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备课拓展(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8.2《登高》-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备课拓展(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8.2《登高》-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备课拓展(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8.2《登高》-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备课拓展(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8.2《登高》-高一语文上学期同步备课拓展(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登”,升也,走上高处;“临”,视也,自上视下。

所谓登临诗,是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山、亭、台、楼、阁等)而情思涌动,赋诗兴叹,抒发自己胸怀的诗词。甲骨文登甲骨文临登高诗一、羁旅漂泊,思乡怀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感时伤怀,忧国忧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三、咏史怀古,借古讽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诗情哲理,旷达隐逸。杜

甫壹·知人论世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

、杜少陵等,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被誉为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

”。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

这条主线。其诗歌风格基本上是“

”,“

”和“

”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少陵野老

现实主义诗史诗圣忧国忧民沉郁顿挫三吏三别杜甫人生四时期代表作《望岳》

读书游历时期(35岁之前)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二十岁后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

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满怀政治理想到长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落榜,困居长安10年之久。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的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杜甫人生四时期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被安史叛军俘获,面对混乱的长安写成《月夜》、《春望》等诗。后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写诗把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不朽之作,即“三吏”、“三别”,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登高》、

陷贼和为官时期(45-48岁)弃官携家逃难至成都,后蜀中军阀作乱,漂流到梓州、阆州。后去投靠剑南节度使严武,严武死后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的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代表作《春望》“三吏”“三别”

陷贼和为官时期(45-48岁)“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音乐美。知识补充补充: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到夔州,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在这三年里,他生活很困苦,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贰·整体感知诵读感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zhǔzhuóliáo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凄楚、悲伤、痛苦、孤独。登高诗意疏通秋风急劲,蓝天高远,猿啼凄清。小洲水清沙白,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地飘落,无穷无尽的长江水滚滚而来。漂泊万里远离故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垂老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满心,偏又因抱病停了消愁的酒杯。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所见所感叁·文本研读找出本诗的意象,思考:1、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点?2、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文本研读一:析意象、品意境知识补充链接高考:分析诗歌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答题步骤:①抓住诗中主要意象及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中展示的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景、境、情,三者缺一不可)3、答题套路:这首诗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意境/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在俯仰之间,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境界宏大的秋景图,营造了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漂泊痛苦的情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气逼人,天气寒冷,内心凄凉天地高远广阔,更显人渺小孤单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冷色调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在空中盘旋,急风猛烈,无处停息,诗人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相似(孤独无依)一:析意象、品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让人感到韶光易逝,人生短促长江不尽,更古如斯,会觉得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对比境界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哲理意义)

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落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勾画出一幅广阔的长江秋景图,营造了苍凉雄浑、沉郁悲壮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体会到了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感伤,但同时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一:析意象、品意境问题探究诗文中所说的“落木”,就是“落叶”,“木”就是“树叶”。如果将诗句中的“落木”改为“落叶”好不好呢?请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问题探究诗文中所说的“落木”,就是“落叶”,“木”就是“树叶”。如果将诗句中的“落木”改为“落叶”好不好呢?请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木”字更好。好在“木”字既有树叶的含义,又无树叶的繁密,浓郁之感,突显空阔,光秃的感觉,与“无边”连用,更写出大片树木干枯的场景,蕴含着生命终结的沉重感,更显得萧瑟凄凉,更符合作者对于秋衰败、凋零的表达意图。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触觉:冷视觉:开阔听觉:悲凉视觉视觉听觉视觉色彩静景动景动景静景动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仰视衬托:风急俯视在首联与颔联中,诗人还运用了多种景物描写角度,请结合已学知识,分析首联、颔联有哪些描写角度?问题探究阅读后两联,结合杜甫此诗的写作背景,体悟杜甫想要表达的情感。文本研读二:悟情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文本研读二:悟情感“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你读出了几层意思?离乡万里、时值悲秋、作客他乡、长久漂泊、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国家多事悲八重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文本研读二:悟情感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苦恨”二字如何理解?根本原因:国事艰难苦恨:恨国家动荡不安,恨自己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总结主旨=内容+手法+情感诗人通过写

,运用了

手法,抒发了

的情感。

人生迟暮、壮志未酬的悲愤和忧国忧民、胸怀天下

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诗歌风格:沉郁顿挫随堂练习⒈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