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南_第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南_第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南_第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南_第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学习指南(中文版)

绪论组织学基本技术

一、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可分为机械和光学两部分:

1、机械部分

(1)镜座:呈方形,由底盖和基座两部分组成,基座内有变压器和照明用6V15W

浪铝灯。

(2)镜臂:位于镜座上方,与镜座为一体结构。

(3)载物台:为方型金属台。台上设有标本推进装置,可前后左右移动标本,其

本身可以上下移动。

(4)镜筒:双目镜筒,目镜具有视度调节圈。扳动镜筒,两镜筒的中心距可根据

两瞳孔间距进行调节

(5)物镜转换器:位于镜筒下方,上接不同倍数的物镜,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6)粗螺旋和细螺旋:转一圈粗螺旋载物台可升降15mm,转一圈细螺旋载物台

可升降0.002mm«

2、光学部分

(7)反光镜:位于镜座中央,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常用凹面镜将外来

光线反射到物镜中。

(8)集光器:位于载物台下方,可上下升降来调节光度,上升光度增强,下降光

度减弱。

(9)虹彩:在集光器下方,有许多重叠的小金属片组成,可开大或缩小虹彩的口

径,调节光的强度。

(10)物镜:有各种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低倍镜为10x,高倍镜为40x,油浸镜

为90x或100X。

(11)目镜:每台显微镜上均配有多个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目镜上刻有7x、10x、

16x等符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显微镜拿法拿显微镜时必须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以免目镜及反

光镜失落损坏。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对正低倍物镜,肉眼从镜侧注视,转动粗螺旋使物镜

距载物台平面5mm左右。自目镜观察,打开虹彩光圈,一手扶着反光镜的边缘转

动反光镜对向光源进行采光、调光,使整个视野得到均匀的亮光为准。如视野偏暗、

明暗不均或模糊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并做适当处理:物镜是否对正?反光镜

的角度如何?虹彩光圈开得大小如何?集光镜的高低如何?目镜、物镜、集光镜是

否有玷污?

3、低倍镜观察对光完毕,取标本,使加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平放于载物台上,

用标本推进器固定好,并将要观察的组织推移到载物台圆孔正中。然后,通过目镜

观察,同时慢慢转动粗螺旋,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野内物象清晰为止。

4、高倍镜观察需高倍镜观察的组织结构应先将其移至低倍镜的视野正中,然后

按顺时针的方向转动物镜转换器,对正高倍镜物镜,继之转动细螺旋即可得到清晰

的物象。此时特别注意禁用粗螺旋,以免压碎标本,甚至损坏物镜。

5、油浸镜观察在高倍镜观察基础上,若要对某部结构继续放大观察时,可使用

100x的油浸镜。使用前,先在标本视野中央滴一滴镜油,使油浸镜头与油面接触,

调节细螺旋即可找到物像。使用后,用擦镜纸将镜头及盖玻片上镜油擦净,再用擦

镜纸沾少许乙醉及乙醛擦去物镜上的镜油。

6、观察后处理观察完毕后,取下标本放入标本盒内,整理显微镜,关闭电源,

罩上镜罩。

(三)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显微镜前,首先查看显微镜部件有无缺损、是否松动,并填写显微镜使用

记录。

使用显微镜中,不得随意扳动、互换显微镜或互换镜头,不得擅自拆卸,如发

现部件松动或损坏,应及时报告,进行维修。

维护显微镜清洁,发现不洁,及时擦净。各种镜头玷污,影响物象清晰程度,

应取擦镜纸轻拭,切勿用手或手帕等擦拭,以防被汗液或沙尘污损。

使用完显微镜,复正镜筒,物镜转离镜台中央圆孔并叉开,检查镜头、集光器、

反光镜及标本推动器是否松动,确信无误后盖上镜罩,并填写使用记录。

二、标本制作过程

下面仅介绍石蜡切片,HE染色的标本制作过程。

取材:要在死亡最短时间内取新鲜标本,切成厚度不超过0.5cm的组织块。

固定:为防止组织发生自溶等死亡变化,需将组织块放入固定液内固定。常用

的固定液有10%福尔马林、无水乙醇、Bouin、Zenker和Susa等。固定时间一般

3~24小时。有些固定液(如福尔马林)固定后的组织块要进行水洗。

脱水:从低浓度乙醇开始,一般经70%、80%、90%、95%、100%浓度的乙

醇,各6~12小时。

透明:用二甲苯透明组织块,便于石蜡浸入包埋。

浸蜡:透明的组织块浸入熔化的石蜡中(56℃~60℃)2~3小时。

包埋:将熔化的石蜡倒入包埋框中,后再将浸蜡后的组织块放入包埋框内,待

石蜡冷却后变成固体。

切片和贴片:蜡块经修理后,固定于木块上,然后安装在切片机上切片。普通

标本切5~10Um。

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是用苏木素(Hematoxylin)和伊红(Eosin)染色,简

称HE染色。过程如下:

1、二甲苯10分钟,除去石蜡。

2、各级乙醇,100%,95%,90%,80%,70%各约3~5分钟,除去二甲苯。

3、蒸锚水洗5分钟,洗去乙醇。

4、苏木精液染5~10分钟,细胞核(嗜碱性)被染成紫蓝色。

5、0.5%盐酸酒精分化数秒。

6、流水冲洗约30分钟。

7、伊红液染1分钟。细胞质(嗜酸性)被染成粉红色。

8、水洗数秒,以洗去浮色。

9、用各级乙醇脱水,70%,80%,90%,95%,100%各5分钟左右。

10、二甲苯10分钟,使标本透明。

11、封固:将透明的标本用树胶加盖玻片封固。

三、绘图要求

绘图是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中的基本训练。在认真观察中,将图像绘出,易于

加深理解与记忆,并可作以后的回忆与参考。

绘图主要采取镜下实物绘图,绘图时要注意各部之间的大小比例及颜色。一般

常用红蓝铅笔描绘HE染色的切片,用红色描绘细胞质;用蓝色描绘细胞核。注意

色调的深浅,笔道均匀,正确反映镜下结构特点。最后用铅笔注明标本名称、放大

倍数、绘图日期和染色方法,图中注字要规整,拉线平行整齐。

四、脊神经节(spinalganglion)

片号:28材料:人脊神经节方法:切片、HE染色

低倍:可见脊神经节表面有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包绕。脊神经节细胞成群

分布。

高倍:脊神经节细胞胞体大小不等,胞质(cytoplasm)嗜酸性,含有细小的

嗜碱性颗粒。核(nucleus)内异染色质少,核膜(nuclearenvelope)、核仁(nucleolus)

明显。细胞内可见脂褐素颗粒,呈棕黄色。每个神经细胞周围均有一层较小的被囊

细胞(又称卫星细胞satellitecell)。在脊神经节细胞群之间有成束分布的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

【实验设计】图1脊神经节

我们要观察大鼠肝脏的结构特点。现在有一只发育正常的成年雄性大鼠,请同

学们设计出该切片的制作过程。

(雷蕾)

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

一、单层扁平上皮(simplesquamousepithelium)

片号:1材料:肠系膜(间皮)方法:铺片、镀银染色

镜下:可见黑色网格,系银盐沉淀而呈黑色的细胞间质(又称细胞外基质)。

细胞排列紧密、多边形、边缘锯齿样互相嵌合,细胞核扁圆形,位于中央。(图1)

二、单层立方上皮(simplecuboidalepithelium)

片号:42材料:狗甲状腺方法:切片、HE染色

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滤泡,滤泡腔内含有均匀一致的粉红色的胶状物。滤胞

壁是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界限清楚,细胞核位于中央。(图2)

基膜

单层立方上皮

胶质

图2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

三、单层柱状上皮(simplecolumnarepithelium)

片号:63材料:人小肠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标本的一侧有几个大突起,即小肠粘膜环形皱裳,皱裳表面有许多小突

起,即绒毛。

低倍:先找到绒毛,可见绒毛表面被覆一层细胞。

高倍:细胞呈柱状,境界不清,核椭圆形,染色深,位于细胞基部。在单层柱

状细胞的游离面可见厚度均匀一致、颜色较深的纹状缘(striatedborder)。柱状细

胞之间还夹杂着杯状细胞(gobletcell)«此种细胞染色较淡,核呈三角形或扁平

状,染色深,位于细胞基底部。上皮下基膜不明显。(图3)

四、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pseudostratifiedciliatedcolumnarepithelium)

片号:77材料:人气管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此标本是气管横断面的一部分,凹侧为腔面。

低倍:找到管壁的内表面,可见有一层上皮,即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高倍:可见上皮由四种细胞组成。由于细胞高矮不等,细胞核排列不在一个水

平面上,而每种细胞又都与基膜相接。基膜明显,呈均质状,染成粉红色。(图4)

柱状细胞:数量较多,呈柱状,核椭圆,多位于细胞的顶部,故核排列在整个

上皮的浅层,在细胞的游离面可见密集排列而又规则整齐的纤毛。

梭形细胞:位于柱状细胞之间,胞体呈梭形,胞核椭圆,位于细胞中央,故核

排列在整个上皮的中层。

锥体细胞:细胞较小,呈锥体形,排列在基膜上。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在

整个上皮中为贴近基膜的一排细胞核。

杯状细胞:夹在柱状细胞之间,染色浅。核呈三角形或扁平形,位于细胞基底

部。

图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

五、复层扁平上皮(stratifiedsquamousepithelium)

片号:59材料:人食管(横断)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呈管状,中央为管腔,腔面凸凹不平。衬于腔面一层较厚,染成紫蓝色

部分即为复层扁平上皮。

低倍:上皮细胞层次较多,从表层到深层染色逐渐加重。

高倍:表层细胞为扁平形,染色浅,核扁圆,与上皮表面相平行;中层细胞为

多边形,核圆,位于中央;基底层由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

核椭圆,整个一层染色较深。(图5)

上皮与结缔组织之间的连接高低不平。

图5复层扁平上皮(食管)

六、变移上皮(transitionalepithelium)

片号:84材料:人膀胱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此标本为膀胱壁的部分切面,腔面凸凹不平,染色较深。

低倍:找到膀胱壁内表面的上皮部分,上皮细胞层次较多,表层细胞的体积较

大。

高倍:浅层细胞多为立方形或矩形,胞质表面多深染,有1~2个细胞核,此为

盖细胞。中间层细胞为多边形。基底层细胞为一层矮柱状或立方形细胞,基膜不明

显。(图6)

盖细胞

上皮

结缔组织

图6变移上皮(膀胱)

【医学应用】

癌是上皮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目前成年人最常发的肿瘤是腺上皮来源的腺

癌。在10岁以下的儿童,肿瘤最常发的部位依次为造血器官、神经组织、结缔组

织和上皮组织。45岁之后90%的肿瘤都来源于上皮组织。

(雷蕾)

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

一、固有结缔组织

(一)疏松结缔组织(looseconnectivetissue)

片号:2材料:家兔皮下组织方法:铺片、地依红、伊红、硫堇

制作方法:为显示巨噬细胞,在活体时通过腹腔或血管注入胎盘蓝染料(活体

染色),一周后杀兔,在玻片上用剥针拉摊而成皮下组织薄片,找薄处观察。

低倍:可见纤维纵横交错,排列疏松。浅粉色成带状为胶原纤维束,紫蓝色的

细丝为弹性纤维。纤维之间分布有许多细胞。

高倍(图1):

胶原纤维(collagenousfiber):排列成束,粗细不等,折光性较弱,呈粉红色。

弹性纤维(elasticfiber):多单根走行,细丝状,末端有的弯曲分支,折光性

强,染成紫蓝色。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数量较多,胞体大,不规则,细胞界限不清,胞质

弱嗜碱性,染色很浅不易看出。胞核椭圆形,核仁清楚。

巨噬细胞(macrophage):呈圆形或不规则,胞质内可见被其吞噬的蓝色色素

颗粒,核小而圆,染色深。

图1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铺片

(-)疏松结缔组织

片号:3材料:人鼻甲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鼻甲表面浅蓝色部位为鼻粘膜上皮,中央深蓝色条状结构为鼻甲骨,两

者间浅色部位为固有层.

低倍:找到固有层即为疏松结缔组织,可见粉红色纤细的胶原纤维束,排列不

规则。

高倍:成纤维细胞质染色浅,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为长椭圆形或梭形,核仁

明显•有时可见巨噬细胞、浆细胞,但均不易分辨。浆细胞椭圆形,大小不等,胞

质嗜碱性,核小而圆,多位于细胞一侧,染色质致密,多位于核膜内侧,成辐射状

排列(图2)。

(三)致密结缔组织(denseconnectivetissue)

片号:46材料:人指皮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表面紫蓝色为表皮,下方淡红色部分为真皮,深部疏松部分为皮下组织。

低倍:找到真皮即为致密结缔组织。

高倍:致密结缔组织中的纤维束粗大,交织成致密的网,有各种切面。细胞成

分较少,多为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图3)。

二、软骨、骨

(―)透明软骨(hyalinecartilage)

片号:77材料:人气管(横断)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管壁中央染成紫色的部分为透明软骨。

低倍:找到透明软骨,表面为一层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软骨膜,深部为软骨组

织。软骨边缘的软骨细胞小且扁圆。软骨深部的软骨细胞体积较大,多成群分布,

称同源细胞群(isogenousgroup)»

高倍:软骨细胞:体积大小不等,由于胞质收缩,常成三角形。软骨细胞位于

软骨陷窝(cartilagelacuna)内。软骨基质呈均质状,弱嗜碱性,染成淡蓝色,软

骨陷窝周围的基质嗜碱性较强,染色深称软骨囊(cartilagecapsule)(图4)。

(二)弹性软骨(elasticcartilage)

片号:7材料:人耳廓(横断)方法:切片、来复红染色

肉眼:标本中央紫蓝色部分为弹性软骨,周边色浅部分为皮肤。

镜下:软骨表面有薄层软骨膜,软骨基质中有被染成紫蓝色的弹性纤维,相互

交织成网,在软骨细胞周围,纤维排列致密,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形态不规

则,染成粉红色(图5)。

图5弹性软骨

(三)骨(bone)

片号:8材料:人长骨(横断)方法:磨片、硫堇染色

低倍:

骨外膜:包被骨干的外表面,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

外环骨板:位于骨干的外层,可见十几层骨板,沿骨干表层环形排列。

内环骨板:位于骨干内层,不规则,较薄。

哈佛氏系统(Haversiansystem;又称骨单位osteon):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

它是以哈佛氏管(Haversiancanal;又称中央管centralcanal)为中心,周围绕以数

层哈佛氏骨板,呈同心圆排列而成。

间骨板(interstitiallamella):位于哈佛氏系统之间,为一些不规则的骨板。

骨内膜:衬于骨髓腔面,由一层较薄的结缔组织构成。

高倍(图6、图7):

骨陷窝(bonelacuna):位于骨板间和骨板上。

骨细胞:位于骨陷窝内,胞体椭圆形,有不规则的突起伸入到骨小管中。细胞

核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

骨小管(bonecanaliculus):从骨陷窝向周围发生许多细的小管。

此外,在标本上还可见横向贯通外环骨板或内环骨板的横行管道,即穿通管(又

称福克曼管),它与纵向走行的哈佛氏管相通连。

内环骨板

图6长骨磨片(横切面)

(四)软骨内骨发生(endochondralossification)

片号:10材料:胎儿指骨(长骨)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可见指骨两端被染成蓝色部分为软骨区。中央粉红色部分为骨领及骨髓

腔。

低倍:从骨筋到骨干依次观察下列各区(图8):

软骨储备区(zoneofreservecartilage):为未变化的透明软骨,淡蓝色的软骨

基质中有许多软骨陷窝,多呈扁平形。陷窝内有幼稚的软骨细胞,胞体比较小。

软骨增生区(zoneofproliferatingcartilage):位于储备区骨干侧。软骨细胞分

裂增殖,胞体较大,按骨干长轴成行排列。

软骨基质钙化区(zoneofcalcifyingcartilage):此区的软骨细胞和软骨陷窝进

一步增大,细胞呈空泡状,核固缩,整个细胞趋于退化死亡。钙化的软骨基质呈嗜

碱性,染成深蓝色。

成骨区(zoneofossification):此区钙化的软骨基质已被破骨细胞破坏,形成

许多腔隙,内有侵入的血管。成骨细胞在残留的软骨基质表面进行造骨,形成骨小

梁,形状不规则,被染成粉红色。

骨髓腔:骨小梁再被破坏吸收,形成一大腔,即骨髓腔,其中充满造血组织和

血窦。

高倍:详细观察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osteoblast):多位于小梁的一侧,紧贴骨小梁表面,排列一层。胞

体小,呈柱状或椭圆形,胞质嗜碱性,核小而圆。

破骨细胞(osteoclast):多位于小梁的凹陷处,单个存在,胞体大而不规则。

胞质嗜酸性,胞体内可见多个卵圆形细胞核。

於「二.二'.一二——幼稚的软骨细胞

软骨细胞行列

骨膜

破骨细胞

三、血液

(一)血(blood)

片号:11材料:人血液方法:涂片、Wright染色

制作方法:从耳垂或指尖经酒精消毒后针刺采血,第一滴血弃掉。用载片一端

沾少许血液,向另一载片上呈45°角均匀地推移,待自然干燥后,甲醇固定,以

Wright染液染15~30分钟,用蒸储水洗后干燥即成。如长期保存,滴一滴树胶加盖

片封固。

低倍:可见许多无核、粉红色的细胞,均为红细胞,此外还可看见少量核呈紫

蓝色的白细胞。

高倍(图9):

红细胞(erythrocyte):数量最多,呈圆盘状,无核,中央染色浅,周边染色深。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胞为圆形,细胞核

一般为分叶状,2~5个叶,杆状核较少。胞质染色浅,含有细小并淡染的中性颗粒。

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数量较少,在标本中不易找到,它的特征是胞质中

含有许多粗大圆形的桔红色颗粒,核呈紫蓝色,多分为两叶如“八”字排开。

嗜碱粒细胞(basophil):数目最少,在标本中很难找到。它的特征是胞质中含

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紫蓝色颗粒,核形不规则,常被颗粒覆盖而不明显。

淋巴细胞(lymphocyte):数量较多,血液中多为小淋巴细胞,偶而也可见中

等大小的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与红细胞大小相似,核大,圆形,核染色质呈致密

的块状,故染成深蓝紫色,常可见核的一侧有凹陷。胞质较少,围于核周,嗜碱性,

呈天蓝色,胞质中有的可见少量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

单核细胞(monocyte):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胞体圆形或椭圆形,胞

质丰富,呈浅灰蓝色。核为肾形、卵圆形或马蹄铁形,偏位于细胞的一侧。核染色

质呈细网状,染色较淡。胞质内可见少量嗜天青颗粒。

血小板(bloodplatelet;又称血栓细胞thrombocyte):在血细胞之间,常成群

存在,形态较小不规则,其周围胞质透明,略呈淡蓝色,中央含有许多深染的紫红

色颗粒。

在HE染色切片上,血管内的血细胞和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白细胞均比涂片中细

胞小,颗粒也不明显。

图9血涂片

a.一嗜酸性细胞;b.t嗜碱性细胞;c.一单核细胞;d.一红细胞、◊淋

巴细胞、△中性粒细胞;e.-血小板

(二)红骨髓(redbonemarrow)

片号:13材料:人红骨髓方法:涂片、Wright染色

镜下:

红细胞系统包括有:

原红细胞:胞体大而圆,胞质呈强嗜碱性,核大而圆,染色质呈细粒状,核仁

2~3个。

早幼红细胞:胞体较小,胞质嗜碱性,核圆且小,染色质颗粒变粗,偶见核仁。

中幼红细胞:胞体小,胞质弱嗜碱性,并具有蓝色和桔红色相间成多染性。核

更小,染色质呈块状,染色深。

晚幼红细胞:胞质呈桔红色,因含大量血红蛋白所致,核小而固缩,染成深蓝

色,常位于细胞的一侧。

粒细胞系统包括有:

原粒细胞:细胞圆形,胞质较少,嗜碱性,呈淡蓝色。核大圆形,染色质细网

状,排列疏松,呈紫红色,核仁较多。

早幼粒细胞:胞体略大,胞质弱嗜碱性,淡蓝色,出现嗜天青颗粒及少数特殊

颗粒。核变小,卵圆形,偏于一侧,染色质较粗,偶见核仁。

中幼粒细胞:细胞小,胞质弱嗜碱性,可见嗜天青颗粒及多数特殊颗粒。核呈

半圆形。

晚幼粒细胞:细胞小,胞质中颗粒更明显增多。核呈肾形,染色质致密呈块状,

染色深。

【思考题】

1、疏松结缔组织中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有哪些?试叙述它们的结构特点和功

能。

2、在光镜下如何区别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切片?

3、网状组织的结构如何?HE染色时,为何不能见到网状纤维?

4、简述软骨的类型及其分类依据。在HE染色时为何看不到透明软骨组织中

的纤维?

5、若要在光镜下观察疏松结缔组织的七种细胞和三种纤维,应当分别采取哪

些染色方法。

(杨志文)

肌组织(MuscleTissue)

一、骨骼肌(skeletalmuscle)

(-)骨骼肌(纵断)

片号:15材料:人骨骼肌方法:切片、HE染色

低倍:可见骨骼肌纤维平行密集排列成束,束间有疏松结缔组织。

高倍:纵断的骨骼肌纤维呈带状,并有多个椭圆形细胞核分布在肌膜内侧。略

降集光器,使光线稍暗,可见每条肌纤维清楚地显现出明暗相间的横纹(cross

striation)(.(图1)

肌细胞核

肌细胞膜

成纤维细胞核

Z线

H带

I带

A线

图1骨骼肌横断

(二)骨骼肌(横断)

片号:15材料:人骨骼肌方法:切片、HE染色

低倍:可见界限较清楚的肌纤维和肌纤维束的横断面,肌纤维束周围的结缔组

织为肌束膜,每根肌纤维周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即肌内膜。

高倍:肌纤维为圆形或多边形,核位于周边部。肌原纤维呈点状。(图2)

图2骨骼肌横断

(三)骨骼肌

片号:16材料:兔舌方法:切片、铁-苏木精染色

镜下:可见骨骼肌的各种断面,呈蓝黑色。纵断面的肌纤维可见到清楚的横纹。

横断面上可看到呈点状分布的肌原纤维,核位于周边部。

二、心肌(cardiacmuscle)

(一)心肌

片号:17材料:人的心脏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标本一侧较厚的部分为心室。

低倍:找到心室部分,在此观察心肌,可见各种断面。纵断面心肌纤维呈短柱

状,有分支,互相连接,吻合成网。

高倍:心肌纤维上有横纹,但不如骨骼肌明显。间隔一定距离还可见染色深的

横线,即闰盘(intercalateddisc)»核1~2个,位于细胞中央。横断面上心肌纤维呈

不规则形,有的断面切到核,有的断面未切到核。心肌纤维之间为疏松结缔组织,

血管丰富。(图3、图4)

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

心肌细胞核

闰盘

图3心肌纵断

结缔组织

心肌细胞

毛细血管

心肌细胞核

图4心肌横断

(二)心肌

片号:18材料:人的心脏方法:切片、碘酸钠-苏木精

镜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心肌纤维的横纹,闰盘被染成蓝黑色,呈阶梯状。相

邻两个闰盘之间为一个心肌细胞,中央可见到1~2个细胞核。

三、平滑肌(smoothmuscle)

片号:19材料:猫的小肠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标本上凹凸不平面为小肠的腔面,外层粉红色部分即平滑肌形成的肌层。

低倍:找到肌层,可清楚地分出纵横两个断面。

高倍:纵断的平滑肌呈长梭形,胞质嗜酸性。核呈长椭圆形或杆状,位于细胞

中央。横断的平滑肌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多边形。有些切面可见细胞核被横断为圆

形,有的切面没有细胞核。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和血管。(图5)

图5平滑肌横断

【思考题】

1、你能支配自己的心跳和胃、肠蠕动么?

2、心脏有休息的时间么?

3、爱锻炼的人,为什么身上的肌肉发达?

(曹博)

神经组织(NerveTissue)

一、神经元(neuron)

(一)多极神经元

片号:30材料:人脊髓方法:切片、快蓝一焦油紫染色

肉眼:在横断的脊髓中央染色较浅呈“H”形的部分,为脊髓的灰质,外周部

分为白质。灰质一端比较宽大的部分是脊髓前角,另一端细小部分为后角。

低倍:找到前角,可见许多较大的多角形细胞,此即前角运动神经元。

高倍:观察较大的多角形多极神经元,可见位于细胞中央的大圆形细胞核,核

呈空泡状,核仁清楚。充满于胞质内的紫蓝色小块状或颗粒状结构为尼氏体(Nissl

body),每个神经元具有多个细胞突起,长短不一。在突起的胞质内见到尼氏体的

为树突(dendrite);突起的起始部呈圆锥形,无尼氏体的即为轴突(axon)。多极

神经元周围有许多小的圆形细胞核,为神经胶质细胞核。(图1)

树突

尼氏体

图1神经元图2多极神经元

(二)多极神经元

片号:24材料:小牛脊髓

方法:取小牛脊髓灰质一块,放在1%。的铭酸中数日,使神经细胞分离,用卡

红染色,制成涂片。

低倍:可见许多带有较多突起的大细胞,为多极神经元。

高倍:多极神经元的胞体较大,中央有一染色较深的圆形细胞核,胞体着色较

浅。突起较多,长短不一,多为树突。(图2)

二、神经纤维(nervefiber)

(-)神经纤维(纵断)

片号:26材料:人坐骨神经方法:切片、HE染色

低倍:可见大量的粉红色平行排列的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nerve

fiber)粗细不等。

高倍:沿平行排列的神经纤维仔细寻找,可见粉红色线条的凹陷处,即为郎飞

结(Ranviernode)。在神经纤维的中央有一条粉红色的线状结构为轴突。两侧染色

淡,细网状结构为髓鞘(myelinsheath)。髓鞘外方的深粉色线条为神经膜,神经膜

细胞核色浅,卵圆形,紧贴于髓鞘上。神经纤维之间少量的结缔组织为神经内膜,

其中可见染色较深的梭形成纤维细胞核。(图3)

图3神经纤维纵断

(二)神经纤维(横断)

片号:27材料:人坐骨神经方法:切片、HE染色

低倍:包围在整个标本最外方的结缔组织为神经外膜。内部被结缔组织分隔成

大小不等的圆形断面为神经束,其周围的致密结缔组织即为神经束膜。每条神经纤

维周围的少量结缔组织为神经内膜。

高倍:观察每条横断的神经纤维,中央粉红色小点为轴突,其周围的淡染区相

当于髓鞘。有的髓鞘外侧可见半月形的细胞核,即神经膜细胞核。(图4)

神经纤维

神经内膜

神经束膜

脂肪细胞

神经纤维

小动脉

神经外膜

片号:20材料:脊髓(横断)方法:切片、镀银

肉眼:分辨出灰质,确定脊髓前角。

低倍:找到脊髓前角,可见其中较大的神经元被染成棕黄色或棕黑色,在胞体

和树突上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为突触前部。

高倍:可见突触前部为黑色的扣状或环状结构。(图5)

图5突触(箭头所示)

四、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cell)

(-)星形胶质细胞

片号:21材料:大脑方法:切片、镀银染色

镜下: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位于皮质内,它是一种多突起的星形细胞,其突起短而

粗,分枝多且表面粗糙。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存在于大脑髓质的多突起的星形细胞,与前者相比,突

起较直,细长呈放射状,表面光滑。

有时可见星形胶质细胞较粗的突起末端膨大为脚板,贴附于血管壁上。(图6)

片号:21材料:大脑方法:切片、镀银

镜下:

少突胶质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从胞体发出3~5条短而分支少的突起,常呈

串珠状。

小胶质细胞:胞体最小,呈梭形,从胞体发出几个树枝状的细突起。

【思考题】

1、当蚊虫叮咬时,需要机体的哪些成员参与完成拍打蚊虫的动作?

2、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有什么不同?

3、人体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细胞是什么细胞?

(曹博)

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

一、大脑(cerebrum)

篇号:22材料:人大脑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表面为皮质,深部为髓质。

低倍:大脑皮质:分为六层(图1)。

分子层:位于皮质最表层,神经细胞少而小,排列稀疏,看不清细胞的形态。

外颗粒层:厚度与分子层相当,神经细胞较密集,由较多颗粒细胞及少量小锥

体细胞构成。小锥体细胞体呈锥体形。

外锥体细胞层:神经细胞排列较稀疏,可见较多中型锥体细胞。

内颗粒层:由多量颗粒细胞与少量小锥体细胞组成。

内锥体细胞层:主要由大、中型锥体细胞所组成。

多形细胞层:此层以梭形细胞为主,尚有少量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

髓质:呈浅粉色。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其中可见神经胶质细胞。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层

内颗粒层

内锥体屋

二、小脑(cerebellum)

片号:23材料:人小脑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表面染色较浅的部分为小脑皮质。深层为髓质,其切面呈树枝状。

低倍:由表至深可分为三层(图2):

分子层(molecularlayer):染色浅,细胞形态不易区分。

蒲肯野细胞层(Purkinjecelllayer):神经细胞大,呈梨形,排列成一列,核大,

圆形,核仁明显。在细胞顶端可见树突根部及其分支。轴突不易见到。

颗粒层(granularlayer):较厚,染色深,主要由颗粒细胞组成。细胞核圆形,

细胞排列紧密,不能区分细胞形态和界限。其中染成红色的团块状结构为小脑小球。

三、脊髓(spinalcord)

片号:25材料:人脊髓(胸段)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中央呈"H"形部分为灰质(graymatter),周围为白质(whilematter)。

低倍:由表至深可分为白质和蝴蝶形灰质层。灰质中央为中央管。灰质又分为

较宽大的前角、细而长的后角和侧角。(图3)

高倍:(图4)

中央管:位于灰质中央,由室管膜上皮围成。

前角:可见数群深染的大形多极神经细胞即前角运动神经元。

侧角:可见成群较小的交感神经元。

后角:可见多极神经元,神经纤维及神经胶质细胞。

白质:其中神经纤维被横断,髓鞘染成天蓝色。

图3脊髓低倍图4脊髓高倍

四、脊神经节(spinalganglion)

片号:28材料:人脊神经节方法:切片、HE染色

低倍:可见脊神经节表面有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包绕,脊神经节细胞胞体

小不等,成群分布。胞质嗜酸性。

高倍:脊神经节细胞含有细小的嗜碱性颗粒,核内异染色质少,核膜、核仁明

显。细胞内可见脂褐素颗粒,呈棕黄色。每个神经细胞周围均有一层较小的被囊

细胞。于脊神经节细胞群间有成束分布的神经纤维,大多为有髓神经纤维。(见第

3页图1)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2、醉酒后走路为何会摇摇晃晃?

3、截瘫是哪里出了问题?

(刘东华)

循环系统(CirculatorySystem)

一、中动、静脉(medium-sizedarteryandvein)

片号:33材料:人中动、静脉(横切)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可见两个血管横切面。壁厚、腔小而圆者为动脉:壁薄,腔大且不规则

者为静脉。

低倍:

中动脉(图1):

低倍:先找出内、外弹性膜,则可分清内、中、外三层的界限。

内弹性膜(internalelasticmembrane):为近管腔面的一层亮粉色、波浪状的薄

膜。它是内膜的最外层,内弹性膜及其以内的组织成分共同构成内膜(tunica

intima)o

中膜(tunicamedia):较厚,为数十层环形平滑肌。

外弹性膜(externalelasticmembrane):为中膜外侧的与内弹性膜结构相似的粉

红色薄膜,较小的中动脉,此膜不清楚。外弹性膜及其以外的组织为外膜(tunica

adventitia)o

高倍:

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组成。

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位于管腔的内表面,镜下可见间距不等的一排深蓝色

的椭圆形细胞核,互相间以很薄的细胞质相连。有的地方可能脱落。

内皮下层:较薄,由少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组成。

内弹性膜:为一层亮粉色呈波浪形的带,有时可见断裂处,此为窗孔的切面。

中膜:最厚,为数十层环形的平滑肌。肌细胞间有少量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和基质。

外膜:较薄,由外弹性膜和结缔组织构成。

外弹性膜:与内弹性膜相似,但较薄,常呈断续状态,较小的动脉,此膜不明

显。

结缔组织:近外弹性膜处纵形的弹性纤维较多,染成深红色。外膜中尚有小动、

静脉、神经纤维和脂肪组织等。

中静脉(图2):

镜下:与中动脉对比观察。

内膜:很薄,只有内皮及成于极少量结缔组织纤维的内皮下层。有时可见很薄

的内弹性膜。

中膜:较薄,可见数层排列较松散的平滑肌束,肌束间结缔组织纤维较多。

外膜:较厚,由结缔组织组成,无外弹性膜,有自勺中静脉外膜可见有纵行的平

滑肌束。

内皮

中/

•'▼jy----内膜

二内弹性膜

内皮

一£^洛涛堂二二二:w於

内膜

「\二二」中膜、制表覆—中膜

一滑肌蕊季

平滑肌

…二)丁―一―「7

,-T-外膜

三二三二一一丁一「二;":、’;

"7”

「浮考一外弹性膜/j,,」一脂肪细胞

:-■-c^—--滋养血管

Z—外膜!第2中静脉

-/-*-•--.

「二—―:•

.・一・」'/,3

'〜:/?..脂肪细胞

图1中动脉

二、大动脉(largeartery)

片号:35材料:人主动脉(横切)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为一弧形切面,凹侧为腔面,凸侧为外面。

低倍:先较全面的观察标本,可大致分出三层。内膜较薄,着色较浅。中膜最

厚,着色较深。外膜为结缔组织,着色最浅,多为纵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图3)。

高倍:

内膜:较中动脉厚,但与中膜界限不清。

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核圆形,胞质甚少,呈线条形,将胞核连接起来,形

成一薄层内皮层。

内皮下层:较厚,可见纵行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平滑肌束。

内弹性膜:结构与形态同中动脉的内弹性膜,但较平直,且较薄。

中膜(图4):最厚,主要由数十层弹性膜(elasticmembrane)组成。弹性膜

的形态结构与内弹性膜相同。弹性膜之间有平滑肌细胞、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基

质。基质着淡蓝色,呈均质状。

外膜:较中膜薄,由结缔组织构成,其中有血管和神经束。

图3大动脉

三、小动、静脉(smallarteryandsmallvein)

片号:35材料:大动脉之外膜方法:切片、HE染色

低倍:在大动脉外膜结缔组织中,找到小动、静脉。小动脉管壁小而圆,壁较

厚。小静脉腔大、不规则,壁甚薄(图5)。

高倍:

小动脉:

内膜:内皮细胞核突向管腔,内弹性膜紧贴于内皮,口径较小的小动脉没有明

显的内弹性膜。

中膜:由一层至数层平滑肌围成。

外膜:由少量结缔组织组成。

小静脉:

腔较大,壁较薄,由内皮及其外方少量结缔组织构成,有时可见1~2层平滑肌

纤维。

一毛细淋巴管

—小静脉

——淋巴管

L小动脉

L毛细血管

一小动脉

一小静脉

四、毛蒯L卷森浦g股祖a〃)

片号:32材料:肠系膜方法:整装片、HE染色

低倍:先全面观察标本,找到着色较深的互相连接成网的血管网,其中较粗的

为微动脉和微静脉,较细并连接成网者为毛细血管,血管中常见有红细胞。有时可

见染成深蓝色的线条,内无腔隙者为小神经束,常与微动、静脉伴行。

高倍:毛细血管中常见有单行的排列整齐的红细胞,其周围染成粉红色的细线

条为内皮细胞质,其上有长梭形的,着深蓝色的细胞核,为内皮细胞核。微动脉的

特点是管径较毛细血管粗,管壁除可见内皮细胞外,尚可见有单层环形的平滑肌。

微静脉则无平滑肌,且管腔略大于微动脉,腔内一般含有细胞也较多。

五、心脏(heart)

片号:37材料:人心脏(纵切)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首先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心肌层。心肌层厚着为心室壁,薄者为心房壁。

在房、室交界处可见有一圆形血管断面,即冠状动脉的横切面,此侧为心外膜

(epicardium),对侧为心内膜(endocardium)。在心内膜侧仔细观察,可见一较浅

色的线条由房室交界处垂向心室,此即心瓣膜(cardiacvalve)。

低倍:先分别观察心房壁、心室壁及瓣膜的组织成分和结构,了解三者的基本

构造。对比心房壁与心室壁结构上的异同。

心内膜:

内皮:在心腔内,为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下层:为一薄层较细密的结缔组织。

心内膜下层:成于疏松结缔组织,其中可见不同断面的束细胞,束细胞比一般

心肌粗大。

心肌膜(myocardium):主要由心肌纤维组成,镜下可见心肌纤维的各种断面。

肌纤维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断面(图6)。

心外膜:为浆膜,即心包膜的脏层,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浆膜于心肌膜之

间有含脂肪细胞的结缔组织,其中有小血管和神经束(图7)。

心瓣膜:为心内膜向心腔内折叠部分,结构类似心内膜。瓣膜两面均为内皮,

中间为细密的结缔组织,其中可见染成蓝色的基质,瓣膜根部可见一些散在的平滑

肌。

高倍:

心内膜:内皮与内皮下层与血管壁相似。心内膜下层的结缔组织与内皮下层相

续,没有明显的分界限。着重观察心内膜下层的束细胞。束细胞,肌原纤维少,分

布于细胞周边部,胞质丰富,且含较多的糖原,因制片时糖原被溶去,故着色甚浅。

心肌膜:可见心肌纤维的不同断面,心肌纤维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其中有较多

的毛细血管断面。

内皮下层

心内膜下层

束细胞

心肌纤维

结缔组织

图6心内膜

结缔组织

心肌横切

【思考题】

1、大动脉和中动脉在HE染色切片中各有何结构特点?

2、如何在切片中区别动脉和静脉?

(李冬梅、杨志文)

免疫系统(ImmuneSystem)

一、小儿胸腺(thymus)

片号:38材料:小儿胸腺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可见胸腺实质分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小叶,小叶周边着色较深,为皮质

(cortex);中央着色较浅,为髓质(medulla)。

低倍:可见标本表面为染成粉红色的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伸入实质形成小叶间

隔,将实质分成许多不完全分隔的小叶。小叶周边部着色较深为皮质,由密集的胸

腺细胞(thymocyte)及少量胸腺上皮细胞(thymicepithelialcell)组成。中央为髓

质,由胸腺上皮细胞组成,其中胸腺细胞较皮质为少,故着色较浅。

高倍:

皮质:可见有染成深蓝色的密集排列的胸腺细胞。其间有散在的、着色较浅的

胸腺上皮细胞,此细胞核较大,圆形或椭圆形,着色浅,胞质有时可见突起,细胞

界限不清。

髓质:与皮质对比观察,可见其中胸腺上皮细胞较多,而胸腺细胞则较少。髓

质中央部可见有胸腺小体(thymiccorpuscle;Hassalcorpuscle)»

胸腺小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由数层扁平的胸腺小体上皮细胞围成,

细胞呈同心圆排列,细胞核多呈半月形,染色较浅,小体中央的细胞已变性,染成

深粉色,有时染成蓝色,是钙化的结果。观察胸腺小体时,注意将其与血管断面相

区别(图1)。

小叶

髓质

胸腺小体

小叶间结缔组织

图1胸腺(小儿)

二、淋巴结(lymphnode)

片号:39材料:人淋巴结方法:切片、HE染色

肉眼:切片呈圆形或椭圆形,一侧凹陷为门,其周围染成粉红色的带状结构为

被膜。被膜下方的深蓝色结构为皮质,中央着色浅的部分为髓质。

低倍:全面观察标本,区分出被膜、小梁(trabecula)、皮质和髓质。门处可

见较大输出淋巴管、动脉和静脉等结构。输出淋巴管的管壁较静脉略薄,特点是管

腔内无红细胞,常可见由淋巴管内膜折叠所形成的瓣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