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兴国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8-2019年兴国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8-2019年兴国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8-2019年兴国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8-2019年兴国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兴国县第六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

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课外文言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9分,每小题3分)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

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

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

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

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殁。强作桔棒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根

以距之,桔棒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毁遣杜弘出海昏久访步上

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

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骗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

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日:“人有

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日:“将士用命,访何功之

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

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赈济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心悦诚服

9、对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

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B、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

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C、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

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D、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

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

战屡胜。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

提拔。

C、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骥将军等职务,成为一

代名将。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I,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

轻举妄动。

翻译句子(共9分)

11、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3分)

1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分)

1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3分)

第2题:《论语》选段

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

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

也已。"(《论语•雍也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

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久”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

12、请选出以下错误的一项(3分)

A.孔子认为子贡对“仁”的要求脱离现实,这样来理解“仁”对孔子宣传仁道很不

利。

B.孔子认为“仁”是“礼”的思想基础,“礼”是“仁”的具体表现。一个是内在的

主体,一个是外在的功用,两者紧密结合。

C.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仁德,就能正确对待富贵贫贱以及其他一切遭遇。

D.孔子认为实行仁德既要靠自己,同时也靠别人来完成,应内外相结合。

13、以上三则材料中,孔子从哪些角度来论述“仁”?(4分)

第3题:

第4题:

第5题: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后面题。(15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

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

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一一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

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

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

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

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

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

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帏西向立,瞋目

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

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

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

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

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

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

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

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鸿门宴》)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庄则入为寿。寿:祝寿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

封……为王

C.沛公起如厕。如:往,到……去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合力

14.比较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王未有以应②.籍何以至此

③.项王按剑面踞曰④.劳苦面功高如此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

的,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踞”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

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

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而抬举一番,难怪项羽愿听。

16.翻译下列语句。(6分,每句3分)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第6题: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杨维岳传

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

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

公法。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啧之,是以私

爱而挠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

之。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

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代伟人也,不可

以不见。”乃徒步诣军门往谒。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

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天救国。维岳捧檄泣日:“国

事如此,吾何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未一岁,北兵渡

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

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于是设史公主®,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进粥食,

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曰:“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居三日,北

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先生曷避诸?"维岳曰:“避将何之?吾死耳!

吾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小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

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

见志。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前日见志

之语,慎毋以示世也。“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

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

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选自《南山集》,有删节)

注:①主:死者的牌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维岳故贵之贵:赦

B.累昼夜不能寝食累:连续

C.北兵渡江,京师溃溃:攻破

D.慎毋以示世也慎:小心

9.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2分)

①以维岳故责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②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③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④避将何之?吾死

⑤乃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⑥闻者莫不为之流涕

A.①⑤⑥B.①③⑤

C.②③④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

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

“代请”。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

B.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画像经常祭拜;在史可法

死后,杨维岳又设牌位写文章哭祭他。

C.清兵南下后,下令士民剃发。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

别人来劝慰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亡。

D.作者谴责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

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费救国。(4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题: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17小题。

(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

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

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

S:“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

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欤!(韩愈《师说》)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

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

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

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

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

黄①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

子②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

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

中立论师道书》力

【注释】①苍黄:同“仓皇”,惊慌失措的样子。②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

“您”,比“子”更亲切。③本文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

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以……为耻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泛指文字的诵读

C.被南越中数州被:覆盖

D.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病:有毛病

1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日出则犬吠

B.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②至无雪乃已

C.①欲人之无惑也难矣②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D.①愈以是得狂名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15.句式特点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学于余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6.对上面两段文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揭示了“师道之不传”的原因,批判了“耻学于师”的

恶劣习气。

B.(-)段运用“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两个比喻意在歌颂韩愈如蜀日、越雪一般

永放光辉。

C.两段文字中的“群聚而笑之”“群怪聚骂”反映出了韩愈时代以从师为耻的世风,

也表达了自己不敢为师的苦衷。

D.柳宗元尽管流露出不敢为人师的态度,但他对韩愈抗颜为师、提倡师道的勇敢精神

是持赞扬态度的。

17.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3分)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分)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4分)

第8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6题(9分)

汉六年,冬,十月,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者。帝以问诸将,皆曰:“亟发兵,坑竖子

耳!”帝默然。又问陈平。陈平曰:“人上书言信反,信知之乎?”曰:“不知。”

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日:“不能过。”平曰:“陛下诸将,用兵有能过

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举兵攻之,是

趣①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有巡狩,会

诸侯。陛下第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意其

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

侯会陈,日:“吾将南游云梦。”上遂行。

十二月,上会诸侯于陈,信谒上,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日:“果若人言:'狡

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上

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以归,因赦天下。

上还,至洛阳,赦韩信,封为淮阴侯。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多称病,不朝从。

汉高祖十一年,淮阴侯信称病,不从击稀②,阴使人至稀所,与通谋。信谋与家臣夜

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稀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

囚,欲杀之。春,正月,舍人弟上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傥不就,乃与

萧相国谋,令人诈言,从上所来,言稀己得,歹匕。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

“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

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

注释:①趣:同“促”,督促,催促。②稀(XI):陈辘,刘邦征战时的将领,夺得天

下后掌管要塞之地,后谋反,被樊哙军队消灭。

4、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亟发兵,坑竖子耳亟:赶紧

B、窃为陛下危之窃:私意

C、部署已定,待稀报报:回复

D、相国绐信曰绐:劝说

5、下列都属于韩信“称病”原因的一项是()(3分)

①发使告诸侯会陈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③信知汉王畏恶其能④阴使人至轴所,与通谋

⑤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⑥从上所来,言稀已得

A、②③④C、③④⑤B、①②③D、

①⑤⑥

6、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组是()(3分)

A、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陈平向刘邦献计不可攻打,只能活捉。

B、刘邦听从了陈平的意见,假装出游,召见韩信,从而将他抓获。

C、刘邦到洛阳后赦免了韩信,但把他从楚王降为淮阴侯。

D、韩信密谋袭击吕后和太子,但因舍人弟弟的告发而招致杀身亡族之祸。

(二)翻译下列句子(10分)

7、(1)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题:

第10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T4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

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

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

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日:

“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

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

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

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

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

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

S:“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

曰:“何谓也?”彬日:“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

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

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

钱尔。”

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

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

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

(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

①觌(出):相见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受而籍之以归籍:登记造册

B.太祖典禁旅典:主管,掌管

C.副帅潘美预以为贺预:参与,加入

D.仍赐白金万两仍:于,又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待以宾礼吴越人以轻舟追遣之

B.观其所取一无所受

C.汝何故疏我吾何功哉

D.彬之总师也上临哭之恸

13、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使吴越,致命讫即还

出使吴越,传达旨意完毕即刻返回

B.吾终拒之,是近名也

我如果一直拒绝收礼,就会得到好的名声

C.请煜入宫治装

请李煜进入宫殿收拾行李

D.上觉,遽诘所以

皇帝察觉了,急忙追问其中的缘故

1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

B.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

C.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

D.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

15、翻译

(1)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3分)

(2)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3分)

(3)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2分)

第11题:文言文阅读(17分)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

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

叔明、陶沔居徂徐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

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

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

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

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班、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

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

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

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

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河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

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4.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岁通五经通:通晓

B.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容:允许

C.白益傲放益:更加

D.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墓:埋葬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体现李白“傲放”个性的一组是()(3分)

①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②召见金銮殿,论时事

③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④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⑤白长笑而去

⑥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

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

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

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

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4分)

译文:

(2)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4分)

译文:

第12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

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S:“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日:“鲫生说我曰:'距

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

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日:“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

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

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

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

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

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

“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

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去不义亡:逃跑

B.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比得上

C.自来谢项王谢:感谢

D.不如因善遇之因:趁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秦王购之金千斤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击破沛公军

C.长于臣嘉为先言于秦王

D.人有大功而击之伏尸而哭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形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常以身翼蔽沛公

10.下列对选段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得知项伯密报后,第一时间来到刘邦面前,向他提出“谁为大王为此

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两个问题,表现出作为谋臣把握分寸的能力和注

意技巧的意识。[B.刘邦本来是一个贪财好色之人,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

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

C.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密报,一连几个“为之奈何”,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但

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又让我们看到刘邦工于心计,善于随机应变的

一面。

D.刘邦借项伯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可见刘邦对项羽由衷

地尊敬。来到鸿门后的一番道歉之辞更可以看出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

11.阅读下面文言短文,翻译划线句子。(共6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分)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3分)

第13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

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

日:“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①,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②而逃去,

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

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

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

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

田光日:“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

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出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

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日'燕秦不两

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

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②嘿:同“默”。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目:瞪视

B.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之:至IJ、往

C.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去:前往

D.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过:拜访

5.文中划线句子“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

者”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B.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C.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D.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

他的称呼。

B.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勾践玩博戏,鲁勾践发怒呵斥,都反衬

了他的隐忍。

C.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

不得的苦恼。

D.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

光就推荐了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

②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第14题:文言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15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

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之学者必有

师:老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

矣师:

从师。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惑?孰:谁。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耻:耻辱。

2、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题3分)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第15题:阅读下面短文,完成6—9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星,愚益愚,呈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日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

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出人也远矣出:超出B.则耻师焉,惑矣惑:迷

C.或师焉,或不焉或:有的D.吾未见其明也明:明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B.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①小学而大遗②择师而教之

D.①士大夫之族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8.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古之人不余欺也

9.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

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

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

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

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第16题:完成15——19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

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

也。

嗟乎!大阉之乱,,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而五人生于编伍之

间,,,_

,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

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

出而投缆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

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

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

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

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

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选自《五人墓碑记》)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五人之死视:看待

B.而又有剪发杜门杜:关闭

C.非常之谋难于猝发猝:立即

D.忠义暴于朝廷暴:显露,表彰

16、下列句中“于”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B.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C.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D.不能容于远近

17、下列句中对词语活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木箱子装

B.尽其天年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享尽

C.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对待奴隶一样

D.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看重

18、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大阉之乱时缙绅的纷纷变志与五人的为大义而赴死的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五

人慷慨勇毅。

B.“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通过这一问句说明五人之死,重于泰山,死得其

所。

C.在作者看来,修大墓,立碑刻名,使志士跪拜流泪,是百代难得的际遇,比周顺昌

还要荣耀。

D.选文最后一句,揭示了作记的缘由和目的,歌颂“五人”的高尚品格。

19、翻译下列句子。(3小题,共8分)

(1)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2分)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2分)

(3)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4分)

第17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贡禹字少翁,琅珊人也。以明经禁行著闻,征为博士,凉州刺史,病去官。复

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禹曰:“冠壹免,安复可冠

也!”遂去官。

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议大夫,数虚己问以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

禹奏言:“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