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潮阳区海门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2/0F/wKhkGWc9bROALUhTAAJHV8BbEP0324.jpg)
![2018-2019年潮阳区海门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2/0F/wKhkGWc9bROALUhTAAJHV8BbEP03242.jpg)
![2018-2019年潮阳区海门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2/0F/wKhkGWc9bROALUhTAAJHV8BbEP03243.jpg)
![2018-2019年潮阳区海门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2/0F/wKhkGWc9bROALUhTAAJHV8BbEP03244.jpg)
![2018-2019年潮阳区海门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2/0F/wKhkGWc9bROALUhTAAJHV8BbEP032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潮阳区海门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
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郡将夏侯威异
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
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
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
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
甲,而颇以畋渔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聚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
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
出矣。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
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
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抗每告其戍曰:“彼
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孙皓闻二境交
和,以诘抗。抗日:“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
德,于祜无伤也。”
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
“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祜寝疾,求入朝。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
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
罢市。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其仁德所感如此。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节)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以诡计令吴罢守竟:竟然
B.身不被甲被:
穿着
C.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谢:道歉
D.皆计所侵,送绢偿之偿:补偿
10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现羊祜“有德量”的一组是()
①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②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
之
③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④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⑤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⑥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
A.①②④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③
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的祖上世代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到羊祜这已经是第九代了,都以为官清廉
品德高尚而闻名。
B.羊祜率军镇守南方,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的百姓,深得江汉一带百姓的爱戴。
对吴人开诚布公互相信任,投降的人想离开,都听任其便。
C.羊祜用巧妙的计策使吴国撤去了石城的守军,让腾出来的兵力去垦田种粮,使军队
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
D.陆抗与羊祜是战场上的对手,但在生病时,不顾众人劝说,服用羊祜送给他的药,
后来因真心佩服羊祜而与他和解,结成朋友。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3分)
(2)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3分)
(3)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3分)
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率传
张率,字士简,吴郡吴人。祖永,宋右光禄大夫。父环,齐世显贵,归老乡邑,天监
初,授右光禄,加给事中。
率年十二,能属文,常日限为诗…篇,稍进作赋颂。至年十六,向二千许首。齐
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召迎主簿,不就。起家著作佐郎。建武三年,举秀才,除太子
舍人。与同郡陆同幼相友狎,常同载诣左卫将军沈约。适值任防在焉,约乃谓防日:
“此二子后进才秀,皆南金也,卿可与定交。”由此与防友善。迁尚书殿中郎。出为
西中郎南康王功曹史,以疾不就。久之,除太子洗马。高祖霸府建,引为相国主簿。
天监初,临川王已下并置友、学•以率为鄱阳王友,迁司徒谢月出掾,直文德待诏省,
敕使抄乙部书,又使撰妇人事二十余条,勒成百卷。使工书人琅邪王深、吴郡范怀
约、褚洵等缮写,以给后官。迁秘书丞,引见玉衡殿。高祖日:"秘书丞天下清官,
东南胄望未有为之者,今以相处,足为卿誉。”其恩遇如此。四年三月,禊饮华光
殿。其日,河南国献舞马,时与到洽、周兴嗣同奉诏为赋,高祖以率及兴嗣为工。
其年,父忧去职。其父侍妓数十人,善讴者有色貌,邑子仪曹郎顾玩之求娉
焉,讴者不愿,遂出家为尼。尝因斋会率宅,玩之乃飞书言与率奸,南司以事奏闻,
高祖惜其才,寝其奏,然犹致世论焉。率虽历居职务,未尝留心簿领,及为别驾奏
事,高祖览牒问之,并无对,但奉答云“事在牒中”。高祖不悦。出为新安太守,秩
满还都,未至,丁所生母忧。大通元年,服未阕,卒,时年五十三。昭明太子遣使赠
帆
率嗜酒,事事宽恕,于家务尤忘怀。在新安,遣家僮载米三千石还吴宅,既
至,遂耗大半。率问其故,答曰:“雀鼠耗也。”率笑而言日:“壮哉雀鼠。“竟不
研问。
(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六》)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召迎主簿,不就就:上任
B.举秀才,除太子舍人除:授予官职
C.适值任防在焉适:恰好
D.但奉答云“事在牒中”但:还是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率善“属文”的一组是(3分)()
①至年十六,向二千许首
②高祖霸府建,引为相国主簿
③又使撰妇人事二十余条
④高祖以率及兴嗣为工
⑤未尝留心簿领
⑥壮哉雀鼠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率出身名门望族,祖父、父亲一直到他自己,虽然历经宋、齐、梁国的朝代变
迁,却深受恩宠,身居高位。
B.张率天赋极高,年少时就表现不俗,加之非常勤奋,很早就名声远扬,所结交的朋
友如任唠、沈约等也都十分杰出。
C.张率深为梁高祖器重,高祖让他担任秘书丞之职并褒扬张率的文才,甚至在御史台
弹劾他行为不检时,加以庇护。
D.张率处事大度,喜欢喝酒,但也曾因此耽误了公事,一次梁高祖当面询问他,他竞
一无所知,高祖很是生气。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率年十二,能属文,常日限为诗一篇,稍进作赋颂。(3分)
译文:
(2)与同郡陆傕幼相友狎,常同载诣左卫将军沈约。(3分)
译文:
⑶既至,遂耗大半。率问其故。答日:“雀鼠耗也。”(3分)
译文: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太史公日: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
狗卖缗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列传第三十
五》)
第3题:阅读下面的《论语》语段,回答问题。(5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已矣乎①!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②者也。”(《公冶长》)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③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
之。”(《子张》)
注:①已矣乎:算了吧!指孔子恐其再也见不到“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人而叹
息。已,止也。②讼:咎责、忏悔,检讨之意。③食:通“蚀”,指日月亏蚀。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成己达德,除了可以通过深切反省自己的过失外,也可以借重别人的经验来反省自
己,从而达到目的。
B、真正的君子,心地光明磊落,不必担心犯过,也不必担心别人看见自己的过错,知
过而能改。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并不希求人根本不犯错,而是要人从检点过失中学
习、长进。
D.孔子对世人发出“已矣乎”的感叹。“已矣乎”这三字是表示没有希望的叹息语
气,而“吾未见”则有强调的意味,足见孔子对于“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绝望。
(2)结合上面语段,谈谈你对“自省”在自己人生成长中的理解与认识。(3分)
答:
第4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每小题2分)
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
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
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日:“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雕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
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
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
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
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
“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
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
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
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
“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
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跳,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
以为之报雕之深也?”豫让日:“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
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
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
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
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雕之
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
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
闻之,皆为涕泣。(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智伯知我知:了解
B.赵襄子最怨智伯怨:恨
C.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数:算计
D.乃使使持衣与豫让使:让
10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义人也”的一组是(2分)
①去而事智伯②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股而死
③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阑J襄子④残身苦形,欲以求报兼子
⑤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⑥今日之事,臣固伏诛
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豫让改变姓名,入宫清扫厕所,想暗杀赵襄子,被赵襄子发现,赵襄子认为他是贤
德之人,没有杀他。
B.豫让“漆身”“涂炭”,改变样貌,目的是伺机为智伯报仇,朋友劝他凭借才能接
近赵襄子以报仇,他认为不义,没有同意。
C.豫让不为范氏、中行氏报仇是因为他们待他一般;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像国士那
样对待他。
D.赵襄子对豫让有不杀之恩,故而当豫让第二次被抓后,他为报答赵襄子,只是刺击
赵襄子的衣服来为智伯报仇。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4分)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分)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分)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分)
第5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n〜15题。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建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还。
12.解释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4分)
既:陪:
行
李:»肆:
13.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2分)
A.夜缱而出,见秦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译句有误的一句是(2分)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句:如果灭亡了郑国而对您有利,那就拿亡郑之事来麻烦您了。
B.夫晋,何厌之有?
译句:晋国有什么可讨厌的呢?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句:如果不使秦国侵损,那要到哪里获取土地呢?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句: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得利,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15.从文中看,烛之武见秦伯的一番话很有策略,先用“越国以鄙远”说明亡郑的结
果是,再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说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又从秦晋联盟说起,用晋的“朝济而夕设版焉”说
明,最后
又用“夫晋,何厌之有?”引
出»这番话
的结果便是“秦伯说,与郑人盟。”(可用自己的话或用原文回答)(4分)
第6题: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ni6u)。精裁密致,
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
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
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
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理厄,蕴骚人之郁悼,
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
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
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
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
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
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
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旧唐
书•柳宗元传》)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笔构思,与古为侔侔:等同,相等,媲美
B.即罹窜逐,涉履蛮瘴罹:遭到
C.王叔文,韦执谊用事用事:使用的事情
D.尤精西汉,诗骚诗骚:《诗经》和《离骚》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柳宗元既为朋友着想又能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①禹锡有母年高②凡经其门,必为名士③当时流辈咸推之④蕴骚人之郁悼⑤仍出私钱赎
之⑥请以柳州授禹锡
A.①⑤⑥B.②④⑥C.③④⑥
D.①②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至岭南之间,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着柳宗元学习,结果那些人都出了
名.
B.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正赶上皇帝居位不久,王叔文的想法没有实现.
C.政治上,柳宗元没有显示出他才能来,可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却得到了世人的称赞.
D.柳宗元是个非常重义气的人,当他得知朋友要远贬时,他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想替朋
友减轻点痛苦.
11.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2)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
(3)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第7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6分)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
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
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
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
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
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
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寇。云与元帅朱
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
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
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橘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
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都祭家庙,挈三岁儿,泣
语家人日:“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
被执,部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
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债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
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
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部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注】债军:溃败的军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友谅以舟师寇寇:敌人
B.缚尽裂缚:捆绑的
C.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擢:提拔
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盍:何不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①罢剑跃马冲阵而进②黑将军勇甚,不
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④贼缚
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③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
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B.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
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到太祖身边。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
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
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4分)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分)
第8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
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
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
房日:“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
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
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日:
“善。”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日:“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
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进兵。”韩信乃从齐
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
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
惊臼:“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
幸从;骏马名雁,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
不利兮雅不逝。雎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
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城父、舒、六等为地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兵罢食尽罢:通“疲”,疲惫
B.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且:而且
C.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壁:修筑营寨
D.歌数阕,美人和之和:应和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良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分)
①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②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③大司马
周殷叛楚④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⑤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⑥夜闻
汉军四面皆楚歌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良献计,如果合力击楚,打败楚军之后,从陈县往东至海滨一带地方给彭越,睢
阳以北至谷城的地方给韩信,终于使彭越、韩信出兵击楚。
B.项王与汉王订立和约后,就带上队伍回去了,但是汉王接受了张良等人的计谋,言
而无信,又发动了战争,最终使项羽陷入绝境。
C.本文巧于构思,善于将复杂的事件安排得井然有序。在激烈的军事冲突中,插入情
意缠绵的悲歌别姬一段,使情节发展急徐有致,节奏疏密相间成趣。
D.霸王别姬时,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军情何等急迫!而司马迁却以舒缓的笔调
去写项羽夜起帐饮,慷慨悲歌,表现出项羽英雄末路、深情无奈的侠骨柔肠。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5分)
(2)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5分)
第9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
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
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
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
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
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携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
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勿上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己,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
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日:“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
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
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太子言没有B.秦王购之金千
斤买
C.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D.顾计不知所出
耳只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
B.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以试人,血濡
缕
C.於期乃前曰:“为之奈
何?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D.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臣左手把其
袖
7.下列句式与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常痛于骨髓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人无不立死者D.人不敢与忤视
8.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加点字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项伯杀人,臣活之
C.范增数目项王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①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3分)
②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3分)
③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4分)
第10题: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事文帝。文帝辇
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
食监①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巨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父知
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
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
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
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日:“公
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舞②,杀北地都尉印。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日:“公何
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
曰:'阑④以内者,寡人制之;向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
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
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
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
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
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推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
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
伍符⑤.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
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
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
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
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注】①尚食监:官名。②朝舞(sdn):地名。③毂:gti车轮的中心部分。④闸:kun
郭门的门坎。这里指国门。⑤尺籍伍符:军中条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B.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C.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D.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唐说文帝即使得到廉颇、李牧那样的将领,也不能任用,又说“陛下法太明,赏
太轻,罚太重”,可见冯唐有识见但性耿直,这让他仕途多舛,所以唐代王勃有“冯
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叹。
B.魏尚把军中交易市场获得的税金全拿来犒赏将士,并拿出私人的俸钱,每五天杀一
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这样使匈奴人不敢靠近云中边关要塞。但后因虚
报战功被削去爵位。
C.冯唐告诉文帝,边关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不知道“尺籍”“伍符”这些军中
法令,他们奋力作战得到军功时应该赏赐,但他们在向衙门报功时,常常有些不符实
情,也必须绳之以法。
D.苏轼在《密州出猎》词中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诗句,其典故即来自本文,
苏轼希望宋朝廷能像本文中所写汉文帝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以让自己能赴
边疆抗敌。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题: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
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
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
学》)
(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
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
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
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
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5、下列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①虽有槁暴②君子生非异也③声非加
疾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⑤涂有饿草而不知发⑥赢粮而景从
⑦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④⑤⑥⑦D、⑤⑥⑦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破而望矣(提起脚后跟)今之众人(许多人)
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8、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9、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作
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
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
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
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第12题:文言文阅读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兀
自余为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
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
下。其高下之势,妨然洼然,若埋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
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西山之特立,不与培壤为类。悠悠乎与濒气俱,而
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
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15、实词的翻译(2分)
宏回溪2始指星之:
16、句子的翻译。(4分)
(1)然后知西山之特立,不与培±8为类。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7、作者描写西山宴游,表露作者什么样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
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
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
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
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
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
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
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
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
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
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己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鼠为裨将,令军中:
“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
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
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
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
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
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
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
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
人大震。
(节选自《资治通鉴》)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易与,且降矣与:对付
B、奢不能难难:反驳,质问对方
C、妾请无随坐坐:坐下
I)、张二奇兵以劫之张:布至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以其无礼于晋
B、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因人之力而敝之
C、军吏无敢仰视之
者是寡人之过也
D、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
也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4分)
11、文言文中,传主赵括熟谙兵法,为什么招致惨败?请从赵括自身方面简要分析。
(3分)
第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戎,字潘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
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
槛中力虎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
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
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
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日:“漕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
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孵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
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
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败人意。”
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
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
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臼:“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
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
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娇亦居父丧,以礼法自
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矫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
“矫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
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
[注]褫①(xiao):怒吼。婢②: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坐:犯罪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B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C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D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戎小时候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
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
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
拐杖才能站起。
D和娇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娇哀伤过度,并为此担
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娇更让人感到忧虑。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5分)
(2)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5分)
第15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
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三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
诸枉,能使枉者直。”
(《颜渊》二十二)
颜渊、子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
之而无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自然保护游合同
- 狂犬疫苗打完免责协议书(2篇)
-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认识平方千米》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整式的加法和减法(2)》听评课记录6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1 《锐角三角函数》听评课记录8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1《比例线段》听评课记录
-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听评课记录:2.1《整式(1)》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复习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听评课记录
- 2025年个人学习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和工作措施例文(6篇)
- 2025大连机场招聘10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0-2025年中国中小企业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动高尔夫球车市场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物流中心原材料入库流程
-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长沙市2025届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82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芽苗菜市场调查报告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2025年教学质量监控督导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