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厦门英才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
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
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日:“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
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
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
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
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
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
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只,不过
C.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
看
D.怀其璧,从径道亡亡:丢失
9.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C.大王必欲急臣
D.乃使其从者衣褐
10.下列各句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3分)
A.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九月,甲午,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
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
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日:“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
潜师以来,国可得民。”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日:“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
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
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
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靖。靖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
B.越国以鄙远鄙远:把远地当作边邑。
C.行李之往来行李:使臣携带的各种物品。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人,这里指秦伯。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C.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
D.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晋以强凌弱。两国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但是秦、郑并无直接冲突,秦、
晋分别驻扎两地等情况,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B-佚之狐慧眼识人。他主动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尽管烛之武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才能
低下,但是在郑伯的请求下还是奉命出使,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C.秦、晋貌合神离。两国虽是友好邻邦,但是晋国曾经答应将焦瑕二邑割让给秦国而
未能实现,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了两国的矛盾,这是他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能言善辩。在他的劝说下,秦国撤走了围攻郑国的军队,而且派人帮助防
守,将秦晋联盟巧妙瓦解,最后晋国也不得不退兵,郑国得以保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第3题:阅读下面文化经典,按要求答题。(6分)
陈亢问于伯鱼①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②,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
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礼乎?‘对日:
‘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③其子也。”
(节选自《论语•季氏》)
【注】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出生时鲁君送鲤鱼为礼,故名鲤,字伯鱼。②此句的主语
是孔子。③远:不亲近,不偏爱。
(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子亦有异闻乎?(2分)
②不学礼,无以立!(2分)
(2)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如何对待儿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第4题: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8〜12题。(共13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
甲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
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
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乙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
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蟾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
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
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缩衣戛然长鸣掠
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踹趾,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
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
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
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享用
B.洗盏更酌重新
C.履峰岩,披蒙茸拨开
D.攀栖鹘之危巢危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虽一毫而莫取予乃摄衣而上
B.不知东方之既白攀栖鹘之危巢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凛乎其不可留也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
“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B.甲文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
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
C.乙文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
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
D.乙文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
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
1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分)
(2)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2分)
12.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缩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第5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
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
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
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
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
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什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
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
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
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
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11.下列加粗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余之力尚足以明
C.险以远,则至者少
D.常在于险远
12、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D.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孰能讥之乎?方其破荆州
B.入之甚寒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夫夷以近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音谬也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何可胜道也哉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B.无物以相之相与枕藉乎舟中
C.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羡长江之无穷
D.由山以上五六里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第6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械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杖
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问以军事入
奏,因进言日:“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
之。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无使其或少
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异其言,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
害,械亦以为言。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杖曰:“今日州郡
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然
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核言,即诏罢
之。
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桢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
允文曰:“宦官执政,自(蔡)京、(王)楠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允文惭愤不
堪。杖复奏:“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
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得中寝。然宰相实阴附说,明
年出核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杖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
意悦辄有所随顺。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
之理。天下传诵之。械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
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嘉定间,赐谥曰宣。
杖之言日:“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
欲非天理。”此秋讲学之要
也。
——选自《宋史》(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内赞密谋赞:帮助
B.间以军事入奏间:偶尔
C.上矍然曰矍:精神抖擞
D.孝宗感悟,命得中寝寝:停止
5.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
理
B.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
理
C.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
天理
D.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
天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虞允文任命张说担任签书枢密院事的职务,张桂坚决谏阻,并责备虞允
文,终使虞允文的任命得以终止。
B.张桢担任公辅时很有名望,可惜英年早逝,孝宗皇帝深感叹息。他去世时,
贤士大夫和江陵、静江的百姓都很伤心。
C.发运使史正志推行皇上支持的“均输”方案,张械和士大夫们都极力反对,
且言辞异常激烈。
D.张械以荫补入官列,担任直秘阁;同时又少年老成,才能卓异,应对得体,
使幕府的人都自叹不如,因而深得皇上信任。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5分)
(2)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5分)
第7题:
第8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T6题。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
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越国以鄙远鄙:当作边
L'.L
B.共其乏困共:同
“供”,供给
C.又欲肆其西封肆:肆意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A.夫晋,何厌之有四海之大
B.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不武
C.朝济而夕设版焉盘盘焉,困困焉
D.夜缱而出因人之力
而敝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烛之武在国家危急关头,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去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
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B.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了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
解的办法,终于说服了秦伯。
C.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
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晋两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
耳。
D.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
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
第9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5分)
甲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
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装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
业有专攻,如是而
已。
(韩愈《师说》)
乙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⑨必以自好也;不
善在身,蓄©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
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
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
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诲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
哉?
(《荀子•修身》)
【注】①修然:整饬的样子。②存:省视。③介然:坚定不移的样子。④蓄:通
“灾"。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学而大遗遗:丢弃
B.圣人无常师常:普通的,凡庸的
C.吾师道也师:学习
D.愀然必以自省也愀:容色变得严肃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惑而不从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16.请用“/”为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
无
进得乎哉?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第10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
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
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铁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
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狭,歌曰:“长铁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
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
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铁,歌曰:“长锲归来乎!无以为
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
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日:
“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铁归来'者也。”孟
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臼:“文倦于事,愦
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
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
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
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
也!”日:“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
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
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
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
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日:“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
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
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
策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以君贱之也贱:卑微B.比门下之客比:和……一样,等
同于
C.过其友过:拜访D.臣窃矫君命矫:假
托
10.以下各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孟尝君笑而受之
A.比门下之客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军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左右皆笑之
11.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冯谖有远见的一组是:()
①倚柱弹其剑②因烧其券③视吾家所寡有者④使吏召诸民当偿者⑤窃以为君市
义⑥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A.①③④B.②③⑥C.②⑤⑥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谖生活贫困,他托人转告孟尝君,愿到他门下做食客。孟尝君虽然知道冯谖
没什么才能,但还是收留了他。
B.冯谖以无法养家为由要回去,孟尝君亲自向他了解家里情况,知道他家中有老
母,就派人给他母亲送去衣食。
C.冯谖到薛地收债,很快就办完事,又马不停蹄,一大早赶回齐都,这让孟尝君
感到十分奇怪。
D.冯谖曾主动问孟尝君,到薛地要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后来,除了义,他什么东
西都没买,虽然做了一番解释,但孟尝君心里还是不快。
第11题:阅读下文,完成第23-28题。(17分)
醒心亭记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园州之二年①,画亭曰"丰乐”,自为记,
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
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
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
之《北湖》之诗云②。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
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
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贤,韩子没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
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
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
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欧阳公知州之二年:即宋庆历六年,是欧阳修被贬滁州的第二年。
②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韩愈《北湖》诗有“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的句子。
23.解释加点字(2分)
1欧阳公园州之二年21gl亭曰“丰乐”
24.(3分)作者以“丰乐亭”起笔的用意何在?请简要说明。
25.(2分)文中画线句若用一个成语概括应该是□□□□.
26.(2分)
从上文内
容推测,
欧阳修以
“丰乐”
二字命名
亭子的主
要原因
是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回
答)
27.(4分)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上文与
此意思相对应的两处是()()
A.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B.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C.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D.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E.一山之隅,一泉之旁……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28.(4分)你认为曾巩的这篇记“醒心亭”的文章是否做到了“以见其名之意”?请结
合文章内容加以评价。
第12题: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蛛①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②,固之自襄③。蚕妇持
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④躯。然则其巧也,适⑤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
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⑥,天子衮龙⑦,百官级绣③,孰非我为?
汝乃楞腹而营口⑨,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
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
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一一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
①蛛一一蜘蛛。尔一一你。②黄口灿然一一嫩黄的嘴巴金光灿灿。③固之
自襄一一牢牢地把自己襄起来。④厥(ju6)一—那个。代词,其;他的;思厥先祖父。
(苏洵《六国论》)
⑤适一一恰好。⑥文章一一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这里指带有花纹的织品。⑦衮龙
一古代帝王穿的礼服(衮,gtin)。⑧级(fU)绣一一这里指祭祀时穿的礼服。⑨相
(xiao)腹而营口一一空着肚子寻求食物。揭腹,空腹。营,谋求。
(1)根据上下文,推断加点词的意思。(1分)
然则其巧也巧:
(2)这则寓言通过蚕和蜘蛛的对话,反映了哪两种对立的人生观?(1分)
(3)你认为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分)
第13题:阅读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文字,完成7—10题。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
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
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
诞,齐彭殛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
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信可乐也信:相信
B.虽趣舍万殊趣:同“取”
C.终期于尽期:至、及
D.修短随化修短:长短,这里指寿命的长短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当其欣于所遇/而君幸于赵王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己为陈迹/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夫人之相与/耳得之而为声
9.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选文第二段,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
生”“齐彭殛”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1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__________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殛为妄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20分)
疑者,宛句人也,不知始所以得从。及韩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还,猫以郎中封为
列侯,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边兵皆属焉。初少时,常称慕魏公子,及将守边,招
致宾客。常告过赵,宾客随之者千余乘,邯郸官舍皆满。菊所以待客,如布衣交,皆
出客下。赵相周昌乃求入见上,具言猫宾客盛,擅兵于外,恐有变。上令人复案新客
居代者诸为不法事,多连引辘。稀恐,阴令客通使王黄、曼丘臣所。汉十年秋,太上
皇崩,上因是召稀。稀称病,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上自击稀,
破之。
初,上如邯郸击稀,燕王维亦击其东北。稀使王黄求救匈奴,维亦使其臣张胜
使匈奴,言新等军破。胜至胡,故燕王臧荼子衍亡在胡,见胜曰:“公所以重于燕
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癌等,
稀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痛,而与胡连和?事宽,得
长王燕。”胜以为然,乃私令匈奴兵击燕。第疑胜与胡反,上书请族胜。胜还报,具
道所以为者。缩寤,乃诈论他人,以脱胜家属,使得为匈奴间。而阴使范齐之端所,
欲令久连兵毋决。
汉既斩稀,其裨将降,言燕王第使范齐通计谋轴所。上使使召维,维称病。又
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培,因验问其左右。黑愈恐,^匿,谓其幸臣
曰:“非刘氏而王者,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汉族淮阴,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
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称病不行,其左右皆亡
匿。语颇泄,辟阳侯闻之,归具报,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
使。于是上曰:“循果反矣!”使樊哙击缩。绢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
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高祖崩,维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为蛮
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居岁余,死胡中。
(选自《汉书》,有删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上令人复案稀客居代者诸为不法事案:案件
B、上如邯郸击笳如:到
C、因验问其左右因:趁
机
D、归具报,上益怒具:详细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表现陈稀有不忠之心的一组是(4分)
①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边兵皆属焉②阴令客通使王黄、曼丘臣所
③自立为代王,遂与王黄等反。④劫略赵、代
⑤乃私令匈奴兵击燕⑥乃称病不行,
其左右皆亡匿
A、①③④B、③④⑥C、
②③④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陈菊曾休假回乡经过赵国,跟随他的宾客坐了一千多辆车,邯郸接待来往官员的宾
馆都住满了。
B、陈稀的宾客众多,多在外掌握重兵,皇帝于是派人审查住在代地的陈端的宾客的
种种违法之事。
C、燕王卢缗派他的臣下张胜出使匈奴,告知匈奴陈稀等人的军队已被击垮。
D、樊哙讨伐燕王卢维,卢维带着他的宫人、家属、数千骑兵立刻逃入匈奴。
15.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①稀少时,常称慕魏公子,及将守边,招致宾客。
译文:
②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
译文:
第1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
表。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
稍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
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进平范阳,拜永州刺史。陈人逼光
州,擒以行军总管击破之。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陈将频寇江北,前后入界。擒屡
挫其锋,陈人夺气。开皇初,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
于是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及大举伐陈,以擒为先锋。擒率五百人宵济,袭
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进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江南父老素闻其威
信,来谒军门,昼夜不绝。陈人大骇,其将相继降之。晋王广上状,高祖闻而大悦,
宴赐群臣。陈叔宝遣领军蔡征守朱雀航,闻擒将至,众惧而溃。任蛮奴为贺若弼所
败,弃军降于擒。擒以精骑五百,直入朱雀门。陈人欲战,蛮奴搞心之曰:“老夫尚
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时贺若弼亦有功。乃下诏于晋
王曰:“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
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
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赐物万段。先是,江东有歌谣曰:“黄斑青携马,发
自寿阳浚,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皆不知所谓。擒本名虎,平陈之际,又乘青
骋马,往反时节与歌相应,至是方悟。
其后突厥来朝,上谓之曰:“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对曰:“闻之。”上
命左右引突厥诣擒前,曰:”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
仰视,其有威容如此。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无何,因寝疾,数日竟卒,时
年五十五。
(节选自《隋书•韩擒虎传》)
【注】M(hui):挥手呵斥。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稍:稍稍
B.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说:劝服
C.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
志潜:暗中
D.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次:驻扎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韩擒战功显赫的一组是()(3分)
①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②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③袭采石,守者皆醉,
擒遂取之④来谒军门,昼夜不绝⑤闻擒将至,众惧而溃⑥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④⑥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擒自小以有胆略知名,容貌魁伟,有豪杰的仪表。周太祖很赏识他,让儿子与他
交往。在任职刺史后,屡次击败陈军的侵扰,使陈人丧失了锐气。
B.韩擒揣摩高祖有吞并江南的志向,在伐陈时担任先锋。他率领五百人,半日攻下姑
熟,陈人大惊,其将领相继投降。高祖闻讯十分喜悦,大宴群臣。
C.韩擒声名令陈军感到恐惧,陈叔宝遣部下镇守朱雀航,但军士逃散。其时贺若弼打
败陈将任蛮奴也有军功,高祖在表彰韩擒的同时也表彰了贺若弼。
D.韩擒平陈的经历与此前江东的歌谣相应,当时人们不知歌谣何意,平陈之后才得以
明白。韩擒被征召回京后,深受皇上礼遇,但不久却因急病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陈人欲战,蛮奴摘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5分)
⑵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5分)
第18题:
第19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题9分,共21
分)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
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
“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
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
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
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
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隆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
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
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房舍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
1L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II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进愈难,而其
见愈奇记
A.
B.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V
<I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然力足
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C.D.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况修短随化,终期
于尽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后洞“游历艰难”的一组是()(3分)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③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⑤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
②③⑥
1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
“志”最重要。
B.文章指出探求事物只要尽了“志”与“力”,即使不能到达“险远”之境,也没什
么可后悔的。
C.作者赞美了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浅尝辄止、浮泛不实
的学风。
D.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了学人治
学的道理。
14.把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0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下列两个句子。(每题4分,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系统技术服务合同
- 木工承包协议合同
- 个人担保贷款合同样本
- 智能机器人开发生产合同
-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含教育政策与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微生物资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公园与地质公园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9猎人海力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郑州电子商务职业学院《体育游戏组织与编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皖南医学院《软件项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2年03月江苏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城管队员招考聘用10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农药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专家讲座
- 《自主创新对于钢结构发展的重要性》2400字
- 食品采购与进货台账
- GB/T 24353-2022风险管理指南
- GB/T 6284-2006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 GB/T 3003-2017耐火纤维及制品
- GB/T 22080-201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 制药工程导论课件
- 瑜伽师地论(完美排版全一百卷)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