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请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炎帝等大型部落,两大部落又进一步结合成为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材料意在说明A.中原文明占据主导 B.早期国家雏形产生 C.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D.华夏认同2.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井田制瓦解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分封制崩溃 D.土地私有制确立3.秦汉时,朝廷颁布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并根据户口的增减而反复拆并里和聚邑,“一里过百而可隔垣益为门者,分以为二里”,乡里呈现出“多姓均势杂居”的形态。据此可知,当时A.基层自我管理能力增强 B.政府重视改造传统社会秩序C.赋役制度出现重大变革 D.地方宗族势力获得迅速发展4.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公元前227年,秦南郡(楚国旧地)郡守腾因当地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发布文告,要求各县、道官吏“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这一做法旨在A.缓和社会矛盾 B.革除传统陋俗 C.树立皇帝权威 D.强化国家认同5.东汉时期,朝廷在举行各种仪式时,如皇帝即位、祭祀天地、宴赏群臣等,都会参照《周礼》的记载来制定礼仪程序。郑玄、马融等官员对《周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注疏,使得《周礼》成为礼学的重要经典。这说明,东汉朝廷A.顺应豪强崛起的政治需要 B.发挥儒学治国安邦的功能C.遵奉黄老无为的治国思想 D.践行法家相生相胜的理念6.东晋时期,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作“王与马,共天下”,意思就是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了东晋的大权。民间这一做法反映了A.皇权逐步走向衰落 B.相权严重威胁皇权C.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D.南方政治文明仍落后于北方7.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设立燕然都护府管理归附的铁勒诸部,任命扬州都督府司马李素立担任都护,“统瀚海等六都督府”。李素立以恩信安抚铁勒,“夷落怀之,共率马牛为献”;素立“唯受其酒一杯,余悉还之”。这表明,唐代A.正式实现对西藏行政管辖 B.实现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C.重视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D.不断健全边疆地区基层组织8.据史书记载:“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据此可知A.科举成为官员主要来源 B.世家大族政治地位巩固C.科举制度日益受到重视 D.官员素质得到显著提升9.《论语》记载,孔子曾赞许曾点对“谦”的领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魏晋士人对“谦”的解读聚焦于孔子可能怀有的豁达隐逸之情,并将曾点美化成一位超然脱俗的世外高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文学自觉和审美观念的更新 B.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转变C.门阀政治消解士人参政热情 D.政治环境和社会思想变化10.下表为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在整体人口户数下降的大前提下南方相同地区户数比较情况。排除人口自然增长因素之外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代户数(户)指数资料来源元和时期(806~820年)105351777.3(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三零五代十国1364704100(文献通考)(舆地考一)(宋史)(地理志一)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世家大族逐渐瓦解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南方疆域得到拓展11.《大元大一统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国地理志书,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该志书修纂时,由各行省提供所辖郡邑的图志及各路府州县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图,引进了阿拉伯地图制图法。这反映元朝A.建立了中原传统影响下的统治秩序 B.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全面发展C.地理志的修纂体例发生了根本变化 D.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2.古代中国的某一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使依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渐衰落。该发明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13.“揭帖”原为明仁宗即位后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代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内容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直接影响着最高决策的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A.行政决策的民主原则 B.中枢运转机制的成熟C.内阁职权范围的扩大 D.内阁参政地位的提高14.《明会典》载:“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有故事云: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由此推论,明代A.女性婚姻自主已成大势 B.理学在民间已不受尊崇C.商品经济冲击封建纲常 D.政府对民间管理的式微15.乾隆年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看到中国景象后断定:“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这说明当时清朝A.因英国侵略而发展停滞 B.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C.对外厉行闭关锁国政策 D.遭到白莲教起义的沉重打击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6题14分,17题14分、18题16分、19题11分,共计55分。16.宰相制度是古代中国传统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史记·陈丞相世家》材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材料三宰相之权,兵财之外,官人进贤,最其大者,而宋之相权,于此亦绌。——(明)吕邦耀《续宋宰辅编年录》(1)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指出汉代中央官制的名称。(4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4分)(3)据材料三指出宰相权力的变化。(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宰相权力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卷226(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税法实行的背景和目的(8分)(2)结合两税法的内容,分析两税法的影响。(6分)1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擅长人物、花鸟草虫的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用了24年时间创作了一幅《盛世滋生图》,以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反映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又名《姑苏繁华图》,进献乾隆皇帝,以赞乾隆盛世。这是继宋代《清明上河图》后的又一宏伟长卷,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约是《清明上河图》两倍多长,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盛世滋生图》,据粗略统计,图中人物接肩摩踵、熙来攘往者多达12000余人;河中船帆如云,官船、货船、客船、杂货船、画舫、木簰竹筏等,约近400只;街道上商店林立,市招高扬,可以辨认的各类市招约有200余家,充分展示了明清时期苏州商业繁荣的情况。材料二: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入中国。值闽中饥旱,……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陈世元《金薯传习录》材料三: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用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成功致富。类似新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李翊《戒庵老人漫笔》材料四: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产,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材料五:我吴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4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变化。(8分)(3)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州手工业发展的变化(4分)19.(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期儒家民族观的表现先秦时期与早期夷夏思想相比,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民族观在承认差别、对立和碰撞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了礼分华夷的标准,大力倡导“化夷”“变夷”的思想。两汉时期在大一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