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复活(节选)》练习 (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9《复活(节选)》练习 (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9《复活(节选)》练习 (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9《复活(节选)》练习 (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9《复活(节选)》练习 (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复活(节选)》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9.《复活(节选)》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斜睨(nì)饶恕(shù)笑盈盈(yínɡ)嫣然一笑(yān)

B.褴褛(lán)哽住(ɡěnɡ)擤鼻子(mǐnɡ)夺眶而出(kuànɡ)

C.喉咙(hóu)鬈发(juǎn)瞟一眼(piǎo)模模糊糊(mó)

D.嫌恶(wù)不屑(xiè)典狱长(diǎn)窘态毕露(lóu)

2.以下关于名著《复活》相关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复活》的作者是俄国的托尔斯泰,他的中期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B.陪审席上的聂赫留朵夫有了忏悔之意,为玛斯洛娃奔走上诉冤情,并决心要与玛斯洛娃结婚,她接受了求婚。

C.玛斯洛娃在索菲亚姐妹家时被唤作“卡秋莎”,到妓院工作后叫“柳包芙”。

D.玛斯洛娃的命运堪忧,因为法庭上的庭长一心想着与情人约会,而迟到的法官马特维用迷信方式占卜病情,心思不在案情上,副检察官急功近利,不惜让无辜者蒙冤。

3.下列各项对名著《复活》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玛丝洛娃出现在法庭审判席上,揭开了一直遮住聂赫留朵夫眼睛的那块可怕的“幕布”,他看到自己灵魂的肮脏,决心冲破束缚精神的虚伪罗网。

B.最初在探监人员中认出聂赫留朵夫时,玛丝洛娃没有破口大骂,而是露出媚笑,盘算着这样从他身上捞几个钱,说明她的精神已经完全堕落。

C.玛丝洛娃调到政治犯当中去后,结交了一批“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不惜牺牲特权、自由和生命”的新朋友,也结识了正直善良的西蒙松。

D.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是一个真实而缓慢的过程,由否定自我开始,进而否定整个贵族阶层,在他内心的多次冲突中,他的精神复活了。

4.下列各项中,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斜睨(nì)饶恕(shù)笑盈盈(yínɡ)嫣然一笑(yān)

B.褴褛(lán)哽住(ɡěnɡ)擤鼻子(mǐnɡ)夺眶而出(kuànɡ)

C.喉咙(hóu)鬈发(juǎn)瞟一眼(piǎo)模模糊糊(mó)

D.嫌恶(wù)不屑(xiè)典狱长(diǎn)窘态毕露(lóu)

5.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_,它变成了另一个样子。

②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端午节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疾病。

③在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别有用心的势力的_、使和利用,始终站稳立场,坚持原则。

A.功夫驱除蛊惑B.工夫祛除迷惑

C.工夫祛除蛊惑D.功夫驱除迷惑

二、问答题

6.文中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主要是其精神的复活,请简要概括其精神复活的过程。

7.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文《复活》(节选),在此次见面中,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是怎样的态度?面对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她为什么会是这种态度?

8.《复活(节选)》中说聂赫留朵夫产生了要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你认为这种想法坚定吗?

三、现代文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Ⅰ

①托尔斯泰称自己为“丑陋的列夫”,而我觉得托尔斯泰非常美丽。不论是在往昔的少女时代,还是进入了古稀之年的今天,我一向觉得:托尔斯泰地美丽。

②我认为他美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博大的智慧,他的仁德的心灵。

③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就读了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三部长篇巨著。读完之后,掩卷沉思,不明白这位老人用了什么样的技巧,把他笔下的人物刻画得那样_____。闭上眼睛,娜塔莎、安娜、皮埃尔、聂赫留朵夫等形象,立刻活跃了起来,一个一个,仿佛是一粒粒闪耀在月光下圆润饱满的珍珠,他的才华实在太____了。

④所以,每逢我读完托尔斯泰写的一本书都要对着他的画像仔细观看。他的画像有时印在书的扉页上,有时印在杂志上,都是出自俄国著名肖像画家列宾之手。

⑤托尔斯泰有着卷曲的花白头发和胡须,天庭十分宽阔饱满,眉骨突出。眼睛深陷、大鼻子、大手,总是皱着眉头在沉思,--幅深沉而忧郁的表情。他的每一条皱纹里,似乎都流露出睿智与仁爱之光。他哪里有一丝一毫的“丑陋”?我常常目不转睛地向他行注目礼,觉得这位老人长得实在太美了。

⑥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渐渐地学着观察社会,又读了许多_____托尔斯泰的文章和书,还有英国人英德与法国人罗曼·罗兰分别为他写的传记,慢慢地理解了托尔斯泰这位作家的特别伟大之处,以及为什么他被人称为“俄罗斯伟大的心魂"。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异乎寻常惟妙惟肖卓越对于

B.无与伦比栩栩如生卓著关于

C.无与伦比惟妙惟肖卓著对于

D.异乎寻常栩栩如生卓越关于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的“托尔斯泰”都可以换成“他"。

B.文中加下划线的两处引号,用法相同。

C.文中加点的两个“等”字,用法不同。

D.将第⑥段置于③④段之间,全文会更连贯。

11.文中画曲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复活(节选)[注]

列夫·托尔斯泰

有一种迷信流传很广,它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天性: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有的热情,有的冷漠;等等。其实人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说,有些人善良的时候多于凶恶的时候,聪明的时候多于愚笨的时候,热情的时候多于冷漠的时候,或者正好相反。但要是我们说一个人善良或者聪明,说另一个人凶恶或者愚笨,那就不对了。可我们往往是这样区分人的。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人好像河流,河水都一样,到处相同,但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狭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混浊;有的地方河水冰凉,有的地方河水温暖。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人性的胚胎,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他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有些人身上的变化特别厉害。聂赫留朵夫就是这一类人。这种变化,有的出于生理原因,有的出于精神原因。聂赫留朵夫现在就处在这样的变化之中。

在法庭审判以后,在第一次探望玛丝洛娃以后,他体会到一种获得新生的庄严而欢乐的心情。如今这种心情已一去不返,代替它的是最近一次会面后产生的恐惧甚至嫌恶她的情绪。他决定不再抛弃她,也没有改变同她结婚的决心,只要她愿意的话,然而现在这件事却使他感到痛苦和烦恼。

在走访玛斯连尼科夫后的第二天,他又坐车到监狱去看玛丝洛娃。

典狱长准许他同她会面,但不在办公室,也不在律师办事室,而是在女监探望室里。典狱长虽然心地善良,但这次对待聂赫留朵夫的态度不如上次热情。聂赫留朵夫同玛斯连尼科夫的两次谈话显然产生了不良后果,上级指示典狱长对这个探监人要特别警惕。

“见面是可以的,"典狱长说,“只是有关钱的事,请您务必接受我的要求……至于阁下写信提出要把她调到医院里去,那是可以的,医生也同意了。只是她自己不愿意,她说:‘要我去给那些病鬼倒便壶,我才不干呢……’您瞧,公爵,她们那帮人就是这样的。”典狱长补充说。

聂赫留朵夫什么也没回答,只要求让他进去探望。典狱长派一个看守带他去。聂赫留朵夫就跟着看守走进一间空荡荡的女监探望室。

玛丝洛娃已经在那里。她从铁栅栏后面走出来,模样文静而羞怯。她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眼睛不看他,低声说:“请您原谅我,德米特里·伊凡为奇,前天我话说得不好。"

“可轮不到我来原谅您……”聂赫留朵夫想说,但没有说下去。

“不过您还是离开我的好。"玛丝洛娃补充说,用可怕的目光斜睨了他一眼。聂赫留朵夫在她的眼睛里又看到了紧张而愤恨的神色。

“究竟为什么我得离开您呢?”

“就该这样。"

“为什么就该这样?”

她又用他认为愤恨的目光瞅了瞅他。“嗯,说实在的,"她说,“您还是离开我吧,我对您说的是实话。我受不了。您把您那套想法丢掉吧。”她嘴唇哆嗦地说,接着沉默了一下。“我这是实话。要不我宁可上吊。"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这样拒绝,表示她因为他加于她的屈辱恨他,不能饶恕他,但也夹杂着一种美好而重要的因素。她这样平心静气地再次拒绝他,这就立刻消除了聂赫留朵夫心里的种种猜疑,使他恢复了原先那种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

“卡秋莎,我原先怎么说,现在还是怎么说,”他特别认真地说,“我求你同我结婚。要是你不愿意,现在不愿意,那么,我继续跟着你,你被发送到哪里,我也跟到哪里。"

“那是您的事。我没有别的话要说了。”她说,嘴唇又哆嗦起来。

聂赫留朵夫也不作声,觉得说不下去了。

“不撤销也没有关系。我就算不为这事,也该为别的事受这个罪……"玛丝洛娃说,他看见她好不容易才忍住眼泪。

“那么,您看到明肖夫了吗?”她突然问,以此来掩饰自己的激动。

“他们没有犯罪,是吗?"

“我想是的。”

“那个老太婆可好了。"她说。

聂赫留朵夫把从明肖夫那儿打听到的情况都告诉了她。

他问她还需要什么,她回答说什么也不需要。

他们又沉默了。

“哦,至于医院的事,”她忽然用那斜睨的眼睛瞅了他一眼,说,“要是您要我去,那我就去。酒我也不再喝了……"

聂赫留朵夫默默地瞧了瞧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在微笑。

“那很好。”他只能说出这样一句话来,说完就同她告别了。

“是啊,是啊,她简直换了一个人了。"聂赫留朵夫想。他消除了原来的种种疑虑,产生了一种崭新的感觉,那就是相信爱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有删改)

注聂赫留朵夫在狱中与玛丝洛娃见面后,决定为她提出上诉,经典狱长同意在办公室里再次与玛丝洛娃见面。玛丝洛娃请求聂赫留朵夫帮助被诬告为纵火犯的明肖夫母子,并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但聂赫留朵夫坚持帮助玛丝洛娃,打算将玛丝洛娃调到医院工作;同时找到明肖夫了解情况。为此他求助副省长玛斯连尼科夫,征得其同意后第三次到监狱会见玛丝洛娃。本文写的就是这次会面。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节选部分详细描写了玛丝洛娃的遭遇,通过玛丝洛娃体现了俄罗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

B.小说节选部分讲述了聂赫留朵夫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的经过,没有复杂的情节和众多的人物。

C.玛丝洛娃最终拒绝聂赫留朵夫要求她和他结婚的建议,这表现出玛丝洛娃的崇高品质。

D.看见玛丝洛娃的眼睛在微笑,聂赫留朵夫由之前的痛苦、疑虑到产生了崭新的感觉。

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原先怎么说,现在还是怎么说”表现了聂赫留朵夫帮助玛丝洛娃的决心。

B.小说节选部分主要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

C.玛丝洛娃“平心静气地再次拒绝"激起了聂赫留朵夫的猜疑之心,甚至不满。

D.玛丝洛娃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变化,使他更加相信爱的力量。

14.小说第一段用大量的篇幅来议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5.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节选)

【俄】列夫托尔斯泰

玛丝洛娃转过身,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

“您找我吗?”她问,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

“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

“我想见见您……我……"

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

“您说什么,我听不见。”她叫起来,眯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了。

“我来是……"

“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

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

“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

“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聂赫留朵夫大声说,但音调平得像背书一样。

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臊,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

“请您饶恕我,我在您面前是有罪的……"他又叫到。

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

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过了一分钟,玛丝洛娃从边门走出来。

“可以在这里谈话。”副典狱长说完就走开了。

聂赫留朵夫走到靠墙的长凳旁边。

玛丝洛娃困惑地瞧了瞧副典狱长,然后仿佛感到惊讶,耸耸肩膀,跟着聂赫留朵夫走到长凳那儿,理了理裙子,在他旁边坐下,

“我知道要您饶恕我很困难,"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但又停住,觉得喉咙哽住了,“过去的事既已无法挽回,那么现在我愿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您说说……

“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她不理他的话,径自问。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

“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

“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

“没有,没有认出来。我没有工夫认人。当时我根本没有看。"玛丝洛娃说。

“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

“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真的吗?是怎么死的?”

“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也死掉。"玛丝洛娃说,没有抬起眼睛来。

“姑妈她们怎么会放您走的?”

“谁还会把一个怀孩子的女佣人留在家里呢?她们一发现这事,就把我赶出来了。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

“不,没有完。我不能丢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赎我的罪。”

“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那事早就完了,”她说。“如今我被判决,要去服苦役了。"

她说出这句悲痛的话,嘴唇都哆嗦了。

“我知道,我相信,您是没有罪的。”聂赫留朵夫说。

“我当然没有罪。我又不是小偷,又不是强盗。这儿大家都说,一切全在于律师。"她继续说,“大家都说应该上诉,可是得花很多钱……”

“是的,一定要上诉,"聂赫留朵夫说。“我已经找过律师了。”

“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她说。

“我一定尽力去办。”

接着是一阵沉默。

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

“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突然说。

“行,行。”聂赫留朵夫窘态毕露地说,伸手去掏皮夹子。

她急促地瞅了一眼正在屋里踱步的副典狱长。

“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

等副典狱长一转过身去,聂赫留朵夫就掏出皮夹子,但他还没来得及把十卢布钞票递给她,副典狱长又转过身来,脸对着他们。他把钞票团在手心里。

“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他说,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了。

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样东西,同他水火不相容,使她永远保持现在这种样子,并且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

“卡秋莎,你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你要明白,我是了解你的,我记得当时你在巴诺伏的样子……"

“何必提那些旧事,”她冷冷地说。

“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聂赫留朵夫开了头,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

探望的时间结束了。玛丝洛娃站起来,顺从地等待人家把她带回牢房。

“再见,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您说,可是,您看,现在没时间了。”聂赫留朵夫说着伸出一只手。“我还要来的。"

“话好像都已说了……”

她伸出一只手,但是没有同他握。

“不,我要设法找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再同您见面,我还有些非常重要的话要对您说。"聂赫留朵夫说。

“好的,那您就来吧。”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

“您对我来说比妹妹还亲哪!"聂赫留朵夫说。

“真怪!”她又说了一遍,接着摇摇头,向铁栅栏那边走去。

(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有删改)

1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的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曾经是一对情人,但由于玛丝洛娃堕落了,两个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命运迥异。

B.选文中展现了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在受邀参加法庭审判前先到监狱中找玛丝洛娃了解情况,以便做出合适的判决。

C.选文中的玛丝洛娃已沦落风尘多年,一见到聂赫留朵夫,她习惯性地媚笑弄姿,想从他这个“有钱人"身上捞点好处。

D.选文表现了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在生活的磨砺下,由“兽性的人”升华到“精神的人”,实现了道德和精神的“复活”。

17.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进行叙事,较全面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情感和命运。

B.选文侧重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塑造了人物形象,展现了人物精神面貌。

C.选文以小见大,从玛丝洛娃的处境中揭示出沙皇俄国司法、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

D.选文的语言简洁传神,言简义丰,含而不露,引人联想,体现了“心灵辩证法"。

18.简析托尔斯泰是如何通过玛丝洛娃这个人物来写“久别重逢”场面的。

19.从称呼玛丝洛娃“你"和“您”的变化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聂赫留朵夫?

四、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托尔斯泰称自己为“丑陋的列夫”,而我觉得托尔斯泰非常美丽。不论是在往昔的少女时代,还是在进入了古稀之年的今天,我一向觉得:托尔斯泰_______地美丽。他的博大的智慧,他的仁慈的心灵,是我认为他美丽的主要原因。

②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就读了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三部长篇巨著。读完之后,掩卷沉思,不明白这位老人用了什么样的技巧,把他笔下的人物刻画得那样_______,他的才华实在太_______了。

③所以,每逢我读完托尔斯泰写的一本书,都要对着他的画像仔细观看。他的画像有时印在书的扉页上,有时印在杂志上,都是出自俄国著名肖像画家列宾之手。

④托尔斯泰有着卷曲的花白头发和胡须,天庭十分宽阔饱满,眉骨突出。眼睛深陷、大鼻子、大手,总是皱着眉头在沉思,一副深沉而忧郁的表情。他的每一条皱纹里,似乎都流露出睿智与仁爱之光。他哪里有一丝一毫的“丑陋”?我常常目不转睛地向他行注目礼,觉得这位老人长得实在太美了。

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学着观察社会,又读了许多_______托尔斯泰的文章和书,还有英国人莫德与法国人罗曼·罗兰分别为他写的传记,慢慢地理解了托尔斯泰这位作家的特别伟大之处,以及为什么他被人称为“俄罗斯伟大的心魂"。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异乎寻常惟妙惟肖卓著对于

B.无与伦比栩栩如生卓越关于

C.无与伦比惟妙惟肖卓著对于

D.异乎寻常栩栩如生卓越关于

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的“托尔斯泰”都可以换成“他"。

B.文中加下划线的两处引号,用法相同。

C.文中加粗的两个“等”字,用法不同。

D.将第⑤段置于②③段之间,全文会更连贯。

2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框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托尔斯泰称自己为“丑陋的列夫”,而我觉得托尔斯泰非常美丽。不论是在往昔的少女时代,还是进入了古稀之年的今天,我一向觉得:托尔斯泰____地美丽。

②他的博大的智慧,他的仁慈的心灵,是我认为他美丽的主要原因。

③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就读了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三部长篇巨著。读完之后,掩卷沉思,不明白这位老人用了什么样的技巧,把他笔下的人物刻画得那样____。闭上眼睛,娜塔莎、安娜、皮埃尔、聂赫留朵夫等形象,立刻活跃了起来,一个一个,仿佛是一粒粒闪耀在日光下圆润饱满的珍珠,他的才华实在太____了。

④所以,每逢我读完托尔斯泰写的一本书,都要对着他的画像仔细观看。他的画像有时印在书的扉页上,有时印在杂志上,都是出自俄国著名肖像画家列宾之手。

⑤托尔斯泰总是皱着眉头在沉思,一副深沉而忧郁的表情。他的每一条皱纹里,似乎都流露出睿智与仁爱之光。他哪里有一丝一毫的“丑陋”?我常常目不转睛地向他行注目礼,觉得这位主动放弃“伯爵"头衔的老人长得实在太美了。

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学着观察社会,又读了许多____托尔斯泰的文章和书,还有英国人莫德与法国人罗曼·罗兰分别为他写的传记,慢慢地理解了托尔斯泰这位作家的特别伟大之处,以及为什么他被人称为“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

2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异乎寻常惟妙惟肖卓著对于

B.与众不同栩栩如生卓越关于

C.与众不同惟妙惟肖卓著对于

D.异乎寻常栩栩如生卓越关于

24.下列关于文段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的“托尔斯泰"都可以换成“他”。

B.文中加下划线的两处引号,用法相同。

C.文中加方框的两个“等"字,用法不同。

D.将第⑥段置于③④段之间,全文会更连贯。

25.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框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1.【答案】A

【解析】【分析】A无误;B项,“擤”应读“xǐnɡ";C项,“鬈”应读“quán";D项,“露”应读“l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她接受了求婚”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时,玛斯洛娃没有答应他的求婚。

C.“玛斯洛娃在索菲亚姐妹家时被唤作‘卡秋莎’"错。“卡秋莎”这个称呼一直都有,称呼不同,体现女主人公不同的状态,“喀秋莎"是代表纯真,“玛丝洛娃”是承受苦难后的沧桑悲苦。

D.“副检察官急功近利,不惜让无辜者蒙冤"错。副检察官生活腐化、工作不负责任,没有阅读案卷就断案。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3.【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情节、人物、主题等的鉴赏能力。

B.“说明她的精神已经完全堕落”错,她的精神并没有完全堕落。这从后面她面对聂赫留朵夫时不愿回忆过去的痛苦可出来。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情节、人物、主题等的鉴赏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4.【答案】A

【解析】【分析】A项注音全对。

B项,“擤"应读“xǐnɡ”;

C项,“鬈"应读“quán”;

D项,“露"应读“l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要求考生平时学习中应多积累识记一些多音字、形近字、易误读字的字音。

5.【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解答本题要注意本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体色彩上的区别以及用法上的区别。在近义词中,又以考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工夫”,表示占用的时间,如一会儿工夫就完成、用了两年工夫写成一本书;表示空闲时间,如我现在没工夫、双休日大家都有工夫外出旅游了;表示时候,如刚解放那工夫,我还是个孩子。“功夫”,武术技能,有时也代指武术、工程夫役。这里与“几十年"搭配的显然是“工夫”,排除A项、D项。“祛除"的“祛”从衣,古代代表的祭祀意思。祭祀中祛除的是邪恶的不好的东西。“祛除"同时也是医学上的用词,治疗的意思。驱除的驱从马,代表的是赶走,将对方落荒而逃的意思。驱除的东西是个中性的名词,更加广泛。只要是让本来在某个地方的人或物赶到另外的地方,都可以用驱除。这里与“疾病”搭配的应该是“祛除"。“迷惑”,使人迷乱;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蛊惑”,使人心意迷惑。可指迷惑、诱惑、使人心意迷惑、惑乱、迷乱等。蛊是一巫术,或者巫术使用的道具。如字形,把某种虫子放到器皿里使用,使人丧失自制力而加以控制,类似催眠。蛊惑即“以蛊惑之”,使人迷惑不明真相,混淆视听。这里与“别有用心的势力"搭配的应是“蛊惑”,排除B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时,要特别注意联系语境理解;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主要从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语意等几个方面考虑。

6.【答案】①见到狱中的玛丝洛娃时认识到自己的可耻;②看到玛丝洛娃的堕落感到愧疚和痛苦;③最终决定要拯救玛丝洛娃。

【解析】【分析】①由“‘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我来是要请求您饶恕”“请您饶恕我,我在您面前是有罪的……"可知,见到狱中的玛丝洛娃时认识到自己的可耻;

②由“‘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可知,看到玛丝洛娃的堕落感到愧疚和痛苦;

③由“不过,说也奇怪,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使他疏远她,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使他去同她接近。聂赫留朵夫觉得他应该在精神上唤醒她,这虽然极其困难,但正因为困难就格外吸引他。他现在对她的这种感情,是以前所不曾有过的,对任何人都不曾有过,其中不带丝毫私心。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可知,最终决定要拯救玛丝洛娃。

故答案为:①见到狱中的玛丝洛娃时认识到自己的可耻;②看到玛丝洛娃的堕落感到愧疚和痛苦;③最终决定要拯救玛丝洛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人物心理是随着情节变化而变化的,解答本题,先梳理情节发展过程,再分析随着情节发展人物心理发生的变化,注意文中直接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

7.【答案】面对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玛丝洛娃表现出冷漠、敌视甚至是利用的态度。因为此时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当初给她造成的伤害、屈辱和苦难难以忘怀,聂赫留朵夫的出现使她回忆起了以前,内心感到异常痛苦。且她并不相信聂赫留朵夫的表白,也不对他抱有很大幻想和希望,她不想再次受到伤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原文“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她不理他的话,径直问。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象在瞧他,又象不在瞧他”可知,面对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玛丝洛娃表现出冷漠、敌视的态度;根据原文“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象她这样的女人,而象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会儿,考虑着怎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可知,面对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玛丝洛娃甚至有了想利用聂赫留朵夫的态度。

根据原文“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这都是紧接着那些醉人的幸福降临而产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种种迷雾把它遮住。此刻她就是这样做的。最初一刹那,她把坐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就不再这样做"可知,聂赫留朵夫的出现使她回忆起了以前,此时玛丝洛娃对当初聂赫留朵夫给她造成的伤害、屈辱和苦难难以忘怀,内心感到异常痛苦;根据原文“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而是另外一个人,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象她这样的女人”可知玛丝洛娃并不相信聂赫留朵夫的表白,也不对他抱有很大幻想和希望,她不想再次受到伤害

故答案为:面对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玛丝洛娃表现出冷漠、敌视甚至是利用的态度。因为此时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当初给她造成的伤害、屈辱和苦难难以忘怀,聂赫留朵夫的出现使她回忆起了以前,内心感到异常痛苦。且她并不相信聂赫留朵夫的表白,也不对他抱有很大幻想和希望,她不想再次受到伤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8.【答案】这种想法是不坚定的。①当他得知玛丝洛娃的遭遇后,出于忏悔,他想要同玛丝洛娃结婚,但是这样“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而且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很矛盾。②玛丝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也不再是往日自己喜爱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心里的魔鬼告诉自己“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这使得聂赫留朵夫常常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这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矛盾的心理状态,此时他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改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通观全篇我们知道聂赫留朵夫产生要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是不坚定的。“‘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燥,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聂赫留朵夫感到“害臊”“说不下去”,内心充满了悲伤,说明他对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而悔恨不已,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他想要同玛丝洛娃结婚,不是因为爱,主要出于忏悔,想弥补自己的过错,补偿玛丝洛娃,想求得心灵的安宁。然而他的内心又是矛盾的。“‘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丧失生命"指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聂赫留朵夫察觉玛丝洛娃已没了灵魂,早就堕落。不再是原来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了,因而“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他心里这样想。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这一段很好地展现了聂赫留朵夫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一个利己的聂赫留朵夫和一个想要实现自我救赎的聂赫留朵夫之间展开了激战;另一方面,爱赫留朵夫看到了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不复存在,行为举止间流露出风尘女子的放荡,这一切让他质疑自己对她的拯救是否有意义。

故答案为:这种想法是不坚定的。①当他得知玛丝洛娃的遭遇后,出于忏悔,他想要同玛丝洛娃结婚,但是这样“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而且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很矛盾。②玛丝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也不再是往日自己喜爱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心里的魔鬼告诉自己“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这使得聂赫留朵夫常常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这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矛盾的心理状态,此时他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改变。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解答这个问题,除了熟悉文本外,还要有比较好的叙述能力,语言要简练不能拖沓。答题格式是先亮明观点,再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答案】9.D

10.C

11.我认为他美丽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博大的智慧,他的仁慈(仁爱)的心灵。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其次,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再者,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最后,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⑵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再结合语境分析选项是否正确。

⑶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六种常见语病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在解题时可用语法分析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有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语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等问题。有时,结合语境,抓住句子的标志性词语,运用排除法解答,也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

9.第一空,“异乎寻常”,跟平常的情况很不一样。“无与伦比”,意思是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这里强调托尔斯泰的美与平常意义上的美是不一样的,所以用“异乎寻常”。第二空,“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这里指托尔斯泰作品中刻画的人物逼真,所以用形容艺术形象的“栩栩如生"。第三空,“卓著”,指突出显著。“卓越”,杰出的,超出一般的。这里指托尔斯泰才华杰出,超出一般,用“卓越”。第四空,“关于”,介绍事物包含的范围或内容,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作定语。“对于”,表示指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这里后面接的是“托尔斯泰的文章和书,还有英国人英德与法国人罗曼·罗兰分别为他写的传记”,是介绍作者读书的范围,所以用“关于”。故答案为:D。

10.A.改换后句意不明确,第一处改换后读者不一定能知道作者讲的是谁,后面两处作者有意不用代词其实也是为了更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B.前者“丑陋的列夫"表示引用,后者“丑陋”表示强调,用法不同,判断错误;C.前者表示完全列举,后者表示列举未尽,用法确实不同,判断正确;D.改后逻辑上不连贯。文章先以“托尔斯泰非常美丽"总起全文,引出下文。③④段再从肖像和“良知”方面概括说明其“美丽"。然后第⑥段过渡到从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等角度,思路清晰,不宜变换顺序。故答案为:C。

11.画曲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①句式杂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杂糅,改为“……的主要原因,是……"。②搭配不当,将“仁德”改为“仁慈"仁爱”等。

【答案】12.A

13.C

14.①通过议论的方式为聂赫留朵夫的出场做铺垫,侧面烘托、刻画聂赫留朵夫变化的形象。②议论的部分,语言富有哲理性,既为聂赫留朵夫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又使小说富有深刻性。

15.①玛丝洛娃一开始疏远、憎恨聂赫留朵夫。她拒绝聂赫留朵夫的帮助,想要远离他。②玛丝洛娃主动交流,掩饰激动。当聂赫留朵夫坚持要帮她、娶她时,玛丝洛娃改变话题,问起明肖夫的事情,缓和气氛,掩饰激动的心情。③玛丝洛娃接受帮助,改变自我,开始接纳聂赫留朵夫。她接受医院的工作,并主动戒酒,“眼睛在微笑"表明她开始原谅聂赫留朵夫。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4)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情感变化的分析能力。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一种是让人物自己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一种是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描述;三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现人物的情感。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小说节选部分详细描写了玛丝洛娃的遭遇”错误。小说节选部分没有详细描写玛丝洛娃的遭遇,只是间接暗示了玛丝洛娃的遭遇。

故答案为:A。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C.“……猜疑之心,甚至不满"错误,结合“她这样平心静气地再次拒绝他,这就立刻消除了聂赫留朵夫心里的种种猜疑,使他恢复了原先那种严肃、庄重和爱怜的心情”可知,应该是激起了聂赫留朵夫庄重、爱怜之心。

故答案为:C。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人性的胚胎,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他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有些人身上的变化特别厉害。聂赫留朵夫就是这一类人。这种变化,有的出于生理原因,有的出于精神原因。聂赫留朵夫现在就处在这样的变化之中”,论述了有些人身上的变化特别厉害,并指出聂赫留朵夫就是这一类人,而且现在他就处在这样的变化之中。通过议论的方式为聂赫留朵夫的出场做铺垫,侧面烘托、刻画聂赫留朵夫变化的形象。

议论的部分,“人好像河流,河水都一样,到处相同,但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狭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浑浊;有的地方河水冰凉,有的地方河水温暖。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人性的胚胎,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他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语言富有哲理性,论述了人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既为聂赫留朵夫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又使小说富有深刻性。

故答案为:①通过议论的方式为聂赫留朵夫的出场做铺垫,侧面烘托、刻画聂赫留朵夫变化的形象。②议论的部分,语言富有哲理性,既为聂赫留朵夫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又使小说富有深刻性。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人物态度的变化的能力。

玛丝洛娃一开始疏远、憎恨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说“不过您还是离开我的好”,又用愤恨的目光瞅了瞅聂赫留朵夫说“您还是离开我吧,我对您说的是实话。我受不了。您把您那套想法丢掉吧”“我这是实话。要不我宁可上吊”,玛丝洛娃让聂赫留朵夫离开她,要不她宁可上吊,她拒绝聂赫留朵夫的帮助,想要远离他。

玛丝洛娃主动交流,掩饰激动。聂赫留朵夫特别认真地对玛丝洛娃说“我求你同我结婚。要是你不愿意,现在不愿意,那么,我继续跟着你,你被发送到哪里,我也跟到哪里”,当聂赫留朵夫坚持要帮她、娶她时,玛丝洛娃改变话题,“那么,您看到明肖夫了吗?"问起明肖夫的事情,缓和气氛,“以此来掩盖自己的激动”,掩饰激动的心情。

玛丝洛娃接受帮助,改变自我,开始接纳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说“至于医院的事"要是您要我去,那我就去。酒我也不再喝了……”,她接受医院的工作,并主动戒酒,“聂赫留朵夫默默地瞧了瞧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在微笑”,玛丝洛娃的眼睛在微笑表明她开始原谅聂赫留朵夫。

故答案为:①玛丝洛娃一开始疏远、憎恨聂赫留朵夫。她拒绝聂赫留朵夫的帮助,想要远离他。②玛丝洛娃主动交流,掩饰激动。当聂赫留朵夫坚持要帮她、娶她时,玛丝洛娃改变话题,问起明肖夫的事情,缓和气氛,掩饰激动的心情。③玛丝洛娃接受帮助,改变自我,开始接纳聂赫留朵夫。她接受医院的工作,并主动戒酒,“眼睛在微笑”表明她开始原谅聂赫留朵夫。

【答案】16.C

17.D

18.①把玛丝洛娃设置成“不知情者"。玛丝洛娃是不知情者,和聂赫留朵夫这个“知情者”进行对话,展开情节,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效果。②把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对比。聂赫留朵夫是贵族,是陪审员,而玛丝洛娃是妓女、杀人嫌犯,这样的差距增加了小说情节的张力。③设置玛丝洛娃一开始并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的情节,造成波澜起伏,引人入胜。④展现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矛盾。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有情感的纠葛,聂赫留朵夫怀有负罪感,玛丝洛娃有怨恨,推动情节的发展。⑤为玛丝洛娃安排“意外"事件。一开始,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的话,后来认出他后,出人意料地向他“媚笑”,偷偷向聂赫留朵夫要钱,这些看似和相认场景格格不入,其实符合小说人物的性格逻辑,增强了情节的合理性。

19.①一个很有修养的贵族青年。选文中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有两次变化,一开始隔着栅栏时说“您”,在玛丝洛娃认出他后,他改成“你”,在长凳上谈话开始也是用“您”,在最后告别时又称“您”。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一个很有修养的贵族青年,懂得在不同情境中使用不同的称谓。②一个心怀怜悯的贵族青年。不同的称呼,表现了聂赫留朵夫不同的心情。初次见面时,再也找不到原来熟悉亲切的玛丝洛娃形象,有陌生感和严肃感,故称“您"。认出后,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忏悔、赎罪,显得心情很激动。接下来表示愿意帮助她,是带着怜悯、悔恨、内疚的心情的,称呼“你”。当玛丝洛娃没有接受他的忏悔后,他又用了“您"和她告别,略略体现出了失望和无奈。③一个勇于自责的贵族青年。当他发现由于自己当年的荒唐,让卡秋莎身心俱损、精神堕落之时,激起了心中的怜悯之心,决定拯救她。这时候,他不知不觉地用了“你”和“卡秋莎"小名并称,在心理上把自己和玛丝洛娃看做平等的人,他向她忏悔赎罪,并表示自己要用行动来赎罪,弥补以前对玛丝洛娃的伤害。④一个精神觉醒的贵族青年。一开始聂赫留朵夫只是在内心和自言自语时称呼“你”,后来和玛丝洛娃面对面时也称呼“你”,是他把内心所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开始。玛丝洛娃的境遇让他有了深深的负罪感,也让他和一般寻欢作乐的贵族老爷区分开。“你”表达了亲切熟悉感,也表达了他逐渐把玛丝洛娃和自己在人格上平等相待,体现了从“兽性的人"到“精神的人”的转化的开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在文中找到这一部分内容,再具体分析是如何通过玛丝洛娃这个人物来写“久别重逢"场面的。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称技巧和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到聂赫留朵夫称玛丝洛娃“你”“您"的内容,结合具体的内容来分析人物形象。

16.A.“由于玛丝洛娃堕落”错误,玛丝洛娃的堕落是聂赫留朵夫抛弃的结果,不是两个人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原因。B.“在受邀参加法庭审判前先到监狱中找玛丝洛娃了解情况"错误,聂赫留朵夫是在庭审后向玛丝洛娃忏悔赎罪来的。D.“由……升华到……实现……‘复活’”错误,选文只是写了两人久别后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所展现的内容还不能体现两人精神的“复活"。故答案为:C。

17.D.“简洁传神,言简义丰,含而不露”错误,选文的语言是带有感情的,也有渲染,如对人物外貌、神态、语言等都有较多描写,充分展现人物情感心理的变化,称不上“简洁"。故答案为:D。

18.由“玛丝洛娃转过身,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可知,玛丝洛娃是不知情者,她一开始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而聂赫留朵夫是知情者,是带着目的前来的,如“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一为不知情者,一为知情者,这就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效果。由“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可以看出二人身份的差别,聂赫留朵夫是审判席上的陪审员,而玛丝洛娃则是被审者,是妓女,是杀人嫌疑犯,二者身份进行了对比,增加了小说情节的张力。由“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可以看出,玛丝洛娃一开始并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后来才慢慢认出,这就造成小说情节的起伏。由“我在认罪”“请您饶恕我,我在您面前是有罪的"“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也死掉。"谁还会把一个怀孩子的女佣人留在家里呢?她们一发现这事,就把我赶出来了”等信息可以看出,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之间存在情感的纠葛,聂赫留朵夫怀有负罪感,而玛丝洛娃内心则有怨恨,这就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由“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等信息可以看出玛丝洛娃在这一意外事件面前的变化,由一开始的不认识到刚认出时的愤怒,再到后来想要从聂赫留朵夫身上得到好处,这些变化符合人物性格的逻辑,让小说的情节更为合理。

19.如刚见到玛丝洛娃的时候,此时玛丝洛娃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二人好似陌生人,对于“陌生人"的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决定用“您”;等到玛丝洛娃认出聂赫留朵夫之后,聂赫留朵夫说“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向玛丝洛娃表明忏悔之意;当二人在长凳边谈论曾经的过往,谈论玛丝洛娃受到的伤害,此时聂赫留朵夫又称“您”,因为此时他的内心满是负疚感;之后他向玛丝洛娃表明来意的时候说“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表达忏悔赎罪之意;最后告别的时候,再次称“您”,表达郑重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是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看出他是有修养的贵族青年。一开始,聂赫留朵夫刚见到玛丝洛娃的时候,二人之间没有了曾经的熟悉感,所以他决定称“您";之后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忏悔,表达赎罪之意,同样称为您;等到他向玛丝洛娃表达要帮助她的意思时,使用“你”;而玛丝洛娃说“何必提那些旧事”,没有接受聂赫留朵夫的忏悔时,聂赫留朵夫又使用“您”和玛丝洛娃告别,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称呼的变化与人物的心情紧密相关,展现出聂赫留朵夫怀有怜悯之心的特点。当玛丝洛娃向他要十个卢布的时候,聂赫留朵夫发现,玛丝洛娃堕落的不仅是身体还有精神,这个时候,聂赫留朵夫用“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这段话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意,称玛丝洛娃为“卡秋莎”,为“你”,可以看出他是将二人看作平等的人,同时向对方表示要赎罪,“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这些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勇于自责的贵族青年。从一开始来看,聂赫留朵夫此次前来是为了求得对方的宽恕,是“在认罪”,所以称玛丝洛娃为“您”;之后通过玛丝洛娃的言行看到她的变化,看到她精神的堕落,决定要拯救她,于是称呼她为“你”,从“您”到“你"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态度由陌生到熟悉,也是聂赫留朵夫精神复活的开始,展现了其精神的觉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