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单元-单元专题卷(合集)-语文部编版9年级上册(3份打包,含答案)语文部编版(2024)9年级上册第3单元
单元专题卷02阅读理解(1)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心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全集》)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①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②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非:动词,认为……非,即埋怨。②非:不对,错误。③上:统治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引凄异
B.前人之述备矣四时具备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见孟子于雪宫
D.然则北通巫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开篇着重叙述了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的政绩,间接交代作记原因。
B.甲文骈散结合,大量使用叠词,在对比和衬托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C.乙文中孟子通过与齐宣王论“乐”,目的是向齐宣王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D.乙文中“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体现了国君要有重视百姓的意识。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甲文中“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
5.甲、乙两文分别表现范仲淹和孟子怎样的思想情怀?请你说出还有谁具有这样的思想,并简述其典型事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___
(2)负者歌于途
(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___
(4)颓然乎其间者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散句,增添了语盲的韵律美。
B.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文的主旨。
C.作者寄情山水,通过写“醉”与“乐”,表达了厌弃官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D.禽鸟、游人和太守各有所乐,各得其乐,这正是物我和谐美好生活的写照。
9.选文和链接材料都写了“乐”,但“乐"的原因各有不同,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链接材料】
夫临高远视,心意之快也。晴澄雨昏,峰岭之态也。心意快而笑歌发,峰岭明而气象归。其近则草树之烟绵,溪水之澄鲜,衔鳞翩来,的的①有光。扫黛②侍侧,妩妩发秀。有趣若此,乐亦由人。
(梅尧臣《览翠亭记》)
【注】①的的:清楚显现。②扫黛:画眉梳妆,这里代指女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常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火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侨《湖心亭看雪》)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余擎一小舟(持,执)B.拥毳衣炉火(拥抱)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D.客此(客人)
1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B.先天下之忧而忧
C.温故而知新D.云归而岩穴暝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2处)
独往湖心亭看雪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4.作者写录时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醉翁亭记》)
【丙】
余为夷陵①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后做舍人②,又得琴一张,乃越琴也。后做学士,又得琴一张,则雷琴也。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萧然③自释。及做舍人、学士,日奔走于尘土中,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可也。
(选自《书琴阮记后》)
【注释】①夷陵:地名。②舍人:官名。③萧然:悠闲,潇洒。
15.甲诗是刘禹锡写给(人名)的酬答诗,乙、丙两文的作者是欧阳修,其中乙文是作者被贬到时所作。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及做舍人、学士()
17.(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琴虽然好,(弹琴时)内心却昏乱芜杂,又因为什么快乐呢?
B.琴即使好,(弹琴时)内心却昏乱芜杂,又因为什么快乐呢?
C.琴虽然好,(弹琴时)内心却昏乱芜杂,又能有什么快乐呢?
D.琴即使好,(弹琴时)内心却昏乱芜杂,又能有什么快乐呢?
18.下列与甲诗颈联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9.下列对乙、丙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乙文首段由远及近,移步换景,交代了醉翁亭的位置、由来等,点出太守之乐。
B.乙文第②段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了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C.丙文讲述了作者所得三张琴后的心绪变化,悟出“乐在人不在器”的道理。
D.乙、丙选文都描写了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20.丙文中“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是因为“”;“琴虽佳,意则昏杂"是因为“”。
21.从乙、丙选文来看,作者意“不在酒"、乐“不在器”,请结合两篇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
新唐书韩愈传(节选,有改动)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①百姓遮②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③是复为博士。
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宪宗遣使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④,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帝曰:“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注]①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劝说,这里可解释为“煽动“。②遮:拦路,③坐:因……犯罪,这里指受牵连。④讦:告发别人的短处。牾:通“忤”,触犯。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既御史覆问②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
23.与下面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将抵以死
A.不以物喜(《岳阳楼记》)B.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C.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停两处。
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
25.翻译下面句子。
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
26.品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问题。
[乙]文中介绍韩愈因被贬潮州,[甲]诗中(原句)也指出他因此事命运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27.清代文学家纪昀评论[甲]诗“语极凄切,却不衰飒”,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
参考答案
C
2.A
3.(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以百姓的快乐为乐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乐。
4.“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他们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
5.①甲文表现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先忧后乐;或以天下为己任;或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②乙文表现了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或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③杜甫也有这样的情怀。④杜甫自己的茅屋被吹破,但他仍兼济天下,愿为天下寒士的安乐牺牲自我。
6.临近,靠近背着东西的人尽兴,畅快形容醉后精神不振的样子
7.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来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8.C
9.本文之“乐”,乐在与民同乐,以文记乐;链接材料之“乐”,乐在用心体验和感受到的山水的自然之美。
10.C
11.A
12.独往/湖心亭/看雪
13.(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14.白描,写景朴素自然,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使人如临其境,言简义丰。
15.白居易滁州
16.居高面下等到
17.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C
18.B
19.D
20.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日奔走于尘土中,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
21.山水之乐。
22.已经同“值”,工钱
23.B
24.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
25.然而若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26.谏迎佛骨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27.语极凄切:颈联中“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景阔情悲,蕴涵深广,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好收吾骨"作结。
却不衰飒:故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语文部编版(2024)9年级上册第3单元
单元专题卷02阅读理解(2)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饮少辄醉()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生于万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时,鲁国相大涤翁之树子也,母曰陶宜人。幼多痰疾,养于外大母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两广,藏生牛黄丸盈数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厥疾始瘳。六岁时,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遇眉公先生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对大父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屏上《李白骑鲸图》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余应曰:“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选自张岱《自为墓志铭》)
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
(2)客此客:
(3)藏生牛黄丸盈数簏盈:
(4)外太祖云谷公宦两广宦:
4.请用“/”给画波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遇眉公先生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
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6.【甲】【乙】两文中的张岱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也"字不仅起到了提顿语气的作用,而且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赋予文章舒缓从容的韵律之美。
B.【甲】文通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来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
C.【乙】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D.【乙】诗中借典故,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杂然而前陈者()
(2)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3)颓然乎其间者()
(4)玉盘珍羞直万钱()
(5)多歧路,今安在?()
9.翻译下面句子。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你是如何理解【甲】【乙】两文中作者的“颓然"和“茫然”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及创作背景简要分析。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醉翁亭记(节选)
(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
书马犬事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①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3)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4)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②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注释]①同院:指与欧阳修同在翰林院供职的人。②内翰:翰林的别称,此处指欧阳修。
11.甲词作者(人名),乙文作者欧阳修,都是宋代著名家。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和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恰当的是()
(1)不久夕阳挂在西山上。
(2)人们知道从太守游玩中获得乐趣。
(3)大家尝试写下其中一件事。
(4)让你们编修史书,一万卷也写不完。
A.(1)(3)B.(1)(4)C.(2)(3)D.(2)(4)
13.“何"在词典中的解释有:A.谁;B.什么;C.怎么样;D.为什么。为下列句子中的“何”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填字母):
(1)今夕是何年()
(2)内翰云何()
14.“旷达"形容人的心胸开阔、豁达。甲词和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旷达”的一句分别是:“___";“___”。
15.以下主张与丙文中欧阳修的看法一致的是()
A.写作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夸大。
B.写作要言简意赅,绝对不可啰嗦。
C.文章应发乎真情,无需刻意求新。
D.文章应追求内容深刻而字面浅显。
16.黄同学读了丙文后,将乙文最后两句改写如下。请对他的改写进行评价。
同其乐,述以文,庐陵欧阳修。
【材料一】
【甲】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材料二】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①;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②。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③。
【注】①惠连:南朝诗人,早慧。②康乐: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③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选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7.阅读课内外文言的过程中,难免情不自禁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小延想考考你……
(1)请帮小延补写【材料一】中漏掉的两个句子。
(2)小延发现初一时候学过很多李白的诗歌,比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而且这几首诗在题材上有近似处。请从这三首诗歌中任选两句表达“思念、挂念"情感的诗句,与同学们分享。
18.小延的诗歌笔记里,有一条关于【甲】【乙】诗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请你帮小延找出来()
A.这两首五言诗都是杜甫的名作,但前者不合格律规范,是古体诗;后者合乎格律规范,是近体诗。
B.“岱宗”是“泰山"的意思,它贵为五岳之尊;“戍鼓”是边防驻军的鼓声,点明作者写诗的地点。
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二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赋予眼前景色以神奇、秀丽、巍峨之感。
D.“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二句,通过“有"无”对比,在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
19.学完初三的文言文后,小延发现有的知识可以迁移用来阅读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不知不觉提升了!比如,阅读【材料二】的过程中,她就想起了《送东阳马生序》……
(1)【材料二】中的划线句“逆旅"这个词好熟悉啊!这个句子应该这么翻译:
(2)“大块假我以文章”中的“假"这个字,好像也学过。这个词可以翻译成“”。
20.你知道小延为什么把上面几个材料整理在一起吗?因为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不过,他们的经历、性格与处世态度却有较大的差异。试着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帮小延做个分析。
(1)【材料一】中【甲】诗是杜甫青年时壮怀激烈的创作,千古绝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仅显示出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还表现了诗人(思想感情)。【乙】诗则是杜甫中年之后的创作,当时唐王朝正经受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颔联,以的手法,表达出自己(思想感情)。
(2)【材料二】是李白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饮酒、赋诗时的创作,体现出“诗仙"的性格形象。
参考答案
1.居高面下就以……为乐
2.(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2)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是太守啊。
3.尽力,竭力客居盛满,充满做官
4.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遇眉公先生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
5.(1)(我)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2)哪里想到我竟然是一事无成呢?
6.甲文的张岱是一个钟情山水、淡泊孤寂、豪迈洒脱的爱国者,又是一个豁达、有诗情雅兴、感知体悟生活的隐士。乙文的张岱是一个聪明隽秀的少年形象,能够非常敏捷地对出对联,让名人陈眉公对他抱有极大的希望。
7.B
8.陈列,摆开名词用作状语,用酿泉;于,在同“值”,价值哪里
9.(1)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在出游啊。(2)相信总有一天,我会乘长风踏万里浪,高高挂起凤帆,勇往直前,渡过沧海。
10.“颓然"既表达了作者沉浸山水美景、与民同乐的自得欣慰之情,也暗含了被贬的苦闷无奈;“茫然”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仕途受挫的苦闷抑郁之情。
11.苏轼文学家(政治家等)
12.B
13.BC
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15.B
16.示例:改写后的文字,比原文简短(“体现了丙文言简意赅的写作主张")。但原文从容、悠闲的情绪和节奏也不复存在
17.(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或: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任选二句即可。)
18.C
19.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借,借给
20.不怕困难、敢攀顶峰、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安史之乱移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担忧胸怀广阔、潇洒乐观、豪迈旷达(写出一个即可,意对即可。)语文部编版(2024)9年级上册第3单元
单元专题卷01积累与应用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含标点符号)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金樽()珍羞()投箸()侧畔()长精神()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宫阙()琼楼()绮户()婵娟()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空吟()烂柯()侧畔()长精神()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歧路()金樽()珍羞()投箸()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īyǎ()的喉咙歌唱。
(2)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xièdú()职业之神圣。
(3)yīdàitiānjiāo(),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4)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ànɡránwúcún()。
4.2024年伊始,旅游火爆出圈,冰雪旅游受到大家的喜爱。小叶和小薛收集了一些有关冰雪的资料,准备朗读给大家听。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A.小叶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她这样读:将军角(jiǎo)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zhuó)。
B.小薛发现了文学作品中冬季的温情,她这样处理重音:“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小叶准备读出雪天万籁无声彻骨寒冷的特点,她这样处理节奏: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D.小薛想读出北方的雪自身的精神,她这样处理停连(“V"表示停,“∧”表示连):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V却永远如粉,∧如沙,V他们绝不沾连,V散在屋上,∧地上,∧枯草上,V就是这样。
5.刘禹锡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要表达的是()
A.对自己长时间被贬谪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B.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
C.为自己在荒凉的地方虚度了年华儿感到惆怅和忧伤。
D.要振奋精神,重新投入生活的决心。
6.下面对《水调歌头》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政治失意,亲人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因而始终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B.词的上阕叙述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阕的文字则抒发了对兄弟的深深怀念之情。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写了作者对人生的疑惑,显露出作者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作者好像是写对月的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7.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1)越明年()(2)增其旧制()
(3)沙鸥翔集()(4)微斯人()
8.《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之首,与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9.《长沙过贾谊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唐代诗人。他工于诗,长于五言,被称为“”。代表作有《》《送灵澈上人》等。
10.《水调歌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词开豪放一派,与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11.《行路难(其一)》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丰富、意境奇妙、立意清晰。
12.《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自称_____________,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也称杜少陵。唐代伟大的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他的诗被称为“”。“三吏"三别”为其代表作。
13.《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_____________,谥号_____________,北宋的政治家、_________________。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14.古诗文默写:中国是诗文的国度,也是酒酿的故乡,《行路难》中,面对精心陈列的饯行酒,李白却“①_____________,②”,其内心愁苦,可见一斑;《水调歌头》中,苏轼在中秋夜举杯遥祝,希望普天之下家家团圆,“③_____________,④”,其乐观博爱,明月可鉴;《岳阳楼记》中,文人骚客“登斯楼也,则有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其愉悦心境,隔空可感;《湖心亭看雪》中,张岱与亭中客人共饮三大白,难怪舟子感慨“⑦_____________,⑧”,其故国之思,令人叹惋。
15.《商山早行》
(1)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又与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
(3)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___,___。
1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表示获罪之快,人生变化无常(直言获罪被贬的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即景抒情(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7.《长沙过贾谊宅》
(1)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___,___。
(2)借贾谊遭贬暗寓了诗人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沙过贾谊宅》诗人用曲折的笔触暗讽当今皇上唐代宗昏聩无能的诗句是:___,___。
(4)描绘出一幅荒村日暮图,象征了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表现诗人对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拆的诗句是:___,___。
18.《月夜忆舍弟》
(1)表达感物伤怀、思念家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绘边塞秋天的图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写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写诗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问的句子是:___,___?
(2)词人以理遣情,希望重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偿的句子是:___,___。
(3)表达豁达胸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映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描写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诗中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积极乐观向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行路难》
(1)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刻画,形象揭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象生动地正面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___,___。
(3)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明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湖心亭看雪》
(1)描写西湖雪后水天一色的景色(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故国怀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
23.名句默写。
(1)《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__________,”。(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24.“醉翁亭"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小语在学完《醉翁亭记》后想为“醉翁亭”写一个对联。以下是他的上联,请根据对联知识,在备选词语中帮他选择最适合的词语串连出下联。
备选词语:山行亭影酿泉清冽四季美不孤六七里众宾欢
上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下联: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浊浪排空空:
(2)岳阳楼之大观也观:
(3)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极:
(4)而或长烟一空或: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
(6)北通巫峡通:
(7)属予作文以记之属:
26.选择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将字母填入括号。
(1)蔚然而深秀者()
(2)日出而林霏开()
(3)临溪而渔()
(4)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A.连接两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表并列)
B.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转折关系(表转折)
C.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表承接)
D.连接状语与中心词(表修饰)
27.一词多义。
①是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
②一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
③更是日更定矣()更有痴似相公者()
④白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8.《醉翁亭记》中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29.有些同学在默写苏轼的《水调歌头》时会把“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写成“蝉”,请结合知识卡片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女”字旁的“婵"。
知识卡片“婵娟”通常用来形容姿态美好。古诗文里多用来形容女子,如唐代方干《赠赵崇侍御》诗:“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也形容花木、明月或月光等
30.某班级举行“走进醉翁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1)在琅琊山醉翁亭景区,慈孝竹郁郁葱葱,然而,一些竹子主干上却“伤痕累累”,“某某到此一游”“某某天长地久"……如果你看见一人正在涂鸦,准备如何劝阻他?
你说:
(2)学完《岳阳楼记》后,小笑拟了上联,请你以《醉翁亭记》为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希文俯瞰洞庭湖心忧天下
下联:
(3)“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是醉翁亭风景区的旅游广告语。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和图片用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4单元第18课《争相恐后-传感器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
- 2025年中国安保型楼宇对讲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分体式鱼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办公专用电话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 第15章 分式 活动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 数学 八年级上册
- 6 让资源再生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教科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 Unit 4 Pets Lesson 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十首最美的唐诗
- 2024年中考二轮专题复习道德与法治主观题答题技巧(小论文)之演讲稿
- 2025年度商会工作计划
-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 质检工作计划书2025质检部工作计划范文
- 施工现场5S管理规范
- 《缠论的实战技法》课件
- 新版标准化机电专业管理体系解读课件
- 承包鱼塘维修施工合同范例
- 延续护理服务课件
- 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