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毫貌施工低鸽》散案
目的要求:(1)对该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旧知复习:
重点难点:建设项目的组成、施工项目管理程序
教学过程:
第一章:绪论
§
对象一一建设项目。
任务一一研究如何根据具体的条件,以最优的方式解决施工组织的问题。即如何根据拟
建工程的性质和规模、施工季节和环境、工期的长短、工人的素质和数量、机械装备程度、
材料供应情况、构件生产方式、运输条件等各种技术经济条件从经济和技术统一的全局出发,
从许多可行的方案中选定最优的方案。
§
一'建设项目及其组成
1、项目
定义: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具有特定的明确目标和完整的组织结构的一次性任务或管理对
象。
特征:项目的一次性、目标的明确性和项目的整体性。
2、建设项目
定义: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管理主体:建设单位
3、施工项目
定义:施工企业自施工投标开始到保修期满为止的全过程中完成的项目,是一次性施工任务。
管理主体:施工承包企业
4、建设项目的组成
(1)建设项目:基本建设中按照一个总体设计来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行政
上具有独立的组织形式的建设工程。
(2)单项工程:是(1)的组成部分,在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
后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
(3)单位工程:(2)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组织施工条件、单独作为计算成本对象,建成
后不能独立进行生产或发挥效益的工程。
(4)分部工程:(3)的组成部分,一般是按单位工程的结构部位、使用的材料、工种
或设备种类、型号的不同划分。
(5)分项工程:按不同的施工方法、材料及构件的规格将(4)分解为一些简单的施工
过程是建设工程中最基本的内容。
(6)检验批: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
本组成的检验体。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
分。
二'建设程序
定义:建设程序是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到投产交付使用的全过程中,
各个阶段、各个步骤、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是拟建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守的
客观规律。
它反映了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关系和技术经济规律的要求。
1、项目决策阶段
(1)项目建议书;
(2)可行性研究;
2、建设准备阶段
(1)勘察设计;
(2)建设准备;
(3)工程实施;
(4)竣工验收;
(5)后评价影响评价、经济效益评价、过程评价
二、施工项目管理程序
定义:拟建工程项目在整个施工阶段中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是长期施工实践经验的总结,
反映了整个施工阶段必须遵守的先后次序。
管理程序的组成环节:
1、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或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时间:由企业管理层在投标之前编制
内容:项目概况、项目实施条件、项目投标活动及签定施工合同的策略、项目管理目标、
项目组织结构、质量目标和施工方案、工期目标和施工总进度计划、成本目标、项目风险预
测和安全目标、项目现场管理和施工平面图、投标和签定施工合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
2、编制投标书并进行投标,签订施工合同
3、选定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4、项目经理部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项目开工前的准备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开工前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经会审后,由项目经理签字并报企业
主管领导审批。
5、施工期间按“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管理
6、验收、交工与竣工结算
7、项目考核评价
8、项目回访保修
§
一、建筑产品的特点
1、建筑产品的固定性
2、建筑产品的多样性
3、建筑产品体形庞大
4、建筑产品的综合性
二、建筑施工的特点
1、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
2、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
3、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
4、建筑产品生产的地区性
5、建筑产品生产的露天作业多
6、建筑产品生产的高空作业多
7、建筑产品生产手工专业多、工人劳动强度大
8、建筑产品生产组织协作的综合复杂性
课堂小结:
1、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
3、建筑产品及其施工特点
课后作业:Pi51、2、3
目的要求:
⑴了解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⑵重点掌握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⑶掌握技术资料准备的阶段和要求
旧知复习:
⑴建设项目的组成
⑵施工项目管理程序
⑶建筑产品及其施工特点
重点难点:组织项目施工的原则、准备工作的要求、技术资料的准备要求
教学过程:
§
一'施工组织设计分类与内容
1、按设计阶段的不同分类
(1)按两阶段设计进行时: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按三阶段设计进行时: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按编制对象范围的不同分类
(1)施工组织总设计(以建设项目为对象)
a、工程概况;
b、施工准备工作;
c、施工布署;
d、施工总进度计划;
e、施工总平面图;
f、劳动力及主要材料、半成品预制构件、施工机具的需要量计划。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a、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b、施工方案;
c、施工进度计划;
d、劳动力及主要资源需要量计划;
e、施工平面图;
f、技术经济指标。
(3)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用于某些施工难度大、缺乏经验的分部工程)
2、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与作用
任务:指导拟建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
作用: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作好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和保证;是
对拟建工程施工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编写预算和施工计划的主要依据,建筑
企业合理组织施工和加强项目管理的重要措施;是检查施工目标的依据,是建设单位和施工
单位履行合同、处理关系的主要依据。
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执行
⑴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⑵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
4、组织项目施工的基本原则
⑴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建设程序
⑵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在保证质量的前
提下,加快速度,缩短工期。
⑶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等先进技术,组织有节奏、连续和均衡的施工,科学地
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保证人力、物力充分发挥作用。
⑷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合理地安排冬季、雨季施工项目,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⑸认真贯彻建筑工业化方针,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贯彻工厂预制和工厂预制相结合,
扩大预制范围,提高预制装配程度;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⑹采用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贯彻执行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⑺精心规划施工平面图,节约土地;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合理存储物资,充分利用当地
资源,减少物资运输量。
(8)做好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
§
一、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1、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建筑施工程序的重要阶段。
3、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降低施工风险。
4、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二'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和内容
(一)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
1、按施工准备工作的对象分类
⑴施工总准备:以整个建设项目为对象而进行的需要统一部署的各项准备。为全场性的
施工做好准备,也兼顾了单位单项工程施工条件。
⑵单位工程施工准备:指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条件准备工作,它不反要为单
位工程在开工前做好一切准备。
⑶分部分项工程准备:以某分部工程为对象而进行的作业条件的准备。
⑷季节性施工准备:是指为冬季、雨季施工创造条件的施工准备工作。
2、按拟建工程所处施工阶段性分类
⑴开工前施工准备(特点:全局性总体性)。
⑵工程作业条件的施工准备(特点:局部性经常性)。
综上:施工准备工作既要有整体性与阶段性统一,又要有连续性,必须有计划、有步骤、
分期、分阶段地进行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
(二)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1、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一一原始资料的调查,收集有关消息与资料;
2、技术资料准备一一熟悉和会审图纸、编标后施工组织设计、编施工预算
3、资源准备一一劳动组织准备、物资准备
4、施工现场准备一一拆除障碍物、建立测量控制网、“七通一平”、搭设临时设施
5、季施工准备——冬季施工准备、雨季施工准备、夏季施工准备
三、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
1、施工准备工作应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
2、建立严格的施工准备工作责任制和相应的检查制度。
3、坚持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严格执行开工报告制度。
4、施工准备工作必须贯穿施工全过程。
5、施工准备工作要取得各协作相关单位的友好支持与配合。
§
一、原始资料的调查
1、对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的调查见表27
2、自然条件调查分析见表2-2
二、收集相关信息与资料
1、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见表2-3〜见表2-9
2、其它相关信息与资料的收集
§
一、熟悉与会审图纸
审查图纸的程序通常分为:自审阶段、会审阶段、现场签证三个阶段。
(-)熟悉图纸阶段
1、熟悉图纸工作的组织
2、熟悉图纸的要求
⑴先精后细;
⑵先小后大;
⑶先建筑后结构
⑷先一般后特殊
⑸图纸与说明结合
⑹土建与安装结合
⑺图纸要求与实际情况结合
(二)自审图纸阶段
1、自审图纸的组织
2、自审图纸的要求P23
(三)图纸会审阶段
1、图纸会审的组织
2、图纸会审的要求P25
二'编制标后施工组织设计
它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
三'编制施工预算
建筑工程预算是反映工程经济效果的经济文件。按照不同的编制阶段和不同作用可分为:
施工预算和施工图预算
课堂小结:
1、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及组织项目施工的基本原则
2、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内容
3、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
4、调查研究与搜集资料
6、技术资料准备
课后作业:
P164、5P471、2、3
目的要求:
⑴掌握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⑵熟悉季节性施工准备的措施及开工条件
旧知复习:
⑴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⑵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⑶技术资料准备的阶段和要求
重点难点:组织项目施工的原则、准备工作的要求、技术资料的准备要求
教学过程:
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
§
一、劳动力组织准备
1、项目组织机构建设
⑴项目组织机构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用户满意原则
②全能配套原则
③精干高效原则
④管理跨度原则
⑤系统化管理原则
⑵项目经理部的设立步骤
定管理任务和组织形式;定管理层次,设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定人员、职责、权限;
目标分解;制定规章制度和目标责任考核、奖罚制度
2、组织精干的施工队伍
⑴考虑专业工程的合理配合,技工和普工的比例有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求。
⑵集结劳动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3、优化劳动组合和技术培训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5、做好分包安排
6、组织好科研攻关
二、物资准备
生产资料的准备工作是工程连续施工的基本保证,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材料的准备
2、构配件和设备加工订货准备
3、施工机具准备
4、生产工艺设备准备
5、运输准备
6、强化施工现场物资价格管理
§
一、现场准备工作的范围及各方职责
1、建设单位施工现场准备工作P.34
2、施工单位施工现场准备工作P35
二、拆除障碍物
三、建立测量控制网
四、七通一平
五、搭设临时设施
§
一、冬季施工准备
1、组织措施
2、图纸准备
3、现场准备
4、安全与防火
二、雨季施工准备
1、合理安排雨季施工
2、加强施工管理,做好雨期施工的安全教育
3、防洪排涝,做好现场排水工作
4、做好道路的维护,保证运输畅通
5、做好物资储蓄
6、做好机具设备等保护。
§
一、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二、开工条件
三、开工报告
1、开工报审表P42
2、开工报告P42
课堂小结:
1、资源准备
2、施工现场准备
3、季节性施工准备
4、施工准备工作与开工报告
课后作业:
P466、7、8
目的要求:
⑴掌握施工组织方式、理解流水施工
⑵掌握流水施工的工艺参数与空间参数
重点难点:横道图与斜道图的转换
技能要求:用横道图表达施工进度
旧知复习:
⑴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⑵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⑶技术资料准备的阶段和要求
教学过程:
第三章:流水施工原理
§
一、流水施工
定义:类似于其它产业生产产品通过流水线作业可提高生产率,建筑施工也渴求采用流
水作业以提高效率,不同之处是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决定了它的流水作业特点、人流产品不流,
这样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工作面)、连续、均衡、有节奏地进行施工,从而提高生产率、
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一)施工组织方式
组织m幢同类型房屋或将同一幢房屋分成若干个施工区段进行施工时,组织施工的方法有以
下4种:
依次施工(顺序施工);平行施工;搭接施工;流水施工
流水施工优点:
(1)偏短工期;
(2)工作双做专业他、提为数率;
(3)总的手妁了极贵我中。
A提倡采用流水思想组织施工
1、依次施工组织方式
定义
特点
例题P19
2、平行施工组织方式
定义
特点
3、流水施工组织方式
定义
特点
(二)流水施工的技术经济效果
(三)组织流水施工的条件
1、划分分部分项工程
2、划分施工段
3、每个施工过程组织独立的施工队组
4、主要施工过程必须连续、均衡地施工
5、不同的施工过程尽可能组织平行搭接施工
二、流水施工参数
(一)工艺参数
1、施工过程数(n)
含义: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工艺上开展层次的有关过程称施工过程,施
工过程数目记为n。
划分方法
一个工程项目划分>若干专业工程划分》若干分部工程每个分层分为>若干施工过
程(又称分项工程或工序)。
划分目的为便于对工程施工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进行相应的资源调配。
其划分与下列因素有关:
⑴施工计划的性质与作用
⑵施工方案及工程结构
⑶劳动组织及劳动量大小
④施工过程内容和工作范围
举例:某胸混结构教学楼①基础阶段
'基槽挖土
浇碎垫层
‘砌砖基础
基础回填土
砌砖墙
‘支模
圈梁扎筋
、建筑碎
安装楼板、灌缝
捣制楼梯
②主体结构阶〔拆模板
,砌女儿墙
捣制压顶
,铺焦硝
地平层
③屋面工程I铺卷材
[安钢门窗
顶、墙抹灰
地面抹灰
室内
安木门窗扇及玻璃
油漆
喷白
外墙抹灰
室外V做散水
安水落管
④装修阶段
⑤零星工程:房卫、电气安装、……台阶、花池
2、流水强度
⑴机械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
⑵人工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
(二)空间参数
1、工作面
2、施工段数和施工层数
△两步法①书上原则根据结构划;②m与n关系
有时满足①不一定满足②,允许这样。(如工种多n大,但工程量、建筑面积小,m不可能
过大,否则无意义。)
含义:把拟建工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即为施工段,数目记为
mo
施工段数m的确定
(1)理论上分析m与n的关系,[m,n即宁可工作面闲置,人不闲(窝工)];
(2)有技术(工艺)、组织间歇时m的确定。
间歇:指同一施工段的两个相邻施工过程之间因为技术工艺或组织上的原因必须留有一
定时间间隔,分别称技术间歇、组织间歇。
如:碎养护、抹灰养护、屋面拽平层养护均有技术间歇。
又如:基础碎养护好后,必须进行墙身位置弹线、尔后方能砌砖基础。
回填土前对地下埋设的管道需进行检查验收。这属组织间歇。
△这些间歇是必须的,安排流水时应考虑到。
当有间歇时,应取m>n,此时施工段有闲置,最好使该闲置时间等于间歇时间。
划分施工段的基本要求
课堂小结:
1、施工组织方式
2、流水施工工艺参数
3、流水施工空间参数
课后作业:
?87S—1、2、4
目的要求:
⑴掌握流水施工的时间参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⑵掌握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重点难点:流水施工的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
旧知复习:
⑴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及其特点
⑵流水施工工艺参数
⑶流水施工空间参数
教学过程:
第三章:流水施工原理
§
二、流水施工参数
(三)时间参数
1、流水节拍
定义:每个专业队伍在各个施工段上完成各自施工过程所必须的持续时间,记为to
⑴流水节拍的确定
方法有①定额法;②经验估算法;③倒推进度法
t影响工期和流水的节奏,同时关系到投入的劳动力及材料机械等资源,故应认真选取。
Q=p
法一:t=SR-R
Q为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工程量;
S为产量定额,即每一工日(或台班)完成合格产品的数;
R为某专业队投入的施工人数或机械台数,R=n・b,n为每班人数,b为班组数;
p为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所需愉^量M日数或机械台班数)
s又可换为时间定额s=%,则t=一葭一五
注:S最好是本施工单位的实际水平,也可参照施工定额水平采用。
如果该施工过程综合了定额中的若干个子项,该产量定额也应是综合的的产量定额S。
法二:经验估算法
根据过去施工经验进行估计,该法适用于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等无定额可循的
计算:t=6
a——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短估算时间;
b——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最长的估算时间;
c——某施工地程在某施工段上的正常估算时间。
法三:倒排进度法
通常流水节拍越大(小),工期越长(短)因此对于工期固定的项目,需用工期来通过
倒排进度法估算流水节拍。
小结:三种方法在作技术标安进度时都可能会用到,对于招标文件中有工期要求的项目,一般
先用倒推进度法,组织专业流水时用定额法。
⑵确定流水节拍应考虑的因素
2、流水步距
含义:流水施工过程中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先后进入第一(非同一)施工段开始施工的时间
间隔,叫流水步距,记为K.m。
⑴确定流水步距的基本要求
(1)要保证每个专业队在各施工段上都能连续作业;
(2)要使相邻专业队伍在开工时间上实现最大限度、合理地搭接;
(3)要满足均衡生产和安全施工要求。
⑵确定流水步距的方法例题P48
3、平行搭界接时间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在工作面允许的条件下,某施工过程可与其紧前施工过程平行搭接
施工,其平行搭施时间,以C表示。如图。
4、技术与组织间歇时间
由于工艺上的要求,某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上必须停歇的时间间隔,叫技术间歇。
5、工期
三、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
(一)流水施工的分级:
1、分项工程流水施工一细部流水
2、分部工程流水施工一专业流水
3、单位工程流水施工一综合流水
4、群体工程流水施工
(二)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
厂►等节奏流水施工
—►等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
r->有节奏流水施工
I—►异节奏流施工水
流水施工
~►异步距异节奏流水施工
>无节奏流水施工
课堂小结:
1、流水施工的时间参数
2、流水施工的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
3、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
课后作业:
Ps7S—3、5、6
目的要求:
⑴掌握有节奏流水施工的特征、步距和工期的确定
⑵掌握无节奏流水施工的特征、步距和工期的确定
重点难点:有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和工期计算
旧知复习:
⑴时间参数的确定
⑵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三章:流水施工原理
§
定义: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相等的一种流水方式。
适应条件:当各施工段劳动量大致相等时,即可组织有节奏流水施工。
分类:根据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是否相等,分为等节奏流水和异节奏流水。
一、等节奏流水施工
定义:等节奏流水是指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相等,并且不同施工过
程的流水节拍也相等的流水施工方式。也称为固定节拍流水或全等节拍流水。
例题P51
1、基本特点
(1)流水节拍彼此相等;
(2)流水步距彼此相等,而且等于流水节拍;
(3)每个专业工作队都可以连续施工,施工段没有空闲;
(4)专业工作队数(必)等于施工过程数(n)。
2、等节奏流水施工段数目(m)的确定
(1)无层间关系或无施工层时,施工段数按划分施工段的基本要求确定即可111=T
(2)有层间关系或有施工层时,为保证各施工队组连续施工,应取m>no此时,每层
施工段空闲数为m—n,一个空闲施工段的时间为t,每层空闲的时间为:
(m—n)Xt=(m-n)XK
施工段数目m分下面两种情况确定:
(A)无技术和组织间歌时,取m=n。
(B)有技术和组织间歇时,为了保证各专业工作队能连续施工,应取m>n。
-|max》maxZ?2c
mn+
-oKo+KoKo
3、流水施工工期计算
CD不分施工层:
I)・K+X4M—ZJ/
式中T——流水施工总工期;
m---施工段数;
n——施工过程数;
K——流水步距;
j施工过程编号,l<j<n
一一j与j+1两施工过程间的技术间歇时间;
G」.一一j与j+1两施工过程间的组织间歇时间;
一一j与j+1两施工过程间的平行搭接时间。
(2)分施工层
T=(m.r+ra-l).^+一21尸1
式中r——施工层数;
EZi——第一个施工层中各施工过程之间的技术与组织间歇时间之和;
其它符号含义同前。
例题P53
二、异节奏流水施工
定义:异节奏流水施工是指同一个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相等,不同施工过程在
同一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一定相等的流水施工方式。
分类:异节奏流水施工又可分为异步距异节拍流水和等步距异节拍流水。
(一)异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
1、异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的特征
(1)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相等,不同的施工过程在同一施工段上
的流水节拍不一定相同。
(2)各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不一定相等;
(3)各施工工作队都可以保证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
(4)施工班组数(nJ等于施工过程数(n),即m=n。
2、流水步距的确定
Ki,i+l=-ti当+1时
Ki.i+F-Cm—1).ti+i当时
3、流水施工工期计算
T=£K“i+i+mtn+12Zi,i+i-12Ci,i+i
例题P55
(二)等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
等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也称为成倍节拍流水,是指同一个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
拍相等,不同施工过程在同一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一定相等而互为倍数的流水施工方式。
有时,为了加快流水施工速度,在资源供应满足的前提下,对流水节拍长的施工过程,组
织几个同工种的专业工作队来完成同一施工过程在不同施工段上的任务,从而就形成了一个
工期最短的、类似于等节拍专业流水的等步距的异节拍专业流水施工方案。
1、异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
(1)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相等,不同的施工过程在同一施工段上
的流水节拍不同,但互为倍数关系。
(2)流水步距彼此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3)各专业工作队都可以保证连续施工,施工段没有空闲;
(4)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施工过程数,即m>n。
2、流水步距的确定
Ki,i+i=Kb
Kb——成倍节拍流水步距,取流水步距的最大公约数
3、每个施工过程的施工队组数确定
bi=ti/Kb
『Ebi
4、施工段数目(m)的确定
(1)无层间关系时,施工段数按划分施工段的基本要求确定即可皿-。
(2)有层间关系时,每层最少施工段数目:
m=ni+EZi/Kb+Z2/Kb
5、流水施工工期计算
(1)无层间关系时:
T=(m+nj—1)Kb+EZj+LEC“i+i
(2)有层间关系时:
T=(m,r+ni-1)Kb+EZi—SCi
Zi指第一层的层内间隙
例题P57
课堂小结:
1、等节奏流水施工的特征、步距和工期的确定
2、异节奏流水施工的特征、步距和工期的确定
课后作业:
P87S—8X—5、6
目的要求:掌握流水作业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无节奏流水施工的组织。
技能要求:
(1)能熟练的组织分部工程流水施工;
(2)能将流水施工的思想合理地运用在单位工程进度计划中。
旧知复习:
⑴有节奏流水施工的特征、步距和工期的确定
⑵无节奏流水施工的特征、步距和工期的确定
教学过程:
第三章:流水施工原理
§
在项目实际施工中,通常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工程量彼此不等,各专业工
作队的生产效率相差较大,导致大多数的流水节拍也彼此不相等,不可能组织成等节拍专业
流水或异节拍专业流水。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利用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在保证施工工艺、
满足施工顺序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确定相邻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距,
使其在开工时间上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搭接起来,形成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连续作业的流水
施工方式,称为无节奏流水施工,也叫做分别流水施工。它是流水施工的普遍形式。
一、无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
(1)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尽相等;
(2)在多数情况下,流水步距彼此不相等,而且流水步距与流水节拍二者之间存在着某
种函数关系;
(3)各专业工作队都能连续施工,个别施工段可能有空闲;
(4)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即n尸n。
二、流水步距的确定
无节奏流水施工的流水步距通常采用“累加数列法”确定。
三、流水施工工期
〃一1m
T=EK.j+1+Z广+XZ+£G—XCjJ+1
J=1j=l
式中:T——流水施工的计划工期;
KjJ+1——j与j+1两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距;
——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在第i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SZ——技术间歇时间总和;
EG——组织间歇时间之和;
CJ1J+1——相邻两专业工作队j与j+1之间的平行搭接时间之和
四、分别流水
1、含义(组织条件)
除全等、成倍以外的流水作业
2、方法步骤
方法一:(空间连续)一一窝工
方法二:(时间连续)一一潘氏法
确定步距: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正差。(关键在它节拍)
3、例题
例3—8P61
§
一、选择流水施工方式的思路,P62;
二、实例,P63o
整体组织分别流水
分部工程内按主导工序组织等节拍或成倍流水
同时兼顾间歇、搭接。非主导工序采用断开或合并的思想。
三、总结流水施工学习思路
1、比较不同施工方式(平行、依次、搭接、流水)
2、施工指示图
3、分析的出流水施工
4、流水施工分类
5、组织流水施工的前提
6、6大参数
7、流水作业组织方法
8、实例
课堂小结:
1、无节奏流水施工的特征、步距和工期的确定
2、选择流水施工的实例
3、选择流水施工的思路
课后作业:
P87S—7、9;P87X—5.6
目的要求:掌握网络图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与横道图不同之处。
重点难点:网络图的分类、网络图的逻辑关系
旧知复习:无节奏流水的组织
教学过程:
第四章:网络计划技术
§
计划管理的新方法是建立在网络图的基础上,因此统称为网络计划方法。
一、网络图
(一)、横道图与网络计划的特点分析
1、横道图的优点:简单明了,直观易懂,容易掌握,便于检查和计算资源需求状况。
横道图的缺点:
⑴、不能全面而明确地表达出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和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
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⑵、不能在名目繁多、错综复杂的计划中找出决定工程进度的关键工作,便于抓主要矛
盾,确保工期,避免盲目施工;
⑶、难以在有限的资源下合理组织施工、挖掘计划的潜力;
⑷、不能准确评价计划经济指标;
⑸、不能应用现代化计算技术。
2、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
⑴、应用网络图形来表达一项计划(或工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
系;
⑵、通过对网络图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⑶、通过不断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最优方案;
⑷、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
力,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二)、网络计划的表达方法
1、双代号网络图
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称为双代号网络图。
工作名称
2、单代号网络图
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网络图称为单代号网络
图。
(三)、网络计划的分类
(1)按计划目标(即其终止节点)的多少分:单目标网络计划、多目标网络计划。
(2)按网络计划层次分:综合施工网络计划、单位工程施工网络计划、局部网络计划。
(3)按网络计划的时间表达方式分:非时标网络计划(箭线长短不代表时间、时间写出
来)、时标网络计划(剪线在时间坐标上投影代表工作延续时间)。
(4)按图形样式分:单代号网络、双代号网络。
二、基本符号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
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是箭线、节点及节点编号
1、箭线
⑴一根箭线表示一项工作或表示一个施工过程;
⑵一根箭线表示一项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和资源,分别用数字标注箭线的下方和上方;
⑶在非时标网络图中,箭线的长度不代表时间的长短,画图时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必须
满足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⑷箭线的方向表示工作进行的方向和前进的路线,箭尾表示工作的开始,箭头表示工作
的结束,
⑸箭线可以画成直线、折线或斜线。
2、节点
网络图中箭线端部的圆圈或其它形状的封闭图形就是节点。
⑴节点表示前面工作结束和后面工作开始的瞬间,所以节点不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
⑵箭线的箭尾节点表示该工作的开始,;箭线的箭头节点表示该工作的结束;
⑶根据节点在网络图中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起点节点、终点节点、中间节点。
,一为工作的
结束节点
3、节点编号
⑴节点编号必须满足两条基本原则,其一,箭头节点编号大于箭尾节点编号;其二,在
一个网络图中,所有节点不能出现重复编号,可以按自然顺序,也可以非连续编号。
⑵节点编号有两种方法:一是水平编号法,另一种是垂直编号法。
水平编号法
单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也是箭线、节点及节点编号
1、箭线:表示相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2、节点:表示工作。
3、节点编号:与双代号网络图一样。
三、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平行工作
1、紧前工作
紧排在本工作之前的工作本工作的紧前工作。
2、紧后工作
紧排在本工作之后的工作本工作的紧后工作。
3、平行工作
与本工作同时进行的工作为本工作的平行工作。
四、内向箭线和外向箭线
1、内向箭线
2、外向箭线
五、逻辑关系
工作之间相互制约或依赖的关系称为逻辑关系。
1、工艺关系
工艺关系是指生产工艺上客观存在的先后顺序关系,或是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
决定的先后顺序关系。
由施工工艺、方法所定的先后顺序,一般不可变。
2、组织关系
组织关系是指在不违反工艺关系的前提下,人为安排工作的先后顺序关系。
六、虚工作及其应用
虚工作:是指不消耗资源、不占用时间,只表示两工序之间的先后逻辑关系的工作。虚工
作用虚箭线表示,其表达方式可垂直方向向上或向下,也可水平方向向右,虚工作起着联系、
区分、断路三个作用。
1、联系作用
2、区分作用
3、断路作用
七、线路、关键线路、关键工作
1、线路
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线方向连续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
通路称为线路。
2、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
每一条线路都有自己确定的完成时间,它等于该线路上各项工作持续时间的总和,也是完
成这条线路上所有工作的计划工期。工期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或主要矛盾线)。位于
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
关键工作完成的快慢直接影响整个计划工期的实现,关键线路用粗箭线或双箭线连接。
关键线路在网络图中不止一条,可能同时存在几条关键线路,即这几条线路上的持续时间
相同。
关键线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关键线路和非关键线路可以互相转化。当采
用了一定的技术组织措施,缩短了关键线路上各工作的持续时间,就有可能使关键线路发生
转移,使原来的关键线路变成非关键线路,而原来的非关键线路却变成关键线路。
短于但接近于关键线路持续时间的线路称为次关键线路,其余的线路均称为非关键线路。
位于非关键线路的工作除关键工作外,其余称为非关键工作,它有机动时间(即时差);
非关键工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转化为关键工作;利用非关键工作的机动时间可以科
学地、合理地调配资源和对网络计划进行优化。
课堂小结:
1、网络图及其基本符号
2、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平行工作
3、逻辑关系、虚工作及其应用
4、线路、关键线路、关键工作
课后作业:
P162S—1、2、3、4
目的要求:掌握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能辨明各工序间的工艺逻辑关系和组织逻辑关系。
重点难点: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技能要求:能用双代号网络图正确表达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
旧知复习:
1、网络图及其基本符号
2、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平行工作
3、逻辑关系、虚工作及其作用
4、线路、关键线路、关键工作
教学过程:
§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由若干个代表工程计划中各项活动的剪线和连接剪线的节点所构上的网状图形,表示如
下图:
活动名称
时间
图(1)图(2)
双代号网络组成:节点一一事件、箭线一一活动(工作)
(1)必须正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在网络图中,根据施工顺序和施工组织的要求,正确地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
互依赖关系。
(2)在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3)双代号网络图中,在节点之间严禁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4)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5)双代号网络图中的箭线宜保持自左向右的方向,不宜出现箭头指向左方的水平箭头
和箭头偏向左方的斜向箭线。
(6)双代号网络图中,一项工作只有唯一的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节点编号。
(7)绘制网络图时,尽可能在构图时避免交叉。
a、过桥法b、断桥法
(8)双代号网络图中,只允许有一个起点节点;不是分期完成任务的网络图中,只允许
有一个终点节点;而其它所有节点均是中间节点。
(9)当双代号网络图的某些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多条内向箭线时,在保证一项工作有
准一的一条箭线和对应的一对节点编号前提下,允许用母线法绘图。
只有在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中当有多个外向(内向)箭线时可采用母线法。
以上是绘制网络图应遵循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是保证网络图可以正确地反映各项工作之
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前提,我们要熟练掌握。
(二)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1、节点位置法
绘图步骤:
⑴提供逻辑关系表,一般只要提供每项工作的紧前工作;
⑵确定各工作紧后工作;
⑶确定各工作开始节点位置号和完成节点位置号;
⑷根据节点位置号和逻辑关系绘出初始网络图;
⑸检查、修改、调整,绘制正式网络图。
2、逻辑草稿法
⑴绘制没有紧前工作的工作,使他们具有相同的箭尾节点,即起点节点;
⑵依次绘制其它各项工作。
3、绘制网络图应注意的问题
(1)网络图的布局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虽然网络图主要用以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但是为了便于使用,还应安排整齐,
条理清楚,突出重点。尽量把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布置在中心位置,尽可能把密切相连的工
作安排在一起,尽量减少斜箭线而采用水平箭线;尽可能避免交叉箭线出现。
当网络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时,不能直接相交画出,如下图(a)是错误的。目前采
用两种方法来解决。一种称为“过桥法”,另一种称为“指向法”,如下图(b)、(c)所
交叉箭线示意图
Q)错误;3)正确;(c)正确
(3)正确应用虚箭线进行网络图的断路法
绘制网络图时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符合施工顺序的关系;
第二,符合流水施工的要求;
第三,符合网络逻辑连接关系。
一般来说,对施工顺序和施工组织上必须衔接的工作,绘图时不易产生错误,但是对于
不发生逻辑关系的工作就容易产生错误。
遇到这种情况时,采用虚箭线加以处理。用虚箭线在线路上隔断无逻辑关系的各项工作,
这方法称为“断路法”。
(4)力求减少不必要的箭线和节点
(5)网络图的分解
当网络图中的工作任务较多时,可以把它分成几个小块来绘制o
(1)从始到终、画一去一;
(2)先繁后简,先虚后改;
(3)一个节点处若有多个虚箭线,尽量指向同性(也有例外)。
课堂小结:
1、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2、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3、绘制双代号网络图的注意事项
课后作业:
Pi62S—5、6X—1
基本要求:了解网络图的拼图,掌握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重点难点:单代号网络图绘制
技能要求:能用单代号网络图正确表达施工过程的关系
旧知复习: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规则、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一)网络图的拼图
1、网络图的排列
⑴混合排列
⑵按施工过程排列
如果为了突出表示施工过程的连续作业,可以把同一施工过程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这
一排列方法称为“按施工过程排列法”,如图所示。
如果在流水作业中,若干个不同工种工作,沿着建筑物的楼层展开时,可以把同一楼层的
各项工作排在同一水平线上,下图是内装修工程的三项工作按楼层自上而下的施工流向进行
⑶按施工段排列
为了使网络计划更形象而清楚地反映出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绘图时可根据不同的工程情
况,不同的施工组织方法和使用要求灵活排列,以简化层次,使各工作间在工艺上及组织上
的逻辑关系准确而清楚,便于对计划进行计算和调整。
如果为了突出表示工作面的连续或者工作队的连续,可以把在同一施工段上的不同工
种工作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种排列方法称为“按施工段排列法”,如图所示。
浇m
I
克-
——
JL浇nI
O-
2、网络图的工作合并
网络图的工作合并的基本方法是:保留局部网络图中与外部工作相联系的节点,合并后
箭线所表达的工作持续时间为合并前该部分网络图中相应最长线路段的工作时间之和。
网络图的合并主要适用于群体工程施工控制网络图和施工单位的季节、年度控制网络图
的编制。
3、网络图连接
绘制复杂网络图时,往往先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部分,然后各自分头绘制,最后
按逻辑关系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网络图。
4、网络图的祥略组合
局部详细,整体简略。
二、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步骤
单代号网络图:指组成网络图的各项工作是由节点表示,以箭线表示各项工作的相互制约关
系。用这种符号从左向右绘制而成的图形就叫做单代号网络图。
(一)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辑关系;
2、在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3、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4、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5、绘制网络图时,尽可能在构图时避免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过桥法或断桥法。
a、过桥法b、断桥法
6、单代号网络图中,只允许有一个起点节点,一个终点节点,必要时在两端设置虚拟的
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
7、单代号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有重复编号的工作,一个编号只能代表一项工作,且箭
头编号大于箭尾编号。
(二)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1、提供逻辑关系表;
2、用矩阵图确定紧后工作;
3、绘制没有紧前工作的工作,当有多个起点节点时,应在网络图的始端设置一项虚拟的
起点节点。
4、依次绘制其它各项工作,一直到终点节点。当有多个终点节点时,应在网络图的终端
设置一项虚拟的终点节点。
课堂小结:
1、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2、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步骤
课后作业:
P163X—2
目的要求:掌握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概念及其符号掌握节点计算法。
重点难点:工作时间参数的计算、时差的计算与理解。
技能要求:能通过时间参数来判断网络的可调性。
旧知复习: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教学过程:
§
目的:
1、确定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便于施工中抓住重点,向关键线路要时间;
2、明确非关键线路及其在施工中时间上有多大的机动性,便于挖掘潜力,统筹兼顾,部
署资源;
3、确定总工期,做到工程进度心中有数。
一、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概念及符号
1、工作持续时间
工作持续时间是指一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用D表示。其计算方法有:
⑴参照以往实践经验估算;
⑵经过试验推算;
⑶有标准可查,按定额计算。
2、工期
工期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有以下三种工期:
⑴计算工期:是指根据时间参数计算所得的工期,用L表示;
⑵要求工期:是指任务委托人提出的指令性工期,用「表示;
⑶计划工期:是指根据要求工期和计划工期所确定的作为实施目标的工期,用£表示。
当规定了要求工期时:
当未规定要求工期时:Tp=]
3、网络计划中工作的时间参数
网络计划中工作的时间参数有六个: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
完成时间、总时差、自由时差。
⑴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
早开始时间用ES表示。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各紧前工作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早完
成时间用EF表示。
这类时间参数受起点节点的控制。其计算程序是:自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用累
加的方法计算到终点节点。即:沿线累加,逢圈取大。
⑵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
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用LF表示。
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
刻。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用LS表示。
这类时间参数受终点节点(即计算工期)的控制。其计算程序是:自终点节点开始,逆着
箭线方向,用累减的方法计算到起点节点。即:逆线累减,逢圈取小。
⑶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①工作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工作的总时差
用TF表示。
计算,则如图
ESij合EFijLSij白LFij
则TF1-j=LSiJ-ESlj=TLj-Di-TEi=TLj-TE-Dij
c、工序总时差并不等于该工序所在线路的线路时差。
②工作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
时间。工作的自由时差用FF表示。
计算:如图
ESijAEFijESJKAEFJK
则FFi-j-;FC」]
4、网络计划中节点的时间参数及其计算程序
⑴节点最早时间
节点最早时间是指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该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节点i的最早时间用ETi表示。计算程序是:自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用累加的方法
计算到终点节点。
⑵节点最迟时间的计算
节点最迟时间是指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该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各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指定工期时:终止节点最迟时间TL=指定工期或合同工期
无工期要求时:TLpTEn,原因是在制定工程计划时,总希望计划能尽早实现。
故此相对于终止节点,每个节点均有一个最迟时间,j是i的任一紧后工序末节点。则
TL=min{TLj-DiJ
△注:计算口决:节点最早时间“沿线累加、逢圈取大”;节点最迟时间”逆线累减,逢圈
取小”。
5、常用符号
⑴双代号网络计划
Di-j——i-j工作的持续时间;
ESi-j——i-j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LSi-j——i-j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
EFi-j——i-j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LFi-j——i-j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TFi-j——i-j工作的总时差;
FFi-j——i-j工作的自由时差。
ETi——i节点的最早时间;
ETJ——j节点的最早时间;
LTi——i节点的最迟时间;
LTj——j节点的最迟时间;
课堂小结
一、工作(工序)网络时间参数
1、工序最早开始时间ES-=TEi
2、工序最早结束时间EF『ESh+D孑TEi+瓦
3、工序最迟结束时间LF-=TLj
4、工序最迟开始时间LSi.j=LFi_j-Di.j=TL-Di-j
注:工月
二、时差图
ESijDijEFij
LSijDijLFij
ESJKDjkEFJK
△止匕外:线路时差=该线上z(自由时差)
课后作业:
P.62—S7、8
目的要求:掌握网络计划时间参数工作计算法和图上计算法。
重点难点: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程序、图上计算法。
技能要求:能通过时间参数来判断网络的可调性。
旧知复习:网络计划时间参数
教学过程:
§
二、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1、工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
早开始时间用ES表示。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各紧前工作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早完
成时间用EF表示。
这类时间参数受起点节点的控制。其计算程序是:自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用累
加的方法计算到终点节点。即:沿线累加,逢圈取大。
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间ES-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间ES一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箭线方向依次逐项
计算;
2)以起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i—j,当规定其最早开始时间ES-时,其值应等于
零,即:ESr=0(i=l)
3)当工作只有一项紧前工作时,其最早开始时间应为:
ES-=ES-,+Dm
4)当工作有多个紧前工作时,其最早开始时间应为:
ESi_j=max{ES^+D,^]
2、确定网络计划工期
当网络计划规定了要求工期时:Tp<Tr
当网络计划未规定要求工期时:Tp=1=max{EF-J
3、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
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用LF表示。
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
刻。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用LS表示。
这类时间参数受终点节点(即计算工期)的控制。其计算程序是:自终点节点开始,逆着
箭线方向,用累减的方法计算到起点节点。即:逆线累减,逢圈取小。
(A)工作i—j的最迟完成时间LFi-j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
次逐项计算。
(B)以终点节点(j=n)为箭头节点的工作最迟完成时间LFi-n,应按网络计划的计
划工期几确定,即:
LF“=Tp
(C)其它工作i—j的最迟完成时间LF一应按下式计算:
LF,..-min
4、计算各工作总时差
如图
ESijAEFijLSij合LFij
)——---------)
则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产勘查中的勘查方法选择与优化考核试卷
- 甘肃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5年瓦斯防突工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合作协议:经营权转让合同书
- 《孔明借箭》课件-2
- 法律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 剖腹产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 费用报销知识
- 小升初-间隔问题
- 2025年度3月份冷链车辆柴油发电机双备份协议
- 小学生理财小知识主题班会精编ppt
- 钢架桥搭设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 贾宝玉形象分析PPT课件(PPT 30页)
- 遵义会议ppt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高教类课件:微电影创作教程
- 阿坝州果蔬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 2022年班主任育人故事一等奖两篇范文
- GMP附录5中药制剂ppt课件
- 德龙自卸车合格证扫描件(原图)
- 北京化工大学物权法课件-第四章 用益物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