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1概述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方法:主要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采用假定在第一振型条件下,给试验对象施加低周反复循环的力或位移。由于反复加载时每一加载周期远远大于结构本身的周期,实质上还是采用静力的方法近似模拟地震作用。所以又称为伪静力或拟静力试验。目的: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恢复力特性,确定结构构件的恢复力计算模型。钢筋混凝土柱滞回曲线恢复力模型恢复力:结构或构件承受外力产生变形后企图恢复都原有状态的抗力,称为恢复力。衡量结构的耗能能力,确定结构等效阻尼比,从恢复力曲线确定结构一次加载到骨架曲线,结构的初始刚度和刚度退化等重要参数。通过试验可以从强度、变形和能量等三个方面判别和鉴定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试验结构或构件的破坏机理,为改进抗震设计方法和修改设计规范提供依据。优点:试验过程中可以随时停下来观察结构的开裂和破坏状态,可根据试验需要修正和改变加载历程。不足之处是:加载历程是事先由试验者确定的,与地震记录不发生关系。由于荷载在是按照力或位移对称反复加载,与实际地震反应相差很远,另外不能反映应变速率对结构的影响。6.2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加载制度:一般国内外较普遍的为控制位移加载、控制作用力加载和控制作用力和位移的混合加载。一、控制位移加载是一种普遍的加载方式。加载过程中以位移为控制值,或以屈服位移的倍数为加载的控制值。位移可以是线位移,也可以是转角、曲率或应变。位移控制加载一般有等幅加载、变幅加载和变幅等幅混合加载。变幅加载:一般用于确定构件恢复力特性建立恢复力模型。等幅加载主要确定结构在特定位移幅值下的特定性能。一般研究结构强度降低率和刚度退化规律。等幅和变幅混合加载:综合研究结构的性能。研究结构在不同加载幅值顺序对构件性能的影响。控制作用力加载法:通过控制施加于结构或构件上的力的变化实现低周反复加荷要求。由于结构屈服后很难以力控制加载,所以一般较少采用。控制力和控制位移混合加载法一般采用先控制力然后再控制位移加载方法。先控制力加载时,不管位移是多少,先加载到结构屈服,然后施加位移(一般以一参考位移倍数加载),直到结构破坏。6.2双向加载制度为了研究地震对结构构件的空间组合效应,在X和Y方向同时施加低周反复荷载。包括X和Y方向同步加载;
X和Y方向不同步加载6.3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主要讲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体的抗震性能试验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抗震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节点承受弯矩、轴力和剪力的作用,这样复杂的应力使节点产生复杂的变形,其中主要是剪切变形。这样不仅使梁柱连接不能保持直角,而且框架的应力和变形状态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对结构抗震来说,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比一般结构更有意义。
一、试件和边界条件的模拟(a)一般取上、下柱反弯点比为1(b)对于柱铰型结构,上、下柱反弯点取为2.
为了反映钢筋混凝土材料特性,试件尺寸一般不小于实际构件的1/2。最好采用足尺试件。为了避免梁首先发生剪切破坏,建议梁的高跨比一般不小于1/3。边界条件:实际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节点上柱反弯点可视为可移动的铰,下柱反弯点可视为固定铰。节点两侧梁的反弯点可视为可水平移动的铰。
模拟这种边界条件,柱端需要施加侧向位移和荷载,加载和支座装置比较复杂。在实际试验中一般采用柱端为固定铰,梁两侧反弯点为自由端,适合于梁端塑性铰或核心区为研究对象,但要研究柱端塑性铰,需要在柱端施加荷载。二、试验装置和加载设计梁、柱节点试件安装在荷载支撑架内,柱上、下端都有铰支座,在柱顶通过自由端施加轴向荷载。在梁的两端施加反对称低周反复荷载。梁柱组合体有侧移柱端加载试验装置为了反映节点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实际受力性质,可以采用专门的几何可变式试验架来满足试验要求。加载程序:一般采用混合加载法开始采用力的控制方法,等到加到梁的屈服荷载,然后采用位移加载控制。需要研究强度和刚度退化时同一位移下反复循环3-5次。三、试验观察项目的测点布置试验观察内容可根据试验目的来确定,一般要求量测的项目有:支座反力、荷载变形曲线、变形(梁端和柱端位移)、梁或柱端塑性铰曲率或截面转角、节点核心区剪切角,钢筋应力,核心区箍筋应力,钢筋滑移以及裂缝观察。1.荷载和支座反力通过测力传感器测定,梁端加载需要柱端支座反力,而柱端加载需要梁端支座反力。2.荷载变形曲线通过电子位移计测得;3.对于梁端或柱端位移的测定,主要是量测加载截面处的位移,并在控制位移加载阶段依次控制加载程序;4.对于构件塑性铰区段曲率和转角的测点,一般可在梁或柱距离柱或梁截面1/2截面高度布置。5.节点核心区剪切角可通过核心对角线位移量来确定;6.钢筋应力一般通过电阻应变计测定。
7.梁内纵筋滑移可通过主筋上一点对柱面混凝土一点的位移来确定。6.4计算机-加载器联机试验尽管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可以测定结构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但是由于试验历程预先人为设定,不能反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真实反应。为了真实了解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真实反应,需要按照地震反应制定加载历程。一种方法假定恢复力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计算分析,确定结构位移作为加载指令:这种方法问题主要是在试验前必须确定结构的恢复力特性,而假定试验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还要试验结果来验证。很难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真实反应。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提出了计算机-加载器联机加载试验,也称为拟动力试验。拟动力试验的工作原理
不需要假定恢复力模型,而可以由计算机完成非线性地震反应微分方程的求解,而恢复力是通过直接测量作用在试验对象上的加载器的荷载值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