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向我们微笑》教学设计_第1页
《秋天向我们微笑》教学设计_第2页
《秋天向我们微笑》教学设计_第3页
《秋天向我们微笑》教学设计_第4页
《秋天向我们微笑》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天向我们微笑》教学设计1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情景激趣。出示反映秋天的图片或反映秋景的课件,配以轻音乐伴奏下的画外音,初步感知秋景,激发孩子们

对秋天的热爱。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秋天向我们微笑。

(2)齐读课题两遍。

(3)谈谈你读了课题后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读准课文。

2.检查生字认识情况,多种形式识记,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新词。

4.指名读诗,分组读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5.思考并回答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思考,看看自己从诗中知道了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都带来些什么,自己是否喜欢。

2.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节诗主要写了秋天里的什么景物,讲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3.总结课文大意。

四、品读重点诗句,感悟景物特点和秋天的美丽

1.再读全诗,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注意思考,也可旁批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小组交流、补充。

3.全班交流,鼓励补充、争辩。

4.你认为要怎样读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试读一组内读一抽代表读一点评一再试读―范读一齐读。

教师适时相机指导学生体会这些关键诗句。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秋天的美、诗句的美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六、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1.除了课文中描写到的景物外,你还知道哪些景物也是秋天特有的?

2.找找描写秋景的文章读读。

3.推荐《秋色赋》。

七、作业

1.指导书写生字,注意扩词。

2.完成课后的“小练笔”,可引导学生先说后写。

3.背诵课文。

《秋天向我们微笑》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烦恼”、“觅食”、“嚷”等词的意思。

2品味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悟“微笑”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图片、课件或实物等。

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秋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文题目

1情景激趣。出示反映秋天的图片或反映秋景的课件,配以轻音乐伴奏下的画外音,初步感知秋景,激发孩子

对秋天的热爱。

2揭示课文题目。

(1)板书课文题目:秋天向我们微笑。

(2)齐读课文题目两遍。

(3)谈谈你读了课文题目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生字认识情况,多种形式识记,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注意区别:袄一妖缨一樱街一衔恼

——脑梁——粱“恼”读“倩0”。

3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上下文理解新词,注意以下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烦恼酿造音符觅食珍藏

4指名读诗,分组读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5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思考: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的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诗句体会到的?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示出来。

2想一想:课文哪些诗节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景象与丰收的喜悦?课文剩下的内容主要写了什么?试着说说课文

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重点诗句,欣赏秋天的美丽

1默读1〜5小节,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注意思考或旁批出自己喜欢的原因,试着有感情地读读。

2小组交流、补充。

3全班交流,鼓励补充、争辩,师适时点拨。

如:

(1)喜欢“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轻轻地把它们涂掉”,从这里体会到秋天里桂花开放,给我们带来香气,从“轻

轻地”、“抓”、“涂掉”体会到秋风轻柔的特点。

(2)第2、3节诗:喜欢秋天丰收的景象,从对苹果、葡萄、玉米、高粱的描写中体会到秋天里这些水果和粮食

成熟了,尤其欣赏作者拟人手法的运用,把事物的特点表达得十分生动形象:“嚷”、“穿红袄”、“披紫袍”,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苹果、葡萄急着成熟的情态;动词“举着……乐,红着……笑'’不仅形象地写出了玉米、高粱的成熟,而且

表达了作者沉浸在秋天的丰收里的由衷的喜悦。品析“烦恼”、“酿造”。思考:夏天里,玉米可能遇到哪些烦心的事?

高粱成熟后可做什么?(联系工具书。)

(3)第4节诗:喜欢第2、3、4行诗。从“快活的音符”体会到鸟儿们一路欢歌,反应了作者欢乐的心情。从“觅食

的小蚂蚁……蚁巢”可体会到蚂蚁在秋天里忙着觅食准备过冬的勤劳。在这里,注意渗透道德教育。

(4)第5节诗:喜欢满树的黄叶,从诗句对黄叶的描写中可以联想到黄叶飘落时纷纷扬扬的美景,从“明年春天……

长满树梢”可以体会到春天里,落光叶子的树木又会重新长出充满生机的新叶。

(5)齐读第1〜5节诗。课文题目说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你认为“微笑”是什么意思?她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6)拓展:除了诗中介绍的礼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礼物也是秋天送来的?(鼓励尽量说。)能把文中引起你想象

的景物画下来,再给画取个名字吗?

(7)有感情地品读第1〜5节诗。注意读出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可采取试读一抽生读一点评一再试读

―齐读的方式读。

4过渡:你喜欢秋天,我喜欢秋天,他喜欢秋天,我们都喜欢这硕果累累、金风送爽的秋天。这不,一群喜欢

秋天的孩子走到了披满黄叶的大树下。请读第6节诗,说说你的感受或想法,谈谈你对“悄悄珍藏”的体会。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欣赏诗句的美、秋天的美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诵课文。

六、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1找找描写秋景的文章,然后读一读。

2推荐《秋色赋》。

七、作业

1指导书写生字,注意扩词。

2完成课后作业第3题,注意启发学生给画取个名字。

3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秋天带来了香气

果实成熟

动物欢歌

黄叶飘落

……秋色迷人喜爱之情

《三棵银杏树》教学设计1

一、揭示课题

简介作者叶圣陶、银杏树(配画面、图片均可)。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勾画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新词。

3.课文主要写了银杏树的哪些方面?你体会到作者对银杏树的一份什么感

情?

三、检查初读效果

1.指名分段读文。评议。

评议时,注意提醒大家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银杏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

四、品读课文,了解银杏树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1.你最喜欢银杏树的哪一部分,就品读哪一部分。

2.读时注意勾画、旁批,弄清喜欢的原因。

3.小组交流、补充、评价。

4.全班交流、补充、评价。

5.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汇报自己对内容的体会。

6.点评:评出学得最好的,要求阐述理由。

7.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体会想象。

五、结合板书,回顾全文,再次熟读课文

六、总结全文

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七、指导背诵

八、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引导学生选择两个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2.搜集银杏树为什么被人们称为“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参考:

三棵银杏树

干:直、屈曲古怪,像画上画的

空地、靠墙、临河叶:折扇形、绿荫、黄蝴蝶鹰停在秃枝上衬着天空

的背景,

影子投到河里----花:白里带点儿淡黄,可爱-------正像一幅古画。

(生长空间美)果:绿玉一般、清香(由衷喜爱、赞美)

(自身形体美)

《三棵银杏树》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能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能运用本课新词说话。

2认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受到美

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积累词句。

教学重点

认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新词卡片;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将其制成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叶圣陶爷爷;收集银杏树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文题目

1读课文题目,说说自己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叶圣陶、银杏树的资料。

3师再配以相关画面或图片加以介绍。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勾画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新词。

3课文主要写了银杏树的哪些方面?你体会到作者对银杏树的一种什么感情?

三、检查初读效果

1字词的检查。注意“投"、“没”、"设”3个形近字的区别,“裸”的易错点,“烫”、“鹰”的写法。小组交流,全班

互动,注意提醒大家你认为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2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银杏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品读课文,了解银杏树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1你最喜欢银杏树的哪一部分,你就品读那一部分。

2读时注意勾画、旁批,说说喜欢的原因。

3小组交流、补充、评价。

4全班交流,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汇报对内容的体会,其余同学注意补充。

建议重点评析以下词、句、段:

(1)默读第1段,思考:你从词句中了解到什么?谈谈自己欣赏的语句以及欣赏的原因。

a这段描写了三棵银杏树的生长位置:屋后空地,临河靠墙处。(投影适时打出画面,让学生领略银杏树生长

空间的美。)

b本段中第2〜4句值得欣赏。体会这3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描写的内容,并想象画面的美丽。2、3句运用了

拟人手法,第4句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这3个句子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这三棵银杏树各长在什么地方和它们大致的

样子,而且从后一个句子中,我们还可以想象空地中间的两棵树高矮相当,距离较近,连枝叶都搭在一起了。两面临

水的空地,长着这样三棵银杏树,这是多美的一幅风景画呀!教学这一段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领略银杏树生

长空间的美。

c美读本段,感悟银杏树生长空间的美。

(2)自读第2段,思考后交流:从哪儿体会到银杏树是古树,且生长缓慢?“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中的“似乎”

是什么意思?体会父亲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读父亲说的话。

(3)自由轻声读第3〜7段,思考交流。

a这部分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银杏树的?具体描写了银杏树的哪些方面?

b银杏树干、叶、花、果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语句。品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干:直、弯、古怪。叶:折扇

形、绿荫、黄蝴蝶。花:白里带蓝黄、可爱。果:绿玉一般、清香。

c说说这三棵银杏树给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哪些欢乐。

d品析“经过的船常常停泊……袅袅地升起来”和父亲说的话所蕴含的意思

e拓展: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除了文中所介绍的,还有许多,作者并未一一写出,请孩子们联系生活实

际,举例说明在树荫下度过欢乐时光的例子。

f有感情地读读第3〜7段,品味人们对银杏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点评:评出学得最好的,要求阐述理由。

6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体会感悟。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五、结合板书,回顾全文,再次熟读课文六、总结全文

1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2除了银杏树外,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也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附:板书设计

2三棵银杏树(带来欢乐)

生长空间美形态美干、叶、花、果(形、色、味)

意境美鹰停秃枝天空背景喜爱赞美情

《海滩上的雕塑》教学设计1

一、出示课题,引导释题

1.看着题目读一读,你觉得要读出什么?读给同学听(读出高兴、惊喜)。

我们再发挥点创造性,读出不同的内容来,给课题加点字:“海滩上的雕塑是……”

2.齐读课题,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课文中的“雕塑”指什么?海滩上的雕塑是谁建的?海滩上的雕塑是什么样子?(整理在黑板上。)

二、检查交流,初学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生字词要求读准。

2.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自己读也可以,找同伴读也行,把课文有滋有味地再读一读,思考提出的问

题,同学间研读并做好旁批。

3.检查学生质疑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研读学习

1.再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与前面的课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右边有旁批。)

2.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看旁批。

(1)你能把旁批中的问题弄懂吗?能把弄懂的答案照书上的样子旁批吗?需要文中的答案,可以用符号勾画。

(2)学生分小组交流,注意问题的落实。

3.检查自学情况(根据自学情况,学生想汇报什么,由学生自己选择)。

(1)这些有趣的图案的作者是谁?引导朗读。

(2)激发想象:海鸥会发表什么评论?(鼓励学生多角度回答。)

(3)更大胆的构想是什么?(朗读。)你能设计出全新的雕塑吗?(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把学生设计出的雕

塑以与前文对应的形式,补充在省略号处,抽生朗读后再集体读,读出感情。

(4)“收藏”一词妙在哪里?表达了什么感情?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这几个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学习运用

1.学生再读课文。照着书上的样子学一学,你也能提出问题旁批在右边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并板书在黑板上。学生自己解决,确有困难的老师点拨。

(如:海滩为什么是金色的?全新的雕塑是指什么?“苦心营造”、“顷刻间”等词用得真妙……)

2.再读第二段:海滩上的图案一定不止这些,还有哪些图案呢?请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这个

段的表达方式,说一说,然后再写下来。

五、积累拓展

1.抄写喜欢的句子。

2.阅读介绍大海的文章,了解海洋动植物的情况。

3.再看课文最后的省略号,展开想象,续写一个结尾或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参考:海滩上的雕塑大运河人工湖大山家园珍藏(对大海的热爱)

☆雕塑:雕刻和塑造,是造型艺术的一个部门。在金属、象牙、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称为雕刻。用泥土

等可塑材料塑成人物形象,也指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称之为塑造。

《海滩上的雕塑》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3了解批读的好处,养成边读边批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文

1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那海边金色的沙滩带给你什么乐趣呢?

2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

3播放课件:海滩景色配轻音乐。教师:或许有的同学没见过大海,更没有体验过海滩带给你的乐趣。那今天,

就让我们伴着优雅的旋律,一起走向大海,去欣赏《海滩上的雕塑》。

二、自主朗读,读通课文

1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掌握程度,并适时指导学生区分形近字。

3抽生朗读,检查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自主体会

1师:我们今天学的文章,旁边有批注,这叫批读文,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批读文的?(①边读边

想。②借助旁批的内容学习课文。③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问题……)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篇课文吧!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

3抽生汇报: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板书:我们、小动物们)

4学习1〜3段。

(1)师: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它的作者到底是谁呢?(出示第2段旁的批注。)编者知道了,你知道吗?

请你把这些图案的作者名字勾画出来吧!

(2)面对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你有自己的感受和疑问吗?(了解蛤蝌,争论“曲线”的作者是谁,并指导读

出猜测的语气。)

(3)同学们,从这些猜测中,你体会到什么呢?(图案多,图案的作者也多,让我们分不清,给我们带来快乐。)

板书:乐趣

(4)齐读第3段,根据旁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师:同学们,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海鸥可能会发表的评论,

批注在旁边的空白处吧!生自由批注。抽生读批注。师生共同交流。

5学习4〜10段。

(1)齐读第4段及批注,思考:更大胆的构想是什么?

(2)自由读5〜10段,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我们”干得很起劲,很开心!)

(3)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抽读、赛读、齐读等。)

(4)说说第10段的省略符号省略了什么。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有创意的、有个性的设计批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生批读,然后交流。

6学习11-14段。

(1)师:当你们精心设计的雕塑被浪涛吞没时,心情如何?海边的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齐读11〜14段。

(2)读批注,体会“收藏”一词的精妙。(可用换词法体会。)

四、真诚对话,激情总结

同学们,学习了优美的课文,观赏了迷人的景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请批注在文章末尾吧!

生批读,然后交流。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金色的沙滩,共同设计了全新的雕塑,我们徜徉其间,流连忘返,愿这美好的画

面,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附:板书设计

海滩上的雕塑乐趣我们

《火烧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

象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火烧云的图片。

学生:留意观察晚霞。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而神奇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美丽的自然现象呢?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欣赏美丽神奇的火烧云。(出示火烧云图片

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反馈自学情况。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火烧云的?(上来——变化——下去)

4你对火烧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找出课文中相应的段落。

三、精读课文,感受美景

(一)学习第1段

1自由读第1段,霞光照在大地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2你还能想象出哪些变化?

3霞光照映的地面景色是那么的美,如果你也被这一片霞光所包围着,你

的心情会怎样呢?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4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是写了霞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侧面为火烧云的露面作铺垫。)

(二)学习第2、3段

1火烧云上来了,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颜色都变了,这耀眼的霞光,不仅使

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齐读第2段。

2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写出了火烧云的范围

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把这些云叫做火烧云。

3自由读第3段。勾画出写天空颜色的词语。

4天空中是不是只有这些颜色?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试着用“葡萄灰”、

“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说还可能有哪些颜色。(苹果绿、橘子

红……)

5天空中那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能否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出火烧云颜

色的变幻呢?(五颜六色、色彩斑斓……)

6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第4、5、6段

1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怎样呢?默读描写形状变化的

部分,思考: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又有什么特点?(多:马、大狗、大狮子;快:一

会儿、忽然、接着)

2“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这马的样子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变化的?它

又是怎样消失的?教师引读。

3你觉得这里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想象,表

达的形象,情景的有趣。如:火烧云出现时“马头向南,马尾向西,跪着”的静态美;

“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的动态美等。)

4指导朗读:谁能把这种有趣的情景用朗读表达出来?

5自由读读“大狗”、"大狮子''的部分,你觉得哪里描写得最有趣?

6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

7你觉得天空中还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请你学着作者的写法,按照“出现

(样子)一变化一消失”的顺序说一说。

8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千

变万化、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9火烧云的形状如此有趣,谁想用朗读带着同学们再去享受享受?指名读。

(四)学习第7段

1自由朗读第7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反馈。

①“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

看不清了。“你是怎样理解“恍恍惚惚''的?(指看不真切。)这说明什么?(火烧云

瞬息万变。)

②“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孩子们看累了,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想沉静一会儿再看,火烧云却下去了,这时

他们的心情怎样?(留恋、惋惜)谁能把孩子们那种留恋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四、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1这么美的景象,一转眼就消失了,怎能不使人留恋呢?不过,细心的作

者已经用优美的语言把火烧云最为绚丽的一刻摄录了下来。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去领

略火烧云的美吧。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用喜欢的方法背诵课文。

五、谈话结束

1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上的收获。)

2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作者那优美的文字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奇丽景象。愿你们用明亮的眼睛、美

好的心灵不断地去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

《火烧云》教学设计2

《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美

的熏陶,并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

一、抓住重点,创设氛围,感受美。

《火烧云》重点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形态的变化。教学时,教师可

先从整体入手,设计这样的问题:

1.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作者这种感受的?

然后让学生边听教师范读课文,边看挂图思考。之后让学生谈谈(先同桌谈,

后指名谈)听完老师范读后对火烧云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掌握课文的重点部分,

初步领略到火烧云变化奇妙的景象美。

二、反复品读,突出重点,欣赏美。

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

赏析描写火烧云美丽景象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描写的意境美。

1.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景。教师可引导学生解答:

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是通过描写哪此景物来表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变化?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感受。

2.重点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的色彩美。①指导学生品读第二、三自然段,

结合挂图体会“极多”和四个“一会儿”都是讲颜色多、文化快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

两个重点句进行赏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

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

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②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两个重点句,边看插图,边体会,更真切地感受火烧云色彩变化美。

3.启发学生欣赏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指导学生品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先读后理解,再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挂图领会“一会儿”、“忽然又”、“接着又”

等词语的用法,明白这都是讲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的。然后品读第四自然段:“一

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

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在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

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理解

这是写火烧云变化快、开头多,突出了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接头指导学生学

习第五自然段,让他们想想哪些词句表明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最后让学生自

学第六自然段。

4.归纳全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

了。”“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使学

生明白这既是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美,又是表达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热爱之

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相融合,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

的情趣。

三、训练说写,落实重点,创造美。

这篇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色的热爱。教师可指导学生

反复朗诵、品赏,充分感受火烧云的颜色、形状之美。通过落实说、写训练,使学

生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1.先引导学生读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的句子,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

际仿照着说。先同桌说,再指名说。这样就形成了信息的多向交流与反馈,使学生

对火烧云颜色、形状美的认识更加深刻。

2.指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

式,把曾看见过的美丽景色写下来,然后同桌交流。

3.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给我们

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呢?通过说使学生懂得只有像本文作者那样,热爱生活,热爱

大自然,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么形象生动、语言流畅、景色

优美的好文章来。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学习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写作的方法。学习莫泊桑肯吃苦、

勤练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运用批读方法,体会莫泊桑肯吃苦、勤练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收集法国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揭示课文题目

1同学们,平常你们觉得写作文最难的是什么?(没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作文

总是平平常常,不吸引人……)

2你们觉得难,并不奇怪,因为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年轻时对写作跟你们有着

同样的感受,于是他就去请教著名作家福楼拜,在福楼拜的指导下,他终于成了法

国著名的作家。你们想自己的文章写得更美吗?好!我们也跟着莫泊桑一起去拜师吧!

板书课文题目:莫泊桑拜师

3齐读课文题目,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带有拼音的词多读几遍。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主要写

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可以仿照课文旁边的批注,在你读懂了的地方、

你喜欢的句子或你感兴趣的地方作批注。想想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同学和老师帮助,

也在书上作批注。

3学生交流汇报,梳理共性问题。

①读带有拼音的词语。注意读准“揣”、“殊”、“桑”的字音。指导学生写好“貌”、“拜”、

“陋”等字的字形。

②梳理共性问题。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

(2)每次各有什么收获?

(3)他是怎样下工夫的?

(4)从福楼拜老师的3次谈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2学生交流汇报。

3重点指导对话部分的学习。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从读中体会福楼拜老师

第一次告诉莫泊桑要仔细观察,把看到的记下来;第二次告诉他观察要细心,要注

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季节、不同场景等去观察。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

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第3次则告诉我们如何写作。写作不

但要仔细观察,还要发现特点、写出特点,这样写出的东西才会各具特色。

四、再读课文,深化感悟

再次默读课文,谈谈你有何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五、拓展延伸,小练笔

片断练习:仔细观察你生活中熟悉的人,写出他的特点。附:板书设计莫泊桑拜

师文章怎样才生动仔细观察写出特点

《一次特殊的实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并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白发苍苍”、“燥热”等词

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用心品读的阅读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对卡尔•施密特对科学事业无比热爱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卡尔・施密特对科学事业崇高的爱。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或写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学生:收集科学家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道路。无数科学家为科学事业

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一次特殊的实验”

吧!读课文题目,理解“特殊”。问:这次实验有什么特殊意义呢?我们自己读书弄

明白。

2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初步自学生字、新词。

3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学收获。

4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进行自学情况汇总,再选几个在全班交流。

5同桌互读课文,检查是否把课文读通。

6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悟精神

1读着课文,我们的心时时被感动着,再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用你

喜欢的符号标出来,用心读读,体会体会,想想为什么让你特别感动。

2在小组内交流。在小组长的安排下依次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说出自己的

体会,互相补充或提问。

3全班交流: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

悟重点句,引导入情入境地朗读。通过读,体会科学家的顽强品格和为科学献身的

精神,从而产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施密特先生一点儿也不怕,他仔细观察蛇的外形、特点”,“施密特拼尽全力

把蛇捉住,重新放进笼子里,锁好”,从这些句子中体会科学家面对凶恶的毒蛇不畏

惧的胆量。

“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从这句中体会科学家在自己被毒蛇咬伤又

无人救援、生命危急时,想到的仍是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

从“详尽”、“认真”、“仔细”、“像往常一样”等体会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从“汗水淌着”、“肌肉抽动”、“感到燥热”、“耳朵里发出噪音“、“伤口、鼻子和嘴

开始淌血”等感受科学家经受着剧烈疼痛还坚持作科学记录的顽强意志。“时间啊,

你慢些走……不!时间你快些走……”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对科学家敬业精神

的敬仰,对科学家遭受痛苦折磨的心痛。

4说一说这次实验特殊在哪里。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科学家说点什么,请你在练

习本上写下来,再交流。

三、拓展延伸,学习品格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包括最

宝贵的生命。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科学家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一次特殊的实验详尽认真仔细像往常珍贵的记录

抽动燥热耳鸣淌血英勇献身

《"空中霸王"的克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自己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蜂鸟的特点以及它为什么能够“克”老鹰,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蜂鸟的特点,知道它能克老鹰的原因。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教学难点理解蜂鸟为什么能“克”老鹰。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老鹰、蜂鸟的图片或介绍蜂鸟的影碟;蜂鸟的档案卡。

学生:阅读有关动物的书籍,收集有关鹰和蜂鸟的图片、文字资料;预习课文,勾出生字、新词,标出段落序号。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它在动物世界里可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出示图片:鹰——空中

霸王你印象中的鹰有哪些特点?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空中霸王”的克星(板书)。生齐读课文题目。现在请把“克星”换一个词,

意思不变。(可换:敌人、对手)

二、质疑

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或者你想知道点什么?预设:为什么说鹰是“空中霸王”?鹰的克星是谁?为什么能

够“克”老鹰?(板书问题)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和一些短语,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识记情况。“飘然翱翔的老秃鹰”、“见什么逮什么“、“兀

立自若的大兀鹰”、“庞大”、“大拇指”、“性格凶悍好斗”、“惧怕”、“突如其来的侵袭”、“厮杀”、"翅膀和躯干”、“快速

敏捷”、“肌肉非常结实”、“歼击机”

4齐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解决了哪些问题?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1学习第1段。

①找出能说明鹰是“空中霸王”的句子,指导朗读。

②文中有两个词,写出了鹰在飞翔时和站立时的“霸气”,找出来,想想该怎样读。飘然翱翔:体现了鹰飞翔的

平稳与自在。兀立自若:体现了鹰站立时的威武、傲慢、目空一切。

③给这一段分层次,想想每一层讲了什么。

2学习第2段。

①看一段关于蜂鸟的录像,回答:蜂鸟是什么样的?(贴上蜂鸟图)板书“体形娇小、羽毛艳丽、嘴尖而锋利”。

②你从“娇小玲珑”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读第2段,读出蜂鸟的娇小可爱。(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3、4、5段。

①勾画出写蜂鸟攻击鹰的句子。

②指导朗读勾画出的句子,读出蜂鸟的勇猛,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

凶悍好斗(联系下文“奋不顾身地向鹰猛攻”理解。)

奋不顾身(联系上文“它们不但不惧怕鹰这个庞然大物”理解。)

敏捷(联系下文“它可以向前飞,也可以倒退飞,甚至还可以在空中翻滚盘旋”理解。)

遍体鳞伤(联系上文“鹰被蜂鸟刺中后,还来不及还击,蜂鸟已快速飞开,又从别的方向发起了攻击”理解。)

③小结:蜂鸟是靠哪些“法宝”来“克”鹰的?尖而锋利的嘴、凶猛而有力的攻击、快速而灵活的飞行。

④下面我们来帮这“空中霸王”的克星填写一份小档案。(小组合作完成。)姓名性格特征体形特征外貌特点羽毛

嘴飞行特点

五、课外延伸

小小的蜂鸟却能“克”老鹰,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你还知道动物世界中的哪些故事?

六、巩固

识字、写字课文中这些生字不但要求大家会认,还要会写。(出示生字。)

1想想有哪些方法来记住这些字,书写时该注意什么。(小组交流。)

2用这些字口头组词。

3抄写生字、新词。

七、作业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背诵喜欢的段落。

附:板书设计

《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媒体”、“采访”、“虐待”、“制裁”、“生意兴隆”、“水泄不通”、“衣冠楚楚

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丹尼尔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增强学生保护树木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新词。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启发。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环保小故事。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文题目

当我们说了中伤别人、不尊重别人的话或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向别人道歉,这是一种美德。

你听说过有人向大树道歉吗?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向大树道歉》这篇课文将告诉你原因。

二、齐读课文题目,质疑问难

1齐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2学生质疑,教师整理归纳学生的问题:

(1)谁向大树道歉?

(2)他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

(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本课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生字、新词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分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师生正音。

4带着质疑再读课文。

5学生交流自学收获,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

6抽生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四、学生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自主学习第1〜4段。

1自由小声读第1〜4段,想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2指导学生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换词等方式理解“虐待”、“制裁”、“生意兴隆”、“媒体”、“采访”、“亲善”

等词。

3丹尼尔的“罪行”指的是什么?文中那位先生在揭发信中是怎么说的?用"”勾画出来。引导学生朗读悟出这句

话的意思和体会美国人民的环保意识。

(二)合作学习第5〜6段。

1默读第5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词和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你会感动。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3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衣冠楚楚”等词语。

4用“——”勾出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话,用“△”标出表示丹尼尔向大树道歉时动作的词进行体会,并指导有感

情地朗读。

5齐读第6段,说说你从人们的掌声中悟出了什么。

6有感情地读第5〜6段。可采用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练习读。

(三)集体讨论。丹尼尔为什么向大树道歉?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五、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现场的一名记者,你将怎样向人们报道这条奇特的新闻?

2在改造周围环境,绿化、美化家园的活动中,你有什么建议,又能做些什么?

《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衣冠楚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行为,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以小记者的身份报道“向大树道歉日'’的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课文,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启发。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环保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板书:道歉)道歉,这事大家都做过吧,能讲讲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吗?

2、我们将一起学习的一篇文章,和道歉有关系,但道歉的对象不是人,它是《向大树道歉》(板书),请大家

齐读课题,再读一次。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了解课文大意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理清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大家都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我们来回答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

1、谁为什么向大树道歉?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这部分的内容。

2、怎样向大树道歉课文哪一部分在叙述?

3、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课文的写作顺序,请一个孩子说说。

三、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重点学习向大树道歉的原因

1、话说丹尼尔,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在餐馆里忙里忙外,一天却收到了一张1000美元的罚款,怎么回事?

(用铁链把自行车锁在树上)

2、通常人们会怎么看给树上锁链这件事情?

3、在一位在餐厅用餐的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4、重点语句品读“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上,与给一个无罪的人带上手铐脚镣无异。”

①”……与……无异”理解吗?

“和……没有区别''这里指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上的行为和给一个无罪的人戴上手铐脚镣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

②试读,理解句子含义,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指导感情朗读:点重音、划节奏读。

④齐读句子。

(二)重点学习向大树道歉的过程

1、”向大树道歉日”的景况怎么样?(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

2、默读课文的5、6自然段,勾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默读要沉静下来,把心放进课文,注重内心的感受。

3、读一读勾画的部分写上你的感受。

4、找出丹尼尔的动作和语言里,读一读,你又明白了什么?(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真诚地悔过。)

5、出示道歉的话,指导朗读,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到什么?从哪里看出来。(三层意思要理解出来)

(1)真诚道歉(2)说明树的作用(3)保证要爱惜树木

6、看到他这么做,周围的人是怎么反应?(体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是因为人们的理解和对他行动的认同。)

7、齐读课文5、6自然段。

四、深刻领会、情感迁移

1,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就在事件发生的现场,你准备怎样向大家报告这条奇特的新闻?老师建议大家:在报

道时把自己放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既要说清楚事情的经过,还要关注当时人们的反应,同时加上自己的简单评价,请

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开始了,在你们面前的是主播的话筒,选出你们小组的优秀记者给大家

做新闻播报。

3、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走进了现场感受了丹尼尔向大树道歉,你从向大树道歉这件事情联想到什么?

4、小结:其实善待树木就是善待人类自己。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大家看看。世界因为有了树木变得苍翠,

充满生机;世界因为有了动物变得鲜活,富有动感。每一样生物都是可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我们幸运地

了和众多的动物植物生活在一起,让我们尊重其他生命,尊重其他生物的权利,把我们生活的地球建成一个更加和谐

更加美好的世界吧!

板书设计:

向大树道歉

虐待大树一受到处罚一向树道歉

(把自行车锁在树上)(走向、鞠躬、说、抱、贴)

爱护自然和谐相处

《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衣冠楚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行为,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

想感情。

3、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以小记者的身份报道“向大树道歉日”的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课文,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

启发。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环保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板书:道歉)道歉,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你向谁道过

歉?谁向你道过歉?为什么?

2、我们将一起学习的一篇文章和道歉有关系,但道歉的对象不是人,它是《向

大树道歉》(板书),请大家齐读课题,再读一次。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带着你提出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寻找你想知道的答

案。

抽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从哪里写了为什么向大树道歉的原因,引入下面部

分。

三、深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一)重点学习向大树道歉的原因

1、过渡语:话说丹尼尔,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在餐馆里忙里忙外,一天

却收到了一张1000美元的罚款,怎么回事?

(用铁链把自行车锁在树上)

讨论A:通常人们会怎么看给树上锁链这件事情?

讨论B:一位在餐厅用餐的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2、重点语句品读“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上,与给一个无罪的人带上手铐脚镣

无异。”

(1)请你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与……无异”就是说“和……没有区别”这里是指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

上的行为和给一个无罪的人戴上手铐脚镣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

(2)老师把一些词语用红色描出来表示重读,一些词语后用"/”隔开表示自然

停顿,你再读一下,试试。

(3)读了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4)齐读句子,你又体会到什么,我们一起带着愤怒的语气读读,先听老师

读。

(5)让我们一起来带着感情朗读这个句子,齐读。

①树木给人类提供了可供人类呼吸的氧气,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

境,却被人类无情的“虐待”,所以我们说,指读•

②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人可以任意

伤害别人,让我们大声的告诉那些妄自尊大的人,指读一

③在人类不自觉的行为中,伤害了同样具有生命,同是地球主人的其他生物,

现在让我们告诉大家,告诉地球上所有的人,指读一

(二)重点学习向大树道歉的过程

过渡语:孩子们,树木也有生命啊!树就象人一样,都是地球的孩子,如果我

们伤害了别人,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应该是怎么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丹尼

尔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怎么做的?哪一部分是写了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过程,我们一

起来学习。

1、转眼就到了“向大树道歉日”,课文中哪个词语概括了那天的景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