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3走向世界大战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3走向世界大战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3走向世界大战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3走向世界大战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3走向世界大战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走向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开干脆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A.充分敬重西班牙的主权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气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解析:依据材料所给信息“避开干脆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法国政府的声明是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因此D符合题意。A、B、C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符。答案:D2.“其次次世界大战的悲剧原来是很简单避开的,和善的懦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二战回忆录》)这句话揭示了()A.其次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意大利法西斯B.绥靖政策对其次次世界大战发生有重大责任C.凡尔赛和约是其次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D.捷克斯洛伐克的懦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实力。材料体现的正是由于英法美等国的“和善的懦弱”而助长了德意日法西斯的“邪恶的刻毒”,从而没有阻挡住其次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故符合题意的为B。答案:B3.下面是名为《希特勒、墨索里尼和狗》的漫画。漫画中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咬人的吗?”这幅漫画讽刺了()A.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B.西班牙内战C.英法的绥靖政策D.苏联的中立政策解析: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西班牙内战是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局部斗争,解除A、B;面对德意法西斯势力的侵略,英法实行了绥靖政策,这使得德意的侵略气焰日益嚣张,故C符合题意。德国利用苏联与英法的互不信任,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扰条约》,解除D。故答案为C。答案:C4.在谈及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时,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认为,“这是美国与欧洲的慕尼黑时刻”。下列对发生在“一个世纪以前的‘慕尼黑时刻’”评述不正确的是()A.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B.加速了二战的爆发C.确保了欧洲的平安D.企图将祸水引向苏联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一个世纪以前的‘慕尼黑时刻’”指的是“慕尼黑阴谋”,它标记着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刺激了其侵略扩张的野心,从而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并没有确保欧洲的平安,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法西斯侵略的祸水引向苏联,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5.1938年10月,丘吉尔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指出:“我们未经斗争就遭到了一次可耻的失败……此地往英法两国的压力下被分割,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逼的彻底倒戈,这将使两个国家的境况更为懦弱无力……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平安,实在是致命的谬见。”这一小国是()A.埃塞俄比亚 B.西班牙C.捷克斯洛伐克 D.奥地利解析:德国并没有入侵、威逼埃塞俄比亚,故A项错误;德国也没有入侵、威逼西班牙,故B项错误;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德国的威逼、侵略,并且没有得到西方国家的救济,故C项正确;奥地利虽然也被德国吞并,但并没有出现西方国家强迫奥地利的状况出现,故D项错误。答案:C6.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扰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急……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接着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A.在将来的斗争中免于两线作战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开与苏军发生冲突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打算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平安体系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39年8月”,“……确保我们后方……”,“只有当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可以看出德国签约是为了避开两线作战,先进攻西欧,确保苏联按兵不动,等其在西欧“行动自由”时再进攻苏联,以后的二战态势也说明白这一点,故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5年1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殊是在奥地利问题上实行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挽救了法国”。——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材料二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斗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信任,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当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实力,各项承诺将完全地、公正地马上付诸实现。如您所知,我已公开宣布,我们保证各项承诺将这样付诸实现。——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缘由。其意图和干脆后果如何?(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用等待就会得到”的“东西”是什么?英法两国的相同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缘由联系所学学问,抓住材料一中“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殊是在奥地利问题上实行妥协行动”的信息,可以得出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逼;其次小问从法国的角度来分析其意图可得出确保自身平安;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干脆后果依据材料一中“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挽救了法国”,联系所学学问可得出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布拉格政府”的信息,联系所学学问,可得出希特勒想得到的“东西”是苏台德地区;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很明显看出是绥靖政策;第三小问影响联系课本学问绥靖政策的影响来作答即可。答案:(1)缘由: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逼。意图:确保自身平安;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后果: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2)“东西”:苏台德地区。政策:绥靖政策。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其次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年以后,当德国军队违反条约而大举侵入俄国的时候,斯大林仍旧认为他背着到莫斯科谈判的英法军事代表团而同希特勒进行的这笔丑恶的交易是有理的。1941年7月3日他在对俄国人民的广播中自吹自擂地说:“我们保证了我国获得一年半的和平及打算自己的力气来回击敌人的可能,假如法西斯德国敢于冒险违反条约来进犯我国的话,因此这毫无疑义,是我们赢了,而法西斯德国输了。”——中共中心党史探讨室《百年潮》材料二普京指出:“毫无疑问,完全有理由可以指责1939年8月签署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即《苏德互不侵扰条约》),在我国该条约的非道德性质得到了单一的议会评价……(但是)就此认为《苏德互不侵扰条约》是扣动其次次世界大战的‘惟一的扳机’并不精确,因为之前一年法国和英国在慕尼黑和希特勒签署了闻名的绥靖条约,使建立统一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全部希望全部破灭。况且,当时的苏联外交界完全有理由认为,拒绝德国提出的签署互不侵扰条约的建议至少是不理智的。”(1)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分析《苏德互不侵扰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2)斯大林和普京对《苏德互不侵扰条约》的评价有何异同?为何会有不同?解析:第(1)题要结合材料并联系当时国际和苏联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苏德互不侵扰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第(2)题要依据材料信息,分别提炼出斯大林和普京对《苏德互不侵扰条约》的相识,然后从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评价不同的缘由。答案:(1)欧洲局势惊慌,英法苏建立欧洲集体平安体系的失败;德国为了避开两线作战,利用英法与苏联社会制度的冲突,主动进行外交活动;苏联为了避战自保和赢得备战时间,单独与德国签订条约;斯大林幻想运用条约的道德性约束德国的侵略行为。(2)相同点:都认为《苏德互不侵扰条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