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失温度培训课件健康教育_第1页
警惕失温度培训课件健康教育_第2页
警惕失温度培训课件健康教育_第3页
警惕失温度培训课件健康教育_第4页
警惕失温度培训课件健康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警惕失温警惕失温Bevigilantagainsthypothermia警惕户外运动第一杀手,户外失温知识科普教育失温也称低体温症,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汇报人:XXX时间:20XX.X极端天气带来的户外运动危险中,失温是非常凶险的一种,因为它的到来是最“隐匿”的,容易被人忽略,掉以轻心,但它的后果却是最“致命”的。失温不是只发生在极端寒冷天气中,在北美的相关报告中,0至10℃才是失温症的高发区间。在美国,每年大约有700到1500人因失温而死。年龄在30到49岁之间的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失温影响,即使得到住院的支持治疗,中度至重度失温患者的死亡率仍接近50%。虽然我国目前鲜有失温的相关数据,但这次事故也给我们上了沉重的一课,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失温?明白它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如何识别失温并且互相救助呢?请在此处添加文本目录目录认识户外失温!01导致失温的原因02如何避免失温?03失温救治与自救04警惕失温,安全为先05认识户外失温!认识户外失温!PART.01失温也称低体温症,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认识户外失温!失温(Hypothermia),临床上又称失温症、低体温症,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会出现一系列如寒颤、意识障碍、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根据最新的失温定义,按照核心温度的高低,一般将失温分为轻度(33至35℃)、中度(28至32℃)和重度(28℃以下)。01/什么是失温?认识户外失温!当体温在35℃以下时,就会发生失温。失温必须立即处理,否则患者可能会丧命。轻度失温(体温在37℃-35℃)身体会感到寒冷,浑身不停颤抖,但是颤抖还处于可控范围,手脚会感到僵硬和麻木,一些细致的手上工作无法完成;中度失温(体温在35℃~33℃)身体感到强烈的寒意,浑身剧烈颤抖并且无法用意志进行有效抑制,有较强的疲倦乏力嗜睡感,反应力下降,手无法完成一些最为基本的动作和工作,走路有可能磕磕绊绊,说话也开始变得吐词不清;重度失温(体温在33℃~30℃)人的意识已经变得模糊,反而对冷的感觉变得迟钝,或者说根本感觉不到冷甚至不觉得冷,从活动能力变差逐步发展为丧失活动能力,站立和行走困难,语言表达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身体从剧烈颤抖发展为间歇性颤抖,间歇时间越来越长最后不再发生颤抖;死亡阶段(体温在30℃以下)人体基本上处于死亡边缘,全身肌肉僵硬卷曲,脉搏和呼吸微弱难以察觉,丧失意志以至昏迷,这个时候外界稍微一点冲击都有可能导致心脏微颤而停止跳动,而这个阶段的最后结局就是死亡。02/失温有哪些症状?认识户外失温!人是一种恒温动物,保持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最重要的调节之一。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人体的热量维持动态平衡。出汗散热和寒战产热是维持核心温度恒定的主要生理机制。在体温调节中,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相对脆弱,极易因体温调节障碍、热平衡被破坏而引发低体温效应。低体温效应对人体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03/失温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什么?①呼吸系统:轻度失温的初期,因反射性刺激,会导致呼吸加快;而随着核心体温降低,到了中、重度失温,则会抑制脑干呼吸中枢,降低其对低氧和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分钟通气量降低,呼吸随体温的不断下降而逐渐变深、变慢,甚至停止。氧解离曲线左移,不利于氧的释放,致组织缺氧。重度失温还可致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少、气道分泌物增加及支气管痉挛,进一步加重机体缺氧。认识户外失温!03/失温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什么?②循环系统:轻度失温的初期可致轻度心动过速、心输出量轻度增加及血压轻度升高;但随着体温降低,进展至中、重度低体温时,由于需要维持核心体温,会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血压降低直至循环衰竭。而且当体温<28℃进入重度缺氧时,极易发生心律失常,如房颤、交界性逸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③中枢神经系统:低体温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轻度失温时,可致判断力下降、意识错乱、意识模糊、反射功能减弱;体温<32℃可致寒战产热消失,体温会持续下降,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功能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进而引发阵发性肌痉挛及肌强直;当体温<28℃时,进入重度失温状态,意识丧失、瞳孔对光反射和腱反射均消失。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低体温也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氧需和氧耗,对中枢神经损伤产生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认识户外失温!04/普通人如何识别失温?在静息状态下,人体的热量有90%通过皮肤流失,10%通过呼吸系统流失,而在运动条件下,热量流失速度会提高2至4倍。对于失温的简单判断可通过发抖是否可以通过自身的控制停止(努力告诫自己不要抖,并且控制肌肉抖动)来判断,如果可控制,可判断为轻度失温;如果发抖在自身的控制下不可停止,即为中度失温。另外,只要是在寒冷环境中,出现行为和言语异常的人员,也应怀疑其已经存在失温症。能活动的失温患者,说明尚在轻度失温状态。如果已经失去自我行动能力,意味着患者进入了中度至重度失温状态。导致失温的原因导致失温的原因PART.02失温也称低体温症,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造成失温症的原因是什么人体的散热途径主要有三个:热辐射、表面蒸发和对流效应。热辐射指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人体的热量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外发散,外界温度越低,发散速度越快,尤其是处于冷水和雨水中时。1921年4月15日,英国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与一座冰山相撞后沉没,在全部1500多名死难者中,很多人由于长时间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导致失温冻死。表面蒸发指体温通过汗液等途径,向外散发热量,当人体大量出汗时会极快的加速蒸发效应。对流效应指空气流动从体表带走热量,当出现大风天气的时候,对流效应会大大加强,这也是为什么在大风天气时,我们会感觉全身上下被“吹透了”的重要原因。一般认为气温处于27℃,湿度30%-40%,微风的气象条件下,人体在安静状态时的产热能力与热量散失基本平衡,因此这也是我们感觉最为舒适的温度。但当人处于低温、阴雨、大风的气象条件下时,体温会快速下降,引发失温症。造成失温症的原因是什么异常天气同样是造成气温骤降的主要原因,除了常见的大风、雨雪外,还有一种更为致命的天气现象——冻雨。冻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由低于0℃的冰水混合物组成,落到地面后会迅速结冰,引发气象灾害。人体暴露在冻雨中,体表温度会快速丧失,导致核心体温迅速降低。通常情况下,在恶劣天气来袭时,缺少御寒装备,最终会酿成难以挽回的悲剧。气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天气、日照时间、风速、海拔等。在户外环境中,昼夜温差变化很大,比如在中高纬度丛林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可以达到20℃以上,正所谓“早上穿袄午穿纱”。在这些地区进行户外越野时,一部分人觉得白天天气炎热,索性轻装上阵,以至于在夜幕降临后没有及时增加衣物,导致失温的发生。海拔对气候的影响在登山项目中尤其明显,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0.7-1℃。高海拔地区还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经常出现大风雨雪等异常天气,进一步降低了高原地区的温度,比如四川的四姑娘山海拔6300米,夏季山脚下白天平均温度为19℃,到达海拔4300米的登山营地时平均温度降至10℃,夜间可降至0℃以下。010203如何避免失温?如何避免失温?PART.03失温也称低体温症,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如何避免失温?失温并不是经常都会出现的,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人体流汗的速度太快,湿度上升,加上还有很大的风力,这种情况下就会让身体里面的热量流失速度太快,从而诱发出失温的情况。1、注意内衣的选择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要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2、注意保暖防护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应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3、注意衣物的增减在高寒地区徒步出发前将保暖衣物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出发时穿着薄快干T恤或加一件透气好的外套。每到一个休息点就立马取出保暖衣物穿上,避免着凉和失温。4、及时补充体能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备好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为了可以更好预防失温,建议在出行的时候,选择可以快速排干以及排汗的衣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做好保暖的工作,随身携带能够保暖的衣服。另外还要及时给自己身体补充体能,切记不能出现体能透支的现象,准备好一些食物和热的饮料,当做好了这些方面之后,就能更好预防失温,以免惹来更多的麻烦。失温救治与自救失温救治与自救PART.04失温也称低体温症,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处于失温状态时如何自救?当在户外处于失温状态时很多人的第一个念头可能是通过运动产生热量恢复体温但此时失温者体内的热量正在通过暴露的皮肤以传导、辐射、对流、蒸发等方式迅速向外界进行热传递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此时运动四肢会加速血液流向四肢和身体保护机制起到反冲作用核心温度只会降得更低如果失温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那么大脑功能的改变会带来行动能力的减弱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会让身体缩在一起保护核心体温无法进行运动处于失温状态时如何自救?失温时喝一杯热水能驱散身体的寒冷吗?一杯65℃的热水经过口腔、食道到达身体核心区后温度已经下降失温者可能需要喝下几升到十几升的热水才能回温所以光靠一杯热水没有作用处于失温状态时运动和喝热水都不能使核心区温度升高那么正确的做法是当感到寒冷,开始颤抖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到避风处躲避来减轻风寒效应如果衣物潮湿,要立刻脱下换上干燥衣物用热水袋、发热贴等物品给脖子、腋窝、腹股沟、脚底等部位进行加温缓慢回温后可以补充一些流质状常温的高热量食物如浓糖水、巧克力等让失温者获得产热需要的能量很多情况下失温看起来是因为没有保暖的装备但其实是缺乏经验和技能夏季远足特别是去山区时至少要带上冲锋衣和高热量的食品经验不足的人要有经验丰富的人带领还要提前积累一些正确的户外避险经验做好防范失温该如何救治?如果遇到失温,我们应该这样做:想办法将失温症患者移出吹风和湿冷的地方,和寒冷空气隔绝开来。包括:将失温症患者转移到干燥、背风的地方避免让患者暴露在潮湿和大风环境里、安置的时候注意不让患者直接躺在冰冷的地上、脱下患者被打得透湿的贴身衣物、做好头部的防寒保暖工作等;轻度和中度失温阶段:1、只需要换上干衣物并挡住风寒吹袭即可;2、如果伤者可以吃东西,应该尽快让其吃点流质食物,然后再吃一点含糖的食物;3、将热水袋包在手套或者袜子里,放在伤者的腋窝,颈部和腹沟处;4、如果这些还不能让伤者恢复体温,此时就需要让某个身体温热的队友在睡袋或是其他干爽隔离物的情况下,以身体直接接触的方式让患者缓和过来。失温该如何救治?重度失温阶段:自身已经很难产生热量,更多的是需要外界力量的帮助,除了以上处理方式外,必要的情况下需要用到心肺复苏急救。但需要强调的是:重度失温患者心脏跳动非常缓慢和轻微,对外界力量的反应非常敏感,甚至在搬动患者的时候动作过大都会导致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所以心肺复苏急救,尤其是心脏按摩,必须是在确认脉搏和心跳已经结束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否则适得其反。当然,用嘴将热气吹入患者体内也是一种提供热量的方式。严重失温的患者回暖不可过快,因为大量寒冷的血液回流到心脏会导致心律不齐。身体的快速回温会导致休克,这样很危险。切忌给低温症患者饮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很多人认为喝酒之后身上会暖和,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酒精本身并不能给人体提供多少热量,但是它能刺激血管的扩张,促进血液循环,饮酒之后血液循环加快,主观上是感觉暖和,其实只是加速了身体热量的散失,用饮酒的方式来取暖,实际上是饮鸩止渴;把外界辅助热源用于四肢而不是主躯干和头部,这是错误的。有人一摸低温症患者的四肢冰凉,立马将热水袋拿去温暖四肢,其实这样做会加速让主躯干部位的温暖血液流向四肢,带走热量,从而使得核心部位的热量加速散发;采用滚烫的辅助热源,这是不可取的。辅助热源的最佳温度是在人体体温上下,过于滚烫的热源,会导致患者被烫伤。警惕失温,安全为先警惕失温,安全为先PART.05失温也称低体温症,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警惕失温,安全为先警惕失温,安全为先——户外失温现象应引起重视户外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无论是登山、徒步还是露营,都让我们能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然而,在享受户外活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潜在的风险——失温。失温现象在户外活动中时有发生,它严重威胁着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倡议大家警惕失温,将安全放在首位。01/我们要了解失温的预警信号和识别方法。当身体出现寒战、手指脚趾发麻、思维迟钝等症状时,很可能是失温的前兆。此时,我们应迅速采取措施,如增加衣物保暖、寻找避风地点休息等,以避免体温进一步下降。02/防护措施至关重要。在参加户外活动前,我们要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服装和装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