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仙桃市精英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
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连处士墓表欧阳修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
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
荒饥僮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
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
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诗》,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
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蜩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
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泉,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盗有窃
其牛者,官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
之。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舍
之而去。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
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处士生四
子,曰庶、庠、庸、膺。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
城令。
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自卒至今二十
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
之风者,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
知处士之详也。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节选自
《欧阳文忠公集》)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以处士为法法:标准,规范B.卒而反葬应山反:反而,却
C.悉散以蜩乡里蜩:周济D.乃表其墓表:作动词,树
碑刻文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连处士可作世人表率的一组是()
①以一布衣终于家②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③因不复仕进
④出谷万斛以梁⑤厚遗以遣之⑥为之罢市三日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舜宾居住在应山县,一生都没有做官,然而当地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为人高
尚,达到了“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境界。
B.连舜宾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上,再加上他的父亲有病在家,需要他在身边侍候,
因此他就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C.连舜宾曾经到信阳办事,遇到了强盗,他的仆人告诉他强盗来了,但是强盗知道他
的名声,因而并没有侵扰他。
D.欧阳修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舜宾的事迹会渐渐散失,应山的人不能够详细了解,
因而写下这篇文章来告诉后人。
1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每题4分,共12分)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目: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
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摧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
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
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
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推之。未至
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
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
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
提荆轲也,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
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
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狠毒,刻毒B.愿大王少假借
之假借:宽容、原谅。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D.秦王惊,自引而起引:
伸直身子
10.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发图,图穷而匕首见B.秦王还柱而走
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乃以手共搏之
A.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B.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日
C.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D.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
12.与“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孔子云:“何陋之有?”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
13、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5分)
(1)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第3题:阅读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5-7题。(共9分)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
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
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夏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
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岫胪千里,旌旗蔽空,酬酒临
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蟾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
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
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
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
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
(《赤壁赋》节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舞:跳舞。B.正襟危坐而问客
曰危坐:端正地坐着。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攻占。D.托遗响于悲
风悲风:指秋风。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于是饮酒乐甚②寄蜉蟾于天地
③哀吾生之须臾④惟江上之清风
A.两个“于”相同,两个“之”字相同B.两个“于”相同,两个“之“字不
同
C.两个“于”不同,两个“之”字不同D.两个“于”不同,两个“之“字相
同
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而今安在哉?
A.固一世之雄也B.渺渺兮予怀
C.何为其然也D.凌万顷之茫然
第4题:《荆轲刺秦王》(13分)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
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
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
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
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
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携
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
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
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
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
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
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愿举国为内臣:(2)荆轲顾笑武阳:
(3)秦王还柱而走:(4)轲自知事不就:
12.下列全都直接表现了荆轲勇敢的一组是()(3分)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②荆轲顾笑武
阳,前为谢
③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⑥倚柱而笑,箕踞
以骂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第5题: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1)。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2)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
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日:
“然。”曰:“滔滔(3)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4)之士也,岂
若从辟世之士哉?”慢(5)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恍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
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注】(1)耦而耕:两人各执一用具并排翻土。(2)津:渡口。(3)滔滔:这里形容动
乱。(4):逃避坏人。辟,通“避”。(5)用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并把土耙平。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可以看出,对社会环境与改革的关系,孔子所持的观点(态度)
是。而另一方的观点(态度)
却认为o(4分)
第6题: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回答10一—14小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
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
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
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
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
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
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
宠日:“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顷之,拜将作大匠,
复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①免,归乡
里。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
之,日:“整顿洒扫,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
卒于家。
(《后汉书?刘宠传》)
注:①策,古时用于计算的小筹,常用于卜卦。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轻服遁归遁:悄悄地走B.而准约省
素省:检查
C.自明府下车以来下车:到任D.年老遭值圣
明值:遇到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子孙家焉且焉置土石
B.整顿洒扫,以待刘公作师说以贻之
C.齐悼惠王之后也策之不以其道
D.以老病卒于家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宠受民拥戴、严于自律的一组是()
(3分)
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②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
扰
③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④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⑤顷
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⑥而准约省素,家无货积
A.①④⑥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②
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宠是齐悼惠王的后代,父亲刘丕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大儒。刘宠年轻时跟
随父亲学
习,因精通经学被举为孝廉,后授东平陵县令,因仁爱惠民受吏民爱戴。
B.刘宠任会稽太守时,去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官扰民,郡中秩序井然,深受
老百姓欢迎爱戴。为表达感激之情,山阴县有五六个眉毛头发都花白了的老翁
送钱给他,盛情难却,刘宠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
C.刘宠前后连任二郡太守,多次任卿相要官,但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
财。他曾经从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不认识他而把他拒之门外,刘宠
没有说话就走了,时人称他为长者。
D.刘宠治吏有道,爱民有方,政绩突出,百姓拥护。却因天气阴气超过了阳气
和测算日食有误先后两次被免官,回到家乡后,因郁郁不得志而病逝家
中。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2)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
第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候,履至尊而制六合,执
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
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
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黑名城,杀豪
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
城,因河为池,据万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
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
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
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
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
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履:执行,实行
B.废先王之道道:法度
C.焚百家之言言:书籍、著作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忠实
9.下列句子,全属于陈涉起义的不利因素的一组是
①氓隶之人②才能不及中人③山东豪俊遂并起④天
下云集响应⑤率疲弊之卒⑥斩木为兵
A.①②③B.②⑤⑥C.③④⑥D.
④⑤⑥
1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写了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B.选文刻画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
文章中心。
C.写陈胜时,极力排抑,写其平庸微末,不足挂齿,但是秦王朝竟然被这样一个小人
物搞垮了。从而强调了“仁义”的作用,为后人提出触目惊心的惨痛教训。
D.作者依次从政治、刑法、文化、军事、地理形势各方面铺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
列措施,意在表现秦始皇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的野心。
11.把上面那则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
弯弓而报怨。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矣。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题: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
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
以普从行。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测,
骑兵卒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
下忠义
倡。”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民义万人以行。而汝中柏者方用事,阴
沮之,减其军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
平时。抵县,即登城,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由是诸将疾普功。水陆进
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备水战;一为夺
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蹑之,纵火
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而援军望之,按不进。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千
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入之功。而贼以死捍,蒙古军惬怯,即驰回,普止之不可,
遂为贼所蹂践,率坠水中。
普军乱,贼乘之。普勒余兵,血战良久,仗剑大呼曰:“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进前
者,斩!”奋击,直入贼阵中,从者仅三十人。至日西,援绝,被创堕马,复步战数
合。贼益至,贼指曰:“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普叱曰:“死贼奴,我
即石都事,何云头目!”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贼众攒枪以刺普,
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一选自《元史?石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诣:拜见
B.由是诸将疾普功疾:嫉妒
C.一普自将,攻北门将:将领
D.普勒余兵,血战良久勒:招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普以将略称以普从行
B.而汝中柏者方用事而援军望之,按不进
C.为天下忠义倡遂为贼所蹂践
D.遇贼与战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普有将略”的一组是()(3分)
①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②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浏I,骑兵卒莫能前
③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④树帜城上,贼大惊溃
⑤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⑥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
A.④⑤⑥B.②③⑤C.①③⑥
D.①②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淮东、淮西盗贼兴起这时,有大将谋略的石普得到董钥的推荐,并
且凭借平定徐州的战功升任兵部主事。
B.高士诚占据高邮的时候,石普愿作讨伐高士诚的先锋,并向丞相请求
给予步兵三万用以破敌,丞相同意了他的请求。
C.石普以突袭的方式很快攻下宝应,可是在攻打高邮的时候,却因为援
兵不作为,致使石普功亏一簧。
D.在军队大乱之际,石普没有退缩,仍旧血战到底,在只有三十个士兵
跟随和援兵断绝的情形下,英勇战死。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4分)
(2)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3分)
(3)死贼奴,我即石都事,何云头目!(3分)
第9题:课外知识考查(20分)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
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
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荟
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满,与文育还都,
见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为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
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也,谓弘让日:“谁能学此,取
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一百人往新蔡
悬瓠,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一日中战
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敢逼。及夕,
各引去。文育身被九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馈遗而遣之。葬讫,会
卢安兴为南江督护,启文育同行。累征俚獴,所在有功,除南海令。安兴死后,文育
与杜僧明攻广州,为高祖所败,高祖赦之,语在僧明传。
后监州王励以文育为长流,深被委任。励被代,文育欲与励俱下。至大庾岭,诣
卜者,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文育曰:“足钱便可,谁望
公侯。“卜人又日:“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其夕,宿
逆旅,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旦辞励,励问其故,文育以告,
助乃遣之。高祖在高要,闻其还也,大喜,分麾下配焉。
(选自《陈书》,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哀:同情
B.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善:赞许
C.及夕,各引去引:退却
D.励问其故,文育以告故:缘故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①舍因为立名文育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文育以告,励乃遣之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①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②与嬴而不助一国也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育本姓项,名叫猛奴,周荟见到他时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于是便向周文育的
母亲请求把他收为养子。后来,改姓周,名文育,学习骑射。
B.弘让教周文育写字和算术,但周文育不以为然,认为博取功名只要有长矛就可以
了。弘让听后大为赞赏,于是便教周文育骑马射箭。
C.陈庆之派周荟慰劳白水蛮人,但蛮人却密谋活捉周荟送给魏,事情泄露后,周荟和
周文育率兵抵抗。结果,周荟战死,周文育身上也多处受伤。
D.周荟死后,周文育被庐安兴起用,后来和他一起攻打广州,被高祖打败,但是高祖
释放了他们。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也。(4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4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
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
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
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
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
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
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鸳,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
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
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口舌:能言善变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熟悉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
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贱:见识浅薄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10.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相如功大----徒以吾两人在也
B.相如闻,不肯与会一一不欲与廉颇争列
C.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一一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D.且相如素贱人一一且庸人尚羞之
第n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
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
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
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然名城,杀豪
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
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
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也。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论,这里指著作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水池,池塘
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以为桂林、象郡作《师说》以贻之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
世之业”。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
之势异也”张本。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2)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第12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
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
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鳏生说我曰:距
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
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
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日: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
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
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
姻,日: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
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
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
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
B.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比得上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
(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骂鲫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
B.紧急形势下,张良只要刘邦去见项伯,可见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C.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
D.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文U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第13题:阅读文言文,完成18-23题。(17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
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欤!(韩愈《师说》)
1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无贵无贱无:没有
B.犹且从师而问焉犹且:尚且、还
C.其皆出于此乎其:通“岂”,难道。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是,就是
19.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呈人也
亦远矣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1.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段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
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
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
责备和讽刺。
22.“其皆出于此乎”中“此”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2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分)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分)
第14题:
第15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
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跳饥
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
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
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
日:“新天子当使知稼稿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
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
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
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
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
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
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清罢,
倪岳代清,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
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
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
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
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
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
史•马文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
载。
C.振巩昌、临跳饥民振:救济。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
刻。
5.以下各组名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嵇艰难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③
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
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
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
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名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第16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2题(共17分)
南康直节堂记①
[宋]苏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
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
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
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
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
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
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
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瞰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
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
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
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
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
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
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1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揭:高举
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委曲:屈曲变弯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特立:与众不同
19.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府史之所蹲伏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惟杉能遂其性其皆出于此乎?
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D.而行不失于直不拘于时
2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唐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
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岩石的挤压,往往不
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
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
抒发无遗,纤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21.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
为乎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2分)
(2)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3分)
第17题: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
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
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
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
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
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
论》)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惜其用武而不不终也其
可怪也欤
C.齐人勿附于秦师不必贤于弟子D.洎牧以谗诛
至丹以荆卿为计
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B.浩浩
乎如冯虚御风
C.惜其用武而不终也D.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词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可谓智力孤危思厥先祖父
B.肴核既尽,杯盘狼籍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8.从句式特征看,与“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B.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蓝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洎牧以谗
诛
第18题:
第19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
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
S:“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铁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
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铁,歌曰:“长铁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
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
友,日:“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铁,歌日:“长铁归来乎!无以为
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
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烹饪用金属扦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GSM核心网培训》课件
- 渔用增氧机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烟气分析仪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日式不倒翁市场洞察报告
- 肚脐穿孔器械市场洞察报告
- 排笔刷市场洞察报告
- 碗碟托架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玻璃罐市场洞察报告
- 皮革膏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2017年中成药医保目录
- 城市商业综合体地产项目造价估算指标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口袋书
- 地铁行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政策的研究
- PVDF耐腐蚀表
- 螺旋起重机设计
- 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
- 起落架系统飞机结构与系统
- 标准化大纲-模版
- 施工劳务承包合同精简版2页
- 分管教学副校长在期中质量分析会上的发言教学文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