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潮阳区城郊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18-2019年潮阳区城郊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18-2019年潮阳区城郊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18-2019年潮阳区城郊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18-2019年潮阳区城郊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潮阳区城郊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

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力口强记忆。

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7分)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

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

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

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

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

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

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张良日:“沛公之

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

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

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

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

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

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

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

出。

(节选自《鸿门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属皆且为所虏属:下属

B.目眦尽裂眦:眼眶

C.则与斗卮酒与:给

D.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继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樊哙侧其盾以撞B.劳苦而功高如

吾其还也轲自知事不

就,倚柱而笑

C.欲诛有功之人D.窃为大王不取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1.翻译下列语句。(8分)

⑴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4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4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并举起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

己的忠心。

B.范增老谋深算,富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

阶下之囚。

C.项伯同项庄一起舞剑,并借机掩护刘邦,项羽对此不加制止,失去了一次杀死刘

邦的良机。

D.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樊哙闯帐”这一情节,表现樊哙勇猛豪壮而粗中有细的性

格特点。

第2题:

第3题:(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

城令立的募兵,射中者拔为将。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

太祖十年,国王木华黎南下,俊迎降。十四年,以劳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金将

武仙据真定,诸城皆应仙。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十五年春,中山府治中李全

叛应仙。俊方屯曲阳,仙来攻,败之黄山下,献捷于木华黎。及仙以众降,木华黎承

制授俊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屯藁城。俊谒木华黎曰:“武仙奸黠,终不为我

用,请备之。”木华黎然其言,以俊为左副元帅,升藁城县为永安州,号其众为匡国

军,兵、民之事,一委于俊。二十年,仙果杀都元帅史天倪,据真定叛。俊以孤军居

反侧间,战士不满千人。仙攻之,不能下,乃纵兵蹂民禾。俊呼语之日:“汝欲得

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仙惭而去。久之,俊复夜入真定,仙败走,乃纳史天

倪弟天泽为帅。太宗四年,会诸军围汴。明年,金主弃汴奔归德,追围之。金兵夜出

薄◎诸军于水,俊力战死之。时年四十有八。

俊早丧父,事母以孝闻,待亲故皆有恩意。克汴时,以侍其轴②为贤,延归教诸子。尝

曰:“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屡诫诸子曰:“吾一农夫,遭天

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望,为吾累也。”临

阵,勇气慑众,立矢石间,怡然若无事者,虽中伤亦不为动。每慕马援为人,日:

“马革裹尸,援固可壮。”故战必持矛先士卒。或谏,俊曰:“我人臣也,敌在前,

不死,乃就安避危乎!”初,太宗即位,朝于行在®,诸将献户口,各增数要利。吏请

如众,俊曰:“民实少,他日需求无应,必重敛以承命,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

藁城有三百余人克期作乱,事觉,戮其渠魁咒余并释之。深、冀二州妖人惑众,图不

轨,连逮者数万人,有司议当族。俊力请主者,但诛首恶。节度使刘成叛降武仙,俊

下令曰:“叛者成一人,余能去逆,即忠义士,吾与其资产,仍奏官之。”众果相率

来降。沃州天台寨既降,他将利其子女,欲掠之。俊曰:“城降而俘其家,仁者不为

也。”力止之。为政宽明,见人善治田庐,必曲加褒奖,有惰者,则怒罚之。故所部

完实,民惟恐其去也。

(节选自《新元史》)

【注】①薄:逼迫,迫使②侍其轴:人名,复姓侍其,名轴。③行在:即行在所。帝

王外巡,临时安置的住所。④渠魁:首领。旧称武装反抗集团或反对者的首领。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四年,以劳擢知中山府事擢:提拔。

B.兵、民之事,一委于俊一:全部。

C.以侍其轴为贤,延归教诸子延:招请。

D.余能去逆,即忠义士去:除去。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董俊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的一组是()

A.①国王木华黎南下,俊迎降②见人善治田庐,必曲加褒奖

B.①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②事觉,戮其渠魁,余并释之

C.①俊复夜入真定,仙败走②立矢石问,怡然若无事者

D.①败之黄山下,献捷于木华黎②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朝贞祐年间,藁城县令比武招兵,董俊因箭术高超而被提拔为将领。元太祖十

年,他迎降国王木华黎。

B.金将武仙被打败后率众投降,但后来又杀害元帅史天倪,凭借真定叛乱,董俊再次

夜袭真定,打跑了他。

C.董俊特别孝顺母亲,对亲戚朋友也都有恩惠,他奖赏善治田庐者,处罚懒惰者,所

以百姓都不愿他离任。

D.董俊在处理藁城人预谋作乱、深冀二州妖人惑众以及刘成反叛的案件中,都主张严

办首恶,不问胁从。

(3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俊谒木华黎曰:“武仙奸黠,终不为我用,请备之。”

(2)吾一农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

望,为吾累也。

第4题:

第5题:

第6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

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

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

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辈为郎官,朋党辉赫,日

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

去,口:“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

裴培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幸事。藩性忠慈,事无不

言,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

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

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自然帑①藏充羡,稼稿丰登。若

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

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伏愿宫室舆马,衣服器玩,必务损之又损,

示人变风,则天下幸甚。"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

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

退。

时河东节度使王铐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

曰:“王铐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字,奏上云:“不可。”德

舆失色日:“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

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扣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材

能不及装土自,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

十八》)

①帑:收藏钱财的府库。

1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妻子怨尤之,晏如也尤:责怪

B.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勖:勉励

C.此固深期于卿等也期:约定

D.“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加点寝:搁置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李藩忠直敢谏和清正自持的一组是

()

A.①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②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

召藩,坚不去

B.①藩性忠总,事无不盲②日又暮,何暇别作奏!

C.①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②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

辞出

D.①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②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

晏如也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官王仲舒、韦成季等人结成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并喜欢传

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尽管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却不愿与他们交往。

B.李藩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舍

本逐末,造成国贫家困,盗贼纷起。所以力谏皇上减省用度,以示崇尚节俭。

C.河东节度使王得重金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尽管皇上已下旨

让中书省拟诏批准,但李藩认为不可,并在形势紧迫的情况下力阻此事。

D.裴培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向皇上推荐重用李藩。李藩任宰相,虽

然才能不如裴裴珀,但和裴珀一样清正自持,不像韦贯之那样待人傲慢苛

刻。

第7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①。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

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

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

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②,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

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日:“昏礼宜

昏。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牛耳

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

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凡容色皆若欷献: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

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③也。尾其驴以掖筝琶

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旁者,车人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

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

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去既远,又有林郁然。竹篱

的茨④,亦仿佛如女家。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⑤而立,谁也?”日:“此

其婿也。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

二妇人咨以向前,她婢辈也。将劳其女子之父母,且迎之也。二人挈情,一人持壶,

迎劳之需也。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

近矣。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

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

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选自《明文海》)

【注】①锦衣:锦衣卫官员。②肩舆:轿子。③妓:歌舞女艺人。④弗茨:茅草屋。⑤

罄折:谦恭的样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从事京师锦衣从事:任职

B、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知:掌管,主持

C、昏礼宜昏昏:古时十二时辰之一,指戌时

D、予不饱文饱:丰富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

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

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

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

可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君收藏了一幅《村落嫁娶图》,请当时任职锦衣卫的“予”为之作记,于是作者

请教了一位熟悉当地风俗民情并且擅长写作的华姓先生,弄懂了图画中村落嫁娶的内

容和含义,然后作了这篇记。

B、作者向谙熟民情的华姓先生主要询问了村落嫁娶图的三个问题,分别是村姑出嫁时

为什么要骑牛,撑一个伞盖遮住新娘的含义是什么,迎亲时站在门口的男子是谁。对

这些问题华先生都一一做了精心解答。

C、本文通过对话,向读者展现了《村落嫁娶图》中出嫁和迎亲的场景。画意丰富,人

物形象多样,情态逼真细腻。

D、嫁娶本是村落大事,可是画面场景渲染的气氛似乎并不单是热闹非凡,还有一些悲

凉。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5分)

(2)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5分)

第8题: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2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敕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

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

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故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鸳马

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

心躁也。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践而望矣践:踮起脚B.假舆马者假:利用

C.锲而不舍锲:雕刻D.而绝江河绝:断绝

9.卜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蟹六跪而二螯

D.我决起而飞,抢榆杨而止

10.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1.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

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

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

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

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

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6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题:阅读文化经典《孟子》,按要求答题。(6分)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

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日: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

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

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

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

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2分)

②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2分)

(2)孟子在文中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第10题:阅读课内语段,完成14—17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

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触胪千里,旌旗蔽空,醐酒临

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蟾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

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

风。”

1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

B.横槊赋诗槊:船桨

C.挟飞仙以遨游挟:偕同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箫声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日与其徒上高山

A.顺流而东也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D.侣鱼虾而友糜鹿

1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B.固一世之雄也。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何为其然也?

17.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这种悲伤哀怨的情绪和作者的豪放风格

相矛盾。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第n题: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李大亮,京兆泾阳人。有文武才略,性忠谨,外若不能言,而内刚烈。隋末,署庞玉

行军兵曹。李密寇东都,玉战败,大亮被禽。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

大亮,引与语。遂定交。

高祖入关,走亮自归,授土门令。方岁饥,境多盗贼。大亮招亡散,抚贫瘠,卖所乘

马,稍稍资业之,劝垦田,岁大熟。间出击盗,所至辄平。贞观初,出凉州都督。时

突厥亡,帝进欲怀四夷,诸部降者,人赐袍一领、帛五匹,首领拜将军、中郎将,列

五品者赢百员。又置降胡河南。诏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使以绥大度设、拓设、泥

熟特勒及七姓种落之未附者,峙粮磺口赈其饥。大亮上言:“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

中国,天下本根,四夷犹枝叶也。残本根,厚枝叶,而曰求安,未之有也。臣以为诸

藩请附者,宜羁縻受之,使居塞外,畏威怀德,永为簿臣。河西积困夷狄,州县萧

条,加因隋乱,残耗己甚。臣愚愿停招慰,省劳役,使边人得就农晦,此中国利

也。”帝纳其计。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会讨吐谷浑,为河东道行军总管,与李

靖俱出北道,与虏遇蜀浑山,大战,破之,俘其名王,获杂畜数万。拜右卫大将军。

晋王为皇太子,帝诏大亮兼右卫率,又兼工部尚书,身三职,宿卫两宫。每番直,常

假寐。帝劳曰:“公在,我得酣卧。”尝以张弼脱其死,及贵,念有以报之。时弼为

将作丞,匿不见,大亮求之不能得。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

受。乃言于帝曰:”臣及事陛下,张弼力也,愿悉臣官爵授之。”帝为迁弼中郎将、

代州都督。世皆贤大亮能报,而多弼不自伐也。十八年,卒,年五十九。将敛,家无

珠玉为含。惟贮米五斛、布三十端。帝哭为恸,谥日懿,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

注:古代丧葬之礼俗:以米及具填死者口中,谓之“含饭”。天子、贵族可含珠玉

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愚愿停招慰,省劳役省:xing,探视,问候

B.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绥:安抚

C.劝垦田,岁大熟劝:鼓励

D.而多弼不自伐也伐:夸耀

5.以下各句中,全都表现李大亮“文武才略”的一组是()(3分)

①为剑南道巡省大使②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③间出击盗,所至辄平

④每番直,常假寐⑤与虏遇蜀浑山,大战,破之⑥家无珠玉为含

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亮知恩图报。显贵时,总想着如何报答曾免他一死的张弼,甚至想把自

已的官职爵位全让给张弼,受到皇上的称赞。

B.大亮忠心奉主。每次轮到他值班,只是坐着打盹,太宗慰劳他时说:“有

你在,我能睡个安稳觉。”

C.大亮有文武才略。他曾上书皇上停下安抚未归附的部族的工作,使边地的

百姓能从事农业生产,皇上接受了他的建议。

D.大亮为官清廉。去世后,为他穿衣入棺时,家里拿不出珠玉给他含在嘴

里,只能在棺中放普通之物了。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大亮,引与语。(5分)

(2)中国,天下本根,四夷犹枝叶也。残本根,厚枝叶,而曰求安,未之有也。(5分)

第12题:

第13题:《荆轲刺秦王》(13分)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

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

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

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

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

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摆

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

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

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

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

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

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踮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愿举国为内臣:(2)荆轲顾笑武阳:一

(3)秦王还柱而走:(4)轲自知事不就:一

12.下列全都直接表现了荆轲勇敢的一组是()(3分)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②荆轲顾笑武

阳,前为谢

③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⑥倚柱而笑,箕踞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第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T4题。

谢贞,字元正,阳夏人。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

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往往如是,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

《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

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十四,丁父艰,号顿于

地,绝而复苏者数矣。初,父蔺以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

父往华严寺,请禅师为贞说法,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

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贞于江陵陷没。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辟贞为

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自疏于王,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

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独不坐。

后主仍诏贞入掌中宫管记。府长史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

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赐米百石。至德

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省启具怀,虽知哀茕

在疚,而官俟得才,礼有权夺,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

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涕泣,不能自胜,悯

默而出。祚谓客卿曰:“信哉,孝门有孝子!”

初,贞在周尝侍赵王读,王即周武帝之爱弟也,厚相礼遇。王尝闻左右说贞每独处必

昼夜涕泣,因私使访问,知贞母年老,远在江南,乃谓贞曰:“寡人若出居蕃,当遣

侍读还家供养。”后数年,王果出,因辞见,面奏曰:“谢贞至孝而母老,臣愿放

还。”帝奇王仁爱而遣之。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陵阐钦重之,弗之罪也雅:向来。

B.尝画宴席问确曰因:趁着。

C.而官俟得才,礼有权图夺:改变。

D.周哉,孝门有孝子信:相信。

1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谢贞“至孝”的一组是

①祖母不食,贞亦不食②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

③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④以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

⑤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⑥每独处必昼夜涕泣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③⑤D.②④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贞自幼聪敏。八岁时,他曾经作了一首《春日闲居》诗,他的才华得到堂舅、尚

书王筠的赞赏;十三岁时,他就大致通晓了《五经》的要义。

B.谢贞性格淳厚,有孝性。14岁时,父亲不幸去世,谢贞悲伤过度,家人担心他的身

体,就去华严寺请禅师开导谢贞,谢贞这才勉强进食。

C.至德三年,谢贞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不久,诏令还府,但他由于哀伤过度身体瘦

弱,最终也没能去任职。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看见他形容憔悴,不觉泪流

不止。

D.谢贞任赵王侍读时,赵王听说他独自一人时经常昼夜哭泣,私下打听得知谢贞母亲

年老,远在江南。赵王深受感动,在他出宫到藩国居住时,就让谢贞返回了江南。

第15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师说》,完成9一12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

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英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

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

道,作《师说》以贻之。

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贻:流传

B.不耻相师师:老师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庸常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奉承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做《师说》以贻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B.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

C.小学而大遗弃甲曳兵而走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作《师说》以贻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

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会盟而谋弱秦

C.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16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

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

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

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

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

不可。安日:“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

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建初八年,迁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己和亲,宜还其生口

①,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谪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

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

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

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恨之,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司

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日:“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策由众定,

君何尤而深谢?”帝竟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

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

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有司畏惮,莫敢言

者。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窦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

之。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生口:指俘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竟从安议竟:竟然

B.书连上辄寝寝:搁置

C.条上出之条:分条

D.但安素行高素:平素

10.划线句断句最好的是()(3分)

A、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

B、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

C、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

D、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王刘英阴谋叛乱,朝廷先交给楚郡审理,刘英供词牵连获罪的人很多。袁安

到任后深入调查,严加审理,掌握了大量证据,力排众议,当即释放了四百多家无罪

的人。

B.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己和亲的匈奴,应当归还俘虏以示抚慰。但(其他)

公卿最初都反对,太尉郑弘甚至指责主张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

C.窦宪为求取功劳,北击匈奴。袁安认为匈奴不犯边塞,却兴师远征,不是为国考

虑的上策,他多次上书力谏,甚至摘下官帽在朝廷上争论了十多次。

D.袁安平素行为高尚,守正不移,直言敢谏,不怕得罪贵戚。窦景专掌大权,指

使门客公然夺百姓财物,袁安弹劾窦景,窦氏家族对他十分忌恨。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5分)

(2)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5分)

第17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

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浣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

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

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日:“用兵久,人疲

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

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

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臼:“若复失养,吾不

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成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

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

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

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

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

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

四十五•薛奎》)

[注]①演(wo):沾污。

9.对下列句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讯:审问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部:率领

C.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纵:放归D.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贷:借给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凡民所失,悉奏除之B.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与婴而不助五国也

C.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D.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

骊山北构而西折不赂者以赂者丧

11.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薛奎刚直敢谏的一组是()(3分)

①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②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③凡民所失,悉奏除之④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

⑤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⑥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奎断案明察。有个赌徒身着血衣在杀人劫财的案发现场被捕,且已招认,但薛

奎却觉得案情可疑,力请缓决,最终抓获了真凶,避免了冤狱。

B.薛奎体察百姓疾苦。他能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民伏,请求上司停运。上司起

初虽怒而欲弹劾薛奎,但最终被他说服,并免除了民佚赔偿损失。

C.薛奎深得百姓爱戴。在军费负担沉重的秦州,他力求节俭,教百姓改进耕作方

法,发展生产,为民谋利。因此。在他调任时,百姓极力争取他留任。

D.薛奎为政恩威并用。对于因贫穷无力赡养母亲而被告不孝的儿子,他以财相赠,

耐心劝说;对于杀人造成社会动乱的戍卒,他果断下令严处,杀一儆百。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4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3分)

文:

(3)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3分)

文:

第18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书晋贤图后

【北宋】秦观

此画旧名《晋贤图》,有古衣冠十人,惟一人举杯欲饮;其余隐几、杖策、倾听、假

寐、读书、属文,了无雷醉之态。龙眠李叔时见之曰:”此《醉客图》也。”盖以唐窦

蒙《画评》有毛惠远《醉客图》,故以名之焉。叔时善画,人所取信,未几转相摹写,

遍于都下,皆曰:“此真《醉客图》也,非叔时畴能辨之?”

独谯郡张文潜与余以为不然。此画晋贤宴居之状,非醉客也。叔时易其名,出奇以眩

俗耳。余旧传闻江南有一僧,以觉得度,未尝诵经。闻有书生欲苦之,诣僧问曰:

“上人亦尝诵经否?"僧曰:“然。”生曰:“《金刚经》几卷?”僧实不知,卒为所

困,即诬生曰:“君今日已醉!不复可语,请俟他日。”书生笑而去。至夜,僧从邻

房间知卷数。诘旦生来,僧大声曰:“君今日乃可语耳,岂不知《金刚经》一卷也!”

生日:“然则卷有几分?”僧茫然,瞪目熟视日:“君又醉耶?”闻者莫不绝倒。今

图中诸公了无醉态,而横被沉湎之名。然后知昔所传闻为不谬矣。

虽然,余惧叔时以余与文潜异论,亦将以醉见名,则余二人者将何以自解也?叔时好

古博雅君子,其言宜不妄,岂评此画时方在酩酊.邪?图中诸客洎余二人,孰醉孰不

醉,当有能辨之者。

1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几转相摹写未几:不久

B.以宽得度,未尝诵经得度:得到引度

C.诘旦生来,僧大声曰诘旦:清晨

D.而横被沉湎之名沉湎:深深地迷恋

着,不能自拔

13.下列各组中,全都表现人物罔顾事实,颠倒是非的一组是(3分)

①龙眠李叔时见之曰:“此《醉客图》也。”②此真《醉客图》也,非叔时畴能

③君今日已醉!不复可语④岂不知《金刚经》一卷也⑤君又醉耶?⑥岂

评此画时方在酩酊邪?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叔时认为《晋贤图》中所画的人物是醉客,因其善画,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唯有

张文潜和作者不以为然。

B.愚僧回答不出书生《金刚经》有几卷、一卷有几分的提问,反诬书生已醉,显得滑

稽可笑。

C.作者担心自己和文潜持着与叔时不一样的观点,也将被叔时加以醉名,从而无法为

自己辩解。

D.文章讲述江南僧人的故事,意在以僧之愚顽滑稽讽叔时之不懂装懂、硬充内行。

1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此真《醉客图》也,非叔时畴能辨之?(3分)

(2)此画晋贤宴居之状,非醉客也。(2分)

(3)叔时好古博雅君子,其言宜不妄,岂评此画时方在酩酊邪?(4分)

16.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

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离娄下》)

第19题: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

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

以普从行。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

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日:“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浏I,

骑兵卒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

下忠义

倡。”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民义万人以行。而汝中柏者方用事,阴

沮之,减其军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

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

平时。抵县,即登城,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由是诸将疾普功。水陆进

兵,乘胜拔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