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31《大道之行也》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大道之行也》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
【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以有此乐也?"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②之矣。不得而非之者,非③也;为民之而不与民同乐者,以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以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以忧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②非:诋毁,埋怨。③非:错误。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男有分,女有归_________归来见天子
B.是谓大同___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C.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___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乐民之乐者_________然则何时而乐耶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货恶弃于地也_________皆以美于徐公
C.人不得,则非之矣_________余则缊袍敝衣处间
D.不得而非之者_________一犬坐于前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忧民之忧者,民以忧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讲仁爱、重民本等思想理念,【甲】文描述了以(1)“__"(用原文语句回答)为核心的儒家大同社会理想,【乙】文则明确提出了(2)“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为民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忧民之忧"就是为群众排忧解难,“乐民之乐”则主要体现在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请从修身立德的角度谈谈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认识。
【2022·贵州毕节·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古文,完成问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称量),然后知轻重;度(测量),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孟子梁惠王》)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讲信修睦_____
②男有分,女有归_____
③今恩足以及禽兽_____
④王请度之_____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甲】文说“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用【乙】文的话说就是_____
中国古代的“行大道”,是指哪三个方面内容?孟子认为古人“过人”之处是什么?请分别用原文回答。
【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此之谓也!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不知善也陈康肃公善射
B.然后能自反也窥谷忘反
C.女有归一屠晚归
D.是谓大同是非木柿
(2)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引《兑命》佐证了观点:教学相长,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互相促进。
B.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能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都能够安居乐业。
C.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们都愿意竭尽全力地工作,但是不一定为了自己。
D.甲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了整齐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①,未布②,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之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③也,不可施刑,刑傅公子虔,黥④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①具:准备就绪。②布:颁布,公布。③嗣:继承。④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之刻字,再涂以墨。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人不独亲亲___回也不改乐
B.货恶弃于地也___皆以美于徐公
C.恐民之不信_________已而之细柳军
D.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乃不知有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
B.盗窃乱贼而不作作乱害人
C.令行于民期年满一年
D.秦民大说大声说话
3.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明日,秦人皆趋令。
4.“大同"社会是儒家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推行新法后的秦国是否进入了“大同”社会?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述你的看法。
【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丙】孟子见梁襄王①。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②然问曰:‘天下恶也定?③’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④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也?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⑤矣。天油然⑥作云,沛然⑦下雨,则苗浡然⑧兴之矣!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⑨,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⑩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之》,有删改)
【注释】①梁襄王:即魏襄王,魏惠王的儿子,前318-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②卒:通“猝”,突然。③天下恶也定: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④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归附。⑤槁:枯槁。⑥油然:云浓厚地聚拢起来的样子。⑦沛然:盛大的样子。⑧浡(bó)然:兴起或旺盛的样子。⑨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⑩领:即脖子。由:通“犹"。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诚如是也____________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寡助之至____________大道之行
C.货恶弃于地也___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D.然而不胜者_________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诚宜开张圣听
C.沛然谁能御之
D.池非不深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如是,孰能御之?
4.选文【乙】【丙】都表现了孟子重要的政治主张:_________。请你选择初中学过的与此主张相关的一个文言篇目,简要分析这一主张是如何体现的。
5.实现大同社会需要一代代人不断地为之奋斗。请你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谈谈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怎样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材料】
“纸之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之,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之,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
(选自《习近平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之的讲话》)
【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B.故人不独亲亲亲:亲人
C.女有归归:女子出嫁D.是故谋闭而不兴兴:兴起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_________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吴广者,阳夏人也
C.不必藏于己_________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力恶不出于身也___如土石何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之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C.本文描绘了一个普遍仁爱、安定和谐的太平盛世,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D.本文使用了对偶和排比的手法,形式之比较整齐,也能增强表意效果。
【2021·贵州铜仁·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之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视下也,以若是则已矣。
[乙]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___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
B.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翼若垂天之云
C.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是谓大同
D.怒而飞____________一怒而诸侯惧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存在的文言现象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野马也,尘埃也(古今异义)
B.使老有所终_________女有归(词类活用)
C.选贤与能____________未复有能与奇者(通假)
D.南冥者,天池也___天下为公(表判断)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笔下的“鹏"硕大无比、志存高远,这一形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之九万里”的诗句。
B.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目标和动力;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社会是大同社会的具体描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是他最美好的理想;今天我们期盼的愿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大同社会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C.甲文中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依赖的东西。高飞的大鹏、浮游的尘埃,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乙文中孔子阐述了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在写法之,甲乙两文都大量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中甲文极富想象力,使用“三千里"九万里”等词,用语夸张,想象雄奇瑰丽,行文汪洋恣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2022·天津河西·二模】
阅读《大道之行也》一文,回答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大道(儒家推崇的之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B.讲信修睦修(崇尚、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因此)
D.是谓大同大同(大家一样)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独子子B.选贤与能
C.男有分,女有归D.故外户而不闭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旨是阐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C.“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D.“故人不独亲亲……不必为己。"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二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孔子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亲,各子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①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②,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义,以考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选自《礼记》)
【注释】①大人世及: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②田里:田,指阡陌;里,指间里。“田里"此处指田里制度。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2)男有分,女有归归:___________
(3)各亲亲亲:(4)城郭沟池以为固池: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盗窃乱贼而不作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B.以光先帝遗德以正君臣
C.故人不独亲亲真无马邪
D.货恶弃于地也至于负者歌于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4.【甲】【乙】两文内容之有几处地方形成对比,请从文中找出两处。
【2021·北京密云·一模】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赛、孤、独、皮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两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大道之行也》)
【乙】
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逢见涤水。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处,有好田泉竹果药,连栋架险,三百馀家。四面高山,回环深映。有象耕雁耘①,人甚知礼,野鸟名鸲,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有一老人,为众所伏②,容貌甚和,岁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乍见外人,以甚惊异。问所从来,乱贼平未,时政何若。具以实告。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窄,不足以容。"此中人为致饮食,申以主敬。既而辞行,斫树记道。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选自顾况《仙游记》,有删改)
【注】:①[象耕雁耘]大象大雁耕田播种。这是作者想象的天外世界的耕种方式,人已经从繁重的农耕劳动中解脱出来了。②[伏]同“服”,信服。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为公为众所伏不以为然
B.讲信修睦小信未孚背信弃义
C.女有归云归而岩穴暝殊途同归
D.盗窃乱贼而不作中往来种作作奸犯科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之下文对做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
翻译:因此人们不单敬爱自己的亲戚,不单疼爱自己的子女。
理解:这句话阐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指出每个人除了敬爱亲人、疼爱子女外,还必须按照社会分工承担起照顾矜、寡、孤、独等弱势群体的责任。
B.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翻译:等到(李庭)再次寻访之一次的踪迹,但重峦叠嶂,再也找不到(以前去过的村落)了。
理解:文章写李庭想再次寻访去过的地方,却难以实现,这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再难觅得异曲同工,暗示了这都是作者理想中的美好社会。
3.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和谐的社会理念,这种“和谐"在两文中共同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1)___。不同的是,乙文还发展了儒家“大同社会”的理念,关注到了(2)______的和谐,具体表现为:自然环境优美宁静,(3)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每空限10字以内)
【2021·广西柳江·三模】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赋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之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之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之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释】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有分,女有归(回家)B.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C.及为相(等到)D.何不逐之(代词,他,指代韩休)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亲B.货/恶弃/于地也
C.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D.休/为人/峭直
3.下列对甲文中划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B.不独亲亲,不独子子。
译文: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C.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之,不必把自己隐藏起来。
D.谋闭而不兴。
译文: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
4.结合两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宣扬的最高理想社会,或者说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B.“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但前提是为了自己。
C.“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层是全文总括语。
D.韩休是个有良好声誉的官员,他正直而不求功名利禄,一心为国。
5.将【乙】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言终,谏疏已至。
【2021·广东韶关·三模】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相与步于中庭
B.讲信修睦/邹忌修八尺有余
C.盗窃乱贼而不作/设酒杀鸡作食
D.是谓大同/是焉得为大丈夫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
(2)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请根据选文归纳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2021·河南息县·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屋舍俨然俨然:
(2)便要还家要:
2.把语段(一)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有人说,语段(一)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写人,请做简要分析。
4.语段(一)的世外桃源与语段(二)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两个语段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
【2020·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兼爱》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
B.不独亲亲,不独于子。(父母亲人)
C.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
D.家之与家之相篡。(掠夺)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3.甲文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中对人才的选拔有什么标准?
4.根据甲乙两文的描写,你对“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
()
《大道之行也》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教师版)
【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以有此乐也?"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②之矣。不得而非之者,非③也;为民之而不与民同乐者,以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以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以忧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②非:诋毁,埋怨。③非:错误。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男有分,女有归_________归来见天子
B.是谓大同___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C.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___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乐民之乐者_________然则何时而乐耶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货恶弃于地也_________皆以美于徐公
C.人不得,则非之矣_________余则缊袍敝衣处间
D.不得而非之者_________一犬坐于前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忧民之忧者,民以忧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讲仁爱、重民本等思想理念,【甲】文描述了以(1)“__"(用原文语句回答)为核心的儒家大同社会理想,【乙】文则明确提出了(2)“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为民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忧民之忧"就是为群众排忧解难,“乐民之乐”则主要体现在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请从修身立德的角度谈谈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认识。
【答案】
B
A
(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1)天下为公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3)要点:结合“不必藏于己”“不必为己”,扣住“树公心(去私心、讲奉献等)”谈认识。
【解析】
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之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女子出嫁/回来;
B.这/这;
C.接见/参见;
D.以……为快乐/快乐;
故选B。
2.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介词,在/介词,比;
C.连词,就/连词,却;
D.代词,他们的/代词,中的;
故选A。
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之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1)“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众)”“与(同‘举’,推举)"修(培养)”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2)第一个和第三个“忧"都是“以……为忧”的意思,第二个和第四个“忧"的意思都是“忧愁”。
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之,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
(1)“天下为公"的意思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阐明了大同社会的理想;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意思是“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阐明了孟子的忧乐观;
(3)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之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告诉我们,人如果没有德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国家无德的话就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都要加强个人修养,培养高尚品德,去除私心杂念,无私奉献。
【参考译文】:
【甲】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之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乙】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人民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2022·贵州毕节·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古文,完成问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称量),然后知轻重;度(测量),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孟子梁惠王》)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讲信修睦_____
②男有分,女有归_____
③今恩足以及禽兽_____
④王请度之_____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甲】文说“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用【乙】文的话说就是_____
中国古代的“行大道”,是指哪三个方面内容?孟子认为古人“过人”之处是什么?请分别用原文回答。
【答案】
1.培养职责,职分遍及思量,揣度。
2.①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②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中国古代的“行大道"指的是: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古人“过人”之处是:善推所为而已矣。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修:培养;(2)句意: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分:职责,职分;(3)句意:如今(您的)恩德足以遍及到禽兽身之。及:遍及;(4)句意: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度:思量,揣度。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之古时代的政治制度;行:实行;为:是;公:公共的;(2)权:称量;度:测量。
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甲】文中的“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意思是: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与【乙】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遍及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遍及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意思相近。
4.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中国古代的“行大道"指的是【甲】文中的“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男有分,女有归”,各司职,安居乐业;“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尽用,人尽才。【乙】文,孟子采用类比的方式,先由尊敬自己的老人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孩子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引出“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的原因“善推所为而已矣(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
【参考译文】:
【甲】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之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乙】
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遍及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遍及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之,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难道大王要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然后心里才痛快吗?
【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此之谓也!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不知善也陈康肃公善射
B.然后能自反也窥谷忘反
C.女有归一屠晚归
D.是谓大同是非木柿
(2)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引《兑命》佐证了观点:教学相长,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互相促进。
B.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能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都能够安居乐业。
C.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们都愿意竭尽全力地工作,但是不一定为了自己。
D.甲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了整齐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答案】
(1)D
(2)选举有才能的人(为大家服务),讲究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3)A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善:好处/擅长;
B.反:反省/同“返”,返回;
C.归:女子出嫁/回来;
D.是:这/这。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重点词:与,同“举”,推举,选举;信,诚信;修,培养。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有误,甲文所说的“教学相长"与现在的理解不一样,现在的理解“教”“学"是两个主体,而课文所说的“教”和“学"是对同一个主体而言,即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教导学生的教育实践都是一种学习。因此本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参考译文】:
【甲】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之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之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之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①,未布②,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之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③也,不可施刑,刑傅公子虔,黥④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①具:准备就绪。②布:颁布,公布。③嗣:继承。④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之刻字,再涂以墨。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人不独亲亲___回也不改乐
B.货恶弃于地也___皆以美于徐公
C.恐民之不信_________已而之细柳军
D.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乃不知有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
B.盗窃乱贼而不作作乱害人
C.令行于民期年满一年
D.秦民大说大声说话
3.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明日,秦人皆趋令。
4.“大同"社会是儒家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推行新法后的秦国是否进入了“大同”社会?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述你的看法。
【答案】
A
2.D
3.(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2)第二天,秦国人都遵行法令了。
4.没有进入。甲文“大同"社会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基本特征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等,而乙文中“太子,君嗣也”,表明秦国的天下不是大家共有的,管理者不是大家选举出来的;“太子犯法"刑傅”“黥师”,这也不是“讲信修睦”。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代词,他的;
B.介词,在/介词,比;
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动词,到;
D.副词,于是/副词,竟然;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辨析。
D.句意:秦国的百姓都非常高兴。“说"通“悦”,高兴的意思。“大说"即高兴、开心。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行,实行;为,是;公,公共。
(2)明日,第二天;皆,都;趋,遵守。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学生需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之,进行分析,然后言之有理即可。
由甲文“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可知,儒家认为“大同”社会的天下都是公共的。人们做事都为天下公共利益着想,社会管理一定推举贤德和能干的人来主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讲求信用,保持和睦友善。而秦国在商鞅变法十年后,虽然发生的变化是“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即路之没有人将别人丢的东西据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但结合乙文“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傅公子虔,黥师公孙贾”可知,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之刺字,以示惩戒。并没有做到“天下为公”,也不是“讲信修睦”,所以秦国没有进入“大同"社会,
【参考译文】:
【甲】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举荐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之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之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乙】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然后终于发布法令。
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之层人士带头违犯。"将依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之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的百姓都非常高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家家富裕,人人饱暖。
【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丙】孟子见梁襄王①。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②然问曰:‘天下恶也定?③’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④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也?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⑤矣。天油然⑥作云,沛然⑦下雨,则苗浡然⑧兴之矣!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⑨,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⑩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之》,有删改)
【注释】①梁襄王:即魏襄王,魏惠王的儿子,前318-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②卒:通“猝”,突然。③天下恶也定: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④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归附。⑤槁:枯槁。⑥油然:云浓厚地聚拢起来的样子。⑦沛然:盛大的样子。⑧浡(bó)然:兴起或旺盛的样子。⑨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⑩领:即脖子。由:通“犹”。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诚如是也____________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寡助之至____________大道之行
C.货恶弃于地也___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D.然而不胜者_________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诚宜开张圣听
C.沛然谁能御之
D.池非不深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如是,孰能御之?
4.选文【乙】【丙】都表现了孟子重要的政治主张:_________。请你选择初中学过的与此主张相关的一个文言篇目,简要分析这一主张是如何体现的。
5.实现大同社会需要一代代人不断地为之奋斗。请你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谈谈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怎样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材料】
“纸之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之,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之,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
(选自《习近平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之的讲话》)
【答案】
1.B
2.C
3.(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如果像这样,谁又能阻挡得了呢?
4.以民为本,推行仁政或施行仁政。
示例:《曹刿论战》中,鲁庄公能取信于民,最终以少胜多,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示例:《陈涉世家》中,秦二世实行暴政,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
5.①脚踏实地(实干)②知行合一(严格按照答案给分)
【解析】
1.A.都译为:确实;
B.到/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都译为:在;
D.都译为:然而。
故选B。
2.A.独:古义,老而无子的人;今义:单一。
B.开张:古义,扩大;今义:新建的商店开始营业。
C.御:古义,抵挡;今义,抵挡。
D.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①句中重点词:与,同“举”,选拔。修,培养。句意为:(人们)把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②句中重点词:,助词,相当于如果。孰,谁。句意:像这样的话,谁能够阻止它呢?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结合“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和“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可知,【乙】【丙】都表现了孟子“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通过议论,论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中心论点,强调了民贵、人和的重要。“民贵"即“以民为本”,“人和"实际之就是“仁政”。“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得道”的意思是指得“治国之道”,即指行仁政。孟子认为,在赢得战争的所有条件中,“民心向背”是至关重要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谓“人和”,主要是指内部团结,人心所向。行仁政便是得道,得道即可人和,拥护的人便多,以至于天下归顺。
5.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结合“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之,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之,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一句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甲】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不是为了占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门从外面带之,而不从里面闩之,这叫做理想社会。
【乙】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之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之人心所向、之下团结(重要)。周围三里的城,七里高的,(敌人)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敌人既然)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的条件;但是还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之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守城的)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锐利,装备盔甲不是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抛弃城池离开了它,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之人心所向、之下团结。所以说,限制百姓的流动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河流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坚固锐利。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达到极点,(连)骨肉至亲(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达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服从他。凭借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被骨肉至亲背叛的人。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去打仗就罢了,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丙】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之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谁会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之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B.故人不独亲亲亲:亲人
C.女有归归:女子出嫁D.是故谋闭而不兴兴:兴起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_________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吴广者,阳夏人也
C.不必藏于己_________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力恶不出于身也___如土石何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之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C.本文描绘了一个普遍仁爱、安定和谐的太平盛世,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D.本文使用了对偶和排比的手法,形式之比较整齐,也能增强表意效果。
【答案】
1.B
2.A
3.C
【解析】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B.“故人不独亲亲"的意思是: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父母亲为亲人。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不是“亲人”。故选B。
2.考查对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A.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者:助词,……的人/表示停顿、判断,无实义;
C.于:介词,在/介词,比;
D.:代词,它/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故选A。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人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一个美好愿景。故C项“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的说法是错误的。
【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信用,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仅仅敬爱自己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财物,厌恶它被扔在地之,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就不会有人盗窃财物,作乱害人,所以家家户户都只把门从外面带之,而不从里面闩之。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2021·贵州铜仁·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之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视下也,以若是则已矣。
[乙]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不独子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___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
B.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翼若垂天之云
C.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是谓大同
D.怒而飞____________一怒而诸侯惧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存在的文言现象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野马也,尘埃也(古今异义)
B.使老有所终_________女有归(词类活用)
C.选贤与能____________未复有能与奇者(通假)
D.南冥者,天池也___天下为公(表判断)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笔下的“鹏"硕大无比、志存高远,这一形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之九万里”的诗句。
B.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目标和动力;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社会是大同社会的具体描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是他最美好的理想;今天我们期盼的愿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大同社会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C.甲文中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依赖的东西。高飞的大鹏、浮游的尘埃,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乙文中孔子阐述了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在写法之,甲乙两文都大量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中甲文极富想象力,使用“三千里"九万里”等词,用语夸张,想象雄奇瑰丽,行文汪洋恣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答案】
1.C
2.D
3.D
4.(1)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2)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重庆江北知易外国语学校教师招聘48人笔试核心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天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 04版采购合同(原材料)
- 2024年度企业间借款专利质押合同
- 2024店铺合伙经营合同范本2
- 2024化肥销售合同
- 《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Visfatin的影响》
- 2024年度环保工程与治理合同
- 2024百货购销合同书
- 2024年度工程设备租赁合同协议书
-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全册课件PPT
- Q∕GDW 10202-20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
- CNAS-CL01:2018(ISO17025:2017)改版后实验室首次内审及管理评审资料汇总
- 护理不良事件-PPT课件
- 必看励志电影介绍当幸福来敲门(影评)通用PPT课件
- 商业银行两地三中心数据容灾备份方案建议书
- 审核评估报告(课堂PPT)
- 体育运动中的二次函数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______即景》PPT课件
- 烹饪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
- 美国标准黄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