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癌症分期_第1页
耳鼻喉癌症分期_第2页
耳鼻喉癌症分期_第3页
耳鼻喉癌症分期_第4页
耳鼻喉癌症分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鼻咽喉常见癌症(áizhènɡ)分期共二十六页喉癌(hóuái)分期TNM定义

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wúfǎ)评估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共二十六页喉部分区(fēnqū)

为进行临床(línchuánɡ)分期的目的,喉被分为3个区: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①声门上区由会厌(包括其舌面和喉面)、杓会厌襞(喉侧)、杓状软骨和室带(假声带)构成。经舌骨的平面将会厌分为舌骨上会厌和舌骨下会厌。声门上区的下界为声带上表面连接处的喉室侧缘的平面。②声门区由真声带的上、下表面组成,包括前联合和后联合。其占据喉室侧缘向下延伸的一个厚度为1cm的水平平面。③声门下区为声门区下缘向下延伸至环状软骨下缘的区域。共二十六页声门上(ménshànɡ)型

T1肿瘤局限于声门上一个亚区,声带活动正常

T2肿瘤侵犯声门(shēngmén)上一个以上邻近的亚区、侵犯声门(shēngmén)区或侵犯声门(shēngmén)上区以外的粘膜(如舌根、会厌谷、梨状窝内壁粘膜),无喉固定

T3肿瘤限于喉内,声带固定,和/或侵犯下列任何一个部位:环后区、会厌前间隙、声门旁间隙,和(或)较小的甲状软骨浸蚀(如内皮质)

T4a肿瘤侵犯穿过甲状软骨,和/或侵犯超越喉部的组织(如气管、包括深部舌外肌在内的颈部软组织、带状肌、甲状腺、或食管)

T4b肿瘤侵犯椎前间隙、包围颈动脉或侵犯纵隔结构

共二十六页声门(shēngmén)型

T1肿瘤局限于声带(可以侵及前联合(liánhé)或后联合(liánhé)),声带活动正常

T1a肿瘤局限于一侧声带

T1b肿瘤侵犯两侧声带

T2肿瘤侵犯声门上区和(或)声门下区和(或)声带活动受限

T3肿瘤局限于喉内伴有声带固定和(或)侵犯声门旁间隙,或较小的甲状软骨浸蚀(如内皮质)

T4a肿瘤侵犯穿过甲状软骨,和/或侵犯超越喉部的组织(如气管、包括深部舌外肌在内的颈部软组织、带状肌、甲状腺、或食管)

T4b肿瘤侵犯椎前间隙、包围颈动脉或侵犯纵隔结构

共二十六页声门下(ménxià)型T1肿瘤局限于声门下区

T2肿瘤侵犯声带,声带活动正常或受限

T3肿瘤限于喉内伴声带固定

T4a肿瘤侵犯环状软骨或甲状软骨,和(或)侵犯超越喉部的组织,如气管,包括深部舌外肌在内的颈部(jǐnɡbù)软组织、带状肌、及颈部(jǐnɡbù)软组织、甲状腺、或食管

T4b肿瘤侵犯椎前间隙、包围颈动脉或侵犯纵隔结构共二十六页区域(qūyù)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于同侧单个淋巴结,最大径≤3cm

N2转移于同侧单个淋巴(línbā)结,3cm≤最大径≤6cm;或同侧多个淋巴(línbā)结转移,最大径不超过≤6cm;或双侧或对侧淋巴(línbā)结转移,最大径≤6cm

N2a转移于同侧单个淋巴结,最大径3cm≤最大径≤6cm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

N2c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

N3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大于等于6cm

共二十六页远处(yuǎnchǔ)转移(M)

远处转移仅在有巨大区域(qūyù)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常见。发生远处转移时肺最为常见,骨骼和肝脏转移不常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被认为属远处转移。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共二十六页分期

喉癌新分期方案(fāngàn)将T4病变分成为T4a(可切除)和T4b(不可切除),因而Ⅳ期分为了ⅣA期、ⅣB期和ⅣC期。0期TisN0M0

I期T1N0M0

II期T2N0M0

III期T3N0M0

T1N1M0

T2N1M0

T3N1M0

IVA期T4aN0M0

T4aN1M0

T1N2M0

T2N2M0

T3N2M0

T4aN2M0

IVB期T4b任何NM0

任何TN3M0

IVC期任何T任何NM1

共二十六页组织学分级(fēnjí)(G)

GX分级(fēnjí)无法评价

G1高分化

G2中分化

G3低分化共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鼻咽癌2008分期(fēnqī)

原发肿瘤T1局限于鼻咽T2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T3侵犯颅底、翼内肌;T4侵犯颅神经、鼻窦(bídòu)、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共二十六页淋巴结转移(zhuǎnyí)N0影像学及体检(tǐjiǎn)无淋巴结转移证据N1N1a咽后淋巴结转移N1b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N2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N3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共二十六页远处(yuǎnchǔ)转移M0无远处(yuǎnchǔ)转移M1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共二十六页分期(fēnqī)Ⅰ期T1N0M0;Ⅱ期T1N1a~1bM0,T2N0~1bM0Ⅲ期T3N0~2M0,T1~2N2M0Ⅳ期Ⅳa期:T4N0~3M0,T1~3N3M0Ⅳb期:任何(rènhé)T、任何(rènhé)N和M1共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鼻腔(bíqiāng)和鼻窦癌分期原发部位鼻腔区域被进一步分为4个亚区:鼻中隔、底壁、侧壁和鼻前庭(qiántíng)。筛窦区域分为2个亚区:左侧和右侧。共二十六页上颌(shànghé)窦癌Tl肿瘤局限于上领窦粘膜,无骨质浸蚀或破坏;T2肿瘤导致骨浸蚀或破坏,包括侵人硬腭或中鼻道,除外侵犯上颌窦后壁和翼板;T3肿瘤侵犯下列任何一个部位:上颌窦后壁骨质、皮下组织、眶底或眶内侧壁、翼窝、筛窦;T4a肿瘤侵犯前部眼眶内容物、颊部皮肤、翼板、颞下窝、筛板、蝶窦或额窦;T4b肿瘤侵犯下列任何一个部位:眶尖、硬脑膜、脑、颅中窝、除三叉神经上颌支(V2)以外(yǐwài)的脑神经、鼻咽部或斜坡共二十六页鼻腔(bíqiāng)和筛窦癌T1肿瘤限定于一个亚区,伴有或不伴有骨质侵犯T2肿瘤侵犯单一区域内的两个亚区或扩展至累及鼻筛窦复合体内的一个邻近(línjìn)区域,伴有或不伴有骨质侵犯;T3肿瘤扩展侵犯眼眶的内侧壁或底壁、上颌窦或筛板;T4a肿瘤侵犯下列任何一个部位:前部眼眶内容物、鼻部或颊部皮肤、最小限度的延伸至前颅窝、翼板、蝶窦或额窦;T4b肿瘤侵犯下列任何一个部位:眶尖、硬脑膜、脑、颅中窝、除(V2)以外的脑神经、鼻咽部或斜坡。共二十六页区域(qūyù)淋巴结(N)

①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②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③Nl:转移于同侧单个淋巴结,最大径小于等于(děngyú)3cm;④N2:转移于同侧单个淋巴结,最大径大于3cm小于等于6cm;或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小于等于6cm或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小于等于6cm。N2a:转移于同侧单个淋巴结,最大径大于3cm,小于等于6cm;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小于等于6cm: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小于等于6cm;⑤N3: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大于6cm。共二十六页远处(yuǎnchǔ)转移(M)

MX:远处转移无法(wúfǎ)评估;M0:无远处转移;Ml:有远处转移。共二十六页分期(fēnqī)0期TisN0M0

I期T1N0M0

II期T2N0M0

III期T3N0M0

T1N1M0

T2N1M0

T3N1M0

IVA期T4aN0M0

T4aN1M0

T1N2M0

T2N2M0

T3N2M0

T4aN2M0

IVB期T4b任何(rènhé)NM0

任何(rènhé)TN3M0

IVC期任何T任何NM1

共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中耳(zhōngěr)癌目前国际癌症(áizhènɡ)防治联合会尚未做出中耳癌TNM分期标准。Setll等(1985)根据UICC采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中耳癌临床分期的基本方案,并得到耳科学家们的采用共二十六页中耳(zhōngěr)癌T1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即无面神经麻痹,放射学检查无骨质破环。T2肿瘤扩散到原发部位以外(yǐwài),其指针是面神经麻痹,或放射性检查发现骨质破坏学证据,但未超出原发部位所在器官范围。T3临床或放射学均发现向周围扩散证据,如硬脑膜、颅底、腮腺、颞颌关节等Tx没有足够的资料进行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