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究(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读长江中游城市群位置图,完成1、2题。1.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第三产业基础好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产业技术领先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为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长远发展,应当 ()①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发展资源型产业②依托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③各城市统一工业结构,增加地域竞争力④依托产业基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1选A,2选D。第1题,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湖南和江西三个省的部分地区,湖南、江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①正确;其次产业基础好,第三产业基础差,②错误;长江中游城市群沿长江分布,京九线、京广线等重要铁路经过此处,沟通东西、联系南北,具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③正确;产业技术比东部落后,④错误。第2题,资源型产业要面临资源枯竭问题,不适合长远发展,①错误;该城市群交通条件好,所以可以依托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②正确;各城市统一工业结构,会导致同业竞争,不利于增加地域竞争力,③错误;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基础好,所以可以依托产业基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④正确。新型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特色小镇是城市化建设的主动力。小镇的面积一般限制在10平方千米以内,人口规模限制在3~5万人,其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特色支柱性产业。读2024年浙江和西北各省区第一、二、三产业比重示意图,完成3、4题。3.西北地区 ()A.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B.以传统型工业为主C.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占主导D.对外开放程度高4.与浙江相比,西北地区特色小镇数量少,其缘由是 ()A.经济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B.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C.第一产业比重高,特色产业少D.劳动力素养低,人才匮乏【解析】3选B,4选A。第3题,结合图示可知我国部分省份的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大小,却无法查看我国西北地区的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的比重,但是我国西北矿产资源丰富,应以资源开发利用等传统工业为主,而不是以轻工业为主;图示陕西、宁夏、青海产业结构以其次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较大;我国西北地处内陆,而沿海的浙江省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其次产业,说明沿海省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达。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特色小镇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一般具有一个特色支柱性产业,因此西北地区特色小镇数量少的缘由,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不是依靠自然条件和人才。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但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医药业和旅游业等特色产业较多,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特色小镇是指有效集合了新型城市化发展区、特色产业和旅游景区的地域类型,建设特色小镇可以疏解过度发展的大城市的某些功能。浙江省是我国首个建设特色小镇的省份,现有海宁皮革时尚小镇、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等2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是全国最多的省份之一。据此完成5、6题。5.关于城市功能疏解,正确的举措是 ()A.加快城市新区建设,迁出全部工业B.严格审批程序,合理限制城市规模C.优化产业结构,适度产业转移D.建设特色小镇,规划其为住宅区6.浙江省的特色小镇 ()A.由乡镇发展而成,是农村的一部分B.独立于城市和乡镇,有特色产业的小城镇C.由小城市发展而成,是城市的一部分D.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以旅游业为主的小城镇【解析】5选C,6选B。第5题,为加快城市新区建设,迁出全部工业,肯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严格审批程序,合理限制城市规模,不属于城市功能疏解;优化产业结构,适度产业转移,是城市功能疏解的正确举措;建设特色小镇,规划其为住宅区,也是没有进行城市功能疏解。第6题,浙江省特色小镇独立于城市和乡镇,不是农村的一部分。是独立于城市和乡镇,有特色产业的小城镇,也不是城市的一部分。不是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发展起来的,以特色产业为主的小城镇,而不是单指旅游业。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都是我国国家级战略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加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北部湾城市群背靠祖国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对东南亚,是我国沿海沿边开放的交汇地区,在我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大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随着海南自贸区的建立,北部湾迎来大的发展机遇。(1)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北部湾城市群发展带来的机遇。(2)推想粤港澳城市和北部湾城市发展中共同面临的环境压力。(3)简述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合作发展可实行的措施。【解析】第(1)题,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空间载体,而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距离相对较近,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会加大北部湾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促进对外贸易;北部湾城市群地区依托我国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如喀斯特地貌与少数民族风情),有利于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加强。第(2)题,留意关键词“环境压力”。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城市群均位于沿海地区,随着城市群的建设,滨海湿地削减,生物多样性削减。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群的建设,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城市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大,加剧了沿海生态环境的污染。第(3)题,城市群之间的合作措施可从交通、产业分工以及建立协调机制等方面回答。两城市群在空间位置上距离相对较近,为促使两城市群合作发展,应完善两地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联系,构建高效快捷的水陆交通运输体系;其次,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两城市群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将粤港澳大湾区部分产业向北部湾地区转移;最终,应完善和建立两地区沟通协作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搭建沟通平台,促进两区域人员、资金的流淌。答案:(1)对外开放程度会加大,对外贸易提升;旅游业获得快速发展;城市间联系与协作加强。(2)城市污染排放量大,沿海环境污染严峻;滨海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削减。(3)加强两地间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快捷水陆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两地协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部分产业向北部湾地区转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构建两地区沟通平台,促进两地资金、人员沟通。【方法技巧】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动,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实行以下措施:(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治理环境污染,爱护生态环境。(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下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改变图”1.该城市收缩的主要缘由有 ()A.环境恶化 B.交通拥堵C.资源枯竭 D.产业转型2.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实行的措施有 ()A.优化产业结构B.加快工业化进程C.建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农村集中【解析】1选C,2选A。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木材的产量一起先比较平稳后来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10年以后大幅度下降,钢材是呈先大幅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材料可知,木材和钢铁是该区域的支柱产业,要瘦身强体意味着规模缩减或者是产量缩减,因此可能是由于某些森林资源和铁矿石面临着资源枯竭,可开采量削减的问题,也可能是钢铁产能过剩或者市场达到过饱和的状态,产业发展出现了萎缩,因此须要相应地削减产量。产量的下降和交通拥堵无关,环境恶化通常是指出现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而支柱产业发生收缩根本缘由肯定是资源本身或者是受经济社会、市场的影响,而非环境问题。产业转型可以促进城市发展。第2题,该市的支柱产业发生了收缩应当实行的措施是振兴产业的发展,尤其要优化产业结构,或者是延长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应当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相协调,而不应当盲目加快工业化进程;材料信息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不应建设新城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城镇人口总量下降,有可能出现了城市中心萎缩的现象,因此要加大城市中心的建设,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振兴中心城市。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农村集中不利于城市发展。二、非选择题(共30分)3.(2024·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一2017年4月1日国家确定设立雄安新区(材料二图1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材料三图2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2)为主动参加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其次大经济体,并主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条件。(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胜利阅历,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三可知,1980年,我国是以其次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是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第(2)题,与深圳特区相比,位于“长三角”地区上海市的浦东新区滨江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经济腹地大。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油密封差压闸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二章 第一节 一 地球在宇宙中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仪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 辽宁省辽东教学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1 采薇(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多文融合阅读教学设计第3课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提花针织面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新型储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
- 第二单元《 参考活动3 应对来自同伴的压力》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摇式冷裱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 撤销失信名单申请书
- 2025年度养老服务机构场地租赁合同及养老服务协议
- 贵州省情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大学生家长陪读承诺书
-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第3版)课件 吕淑然 第5章 事故案例评析
- 2024年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劳动法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成都市成华区七年级上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2024年05月青海青海省农商银行(农信社)系统招考专业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71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