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章“亚洲觉醒”的先驱4.2圣雄甘地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4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四章“亚洲觉醒”的先驱4.2圣雄甘地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4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四章“亚洲觉醒”的先驱4.2圣雄甘地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4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四章“亚洲觉醒”的先驱4.2圣雄甘地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4_第4页
高中历史第四章“亚洲觉醒”的先驱4.2圣雄甘地文本素材北师大版选修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圣雄甘地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古吉拉特语;MahatmaGandhi,印地语;MohandasKaramchandGandhi,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称圣雄甘地(MahatmaGandhi),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宏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ahimsa)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早期生涯甘地诞生在印度西部的港口城市博尔本德尔(当时是印度的一个土邦,今属古吉拉特邦管辖)的印度教家庭,他的父亲,卡拉姆昌德·甘地(KaramchandGandhi)是当时的土邦首相。他的母亲,Putlibai,是他父亲的第四任妻子。他们是商人的后代(“甘地”的意思是食品商人)。13岁时,他和同岁的Kasturbai成婚。他们有4个孩子,全是男孩。HarilalGandhi,生于1888年;ManilalGandhi,生于1892年;RamdasGandhi,生于1897年;最小的DevdasGandhi,生于1900年。1888年,也就是他19岁时,留学英国,在伦敦高校学院学习法律。在伦敦期间,他恪守着离开印度时母亲对他的训诲,不吃荤和不酗酒。尽管他试图英国化,例如,上舞蹈课程,但是他却不吃房东太太给他的羊肉和卷心菜。她给他介绍了一家伦敦的素食餐馆,在那里,甘地了解并且成为了一个素食主义者。这可以认为是他有意识选择非暴力的第一步。他参与了素食社团,并且当选执行委员会委员,他还成立了一个地方分会。据他说,这给了他组织和运行社团很有价值的阅历。他遇到的素食主义者,有些是神智学社团的成员。神智学社团由MadameBlavatsky于1875年成立,作为高校兄弟会的一个延长,他们致力于研习印度印度教和佛教的经典。他们激励甘地阅读《薄伽梵歌》。此时,甘地还没有皈依宗教,但是起先阅读关于印度教,基督教和其它宗教著作。回国后,他取得了英帝国的律师资格。他试图在孟买作为律师工作。但是工作没有起色。南非的公民权利运动1893年4月,一家印度公司派甘地到南非工作。他看到印度移民在南非的公民自由和政治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的现状,很是灰心。这些移民主要是契约佣工和个体商人。于是他起先抗议和游说,反对针对南非印度人的法律和种族卑视。有人因此指责他没有将抗议的对象扩展到针对全体非洲人的法律。在他在南非的早期,有一件事常被人提起。那就是他买了一张一等车厢的车票,拒绝换到三等车厢,被人从彼得马里茨堡火车中扔了出去。1903年6月,甘地组织了一场抗议运动针对“黑法令”(TheBlackAct),这个法令强制全部在南非的亚洲人接受登记。1913年9月,他参与了一场抗议不根据天主教仪式结婚就无效的运动。1913年11月6日,甘地被捕,当时他正领导一群印度矿工在南非游行。1914年,政府承诺削减在南非对印度人的卑视。在南非的这些年里,甘地从《薄伽梵歌》和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吸取灵感。托尔斯泰在十九世纪八十年头转变成了一个个人形式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甘地翻译了托尔斯泰的《给一个印度人的信》[2]。这封信是托尔斯泰在1908年写给一个激进的印度民族主义者的。他们始终通信到1910年托尔斯泰去世为止。托尔斯泰的信引用了《吠陀经》的印度哲学和印度教大神毗湿奴[3]的名言来表达他对渐渐高涨的印度民族主义的看法。除此之外,甘地还受到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作品《论公民的不听从》的启发。总之,在南非的岁月是甘地作为一个社会政治活动家的形成时期。此时公民不听从以及非暴力的反抗的概念和技术起先形成。一战时,甘地回到了印度,在那里他发动运动,号召印度人参与英印陆军。他认为这样表现对英国的忠诚就会使英国同意印度作为英帝国的一个自治政体而达到印度自治。但是,这没有胜利。印度独立运动一战后,他参与了国大党的独立运动。他以他的公民不听从、不合作,和绝食抗议等的政治主见,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关注。他被英国当局多次逮捕。例如,1922年3月18日,他因为他领导的公民不听从判刑6年,但是只服了2年刑。甘地别的胜利的独立运动的战略还有“排斥英国货”(swadeshi)政策,即抵制外国产的商品,特殊是英国产品。与此相关的还有他的关于全部印度人应当穿土布的宣扬。反对用英国的织布。甘地宣扬说印度妇女,不论贫富,应当每天花肯定的时间织布,来支持独立运动。那时很多人认为这些独立运动这些事,不适合妇女参与。甘地的这个策略把妇女加入到独立运动中来。1919年的阿姆利则血案后,他支持独立的立场更加坚决。当时英国政府和廓尔喀雇佣兵向和平政治集会的人群开枪,数以百计的锡克教徒,印度教徒,还有穆斯林被杀。除了抵制英国产品外,甘地还极力激励人们抵制英国学校,法律机构,辞退政府工作,拒绝缴税,抛弃英国给的称号和荣誉。1920年4月,他当选印度自治同盟的主席。1921年12月,他又被授予国大党在同盟内的执行代表。在他的领导下,国大党重组,制定了新的章程。新党章规定他的目标是争取独立。任何人只要交纳肯定的象征性费用就可以入党。用来规则和管理混乱无序的运动的委员会的层次结构也被建立。国大党由一个精英组织转变成了一个大众化政党。1922年,在北方邦的ChauriChaura暴发暴力事务后,甘地短暂取消了他的不听从运动。他转向社会活动。在艾哈迈达巴德建立了SabarmatiAshram(高僧修行所),还有报纸“年轻的印度”(YoungIndia)。他为历史上被践踏的种姓争取同等的权利,尤其是为贱民(他称之为“神的孩子”)争取权利。甘地再次参与独立运动是在1930年。国大党当时探望他,希望他领导另一场大规模的公民不听从运动。他于是在1930年3月21日到4月6日领导了他一生中最闻名的一次运动─为了抗议殖民政府的食盐公卖制,甘地从德里到艾哈迈达巴德游行达400公里,被称之为德里游行(或称“盐队”)。数以千计的人们徒步到海边自己取盐而不是给政府交税。他1915年回印度,并很快地成为正在从事独立运动的国大党的领袖。通过联合抵制英货,甘地促进了印度农村工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宣扬非暴力反抗,来抑制恐怖活动的暴虐,虽然他不能阻挡这些恐怖活动。虽然他常常攻击英国政府,但是他始终声明他敬重英国人。因此大多英国人也佩服他,虽然他们并不明白甘地做事的内因。甘地起先穿了一道缠腰布在印度乡下四处演讲,激励运用手纺车来解除印度对兰开夏纺织厂的依靠。1933年5月8日,甘地起先了为期21天的绝食抗议英国政府对印度的压迫。1934年夏天,他又进行了他一生中三次不胜利的绝食。1939年3月3日他又在孟买绝食抗议印度的独裁统治。甘地选择在国大党内的继任者是尼赫鲁,就是后来的总理。尼赫鲁和他的政治对手SardarPatel对于独立的印度该走那条路公开承认有不同看法。但是甘地更信任尼赫鲁能建立保障印度人民自由的政府。他曾先后在1922年,1930年,1933年和1942年四次入狱,在狱中通过绝食绽开他的文明不听从运动。1931年赴伦敦参与了有关印度将来的一次圆桌会议,但并没有结果。到1942年,他信任独立是印度唯一可能的出路。他与英国驻印度最终两任总督(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和路易斯·蒙巴顿)合作制定了印度独立和分治方案,于1947年8月15日公布。此时,甘地的很多追随者起先尊称他为“圣雄”。其次次世界大战时期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了。虽然甘地对法西斯侵略的受害者深表怜悯,但是他经与国大党的同志们深思熟虑后,宣布印度不会支持表面上为自由而战的斗争,尽管印度当时也还没有自由。他声称,假如战后印度可以独立的话,他会与英国并肩战斗。英国政府的反应是完全负面的,他们还试图在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制造分裂。二战时甘地的独立要求更加得到拥护。他起草了一个让英国从印度退出的草案。这个草案立即引发了印度有史以来的最大的一次独立运动。这个运动导致了很多人的被捕和史无前例的暴力。甘地和他的支持者们清晰地说,假如印度不能独立,就不支持斗争。这时他甚至示意他曾经想结束他对非暴力的支持。他说,他身边的这个“有序的混乱状态比真正的混乱状态还坏”。他于1942年8月9日在孟买被英国军队逮捕,并被关了两年。甘地认为成立自治政府的进度缓慢,于是加强了对英国政权的抗拒。他常常被抓入监狱。1942年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宣称反法西斯同盟只能得到独立的印度的支持。这一年他最终一次入狱。印巴分治与暗杀甘地对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有重要的影响。据说一次他一出现就使得双方的冲突安静。他剧烈反对任何把印度分成两个国家的提议。他主见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合作,提倡社会改良、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感化。二战之后,甘地希望印度能够独立并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但最终,为了印度独立,甘地接受让印度与巴基斯坦分别独立的方案,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在政权交接的那天,甘地没有庆祝印度的独立,而是独自由加尔各答为分治而悲伤。一些人不满他接受印巴分治法案,拒绝他的非暴力哲学。当印度人和穆斯林人又起先暴乱冲突,甘地起先了他的第14次绝食,告示大家直到停战之后他才会进食。他胜利使局势一度稳定。但在1948年1月30日,刚结束绝食的甘地在前往一个祈祷会的途中被一个印度教教狂热分子南度蓝姆·高德西枪击,中弹的瞬间,甘地还以手势表示宽容凶手并为他祝愿。在后来的审判中,南度蓝姆·高德西自称:“在我开枪前,我真心祝愿他(甘地)并当面尊敬地向他鞠躬。”个人生活信条甘地奉行的苦行僧式的个人克己生活制度包括素食,独身,默想,禁欲,一周有一天不说话,放弃西方式衣服而穿了印度土布做的印度传统服装,用纺车纺纱,参与劳动。甘地的哲学和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深受《薄伽梵歌》为主的印度教信仰以及耆那教的影响。非暴力的概念在印度的宗教中许久以来就有。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中对于此都有重述。甘地在他的自传“我的对于真理的实践经验”揭示了他的哲学和生活方式。尽管他去伦敦时,尝试吃肉,但是他后来变成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他在伦敦求学时对此写过几本书。在印度教和耆那教中素食主义是根深蒂固的。他的家乡就有很多印度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他尝试不同的饮食,最终信任素食足以满意人体的最小要求。他也曾很长时间不进食,并以此作为政治武器。36岁时,他禁欲,变成了一个彻底的禁欲主义者。禁欲是受印度教的影响。但是他没有离婚。据说他的这个确定没有同他的妻子探讨,而是干脆向她宣布的。甘地每周一天不说话。他信任缄默带给他内心的安静。这来自于印度教中的力气来自于“缄默”和“安静”。他在缄默靠在纸上写字来沟通。从他37岁起先的3年半里,甘地拒绝读报纸。他认为尘世的喧嚣比他的内心的担心更加不堪。在从南非的胜利法律工作回到印度后,他放弃了代表富有和胜利的西方式衣服。他的意思是要穿的能够被印度最贫困的人接受。他宣扬运用家庭纺织的土布。甘地和他的跟从者运用纺车自己纺的布做衣服。这对英国的权力集团是一个威逼。假如印度人因为没有工作而空闲时,他们从英国那里买衣服。假如印度人自己做衣服,英国的工业就空闲了。后来国大党的党旗中就有纺车图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