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中职高考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真题(打印版)_第1页
2024年河北省中职高考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真题(打印版)_第2页
2024年河北省中职高考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真题(打印版)_第3页
2024年河北省中职高考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真题(打印版)_第4页
2024年河北省中职高考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真题(打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启用前2024年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文化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Ⅰ(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百舸(kě)荫庇(yīn)遐想(xiá)直抒胸臆(yì)B.硕果(shuò)投掷(zhì)竹篙(gāo)曲高和寡(hè)C.雷霆(tíng)纤巧(qiān)拓片(tuò)毋庸讳言(huì)D.萋萋(qī)渣滓(zǎi)嗫嚅(nuò)杳无音信(yǎ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巍峨忧心如焚厮打咄咄逼人B.和睦豆蔻年华缭饶与日俱增C.房檩光彩照人制裁大廷广众D.感慨笑逐颜开既然气惴吁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道路拓宽________了交通堵塞的状况。②雏雁望着蓝天,_________力量,准备展翅高飞。③每一轮钢琴比赛所设置的曲目都是评委________的结果。A.缓解积淀处心积虑 B.缓解积聚深思熟虑C.缓和积聚深思熟虑 D.缓和积淀处心积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走在人流中,感受着故乡的烟火气,真是心潮澎湃。B.他对老师的劝告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尝到了苦头。C.他滑稽的表情和动作让大家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D.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节课我准备讲两方面的内容:一、文章的主旨;二、文章的写作手法。B.第二步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C.在著名强潮河流——钱塘江的入海口,萧山农民筑起了拦海大坝,夺回了许多良田。D.由文学院主办的《荀子思想学术研讨会》于5月5日在江海大厦如期举行。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问题不再发生,学校近期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B.与“养在深闺”的果树相比,长在野外的桂树似乎更能吸引人的眼球。C.大众之所以喜爱和重视诗词的原因,是因为它蕴含着独特的语言魅力。D.巴金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文思敏捷,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②也就是说,“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我们才知道了香蕉是香蕉”。③当我们看到香蕉时,为什么知道它是香蕉?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能够认识到香蕉是香蕉的?④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大脑中会形成香蕉这一“复杂观念”,从而认识到香蕉是香蕉。⑤针对这些问题,洛克给出的答案是“刚出生的婴儿就像‘一张白纸’,后来通过各种经验才写上了知识”。⑥按照洛克的观点,我们是从香蕉开始,逐渐获得了“甜”“黄色”“细长”等印象。A.③①⑤②⑥④B.⑥⑤①④②③C.⑥③⑤②④①D.③⑤②①⑥④8.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向着心中的理想,奋进,奋进!(反复)B.为了让小麦吃好喝好长好,科学有效的水肥管理必不可少。(比拟)C.天刚蒙蒙亮,黄马甲们便开始了一天辛勤的工作。(比喻)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夸张)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寓言篇幅短小,寓意深远,很多被概括为成语,如“狐假虎威”“叶公好龙”。B.“司马青衫”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常用来形容悲伤凄切。C.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塑造了善良而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窦娥。D.“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法国的莫泊桑、英国的欧·亨利和俄国的契诃夫。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D.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小园黎简[注]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黎简:清代岭南著名诗人。其笔下的南国风光,色彩明丽,清新可爱。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始两句写微风吹拂,水中树影随波荡漾;短墙外夕阳西下,山光明媚。B.三、四句写夕阳映照下的山村,树叶金黄;不被映照的地方,已是暮色沉沉。C.五、六句写园内竹林幽静,秋花绽放。幽竹、寒花和人的心境互相映照,浑融一体。D.结尾两句写诗人园中“小立”,不只迷醉月光下的美景,更期待着与友人之约。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前四句写傍晚秋光,以炼字出奇;后四句写初夜园景,以造境见长。B.诗句“山光窥短墙”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窥”字得其意,传其神。C.诗中黄叶、幽竹、寒花、新霜等意象,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凄凉哀伤的情绪。D.从斜阳到新月,从秋村到小园,时空转换自然,意象灵动,构思精巧。二、单项选择Ⅱ(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近年来,多种学科知识、先进科技手段与考古研究实践深度融合,为建设有中国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多学科协同,加强发据现场保护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重启发据,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科技含量十足的“考古方舱”,穿着“防护服”的考古工作者,让大众新奇不已。文物在地下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出土后周围环境发生巨变,如果保护不及时,会给文物带来毁灭性伤害,如彩绘变色、有机物碳化等。密闭的考古发据舱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了外界尘土、细菌等污染因素的干扰,给予文物及时有效的现场保护。发掘舱旁还设有应急文物保护实验室和临时库房,各种先进设备一应俱全。文物提取也是技术活儿。考古队员首先对与文物密切接触的土壤、粘连物进行取样检测分析其酸碱度、可溶盐、含水率等指标,为文物提取和后续保存提供参考依据。为保证大型青铜器提取时不受损,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与器型完美贴合的硅胶保护套。此外,三星堆遗址发掘采用了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实时记录每件出土文物或土壤样本所对应的经纬度,并生成一个二维码,其中还有文物年代、材质等信息,文物和样本就有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在多学科、多机构的专业团队支持下,三星堆遗址形成了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新模式,成为我国考古发掘现场科学保护的一个范例。从文物上提取海量信息,助力考古研究不断深入科技水平有限,曾导致不少文物的研究无法深入。上世纪80年代,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文物震惊世界。附着于青铜器上的“灰烬”看似不起眼,在当时也引起研究者注意。有人猜测这是丝绸的残留物,但仅凭目测无法证实。直至近年,这一谜题终于解开。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单位研发出基于免疫学原理的蚕丝蛋白检测技术,于2021年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中发现大量丝绸残留物。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显微红外光谱等先进分析技术,研究人员重新观察检测30多年前出土的部分青铜器,进一步确认了丝绸的存在。“丝绸残留物的发现证明,在三星堆文化时期古蜀先民已具备成熟的纺织工艺和技术水平,填补了古蜀时期蜀地纺织史研究的实物空白。”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周旸说。科技手段就像可靠的“放大镜”“显微镜”,使研究者能够从同样的文物上捕捉到更多痕迹,提取出以前难以获得的海量信息。凭借这些信息,考古研究得以不断深入。此外,与数字融合还能让文物的存在突破时空限制。无论何种材质,文物老化都是不可逆的,利用数字手段将文物信息完整记录,便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借助数字化,全球的研究者和参观者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文物信息,文物由物质资源转向数字资源,正在为推动世界文明互鉴和社会科普教育散发更多光和热。(节选自李凯旋《科技助力考古不断取得突破》,有删改)13.关于文中三星堆遗址“文物提取”,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考古队员首先对与文物密切接触的土壤、粘连物进行取样。B.对与文物密切接触的土壤、粘连物的检测分析,包括酸碱度、可溶盐、含水率等指标。C.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与文物器型完美贴合的硅胶保护套,用以保证大型青铜器提取时不受损害。D.实时记录文物或土壤样本出土的具体时间,并生成二维码,为它们制作各自的“身份证”。14.关于文中“附着于青铜器上的'灰烬’”,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早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就注意到了附着于青铜器上的“灰烬”。B.有人猜测附着于青铜器上的“灰烬”是丝绸的残留物,但仅凭目测无法证实。C.判定附着于青铜器上的“灰烬”的性质,只使用了超景深显微镜。D.科技手段使研究者从附着于青铜器上的“灰烬”上捕捉到了以前难以获得的信息。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种学科知识、先进科技手段与考古研究实践深度融合,为考古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B.科技含量十足的考古发掘舱旁设有应急文物保护实验室和临时库房,各种先进设备一应俱全。C.借助数字手段,完整记录文物信息,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文物老化不可逆”的说法将被推翻。D.数字化推动文物由物质资源转向数字资源,全球的研究者和参观者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文物信息。1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A.彩绘变色、有机物碳化等毁灭性伤害往往是文物出土后保护不及时造成的。B.丝绸残留物的发现,证明古蜀地纺织工艺成熟,与中原地区丝绸贸易频繁。C.凭借出土文物的“二维码”,我们可以获取此文物的年代、材质等信息。D.借助科技,研究者能从同样的文物上获取更多信息,推动考古研究继续深入。三、单项选择Ⅲ(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金:黄金B.木直中绳中:中间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知识D.金石可镂镂:雕刻1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下饮黄泉B.吾从而师之C.一狼洞其中D.非能水也20.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全篇运用句式整齐的排偶句,语言流畅生动。B.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己”的中心论点,着重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态度。C.本文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深入浅出,论证有力。D.文中所讲的“学”,不仅包括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思想品德的培养。四、(每空1分,共4分)21.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22.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23.______________,莫知我哀。(《诗经·采薇》)2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五、应用文写作(6分)25.为传承和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冀兴职业中学校报编辑部决定举办以“喜迎国庆节,畅抒爱国情”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比赛设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将在校报刊登。收稿时间截至2024年9月16日。请你以校报编辑部的名义写一篇200字以内的征稿启事。六、阅读(26、28题各3分,27、29题各2分,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6-29题。“别开生面”张莉①一九三六年,二十三岁的孙犁离开家乡安平,在安新县同口镇教书一年,虽然只在那里生活了短短的一年,但白洋淀的生活让他难以忘怀。一九三九年,在太行山深处的行军途中,孙犁将白洋淀记忆诉至笔端,写成长篇叙事诗《白洋淀之曲》。诗的故事发生在白洋淀,女主人公叫“菱姑”,丈夫则叫“水生”。他们和《荷花淀》中的年轻夫妻一样恩爱,但命运不同。在这首诗中,水生牺牲了,菱姑丧夫后拿起了枪:“热恋活的水生/菱姑贪馋着战斗/枪一响/她的眼睛就又恢复了光亮”。《白洋淀之曲》写得并不成功,只能说是孙犁对白洋淀生活的尝试写作。那一年,孙犁二十六岁。他热情洋溢,但文笔青涩。——白洋淀的生活如此刻骨铭心,可是,怎样用最恰切的艺术手法表现?此时年轻的孙犁还未做好准备。②孙犁重写白洋淀故事,是在延安。一九四四年,孙犁来到延安工作,他听说了故乡人民经历了空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一九四五年,他遇到了来自白洋淀的老乡。他们向孙犁讲起水上雁翎队利用苇塘荷淀打击日寇的战斗故事,孙犁的记忆再次活起来。多年后,孙犁回忆起当年听到老乡讲故事的心情:“我离开家乡、父母、妻子,已经八年了。我很想念他们,也很想念冀中。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是坚定的,但很难预料哪年哪月,才能重返故乡。”“《荷花淀》等篇,是我在延安时的思乡之情、思亲之情的流露,感情色彩多于现实色彩。”因为雁翎队员们的讲述,也因为孙犁本人对家人的思念,孙犁连夜写下短篇小说《荷花淀》。③《荷花淀》中的人物依然叫“水生”,故事依然发生在白洋淀,依然有夫妻情深和女人学习打枪的情节,但小说的语言、立意、风格和早期的《白洋淀之曲》迥然相异。题目“白洋淀之曲”改成了“荷花淀”,用“荷花淀”来称呼“白洋淀”显然更鲜活灵动,读者们似乎马上就能想到那荷花盛开的图景——这个题目是讲究的,借助汉字的象形特征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空间。《白洋淀之曲》中死去的水生在《荷花淀》里活了下来。故事情节的重大改动是否因为他对妻子与家人的挂念,是否因为他渴望传达一种乐观而积极的情绪?④完成《荷花淀》那年,孙犁刚刚三十二岁。哪一位丈夫愿意打仗?哪一位妻子希望生离死别?但是,当战火烧到家门口时,他们不得不战。当作家想到远方的妻子儿女,想到家乡人民时,他要怎样书写生活本身的残酷?没有人知道战争哪一天结束,这位小说家/年轻的丈夫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纸上建设他的故乡、挂牵和祝愿。于是,小说家选择让水生成为永远勇敢的战士,而水生嫂,则可以在文字中享受属于她的安宁和幸福,哪怕,这幸福只是片刻。⑤时任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编辑的方纪后来回忆说,读到《荷花淀》的原稿时,他差不多跳起来,“大家把它看成一个将要产生好作品的信号。”谈到孙犁作品给延安读者带来的惊喜时,他多次使用了“新鲜”:“那正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又经过整风,不少人下去了,开始写新人——这是一个转折点;但多半还用的是旧方法……这就使《荷花淀》无论从题材的新鲜、语言的新鲜,和表现方法的新鲜上,在当时的创作中显得别开生面。”把《荷花淀》视作孙犁创作生涯的分水岭是恰当的,此前,他是作为战地记者和文学工作者的孙犁;此后,他是当代中国独具风格的小说家。⑥一九四五年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