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类文本阅读(信息的概括)基础练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信息类文本阅读(信息的概括)基础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气候的波动变化对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建古代气候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缺乏合适的温度代用指标,我国古温度重建结果分辨率较低,且多以定性记录为主,定量的古温度重建相对较少。全球历史温度变化曲线的重建主要借助冰芯、深海沉积物和树轮的记录,而我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陆地上的沉积记录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历史气候变化。随着技术的革新,微生物分子化石的研究蓬勃发展,微生物分子化石中的一类化合物——brGDGTs(支链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酯)——被用于古气候研究。
brGDGTs是细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其分子结构中有4到6个甲基和0到2个环戊烷。如同人天冷需要加衣、天热需要减衣一样,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细菌倾向于合成更多的甲基,而温暖的环境下合成的甲基数量则减少。微生物活体死亡后,细胞膜中的brGDGTs等大分子能在地质体中长期保留下来,可以通过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推断当时的温度。
六盘山北联池靠近中华文明核心区,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选取这里的沉积物样品,借助brGDGTs,通过定量分析,重建了5000年以来我国北方更高分辨率的暖季(4月至10月)温度变化过程。结合山西某地沉积物的孢粉重建的降水记录,联合团队获得了我国北方地区5000年以来完整的气候演变历程。
从重建的温度与降水结果来看,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呈现出不断变冷、变干的大趋势。大约前3000年变化缓慢,之后的2000年变化加速。这主要与太阳辐射变化有关,太阳辐射能量在过去5000年间持续下降。另外,过去2000年以来的快速冷干现象还可能与太阳活动、局部火山活动等因素有关。而且这一时期内区域植被中木本植物逐渐减少,导致地表反射率上升,也可能加快了气候变冷变干的速度。
研究人员将气候重建的结果与中国历史朝代相对应,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气候呈现出冷暖交替的特点。比如,隋朝末年气候偏于冷干,唐朝初期和中期温暖湿润,后期快速转冷,与之相伴的是干旱化。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经历了70余年寒冷干燥的气候,北宋气候开始好转。
之前有研究发现,古代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了我国古代农耕社会文明的发展,我国历史上百年尺度的冷暖变化与社会经济波动之间呈现同期性,总体上表现出“冷抑暖扬"的特点,即暖期气候是有利的。历史上经济发达、社会安定、国力强盛、人口增加的时期往往出现在暖期,相反的情况则发生在冷期。联合团队的研究也证实了“冷抑暖扬”这一特点,比如,温暖湿润的气候推动了唐朝初期和中期的农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繁荣,寒冷干燥的气候使唐朝后期农业发展受到极大不利影响,这是造成当时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取材于程雅楠、葛全胜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我国古代是农耕文明社会,加之古人应对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依赖性,暖期的气候总体有利于农业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这是历史上“冷抑暖扬"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从全国粮食亩产量和北方麦作亩产量的相对变化指数看,除了明清,秦汉以后气候寒冷时期,我国粮食亩产量均有下降。
尽管历史上暖期的影响总体好于冷期,但我国地域广阔,不论在暖期还是冷期,气候都可能有区域性差异,给区域社会经济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中国平均温度均偏高,但在地域分布上有很大差异。唐朝初期增温主要出现在黄河流域、中原腹地,其原因是区域尺度上大气净能量的增加以及有利的热量输送。而北宋初期,全国普遍增温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造成的,是全球或半球尺度上的暖事件在中国的体现。暖期中的北宋时期,我国华北及北方农牧交错带相对湿润,而江南地区则受到干旱的威胁。
暖期气候温暖湿润,会推动社会的繁荣和人口的较快增长。然而众多的人口也加大了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了环境的压力,导致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系统风险增加,这种在暖期尚能承受的压力,可能会因气候变冷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而凸显,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人类社会并未因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而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积累经验,从而取得更大的繁荣。为适应暖期干湿变化的地域格局,北宋朝廷在变湿的华北地区积极推广水稻种植,在变干的南方则积极推广占城稻和稻麦连种。这一举措使粮食生产受气候制约的影响渐趋减少,是中国粮食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
(取材于葛全胜、申敏夏、刘嘉慧等的相关文章)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气候影响我国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并说明影响的复杂性。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讨论文学的细节,不妨从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的开篇谈起: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段话,包含着丰富的细节,触及文学细节各个层次的功能。文学细节第一个层次的功能,是要模拟真实。第一句用“曲尺形的大柜台”简练勾勒出故事的核心场景,并借着“柜里面预备着热水"这个细节,将读者的目光转移到柜台后,塑造出场景的立体感。同时,又巧妙地以“热水”用来“温酒"这个细节,衔接到对于酒客的描写。鲁迅先生笔力老辣,寥寥几句,咸亨酒店如在读者眼前。
文学细节第二个层次的功能,是要刻画人物。鲁迅先生以“短衣”和“长衫"这两个着装上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两个阶层的人,并在下文以名句“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写活了孔乙己内心的纠结。这个层面的细节,已经不仅是模拟真实,而且参与到对于人物的刻画之中。
文学细节第三个层次的功能,是要打通隔膜。对于这第三个层次,以往学界还缺乏关注。文学评论家阎晶明在《“那钱上还带着体温"》一文中,细读《孔乙己》里“四文”“十文"一文”“十几文"这些不同的细节。这仅仅是一些经济学意义上的细节吗?不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之所以可以熟练而准确地写出这些经济层面的细节,在于他对于经济所指向的社会关系有深刻的把握。他不是从自我出发,而是从社会出发,展开卓越的写作。一言以蔽之,这些细节展现出作家视野中有他者。诚如鲁迅先生的名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选自黄平《细节模拟真实、塑造人物、打通隔膜》,有删节)
材料二
细节是读者与小说之间的纽带。小说用细节唤起读者的经验,读者以自己的经验去感受细节。细节描写的特点在于细。细小动作、细微表情、细致的生活场景,为塑造具有真实性、个性化的人物服务。鲜活的细节不仅让小说具有真实感,而且增加文本的生动性。细节是构成小说魅力的重要部分。
细节往往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储存丰富的信息和无尽的意义——那些显性和隐蔽的意义。显性的意义肉眼可见,隐性的意义却需要挖掘和辨析。细节使小说靠近生活,小说用细节征服读者。那些意蕴丰厚的细节一只手牵着生活,而另一只手牵着的是不断绽放的意义和隐喻。
细节不是小说的赘物,它是为小说整体服务的。一些优秀的短篇小说甚至就是以细节结构全篇。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用一个喷嚏和五次道歉撑起整个作品。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这样的人物本身就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经典品质,而这都是通过细节来呈现的。改变他的人生、导致他悲惨离世的不是那个喷嚏,也不是那位将军,而是以他五次道歉呈现出的愚蠢和胆怯。他一厢情愿的重复道歉,已经让将军不厌其烦,远比那个喷嚏更让将军恼火,而他对此毫无体察,仍然固执地挣扎在自己内心戏里并沿着自己的思路一路狂奔,最后自己吓死了自己。
(选自韩春燕《细节是小说的表情》,有删节)
材料三
一般而言,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越丰富越好,但这并不等于无原则的堆砌和罗列细节。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从其倡导的“总体性"出发,认为细节应该是情节之中的细节,应该是为了塑造人物、书写命运而存在,否则就是“细节肥大症”。
所谓“肥大"不仅是细节的“量”的问题,还指细节所承担的功能及其艺术效果。就人物塑造而言,作家常常采取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但如果没有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特征,再多的细节也无法掩饰人物形象的模糊和空洞。不少古典小说中人物外貌及景色描写,是从古诗词里拿来的意象,虽繁复,但意义不大,不仅无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反而因这种“堆砌"和“停顿”而影响了叙事的进程。当然,古典小说在塑造人物方面也不乏成功的例证。《水浒传》“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究其原因,还是作者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抓住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金圣叹曾经指出,同样是写水浒人物之粗鲁,鲁达是性急,史进是少年任气,李逵是蛮,武松是豪杰不受羁靮。这一评价真可谓“粗”中有“细"。
“细节肥大症”不仅是写作技巧问题,还是以何种姿态来面对人、书写人的写作伦理问题。很多推理小说的细节描写极其严密和精细,但很少能塑造出光彩动人的人物形象,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把人物作为统率故事、细节的灵魂。
(选自李晓禺《细节揭示出小说的秘密》,有删节)
小说产生“细节肥大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史前聚落在区域范围内分为主体聚落和其他聚落,它们具有一定秩序、组织和等级,聚落规模是其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表现。史前聚落规模研究为史前社会分化、聚落形态演变及文化迁移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史前聚落规模及聚落群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分析区域聚落群形态及演变规律,可为探究区域文明进程和史前人地关系提供重要的依据。目前,对史前聚落规模的研究,主要根据聚落分布面积来划分聚落规模的等级,聚落分布面积越大,规模越大,聚落等级越高。
由于聚落分布面积具有不确定性,学者们在基于聚落面积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层厚度、重要的遗迹和遗物等因素,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来划分聚落规模等级。然而对于聚落规模划分,仍以聚落面积作为主要的依据。
聚落群是聚落和聚落、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组织形态,是区域内聚落因地缘或血缘关系聚集而形成的,是具有一定组织关系的聚落群聚形态。分析史前不同文化时期聚落群的形成和演变,对探讨聚落等级、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史前聚落群,有学者根据行政区或河流来划分,也有学者通过分析聚落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地形、水系等影响因素,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来划分。
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洞庭湖区史前聚落以大型和中小型规模聚落为主,特大型聚落具有城址的性质。大型和特大型规模聚落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北部和西北部,小型、中小型和中型规模聚落集中于洞庭湖中部腹地,各类型规模聚落向南迁移的趋势明显。
聚落规模壮大、人口增长、聚落遗址数量增加,使得已有的自然区域得以充分开发,但是也导致人均生存空间减小、生存压力增大。由此,聚落之间为扩大各自的生存空间、争夺相对匮乏的资源,产生了相互斗争的关系。聚落之间分布均衡性下降,社会组织结构发生转变,聚落间差距逐步明显。
古人倾向于在澧水区域聚集生活,新石器中晚期分布在环洞庭湖、沅水、资水和湘江区域的聚落群数量增长,且湟水和洞庭湖区域的聚落群成为两大主体聚落群。聚落群总体演变方向呈倒“L”型,由湟水区域向洞庭湖北部区域再向资水区域迁移,分布在湟水、环洞庭湖和资水区域的聚落群随时间推移得到了继承、演化和发展。
(摘编自杜心宇等《洞庭湖区史前聚落规模及聚落群时空演变》)
材料二: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的关系。史前聚落的时空格局,是了解过去人地关系演变的关键信息。新石器早期的人类对聚落区位的选择,注重渔猎、采集等资源丰度和防御等要素;新石器中晚期农业社会聚落区位的选择,关注农耕作业的便利性。在聚落的时空演变过程中,地理环境的剧变往往促成聚落的迁移,这种被动式的生境适应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关。因此,有研究者用资源总量、个体数和竞争系数等指标,解释群落的空间过程。
聚落的集聚与扩散是生业模式改变的标志,也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的结果。已有研究认为,成都平原从三星堆时期到十二桥时期聚落格局的变迁,与生业结构、洪水灾害和外来文化干扰相关;西汉水上游地区的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的聚落区位,倾向于濒水布局;郑(州)洛(阳)地区史前聚落的变迁,与古环境关系密切,而在稳定的外部环境下,聚落的叠置现象十分突出——这表明史前聚落发生迁移的概率,远低于空间集聚。
灾害气候事件,如持续性洪涝、干旱,会产生区域性环境梯度。龙山时期颍河中游的湖沼区由于气候变干而适宜农耕,其耕作条件与登封盆地形成环境梯度差,于是登封盆地的聚落沿颍河向中下游迁徙,在禹州的瓦店、谷水河、吴湾等地集聚,逐渐发展成为嵩山南麓的聚落集聚区。在全新世中期较强的一次气候变化事件中,降温导致了多年性洪涝灾害,造成大型城邑消亡、中小聚落向登封盆地和双泊河上游地区迁移。另外,社会文化资源的区域差异也可导致环境梯度。农业经济因规模化生产导致了聚落的空间集聚,如龙山晚期的瓦店、郝家台就因农业和手工业繁荣形成大型城邑;伊河、洛河之间二里头不仅是夏代的政治中心,而且极具商业和文化优势。
史前聚落的时空迁移与均衡,取决于气候、地貌和社会文化三个要素耦合过程中形成的环境梯度。这种“自然—社会"综合要素梯度的时空耦合机制,驱动了聚落空间格局的周期性迁移和动态均衡。从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嵩山周边聚落的平均资源域逐渐缩小,大型聚落的首位特征显著。这表明,尽管不时有灾害性环境事件的胁迫,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聚落分布在空间上仍呈集聚趋势,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在空间上的必然反映。颍河上游聚落群和二里头聚落群即属于空间集聚型聚落,而新砦聚落群则表现为空间扩散特征。根据关于聚落空间集聚均衡的观点,可知新砦聚落群属于过渡性迁移类型,而颍河上游聚落群和二里头聚落群则属于典型的空间均衡型聚落。
(摘编自李中轩等《集聚、迁徙与动态均衡:嵩山周边史前聚落的空间格局》)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史前聚落在洞庭湖区和嵩山周边的人地关系。
二、小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色彩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色彩体系,独特的“五色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弘扬色彩文化,丰富色彩的表现语言,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色体系"形成于两千年前的西周。《尚书》较早有关于“五色”文字的记载:“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由此可知,所谓五色,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五色中的青、黄、赤即现代色彩理论中的蓝、黄、红三原色;在有色物质中,白与黑是通过其它任何颜色混合后难以得到的颜色,白与黑应归属为无彩色系的原色。西周时又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正色即原色,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黄、青、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统治者视五色为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用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形成独特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反映。
“五色体系"确立,红色被列为“正色”之首。周代章服中,以朱红服饰为尊贵。几千年来,中国人延续了祖先尚红的喜好,红色被视为吉祥、喜庆、革命的代名词,办喜事、过年节、庆丰收等都离不开红色。
“五色体系"成为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紫色不入五色之列,却是间色中地位最高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大胆穿紫袍上朝,公然挑战五色礼制,以此显示齐国的实力,色彩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孔子是“五色体系”的忠实捍卫者,他从“礼"的规范出发,为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反对“以紫夺朱"。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色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可见一斑。汉唐之后紫色被视为代表天帝居所紫微星的色彩,天子所居之地皇宫则对应称为紫宫,明清皇宫称“紫禁城”由此而来。“紫"天、“黄”地、“红"人的“天、地、人”的色彩象征从汉唐始一直影响后世。
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集先秦五行之大成,将阴阳与五行结合形成“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色彩自然也被对应配属于其中。
在秦朝,黑色是最尊贵的颜色或说是皇家专用的颜色。但凡有重大的祭祀活动,皇帝都要穿黑色的服装。宋以后,黄色象征帝王之位,成为皇室的专用色彩,是皇权的象征色彩,不可僭越。
(改编自陈向鸿《中国传统色彩美学观念探源》)
材料二:
中国色彩观尤其是“五色体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促使了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广泛影响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东方色彩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之中。在民族色彩文明史上,两家色彩观记录着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发展过程。
儒家色彩观的一大特色是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仁”的目的,极力维护周朝时期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儒家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色定为“间色”,并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等级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除了用色彩来规范“礼"这一特点之外,儒家色彩观亦推崇其斑斓绚烂的“纯粹”美。两千年来,儒家色彩观对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山水画固然不能例外。古人寄情山水,期望在自然之中培养完美的人格。山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人们在江河、亭台、楼宇之中游玩、捕鱼、闲谈,展现出来的是一片平和的静态之美。
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文质彬彬”的适度的色彩装饰,体现了“配合适宜"的审美价值标准。儒家色彩观的另一主要特色是“比德”,即用色彩暗示人的品德,这一象征性手法在后世中国色彩艺术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中国戏剧脸谱色彩,以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寓意,暗示剧中人物性格和品德,形成特有的用色程式,如红色表示忠勇,黄色表示刚猛,黑色表示刚直不阿,白色表示奸诈阴险,等等。儒家色彩观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为一体,在当时是先进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道家以黑色为道的象征色彩,认为黑色高居于其他一切色彩之上。道家对黑色的选择本质上是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出发的,是“法自然"的色彩观。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黑,是幽冥之色。天色为玄,因为“天"在道家思想中具有产生万物的功能,显然玄(黑)色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所以道家的建筑以及服饰多用黑色。道家对黑色的审美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绘画的色彩美学思想,并奠定了黑色在中国绘画中的造型地位。
《道德经》中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令人眼花缭乱,而趋于无彩色——黑白、玄素、水墨……中国文人画家大都政治失意,逃避社会现实,有的学道参禅,避居山林,超然物外,对黑色更为崇拜,主张“黑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不施丹青,光彩照人”,运用墨色之变化,在浓淡间实现超然的艺术境界,追求以墨造型,达到黑墨虚白的艺术境界。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最先确认墨的正统地位——“运墨而五色具”,五颜六色无需色料敷染,仅用水墨便可传神写意,因而中国水墨山水画整体呈现深邃却也荒寒淡远之境。中国水墨山水画色彩是哲学色彩观,在宇宙论的深处,飘然出尘、静默如禅、空灵如水的中国画色彩开辟了中国文人画家的心灵世界。
(改编自王志惠《论美轮美奂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
为什么说道家色彩观是“法自然"的色彩观?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5.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材料一:
去年以来,人工智能便成了科技圈的宠儿,其他诸如AR、VR的,似乎都消失不见。而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工智能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某种意义上,人工智能为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能量,缔造了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来自埃森哲与经济学前沿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大胆提出,到2035年,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普遍采用,可能会将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提高一倍。报告认为,估计人工智能有可能将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总增加值(与GDP近似)年度增速分别提高到4.6%、3.9%和2.7%。
对于中国而言,意义还不仅仅局限于此。
很多人想象不到,虽然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包括医疗、教育、公共安全、交通等,都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从具体实际应用来说,制造业却可能是最快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蓝海领域。
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与日本、德国相比较,至少有20年的差距。但这恰恰也为制造业进行转换、升级提供另一种便利,也就是其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技术击败,改造起来反而更加容易。一是这些企业拥有行业海量的数据,充沛的资金;二是在生产力水平急需提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这些传统企业也有迫切的意愿来改造升级自己的工厂、业务,提高收益,降低企业成本等需求。因此,制造业既是人工智能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也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领域。
除此之外,正如李开复所言,人工智能是中国引领全球的巨大机遇。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储备、研究成果等方面,也具备了较强的基础。比如在人才方面,中国科学家已经占据了全球人工智能科研实力的半壁江山。2017年的美国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年会,原定于一月底在新奥尔良举行。选址上没问题,但时间恰好撞上了中国的春节。这在过去没有什么,但现在却不同了。鉴于中国人工智能科学家们的重要性,最后会议不得不延后一周,在旧金山举行。而且,在这个会议上提交的论文,中美两国最终被接受的论文几乎一样多。这在过去很难想象。有数据表明,在2015年全球顶尖期刊上发表的人工智能论文里,华人/中国人作者的比例达到了43%。同时,根据乌镇智库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在2012年就已经超过美国。
(摘编自《新京报人工智能对中国的意义超乎你想象》)
材料二:
在工业4.0以及互联间十的是之下,人工智能作曲在音乐方面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对光学乐谱的识别与乐音的掌握,对人类情感表达方式进行推理,从技术层面理解人类的情感,从而进行情感型的作曲。例如,早在2016年,谷歌与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就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歌曲创作,分别创作了音乐剧《越过墙垣》与披头士风格歌曲《爸爸的汽车》。听众普遍表示,人工智能作曲在认知与听觉的角度上与人类创作的歌曲没有差别,其中也蕴含了人类的情感。
但是,人工智能作曲有利也有弊。从人工智能对人类有利的角度思考,它有以下好处。一方面,世界各地都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如果将其与人工智能作曲相结合,一定能够碰撞出全新的火花,使民族民间音乐迎来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发展,这对音乐的流行与传播也有着较强的发展意义与发展价值。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与音乐的结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机器人为载体,未来的音乐机器人能够在情感计算下进行智能创作、智能作曲以及智能演奏,这就使得人机互动的方向有了全新的角度。此外,人工智能作曲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如今的作曲领域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作曲人与音乐制作人等也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有效的发展与进步。
人工智能也有如下几个弊端。首先,目前国内外人工智能作曲无论哪一种算法都存在短板。比如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混合型算法,能从多个方向创作歌曲,但其知识引导机制的建立较为困难,在计算机规则建立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遇到了很大阻碍。再如,马尔科夫链是一种随机的作曲算法,目前广泛应用在作曲领域,但因其本身在应用过程之中是随机的,任何可能都较大,无法对其旋律片段进行模型的建构,也就无法对音乐风格进行有效的界定。
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著作权基本理论、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种类及著作权权能体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著作权制度能否经受住新一轮冲击?运用人工智能产品创作出的大量机器新闻、机器小说、机器诗歌等创作物,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是否有必要明确“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定义?其能否纳入到现行的著作权法保护框架,抑或针对人工智能或智能系统“创作”的成果建立一种新形式的财产权?人工智能软件或算法之类是否能够成为受法律认可的作者?这些疑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运用都将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
所有的新鲜事物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过程都存在着一定的利与弊。我们要正视人工智能作曲方面的优越性,促进其发展以及人工智能作曲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增强技术上的进步,将更新的技术发展运用到作曲中来。
(摘编自《音乐周报人工智能作曲有利也有弊》)
人工智能对中国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一概括。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是指通过分析其环境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而显示智能行为的系统。近来研究更趋向于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建立在现代算法基础上,以历史数据为支撑而形成的具有感知、推理、学习、决策等思维活动并能够按照一定目标完成相应行为的计算系统。目前众多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已广泛应用,如搜索引擎通过处理海量数据,将原本混乱的互联网以人类可理解的、可感知的形式呈现出来;无人驾驶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而实现转向、加速和制动。这些为增强与替代人类的活动和任务提供了变革潜力,逐渐提升了人类的感知、思考和对世界采取行动的能力。
人工智能具有以往技术无法企及的增强人类活动的特点,且在某种程度上以独立的、不可预测的方式通过采取精准行动而做出决策。一些学者认为,以大数据和算法匹配的人工智能正在不可逆转地重塑人类生活、工作和交往的方式,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公共安全风险、算法偏见问题、责任伦理问题等一系列的挑战。回溯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不管是符号主义、联结主义还是行为主义,其发展的核心是由数据驱动算法的不断升级和优化。数据是“基本驱动力”,而算法是“一种有限、确定、有效并适合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技术底层逻辑来看,人工智能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主要来源于数据与算法:其一是数据的不当收集和处理。人工智能的发展以海量信息作支撑,各类数据信息采集覆盖于数字化空间中,如个人身份、网络行为等。如不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人类将面临隐私“裸奔"的尴尬局面,进而触发极大的伦理风险。其二是算法内在缺陷及其不当使用。在技术层面,算法就是一些复杂的电脑代码程式,并不具有情感或价值偏见,但是由于在编码、运用过程中离不开设计者和开发者的主观意志,有可能将个人情感、社会观、价值观嵌入技术中,造成如算法失算、算法歧视、算法“黑箱”、审查难等问题,从而导致人工智能的“脱靶"现象,即背离既定的正面目标而产生相反的破坏活动。像ChatGPT,其强大的信息检索和数据存储功能确实给人类生活、工作带来了福祉,但如不对输出加以控制,可能生成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之类有偏见的内容或有害指令信息,扰乱社会公平和正义。
(摘编自刘丹鹤孙嘉悦《人工智能规制政策制定的风险与治理》)
材料二:
在人机互动中,人具有思想和情感,ChatGPT在涉及人类情感的细微之处或措辞的把握上并不准确,例如,男女之间的语言通常带有性别化表述特征,ChatGPT在互动问答中将形成普遍性的或“非人非机”双向训练的“中性化"融合式表述方式,主体的个性化语言特质在ChatGPT互动中试图链接理解它的普遍化特征,在语言主体间性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混合物”将对其话语风格和语言伦理产生影响,这是从生活方式到表达方式的改变,语言的趋同化或同质化将被规训并固定。这一改变是语言伦理领域的改变,表达方式的改变是文化学意义上的话语革命,但其不是语言伦理关于语言使用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性话语价值的体现。赵汀阳认为,不能过于注重人工智能的“拟人化”,拟人化并不意味着否定有用性,而是人工智能试图拥有人的情感、价值观。人并不完美,将人工智能拟人化是非常可怕且消极的事情。真正的主体性在无限的驯化中成为智能机器人的训练客体,这是主体客体化的一种变现。ChatGPT将人的主体性话语转化为客体的结果,即人的语言物化症候。
ChatGPT的训练和被训练会规制与被规训,更加实在地呈现效果,如同ChatGPT掌控受众想象力的空间或方式,成为技术异化后统治人类的一门艺术。法国学者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影响民众想像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如果让我表明看法的话,我会说,必须对它们进行浓缩加工,它们才会形成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人形象。掌握了影响群众想像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人的从众心理将转变为从智能机器人心理,在广泛的社会语境中被认为是个性化的叙事方式被人工智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语言的长期改变会渗透其情感认知、伦理行为和整体行为的走向,对人的价值信仰、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这既是值得关注的科技哲学问题,又是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正在接管学术界甚至世界,即使这一担忧不是主要的,却将长期存在。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快速复制已有学术文献,虽然其复制的文献没有出处,没有正确性的考证来源,但ChatGPT会不断产生其认为的客观答案,生成虚假的学术文本,其对学术道德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使用人工智能模型时仍需谨慎,ChatGPT被视为“嘴替"或“文替”,数据的滥用或对知识的不完整性采用,将为错误信息的传播埋下风险和隐患。在使用ChatGPT的过程中要遵循学术伦理,以确保学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人工智能被界定为在某一情境中采取最好可能行动的理性行动者,而不能在实践中走向道德理性的反面。在伦理规则方面,2021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提出“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吴沈括认为,在人工智能治理过程中,伦理和法律应在不同层次相互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处置过程中形成有效且广泛的保护网络。对于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中高风险,需要用法律划定行为红线,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程度。
(摘编自令小雄王鼎民袁健《ChatGPT爆火后关于科技伦理及学术伦理的冷思考》)
如何规避人工智能存在的风险?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雅”,《玉篇》解为正也,仪也,素也;《后汉书·窦后纪》说“及见,雅以为美"。“雅”后来成为品评中国艺术之标准,可以见其高。“俗”,通常认为与“雅”相对,颇有贬义。
“雅"俗”并非艺术水平、质量高下的绝对标准,它们是动态变化中的两种风格或范式。战国楚地既有“阳春白雪”,亦有“下里巴人”,而今日渐兴起于民间的美术与匠人精神,也是中华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但是,艺术作品作为人的对象化的产物,仍有优劣之分,可以尝试以“高"低”来品第。如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低调奢华、“高雅"之至,而乾隆粉彩百花图葫芦瓶则常遭侧目,虽然工艺繁缛,手法高超,但审美与格调恐落得“俗”。相形之下,一些民间艺术质朴清新,可以称得上“雅"。
虽然西方不以雅俗为品,但西方艺术着实有类似的高低优劣之分。此处艺术的“高”“低"雅”“俗"之辨,实际在乎“高”与“低"。中国传统书画就讲究诗、书、画三绝,邓椿的《画继》将绘画的地位抬得很高:画者,文之极也,高低之别就在于一颗“文心”。一颗有底蕴、有内涵、有思想之心,文与画、文与艺应是一体两面的。“文”,非独作字写诗之“文”,而首先是对艺术探索的执着和敬畏之心,其次是对艺术表现、艺术思想深入思考的学习之心。
无可厚非,艺术家本应当追求完美和极致。然而当下许多艺术作品、艺术现象明明是矫揉造作、低俗粗鄙,令观者不知所云、一头雾水,而和者寥寥,但不少艺术家却以此为荣,以为只要作品“和寡"就是自身“曲高”的证明,实在自数欺人,艺术市场正好利用这种投机取巧的办法,联合假艺术家欺世盗名。
与此同时,不少人惯于接收低门槛信息、碎片化阅读、快餐式学习。没有积淀,也不经锻炼,也就丧失了对艺术做出判断的能力。当大家都在装睡,则一片安然,这个恶性循环仍可继续运行,若有人打破沉欺,不知接盘的又是谁?当大家忽视诗词等传统文化久矣,“诗词大会"上底蕴深厚的新一代才让我们深感肤浅,足以揭穿皇帝的新装。
20世纪之后,当代艺术将艺术的边界不断打破,60年代以后,流派、理论层层递进、枝繁叶茂,全世界的艺术都逐渐跟随美国的潮流迈入后现代。表面上繁荣的中国当代艺术,过去的成功者依然延续着“美国式”的逻辑、手法,不乏空洞、“低俗"、“面低和家”但市场火爆的作品。中国当代艺术家们若沉下心、定下神,能够心无旁骛地去品味“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境,去思考和创作,将会跳出瓶颈,脱离低俗空洞,在艺术史上真正达到更高境界。
(摘编自周天宇《避免低俗需从传统文化入手》)
材料二:
如今,网络语言低俗化的现象相当突出,已经由网络虚拟空间向现实生活渗透。网言网语为何“低俗不休”?网络语言低俗化有无界定标准?如何规范网络语言?就这些问题,记者邀请专家学者、业内人士、政府官员进行了对话。
记者:网络语言低俗化的成因是什么?
陈晓冉:网络低俗语言产生有四种途径,一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并被广泛传播;二是词语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同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
周晓鹏:网络的公共化表达特性,使得各种实名或匿名的意见表达获得了一片天地,同时给网络暴戾留下了空间。往往现实表达的成本越高,网络表达的热度就越高,与之相应,网络暴戾的程度也就越高。这种网络暴戾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语言低俗化。
记者:如何界定网络低俗语言?是否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张颐武:我们可以从违背公序良俗、违背大众普遍感受、违背社会道德标准、违背人类交流规范,以及造谣污蔑触犯道德底线甚至造成刑事伤害等方面确定标准,进行判定。这里面既有客观的尺度,也有主观的感受。
王君超:目前,我国还缺乏界定网络低俗语言的原则标准和具体规范,有关工作相对滞后。关于“低俗"的具体厘定标准莫衷一是,甚至在是否需要规范网络用语的认识上也是言人人殊。
记者:如何规范网络语言文字的使用?
王君超:判断网络语言是否规范,是否有低俗化表达,有必要明确几个基本标准:必要性——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对社会发展起正面作用;明确性——表情达意是否明确无误,不会误导与引起歧义;普遍性——是否易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众接受。
周晓鹏:从国家层面讲,要从规范语言文字使用的角度定期对网络语言来一次“大扫除”,把生动形象,词义明确的网络词汇,比如流行甚广的“给力"点赞”等收录到词典、教科书中。对那些低俗粗鄙的网络语言,不得列入汉语词汇表,不准在公文、教科书、报刊、广播电视、主流网站等语言载体中使用。
彭兴顾;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快联合启动确立标准规范的工作,形成合力、确保实效。要加快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等四大重点领域尤其是网络媒体正确、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出明确要求、推出可行机制。
(摘编自访谈实录《网络语言低俗化现象引热议扫除“语言垃圾"得有铁扫帚》)
要想避免低俗化,清朗校园文化,各方面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参考答案:
1.规律:百年尺度的气候冷暖变化与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星观同期性,总体上表现出“冷抑暖扬”的特点,即暖期气候对其发展有利,冷期气候对其发展不利。
复杂性:①历史上暖期的影响总体好于冷期,但冷暖期气候又都存在区域性差异,不论在暖期还是冷期,其都有可能给区域经济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②暖期气候推动社会繁荣、人口较快增长,但也可能因此增加社会系统风险,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第一问,有关气候对我国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主要的表述在材料一最后一段:
根据“我国历史上百年尺度的冷暖变化与社会经济波动之间呈现同期性,总体上表现出‘冷抑暖扬’的特点,即暖期气候是有利的"相反的情况则发生在冷期”可概括出:百年尺度的气候冷暖变化与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星观同期性,总体上表现出“冷抑暖扬"的特点,即暖期气候对其发展有利,冷期气候对其发展不利。
第二问,“复杂性”多体现在(形式、种类等)多样性、(整体和局部、优和劣等)多变性等方面。材料二第二、三段具体论述了气候对我国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的多变性:
第二段“尽管历史上暖期的影响总体好于冷期,但我国地域广阔,不论在暖期还是冷期,气候都可能有区域性差异,给区域社会经济带来有利或不利影响”,用了“尽管但”这一表转折的关联词,指出其影响总体稳定——历史上暖期的影响总体好于冷期,局部有变——无论是暖期还是冷期气候都存在区域性差异;
第三段“暖期气候温暖湿润,会推动社会的繁荣和人口的较快增长。然而众多的人口也加大了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了环境的压力,导致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系统风险增加,这种在暖期尚能承受的压力,可能会因气候变冷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而凸显,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指出暖期气候既有好处——推动社会的繁荣和人口的较快增长,但也可能因为人口增长带来坏处——增加社会系统风险,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也就是说暖期的益处有可能会变成冷期的害处。
2.①只注重细节的量,忽视细节应承担的功能,表现为繁复和堆砌,细节无助于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推动;
②脱离情节设置细节,细节缺乏应有的艺术效果,没有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特征;
③只注重细节的写作技巧,忽视写作伦理,没有把人物作为统率故事、细节的灵魂。
根据原文材料三“否则就是‘细节肥大症’”可知,应从材料三概括本题答案。
①根据“所谓‘肥大’不仅是细节的‘量’的问题,还指细节所承担的功能及其艺术效果"但如果没有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特征,再多的细节也无法掩饰人物形象的模糊和空洞”可知第一个原因是只注重细节的量,忽视细节应承担的功能,根据对一些古典小说中人物外貌描写的“堆砌"现象的列举,可知,这一现象表现为繁复和堆砌,细节无助于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推动;
②根据原文对古典小说《水浒传》在塑造人物方面的成功例证,对其原因的分析“还是作者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抓住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可知,第二个原因是脱离情节设置细节,细节缺乏应有的艺术效果,没有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特征;
③根据原文“‘细节肥大症’不仅是写作技巧问题,还是以何种姿态来面对人、书写人的写作伦理问题"可概括出,第三个原因是只注重细节的写作技巧,忽视写作伦理,根据“很多推理小说的细节描写极其严密和精细,但很少能塑造出光彩动人的人物形象,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把人物作为统率故事、细节的灵魂”可知还因为没有把人物作为统率故事、细节的灵魂。
3.①在洞庭湖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聚落规模的大小,聚落在充分开发已有自然区域的同时,也因扩大生存空间等问题与其他聚落相互斗争;
②在嵩山周边,聚落依据生产力水平选择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剧变往往促成聚落迁移,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聚落分布在空间上仍呈集聚趋势。
①“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洞庭湖区史前聚落以大型和中小型规模聚落为主,特大型聚落具有城址的性质。大型和特大型规模聚落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北部和西北部,小型、中小型和中型规模聚落集中于洞庭湖中部腹地,各类型规模聚落向南迁移的趋势明显。……由此,聚落之间为扩大各自的生存空间、争夺相对匮乏的资源,产生了相互斗争的关系”,由于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洞庭湖区的聚落规模有大有小,聚落在充分开发已有自然区域的同时,也因扩大生存空间等问题与其他聚落产生了相互斗争的关系。
②“从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嵩山周边聚落的平均资源域逐渐缩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聚落分布在空间上仍呈集聚趋势,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在空间上的必然反映。……新砦聚落群属于过渡性迁移类型,而颍河上游聚落群和二里头聚落群则属于典型的空间均衡型聚落”,在嵩山周边,聚落依据生产力水平选择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剧变往往促成聚落迁移,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聚落分布在空间上呈现集聚趋势。
4.①道家色彩观以黑色为道,认为黑色高于其他一切色彩。这与道家主张“自然天道"有关,天道即自然之道。②天道观认为天派生万物,而天为玄色,玄色即黑色,所以黑色自当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从而形成道家以黑色为尊的色彩观。
根据“道家以黑色为道的象征色彩,认为黑色高居于其他一切色彩之上。道家对黑色的选择本质上是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出发的,是‘法自然’的色彩观”可知,道家色彩观以黑色为道,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商铺购买意向定金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版校车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车辆行驶安全协议及事故责任认定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甜品店经营管理权及专利转让合同3篇
- 2024授权签订合同的委托书
- 二零二五年灯具及五金配件销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快餐外卖平台加盟与合作协议3篇
- 潇湘职业学院《用户画像与精准营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藏医药大学《锅炉原理及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医科大学《中医护理技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约束
- 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 狂犬病与破伤风的同意告知书
- FZ/T 81013-2016宠物狗服装
- PPVT幼儿语言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 JB∕T 14089-2020 袋式除尘器 滤袋运行维护技术规范
- 陕西省宝鸡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电子版
- 毕业设计小型液压机主机结构设计与计算
- 19XR开机运行维护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