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中部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中部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中部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中部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中部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中部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题1.(12分)(一)含英咀华品诗词。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共同领略中国古诗的魅力。(1)为促使“古诗苑漫步”活动的有效开展,请为之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学习小组推举你担任“古诗词吟诵会”主持人,你将用怎样的开场白来调动同学们的热情?(3)清扬学校蔓草文学社正在开展“律诗•国粹”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加吧!【任务一:初探律诗】你认为框中古诗残缺的一句是出都留别诸公康有为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_____。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A.冰姿自有仙风B.纵横宙合雾千重C.树声争战起长风D.面壁十年图破壁(二)综合运用逞英豪。(1)【任务二:专题讲座】文学社拟于11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律诗•国粹”专题讲座,请你代表文学社去邀请对律诗深有研究的寒烟老师担任主讲人。见到寒烟老师,你怎么说?(2)【任务三:人物采访】讲座前,文学社拟向寒烟老师开展一次访谈。请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围绕此次活动主题预设两个采访问题。①②2.(4分)八年级语文组准备开展古诗诵读大赛,并向八年级各班学生发布了通知,请按要求修改。通知八年级各班:为了更好地开展“走进古诗苑”活动,改善同学们的文化修养,请八年级参加诵读比赛的同学今天下午三点准时到达学校报告厅。2019年6月10日八年级语文组(1)通知在格式上有一处错误,修改意见为:(2)通知中句子有语病,应该把“”改为“”。文化基础很重要3.(2分)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锃亮鬈发躁热正襟危坐 B.匿名凄然僵绳出神入画 C.狼藉猝然妯娌众目睽睽 D.诘责拮据骤雨再接再励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5.(2分)阅读《使至塞上》(唐王维),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丽秋景,表现了诗人的达观,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恨。 B.首联中“单车”二字暗示了诗人遭受冷遇和排挤,“欲问边”交代了此行的目的。 C.颔联中,诗人以“蓬”“雁”自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落寞之情。 D.尾联“都护在燕然”与首联“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诗人此行路途之远。腹有诗书气自华6.(10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猎马带禽归。(《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3),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4),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5)?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6)柴门何萧条,。(《粱甫行》)(7),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8)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千古名句“,”,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二、阅读跨越千年的沟通7.(14分)文言文对阅读。【甲】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与施从事书(吴均)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①;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②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③。【注】①汉:银河。②企水:口渴求饮。③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在欣赏美好景物时,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1)解释文中画线词语的意思。①猛浪若奔②负势竞上③蝉则千转不穷④鸢飞戾天者(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下列各项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故渔者歌曰B.绝壁干天/猿则百叫无绝C.归飞之鸟/山川之美D.清川万转/哀转久绝(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①【甲】【乙】两文都写出了山的什么共同特点?描写青山的手法又有何不同?②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形散神聚是非连8.(10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材料一】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非的大部头的纸质书,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引自互联网)【材料二】2016年﹣2018年国民阅读调查表年度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人均数字化阅读量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2016年2.15本0.73本18.78分钟12.07分钟2017年1.621.3514.61分钟18.75分钟2018年1.15本2.52本11.85分钟23.64分钟【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材料三】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国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锐,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材料四】深度阅读就是给读者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透过文字符号和作者、文本进行多重的、深入的交流,由“识”而“思”,由“思”而“悟”,从而获得知识和情感的熏陶。深度阅读能够将文本、作者、背景等要素融通,搭建出一个读者与文本、作者相遇的舞台。读者在舞台中有足够的时间停留、流转、想象,对文本的各种因素进行解构、重组,最终穿越文本符号的表层意义,实现和作者的深层次对话。深度阅读就是要沉下去认真、仔细的阅读。因为流于文字表面,感受到的只有眼球的刺激,只有沉下去阅读,品文字,析句段、解结构,才能提高思考力。读得越深,读者思考的频率越高,受到的启迪越多。读者的思考力也在这过程中逐步得到培养和提高。一个文本是由字、词、句、段、章搭建而成的,并形成一定的形式与结构。深度阅读能够使读者领悟到文本内容与形式的辉映之妙,获得阅读的审美愉悦。此外,作者的思想情感犹如陈年老酒,往往是被埋藏在字底的,只有深挖掘,才能触碰到。与作者的情感相遇、思想相碰,就能迸发出交流的火花,入境入情地体会阅读带来的审美愉悦。【材料五】当前,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十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但他们对那些段子、幽默、笑话、花边新闻等感兴趣,也有些人醉心于豪宅豪车,热衷于推杯换盏,却不愿花时间读一本好书。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知名古董鉴赏家马未都有一次发现,高铁车厢里人拿的不是手机就是iPad.马未都说:“我们拿着iPad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呢?基本上都在那儿‘切西瓜’。”大家“切西瓜”的事实充分说明:我们缺的不是时间。时间并没有远去,远去的是一个民族“敬书”的传统;买书的钱并没有远去,远去的是“读书为乐”的风气。(摘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碎片化阅读就是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B.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的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C.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D.很多外国政府对所有的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2)根据【材料二】2016年﹣2018年国民阅读调查表,概括出主要信息。(3)阅读【材料四】,深度阅读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4)结合文本材料,联系实际说说你获得了哪些启示?阅读批注悟情感9.(11分)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各题生命的选择雷抒雁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③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⑥可是有一日,一个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几乎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原文有删改)(1)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2)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3)第⑤段中,“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这句话里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了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4)第⑩自然段中,“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名著阅读润心田10.(8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摘录内容,回答下面问题。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能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以上文段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具有哪些优秀品质?(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以“领袖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梳理,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有A、B、C三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A:(性格特征)B:(人名)C:①②三、写作我写我心抒志向11.(45分)作文。“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诚实做人,讲究信用,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700字。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初中部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题1.(12分)(一)含英咀华品诗词。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共同领略中国古诗的魅力。(1)为促使“古诗苑漫步”活动的有效开展,请为之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学习小组推举你担任“古诗词吟诵会”主持人,你将用怎样的开场白来调动同学们的热情?(3)清扬学校蔓草文学社正在开展“律诗•国粹”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加吧!【任务一:初探律诗】你认为框中古诗残缺的一句是B出都留别诸公康有为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_____。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A.冰姿自有仙风B.纵横宙合雾千重C.树声争战起长风D.面壁十年图破壁(二)综合运用逞英豪。(1)【任务二:专题讲座】文学社拟于11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律诗•国粹”专题讲座,请你代表文学社去邀请对律诗深有研究的寒烟老师担任主讲人。见到寒烟老师,你怎么说?(2)【任务三:人物采访】讲座前,文学社拟向寒烟老师开展一次访谈。请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围绕此次活动主题预设两个采访问题。①您如何看待律诗今后的发展?②请教一下青少年写好律诗的方法?【分析】(一)(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围绕“古诗苑漫步”的主题,语言简洁,言之成理即可。如:品味诗词之美,传承中华文明。(2)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的能力。做这类题时,要做到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用精炼的语言交代活动的意图或主题。需要注意的是要有称谓,注意开场白面对的对象,用生动的语言表明“古诗吟诵会”的主题,说明本次活动的目的,鼓励大家积极参与。(3)本题考查律诗相关知识。根据律诗所缺位置可知,这是缺了颔联。结合诗句“怀抱芳馨兰一握”可知,诗句应该是七个字,为七言律诗,律诗颔联要求对仗,即词性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一握”是数量词,下句相应位置也应该是数量词,“千重”更为合适。所以下句应是:纵横宙合雾千重。故选:B。(二)(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时,开头应有称呼,然后介绍自己,再向寒烟老师发出邀请,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邀请事由,还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2)本题考查访谈问题的设计。访谈问题的设计即为采访过程的简单设计,所以先要围绕此次活动主题设计好访谈问题。如:请教青少年写好律诗的方法?【解答】答案:(一)(1)示例:汲取古诗营养,品味古诗芬芳。(2)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品味诗词之美,传承中华文明。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里的一朵最灿烂的花!吟诵古诗词,在文字中体味诗词之美;感悟古诗词,在吟诵里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古诗苑,一起领略诗词之美!我宣布“古诗吟诵会”正式开始。(3)B(二)(1)示例:老师,您好!我是××文学社的××,我们打算11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律诗•国粹”专题讲座,想请您担任主讲人,如果您能抽空应邀,我们不胜感激!(2)示例:问题一:您如何看待律诗今后的发展?问题二:请教一下青少年写好律诗的方法?2.(4分)八年级语文组准备开展古诗诵读大赛,并向八年级各班学生发布了通知,请按要求修改。通知八年级各班:为了更好地开展“走进古诗苑”活动,改善同学们的文化修养,请八年级参加诵读比赛的同学今天下午三点准时到达学校报告厅。2019年6月10日八年级语文组(1)通知在格式上有一处错误,修改意见为:日期,应写在单位名称下面(2)通知中句子有语病,应该把“改善”改为“提高(提升)”。【分析】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和修改病句。(1)此通知落款处,通知的日期,应写在单位名称下面。(2)“改善同学们的文化修养”一句中“改善”与“修养”搭配不当,应将“改善”修改为“提高”或“提升”。【解答】答案:(1)日期,应写在单位名称下面。(2)改善提高(提升)文化基础很重要3.(2分)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锃亮鬈发躁热正襟危坐 B.匿名凄然僵绳出神入画 C.狼藉猝然妯娌众目睽睽 D.诘责拮据骤雨再接再励【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躁热”的“躁”应为“燥”;B.有误,“僵绳”的“僵”应为“缰”,“出神入画”的“画”应为“化”;C.正确;D.有误,“再接再励”的“励”应为“厉”。故选:C。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正确。B.正确。C.有误,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悦耳。用在此处是语义不当。D.正确。故选:C。5.(2分)阅读《使至塞上》(唐王维),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丽秋景,表现了诗人的达观,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恨。 B.首联中“单车”二字暗示了诗人遭受冷遇和排挤,“欲问边”交代了此行的目的。 C.颔联中,诗人以“蓬”“雁”自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落寞之情。 D.尾联“都护在燕然”与首联“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诗人此行路途之远。【分析】本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记行诗。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有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恨”错误,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BCD.正确。故选:A。腹有诗书气自华6.(10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5)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6)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粱甫行》)(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8)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牧人驱犊返(注意“犊”的书写)(2)芳草萋萋鹦鹉洲(注意“萋”的书写)(3)几处早莺争暖树(4)昔人已乘黄鹤去(5)岂不罹凝寒(注意“罹”的书写)(6)狐兔翔我宇(7)鸢飞戾天者经纶事务者(注意“鸢”的书写)(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阅读跨越千年的沟通7.(14分)文言文对阅读。【甲】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与施从事书(吴均)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①;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②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③。【注】①汉:银河。②企水:口渴求饮。③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在欣赏美好景物时,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1)解释文中画线词语的意思。①猛浪若奔飞奔的马。②负势竞上凭借。③蝉则千转不穷穷尽。④鸢飞戾天者至、到达。(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下列各项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故渔者歌曰B.绝壁干天/猿则百叫无绝C.归飞之鸟/山川之美D.清川万转/哀转久绝(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①【甲】【乙】两文都写出了山的什么共同特点?描写青山的手法又有何不同?②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译文:【甲】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水都是浅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乙】故鄣县往东三十里,有座青山,悬崖陡峭,连接云霄,山峰直插银河;绿色的屏障千重百叠,清清的河水千回万转。归来的鸟,比翼竞飞;喝水的猿猴,手臂相接,探头水面。秋露变为霜,春草覆盖着小路。风雨突来时有如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我深信这些景物可使人消除疲劳,怡养性情,使人心胸开阔,得到慰藉。【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奔:飞奔的马。②句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③句意: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穷:穷尽。④句意: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戾:至、到达。(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重点词:从,跟随;东西,向东或向西。句意: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②重点词:经纶,筹划、治理;反,同“返”,返回。句意: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就会流连忘返。(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A.地名/所以;B.极高的/断绝,消失;C.结构助词,的;D.曲折/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故选:B。(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秋露变为霜,春草覆盖着小路。风雨突来时有如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断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5)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和作者情感。理解情感要结合一些关键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①甲文首段是总写全景,写出富春江山水之美;第二段先承上写“异水”。前两句写富春江静态美;第三段进而写山之景。作者用概括而形景的语言写出那江流险峻的山势和山中种种奇异的景物,视野从低到高,从点到面虚实结合。乙文描写了浙江故彰县附近的山景,寥寥数笔而极富情趣。这座青山“绝壁千尺,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整个画面体现出刚健和秀丽相结合的美,实足令人陶醉。“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作者在这里描写了飞鸟归林和猿猴企水这两个动景,它们的存在和活动给山水增添了蓬勃的活力。②从“鸢飞戻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可知,对美好景色的描写一方面表达额作者热爱自然,娱情山水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作者避世退隐,鄙弃名利的思想。答案:(1)①飞奔的马。②凭借。③穷尽。④至、到达。(2)①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②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就会流连忘返。(3)B(4)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5)①甲文作者抓住山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乙文首先总写勾勒全景,然后分镜头描绘山中的飞鸟归林和猿猴企水之景,春秋季节以及雨中之景,展现了山中变幻多姿的景象。②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形散神聚是非连8.(10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材料一】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非的大部头的纸质书,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引自互联网)【材料二】2016年﹣2018年国民阅读调查表年度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人均数字化阅读量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2016年2.15本0.73本18.78分钟12.07分钟2017年1.621.3514.61分钟18.75分钟2018年1.15本2.52本11.85分钟23.64分钟【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材料三】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国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锐,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材料四】深度阅读就是给读者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透过文字符号和作者、文本进行多重的、深入的交流,由“识”而“思”,由“思”而“悟”,从而获得知识和情感的熏陶。深度阅读能够将文本、作者、背景等要素融通,搭建出一个读者与文本、作者相遇的舞台。读者在舞台中有足够的时间停留、流转、想象,对文本的各种因素进行解构、重组,最终穿越文本符号的表层意义,实现和作者的深层次对话。深度阅读就是要沉下去认真、仔细的阅读。因为流于文字表面,感受到的只有眼球的刺激,只有沉下去阅读,品文字,析句段、解结构,才能提高思考力。读得越深,读者思考的频率越高,受到的启迪越多。读者的思考力也在这过程中逐步得到培养和提高。一个文本是由字、词、句、段、章搭建而成的,并形成一定的形式与结构。深度阅读能够使读者领悟到文本内容与形式的辉映之妙,获得阅读的审美愉悦。此外,作者的思想情感犹如陈年老酒,往往是被埋藏在字底的,只有深挖掘,才能触碰到。与作者的情感相遇、思想相碰,就能迸发出交流的火花,入境入情地体会阅读带来的审美愉悦。【材料五】当前,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十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但他们对那些段子、幽默、笑话、花边新闻等感兴趣,也有些人醉心于豪宅豪车,热衷于推杯换盏,却不愿花时间读一本好书。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知名古董鉴赏家马未都有一次发现,高铁车厢里人拿的不是手机就是iPad.马未都说:“我们拿着iPad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呢?基本上都在那儿‘切西瓜’。”大家“切西瓜”的事实充分说明:我们缺的不是时间。时间并没有远去,远去的是一个民族“敬书”的传统;买书的钱并没有远去,远去的是“读书为乐”的风气。(摘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A.碎片化阅读就是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B.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的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C.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D.很多外国政府对所有的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2)根据【材料二】2016年﹣2018年国民阅读调查表,概括出主要信息。(3)阅读【材料四】,深度阅读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4)结合文本材料,联系实际说说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分析】本题是关于“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的主题阅读,第一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第二、三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第四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总结能力。【解答】(1)这是一道选择题,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找出各选项相对应的句子,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选择。ABC.正确;D.有误,根据材料“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可知,“很多外国政府对所有的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说法不恰当;故选:D。(2)根据图表内容,根据表格的栏目和数据信息,“人均纸质书阅读量”和“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的数据信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人均数字化阅读量”和“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3)根据材料内容,抓住相关语句进行分析概括。根据“深度阅读就是给读者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透过文字符号和作者、文本进行多重的、深入的交流”“读者的思考力也在这过程中逐步得到培养和提高”“深度阅读能够使读者领悟到文本内容与形式的辉映之妙,获得阅读的审美愉悦”“入境入情地体会阅读带来的审美愉悦”进行归纳概括即可。(4)结合材料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可以从自身角度、社会角度进行分析概括。根据“当前,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十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但他们对那些段子、幽默、笑话、花边新闻等感兴趣,也有些人醉心于豪宅豪车,热衷于推杯换盏,却不愿花时间读一本好书”可以提炼出“珍惜读书时间”“要有良好的读书价值取向”;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可以提炼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发扬民族的敬书、读书的传统”“培养读书的兴趣,形成浓厚的读书风气”,这是从个人的自身角度来谈的。也可以从社会角度来谈:根据“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国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可以提炼出“政府和社会应该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根据“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锐,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可以提炼出“应该全面调控书籍的价格,为书店生存和读者的阅读提供便利”。答案:(1)D。(2)纸质阅读量和时间在逐年减少;数字化阅读量和时间在逐年增加。(3)深度阅读带给读者与文本、作者对话的舞台和想象的空间;深度阅读能提高读者的思考力;深度阅读带给读者情感体验的愉悦。(4)示例:从自身角度:①不能过分地追求物质,应该珍惜、合理安排读书时间。②应该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③应该发扬民族的敬书、读书的传统。④培养读书的兴趣,形成浓厚的读书风气。从社会角度:①政府和社会应该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②应该全面调控书籍的价格,为书店生存和读者的阅读提供便利。阅读批注悟情感9.(11分)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各题生命的选择雷抒雁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③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⑥可是有一日,一个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几乎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原文有删改)(1)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2)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3)第⑤段中,“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这句话里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了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4)第⑩自然段中,“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分析】本文通过写楼前玫瑰花的缤纷和楼后玉簪花的洁白,表达了“生命之路很宽,关键是自己的选择,有阳光就去做玫瑰,无阳光就去做玉簪花,不同的生命有不同的精彩,要做最好的自己”这一主题。【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意图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文章内容角度和作者要表达的中心和情感角度来思考。“用意”也就是问作者表达的主旨。一般文章的主旨藏在结尾,所以我们要仔细阅读结尾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结合这句话我们明确作者写这两种花是为了说明生命因为选择的正确而伟大这样一个主旨。(2)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此题需要明确赏析句子的基本内容包括内容+手法+效果。比如:此题运用…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这句运用的诗比喻修辞,把花比喻成了古代仕女,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呢?文中也有提示: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单纯而圣洁。这些短语或句子直接点明了花的特点。那么作者这样写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呢?当然是喜爱赞美之情了。所以本题的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玉簪花比喻成古代仕女,写出了玉簪花的庄重圣洁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赞美之情。(3)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文章内容,明确句子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花朵选择了太阳,带有一定的主观选择性,太阳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象征,所以花朵选择了太阳的意思是花朵有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永远向着美丽出发。太阳选择了花朵是说太阳这样美妙的事物也会去选择美好的花朵,他们彼此欣赏,共同缔造美好的生活。(4)此题考查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观点明确,并能为自己充分说明理由。有太阳时选择一种人生,无太阳时选择另一种人生,这难道不是一种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处之泰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吗?生活的路是宽广的,不管是生活在优越的环境或恶劣的环境,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好自己能作的事情,就能成功,开出灿烂的花朵。答案:(1)(3分)玫瑰花和白玉簪花(1分)用玫瑰来反衬白玉簪花,说明白玉簪花比玫瑰更高洁、更美丽(2分)。(2)(3分)示例一: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白玉簪花外在的形态美和内在的气质美,表达了作者对白玉簪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分)。示例二:“粗粗”“长长”“硕大”突出了白玉簪花的健美。“羞怯”含蓄地表现了白玉簪花的柔美。(3)(4分)花朵需要太阳的照耀(2分)太阳依靠花朵实现了自身的价值(2分)(4)(2分)示例: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屈服,要抬起头,战胜困难,努力奋发向上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名著阅读润心田10.(8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B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摘录内容,回答下面问题。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能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以上文段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具有哪些优秀品质?(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以“领袖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梳理,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有A、B、C三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A:(性格特征)顽强敢拼,为人谦虚B:(人名)朱德C:①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件衣服。他吃的很简单,通常是白菜、面条、豆子。②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分析】《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