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28讲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经济体制改革(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背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时间:1978年12月。(2)内容: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2.措施(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运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特征包产到户意义使农夫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夫群众的生产主动性(2)发展乡镇企业:1984年后,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进一步提高了农夫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1)中国国情导致改革后实行的仍是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仍特别落后,不利于机械化大生产,不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要实现农夫富有的目标还有很大难度。(2)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要求。(3)土地全部权不清楚。(二)国有企业改革1.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2.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安排的商品经济。3.过程(1)绽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绽开。(2)深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意义(1)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实力,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2)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过程(1)提出目标: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立法保障: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3)发展创新: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对外开放过程1.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创办经济特区:为了汲取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阅历,以促进经济的发展。1980年起,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2)设立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开拓沿海经济开发区:包括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4)进一步对外开放①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记。②从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5)对外开放新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6)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性质:世贸组织是各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2)标记: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3)意义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定选择和实现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契机。标记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②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旺盛与发展,标记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1.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更。(2)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先向小康迈进。(4)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确保到202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2)进程: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特别缓慢;改革开放后,进程加快;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3)特点: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北京城市群等。(4)作用:城市群可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供应依托。3.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条件: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的发展,特殊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2)表现:1995年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截至2007年9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1.72亿。(3)影响:变更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消遣方式;变更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相识世界的方法。4.时尚中国(1)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2)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更。(3)语言时尚:新生语言、外来词汇、港台语言、地方语言等渐渐融合,丰富多彩。“三步走”发展战略(1)制定:中共十三大(1987年)。(2)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内容①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头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其次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有,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经济的转型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什么是体制转型?就是从安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厉以宁《国家命运:中国将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思维激活]“双重转型”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维度给我们供应了视察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同视角。►探究1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史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先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夫主动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安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气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安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确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林毅夫《转型国家须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史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验了20世纪80年头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20世纪80年头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记,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史》(1)史料一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根本区分在于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2)史料二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先,之后在城市全面绽开,新阶段改革的主要使命是突破旧体制,探究新体制。(1)史料一论述了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实践探究。依据史料一,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前后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分是什么?(2)史料二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特点。依据史料二,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的特点。[提示](1)问题: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区分: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前者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后者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先,之后在城市全面绽开;先试点,后推广;突破旧体制,探究新体制。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者新制度需求最剧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3)允许旧体制外出现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动身,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探究2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史料一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拓经济开放区。1990年,确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随着贯穿欧亚的其次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摘编自《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史料二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更图。——摘编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1)史料一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渐进性特征。(2)史料二反映了新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加,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1)依据史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2)分析史料二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缘由。[提示](1)从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安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缘由、详细形式及发展阶段(1)开放缘由①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阅历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确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汲取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阅历,可以加快我国的发展。②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定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③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完成从安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2)详细形式①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②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③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3)发展阶段①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事实上是以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②其次阶段: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事实上是一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③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运用唯物史观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下是一组关于新中国历史变迁的漫画。结合所学学问,对以上图片进行比对,选择两张或两张以上图片,提取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依据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精确,史论结合)[解析]材料中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消费状况。图一说明20世纪50年头中国经验长期斗争后经济残缺,人民生活水平低,“没有钱无法买东西”。图二说明20世纪60年头中国由于轻工业、农业发展不足,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粮食、轻工业产品缺乏,因而实行“票证经济”,人们购物必须要有相应的票,因而“光有钱买不了东西”。图三反映出20世纪70年头“文化大革命”动乱,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物资匮乏,因而出现无货,买不着商品的局面。图四反映了20世纪80年头,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有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传统消费观的影响及对将来的不确定性,人们不敢大量消费,有钱后多进行储蓄。图五反映了20世纪90年头,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社会物资、商品种类不断增多,人们在消费时面临多种选择,因而出现“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的状况。图六反映出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购物可以不用现金,多种电子支付方式的兴起,使人们“不拿钱也能买东西”。从材料中任选两张或两张以上图片,提取一个角度,如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变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究中曲折发展;科技发展影响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等等;进而结合史实进行阐述即可。[答案]示例:论题:改革开放前后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变更。阐述:图二、图五经过“一五”安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安排经济体制在我国得以确立,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确定的改善和提高,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国家通过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资供应的问题,于是出现了图二中“光有钱买不了东西”的场景。20世纪90年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发展,我国逐步由安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五花八门的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消费者的选择性多了,但却更加无法选择了,于是出现了图五中“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的情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头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实践的必定选择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溢朝气和活力,就必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安排经济体制理论探究的科学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考法示例】运用生活情境,隐性考查经济体制改革(2024·全国Ⅰ卷·31)1983年,安徽某面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C.经济全部制结构起先发生变更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渐渐扩大知情境:本题运用1983年8个年轻人承包面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的生活情境,深化认知经济体制改革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明立意:以安徽某面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经营方式的变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说明等核心素养。抓关键:“1983年”“经济责任制”“承包经营”是解答本题的主要路径。理思路:解答本题时可以这样去思索:1983年,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起先了几年,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立刻起先,它的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题干中的制药厂实行经济责任制,就说明是企业自己负责,这确定就是在扩大自主权,安徽省委、省政府后来实行小型国营企业的承包经营也是如此。到这里答案(D项)就特别明确了。【真题体验】1.新时期对外开放(2024·全国Ⅱ卷·31)1978年底,中心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快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状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探讨()A.增加国营企业活力B.主动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B[依据材料“1978年底”“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状况的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中国共产党探讨日本等国家经济发展的缘由是为了借鉴他国阅历,主动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故B项正确。]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024·全国Ⅲ卷·31)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加B.国企改革全面绽开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A[材料反映的是1983年企业(百货商场)与人民政府签订承包合同,该合同的规定一改过去的安排制度,激励企业创收,因而激起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热忱,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故A项正确;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绽开,故解除B项;C、D两项提出于20世纪90年头,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故解除。]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2024·全国Ⅱ卷·31)1979—1981年,中国削减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安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起先逐步退耕还林还牧,激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A[削减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还林还牧,举办社队企业,这使得农村比较单一的农耕经济结构发生变更,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项正确;社队企业属于集体企业,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起先实施和推广,C项“完善了”的说法错误,故解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错误。]4.改革开放后的乡镇企业发展(2024·全国Ⅲ卷·31)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上表中的数据变更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A[材料反映了20世纪80年头我国乡镇企业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商、饮、服务业等行业,而农业领域的数量反而降低,这说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转移,故A项正确;城乡一体化在20世纪80年头并未实现,且现在仍在建设当中,解除B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初步确立的,故C项错误;题干只是呈现了1982年到1988年我国工业领域中乡镇企业的数量变更,无法体现工业结构的变更,解除D项。]5.经济体制改革(2024·全国Ⅰ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心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事实上是把安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安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确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见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C[本题的关键信息:一是时间“1990年”,二是“把安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安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这份报告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安排,主见摆脱旧的安排经济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解除。]6.经济特区的设立(2024·海南单科·25)1979年7月,中共中心做出确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干脆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安徽起先的,与材料中“广东和福建两省”不符,故A项错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确定以广东和福建两省为基础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故B项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与材料时间“1979年”不符,故C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起先于1984年,与材料时间“1979年”不符,故D项错误。]1.(2024·德州模拟)“最初,我们的很多干部都想不通。我们为什么要放弃集体生产共同富有的原则而去走发家致富的道路?这不是我们曾经反对的资本主义道路吗?然而,群众却特别热心。”文中“干部想不通”的历史事务是()A.三大改造 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干部想不通”的却是“群众所特别热心”的历史事务,而“群众特别热心”的事务是“放弃集体生产共同富有的原则而去走发家致富的道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该事务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所推广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D项;在三大改造中实行的政策是“集体化”,这与题干中“放弃集体生产”不一样,解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大跃进”,解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走的是共同富有道路,这与题干中“放弃集体生产共同富有的原则”不一样,解除C项。]2.(2024·福州模拟)1979年,新华社报道了山东临清赵汝兰一家植棉纯收入10239元的新闻,被多家媒体转载。其次年又报道了兰州雁滩公社李德样从生产队分到一万元,被社员们称为“万元户”的通讯。“万元户”一词由此起先流行。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模式初步形成B.农村改革由东向西推动C.社会价值观念渐渐转变D.人民公社体制焕发朝气C[新华社对两个万元户事迹的报道使得“万元户”一词起先流行,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故选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解除A项;新华社报道的依次是先山东临清,后甘肃兰州,但这并不等同于农村改革是由东向西推动的,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民公社体制,解除D项。]3.(2024·许昌一模)同1978年相比,1982年我国的工农业产值增长32.6%,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较为明显,而且,失调的经济比例也有所调整,国民经济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B.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逐步绽开C.全面平反冤假错案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依据材料“同1978年相比,1982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较为明显”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此时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显著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绽开,推动了生产力进步,故选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记着国家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解除A项;“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属于政治改革,解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于1992年之后,解除D项。]4.(2024·丹东模拟)“星期日工程师”是指周一到周六为国营企业工作,周日或节假日为民营、乡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物流运输车辆承包经营合同
- 2024年度某科技公司与服务商关于云存储服务的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光伏发电项目运营与维护合同
- 2024年度版权转让合同:著名音乐专辑版权交易
- 抗风湿手环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广告内容和投放时间
- 2024年度健康保险与福利计划合同
- 2024年度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
- 2024年度云服务合同(含云计算和云存储服务)
- 2024年度办公设备采购供应合同
- 工程联系单表格样本
- 静女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滑坡泥石流-高中地理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
- 维修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 三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竖式计算300道带答案
- 《hadoop基础》课件-第二章 Hadoop介绍
- 昆山国宾体检报告查询
- 铜矿的热法冶炼与电法冶炼
- 2023年MBA综合真题及答案(管理类联考综合)
- 客户分析方案
- 复杂网络分析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