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总复习纲要_第1页
物理化学总复习纲要_第2页
物理化学总复习纲要_第3页
物理化学总复习纲要_第4页
物理化学总复习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电池原理:通过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解原理: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在阴阳两极上被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把电能转化化学能。返回电化学原电池的原理是什么?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

原电池正负极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确定,活泼金属不一定是负极。电解池的原理是什么?负极(e)→阴极(还原反应)←(溶液中)阳离子正极←(e)阳极(氧化反应)←(溶液中)阴离子▲电导▲摩尔电导率▲电导率★溶液导电性能的表示法▲极限摩尔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浓度降低,摩尔电导率增加强电解质:满足柯尔劳施公式弱电解质:不满足柯尔劳施公式(可用作图法求)可用离子独立运动定律求★电导测定的应用▲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及解离常数▲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

平均离子活度:平均离子活度因子:平均离子质量摩尔浓度:★离子平均活度、平均活度因子德拜一休克尔极限公式

(适用于强电解质溶液)平均离子活度因子公式

25℃水溶液

★离子强度:△rG

m=-zFE电池反应热力学能斯特方程电池的电动势E(电池)=E(+)-E(-)◆电极产物实际析出电位和析出顺序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可放电的有多种金属离子和H+,

E阴大的先析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可放电的有阴离子和可溶性金属

E阳小的先析出◆电极的极化★电化学极化:电化学反应本身的迟缓性而引起的极化★浓差极化:由于浓度差别引起的电极电势的改变阴极极化的结果,使电极电势变得更负阳极极化的结果,使电极电势变得更正产生超电势η◆原电池设计:(1)写出电极反应(2)找出正(阳)极、负(阴)极(3)写出电池符号氧化还原反应扩散过程沉淀反应中和反应Fe3+,Fe2+|Pt甘汞电极:Cl-

|Hg2Cl2(s)|Hg(Pt)金属腐蚀的分类、腐蚀快慢:化学反应的速率:用反应量表示,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表示,它们间的关系2.0级、1级、2级反应:三个基本特征,速率方程的微分式、积分式的各种表示形式结合普遍规律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求得特定反应的速率问题:(1)积分法;(2)微分法;(3)半衰期法化学动力学宏观动力学:温度、浓度、压力等宏观变量对基元反应和复合反应速率的影响。3.对峙反应、连串反应、平行反应:速率的表示、最基本特征4.温度、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阿仑尼乌斯方程5.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与复合反应的活化能之间的关系与运算规律1.掌握质量作用定律和由反应机理建立复合反应速率方程的方法:平衡态处理法、恒稳态处理法由反应机理预测反应的宏观动力学特性~质量作用定律2.基元反应速率理论概要:简单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单分子理论、分子动态学笼效应、原盐效应3.光化学反应和催化反应微观动力学: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元反应的速率。比表面积aS:物质的表面积AS与其质量m的比

aS

=AS/m(

m2·kg-1)

γ单位面积的表面吉布斯函数也称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J·m-2。单位长度上的力也称表面张力,单位为N·m-1=J·m-2。γ=F/2l单位面积的表面功,单位为J·m-2。界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物质的本性、温度、压力。)界面与胶体◆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拉普拉斯方程)◆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开尔文公式)在一定温度下,液滴越小,饱和蒸气压越大;当液体中存在小气泡时,液面呈凹形,气泡半径越小,泡内蒸气压越小。对于球形液膜,ΔP=4γ/r◆亚稳状态及新相的形成则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以范德华引力相互作用;化学吸附: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以化学键相结合。★朗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及吸附等温式●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①单分子层吸附②固体表面是均匀的③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相互之间无作用力④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杨氏方程当上述三种力处于平衡状态时:cosθ=(γS

-γls)/γlθ<90o

为润湿;θ>90o

为不润湿;θ=00

完全润湿;θ=180o

完全不润湿。●习惯上人们更常用接触角来判断液体对固体的润湿

θ<90o

润湿;θ>90o不润湿;θ=00或不存在完全润湿;θ=180o完全不润湿。1、分散系统,分散相,分散介质2、分散系统的分类一、分散系统的分类分子分散体系d<1nm胶体分散体系1nm<d<1000nm粗分散体系

d>1000nm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液溶胶固溶胶气溶胶5、溶胶的主要特征:高度分散性、多相性、热力学不稳定性。3、胶体系统的分类包括:溶胶、高(大)分子溶液、缔合胶体。4、粗分散系统的分类包括:乳状液、泡沫、悬浮液。二、溶胶的光学性质1、丁达尔效应,可鉴别溶胶及真溶液、高分子溶液、缔合胶体。

2、瑞利公式:三、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1、布朗运动:2、扩散:粒子扩散的定向推动力是浓度梯度。3、沉降与沉降平衡:

爱因斯坦-布朗平均位移公式费克扩散定律粒子质量愈大,其平衡浓度随高度的降低亦愈大。四、溶胶的电学性质1、电动现象: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电动现象证明了胶体粒子带电。2、胶粒带电的原因①吸附法扬斯规则:与胶体具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③电离②离子溶解3、胶体粒子的扩散双电层:紧密层、扩散层。电动电势称为

电势。带电的固体或胶粒在移动时,滑动面与液体本体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动电势。(概念)热力学电势--由固体表面至溶液本体间的电势差

0;斯特恩电势

——Stern面与溶液本体间的电势差

;固体表面+++++++++-------++++++++------+---斯特恩层(紧密层)扩散层--斯特恩面滑动面ξ电势的特点:①ξ电势只是热力学电势的一部分;②ξ电势的符号,反映了胶粒带电的符号;ξ电势的大小,反映了胶粒带电的程度。③ξ电势为0时,为等电态,溶液的稳定性最低。④热力学电势与其他离子无关,ξ电势对其他离子特别敏感。⑤ξ电势的大小与电泳,电渗的速度有关;介质的粘度、介质的介电常数、电位梯度有关。五、胶团结构:以KI与AgNO3形成的AgI溶胶(正溶胶)为例:例题:已知二氧化硅溶胶形成过程中存在下列反应:

SiO2+H2O→H2SiO3→SiO32-+2H+

试写出胶团结构式六、溶胶的稳定性:布朗运动、胶体带电、溶剂化作用。ξ电势是衡量胶体稳定性的量度。①在胶团之间,存在着两种相反作用力所产生的势能。②、溶胶的稳定和聚沉取决于ER和EA的相对大小。③、ER与EA以及总E均以粒子间的距离有关。④、理论推导表明: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对引力势能影响不大,但对斥力势能影响十分明显。DLVO理论:溶胶的稳定和聚沉取决于斥力势能和引力势能的相对大小。七、溶胶的聚沉

2)浓度的影响。

3)温度的影响。

4)胶体的相互作用。1)外加电解质的影响。使溶胶聚沉的因素有:5)加入高聚物分子的敏化作用⑴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是主要起聚沉作用的离子,且反离子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大小的方法:⑷若外加电解质中反离子的个数、价数及种类全相同时,则需看与胶粒带相同电荷的离子,此离子的价数越高,则电解质的聚沉能力越弱。⑶电解质所含聚沉离子价数及种类皆相同,但个数不同时,离子个数多的电解质聚沉能力强。⑵电解质所含聚沉(反)离子个数及价数皆相同的不同离子,聚沉能力取决于感胶离子序。5、形成何种类型的乳状液决定于乳化剂的性质。亲水型乳化剂可制成O/W型乳状液,亲油型乳化剂可制成W/O型乳状液。五、乳状液1、定义:由两种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所形成的粗分散系统,称为乳状液。4、制取相对稳定的乳状液要有乳化剂存在。2、乳状液的分类:O/W型、W/O型。

6、破乳的主要方法是消除或减退乳化剂的保护能力。3、乳状液类型的鉴别的方法①染色法②稀释法③导电法六、Donnan平衡和渗透压【考试热点】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