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临床表现_第1页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_第2页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_第3页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_第4页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人:日期:血吸虫病临床表现目录CONTENCT引言肠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尿路血吸虫病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策略总结与展望01引言介绍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目的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背景目的和背景01020304定义流行病学病原学传播途径血吸虫病概述血吸虫生活史复杂,包括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及童虫等阶段。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02肠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过敏反应患者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并伴有畏寒、寒战等症状。患者常出现脐周或下腹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可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急性期症状80%80%100%慢性期症状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或黏液脓血便。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和慢性失血,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导致肝硬化、腹水等症状。腹痛、腹泻贫血、消瘦肝脾肿大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晚期症状患者脾脏明显肿大,可伴有脾功能亢进,导致血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出现大量腹水,腹部膨隆、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结肠壁明显增厚,肠腔狭窄,可出现肠梗阻、便秘等症状。儿童患者长期反复感染血吸虫,可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矮小、性器官不发育等症状。肝性脑病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可出现肝性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生长发育障碍儿童患者长期反复感染血吸虫,可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影响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继发感染血吸虫病患者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血吸虫病患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并发症与危害03尿路血吸虫病临床表现血尿尿路刺激症状全身症状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多因虫卵沉积于膀胱所致。急性期患者可有发热、食欲减退、腹部不适等全身症状。感染后1~2个月,患者可能会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轻者通常数天后可自行消失。血吸虫感染可引起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导致肝脾肿大,尤以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为多见。肝脾肿大腹水消瘦、乏力由于肝纤维化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引起腹水,多见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由于血吸虫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030201伴随症状膀胱癌肾功能衰竭异位损害生长发育障碍并发症与危害长期慢性感染及刺激,可能增加膀胱癌的发病风险。血吸虫虫卵可沉积于身体其他部位,如肺、脑等,引起相应的损害和症状,如咳嗽、胸痛、癫痫等。严重感染或长期未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因虫卵大量沉积于肾脏,导致肾功能衰竭。儿童期感染血吸虫,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侏儒症等严重后果。04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流行病学史生活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或曾到过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消瘦乏力等症状,或伴有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出现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粪便检查可找到血吸虫卵或孵化出毛蚴;免疫学检查如血吸虫抗体检测呈阳性反应。与阿米巴痢疾鉴别01阿米巴痢疾起病缓慢,症状较轻,粪便或结肠镜取溃疡渗出物检查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抗阿米巴治疗有效。与伤寒鉴别02伤寒有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等特征,与血吸虫病不同。伤寒可出现玫瑰疹,肥达氏反应阳性,血培养可分离出伤寒杆菌。与结核性腹膜炎鉴别03结核性腹膜炎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常有低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腹部触诊有揉面感或腹腔积液征,腹部X线平片可见散在钙化影。鉴别诊断方法病原学检查从粪便内检查血吸虫虫卵和毛蚴,或直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虫卵,为确诊血吸虫病的依据。免疫学检查包括皮内试验、环卵沉淀实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阳性率可较病原学检查高,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阳性率可达90%以上。影像学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可显示肝、脾大小及腹水情况;CT检查可显示肝内门静脉分支周围纤维化表现;磁共振成像(MRI)可显示肝、脾及肝内门静脉和侧支循环情况。辅助检查手段05治疗与预防策略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治疗方法首选吡喹酮,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轻、口服及疗程短等优点,对成虫有杀灭作用,对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高热、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给予补液,以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及全身支持疗法。合并其他寄生虫感染者,应先驱虫治疗,合并伤寒、痢疾、败血症、脑膜炎者,应按相应疾病治疗。控制传染源普查与普治患者及病牛,以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区应进行普查,发现患者及病牛,应积极治疗,以减少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查螺、灭螺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灭螺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彻底改变钉螺的滋生环境。因钉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因此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改变环境、结合化学药物杀灭的方法。保护易感人群不接触疫水,雨后与早晨不要在河边草地赤足行走。湖沼地区收割、捕捞、作战训练必须与疫水接触时,应确实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预防措施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以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同时,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将疾病传播给他人。健康教育定期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病情监测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心理支持06总结与展望明确了血吸虫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通过对血吸虫病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已经明确了其病原体为裂体吸虫属血吸虫,主要通过接触疫水传播。建立了有效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能够准确诊断出血吸虫病,为及时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开发了多种治疗药物和手段针对不同类型和病情的血吸虫病,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包括吡喹酮等化疗药物、局部治疗和手术治疗等。010203研究成果总结深入研究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探索血吸虫在人体内的寄生过程、致病机制和免疫应答等方面的问题,为开发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提供理论基础。疫苗是预防血吸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未来需要加强疫苗研究和开发,提高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出现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为血吸虫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加强疫苗研究和开发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未来研究方向123通过深入研究、有效治疗和预防控制等措施,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保障人类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