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种植业农产品碳足迹核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DB32T-种植业农产品碳足迹核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DB32T-种植业农产品碳足迹核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DB32T-种植业农产品碳足迹核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DB32T-种植业农产品碳足迹核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植业农产品碳足迹核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种植业农产品碳足迹核查技术规范》编制组2024年2月一、目的意义1、农业低碳绿色生产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非传统安全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发出红色预警,人类活动已毋庸置疑地致使气候以数千年未有的速度变暖。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人类的主要活动,农业生产占用了全球50%以上的可利用土地,消耗了超过地球70%的淡水,78%水体富营养化也归因于此,并且极大地影响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农产品生产过程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指甲烷和氧化亚氮)的主要排放源,排放量占全球人类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0%-12%。国际粮农组织发布的《2021年世界粮食及农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9年,农产品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实际上升了11%,其中约55%来自畜牧业。农业生产除了温室气体排放,农田土壤还是潜在的巨大碳汇。农田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一方面可以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粮食生产,另一方面,增加农田土壤固碳也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清除。持续采用土壤有机质提升耕作管理措施,能够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由此可见,农业生产既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又是一个巨大的碳汇系统,因此农业绿色低碳生产是达成双碳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2、标准化工作是推动农业低碳绿色生产的重要保障标准化工作作为政策落地实施和服务市场化机制的重要抓手,“双碳”政策体系建立需要标准进行补充和支撑。标准是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基础工具,是实现节能降碳目标的约束手段,是促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国际通行的应对气候变化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双碳”标准化工作,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引领性、系统性意义,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协同治理传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污降碳,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有利于我国温室气体相关基础和前沿领域标准设计水平与国际标准兼容,构建适用于全行业安全可靠的碳达峰、碳中和通用技术标准体系。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加快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标准。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同时表示要实现“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标准全覆盖,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目前在碳排放管理标准方面,已发布国家标准16项,包括《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32150-2015)及发电、电网、钢铁、化工、电解铝、镁冶炼、平板玻璃、水泥、陶瓷、民航、煤炭、纺织等12个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标准。然而农业领域的碳排放管理标准却是空白。农业是国之根本,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占据前三的位置,且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固碳减碳潜力,因此加快建立农业碳排放管理标准,将对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作用。3、种植业农产品碳排放核查标准体系是完善双碳目标下标准化工作的必要组成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涵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花卉等作物。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狭义的农业则专指种植业。中国农业中种植业的比重较大,其产值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种植业也是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不仅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与生活资料,为畜牧业和渔业提供饲料,还是轻纺工业、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植业发展,他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决贯彻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坚决发展种业创新改良,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江苏省也始终践行创建新标准体系、实施贯彻认证认可制度、助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2022年3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深入推进绿色认证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建立统一的绿色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充分发挥绿色认证,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作用,助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全面转型。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2022年全省认证监督管理工作要点》,指出2022年全省认证监督管理工作要把绿色低碳作为鲜明导向,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探索开展种植业食品农产品碳中和认证试点,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江苏省农林牧渔产值的53.5%来源于种植业,而且畜牧业和渔业的饲料归根结底也是来源于种植业。因此从种植业入手,制定种植业农产品碳排放核查标准体系,既抓住了主要矛盾,也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为未来制定畜牧业、渔业的相关标准奠定基础。二、任务来源农业活动是全球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植物类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包括来自稻田甲烷排放,农田土壤氧化亚氮释放。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统计,农业用地释放出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每年产生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农田土壤具有巨大的碳汇潜力,全球农田每年土壤固碳量可增加0.22PgC,可抵消全球8.0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持续采用土壤有机质提升耕作管理措施,能够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由此可见,农业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但由于植物产品种类复杂,生产地域差异明显,决定了植物产品碳足迹核算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为满足绿色消费、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引导和促进低碳农产品的开发,助力农产品相关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2023年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共同申请的江苏省地方标准《种植业农产品碳足迹核查技术规范》获批立项。三、编制过程1.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高淳区农业农村局、扬州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盐城港盐农循环农业有限公司等共同起草。2.主要工作过程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开展水稻产品碳足迹开展分析研究。征集参编单位,组建标准起草组,2024年1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组织产学研用等相关方召开行业标准的研讨会,专家就框架结构、内容、推广应用提出意见和建议。年2形成征求意见稿。四、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1、编制原则(1)协调一致原则标准尽可能与以下内容协调一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关于统筹运用质量认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2)突出行业特征特性体现以种植业农产品的特点,提供了识别种植业农产品识别产品各个阶段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环节和方法,同时根据种植业农产品的特点,提供了土壤碳汇等核查方法。(3)体现准确可操作特点本文件规定了种植业农产品碳足迹核查的原则和流程、项目启动、功能单位确定、系统边界、数据收集、碳足迹核算、质量保证、核查报告、碳足迹通报等内容和要求,供种植类农产品碳足迹核算核查的标准依据,并通过核算核查、分析评价方式,为实现产品绿色低碳发展的总体目标提供支撑。2、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设置11个章节和3个附录,具体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核查的原则、流程和方法(5)项目启动(6)职位农产品碳足迹评价(7)数据质量获取(8)碳足迹核算(9)质量保证(10)结果解释(11)评价报告五、若标准的技术内容涉及专利,则应列出相关专利的目录及其使用理由。本标准技术内容不涉及专利。六、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既可便于消费者辨别出生产过程管理良好、环境绩效优的低碳农产品,又可以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带动农业绿色生产,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弥补了食品农产品领域碳足迹核查标准短板。对于满足绿色消费、发展低碳经济,推动引导和促进低碳农产品的开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优质农产品的生态与低碳功能价值叠加,助力农产品相关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意义。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目的、意义和一致性程度;我国标准与被采用标准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不适用。八、与我国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关系。目前江苏省尚无与种植业农产品碳足迹核查技术规范有关的标准。与我国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标准协调一致。九、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只适用于强制性标准)不适用。十、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不适用。十一、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及其理由;密级确定的建议及其理由。本标准建议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布。十二、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建议本标准在发布后即开始实施。十三、设立标准实施过渡期的理由:根据国家经济、技术政策需要和该强制性标准涉及的产品的技术改造难度等因素,提出标准的实施日期的建议。(仅适用于强制性标准)不适用。十四、代替或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十五、其他主要内容的解释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如系列标准或划分部分制定的标准的编号建议,参考文献目录等。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