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语
言运用(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语言运用
11-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
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要“打造布局合理、展陈丰
富、特色鲜明的博坳馆之城;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做
完相关调查研究,撰写了调查报告。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第三部分调查结论
博物馆之城的建设路径主要有:依托丰富馆藏,布局、策划特色
展览,促进现有博物馆的发展;整合社会资源,将“类博物馆”纳入
建设序列,规划、建设新博物馆。新时藁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包括:
6.根据小组意见,在横线外补写一个节奏匀称的句子。下列选
项恰当的一项是()
A.服务首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满足公众需要,增进国际交
流
B.服务、推动首都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公众及国际交流的需
要
C.服务首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公众需要得到满足,增进国
际交流
D.服务、推动首都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公众需要,国际交流
得以增进
第四部分结语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浏览了博物馆官方网站和相关新闻报道,
选择特色博物馆开展了实地考察,收集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在此基础
上,。本次调查研究丰富了我们对展览内容和形式的认识,
有助于我们了解新时期博物馆的新发展,对我们认识社会、增长见识
很有意义。
7.根据小组建议,你用上“分类”探究”“结论”三个词,在文段
中的横线处写一句话,补全结语的内容。
【答案】
6.A
7.对收集的资料按内容分类,进行针对性探究,最后得出调查
结论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式选择。
补写的句子要求节奏匀称,因此各短句要用相同的句式,结构相
同。A项中四个短句短句字数相同,都是动宾结构,读来朗朗上口,
节奏匀称;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补写。
这一部分为调查报告的结语,要求用“分类”“探究”结论”三个
词,在横线处写一句话,补全结语的内容。结语部分共三个句子,根
据第一句的“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可知,第一句为调查研究的方法;
根据第三句中“很意义”,可知第三句为调查研究的意义。因此中间
要补充的第二句,是得出结论的过程,如:对收集的资料按内容分类,
进行针对性探究,最后得出调查结论。
12-202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
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学校组织大家到那里开展研学活动,活动结束后,
你完成了一篇研学日志。老师建议你从书写、语言、结构三个方面检
查和修改。
第四部分结语
国家植物园的标志,主体由两种植物的叶片图案构成,这两种植
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银杏和水杉。这一标志让我感受到植物的美
丽、优雅和不朽。植物就像朋友一样与我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
你查到国家植物园的标志还包含着植物保护理念。依据这一理念,
你在研学日志的结尾处补充一句话,用上“学习”探索”“贡献”三个
词,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答案】植物除了可以让我们探索奥秘,学习知识以外,还对净
化空气有很大贡献c保护好植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注意结合“植物保护理念”,用上“学
习“探索”“贡献”三个词。
示例:通过这些天的研学,我们既探索了植物世界的奥秘,学习
了科学文化知识,也让我们意识到植物在环境净化中作出的重大贡献。
让我们一起保护它们吧!保护它们,就是在保护自己。
[3-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2021年,北京中轴线申请世
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已确定了包括天安门、正阳门、天坛
在内的14个遗产点。学校组织了“中轴线上多彩明珠”展示活动,
你所在班级负责制作宣传正阳门的短片。
短片结尾,需要几位同学各用一种颜色表达对正阳门的理解。请
你结合短片的内容,按照示例,仿写句子。
示例:我心目中的正阳门是绿色的。绿色既是城楼屋顶琉璃瓦的
颜色,也是人与北京雨燕和谐相处的象征。
【答案】示例:我心目中的正阳门是灰色的。灰色既是城砖的颜
色,也是正阳门沧桑历史的象征。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注意句式相同,内容相关。我心目中的
正阳门是红色的。红色既是正阳门城门的颜色,也是北平和平解放人
们迎来新希望的象征。
[4-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
“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二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
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5.通过筹办“京华水韵”展览,同学们对2020年“中国水周”
的主题“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有了真切的感受。请用“虽
然……但是……”的句式,写出你的感受。
【答案】
示例1:坚持节水优先虽然可能会带来暂时的不便,但是从长远
来看,建设幸福河湖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示例2:虽然治理水环境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我相信通过大家
的努力,碧水清韵的北京,一定会重现。
【解析】本题考查例句仿写。用“虽然……但是……”的句式,
写出感受。
示例:虽然河水、湖水治理已经初见戌效,碧水蓝天已经随处可
见,但是任重而道远,水的治理仍然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
[5-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
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
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驼铃①,古道徐行,一路丝绸连②;波涛③,汪
洋横渡,千年文明耀④。
A.①滚滚②欧亚③悠悠④乾坤B.①滚滚
②乾坤③悠悠④欧亚
C.①悠悠②欧亚③滚滚④乾坤D.①悠悠
②乾坤③滚滚④欧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与词语运用正误的判断。
A项中“扣人心弦”意思是“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
心情激动”,所以用在此处不合适。故选A。
(3)首先从“驼铃”可以确定应该是搭配“悠悠”,“波涛”搭配
“滚滚,然后上联是从空间角度说的,下联是从时间角度写的.故
选Co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底子薄,人口多,贫困人口尤
其是农村的贫困人口众多。为了促进发展,消除贫田,实现共同富裕,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异下,政府始终将扶贫减贫作为国家发展
的重要任务。建国之初,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为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1978年国家全面实施改革开放,经济
高速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进一步提升减贫成效,自1986
年起,党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政府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
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并先后制定实施了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⑵)11-2020年)。2013年,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日标,党和政府又提出了
精准扶贫战略。
图11978-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按2010年贫困标准)
图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7中国农村贫困
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o_,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成就。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中国脱贫成就展开幕式上,联合国
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明确表示,中国减贫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其他发
展中国家实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重要经验。
14.根据【材料一】中图1的信息,在【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写
一句话。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图表的分析探究。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
要审清标题,标题能有效地提供信息。然后审内容,遵循纵比比变化,
横比比联系(差距)的原则,从比较中得出结论。图1是“1978-2017
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变化”,从中可以看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据此作答。
16-2018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
题。
【材料二】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一座全面系统展现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馆中设有
“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和10多个不同门类的专题展览,
每年还有50余个临时展览,国博己经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平台。近
年来,国博的展览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观众前来参观。2017年国博接
待观众总量达806万人次,其中包括未成年观众139万人次。为了充
分发挥国博的公共教育功能,自2012年5月起,国博设立了教育体
验区。目前,围绕“历史与艺术并重”的主题,根据家庭、学校和社
会不同群体开发了“阳光少年”“社会大课堂”文化博览”三大系列课
程,形成了以藏品为基础,以体验为重要方式的公共教育新模式。国
博特别重视与学校合作,例如,为了使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和学校的教
学内容相互补充,采用“双师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
方位的认知。
15.阅读【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结合这则材料所说明的主
要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图一说明国博接待的观众总量逐年增加,国博已成为公
共教育的重要平台。图二显示国博接待的未成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
说明国博重视与学校合作,成功发挥教育功能。
【解析】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
的表述;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看表对其内容
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图
一的数据说明国博接待的观众总量逐年增加,国博已成为公共教育的
重要平台。图二数据显示国博接待的未成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说明
国博重视与学校合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方位的认知。
[7-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
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
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
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
副对联补充完整。
【参观记录】
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
8月。《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
上联:诗坛领袖,①—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
下联:话剧大家,改变老故事,《②_》乃历史剧先锋
【答案】①自创②屈原
【解析】
第②空,难度不大。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的“《屈原》是历史
剧的先锋制作”与上联中的《女神》可直接写出答案。第①空,则需
要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女神》开一代新诗风”,且与下联提到的
“改编”词性相对应。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太阳能是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据推测,太阳的寿命至少还有几
十亿年。因此,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太阳能是一种用之不尽的可
再生能源。
【材料二】
风能就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据计算,全球风
能约为2.74X1012千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约为2X101。千瓦,
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要大10倍。
目前,风力发电已经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随着经济的高速
增长和能源消耗的持续上升,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日益枯竭,环境
持续恶化。由此,各国都高度重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所有的新能源中,风能是近十多年来发展最快的。
2016年,世界风能协会发布全球风电发展报告,用详细数据阐
说了近年来风电在全球的显著增长情况。我国风电事业虽起步较晚,
但是,基于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迄今为止,
我国已在河北张家口、新建达坂城、广东南澳等地建成多个大型风力
发电场,并且计划在江苏南通、盐城等地兴建10亿瓦特级风电场。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统计图,结合这两则材
料的相关内容,你对“新能源”的利用做出的判断是(用一个四
字词语表示)。
【答案】持续上升
【解析】这道题对图表分析的考查形式比较新颖,用一个“四字
词语”表述。题目的难度较之前分析图表题降低,因为学生不用写太
多字,他们是很开心的,但图标分析能力的考查方向不变。做题思路
是这样的:只要把两幅统计图的特点分析清楚即可。材料一的统计图
说明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大幅上升。材料二的统计图说明全球风电
累计装机容量稳步上升。由此可见,四字词语需表达“未来利用会上
升”的含义即可。例如:持续上升,前景无限等。
18-201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下面适合春节张贴的上联和
下联分别是()
【答案】AC
【解析】根据“花开并蒂”和“鸟飞比翼”可知,这两联是婚联。
根据“福如东海”和“寿比南山”可知,这两联是寿联。
剩余两联适合春节张贴,根据上联末字为三声或四声,下联末字
为一声或二声可知,这幅春联是“与福同圆中国梦,邀春共住小康家”。
故选AC。
【材料二】
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创立了‘‘梅
派”艺术,在唱腔、念白、表演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强造诣。梅兰芳在
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因其所创唱腔符合
剧中人物的情感,以情带声,深受观众喜爱。梅兰芳的念白,是艺术
化的生活语言,毫元刻意求工的感觉。无论韵白还是京白,他都注意
清晰动听和情感真实。在表演上,梅兰芳借用了昆曲的表情、身段和
步法,丰富了京剧的舞台表现力。在《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
锋》等剧目中,他通过手、眼、身、步的表演和配合,塑造出许多完
美的舞台形象。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过去老一辈的旦角表
演,都较少露出手来。梅兰芳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
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喜、怒、哀、
乐的复杂情感。他曾经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这些手势都是结合角
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设计出来的。梅兰芳生前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
是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艺术家。
11.下面是梅兰芳纪念馆中的“兰花指”展板,结合【材料二】,
请你说出纪念馆布置这块展板的目的是什么。
答:
13.梅拦芳在《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下面两幅图片是虞姬在
听到楚歌后使用的手势,请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简要说明梅兰
芳使用两个手势共同表达了虞姬怎样的情感。
【链接材料】
项王①军壁垓下②,兵少食尽,汉军③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
汉军四面皆楚歌④,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
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⑤;骏马名雎⑥,
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
利兮雅不逝⑦。雎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⑧!”歌数阕⑨,
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项王】指西楚霸王项羽。②【垓下】地名,西楚霸王项
羽与汉王刘邦为争夺天下在此决战。③【汉军】指刘邦的军队。④【夜
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夜晚听到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⑤【幸
从】受到宠爰而跟随在身边。©【雅】念zui。⑦【逝】奔驰。⑧
【奈若何】(我)将你怎么安排啊!⑨【歌数阕】连唱几遍。
答:
【答案】
11.答题要围绕主要点:
①图片展板中体现出来的各类兰花指
②正是说明了梅兰芳擅长通过不同的手势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
感
③这一展板的目的也是纪念当时梅兰芳结合自己角色的思想感
情设计出的手势的多样性,以及其创造性价值。
13.在答案中能结合文言文的内容以及图片的手势变化,同时提
炼出虞姬在当时听到楚歌后悲和哀的情感即可得分。
【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图文结合能力。
观察“兰花指”展板图片可知,这块展板展现出来的是各类不同
的“兰花指“手势,结合【材料二】“梅兰芳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
整理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
出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他曾经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这些
手势都是结合角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设计出来
的”可知,梅兰芳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中,他擅
长通过不同的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他曾
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因此可以推断此图是为了纪念梅兰芳创造的手
势的多样性,赞扬其创造性价值。
13.本题考查结合材料、图形来理解情感的能力。要对材料中文
言文理解以及对两个图形中手势变化判断,并依此业推断其情感。
根据【链接材料】“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
泣,莫能仰视”分析,在听到楚歌后,项王悲歌慷慨,作诗给虞姬,
虞姬在听到楚歌以及项王的诗后,先是“和”,继而“泣”,"左右皆
泣”侧面烘托了虞姬的不能自已的悲痛,可见,梅兰芳使用两个手势
表达了虞姬无奈、悲伤、哀愁的复杂情感。
【链接材料】参考译文:
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
包围。深夜,(项朋)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
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
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
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腌,(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
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
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雅马不再奔跑!雎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
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
应和着一同唱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
没有一个人忍心抬是头来看他。
[9-201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2.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
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
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
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
一项是()
踏,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
痛_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O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
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
《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A.毁灭彷徨莽原呐喊B.莽原呐喊毁灭彷徨
C.莽原彷徨毁灭呐喊D.毁灭呐喊莽原彷徨
【答案】B
【解析】
第一空:“踏”是动词,其后应跟一个名词,构成动宾短语。故应
填“莽原”。
第二空:鲁迅一生,以手中的笔为武器,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呐喊,
抨击旧社会,呼唤自由与光明。故应填“呐喊”。
第三空:“痛”的意思是悲痛,孙伏园因为鲁迅先生的去世而悲
痛。人的去世是肉体的毁灭。故应填"毁灭"。
第四空:鲁迅先生在世之时,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给处于彷
徨之中的国民以思想的指引。如今大师去世,指引再无,大众又陷入
了彷徨之中。故应填“彷徨”。
故选B。
3.“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
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
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
A.远交近攻顺手牵羊反客为主B.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偷梁换柱
C.打草惊蛇浑水摸鱼调虎离山D.暗度陈仓金蝉脱壳欲擒故纵
【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语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辨析和理解。要根据
借助比喻这一点要求,可从选项中的“蛇”鱼”“虎”这几个动物得出
应选C项。“打草惊蛇”比喻由于行动不慎而使对方有了觉察与防范。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调虎离山”比喻用
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位。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
1.赵构登基后,整顿军备。名将宗泽举荐了岳飞,县令徐仁奉
旨前往征召。2.这年岳飞23岁,听说汴京陷落,不禁为多难的国
家感到担忧。3.杨幺派人携重金逛岳飞入伙。岳飞表示外敌当前,
不愿落草,只等投军抗金
4.岳飞送走杨幺手下,禀告母亲,岳母点头道:“我儿拒绝得对。
”这时,徐仁带着圣旨到来。5.岳母吩咐岳飞祭拜天地祖宗,并在
他背上刺了“尽忠保国”四字,说:“愿你做个忠臣,流芳百世。“6.
次日_o
(1)结合岳母刺字时所说的话,下列对“精忠报国”中“精忠”
二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极其忠诚B.精诚尽力C.精心付出D.忠肝义胆
(2)结合前5幅画的内容,为第6幅画补写一端文字。(要求:
20-30字)
【答案】
A
岳飞坚持主张抗金,同金军进行了数百次的战斗,成为著名爱国
将领。
【解析】第一题,分析“精忠”二字的含义,“精"即”传一、深
入”,“忠”是“忠诚题干说明结合母亲所说的话,图五“母亲”只
要他做忠臣,所以答案为A。第二题,仔细观察图画,根据图中岳飞
骑马持矛的形象说明岳飞所从事的事业,评价他的贡献和地位。
语言表达
13.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下面是某博物馆参观须
知,请你以班长的身份,依据“参观须知”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要
求:用“既……,又……”的句式,限30字以内)
【答案】参观肘既要爱护展品,又要不触摸、拍照,不喧哗打闹,
不影响他人。
【解析】本题考查求压缩文段(或)慨括能力。
仔细阅读《博物馆须知》,抓住其中关键词语如“大声喧哗”“打
闹"影响"“爱护”触摸、拍照”等《博物馆须知》中重要义项,使用
“既……,又……”的句式,注意字数限制。
示例:参观时既要爱护展品,又要不喧哗、不打闹、不触摸、不
拍照,避免影响他人。
[10-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4.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
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
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去老范一千年,后—先几辈能担天下事;揽,南
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悲喜八百里大湖B.乐忧大湖八百里
C.喜悲大湖八百里D.忧乐八百里大湖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积累与运用
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把握。方法:了
解对联的特点。知道老范是范仲淹。是B,上联对应《岳阳楼记》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联“大湖八百里"与上
联结构相对应。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学校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
学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权、关注海防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国
海洋事业的热情。校刊记者向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为
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
卫祖国海疆的战士?”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A.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做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者,
我都愿意。
B.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保卫祖国
的万里海疆。
C.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
智慧和力量。
D.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
是我的理想。
【答案】
【解析】本题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积累与运用
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筛选的能力。方法:仔细阅读材
料,分析选项。c选项与参加海军和从事海洋勘探工作没有关系,甚
至没有提到与海洋殂关的内容。网]
6.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朱自清《春》)
理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
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落在草丛里像
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理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
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
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理解:“厚障壁”表明“我”与中年闰士由于长期不见面,两个人
之间产生了误会,关系越来越疏远。
D.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理解:把“希望”比作“路”,表明只要始终不渝地去探索''实
践,希望就会出现在眼前,就会迎来新的生活。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积累与运用
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句子表达效果的理解,方法:仔细阅读,
揣摩语言"选项"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表明各种花是同时在开放的,
没有先后顺序。B选项描写的是野花在草丛中摇摆的样子,原文章并
未写到阳光。c选项中所说“两人之间产生了误会”与原文不符。
[11-201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
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
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
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
况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
【材料二】
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
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
的纪录片专业频道c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
《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
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
片仅有20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
调。
主要信息:近年来中国纪录片首播时长和总投资都逐年递增,
先后推出多部纪录片精品,但与故事片的产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
远远低于故事片的产量),纪录片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O
(2)《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
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
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
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
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
“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
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
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
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
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O
(3)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
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
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过15字)
副标题:O
【答案】
(1)近年来中国纪录片首播时长和总投资都逐年递增,先后推
出多部纪录片精品,但与故事片的产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远远低
于故事片的产量),纪录片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2)①精心选择主题②独有饮食文化展示③剪辑方式新颖,
技术设备先进④情感传递性强⑤文化认司感强
(3)①体验中国独有文化②见证中国人文历史、社会发展的轨
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及概括的能力、对语段信息的提取能力、
语文表达能力。
(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及概括的能力。材料一的图表显了
了中国纪录片10-12间首播时长和投资的增长情况。材料二前半部
分介绍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近三年来的开播情况,后半部分指出我
国纪录片数量与影片产量的不协调。由此可知,信息有两个方面,一
方面是增长的,一方面是数量还较少。
对于图表要注意根据表头进行理解,对于语段要注意整体感知,
抓住语段中的关键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溉括出切题的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信息的提取能力。”探究该片可供借鉴
的成功经验”是审题的关键,从前向后读语段可以提取出答案。根据
分值要写出五点,如精心选择主题;独有饮食文化展示、剪辑方式新
颖;技术设备先进;情感传递性强;文化认同感强。
做题时一定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从前向后精读语段,并注意段
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把切题的信息提取出来。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题干中对于纪录片的介绍
是“选择真实的人坳和事件”,“走近中国”是审题的关键点,据此可
以拟出合适的副标题,如体验中国独有文化;见证中国人文历史、社
会发展的轨迹;欣赏中国文化,感受无穷魅力。
审清题干,扣住活动主题,把握活动内容,拟出切题的答案c平
时留心生活或活动中的好的宣传语、标语等等,注意取长补短,为自
己所用。
[12-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5.(2分)结合语境,将下
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
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o风则显得更有耐
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
会,②,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D.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答案】D
【解析】
本道题考查句子连贯,可以根据词语的特点是否一致作出判断。
本题为单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进行选择,“轻轻丝丝微漾”
等词语与“喧哗与躁动”不一致,所以把A、C删除,再看B、C,“轻
轻掠过”与B中的“掀”明显不一致,故应排除C,正确答案自然就
布了。
故选:Do
(1)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北京水资源的
现状。
主要信息:①现状:②
(3)某同学在专题展览的“留言簿”上题写了寄语,他写了上
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
相同、字数相等)
上句:水源告急,首都市民节约用水迫在眉睫;
下句:O
【答案】
(1)①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国际人均极度缺水标准,
甚至还低于国际人均危及人类生存的灾难性标准。②北京水资源极度
匮乏。
(3)示例1措施得力,京北地区涵养水源功在千秋。示例2办
法多样,郊区两县保护水源造福京城。
【解析】
题目以“北京水资源”专题展览为背景,要求学生完成三个任务:
一、用一句话概括图表中北京水资源的现状;二、请阅材料,概括两
县治理河流流域、涵养京北水资源的两个相同的措施;三、根据材料,
续写下句。
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根据图表做出概括总结。图表
中有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国际人均极度缺水标准、国际人均危及人
类生存的灾难性标准三者的比较,可以看到北京水资源的现状。解答
时,首先要读懂图表,明白北京市人均水资源的状况,是远远低于国
际人均极标准的,然后给以概括。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能力。本题不难,例句结构简单明了,
材料也容易选。仿写句子,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汉字句子中结构和写法
的了解,也是写作练习好很的方式。仿句,要注意观察句子的特点,
严格按照要求仿写C
[13-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
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又名紫禁城,______,故宫东西宽753
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外国
是一条护城河,四周是3400米的城墙。城墙上开有4座城门,南有
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4
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
①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②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③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
A.③①②B.②③①C.②①③D.①③②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
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
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
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
此处②说明故宫名称的由来;③写故宫的布局;①最后写对故宫
的评价,第一空是谈故宫名称的由来。第二空前后是讲故宫从内到外
的建筑布局,第三孔紧接着前面对故宫做出评价。
故选:Bo
今年来,北京市在治理道路交通拥堵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
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
共同信息,说出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采取的两项主要措施是什么。
综合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思路是什么。
材料一:
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对比表
项目2001-2005年2006-2010年增长比例
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114公里336公里194.7%
公共汽车运营车辆18496辆21548辆16.5%
全市交通投资1050亿元2500亿元138%
干线公路836公里3474公里22.5%
(数据来源:《北京市日报》2011年5月3日)
材料二:
根据最新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地铁(轨道交通)运营总里
程将从现在的336公里增加到600公里,到2015年,北京中心城区
步行不到1000米就能到地铁站。北京公交专用道路总里程也将从294
公里增加到400公里,中心城区选择公交出行的比例将从2010年得
40.1%提升到50%.小客车出行比例力争从现在的35%左右下降到25%,
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保持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零增长。
①主要措施:A.o
②思路:O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现场采访。下面是对乘车引
导员、交通协管员和停车管理员的采访记录。请你说出这些记录分别
说明了什么,从这些记录中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乘车引导员:过去,公交车五六分钟来一辆,现在一二分钟来一
辆,方便多了。有的乘客说,现在坐公交车上班比开私家车还快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坐公交车了。
交通协管员:十字路口这地方,以前车多得都走不动,要是赶上
早晚高峰,车就更多了。尾号限行后,这
里的车流量小了,车堵得也不厉害了,只要不是高峰时段,车辆
可以较快地通过。
停车管理员:以前,停车费1小时2元的时候,车多得都停不进
来,排到马路上,影响了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停车费改成15分钟
2元后,来停车的少了,司机停车的时间也短了,停车位也就不那么
紧张了。
①说明:A.;B.;C.o
②结论:O
【答案】
(1)主要措施:①A.发展轨道交通;B.提高公交车运营能力
②思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对小客车和公务用车实施限制。
(2)①说明:A.公交车密度加大,乘车人增多;B.尾号限行
后,车流量减少;C.停车费上调,停车数量下降。
②结论:市政府治理道路交通拥堵见到成效
(3)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思路及取得的成效
【解析】
此题考查了学生材料的分析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1)分析图表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
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
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数据的
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
是得到观点的源头C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
往往起提示作用。认真阅读材料内容,与表格内容相对照,得出结论:
要提高公交车运营能力,并发展轨道交通。
(2)概括材料内容及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答题要点:①组合要点
法。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
合表达。②整体归纳法。提炼出所有信息,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
概括。③进行推论法。寻找文段中的关键句子,综合自己各方面的知
识进行推论。④提取中心法。提取最能体现材料信息的中心句或关键
语句。⑤分层归并法。针对有两层或两层以上意思的文段,先划分层
次,然后再把各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⑥比较分析法。对相应材料进
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相应结论。根据以上方法抓住材料要点:现在坐公
交车上班比开私家车还快;尾号限行后,这里的车流量小了;停车费
改成15分钟2元后,来停车的少了,司机停车的时间也短了,停车
位也就不那么紧张了。由此经行分析得出结论。
(3)根据表格和材料二可以得知材料要反映的现象,提取主题,
得出“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思路及取得的成效”的结论。
[14-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
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
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
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少数民族
群众的合法权益。龙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O
①要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②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③要贯彻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工作方针
④要在公共服务和就业等方面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需
要。
A.③④②①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②④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排序能力。作答本题,第一步是整
体阅读,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文段中关键词句,或内在联
系,作出回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①内
容),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②内容),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
益(③内容)”这一信息,衔接内容按照逻辑关系应为③②④,①则
为总目的,进行概括,故放置最后。故此题选D。
为了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敬老、助老、孝
老的意识,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养老”社会调查实践
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社区居委会主任为你提供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
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北京市开展“社区养老”的原因。
【材料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一个国家(地区)65岁以上的
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地区)则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口为1197.6万人,其中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2.9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北京市已进入
老龄化社会。然而,北京市养老设施十分有限,全市共有养老机构
324所,平均每百位65岁以上老年人仅有床位2.3个。另外,调查
显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53.3%的市民因不愿意离开家人,首选
依托社区居家养老,另有22.1%的市民宁愿自聘保姆呀要在家养老。
(数据来源:①《北京市200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
状况报告》②2010年5月11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
2007-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及老年人口状况
年度总人口数(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万人)占总
人口的比例(%)
20071213.3158.813.1
20081229.9162.213.2
20091245.8168.813.5
(数据来源:①《北京市200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
状况报告》②《北京市200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
告》③2010年5月14日《北京晚报》)
(2)作为社区养老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年餐桌”已经覆盖
到北京市2600多个社区。下面是对三位老人的一段采访记录,请你
从中概括出他们认可“老年餐桌”的三条理由。(每空要用4个字回
答)
张爷爷:我和老伴儿都80多岁了,就想着能在小区里有个地方
吃板,那多省事啊,现在有了“老年餐桌”,走路用不了几分钟,就
能吃上饭,真好!
李奶奶:“老年餐桌”价钱可便宜啦,花几块钱就能吃一顿饭,
有荤,有素,还有汤,饭菜都不错,吃得特可口!
赵爷爷:政府不但给补贴,还给指定餐馆挂牌呢,要是饭菜不好,
不讲卫生,服务不好,就摘它的牌。
理由一:①理由二:②理由三:③
【答案】
①北京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②北京市养老设施十分有限③
大多数市民愿意居家养老④北京市老年人口比例还在逐年增长
答案示例:①就餐方便②物美价廉③政府监管
【解析】
本题第一小题和第二小题都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
力。
(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的
“这个国家(地区)则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和”北京市养老设施十
分有限“可知,北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设施有限,大多数的
人愿意居家养老。根据材料二中的数据可知,北京的老年人口比例在
逐年增长。
(2)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张爷爷的话表明
就餐很方便。李奶奶的话表明便宜好吃。赵爷爷的话表明有政府的监
管。
【最新模拟】
[1-202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年级组织各班开展“走
近亚运”主题活动。下面是你们小组为总结展示准备的材料,请你进
行修改完善。
第四部分结语
走近亚运,我们领略了烟雨江南的魅力与风姿,感受到了亚运健
儿的顽强拼搏。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创美好未来。
7.同学们准备用一副对联作为结语的开头,不能确定横线处的
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上联:烟雨入诗画,西子梳妆,显①古韵
下联:圣火耀杭城,②,展亚洲雄风
A.①千年②钱塘江畔B.①千年②钱潮奔涌
C.①江南②钱潮奔涌D.①江南②钱塘江畔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C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
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为容相
关。(1)根据r联对应的“亚洲”是表示地点的名词,可知应对
“江南”;(2)根据上联对应的“西子梳妆”是主谓结构,可知应对
“钱潮奔涌”;故选潮
12-202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黑马卷01】主题歌词
同学们想为《立体描摹家乡之美》项目拟写主题歌词,以突出此
项目的价值。下面是歌词开头,请你在横线处补写两句歌词,要求:
衔接恰当且句式整齐。
请到我的家乡来,这里美好处处在。,
【答案】悠久钟声依然在耳边回响碧瓦青砖藏满了久远的
往事
【解析】
木题考查补写,语言简洁优美,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古老的建
筑讲述着历史的沧桑,斑驳的城墙描摹着时光的影像。
[3-202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黄金卷01】学校组织同学们参
加“巧运匠心薪传非遗”主题活动,准备出一期非遗宣传展板。请
你完成下列任务。
【栏目四】非遗保护我关注
近年来,①跨界融合与数字赋能等非遗保护方式,赋予了传统文
化新的时代元素,促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例如,在中医药领域,
②创办虚拟的中草药体验场景,丰富受众参与式互动体验,增强中草
药文化的传播效果,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在古乐器领域,使用数控
机床的乐器制造、3D建模等方式修复古乐器,用AI技术复原音色,
实现中国古乐器声音频谱的版权认证。此外,北京乐器研究所将古乐
器复原与非遗技艺相结合,把“燕京八绝”中的金漆镶嵌、景泰蓝等
技艺用在被复原的琴上,使乐器成了“行走的展览品”和“移动的非
遗博物馆”。
通过准备非遗宣传展板,同学们对本次活动的主题“巧运匠心薪
传非遗”有了一定的认识。请用上“学习"传承”“担当"中任意两个
词,写出你的思考c(2分)
【答案】
此次非遗宣传展板,不但让我了解了芈遗的有关知识,更让我看
到非遗文化还可以与现代科学及AI相结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关
注非遗文化,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未来为非遗的传承做一份
贡献。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中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继往开
来,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关注非
遗文化,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把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4-202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黄金卷02]某校九年级准备开
展“跟着书本去研学一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研学活动,请你一起
修订研学预热手册,
同学们为整理“研学目的”找了以下文字材料,请你一起修订。
中国古代建筑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在世界的东方绽放异彩。这
一由中华民族所创造和发展的“空间造型艺术和建构技术”,自成体
系,,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神奇的土木结构、卓越的科
技成就与迷人的艺术风采,令华夏营造处处闪烁温润的哲学精神、
严谨的伦理思想和灿烂的人性光辉。
3.材料第二段的几句话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帮忙做重新梳理。(2
分)(用序号作答即可)
A欣赏着它典雅精致的造型和独具一格的技艺时
B.领略中国古代建筑辉煌的发展历程
C.进而引发我们对文化、历史、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D.我们能感受到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五千年的生命脉动
我的排序是: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BA“领略中国古代建筑辉煌的发展历程"
欣赏着它典雅精致的造型和独具一格的技艺”引出话题,A中的“时
”表明A句在后;DC是结果,“进而”一词表明C句在后。故为:BADC。
15-202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黄金卷04】学校应团委的要求,
开展了以“探寻青春足迹麋续青春薪火”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同学
们通过演讲、设计板报、制作宣传手册等方式参与其中。请你参与并
完成下列任务。
同学们准备用下面文字作为宣传手册的结束语,请结合文段内容
补全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
共青团要帮助青年人早立志、立大志,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
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牢牢把握培
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同时,共青团要团结带领
广大团员青年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
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
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A.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B.乘风踏浪搏击沧海横流
C.青春年华释放耀眼火花D.蹉步启风雷大展登云志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补充宣传手册的标题。结合选段“共青团要帮助青年人
早立志、立大志,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这个根本任务”可知,这里主要讲述的是青少年应当树立远大的志
向;结合“同时,共青团要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自觉听从党和人民
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
抱负、建功立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 小小运动会:7、6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分数加减法的简算 ︳西师大版
- 劳动合同管理台账(2025年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西师大版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14,15减几 ︳西师大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租船3 北师大版
- 模拟试卷一(原卷版+解析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全真模拟卷(部编版五四制)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3年)
- 2025届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上学期五调地理试题及答案
- 税法最全课件完整版ppt教程整套教学讲义(最新)
- 2022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英语演讲素材OfMiceandMen课件
- 广东佛山祖庙导游词
- 硬笔书法纸可打印
- 正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朝天子咏喇叭》教学设计
- 《金融学基础》实训手册
- 税收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 1t燃气蒸汽锅炉用户需求(URS)(共1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