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_第1页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_第2页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_第3页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_第4页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UTLINE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严重后果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治疗性应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生素、抗菌素、抗菌药物指的是同一类药物吗?抗菌素抗生素抗菌药抗菌素=抗生素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代谢产物,在较低浓度时能够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两类,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得到的。抗菌药=人工合成抗菌药+抗生素指那些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有些抗菌药还可以用于寄生虫感染。广义的细菌还包括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抗生素∈抗菌药∈抗微生物药抗生素(antibiotic)抗菌药

(antibacterialdrugs)抗微生物药(antimicrobialdrugs)抗微生物药: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分枝杆菌药、天然来源抗感染药GerhardDomagk,c.Germanbacteriologistandpathologistwhowasawardedthe1939NobelPrizeforPhysiologyorMedicineforhisdiscovery(announcedin1932)oftheantibacterialeffectsofProntosil,thefirstofthesulfonamidedrugs.

磺胺类药物是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的能有效防治全身性细菌性感染的第一个化疗药物,是人工合成的应用最早的化学药品之一。我国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生产磺胺类药物,在20世纪中后期一度成为人们主要的抗菌消炎用药。

SIRALEXANDERFLEMING.AsProfessorattheRoyalCollegeofSurgeonsinLondon,heconductedresearchwhichresultedinthediscoveryofpenicillin.FlemingwasknightedandreceivedtheNobelPrizein1944.链霉素的作用更是神奇无比,被人们称为成为结核的“克星”,使以往治疗无望的结核病人得以治愈。随着新抗生素不断的被发现,白喉、猩红热、肺炎、梅毒等全部被抗生素遏制住,人们发现世界上那些最可怕的疾病突然失去了威胁,抗生素真是人类的大救星。抗生素不仅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使上世纪初危害人们健康最大的这类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使手术和某些肿瘤患者的感染得以预防和治疗,人的平均寿命得以延长,人类的疾病谱从而发生了根本改变。Penicilin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的发明和应用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结核杆菌耐药的日趋严重结核病死灰复燃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全抗药性鲍氏不动杆菌严重的败血症与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由20世纪40年代的1%上升到90%人类在抗菌药物开发应用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前,开始藐视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对抗菌药物的应用也变得为所欲为,致病菌的耐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人类健康提出了又一次严峻挑战。淋球菌所致淋病原本经青霉素G治疗可望迅速痊愈,60%淋球菌对之产生耐药性1980‘,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菌株几乎为零大肠杆菌70%,幽门杆菌的耐药率则升至82%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几乎使治疗此菌引起的呼吸道和中枢神经感染的一线药物疗效尽失WHO发出警告:“新生的,能抵抗所有药物的超级细菌,将把人类带回感染性疾病肆意横行的年代”。中国是抗菌药物滥用的重灾区我国每年有20多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菌药滥用。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40%。WHO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有1/2的儿童一旦出现咳嗽、流鼻涕的症状,就使用抗菌药进行治疗。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菌药;外科手术应用抗菌药的情况则高达95%;住院患者的抗菌药应用率为79%。我国有50%的人生病时使用抗菌药,但事实上只有25%的患病者需要使用抗菌药。QUSETION1:什么是抗菌药物的滥用?定义:指对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非理性使用。在医药界,表现为:无明确目标适应证条件下使用(如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和无明显指征的预防性用药);在剂量和疗程把握上,未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须疗程"的原则。如无菌手术后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不仅浪费了大量抗菌药物,而且最易诱导耐药致病菌株;药物的选用不按有效、价廉的原则选用基本抗菌药物,而首选价格高昂的新药、进口药;不首选对致病菌有效的窄谱抗菌药而青睐各种广谱抗菌药物、甚至多种联用。医院数使用率%二联使用率%三联使用率%按药敏用药%8579(67-80)31(21-50)10(5-21)14(4-35)住院病人抗菌药使用情况国内调查中华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调查资料双肺大疱,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经验用药,未及时做细菌培养,三代头孢,>30天。无依据地频繁更换抗菌药,种类多:6类,15种:头孢、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结核、硝基咪唑类、抗真菌。抗菌药物滥用的最主要领域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无指征预防使用:病毒性感染,无细菌感染征象的预防用药,化、放疗病人的常规预防,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常规预防。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及不合理联合用药。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未执行围术期用药)手术前常规预防用药;手术后使用率几达100%,且长期预防用药为主;围术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不正确使用或滥用抗菌药物

与医生用药意识及业务水平相关1.未能严格掌握适应证,不适当预防用药;2.病原学诊断不明或估计不准确,错误选用药物、广泛使用广谱药物及不适当的联合用药;3.不了解抗菌谱和抗菌特点,选用了无效的抗菌药物;4.剂量及其分配、疗程、给药途径不当;5.过分依赖抗菌药物,忽视引流、营养支持等措施;6.市场误导,不必要地使用高档、价高药物。用不用?用什么?怎么用?医生的困惑QUESTION2:

什么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WHO定义

抗菌药物的成本-效益应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临床治疗作用,并将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到最低限度。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会和美国感染病学会定义

抗菌药物的恰当使用包括选择最佳药物、剂量和疗程,且尚需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以预防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基本思路: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树立病原学的观念: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的特性选择最佳方案:病原体-药物-人体独特的抗菌特点;在感染部位药物浓度足够高且维持一定时间;对患者安全。特别对小儿、老人、孕妇、授乳妇、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者更应考虑药物的安全性。

治疗性应用和预防性应用

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或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缺乏诊断依据或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有指征无指征治疗性应用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给药方案。按照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选药。治疗方案: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治疗性应用:给药方案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给药剂量: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治疗性应用:给药方案给药次数: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时间依赖性。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浓度依赖性。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治疗性应用:给药方案联合应用: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具有协同抗菌作用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的联合。减少毒性大的抗菌药的剂量: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内科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已感染但尚处在潜伏期,以图阻止其发生(35岁以下结核菌素试验新近转阳性者)防止原有感染的复发(如风湿热)预防潜伏感染激活(新生儿淋病奈瑟球菌或衣原体眼炎)高危人群与易感病原体密切接触后(与百日咳患儿密切接触的幼儿和年老体弱者)免疫抑制患者机会性感染(艾滋病患者CD4<200/mm3,骨髓移植及某些器官移植患者:卡氏肺孢菌感染)内科和儿科:预防性应用的目的预防一种或两种

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感染;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

原发疾病可治愈或缓解者。目的在于预防任何细菌入侵,往往无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尽量不用或少用。不宜常规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病毒性感染、昏迷、一般休克、常规穿刺、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等。内科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指征综合病征或易发感染

预防用药指征

昏迷1、体温>38℃2、周围血象WBC>12×109/L,N>80%3、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加(喉头痰鸣)4、有多器官功能衰竭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心肺复苏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1×109/L重症肝炎1、肝性脑病2、重度腹水3、使用激素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感染并伴有下述一项者:1、疑有继发细菌感染2、年龄<3岁或>60岁3、周围血象WBC>10×109/L,N>80%免疫缺陷者出现病原菌不明的感染时,经验性治疗方案原则上:以感染部位特异性微生物为主,但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明确病原菌,在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分析可能的病原体,早期经验治疗。杀菌剂、剂量充足、静脉给药,同时纠正免疫缺陷。白细胞<500×106/L或白细胞迅速降低者:哌拉西林(或头孢他啶)+阿米卡星

--老人或血肌酐增高者:哌拉西林+头孢他啶

--中性粒500×106/L以上,病情稳定者: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或头孢唑啉)+阿米卡星,或单用头孢他啶或亚胺培南合并弥散性肺浸润者:加用SMZ+TMP,多发性肺实变者加用红霉素或克拉霉素导管感染者加用万古霉素严重腹泻或有明显腹部症状者加用甲硝唑经广谱抗菌药治疗无效者,加用两性霉素B

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是预防什么感染?哪些情况需要抗菌药预防?

什么时候开始首剂用药?

抗菌药种类选择?

抗菌药要用多长时间??

采用怎样的给药途径?外科围术期抗菌药使用问题——外科医生的困惑围手术期

(perioperativeperiod)围手术期(手术全期):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即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即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

约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

40%。

需要进行抗菌药预防的指征危险因素多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中污染重病人因素: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吸烟、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细菌定植、免疫低下、低氧血症术前处理:术前住院时间过长、用剃刀剃毛、剃毛过早、手术野卫生状况差(术前未很好沐浴)、对有指征者未用抗生素预防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长、术中发生明显污染、置入人工材料、组织创伤大、止血不彻底、局部积血积液、存在死腔和/或失活组织、留置引流、术中低血压、大量输血、刷手不彻底、消毒液使用不良、器械敷料灭菌不彻底手术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Ⅱ类(清洁-污染)切口: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Ⅲ类(污染)切口: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Ⅳ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外科:需要预防性应用的指征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特定情况才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时间长、一旦污染后果严重(开颅、心脏手术);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人工心瓣膜植入、人工关节置换等);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低下,高龄)Ⅱ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Ⅲ类(污染)切口手术清洁手术预防切口感染,主要针对葡萄球菌感染,一般选用头孢唑啉等一代头孢;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及全身感染,主要针对相应部位的正常菌群和污染菌,常选用二代、三代头孢或加甲硝唑。一般不用喹诺酮类。相对广谱、有效(杀菌剂)、安全、价廉的药物严重污染的Ⅲ类切口及Ⅳ类切口,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外科手术分类及预防用药

手术种类手术特点预防用药清洁手术无损伤,无炎症,手术无破环性,不涉及呼吸、消化、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器官一般不用,仅用于高危病人清洁-污染经胃肠道或呼吸道、但无明显溢出,阑尾切除、经口咽、阴道、尿路、胆道等,该处无感染,或微小操作失误一般需要,尤其有危险因素者污染自胃肠道较大量溢出,新鲜创伤,感染入侵途径为尿路或胆道,或有重大操作失误需要严重污染-感染急性细菌性炎症、创伤有坏死组织残留,异物、粪便污染抗感染治疗抗菌药在手术时的预防应用:举例

心血管手术、心脏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假体或异物置入术腹主动脉重建术缺血性下肢截肢术经腹股沟切口的下肢手术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头孢唑啉术前1giv,继1gq8h×1~2d;头孢呋辛单剂,或,q12hiv×4次,在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高的医院也可用万古霉素1g单剂静滴,但手术切口如涉及腹股沟者,需加用头孢唑啉抗菌药在手术时的预防应用:举例头和颈部手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手术经口、咽部粘膜者头孢唑啉术前2giv单剂或克林霉素600mg~900mg单剂,静滴+庆大霉素单剂,静滴头和颈部手术不经口咽部粘膜,无污染者不需预防用药神经外科手术清洁手术无植入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开颅手术术前头孢唑啉静滴抗菌药在手术时的预防应用:举例胃、十二指肠手术:革兰阴性杆菌,链球菌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限高危患者)胆道手术包括经腹腔镜胆囊切除(限高危患者)术前头孢唑啉1g静滴或头孢呋辛或头孢噻肟1g静滴结肠、直肠、阑尾手术: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

术前头孢唑啉1giv+甲硝唑~1givβ内酰胺类类过敏者克林素霉600mg~900mgiv+庆大霉素静滴择期手术者:新霉素1g(或庆大霉素80mg~120mg)+甲硝唑~1g术前19h、18h、9h口服或新霉素1~2g(或庆大霉素120mg~160mg)+甲硝唑2g术前13h、9h口服也可选择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加甲硝唑抗菌药在手术时的预防应用:举例妇产科手术: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B族链球菌,厌氧菌

经阴道或经腹腔子宫切除术术前30min头孢唑啉1~2g或头孢呋辛或头孢西丁1~2g静滴,手术时间长者手术过程中q4~8h重复给药羊膜早破或产程异常的剖宫产术:夹住婴儿脐带后立即给予头孢唑啉1~2g静滴人工流产妊娠初3个月:仅高危患者青霉素G200万Uiv或多西环素300mgpo,妊娠4-6月头孢唑啉1g,iv抗菌药在手术时的预防应用:举例骨关节手术:髋或膝关节成形术术前头孢唑啉1~2g静滴或头孢呋辛静滴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术前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静滴或术前克林霉素600mg~900mg静滴,术后不再用药,或重复以上剂量,在术后24h内停止预防用药,闭合性骨折内固定开放复位头孢曲松静脉给药或肌注(单剂)抗菌药在手术时的预防应用:举例清洁-污染手术(经窦、鼻、口咽部手术)MRSA发生率高的场所:术前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静滴术前克林霉素900mg静滴或头孢呋辛+甲硝唑静滴泌尿外科手术

术前有菌尿症者:头孢唑啉1giv,q8h×3次,围手术期继以呋喃妥因口服,直至拔除导尿管,或×10d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前12h环丙沙星500mg口服,第一剂量后12h重复一次,在低危患者术前~1h也可给予左氧氟沙星500mg头孢唑啉可有效覆盖心血管、骨关节、头颈部、普外科等手术后感染常见的致病菌(葡萄球菌),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最为常用的手术后感染预防用药。头孢呋辛是第二代头孢霉素中毒副作用最低、对β内酰胺酶最稳定的品种,也是二代头孢中唯一能够顺利透过血脑屏障的品种,其对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抗菌作用与一代相仿,优于三代,对一代敏感的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对本品更敏感,临床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预防术后感染。抗菌药给药时机vs手术感染率给药时间定义与描述SSI发生率早期手术前2-24小时3.8%术前手术前2小时内0.6%术中手术开始后0-3小时1.4%术后手术开始后3-24小时3.3%抗菌药应该在皮肤切开前半小时或麻醉诱导开始时使用。2847例选择性清洁或清洁污染切口

ClassenDC,etal.NEJM1992;326(5):281~286首剂用药时机极为关键;-应在手术开始前20~30min开始给药,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90)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给药;应静脉给药,20~30min滴完;肌注、口服不宜采用常用

-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为1~2h,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在手术中给予第2剂(使用长半衰期抗菌药者除外),必要时还可用第3次。围术期抗菌药应用方法:用药时机围术期抗菌药应用方法:用药时间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原则上最多不超过72小时,延长用药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结直肠手术前用抗菌药物准备肠道,应由手术前1天给,不宜连用3天。★减少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菌株★不易引起微生态紊乱★减轻病人负担★减少护理工作量短时间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优点预防用药易犯的错误时机不当时间太长选药不当,缺乏针对性抗菌药物的局部预防应用局部抗生素冲洗创腔或伤口无确切预防效果,不予提倡;不应将日常全身性应用的抗生素用于伤口局部(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新霉素、杆菌肽等);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眼科感染,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耐药性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毒性反应

●神经精神系统1)脑病2)第八对脑神经损害3)神经肌肉接头阻滞4)精神症状

●肝脏毒性四环素、酯化红霉素、利福平、异烟肼、酮康唑

●肾脏毒性氨基糖苷类、头孢唑啉、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

●血液系统: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异常氯霉素、磺胺、氟喹诺酮类、头孢孟多、头孢哌酮

●胃肠道反应●皮疹、皮炎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能引起皮疹,但以青霉素、磺胺药多见。●药物热一般在用药后7~12天,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型,主要诊断依据为:1)应用抗菌药物后感染得到控制,体温下降后再上升;2)虽有发热,但一般情况良好,不能以原有感染或继发感染解释;3)尚伴有皮疹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其他变态反应表现;4)停用抗菌药物后,体温在1~2天内迅速下降或消退。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由于体内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而一些对抗感染药物具有耐药性、抗药性的细菌趁机大量繁殖,引起严重的感染,称为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如伪膜性肠炎,败血症和肺部感染等,病情和预后比较严重,往往需要作紧急处理。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二重感染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举例不合理用药:表现给药方案不当重复用药溶媒使用不当剂量不足或过大药理拮抗杀菌剂与抑菌剂合用作用部位雷同

抗生素与活菌制剂合用

不良反应相加

该患者药物使用剂量小于正常健康人耐受临床试验最大剂量(),排除中毒;患者过去曾经使用过林可霉素,静脉滴注,未见异常,排除单纯过敏反应所致。通过标准化输液泵给药试验发现,该药的可能致死输注速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