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本课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影响,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变法的命运”是遭到失败。2.“积贫局面的变更”表明变法在经济方面取得成效。3.“积弱局面的改善”表明变法在军事方面取得成效。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2页一、变法的命运1.守旧派的指责:运用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水旱灾难指责变法。2.王安石的看法: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精神,坚持变法。3.宋神宗对变法的看法:动摇。4.结果: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终失败。[思维点击]1.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王安石对宋神宗变法看法的相识请回答:(1)依据材料,宋神宗对变法持什么看法?试分析这种看法产生的缘由。(2)上述看法与王安石变法的最终结局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提示:(1)摇摆不定。作为最高统治者,他一方面试图通过变法来挽救其统治的危机;另一方面,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剧烈反对,又使他不得不向他们妥协。(2)最高统治者对变法没有坚决的看法,变法一旦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就必定失败。二、积贫局面的变更1.缘由措施作用农田水利法保证了农业浇灌和防洪抗灾,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方田均税法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靠山林荒地为生的民户得到了实惠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免役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2.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深化认知]富国之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局面大大变更,但变法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满意农夫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因而没有消退北宋面临的统治危机。三、积弱局面的改善1.缘由措施作用保甲法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实现了兵农合一,为精简军队创建了条件军器监使武器的质量都得以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都得以提高,政府节约了养马费用将兵法确定程度上变更了兵将分别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2.表现: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加,积弱局面有所改观。3.历史地位: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思维点击]2.熙宁六年(1073)十月,王安石全力支持大臣王韶发动了对西夏的斗争,取得了收复河湟(今陕西、甘肃、青海一带)故汉地2000里的大成功。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2)请列举与此现象有关的变法措施。提示:(1)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国力增加,积弱的局面得以改善。(2)保甲法、设军器监、保马法、将兵法。[网络构建]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3页探究一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缘由及教训史料一(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苏辙《栾城三集》(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夫失业,穷愁无告。”——《续资治通鉴长编》史料二(1)依据史料一,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缘由。(2)依据史料二,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缘由。提示:(1)主要缘由: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其他缘由: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2)反对派阻挠破坏变法;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甚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缘由及教训1.缘由(1)保守势力强大,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等保守势力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2)改革派缺少凝合力,不能团结一样地推行变法。(3)宋神宗在关键时刻经常举棋不定,没有一贯地大力支持变法。(4)王安石变法仅仅是封建社会内部当政的地主阶级代表主持的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根本问题,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5)新法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执行不善等缘由,不断出现违反变法本意的事务,引起农夫的不满。2.教训(1)改革过程中用人要得当,擅长执行详细改革措施。(2)改革派领导集团要大公无私,团结一样,协调行动,才能促使改革成功。对应训练1.青苗法实行之后,韩琦从大名府上书宋神宗,指出青苗法的实行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对此,宋神宗说:“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令不行不审。”宋神宗的看法表明他()A.重视收集地方官员对变法的看法B.对推行青苗法的看法发生了动摇C.已经对王安石的变法失去了信念D.对保守派的反对看法仍束之高阁解析: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害民如此”“出令不行不审”等,可知宋神宗要对变法措施实行审慎的看法,对推行青苗法的看法发生了动摇,所以选B项。答案:B探究二全面相识王安石变法史料一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司马光《司马温公集》史料二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赵翼《廿二史札记》史料三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上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主动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1)司马光和赵翼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王安石的?(2)邓广铭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王安石的?提示:(1)主要从王安石的性情以及用人失误等角度进行评价。(2)主要从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对历史的贡献等角度进行评价。对王安石变法的正确评价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2.进步性(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国家的军事力气,在确定程度上变更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困难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确定。3.局限性(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行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动身点,农夫的境况没有根本变更,负担依旧沉重。对应训练2.下列对王安石变法的相识,不正确的是()A.实现富国强兵是其基本动身点B.其改革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C.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