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某些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早期出现的那种过激的军国主义的爱国主义,是反动统治阶级成功地向群众灌输的结果,其目的在于使群众放弃支持革命,吸引群众支持现存的社会制度。事实上,统治阶级中那些最反动的人,是最不信任国家主义的。黑格尔与马志尼朱塞佩·马志尼(1805—1872),意大利爱国者、革命者。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其吸引力,他们认为,民主同国家主义是相互促进的。参加国家事务的意识越强,国家越能真正体现它所建立的这些具有重大价值的不平凡的制度,人民保卫国家、服务于国家的主动性也就越高。国家成为民众效忠的焦点之后,宗教势力才能被遏制。国家为那些已经超过爱幻想的年龄、尚未事业有成的人们打算好了人生的目的、多彩的生活、激烈的时刻与庄重的地位。但是,国家只有同别的国家相比,才能量出它的价值与力气。无论国家的目的有多么和平,国家的理念有多么高大,它想避开(世纪之交,越来越多的思想家都在试图避开)一个结论是越来越困难了,这个结论就是:国家的最高使命是斗争。

这样来说明1914年最令人夺目的现象,好像就可以讲得通了。这一年,激烈的人群拥塞在欧洲各大城市的大街上,英国的志愿入伍者堆在征兵处想在惊慌局面结束前进入法国;法国的圣西尔军校毕业生穿着过时的制服,戴着白手套,军帽上插着大毛球,步伐整齐地进入战斗;德国的预备役军人,夏天还是高校生,现在手挽手,唱着歌,去迎接英国人在朗吉玛克的机枪手们送给他们的死亡,这种几乎像是狂喜的气氛,明显是受到当时文学作品的感染。1914年,就像1789年,虽然看来可说是一种体制的大崩溃,或许是一种文明的大崩溃,但从其他方面来说,则是一个蜕变与更新的时刻。在1789年这个无限空间里,郁结的能量释放出来了。受到军事专业训练的广阔民众怀着充分无比的良好愿望向前挺进。他们踩烂了靴跟去争取实现施里芬的不行能实现的目标。他们毫无怨言地把生命贡献出来,去履行乔弗里的进攻战略。他们还在接着不断地前进。支撑欧洲各支大军的热诚在1914年爆发,但在两年后起先低落下来。但是也有例外,至少英国与德国两国,这种热诚只是被纳入了坚韧不屈与耐性硬撑的格局。这种热诚是广泛传播的,不仅军队,而且包括军人之所由产生的各个社会阶层;报纸刊物既反映了又助长了这种热诚。假如把这简洁地归咎于统治阶级的宣扬、操纵,那是机械的曲解。英国与法国的传统政治家阿斯奎思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思伯爵(1852—1928),英国闻名政治家,1908年任首相。们与维维安雷内·维维安(1863—1925),法国政治家,1914年6月当选为内阁总理。们在斗争初期驾驭大权的,被级别较低的人物如劳合·乔治们与克里孟梭们不客气地挤到了一边,后者较能对我们所谓的“极右翼”作出反应。甚至在德国,平民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于1917年在统帅部策划下被迫下台,继承他的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军事独裁受到一个强力组织“祖国前线”的支持,这个组织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或许最大的支持来自中下层阶级。

全部这些使得只有很少一些有远见的先知者预见到将来必定会出现全社会总动员以投入一场旷日长久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某些思想家曾以为20世纪的斗争将是速战速决的,因为他们不信任大规模斗争还能是不速战速决的。全部适龄男子都穿上了军服,还有谁来耕地?谁来工厂做工?算算斗争的巨大费用,整个财政机器还能不垮台?──斗争国际化,国际贸易中断,财政还能不垮?所以,斗争确定会在圣诞节前结束,谁也不去想,要是结束不了怎么办?

到圣诞节硬是没有停战。西线并未转入僵持局面,东线也没有确定性的战果。18世纪的政治家们只向各自的君侯负责,假如现在还是他们当政,在打了一场像1914年那样既无明显输赢又耗资巨大的战事之后,到1915年或许会跑到一起来拟订一个大家都满足的和平协定。可是,1914年启端的斗争,具有公众热诚、公众期望、公众义愤的威力,是无法像1792年那样轻易驾驭的。欧洲各国人民全部武装起来,并已承受了可怕的牺牲,是不会只作出一点小调整以保持权力平衡就罢休的。俄国人,通过他们新建立的代表性机构,不仅要求保证东南欧的斯拉夫人置于俄罗斯的爱护下(这样就会使哈布斯堡帝国四分五裂),而且要求获得俄国外交政策历史悠久的老目标──君士坦丁堡。德国人,除了少数无畏的社会主义者外,要求获得领土足够抵挡敌人方面的任何一种联盟,永保本土的平安。英国人,用阿斯奎思先生的话来说,在彻底摧毁“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威逼以前,誓不把剑插回鞘内,直到德国人最终彻底失败,以致其政治制度可由协约国来随意摆布。所以,斗争必需打下去。1915年好战分子再次企图在战场上作出分晓──德国人在东线实行深化穿插并侧翼包围的战术;法国人在西线连绵不断地正面进攻;英国人试图用两栖包围的战术进攻达达尼尔海峡,以显示它的海上威力。到了这年的年末,可以看清,100年来用来训练士兵的拿破仑战术──德国人称之为“压倒战术”,即以优势兵力压倒对方的战术,现在已经不灵了。17世纪与18世纪的斗争,其战略目的多半不是摧毁敌人的军队,而是耗竭敌方的经济资源,因此打的是消耗战、疲惫战。18世纪要达到这样的战略目的最好是避开战斗;到了20世纪则改用诱敌法:发动一些进攻,但并不期望获得重大战术成功,只为了迫使敌人更快地用完其资源。1916年德国人进攻凡尔登,正是这个意思;英国人1916、1917年在西线也是这么做的,假如不是完全一样的话,区分只在于更延长了时间。一位英国将军直率地说,钱袋最长的一方必将取胜。

为此,军队不再是国家战时的代理人或战士。他们只是工具,被好战分子用来榨干对方的资源,流干对方的血。与此同时,另一件传统武器──海军封锁,也变得目的不明白。很快,两个海军大国英国与德国,抛弃了300年来有关海战的种种限制(不久前,1909年的“伦敦协定”还重申过那些限制),即:海上封锁须严格限于可用来从事斗争的物资。如今,两国认定,全部的物资都同斗争有关。英国与德国就这样处于相互围困的状态。当和平到来时,战场上的成功还不如经济上的与心理上的创伤来得多。

这种斗争带来的沉重负担,老百姓只好承受,无处去埋怨,打仗欠下的债务,高得惊人。妇女代替男子在地里耕田,在工厂做工。平民百姓用不起奢侈品,屈从于日益严格的必需品配给制度,勒紧裤腰带,商店里的货品已消逝殆尽。交战双方的社会都经验着同样的变更。政府对新的社会领域与经济领域加强限制。要求广泛参加政治的压力增加了,并在很大程度上被接受了。政府不得不接受工会作它的伙伴,并承认了工会的权利与它在社会上的地位。征收斗争税不再像从前那样按公民财宝多少规定不等的税率,现在拉平了。假如说,社会的军国主义化是老式的上层人士的新巧独创物,那么,他们可做了一桩最亏本的买卖。因为,在爱国心激励下的欧洲各国人民,牺牲一切去追求不行能得到的成功,这种成功是足以摧毁上层人士自己。1914~1918年,欧洲的王朝国家,其王室与掌权的贵族世家已存在了500年,在数周之内纷纷土崩瓦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人类创建了一个沙漠,把它叫做和平。《凡尔赛和约》直到1919年6月底才签订,那已是西线月牙形战线上鸟儿重新歌颂9个月以后。德国代表遭遇挫败;威尔逊十四点的某些志向主义的东西最终披上了强权政治的丑陋甲胄。但是,德国已无力抗议,停战条款就是要它处于这种地位。到1918年12月中旬,协约国军队已进抵莱茵河,并占据了彼岸的桥头堡──英军位于科隆四周,美军占据科布伦茨,法军占据美茵茨。德国的全部潜艇都已经倒戈、被禁锢或者被凿沉了。德国公海舰队(11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49艘驱除舰)无可奈何地处于停岸在斯卡帕湾英国大舰队的大炮底下,直至1919年6月被德国水兵凿沉,数以千计的火炮和机关枪已经交给协约国军队。德国人的倔强是徒劳无益的:进一步向德国本土进军的威逼足以迫使他们屈服。

和约强加在欧洲头上:一些人认为民族自决已失去限制,另一些人则说志向主义已与好用主义相结合;德国人认为太苛刻,而协约国人民则认为太温柔。犹如一切用鲜血达成的妥协历史一样,这一次妥协──《凡尔赛和约》也是短暂的。

和约激励在德国建立民主政府即魏玛共和国,但是把罪责、赔款和一大堆麻烦加在它的头上。和约规定了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复活的检查和保证措施,但协约国并没有执行。1933年1月30日,一名穿褐色衬衣的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勇的下士,僭取了比德皇曾经享有的更大的个人权力。和约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新的国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但40年以后,它们仅仅是名义上自由的主权国家。和约重画了巴尔干国家的地图,但是这些国家由于它们的隐私警察以及它们的专制政治而仅仅在形式上有所变更,实质上依旧故我。在把东普鲁士与德国分开的波兰走廊,和约创建了一种对民族统一主义的鼓舞,同时也是对暴乱煽动者的激励。

当美国摒弃它的总统威尔逊并且拒绝和约建立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时,它让欧洲自作自受。向一种新的美国孤立主义倒退的步伐,于1923年美军撤出莱茵兰时加快了;这种新孤立主义的出现,在经济上是由于旺盛时期,在心理上是由于缓慢地相识到这场斗争并没有给民主制度带来平安。英国军队在莱茵兰始终待到1929年12月,法国部队比英国部队还多待了6个月。

但是,有时被说成是门外汉或导师们起草的《凡尔赛和约》是一种事实、一种后果,而不是缘由;它并不是这场斗争带来的罪恶的渊薮。罪恶的渊薮是这场斗争本身:它的规模之广、流血之多以及破坏性之大都是史无前例的。《启示录》中的四大瘟神纵横驰骋于全世界。俄国内战持续了两年多,布尔什维主义威逼着俄国(1918年12月~1919年2月),并随着贝拉·库恩在匈牙利建立短暂的共产党政府(1919年3月~8月)而在中欧昙花一现,约瑟夫·毕苏茨基和他的英勇波兰人在华沙的大门口阻挡了红色浪潮(1920年8月14日)。疫病席卷世界:1918~1919年的流行性感冒,使50万美国人和数百万其他国家的人丧生。从废墟中进发出斑疹伤寒、天花和瘟疫。饥荒悄然靠近穷人;腹部肿胀、眼窝深陷的婴儿图片使吃得饱的人看了无法入睡。一位叫赫伯特·胡佛的工程师,因组织对比利时、俄国和遭斗争蹂躏的其他国家的饥饿赈济和救援而赢得了国际声誉。在小亚细亚趁机打劫的希腊,与土耳其进行了两年之久的斗争,直到一位被称作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将军即新土耳其之父,在士麦那大破入侵者(1922年9月)才停止。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和阿拉伯人内部的派别斗争以及对英、法政策的不满,增加了中东的惊慌局势,起先了流血冲突,而且至今未尝稍停。德属非洲殖民地变成了折服者的战利品。在西太平洋和远东,在日本朝阳的照射下,亚洲属于亚洲人这种说教的毒种萌芽生根。这一切留下了无穷后患。

大战的统计数字──按生命和物质损失之巨大是令人惊异的──为长久而凄惨的后果,为至今仍未结束的苦难,供应了真实的缘由。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特大地震震撼了现代人类的历史。总计最少有860万军人阵亡,或因重伤或疾病致死(某些估计超过1000万人)。至少另有2122万人受伤。俄、奥、德、法四国损失最为惨重;包括被俘和失踪在内,人员损失占动员总数的比重,德国较小,占64.9%,奥匈最大,占90%。

军队伤亡(最近似整数)①国家阵亡或因伤因病致死伤俄国17000004950000德国17730004216000法国13850004266000英帝国9084002090000奥匈12000003620000意大利650000947000土耳其325000400000塞尔维亚与门的内哥罗48000143000比利时1400044700罗马尼亚335700120000保加利亚87500152400美国116516234428希腊500021000葡萄牙720013800

①军事行动、饥荒、疾病和紧随大战而来的内战以及动乱还造成数以百万计的平民伤亡,但无精确统计。

这场斗争耗资3380亿美元;美国从今起先有国债,且始终未能消退,费用还在上升。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115.3万吨)。千百万人无家可归。

这场大战有很多军事上的教训。其中主要的一条,用克里孟梭的名言来说就是“(斗争)太重要,不能交给将军们去干”。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全民的斗争:男人和妇女,工业与农庄都被利用来为它服务;它是一场“大工厂”的斗争,比起最终由北方的工业优势确定输赢的美国内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兵团”起了血腥的作用,但是俄国人最充分地体现了以不足够的工业手段进行斗争的国家的命运。美国人发觉了“工业动员”这个词的意义;单有大兵团是不够的,百万大军不行能一夜之间就武装起来。工厂从平常转入战时须要有个“周期”,即打算时间。国家的安排可谓洋洋大观,但其执行则是很不得力的:向美国工厂订购了2.3万辆坦克,到斗争结束前只完成26辆;美军作战运用的2251门火炮中,仅有130门是美国制造的;美军在法国消耗的885万发炮弹中,208327发是美国制造的。工业动员的这个教训,在下一次世界大战中对美国将大有裨益。

英国和整个协约国的高级斗争安排与指导机构,在逆境中从混乱和各行其是发展到协作和多国共同努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陆海军将领们或许不能同历史上的宏大统帅同日而语,但也有某些人算得上出类拔萃,如艾伦比、莫德和弗朗歇·德斯佩雷;缺乏想像力、固执且感觉迟钝,但在不多的宏大时刻,在经受考验时坚决不移的海格;以少量兵力屡成大功的利曼·冯·赞德尔斯;极盛时期的鲁登道夫、霍夫曼;俄国的勃鲁希洛夫;塞尔维亚的普特尼克;新式渗透战术的大师胡蒂尔;霞飞和福煦;罗杰·凯斯爵士,希佩尔和西姆斯海军将军;在规模小的部队方面还有土耳其的穆斯塔法·凯末尔和东非的莱托—福尔贝克──全部这些人以及其他某些人,都应当受到特别的礼赞。但是,集中体现在西线的消耗战和僵局的苦痛,公道地说不能怪罪将军们。他们生活在斗争史上火力(即机关枪和火炮)大大超过机动力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机关枪为基础的地面防卫短暂强于进攻,尽管犹如德国人一再显示的那样,细心打算和战术上的足智多谋可能意味着进攻的损失比防卫小。胡蒂尔的渗透战术找到了实施突破的钥匙(这种战术在其次次世界大战中以崭新的形式成为德军闪击战的基础)。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队基本上是用骡马牵引的,无论是飞机还是坦克都没有在数量和实力方面充分地发展到可利用突破口扩大战果的程度。

在海上,正值装备着装甲和巨炮的战列舰臻于完善的时代,潜艇和飞机给历史投下一道长长的阴影。战胜国或许直到1917年无限制潜艇战使英国遭到失败的威逼(尽管是短暂的)之前,并没有充分相识到海上力气的极大重要性。与此相对应的是封锁圈的致命紧缩(这种紧缩是缓慢而无情的,对于德国具有毁灭性)──它是协约国克敌制胜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个因素,这场斗争就不会成功。英国重新吸取了它的海军历史上的教训:海战虽然在武器装备方面耗资巨大,但在人员伤亡方面却是相对便宜的。惋惜对整个一代英国青年来说,这种相识为时已晚。与杀人盈野的西线相比,海上的伤亡是微乎其微的:英国海上伤亡总计39940人(亡33527人),加上商船队死亡14661人。德国在海战中死亡2.5万人、伤3万人、被俘1.2万人。

就技术方面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科学与工业相结合为斗争服务从而产生的潘朵拉罪恶之盒的预演。飞机,特殊是用于现在人们所知的“战略轰炸”即对大后方的斗争的飞机,在1914~1918年还是一个次要因素。整个斗争期间有48艘飞艇(可驾驶的)空袭英国,炸死556人;同期飞机进行了59次空袭,炸死857名英国人。约720名德国平民死于协约国类似的空袭。毒气的大量运用造成91198人死亡,1205655人受伤。而现在的毒气与当年的相比是威力更大的武器。坦克、飞机、车辆、导弹和核动力舰艇把当今核时代能够拥有的无限火力同机动实力结合起来。今日,斗争是真正的总体战:各国人民的斗争,各个国家的斗争,大试验室、大工厂、大兵团的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治后果至今犹存。按斯彭格勒悲观的说法,这次大战明显标记着“西方衰落”的起先;它确定地刺激了西半球(美国、加拿大)和远东(日本)的世界权力中心以牺牲西欧而成长起来。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减弱了限制它的实力。英国折服土耳其主要是依靠印度的人力,但是英国对古老土耳其帝国残存部分的主权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插曲。随着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英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气来维持它在中东的地位了,从而创建了一个争相弥补的权力真空。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

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缓缓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