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化学方程式》7_第1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方程式》7_第2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方程式》7_第3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方程式》7_第4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方程式》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组织方式团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质量守恒定律5.1质量守恒定律;5.2化学方程式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5.3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5.4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掌握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看: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增加或减少;2.能说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了解书写进行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正确书写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3.通过在化学反应中的运算,能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定量问题,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处理化学反应中计量问题的能力。4.通过具体操作、实际观察、小组讨论、总结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5.通过对从易到难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实现一题多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题的基础,从而提高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与认识。6.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研究、推理,帮助我们学生学习认识一个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进行系统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环境科学技术方法的教育。7.认识到对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辅相成、质与量统一的辩证观(二)教材分析2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学习九年级化学时的三个具有主要影响的化学名词,而化学方程式则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学生进行学习化学时的主要信息载体。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的质变有一定的基本了解,对自然界中的氧气、水和物质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其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是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教学方法只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无法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也无法反映出各个物质间量的关系,使用起来极不方便,让学生处于一个不利于学习化学的环境中。从这个单元开始,学生们将进一步学习从哪种物质到有多少种物质。通过对这个单元的学习,从定量的视角来认识化学反应,并解决实际的问题。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为将来更好地学习化学打下夯实的基础。本单元内容共分为三个重要课题。课题1通过进行一系列化学问题探究形式,引导每一个学习者自己都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探究每一种化学反应的客观发展变化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工作做好相关理论知识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课题3从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过程,这是化学方程的具体应用。(三)学情分析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能量守恒。在前四个单元的学习中,学习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变化,特别是第三四单元的学习,通过电解水实验、水分解微观分析,通过对水的组成和结构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为本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打下基础。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等化学用语,再加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奠定基础。学生在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前提下,加上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教师适当的引导就能突破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关。九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独立判断性明显发展,记忆力逐步发展到以理解记忆为主。虽然看问题不全面,易片面,急于下结论,但是也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习的独三、单元学习作业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开阔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可以实现得到化学方程式的需求,通过学习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进行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计算教学方法,提高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4.学会梳理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网络5.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化学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化学之美。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单元以从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出发,利用知识网络图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相关联的概念。如图1所示。再根据知识结构,整理出本单元的课时主题和目标,如图2所示。再根据课时目标设计相关作业。34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学会用质量守恒定律并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作业1.下列过程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高粱酿酒B.炸药开路C.石头雕刻D.牛奶发酵1.参考答案:C分钟3.设计评价:A.B.D选项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选项是物理变化。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来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作业2:小李和同学们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你和她们讨论下列问题:(1)图中有哪些微观实质?①是______,②是_______。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1.参考答案(1)①每个氢分子分裂成两个氢原子,每个氧分子分裂成两个氧原子②每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2)C2.时间要求:3-4分钟3.设计评价: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①无意义或空语言组织混乱分子原子概念混淆从分子分裂成原子分析能正确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微观实质变化②无意义或空语言组织混乱概念混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能正确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微观实质变化(2)错选A与B对分子,原子,元素与化合物之间的概念理解不够。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这题的设计意图旨在巩固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5二课时培作业1.如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A起催化作用B.该反应中C是生成物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1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A反应后A的质量减少了,所以不是催化剂,是反应物;错选B反应后C的质量减少了,所以是生成物;错选C反应后A,C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B的质量增大是生成物,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催化剂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作业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图表回答问题: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93反应后的质量233x(1)x=_________。(2)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_________。(3)如A、B、D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8、12、3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用A、B、D表示)。2)14:3(3)2A+B=2D62.时间要求:3-4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简单计算从化学反应分析从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分析能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2)无意义或空知道质量比行质量比用反应前后质量和进行比较能正确利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计算(3)无意义或空能书写字母表达式能书写简单的字母表达式和化学式能书写熟悉反应的字母表达式和化学式运用已学书写陌生反应的字母化学方程式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设计意图主要是结合未知量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式的意义及表达方式。第三课时课时目标: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作业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B.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反应条件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1.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1-2分钟3.评价设计:正确选项A、B、C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D选项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则生成物不需要标注气体符号。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这道题主要考察在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时要遵循的原则与步骤,不能凭空想象,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作业2.下面是书写“镁带燃烧”化学方程式的过程(1)你认为三个步骤中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书写步骤①一写:Mg+O2→MgO原因分析书写二配:7步骤②Mg+O2=MgO2原因分析书写步骤③三注:Mg+O2t=MgO2↓原因分析(2)请按上述书写步骤正确书写两个化学方程式。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编。1.参考答案:(1)①正确②错误,配平不能改动元素符号与下角的数字,短固体3Fe+2O2→Fe3O43Fe+2O2点燃Fe3O4②略2.时间要求:6-7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不了解化学式正确书写形式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能正确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2)无意义或空不了解化学式正确书写形式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能正确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目主要让学生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臆造;要分清反应物与生成物;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忘记配平;要正确使用“↑”“第四课时课时目标: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简单计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作业1: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1.参考答案:802.时间要求:2-3分钟83.评价设计: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共140g,所以A和B的质量之和也应为140g。由于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7份(3+4=7),A占其中3份,B占其中4份。所以消耗B的质量为140g÷7×4=80g。出现错误情况分析:对质量守恒定律理解不透,计算不准确。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作业2: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1)m值是(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2)8+2n=6×2+2+16n=11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8CH3OH+11O26CO2+2CO+16H2O11×3216×18x3.6gx=4.4g答:参加反应的氧气为4.4g。2.时间要求:6-7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上不理解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能正确掌握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实质(2)无意义或空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化学方程式没有正确配平计算不准确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进行计算9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题要求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去确定化学计量数。质量守恒定律不仅体现在宏观上总质量相等、元素的质量相等,还体现在微观上原子个数相等。根据碳原子数反应前后相等,8=m+2,m=6;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为8+2n=6×2+2+16,n=11,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由生成3.6g水,求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作业1:火箭常用联氨(N2H4)作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NO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A.N2B.NO2C.NH3D.N2O1.参考答案:A2.时间要求:2分钟。3.评价设计:根据在N2H4+2NO2X+2H2O反应中,反应前共有氮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反应后的原子为: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则2X中含有氮原子4个,故X的化学式为N2,故选A。错选B、C、D的学生应该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这一性质理解不透彻。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作业2:氧化铜在氢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生成物是(),反应条件是(),还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加热条件下,每()份质量的氧化铜与()份质量的氢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和()份质量的()。 加热 加热CuO2+H2Cu+H2O;CuO2(氧化铜)和H2(氢气);Cu(铜)和H2O2.时间要求:2分钟3.评价设计:填写不正确应该是对化学反应的实质不理解,不掌握化学反应的过程;对化学式的书写不会;不理解化学方式是的书写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体主要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前提下考察化学反应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作业3:举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2.时间要求:5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作业3无意义或空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利用化学式正确表达出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能正确书写化学反应后方程式能正确利用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正确标注生成物物质状态及反应条件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自主训练题主要巩固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要以事实为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