫,最有效的“解药”,是九个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已经进入高中的你,如何
看待青春的“彷徨”“迷茫"?
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自身,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A解析:“如果……那么……就不可能出现”错。对应材料一原文第二段“在
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
有这种觉醒的”,原文中提到的是,如果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
宿命论就不会诞生人的觉醒,而人的觉醒并不等同于对生死存亡的思考。材料一的第五
段中也有原文“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
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
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表明生死存亡的思考古往今来都有,只是审美魅力和包含
的具体时代内容不一样。
2.D解析: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说
法错误,原文在材料二第二段,“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
以东晋玄言诗为例只是为了说明“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而不是说明“因
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3.C解析:A.出自于《驱车上东门行》,意思是四时运行无停歇,命如朝露短时尽。
是感叹人生过于短暂,与“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同。B.出自于郭璞的《游
仙诗》,意思是富贵有什么值得荣耀的,不如托身仙山,借游仙也表达了归隐的向往。与
“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同。C.出自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意思是
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体现了顺应自
然的超越态度,属于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D.出自于《古诗十九首》,表达的是“及时
行乐"的主题,对应的是第三种人生态度。
4.首先提出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新思潮以及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
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人的觉醒(1分);接着以《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为例写
了“人的觉醒"在当时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具体表现(1分);最后探讨了“人的觉
醒”产生的原因(背景)(1分)和意义(影响)(1分)。
5.①《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达了对人生短
促的哀叹,看似是悲观消极的。(2分,举例和说明各1分)②诗歌中“青青子衿,悠
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还表达了对于“人才难得”的
忧愁和广纳人才的渴望。(2分,举例和说明各1分,)③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生短促,
曹操才如此渴望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够建功立业,因此要广纳人才。也就是在这人生短促
的消极哀叹中,恰恰深藏着他对于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求。(2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D解析:A项“包含着对爹的怨恨"错,体现了爹对娘的牵挂和担心;B项“做
了铺垫”错,“内心的不情愿"不能为后文做铺垫;C项”处世哲学"错,爹思考的是
人与土地的关系。
7.A解析:“暗示我和娘都不愿让爹到处开荒的心理”错,结尾处烘托我被爹对
土地的执着和热爱感动,理解了他的做法。
8.指脚下的土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1分);指爹对老家的土地怀有与众不同的炽
热之情(1分);指土地对人有养育之恩,也是人的最终归宿(1分),人们对土地饱
含着依恋和敬畏之情(1分)。
9.①“抡镐头"这一细节,丰富人物形象,这一细节反复出现,突出爹拼力开荒劳
作的场景,表现爹对土地的痴迷热爱和执着坚守(2分);②贯串全文,把全文的人物
和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清晰完整(2分);③深化小说主题,最后写
娘扛着镐头和我从爹手里接过镐头劳作的情景,表现我和娘理解了他对土地的痴情,暗
示这种对土地依恋坚守的精神将传承下去(2分)。
答案:
10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句意为:当时,宋祁所撰写的是过渡性文字,而且同
一本史书却出自两个人之手,于是让欧阳修详细审看,好改成同样的风格。
“过文”是“撰"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D;
“详”是“看"的状语,不可分开,排除A。
11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
B.“坐贬夷陵令”的“坐"意思是治罪,定罪,因…而获罪,《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
的“坐"意思是“由于、因为”。二者不同。故选A。
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
帝征召称“征(zhēng)”,官府征召称“辟”。
12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
A.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
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后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
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是高若讷将信上交皇
上的。
13(1)
【评分参考:第,只管,只。间,差别,不同。忌,忌恨。谮,说人坏话,诬陷别人。
各1分,句意1分】
【参考答案】
仁宗说:“你只管说,不要让在朝还是在地方有所差别。(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于是
那些奸邪之人更加忌恨欧阳修,(就共同)陷害他。
13(2)
【评分参考:故事,按照旧例。书,写。各1分,句意1分。】
【参考答案】
按照旧例,修书时,只有官位最高的一个人写上职位名称。
14.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因此答案往往藏在文言文的个别情节中,属于细节题,
这也对考生的文言文基本功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答案】
①替范仲淹鸣不平,不为私利;
②直言进谏,论事切直;
③尊重前辈,不改他人之文;
④尊重他人成果,不掩他人之名。(1点1分,答出3点即可满分。)
15.答案解析:B,“颈联写此马的毛发、骨相等资质绝非平常之辈"此处解析有误。“毛
骨岂殊众”,指马的毛发和骨骼与其它的马哪有什么不同?这是反问句,即没有什么不同,
言马是平常之马。故选B。
16.参考答案:
①马“老"且“病”,与杜甫晚年的身体状况相似;
②马处“关塞深”,与杜甫流寓边地的政治境遇相似;
③马“尘中老尽力”,与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相似;
④马“驯良"忠诚,与杜甫忠君爱国的精神相似。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
一、首联的“久”和“深”,似言诗人久不得志和抱负难以施展的际遇。
二、颔联的“老”和“病”,似言诗人自己已年老且多病的现状。
三、“尽力”和“驯良”,似言诗人为国家尽心尽力,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温驯忠诚的忠
君爱国精神。
答案:
(1)契阔谈讌,心念旧恩。(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18①弥足珍贵(或:价值连城②源远流长③至关重要(或:难以估量)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2分)示例:保藏版本,就如保护生物的的多样性一般,旨在保存文明的多样性。
[每改对一处给1分。第一处,删之去“的目的”或“旨在";第二处,“多样性的文明”改
为“文明的多样性"。]
20.(4分)示例:排比。①描述版本馆所处的位置,突出版本馆分布之广、底蕴之深;②句式
整齐划一,增强语势,用语富于变化,节奏鲜明,渲染对中华文明的自豪之情。
[修辞于法1分,第①点1分,第②点2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
可酌情给分。]
21.①导致他们出现诸多问题②而是别人的不理解③也未必就一无是处(也可以有
自己的优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个空根据“只是大脑结构、大脑的
功能以及大脑功能的连接方面都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以及后面冒号的提示作用。可知填
入结果,即“导致他们出现诸多问题";第二个空根据“小时候无法分辨洗发水和沐浴露的标
签,总是被家人骂故意‘捣乱’”,可知填入别人的态度,即“而是别人的不理解”,另外第二段
段首句也有提示;第三个空根据“很多这样的孩子就非常聪明,甚至能够把自己的劣势转化
为优势,比如说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的能力、有很出色的艺术和空间能力等”,可知填入有
阅读障碍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优点,即“也未必就一无是处"。
22.①被误认为懒惰、不专心、学习能力差。②被怀疑有智力问题。③被认为是故意“捣
乱”。(一点2分)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段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把握句式的能力。
儿童阅读障碍被忽视的表现集中在第一段,注意句式要求是被动句。不是被动句不给分。
“研究表明,中国有1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但是却常常被误认为是懒情、
不专心、学习能力差”,即被误认为懒惰、不专心、学习能力差。“其实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智
力是正常的,但是大脑结构、大脑的功能以及大脑功能的连接方面都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
把形近字搞混、颠倒顺序、阅读很慢等”,即被怀疑有智力问题。“而最痛苦的并不是障碍本
身……小时候无法分辨洗发水和沐浴露的标签,总是被家人骂故意‘捣乱’”,即认为是故意“捣
乱”。注意字数限制。
23题作文
【审题】所给材料由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所组成。存在问题为“青春的彷徨与迷茫”,解决
办法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写作时要围绕青春的彷徨与迷茫,谈直面青春的迷茫,
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具体行文时,要围绕以下三点分析阐述:
1.直面青春的迷茫。青少年有彷徨或迷茫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谈之色变或有意回避,
不敢承认是不对的;而要勇于承认,直面迷茫,这样才能不断成长。
2.面对青春的迷茫,要从我做起。不怨天尤人,不迷失自我,要聆听长辈教诲和同辈指点,
找到人生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从彷徨迷茫中走出,勇敢向前,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3.面对青春的迷茫,要从现在做起。珍惜韶华,不蹉跎岁月,不偷懒,不拖延,今日事今日
毕,唱响拼搏之歌。
【立意】1.直面迷茫,从我做起;
2.直面青春迷茫,自我砥砺奋发;
3.奋斗的青春不迷茫;
4.直面青春迷茫,勇做有为青年;
5.奋斗拼搏是救治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快消品行业合作经营合同
- 2024年度环保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标的:废气处理设备
- 《黄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销售合作协议(2024版)3篇
- 2024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信河北邯郸分公司校园招聘2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建筑一局(集团)限公司上海浦东思特威全球总部项目桩基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十九冶集团限公司招聘6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上海宝冶集团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校园招聘15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南郊集团投资限公司招聘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2《共建美好集体》教案
- 体育教学设计排球技巧与比赛规则
- TGXAS-原叶鲜奶茶编制说明
- 人教新目标版英语八下Unit 5《What were you doing when-the-rainstorm came》说课稿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5.古人谈读书》人教(部编版)
- Unit6ADayintheLif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近年来被公开报道的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正式完整版
- (初级)管工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GA/T 2133.2-2024便携式微型计算机移动警务终端第2部分:安全监控组件技术规范
- 《陆上风力发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
- 委托家里人办房产证的委托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