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四下第2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四下第2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四下第2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四下第2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四下第2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材解析】本次习作要让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一种神奇的东西。这类习作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第一部分,先用一句话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奇思妙想,紧接着列举了“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会变大变小的书包”三个具体的例子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材给出的这三个例子,分别给予了学生不同的启发,如“会飞的木屋”提示学生可以组合两种不同事物的功能;“会变大变小的书包”提示学生可以改变事物形态;“水上行走鞋”提示学生可以给事物添加新功能。除此之外,进行发明创造还有其他的思路或方法。教材通过这三个例子,旨在启发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思路、方法等展开想象。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构思习作的内容,提示学生可以从想要发明东西的“样子”和“功能”两个方面来写。为帮助学生构思习作内容,教材还以图示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构思,激发学生想象,帮助学生把所要发明的东西写清楚。书中以会飞的木屋为例,从样子、功能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如,样子这个方面,教材引导学生从“木屋下有四个轮子”“木屋两侧有机翼”等不同角度展开想象,把“样子”想得更加具体。在图示中教材还留了省略号,引导学生参与想象思考。教材还鼓励学生把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这既增加了本次习作的趣味,又能让学生的想法形象化,他们可以借助画面进行语言描述。教材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听取同桌的反馈建议,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这里以“是否写清楚”作为评价要求,一方面可以让评价者根据这个要求提出合理的建议;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作者根据这个要求修改习作。【教学目标】1.发挥想象,写出想要发明的事物。2.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3.能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教学重点】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教学难点】能写出自己想发明东西的样子、功能。【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查找一些奇思妙想的小故事、小发明;留意生活中不太方便的小细节。【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习作主题教师提问:(出示课件3)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想发明一些神奇的东西。你想发明什么?预设1:多功能雨伞。预设2:会变大变小的书包。预设3:会调节温度的衣服。教师小结:今天,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翅膀,发挥奇思妙想,写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教师相机板书课题:我的奇思妙想,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自然地导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写作热情。)二、指导审题,关注习作重点1.阅读习作要素,了解习作要素重点。(出示课件4)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要素: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即发挥想象,写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并进行合理构思,清楚地介绍这种东西。2.解读教材,明确习作要求。(出示课件5、6)(1)读课题,提问:课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预设:奇思妙想。(2)追问:请同学们自由读习作要求,找出重点语句,圈画出关键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预设1:本次习作要求我们介绍自己想法明的东西。要说清楚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还要介绍清楚这个东西的样子和功能。预设2:介绍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时,可以参考提示进行介绍,也可以先画下来,再按画下来的样子介绍。预设3:写完后,要把习作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说说你是否写清楚了。3.总结梳理,明确习作重点。(出示课件7)教师引导学习:下面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本次习作的重点吧。(1)确定一件你想发明的东西。(2)构思这项发明的样子、功能等。(3)把这项发明介绍清楚。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名称样子功能(设计意图: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审题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审题能让学生很快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三、拓展思路,指导选材技巧1.习作提示的奇思妙想。(出示课件8)教师过渡:从古至今,一项项发明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你想发明什么东西呢?我们该选取哪些材料来写呢?一起跟着课本来看看吧!(出示课件9)教师提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习作提示中的这些小学伴的发明,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会飞的木屋”是把木屋自身的功能和“飞”这个功能结合起来了。我们可以组合两种不同事物的功能,如音乐墨镜、导航耳机等。预设2:“会变大变小的书包”是将书包的形态改变了。我们也可以从改变事物形态的方面来思考,如会变厚变薄的衣服等。预设3:“水上行走鞋”是给鞋子增加了新功能,这让我想到了梦境录像机。预设4:老师平时上课很辛苦,我们可以从新科技方面来思考,让机器人代替老师帮我们解答问题,减轻老师的负担。3.巧用导图,明确选材范围。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画一个思维导图,总结一下吧!(出示课件10)预设1:我们可以从组合不同功能的角度写奇思妙想,比如可以发明会飞的木屋、音乐墨镜、导航耳机……预设2:我们可以从改变形态的角度写奇思妙想,比如可以发明会变大变小的书包、会变厚变薄的衣服……预设3:我们也可以从增加新功能的角度写奇思妙想,比如可以发明水上行走鞋、梦境录像机、水陆空三用汽车……预设4:我们还可以从增加新功能的角度写奇思妙想,比如可以发明机器人老师、环保垃圾箱、无人消防车……补充说明:如果学生天马行空或是脑洞大开,没有遵循前面总结的方法,只要合情合理,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机械地教授方法,而要结合具体可感的例子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打开学生的好奇之心、表达欲望、开启想象大门。)4.指导学生照样子,说一说自己的奇思妙想。(出示课件11-12)教师过渡:你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你为什么想发明这个东西呢?请你用“我想发明……因为……”的句式来说一说吧!(1)学习小伙伴的想发明的东西。学习小伙伴1:我想发明一床自动调温的被子,因为妈妈担心我和妹妹睡觉踢被子而着凉,总会半夜为我们盖被子,睡不了安稳觉。学习小伙伴2:我想发明一个垃圾回收再造箱,因为环卫工人每天运送垃圾很辛苦,并且很多垃圾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学习小伙伴3:我想发明一台会变大变小的电脑,因为我看见老师每天都要提着电脑来上班,很辛苦。(2)你想发明的东西。我想发明,因为。学生按照学习小伙伴的示例,说清楚自己想发明的东西以及为什么会产生发明这种东西的想法,教师相机指导。(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想象,拓展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表达欲望、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四、研读课文、课外片段,学习写作方法教师过渡:如何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奇思妙想呢?下面我们一起跟着课本和课外片段一起学一学写作方法和技巧吧。1.研读课文片段,学习写作方法。(1)仿照提示构思样子和功能。(出示课件13)教师引导: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发明呢?我们可以参考课本中的提示来写。(出示课件14)教师总结:不难看出,课本中的提示告诉我们可以从样子和功能两个方面来介绍要发明的东西。要注意的是,样子和功能之间要相互联系,功能根据样子来设定。(2)把事物的样子介绍清楚。(出示课件15)想好了介绍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的角度之后,我们要怎样进行详细具体的介绍,才能把事物的样子介绍清楚呢?我们接着来学习。①按顺序从多个角度介绍。教师点拨:写事物的样子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大到小、颜色、形状、材质等多个角度来写。(出示课件16)我们来看一看《松鼠》一文中的一个片段,看看片段是如何把松鼠的外形特点写清楚的。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松鼠》)预设:作者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松鼠的面容、眼睛、四肢、尾巴等角度进行了介绍,条理清晰。②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出示课件17)教师过渡:仅仅按顺序从多个角度进行介绍,一般还不足以把我们想发明的东西的样子介绍得生动形象,我们还要运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比如下面这个片段: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就好像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段话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纳米的小的?预设:这段话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纳米到底有多小,让我们对纳米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教师小结:综合运用按顺序从多个角度介绍和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有重点地把我们想介绍的东西的样子写清楚,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把事物的功能介绍清楚。教师过渡:介绍完我们想写的东西的样子之后,我们还需要介绍什么呢?对,就是这个东西的功能。一般我们运用两种方法。①普通功能简单写。出示《纸的发明》片段(出示课件18)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纸的发明》教师提问:作者是怎样写没有发明纸之前,古人怎样记录文字的?预设:这里用一句话写清楚了龟甲、兽骨和青铜器用以记录文字的功能,简单无赘余。②主要功能重点写。(出示课件19)教师引导:我们来看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文中的片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纳米技术的功能的?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预设:这里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详细介绍了纳米技术应用广泛,如纳米涂层具有杀菌、除臭功能,“碳纳米管”既结实又轻,纳米吸波材料能够吸收探测雷达波。2.借助课外片段学技法。(出示课件20-23)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课外片段,边读边思考小伙伴运用的哪些技法值得我们学习,片段中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多功能汽车这辆多功能汽车的样子跟普通的房车没什么两样,它是用特殊的金属制成的,很结实,即使碰到墙也会完好无损。它的行驶速度非常快,并且很安全。它所用的燃料是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这辆多功能汽车能入海。它的前端有两个防水的高亮大灯,在水下100米,只要打开车灯就能看清周围的环境。后备厢最是神奇。看见那个红色的凸起了吗?进入水里时,只要轻点一下操作台上的红色按钮,那个小凸起就会变成一个助推器,方便汽车在水中加速行驶;返回陆地时,再按两下红色按钮,助推器便会轻松收回。汽车的车门设计得也很独特。车门内侧有两个自动充水的压缩袋,当我们进行下潜时,可以有效控制下潜速度。小组汇报,全班进行交流。预设1:小作者进行大胆想象,设计出了具有潜水功能的汽车,令人向往。预设2:在写汽车行驶速度快时,可以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让描写更生动形象。预设3:小作者在介绍汽车的潜水功能时,顺序有些混乱,应该按照“前端—车门—后备厢”的顺序来写。教师追问:如何把多功能汽车的外形和功能写具体呢?小组合作修改,小组汇报,全班交流。预设1: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写这种汽车行驶速度快的时候,可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它的行驶速度非常快,犹如一道闪电,一闪而过。”预设2:按一定顺序记叙。在介绍多功能汽车的潜水功能时,要按照一定顺序。如,“汽车的前端有两个防水的高亮大灯……汽车的车门设计得也很独特……汽车的后备厢就更神奇了……”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晰。教师小结:写清楚这些细节,就能把多功能汽车的外形和功能写具体了。(设计意图:通过对学习小伙伴所写的片段进行解读,让学生明确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写作技巧;评改习作片段,为完成和修改整篇习作作铺垫。)五、佳作欣赏,学习写作技巧1.教师过渡:在学习完选材方法和写作技法后,我们来看一篇例文《多功能彩虹鞋》。我们先来看这篇例文的结构提纲,并积累例文中的新鲜词语。(出示课件24)教师总结:一个好的提纲是写作成功的基础,优美的用词会让读者眼前一亮,我们在写作前也要列好提纲,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让优美词汇为自己的习作增色。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习作例文,边读边思考例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思考完后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出示课件25—29)多功能彩虹鞋周一恒我想发明的东西是多功能彩虹鞋。多功能彩虹鞋看起来跟一般的运动鞋没什么区别。但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鞋子上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不同颜色的微型按钮,每个按钮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红色按钮是调节冷热的,这个按钮最常用。无论是大雪纷飞的冬天,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你都可以按下这个红色按钮来调节适合自己的温度。当你运动后脚底发热时,按下红色按钮,你马上就可以进入凉爽、舒适的状态;当你生病手脚冰凉时,按下红色按钮,鞋子可以帮你暖脚,从而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橙色按钮是调节行走方式的。当你长途跋涉、身心疲惫的时候,按下此按钮,鞋底的轮子就可以代步行走,缓解你的疲劳。雨雪天气,按下橙色按钮,鞋子会切换为防滑模式,你再也不用担心因路滑而摔倒了。黄色按钮是用来按摩的。在你运动后四肢无力的情况下,按下这个按钮,鞋子会对你的足底反复按摩。绿色按钮是用来调节用途的。如果天气突变,大雨滂沱,按下这个按钮,鞋子就会变成一双雨靴。青色按钮是用来照明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只要按下这个按钮,鞋子的前端就会发出一束亮光,让你看清周围的事物。蓝色按钮是用来维修的。如果鞋子出现了问题,只要按下蓝色按钮,鞋子就会自动寻找故障并进行维修。紫色按钮是用来指明方向的。如果你不小心迷路了,按下这个按钮,鞋子上的指南针就会帮助你辨别方向。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非常喜欢这双神奇的多功能彩虹鞋吧!虽然它现在只是我的设想,但在科技发达的将来,它一定会被我发明出来的。各小组汇报交流,全班评议。预设1: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直接交代想发明的东西是多功能彩虹鞋,简明清楚。预设2:第3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详细介绍了红色按钮的功能,使读者印象深刻。预设3:习作详写红色按钮和橙色按钮,略写其他颜色的按钮,重点突出。预设4:对七个颜色按钮功能的介绍采用“总—分”结构,均用中心句引领下文,表述清楚。预设5:互动式结尾,表达自己的感想,突出文章中心。(出示课件30)教师小结:本文有三个突出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其一,结构完整。这篇习作采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中间部分在介绍七色按钮的功能时,又采用了“总—分”结构,条理清晰。其二,重点突出。习作在介绍各色按钮的功能时没有均分笔墨,而是详细介绍了红色按钮和橙色按钮的功能,简要概括了其他颜色按钮的功能,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其三,联系实际。小作者在想象时紧紧联系实际,七色按钮的功能都是基于现实生活设计出来的,非常实用。(设计意图:出示优秀范文,让学生先从感性上了解这类作文的特点,重点描写的内容,文章的结构等,然后在讲解时以此为例,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写作技巧。)六、巧拟题目,学列提纲1.自主交流拟题方法。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为本次习作拟题?(出示课件31)预设1:直接用习作题目。例如《我的奇思妙想》。预设2:以“特点+物品”的方式拟题。例如《水上行走鞋》《百变书包》。2.依照范例,学列写作提纲。(出示课件32-35)教师引导:写作前拟好提纲,不仅能够厘清写作思路,还能让作文的结构清晰。(1)引导学生观察写作提纲范例,思考:怎么列一个完整的写作提纲?写作提纲由哪些部分组成?组织学生结合课件中提纲事例,交流如何列写作提纲。展示提纲范例:①展开联想,引出发明②联系实际,现实性强③多个角度,有序介绍(2)学生自主列写作提纲,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列完提纲后,师生交流提纲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帮助学生完善、修改提纲内容。七、积累素材,动笔写作(1)教师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要向大家介绍自己想发明的物品,就要向大家介绍清楚想发明物品的样子、功用等。我们也学习了写作方法,接下来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有关本次习作的习作素材,大家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36-49)学生自主阅读习作素材。(2)教师引导: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照拟定好的习作提纲,写一写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学生动笔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写作素材的提供,大大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板书设计】我的奇思妙想名称样子功能第二课时(范文+点评+升格)【教学过程】一、评议习作,自主修改1.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大胆想象,把自己的独特创意写成了一篇又一篇的想象作文,今天咱们就来评议一下吧!小组内借助评价表进行点评,互相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教师相机指导。2.修改习作。教师引导:同学们对照评价表评价一下自己的作文。评价内容评价细则自评文章内容写明要发明的东西是什么。以现实为依据进行丰富想象。清晰介绍自己发明的物品样子、功能等。文章结构能按一定顺序去介绍,条理清晰。开头能点明主题,结尾能恰当呼应、升华。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表达标点符号正确运用,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表达流畅。用词准确生动,意思表达清楚明确。语言生动有个性,恰当使用修辞手法。要点: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予以解释。然后学生自主对照,检查修改。(设计意图:把写好的作文相互读一读,让对方提出自己的建议,然后修改,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是快速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的好办法。)二、展示佳作,共同赏析1.例文一:奇特的房子(出示课件3--8)(1)师生共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文,读后交流: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2)师生交流、讨论。①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地交代“我”想发明的东西及其特点,引出下文。②第2自然段运用排比修辞,把房子的外形特点写得全面又具体。③第3自然段写房子各自独立的特点及独立的原因,理由明确,有理有据。④第4自然段中,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写出了房子的奇特功能,增强了说服力。⑤互动结尾。结尾和读者互动,表达了自己的感想。教师总结:(出示课件9)小作者联系实际,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对想发明的房子的外形、位置、功能等奇特之处分段进行了介绍。文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房子的外形和功能写得很具体。文章思路清晰,内容丰富,中心明确,小作者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是一篇不错的习作。2.例文二:多功能眼镜(出示课件10—15)思考:1.范文好在哪里,作简单解析。2.找出精彩之处,说说怎样运用想象把发明创造写得具体生动?小组内讨论交流。预设:(1)开头交代了设计多功能眼镜的原因,引出下文。(2)第2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多功能眼镜的材料、特点和构成,语言简洁。(3)第3自然段,运用“总—分”结构,详细介绍了眼镜的多种功能,让读者心生向往。(4)结尾总结全文,表明了对发明这种眼镜充满信心。教师总结(出示课件16):这篇习作的开头由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小作者用设问句来引起读者对多功能眼镜的兴趣。中间部分从眼镜的材料、特点、构成和功能四个方面介绍了多功能眼镜,中心句的运用使文章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结尾总结全文,表达感想,突出了文章中心。3.例文三:机器人“啦啦”(出示课件17--21)指名学生读,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这篇文章是怎样来写机器人“啦啦”的?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想的?预设:(1)第2自然段描写机器人“啦啦”的外形,使读者对它有一个初步了解。(2)第3自然段描写“啦啦”摘花时的动作,写出了它能在危险地段工作的功能。(3)第4自然段通过对“啦啦”的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出它的智能。(4)结尾表达了“我”想拥有机器人“啦啦”的强烈愿望。教师总结:(出示课件15)小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先介绍了机器人“啦啦”的外形,再详细介绍了机器人“啦啦”攀峭壁摘花、识别果子是否有毒等神奇功能,突出了它智能的特点。文章通过描写机器人“啦啦”的语言、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了“啦啦”的神奇功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例文四:会变的衣服(出示课件23--27)指名学生读,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这篇文章是怎样来写会变的衣服的?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想的?预设:(1)开篇交代原因,点明“我”想发明神奇衣服的起因,引出下文。(2)第2自然段“我想发明的这种衣服拥有特异功能,会根据不同的温度自动变换成不同的颜色”一句,点明此段的中心内容,引发下文对衣服颜色的描写。(3)第2自然段也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按四季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衣服的颜色变化,内容全面。(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