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立面专题_第1页
超高层建筑立面专题_第2页
超高层建筑立面专题_第3页
超高层建筑立面专题_第4页
超高层建筑立面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高层建筑(jiànzhù)立面专题共四十一页一超高层项目定义及特点(tèdiǎn)总结二发展历史和各阶段特点三经典超高层项目案例介绍目录(mùlù)共四十一页超高层项目定义(dìngyì)及特点总结共四十一页一超高层项目定义及特点总结1.1超高层建筑的定义对超高层建筑的定义,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以时间为划分标准,对超高层的定义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2年以前,7层的建筑一般就被认为是超高层建筑。第二个阶段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规定了按照(ànzhào)层数的多少把高层建筑划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高层:9一16层(最高到50米);◆第二类高层:17一25层(最高到75米);◆第三类高层:26一40层(最高到100米);◆第四类高层: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100米以上)。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对超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呈上升趋势,但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一般认为:◆8-29层,高度30米以上100米以内为中高层建筑◆

30-60层,高度100米以上200米以内为高层建筑◆60层以上,高度超过200米的为超高层建筑。共四十一页

第四个阶段当前,对超高层的界定有了不同的观点,比如美国著名的结构工程师查尔斯·汤顿认为(rènwéi):◆

40层以下(500英尺或164米以下)为中高层建筑;◆40-100层(500一1200英尺或164一393米)为高层建筑;◆100层以上(1200英尺或393米以上)为超高层建筑。1.2超高层建筑的特点总结尽管目前国际上关于超高层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但一般划分尺度仍是建筑高度。但关于建筑高度的定义,国际上也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楼层高度(FloorHeight),指建筑使用者所在楼层的相对标高。(2)屋顶高度(RoofHeight),指建筑主体部分的屋面(wūmiàn)相对标高,且不包括建筑顶部装饰构件所占的高度。(3)极点高度(PinnacleHeight),指建筑外轮廓的最高点,包括建筑顶部装饰构件或者天线所占的高度。共四十一页举例来讲,我们(wǒmen)通常所认为的上海金茂大厦420.5米的高度,其实指的是它的极点高度,如果按照屋顶高度计算,它的高度其实是370米;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它的极点高度为492米,而当按照屋顶高度计算时,便得先去除那个倒梯形的门洞,从而使得高度降低到460米。所以,所谓的世界第一高楼,如果按照不同的评判标准,那么头衔的归属也会是不同的。极点高度420.5米屋顶高度370米极点高度492米屋顶高度460米共四十一页1.3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定义就我国来说,没有严格的超高层概念界定,但从目前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来看,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当然,这种分类方法是否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以及是否符合国际一般标准还有待商榷,因为目前超过100米的建筑已经越来越多。事实上,在100米的高度,建筑物无论从结构还是设备及施工等方面均无明显的质的变化。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巧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所谓“敏感”,是指在这一高度以上,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绝对高度以及巨大规模)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促使(cùshǐ)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的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建筑高度?100米?如何界定?《通则》《建规》规划限高、场地要求以及地方标准均有不同)共四十一页发展历史(lìshǐ)和各阶段特点共四十一页二发展历史(lìshǐ)和各阶段特点第一次高层建筑(ɡāocénɡjiànzhù)时期(1890~1900)第二次高层建筑时期(1900~1935)第三次高层建筑时期(1965~1975)第四次高层建筑时期(1980~----)共四十一页第一次高层建筑(ɡāocénɡjiànzhù)时期(1890~1900)1、工业革命后建筑技术成就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这时期,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高速增长。为了在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miànjī)。建筑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另一方面,钢结构的发展和电梯的出现则促成了多层建筑的大量建造。共四十一页2、高层建筑发源地--芝加哥一只母牛踢倒了一盏油灯,牛篷随即起火,在风力(fēnglì)作用下,火势不断扩大、漫延,最终越过两道河流,一直烧到芝加哥的市中心。48小时之内,烧毁房屋18000幢,使10万人无家可归,300人被烧死。共四十一页大火过后,城市重建十分迫切,因而也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大规模的重建有利于合理规划,有利于发展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也有利于电梯的发明与改良。由于城市土地昂贵,建筑向高空发展比购买更多的土地更为经济。在建筑技术上,由于采用钢框架结构,结构自重减轻,稳定性提高在筑可以建得更高。电梯广泛使用,使5层以上的建筑成为实用。以上各种因素结合(jiéhé)起来,促成了高层建筑的诞生和发展。共四十一页·詹尼(设计第一栋高层建筑--家庭生命保险公司大楼)·布思海姆(设计信托大楼一第一个采用大面积玻璃外墙)·鲁特(设计蒙纳诺克大楼--世界最高砖结构建筑)·沙里文(高层建筑之父)在这一批巨将的不断努力下,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芝加哥学派"。这时期的建筑有一个革命性的建筑技术:放弃传统的石头(shítou)承重墙,采用一种轻型的铸铁结构和石头(shítou)或陶砖外墙,框架与外墙分离3.第一栋高层建筑

1885年建成10层高的家庭生命保险大厦(詹尼设计,1931年被拆除),通常被认为是世界第一栋高层建筑。结构上没有承重墙,整个建筑的重量由金属框架支撑,圆形铸铁柱子内填水泥灰,1至6层为鍛铁工字梁,其余楼层用钢梁。标准的梁距5英尺,支撑砖拱楼板。砖石外立面,窗间墙和窗下墙为砖石构造,象幕墙一样(yīyàng)挂在框架之上。建筑史称它为"钢铁结构进化中决定性的一步".共四十一页C.P.S.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建于1899~1904年间,由著名建筑师、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L.H.沙利文设计,并作为沙氏的代表作载人史册。在社会经济和技术发生变化的时刻,他主张适应新的条件,创造新建筑。C.P.S.百货公司大厦分两期建造,1904年落成。它的立面处理直率地反映出框架结构的特征,大部分采用横向长窗。但是L.H.沙利文并不完全抛弃已往的建筑手法,大楼细部有不少装饰,底部还用了许多铁的花饰,楼顶原来有小挑檐。L.H.沙利文没有把建筑看作单独的实用工程。自C.P.S.百货公司大厦问世以后,因采用框架结构而诞生的横向扁平窗成为风靡一时的新形式(xíngshì),被人们赠以“芝加哥窗”的美名。该建筑是一座跨世纪的建筑,它既包涵着过去,又启示了未来。共四十一页第二次高层建筑(ɡāocénɡjiànzhù)时期(1900~1935)1893年以来,芝加哥经济持续萧条,纽约方面(fāngmiàn)有建筑工程,而芝加哥则无事可作,芝加哥的建筑工程师(如伯恩海姆等)纷纷跑到纽约谋求发展。当1895年21层的纽约美国担保大厦,也被认为是第一栋独立塔楼建筑超过20层的新哥特式的卡匹托大厦时,高度的竞赛从芝加哥转移到了纽约。密斯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的奠基人。早在1921年,在一个高层建筑设计竞赛方案中,密斯向人们首次展示了全新的高层建筑构想:将高层建筑的一切装裱全部剥去,只留下最基本的结构框架,外面覆盖纯净透明的玻璃幕墙。这是典型的理性主义观点,用最小化、最纯化来处理建筑元素。当时这种激进的主张自然不能被业主接受,直到多年后SOM设计的利华大厦建成,密斯的理想才成为现实。1.密斯与理性主义高层建筑共四十一页利华大厦(LeverHouse):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墙高层建筑。密斯·范·德·罗在1919~1921年设想(shèxiǎng)的玻璃摩天大楼的方案1951~1952年在纽约得到了实现。共四十一页2.勒·柯布西埃和高层建筑(ɡāocénɡjiànzhù)

柯布西埃认为摩天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段"。他觉得摩天楼朝气蓬勃、坚固、雄伟和反应时代精神。就象过去高耸的大教堂是形象地宣布对上帝和教会权力的信仰一样,柯布西埃认为由钢、混凝土和玻璃组成(zǔchénɡ)的五光十色的摩天楼是宣告对大规模的工业社会的信仰。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

共四十一页3.帝国大厦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重心从欧洲移转至美国,至1929年经济大恐慌是美国建筑的繁荣期,摩天大楼也随着美国经济而快速发展。1931年102层的帝国大厦于纽约落成,此后长达40年的时间帝国大厦雄踞世界第一(dìyī)高楼的地位,帝国大厦成为摩天大楼甚至是纽约的象征。共四十一页共四十一页1.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是美国(měiɡuó)高层建筑最辉煌的时期。由于建筑技术的成熟与美国(měiɡuó)整体经济实力的强盛,这时期的高层建筑无论在高度、数量方面都取得谅人有增长。1968年芝加哥建成100层的约翰·汉考克大厦,高344m,多功能综合建筑,包括700套公寓、8万多平方米办公空间和餐厅、健身房、游泳池、溜冰场等配套设施。世界贸易中心(WorldTradeCenter,1973年—2001年9月11日,简称世贸中心)原为美国纽约的地标之一。第三次高层建筑(ɡāocénɡjiànzhù)时期(1965~1975)共四十一页2.1974年芝加哥西尔斯大楼竣工,取代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世界最高大楼的地位,也让世界第一的光荣重回芝加哥--这座被称为摩天大楼发源地的城市。芝加哥希尔斯大厦(SearsTower),1974年建成的尔斯大厦标示了美国摩天大楼发展的高潮,也保持了全球最高建筑物的纪录长达二十几年。芝加哥是许多高层建筑新技术的首创之地,这座大厦总共103层,高达443m,可以容纳16500人,是芝加哥市区天际线一座引人注目的地标。大厦采用成束筒结构,其用钢量比1931年建成的帝国大厦减少约20%。大厦从地面一层到第103层,有快速专用电梯直达,只需55秒钟,供游客鸟瞰整个芝加哥市,如遇阴天,有如置身云雾之间。希尔斯大厦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凸显出如何充分利用结构系统,来让高层建筑以更少的建材完成更惊人的高度,此外(cǐwài),也示范了如何把国际式的现代主义纳入美国的建筑物,成为企业权力的象征。共四十一页第四次高层建筑(ɡāocénɡjiànzhù)时期(1980~----)1.现代主义高层建筑为了表现它的理智和超脱,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简单的几何形式,使高层建筑设计走向了极端,理智也变成了偏执。世界各地大同小异的玻璃盒子式高层建筑使城市失去特色,使市民感到厌烦。为了使这种单调冷漠的六面体变得丰富多彩,建筑师们开始进行新的设计探索。90年代以后,太平洋西岸的东南亚国家随着经济的起飞,高层建筑迅速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新的高层建筑热点;在高层建筑内容、风格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成为一种新的景观。目前这种探索和争论仍在进行之中,高层建筑正处在新古典、新技派、生态观、解构主义等多元并存(bìnɡcún)的发展时期。吉隆坡石油双塔(452m)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但仍是世界最高的双塔楼。共四十一页2.上海金茂大厦(dàshà)(420.5m)1999年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m)2008年上海中心大厦(632m)2015共四十一页国际经典(jīngdiǎn)超高层项目案例介绍共四十一页三经典(jīngdiǎn)超高层项目案例介绍3.1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竣工时间:2012.12建筑高度:541.3米/82层

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主体结构高度1776英尺(yīngchǐ),自由塔主体在地面上占据200×200平方英尺(60.96×60.96平方米),随着高度上升,四个角将被削掉,形成建筑中部的八角形横截面。到顶部,横截面再次成为一个140英尺(42.672米)×140英尺(42.672米)的正方形。八个平面都是拉长的等腰三角形,能够从不同角度捕捉和反射光线。共四十一页3.2富力盈凯广场竣工时间:2013.12建筑高度:296.5米/65层

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项目形态以竹子(zhúzi)的自然有机生长过程作为灵感,垂直的建筑体型和建筑自身的节点组合,形成一种静态中的动感。共四十一页3.3广晟国际大厦竣工时间(shíjiān):2011.03建筑高度:360米/59层

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多边形平面,石材古典立面共四十一页3.4天津环球金融中心(津塔)竣工时间:2011.06建筑高度:336.9米/75层

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津塔为全钢结构超高层建筑(包括柱、梁、电梯井、楼梯等),外形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元素,呈风帆造型(zàoxíng),塔基略小,中部稍大,上部逐层收缩,而外部的玻璃幕墙运用纵向多折面的折纸造型(zàoxíng),使得形体庞大的超高层建筑视觉效果看上去显得格外轻盈而秀美,从而削减了超大建筑体量的沉重感。共四十一页3.5广州金融中心竣工时间:2009.11建筑高度:432米/103层

建筑面积:44.8万平方米设计(shèjì)意念为“通透水晶”建筑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内筒的结构体系,在世界超高层建筑中是唯一的一例共四十一页3.6国际贸易(ɡuójìmàoyì)中心第三期竣工时间:2007.11建筑高度:330米/80层

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北京第一高楼,其与国贸一期、国贸二期一起构成110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是今日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共四十一页3.7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竣工(jùngōng)时间:2010建筑高度:260米/70层

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由四部分组成,除了三幢大楼外,还有一座商场大楼,商场大楼连结较矮的85米高建筑物。整个建筑外墙以银灰色玻璃帷幕覆面,主调色彩以白和银灰为主,以营造现代高雅气氛。造形略有变化,形成双子塔式设计效果,两幢大楼平面呈多角形,顶部成斜度,其简约外观形成现代雕塑般的建筑效果。共四十一页3.8上海会德丰国际广场竣工时间:2010.05建筑高度:298米/61层

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建筑设计交由享誉全球的建筑师事务所KohnPedersenFox操刀,巧妙工整的线条,融合简约高雅的设计(shèjì)理念及品位,美学与功能并重。共四十一页3.9上海嘉里中心二期竣工时间:2012建筑高度:260米/58层

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该项目融合了卓越的建筑设计理念,写字楼的交付标准很高,将打造成为浦西区域(qūyù)的标志性大厦。共四十一页3.10深圳京基100竣工时间:2011.04建筑高度:442米/100层

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京基100主塔楼(tǎlóu)东西向窄而南北向宽,高宽比为9.5∶1,为国内摩天大楼之最。京基100主塔楼外墙采用全玻璃幕墙,显得华丽而高雅。设计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弧线的建筑轮廓。这个形式喻指泉水或喷泉,并用来表达深圳发达繁荣的含义。共四十一页3.11广州利通大厦竣工时间(shíjiān):2012.08建筑高度:303米/65层

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简洁、通透、线条清晰、气质高贵,37.8米高的大堂气势雄伟,精致的几何造型的建筑主体、个性鲜明的斜坡屋面、极具光影表现力的鳞片状玻璃幕墙营造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