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5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5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5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5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分层作业(十五)(限时20分钟)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但是这次起义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导致其失败的最主要的缘由是()A.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C.在万分紧急的形势下仓促进行起义D.起义军过早地撤离了南昌城B[南昌起义走的仍是俄国式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故选B。]2.“这次会议在紧急关头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标记着中国革命从今起先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斗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材料反映的是()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B[题干中“紧急关头”和“土地革命”表明是国民革命失败后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故选B项;南昌起义是夺取大城市的起义,打响了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并非土地革命,也不是会议,解除A项;秋收起义是武装起义不是会议,是贯彻八七会议决议的军事行动,解除C项;遵义会议是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是土地革命起先以后的,解除D项。]3.“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国共合作道路C.民族统一战线的道路 D.城市中心道路A[俄国革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中国的革命走相反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选A项。]4.下列内容是某一时期江西地区流行的标语和歌谣,这说明()A.土地革命得到农夫拥护 B.革命中心起先转向农村C.土地私有制在全国废除 D.武装斗争任务基本完成A[从材料可知是要打土豪分田地,这是土地革命的内容,土地革命让农夫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得到广阔农夫的拥护,因此A项正确。革命中心起先转向农村始于1927年秋收起义,B项错误。C项不正确,土地制度只是在革命依据地发生了变更。D项与史实不符。]5.右图是193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某次重要会议的场所。这次会议给中国革命带来的重大意义是()贵州遵义A.挽救了党,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消退分歧,使党内思想完全统一C.“左”倾冒险,使红军力气遭遇损失D.力气大增,使国民政府放弃“围剿”A[遵义会议在极其紧急的状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A项正确;B项“党内思想完全统一”不符合史实;C项发生在遵义会议之前;D项不符合史实。]6.“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番话描述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务。这个历史事务是()A.挺进大别山 B.红军长征C.北伐斗争 D.南昌起义B[由“避开蒋介石魔爪”“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等信息可知,该历史事务是红军长征,故选B项。]7.1931年的一份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版物论述: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农夫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要打算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以期达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成功”。上述主见()A.推动了工农革命依据地的壮大B.干脆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C.未能正确相识当时中国的国情D.体现了党中心坚持右倾错误方针C[材料“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农夫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要打算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以期达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成功’”体现出当时未能对中国国情有清楚的相识,排斥“工农武装割据”,主见城市中心论,故选C项;这些主见不利于革命事业的发展壮大,解除A项;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解除B项;材料“要打算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以期达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成功’”属于“左”倾错误,解除D项。]8.毛泽东说:“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心全会的确定也由先生起草,特殊是1934年,使我们遭遇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材料中“很大的损失”()A.源于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B.宣告城市革命道路失败C.促使建立农村革命依据地D.导致红军被迫进行长征D[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心和红军被迫战略转移,故选D项;1927年的八七会议已经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解除A项;1927年秋收起义等失败表明城市革命道路失败,解除B项;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促使毛泽东建立农村革命依据地,解除C项。]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夫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夫斗争发展的必定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二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成功,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安排完全是空谈。——《红旗》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验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宏大转折,一次是由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斗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斗争的兴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分析其分歧的实质。(2)依据材料三及所学学问,概括回答在其次次反复中,使中国民主革命转折的历史史实。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有何启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分析和概括提炼实力。第(1)问,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遵义会议和长征成功的史实概括回答,其次小问从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等方面回答即可。[答案](1)观点:材料一主见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材料二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