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和第1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取了认数、写数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熟悉、感兴
趣、能够接受的事实中选择具体的数学题材,努力创设浓厚、鲜明的问题情
境、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知识。
例1从小白兔采蘑菇引入。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一个也没有”用。表
示,0和3、2、1一样也是一个数;例2通过小白兔拔萝卜,让学生明白“没
有了”也用0表示;例3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认识直尺上的数“从。开始”,
体会0可以表示起点,并认识已学过的数的排列顺序。接着教学0的写法。
“想想做做”一方面巩固0的认识和5以内数的顺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0
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
识。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
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2“0”再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
0的认识)
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0。揭示课题:0的认识。
[评:0对小朋友来说并不是完全陌生的,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
发,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对生活经验再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
0,体会0的含义。]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
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出示例1图)
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o教师在写0时,注意动作慢一
点,让学生看清楚0是怎么写的。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
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教学例2及0的写法。
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
一说。
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
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0o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0时的起
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之间对所写的0进行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田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
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
3教学例3。
讲述: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
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
几?
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说0能表示什么意思?
[评:教师在这一层次的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了
一系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概括
的思维动中体验、理解、掌握知识。即使是写字,也要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如
何写,然后再书写,让学生养成有步骤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
(1)小猴来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呀?可以用几表示?
(2)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用几表示?
(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表示?
(4)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
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后,互相检查正确与否。
4“想想做做”第4题。
(1)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还在哪儿见到过0?
(2)看一看课本中第4题里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吗?
[评: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巩固所学知识,同
时也较持久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中体验成
功。]
四、全课总结
1(出现0的卡通形象)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可以表示哪
些意思吗?
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你们还能看到0。
3(0、1、2、3、4、5以卡通形象在电脑上出现)小朋友们拍手齐唱数学
歌。
[评:总结中注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总评]
本课的特色首先在于能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
动之中,0的卡通形象与学生的对话、小兔采蘑菇、小猴摘桃、小青蛙找家,
这些童话无不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其次,在本课的教学过程
中,教师还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认识0的意义到写0,到学习活
动的总结,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完成,使学
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29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几何形体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生的合作
和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学生通过“滚
一滚”、“堆一堆”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突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这些不同形体的一些本质属性;“摸一摸”是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既可以培养
学生的应战精神,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搭一搭”既可以
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想像力,又可以体会不同形体特征在实际中的应用,并
联系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教材最后安排了“数一数”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能作出判断和简单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出示小红花)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你们愿意和它
交朋友吗?
2上节课我们学了认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了哪些物体?(学生说,教
师相机贴出四种立体图形)
3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积木,好不好?谁能在玩的时候也学
到新的知识,就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红花。
4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板书)
[评: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通过组织游戏性的活动“包装”数学
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课始就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活动的兴趣,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为下面进一步探索立体图形的特征打下基
础。]
二、组织活动
1“滚一滚”。
交代:请靠左边坐的四位小朋友按顺序分别从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
球和圆柱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右边的四位小朋友做裁判,观察
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会发现什么。
(1)听口令操作。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3)左右两组轮流操作,结果是否和其他同学发现的一样?(由于准备的圆柱
和乒乓球的重量不同,为此可能是圆柱滚得快些,如有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这一
现象,只要说出理由,也给予肯定。)
(4)师生共同总结。
(5)评价。主要针对在合作学习时有没有争抢积木,哪组学生听、说都能做
到专心、响亮来评价,奖励好的学习小组。
[评: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旁人是无法替代的。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其内心蕴藏着无穷的创造潜
力。教师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在“滚”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初步感知各类立体
图形的特征。同时,适时地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行为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好
地参与下一阶段的活动。]
2“堆一堆”。
谈话:(放3/4拍打击乐)下面我们就一边欣赏音乐,一边用这些物体堆一
堆,又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1)操作:请各组的1号小朋友拿出几个正方体,2、3、4号小朋友也分别
拿出几个长方体、圆柱和球,堆一堆,你发现了什么?
(2)讨论交流。
(3)学生评价。
[评: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应不剥
夺、不示范、不包办,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
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概括,
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3“摸一摸”。
讲述:看着小朋友学得这么投入,有一位老爷爷可高兴了。(出示木偶:圣
诞老人)他给小朋友带来很多礼物,大家想知道什么好礼物吗?
(1)指名上台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物体。
(2)分小组摸,请每组的小组长拿出预先准备的口袋,其余7人挨着顺序分
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4“搭一搭”。
讲述:下咱们来轻松一下,(放轻音乐)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请大家来做一
回“小小设计师”,把你刚才拿出来的物体搭一搭,你能搭出什么东西来?
(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音乐停,学生静)讨论交流:你搭的是什么?是用什么物体搭成的?为什
么用这些积木搭?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3)评选优秀设计师。
[评:学生边讨论、边琢磨、边试搭,你拼一块我搭一块,偶尔还为不同
的创意产生小小的争论。结果,很多学生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造型,并设置最
佳创意奖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5“数一数”。
谈话:刚才小朋友分别用这四种物体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创作,小朋友真是
了不起!下面我们一起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三幅图,说说图中搭出的图形像什么。
①奥运会的领奖台;②麦田;③小火车。
(2)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用了哪些几何形体,各有多少个?
(3)打开课本,自己看图填数。
(4)第三幅图用了几种物体,分别是小火车的哪一部分?为什么要这样搭?
[评:思维和语言是紧密相联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先
让学生说说每一幅图像什么,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
述;再让学生按要求数出物体的个数;最后让学生说说用了几种图形,使学生
进一步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
融合。]
三、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看看你们组得到什么花,你觉得你们应该向哪个组
学习?为什么?
(2)你在拼搭积木中,又知道了什么呢?
(3)小结。
[总评]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这
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把课堂完完全全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
掌握知,同时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主要特色在:不代替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的内容,组织小组合
作;不代替学生思考,教师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提供创新机会,促进学生积
极思维;不代替学生表述,教师重视语言训练,让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表述出
来,尽量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使学生的思维更完
整、正确。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第110页例1、
例2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运用
迁移,掌握5、4、3、2加几的加法。。
2.能应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比较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的题
目。
3.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数学城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出示动物口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进行。
9+59+38+58+37+4
9+49+28+47+56+5
2、电脑出示一个数学城堡,数学城堡上写有“5、4、3、2加几”。告诉
学生要成为城堡的主人,必须闯过一些关卡。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数学城堡主人的情境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
1、第一关:5+7=05+8=□(课件出示)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现在谁来
闯第一关,说说口算5+7时应该怎样想?”
先同桌两人互讲自己的想法,再请几个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口
算过程。
对于各种想法都要给予肯定,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哪一种想法最好。
教师评价:在用“凑十法”进行口算时,一般是“看大数,分小数”。如
果第二个加数比第一个加数大,可以用交换位置的方法口算比较快。
2、第二关:4+8=03+9=0(课件出示)
指名几个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用词准确、表述完整,教师板书
口算过程。
3、第三关电脑显示2+9=口
指名三、四人讲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给他们充
分展示个性的机会】
三、反馈练习,发展思维
现在大家都胜利闯过这些关,学会口算5、4、3、2加几,恭喜你们成为这
个数学王国的小主人。下面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国王解决一些问题。
1、做一做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
(2)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独立列式计算,同桌互讲口算过程,指名回答。
(3)小组比赛形式做第2、3题。
2、练习二H^一第1题。
3、数学游戏。
4、开放题:5+()=135+()=144+()=122+()
=11
【设计意图: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在游戏中学习,
轻松愉快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四、自我总结,深化新知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把归纳本课内容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
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天到底学了什么,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分页代码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而是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时,依照
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创设游戏情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合
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游戏情境,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课始通过“开火车”形式复习
旧知,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然后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
“闯数学王国”这个情境,提起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
习。
2.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在探究新知中,教师让学生自己讲计算方法,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最好,这
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反馈
练习中,练习形式多样化,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具有趣味性,并在开放
题中,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3.展现学生的思维多样性,鼓励不同方法计算。
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样的。他们在课堂上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应爱
护这些宝贵的思想。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灵活性、独创性。算法多样化不能
由教师包办代替,而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在课堂上
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独立研
究算法,并鼓励学生“创造”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和
思考角度不同,势必有不同的解题思路。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学
习,把大家的思维亮点聚集在一起,智慧汇拢在一块。在出示5+6=后,学生想
出很多种方法,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
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
人。
但在最后的“开放题”中我没有为学生创造了较大的交流算法的空间,处
理得有点仓促。
本次单元测试,从卷面上分析,一年级的平均分成绩还算比较理想。所有
的学生成绩都是优秀(一个人除外),由此说明学生们基本掌握了第九单元的知
识。
具体分析如下:
1、第1题。照例子画圈,再写得数,主要考察学生能根据加法的意义,先
画出圈,再得出得数。但是一些孩子没有注意区分画左右两边的圆圈。
2、第2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计算的能力,通过连一连,找到各算式的得数。
3、第3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基本上学生都能正确
填出数字,但是仍有部分学生由于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不熟练,从而导致
失分。
4、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算式得出得数再进行比较。也有学生因粗心
大意没有正确填出的符号。
5、第5题,主要考查学生数的组成的知识,能根据数位的数字来写数。因
部分学生没有看清楚题目的数字,还学生对第4小题中的加法算式中的各部分
名称不熟,求不出和,从而导致失分。
6、第6题,考查学生对加法意义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大部分学生都能掌
握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个别学生计算能力出现错误,从而失分。
7、第7题是考查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有个别学生对进位加法
不熟练,从而失分。
8、第8题考查学生的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掌握数量之间的关
系,但是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已知条件忘记填写,2、求部分
数时搞错了位置,3、观察图意时,只看局部,没有看整体。例如:原来树上有
6只猴子,看成只有4只或5只,把其中1只或2只看成是地上的猴子,造成
部分数出错。4、没有注意文字与图意相结合,错把文字表述的车上原来有16
人变成直接去数图中看到的9人是总数来计算,看图经验不够。
努力方向:
1、加强识字训练。
2、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3、加强看图列式的数量关系分析训练。
比长短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5、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
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
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
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
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dngdud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
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
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
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
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
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
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0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
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
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
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
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
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全课小结(略)
求未知加数
教学内容:教材P57例题,“想想说说”习题。
教学目的: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反站解决
问题的策略。
2.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分析能力、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对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兴趣愿意互助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透发参与
1.小猴子聪聪想把书上结的又大又红的桃子装在盒子里送给自己的好朋
友。瞧!他已经装好一些了,盒子没有装满。你愿意帮小猴子算一算应该再采
几个桃子吗?
2.师引导学生观察:盒子里已经装了几个桃子,一共要采几个桃子,列
出含未知加数的算式:8+()=10
二、自主探索,体验合作
1.师:刚才很多小朋友一下子说出了应该再采2个桃子,你们一定有自
己的好方法,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一下吗?
2.学生交流,由小组长负责统计有几种不同的想法。
3.全班交流,小组汇报。
(1)观察,发现有两个空格,就知道再放2个桃子进去就满10个了。
(2)联系前面学习的数的分与合的知识,10可以分成8和2,就知道应
该再采2个桃子了。
(3)前面学习的加法非常熟练,一看就知道。
(4)联系减法,知道10减8等于2,就知道还要再采2个桃子。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演示,聪聪来到小河边,河上的五彩桥是由许多块大石头拼成的。现
在小桥只剩了半边。只有让两块石头的数字相加等于10才能拼好小桥,快来帮
帮聪聪吧!学生看屏幕,聪聪拼好小桥。
2.小游戏:找朋友。
3.师:刚才一直是老师出题小朋友来解决,你们想自己出几道这样的题
吗?请每个小组合作出两道这样的题。我们来个小组比赛号码?学生在小组中
讨论怎样出题,然后个组交换解答,最后展示各组出的题和答案,全班交流评
价。
4.师:小猴子聪聪过了桥,来到了城堡的门口,特的朋友就在里面。城
堡的门上三把大锁。(锁上有求未知加数的算式()+()=9,六把钥匙上各
有一些数字)你能帮小猴子选好钥匙吗?
学生同桌交流,作为兴趣题。
四、小结:略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
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
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
[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
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
问题的能力。]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以
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
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
的观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
能力,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
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
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
样想的?指名交流。
[评析:设置一个帮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
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
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
都是凑十法
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
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
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
①因为9+8=17,所以8+9=17。
②因为9+9=18,所以8+9=17。
③因为8+10=18,所以8+9=17。
④因为17—9=8,所以8+9=17。
[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
(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学生口答。
[评析:通过题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
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
1.电脑出示“8力口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
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评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8加
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思考
的习惯。]
2.电脑出示〃7力口儿''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
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
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
盒比较合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
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具体
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计和判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
新精神。]
总评: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规范化的算理语
言的训练。教师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形
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
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
和个性化的过程。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0页例题及
第50-5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和是8的加
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2.在观察与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比较、联想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现思
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的能力。
4.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掌握和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
方法,能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人
1.小朋友们,炎热的夏天刚刚过去,夏天里你们最喜欢干什么?(游泳)每次
游泳时,你有没有发现或想到这里面的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一起再到游泳池
边去看一看。(多媒体展示游泳池图)
2.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画面,四人一个小组,互相说一说你看到
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评析:由学生喜爱的游泳活动,引出话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充分调
动了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二、展开
1.自主探究新知。
(1)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试着列出算式。
(2)小组交流后集体反馈。刚才小朋友们都提出了什么问题?能说给大家
听听吗?学生汇报。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游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游泳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游泳池边有3个小朋友,游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游泳馆里有8个小朋友,游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游泳池边有儿个小朋友?
游泳馆里有8个小朋友,游泳池边有3个小朋友,游泳池里有几个小朋友?
游泳馆里有3个小女孩,5个小男孩,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以及相关的其
他问题。
游泳馆里有1个戴帽子的,7个没戴帽子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以及相
关的其他问题。
游泳馆里有6个没带游泳圈的,有2个带游泳圈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以及相关的其他问题。
提问:你能根据自己提的问题列出算式吗?教师适时板书:
5+3=82+6=87+1=83+5=86+2=81+7=8
8-3=58-2=68-1=78—5=38—6=28-7=1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个人兴趣的不同决
定了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标准、思考问题的方向、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教
师的任务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合作与
交流,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观察。
5+3=82+6=87+1=83+5=86+2=81+7=8
看看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4)再次引导观察。由同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看看这四道算式,你有什么
想法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评析: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是由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一系列自主探
索活动构成的,是在合作与交流的氛围中形成的。教师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帮
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
(5)〃试一试
小朋友真了不起!根据一幅图就列出这么多算式。你们瞧,小白兔为奖励大
家正背着篓子给大家拔萝呢!(多媒体展示)
①观察交流图意,提出问题后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②交流评价:说出所列算式表示的意思和计算的想法。
2.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小朋友们表现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再去玩具店逛
一逛。
①学生观察图(多媒体展示),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②交流评价:结合图意,说出算式的含义,思考为什么第二幅图只列出了两
道算式。
(2)“想想做做"第2题。
今天,小熊可能遇到困难了。因为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妈妈答应它去公园
玩,但它必须找出这样两张数字卡片,使得它们相加等于8,看它多着急。我
们帮帮它好吗?
①同桌学生出示卡片操作,请两名同学板演。
②交流评价。
(3)小熊终于可以去公园了,阿姨给小熊一张特殊的门票,完成上面的题还
有礼物。
①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②独立完成。
③交流评价。
(4)大家可真聪明,阿姨为小熊准备了一些鞭炮,为小熊祝贺生引用卡片逐
题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口答。如答对,其余学生发〃澎、啪〃声;如答
错,则发"噬''声。
(5)放完鞭炮,我们跟着小熊到处走一走吧!看,小熊遇见谁了?
①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②学生讨论图意,独立列式。
③交流:结合图意,说算式的意思。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的例题,第1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分类数一数1〜5五个数,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
1〜5,对应着出示数1〜5,让学生认识并写数。用算珠直观表示出1添上1是
2,2添上1是3……可以使学生感知1-5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
通过数数、画画、写写等活动,加深学生对1〜5各数实际意义的认识,提高写
数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认识1〜5,会读、写1〜5
各数。
2培养学习兴趣,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
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屏幕出示:猴
子5只、斑马3匹、熊猫1只、鸵鸟2只、孔雀4只),这么多可爱的动物
中,你喜欢哪一种?
数清你所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学生动
手摆圆片)
与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是用几个圆片来表示这种动
物的只数的?(学生小组内讨论)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有几只?(学生在实物展台上摆出相
应的圆片,学生边说边摆,全班进行简单的评价。)
小结:小朋友们所摆出的圆片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一起认识1〜5。
[评:教师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引入,创设了儿童喜欢的问题情
境,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操作中巩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
个数。]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提问:你能根据所摆圆片的个数,从你的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吗?找一找,看谁找得对?(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组内同学相互
评价摆得是否正确,请每组的一名代表上台摆出圆片和数字卡片,全班交流。
2拨一拨。
讲述:小朋友们摆得很正确,下面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学习伙
伴一一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1个珠子)
提问:我在计数器上拨了几个珠子?(1个)又添了几个?(1个)现在是几?2
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4添上1是几?
下面请大家在自己的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再从5拨到1,好吗?(学生
拨珠,边拨边说)
如果任意给你一张数字卡片,你能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吗?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3、5、2、4、1,学生一起操作)
谈话:像老师一样,一个小朋友出示卡片,组内的其他小朋友来拨一拨。
(学生组内进行拨数活动)
3写一写。
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自己先来试一试,把这
些数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看谁写得最好。
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教师示范书写1〜5,重点指导写5,第2笔,在斜竖靠上的地方写横,注
意要平。学生练习书写。(学生重点练习书写数字5,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说一说。
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
随着学生想到的事物,屏幕出现实物图。
场景图:看,那是几路公共汽车?(2路)
丁丁家住几号楼几单元?(4号楼3单元)
[评: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操作,初步感知1〜5这几个数,每拨一次,珠
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实际渗透了1〜5各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在写一写的教
学中,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写数水平上,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写数,然后再重点讲
解,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针对性强。同时,教师给了学生自主交流的空
间,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三、巩固新知
1小朋友知道教师节是几月几日吗?
教师节这天,小朋友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看!(屏幕出现庆祝教师节
图)
提问:仔细观察,与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全
班交流)
哪位同学能用数说说你所看到的事物?(1个男孩拉琴,3个女孩跳舞,4个
不同颜色的气球)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学生所指的事物旁,依次出现数1、2、3、4、
5.......
2抢答:看图说数。
出示图:3根黄瓜,5个西红柿,2段藕,4个萝卜,1棵白菜。(随着
实物图的不断出现,学生站起来说数,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快)
3猜数游戏。
(1)2后面的数是几?
(2)3和5之间的数是几?
(3)4前面的数是几?
你们也可以与同桌互相玩一玩猜谜的游戏。
4你们爱吃水果吗?
屏幕出现水果图:1个西瓜,2个菠萝,3个梨,4个草莓,5个香蕉。
这些水果分别有几个?
5出示花瓶图。
在这幅图中,每个花瓶里都缺少几朵花,用水彩笔画出花瓶里缺少的花。
(画完后,用实物投影将图画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评:练习设计形式新颖,层次清楚。特别是第3题猜数的游戏,实际是
对今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学生练习时思维活跃,兴趣浓厚。]
[总评]
本节课的设计重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
为学生主动参与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大量的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交
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
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动手操作、
看谁写得最好、猜数游戏、找找生活中1〜5各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
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教师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体现了儿童“智慧长在
手指尖上”的特点。在拨一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了1〜5各数以及它们的
顺序,实际也渗透了这几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学生对这五个数的认识是深
刻的。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
识,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了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如练习
中的猜数游戏,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学生在交流的
过程中增进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完1〜5各数之后,教师让学生
找找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实例。此
时,教师又将与1〜5有联系的生活中常见的几楼几单元等实例呈现给学生,打
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体会到原来生活中与这五个数有联系的事物还有很多,感
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1页的例题,第2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在认识1〜5和。这两段内容后面,安排了“=、>、V”,使学生认
识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这三个符号,并加深对己学的数的认识。
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教材以“森林运动会”上的
动物为素材,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用=、>和
〈表示。先从兔子和猴子的只数一一对应的比较中,认识“同样多”,理解
“=”的意思、读法和用法;再把松鼠和小熊一一对应起来,通过观察认识“…
比…多”、“…比…少”,联系比较的结果,理解和“V”的意思、读
法和用法。教材中还分别安排了=、>和<的写法。
“想想做做”根据数的大小进行判断,使学生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
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
“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
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
闹了起来,原来呀一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
员吗?(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
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评:教师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喜爱的“森林运动会”的场景作为
教学的切入点,学生能快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饶有
兴趣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o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
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
只猴。
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
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
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
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
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学生操作:先摆几个O,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
于几。
2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
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
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
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
于号”,5>3读作:5大于3。(板书)
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
提问:>怎么写呢?哪位小朋友能写给大家看一看。(指定3人板演,其余
学生书空)
讲评书写,学生描红。
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
学生用食指和中指做出〉。
提问:让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
呢?(学生讨论交流)
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4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讲述:>和<长得很像,老师经常会把它们给认错了,哪一位小朋友有办
法能帮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头朝前是小于号。
教唱歌曲。
学生边唱歌曲边做手势表演。
[评:在突破〉、〈的教学难点时,教师不是将“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
尖朝前是小于号”及“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这些说法强行灌输给学生,
而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观察、想像、比较、讨
论的过程中逐步领悟、总结出这些说法。这样做切实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
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再以儿歌形式教唱,巩固了学生对〉、〈的
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填空,其余学生书上练习。(集体订正,选题说说是怎么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指导学生看清是谁和谁比的,联系比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学
生练习,交流校正)
3“想想做做”第3题。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初步体验结果的不确
定性。(学生先思考,再组织交流)
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呢?和它们在一起你学到
了哪些本领呢?
[评:学生自己小结,相互补充,共同完善,比由教师小结更易于被学生
所接受,同时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评]
评价一节数学课,不光要看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看教学的全过程,是不
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求知环境,是否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归纳,让学
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这节课正是依据这个认识,在教学“同样多”时,引导
学生通过看清兔子和猴子一个对一个正好对完,并指导学生说出“同样多”、
“4=4”;在教学“多”、“少”时,仍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并引
导学生讨论。整个教学都体现了引导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最后用歌曲来
记住这些符号,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一直在兴奋的情绪中学习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的例题,第16〜1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几”和“第几”实际上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
少,“第几”是事物排列的顺序号。例题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
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
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想想做做”让学生在涂色、观察、数数、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
“几”和“第几”的区别,培养学生用数表示个数或顺序并与同伴交流的能
力。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
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队买票图。
2谈话。
(1)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2)请小朋友数一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
(3)反过来,排在第2的是谁?排在第5的是谁?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个人?
第5指的是几个人?指出:这里的第2、第5不是2个人和5个人,而是指排
在第2个或第5个的那个人。
(4)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自己轻声说,说后交流)KHT3
适当提示,如排在前3个的是哪几人,后4个的是哪几人,谁排在第
4.......
[评: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
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
比赛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铸件生产工艺协议
- 赠品选购合同指南
- 权威编写原材料采购合同
- 出租车公司协议
- 户外鞋销售合同
- 真皮皮带购销合同
- 人才服务合同签订注意事项与建议
- 互联网公司采购合同的签订技巧
- 购销合同的签订要求
- 桥梁工程劳务分包协议书
- 幼儿园小班社会《环保小卫士》课件
- 高速铁路概论 课件 第3章 高速铁路车站
- 10kv电力施工方案
-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共8套)
- 译林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复习:Unit 1-Unit 8共8套单元测试卷汇编
- 2024基层医疗机构院感防控管理能力提升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普通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书
- 2020海湾JTW-LD-GST85B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 微测网题库完整版行测
- 110kV变电站专项电气试验及调试方案
- 2024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公开招聘34人(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