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单元分析】走进本单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革命者英勇斗争的画面。在《毛泽东诗词两首》中,你会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一代伟人毛泽东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翻越大雪山》讲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的故事。歌颂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走进《黄河大合唱》会感受到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和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抗日英雄杨靖宇》刻画了一个大无畏的英雄人物——杨靖宇的形象。本组课文内容丰富,文章感情真挚,感人肺腑。学习本组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佩和爱戴之情,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革命战士顽强的意志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指导学生学习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革命战士顽强意志及大无畏精神。2.指导学生学习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课时安排】10课时13毛泽东诗词两首教材简析《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都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词。《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全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千难万险的五个典型画面,即:“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这首词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的情景,抒发了彻底打垮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决心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词语。2.通过朗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4.背诵课文,默写《清平乐·六盘山》。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品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自主学习《七律·长征》,认识并能规范书写本课生字。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重点难点】1.读通课文,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势雄伟的壮丽诗篇。2.出示诗题《七律·长征》。(板书课题)3.学生反馈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资料。4.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图和诗人毛泽东。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歌,自学生字词。2.再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和节奏。

3.指名配乐范读,师生评价。

三、细读理解,品味诗境

1.再读诗歌,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

2.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歌意思,师巡视指导。

3.学生自由汇报。4.出示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指名介绍诗句的意思。

(2)讨论:从“只等闲”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5.出示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学生齐读。

(2)通过“五岭逶迤”、“乌蒙磅礴”体会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3)通过“腾细浪”、“走泥丸”体会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6.出示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通过影像资料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红军无畏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2)指导学生理解“暖”和“寒”的深刻含义。(3)有感情地练读诗句。

7.出示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自读诗句,谈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诵读延伸,升华长征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尝试背诵《七律·长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

4.背诵课文,默写《清平乐•六盘山》。

【重点难点】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学生齐背《七律·长征》。

2.介绍诗词历史背景: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作了《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教师释题:清平乐是词牌名。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词,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词的韵律。

三、理解词句,体会情感

1.全班交流: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些什么?

2.再读词句,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词句意思。

3.小组交流疑难,结合搜集的资料讨论理解。(1)指名读词的上半阕和下半阕。思考: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象?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名反馈,教师适时引导。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四、拓展延伸,巩固加强

1.配乐朗诵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尝试背诵。

2.开展毛泽东主席诗词朗诵会。3.默写《清平乐·六盘山》。

教学创新课后反思板书设计:13毛泽东诗词两首七律·长征

腾越五岭

疾跨乌蒙

“只等闲”巧渡金沙江

英勇无畏飞夺泸定桥

乐观向上

喜踏岷山雪

清平乐·六盘山看到想情

上半阕:天云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幸福而自豪

下半阕:峰旗战士“何时缚住苍龙”对革命的坚定和信心

14翻越大雪山教材简析长征——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翻越大雪山》讲的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的故事。

课文首先介绍了夹金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翻越大雪山即将面临的问题,接着写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红军将士互相关心、共同克服困难的经过,最后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后高兴、激动的心情。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多次运用环境描写,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多读、多体会。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和生活经验,体会环境的险恶和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美观并规范地书写。

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引导学生学习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重点难点1.在朗读体会中感受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引导学生学习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品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并能规范书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通过朗读,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背诵《七律·长征》。2.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克服了重重艰难困苦,最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雪山,感受当年红军翻越大雪山的艰难。

3.板书课题:翻越大雪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重点指导字音:“戳、搀”是卷舌音;“踉、跄、邦”都是后鼻音。重点指导字形:戳是左右结构,注意“羽”字头的变化。搀的右上边不能写出“兔”。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变幻莫测迤逦头昏脑胀踉跄银装素裹蜿蜒3.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感受。三、图文结合,了解“大雪山”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出示大雪山(夹金山)图片: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翻越的大雪山——夹金山。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图中的夹金山?2.学生反馈。3.找出具体描写这座雪山的自然段,读一读。4.指导勾画描写雪山的语句,概括大雪山的特点。5.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布置作业,加强巩固1.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抄写环境描写的句子。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红军翻越雪山的苦难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2.引导学生学习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自然段,摘抄写得好的词语。4.通过学习,体会红军将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重点难点】1.了解红军翻越雪山的苦难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2.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3.通过学习,体会红军将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齐读文中具体描写雪山的自然段。2.翻越这样一座山就意味着红军战士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生命的危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红军将士是怎样迎接这场挑战的。二、反馈,品句感悟(一)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1.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整整八个月了,他们现在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勾画出相关的语句。2.汇报勾画的内容。3.引导:这样的队伍翻越这样的雪山,红军将士将面临哪些困难?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品读感悟。说困难——找语句——品语句——感情读5.面对险恶的环境,面对重重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齐读第4自然段。6.你从感叹号中悟出了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二)学习第5自然段。1.引导学生思考:红军在翻越大雪山过程中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在相应的句子下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抓住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环境的险恶。作者不惜笔墨着力进行环境描写用意何在?面对险恶的环境,红军战士是怎么做的?这些险恶的环境与“被救出来的人,拍拍身上的雪块,系好鞋带,又归队继续前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红军战士越往上爬面临的困难越大,“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艰难地前进,引导:“拼尽”可换成哪些词?为何用“拼尽”?(默读第6自然段,并在相应的词句下作上记号)

2.全班交流。

3.引导朗读,并结合插图或浮现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背诵本段。(四)学习第7~12自然段1.读课文第7~11自然段,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2.小组交流阅读感受。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第11自然段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三、总结,升华情感1.引导理解第12自然段的环境描写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感情色彩不同,烘托出红军战士战胜自然,越过雪山的喜悦心情)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3.感受胜利的喜悦,想象红军胜利会师后,战士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四、作业,巩固加强1.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下来。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在写作方法上有何收获。教学创新课后反思板书设计:

14翻越大雪山

天气寒

物品缺地形险

有危险

顽强的意志空气薄

呼吸难真挚的友情

15黄河大合唱教材简析《黄河大合唱》是音乐家冼星海,著名诗人光未然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它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本文作者于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看到了抗日军民在紧张而沉着地准备投入战斗,于是,把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了下来。课文既写了演唱《黄河大合唱》的情景,又写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表现了《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热情激昂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规范、美观地书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6~8自然段。3.读懂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感受乐曲《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4.学会写实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重点难点1.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2.学会写实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教法学法启发导学法情境教学法品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词句。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8自然段。【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2.抓住重点,在作者的联想与想象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入情入境。【教学过程】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1.播放乐曲《黄河大合唱》。2.指名说说自己的感受。(雄壮、高亢、激昂……)3.交流课前搜集资料,了解黄河及《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4.导入:这篇文章的作者于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看到了抗日军民在紧张而沉着地准备投入战斗,心潮澎湃,于是,把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了下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段落描写了演出的情景,哪些段落描写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4.小组合作交流,指名反馈。三、精读课文,欣赏演出

1.指导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合唱队。

(1)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初步了解联想和想象:这深情的声音让作者联想和想象到了哪些人物或者事物?(3)生齐读2.读课文第5自然段,同桌交流:为什么说这个乐队很奇特?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3.细读课文第6~8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演出和作者联想与想象的句子,反复品读,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

4.指导朗读第6~8自然段,体会《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继续学习课文,体会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激发学生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感情。3.抓住重点,在作者的联想与想象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入情入境。【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2.抓住重点,在作者的联想与想象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入情入境。【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欣赏乐曲《黄河大合唱》。2.这是一首怎样的乐队?这支奇特的乐队演奏的《黄河大合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学生齐读课文第6~8自然段。二、读想结合,体会气势1.引导学生体会乐曲的气势磅礴。2.用喜欢的符号画出作者联想和想象的部分,再有感情地读一读。3.交流反馈作者联想和想象的部分。4.指导学生朗读这些句子。5.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再次体会乐曲的气势磅礴,势不可挡。三、研读文本,讴歌战士1.同桌合作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勾画出写实和联想的部分,想想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如有疑难,同桌合作交流)2.学生汇报交流。(1)反馈交流,谈感受。(2)互相补充,教师引导。(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再次欣赏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指导学生用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1.再听乐曲片段,结合课文谈体会。2.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实现情感的升华。3.引导学生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教学创新课后反思板书设计:15黄河大合唱庞大而坚毅的合唱队奇特的乐队英勇抗日一支气势磅礴的乐队不屈不挠斗志昂扬的部队斗

16﹡抗日英雄杨靖宇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歌颂革命英雄的文章,文字质朴,却感人至深。课文主要描写了杨靖宇将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率领将士们坚持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事迹。刻画了一个大无畏的英雄人物形象。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可歌可泣的爱国将领!该文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故事情节性强,高潮部分(文章的第三部分)扣人心弦,刻画的人物形象十分饱满。尤其是对杨靖宇的语言、行动、神态等细节描写,使其形象栩栩如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让人无限崇敬。这样的文章既受学生喜欢,又能使学生受到启迪和熏陶。学习该文时,要加强对学生自读自悟与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